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

聊聊挤兑危机与未来市场的看法……

@石头
大家好,我是石头Stone。今天跟大家聊聊银行挤兑事件,以及未来市场的的一些推测。 我记得小时候,我爸妈带我去下馆子,要找那种人多的、排队的。最好是队伍能排到街上那种,什么炸鸡、小面或者路边摊都可以,必须要人多,人多才说明这家店好吃,如果店里面没什么人那是绝对不能去的。 逛商场也是,哪里人多往哪里冲,人多的地方要么是便宜,要么就是好。冷冷清清的市场是绝对不能去的,要么是质量不好,要么就是有什么问题。 这是一种心理情况,也是大家从众的一种状态。要说那些店面是否真的犹如传言中的那么美味,我到现在能记住的也只是排队,却忘了那些食物的真正味道了。 对于银行挤兑,又称挤提,是指大量的银行客户同时到银行提取现金的现象。银行挤兑往往是由信用度下降、传闻破产等原因导致储户对在银行内的储蓄的安全有怀疑造成的。当挤兑现象出现时,若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不足以支付,则有可能会使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进而破产倒闭。 下面我来梳理一下2023年银行挤兑时间的具体情况,这些内容也可以让我们看清事情从发展到发酵产生的挤兑和踩踏是多么可怕,这里面不少没有影响的银行或者行业都遭到了洗礼,正如我们古话所说——倾巢之下无完卵。 时间轴梳理 2023年3月8日,星期三: $硅谷银行(SIVB)$ 大举抛售了210亿美元的债券,造成18亿美元亏损。同时该公司称将通过出售股票的方式筹集23亿美元,以弥补这一笔“债券甩卖”带来的巨额亏损。 2023年3月9日,星期四: “硅谷教父”彼得·蒂尔的创始人基金(Founders Fund)、对冲基金Coatue Management、著名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 等机构均建议他们投资的公司——硅谷银行的储户们,考虑从该银行尽快按需撤资。 当日硅谷银行股价暴跌,当日成交额高达48.6亿美元,当天交易日结束后,硅谷银行的总市值只剩下了62.79亿美元,成交量之大让人瞠目结舌。 硅谷银行的CEO 格雷格·贝克尔(Greg Becker)亲自给客户打电话,让他们保持冷静,称他们存在银行的钱是安全的。然而媒体却发现,这位CEO本人已经在11天之前抛售了银行股票,套现了350万美元。 2023年3月10日,星期五: 盘前硅谷银行继续暴跌超60%,在开盘前突然停盘。3月10日下午,8500多名硅谷银行员工收到了首席执行官格雷格·贝克尔 (Greg Becker) 的视频信息。当天早上,他们刚刚得知自己的公司即将倒闭。 视频中的贝克尔穿着一件印有豪华高尔夫度假村logo的黑色夹克,语气略带沉重地告诉员工,银行处境艰难,他已不再掌控一切,他的首要任务是保留银行的部分价值。同时,他还向员工发出“不公平的”请求,要求他们互相支持、共同努力,试着取得更好的结果。 3月10日当天,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布声明,美国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DFPI)宣布关闭美国硅谷银行,并任命FDIC为破产管理人。 2023年3月11日,星期六: 周末市场交易停止,硅谷银行暂时关闭。 2023年3月12日,星期日: 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发布联合声明说,与硅谷银行破产事件相关的损失不会由纳税人承担。同时,纽约州监管机构当天关闭的另一家银行签名银行造成的损失也不会由纳税人承担。 2023年3月13日,星期一: 硅谷银行重新开门为储户提供取款和转移存款业务。当天,美国股市银行指数继续下跌,多家银行股价出现暴跌、股价熔点。 $第一共和银行(FRC)$ 、 $阿莱恩斯西部银行(WAL)$ 、西太平洋合众银行爆出流动性危机。 美国总统拜登就硅谷银行破产发表讲话称,美国银行系统是“安全可靠的”,他将要求国会和银行业监管机构“加强对银行的监管规定”,以降低类似硅谷银行倒闭事件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当日,签名银行(Signature Bank)被纽约州监管机构关闭,截止于2022年12月31日,该银行总资产1103亿美元,存款额约为885.9亿美元。 2023年3月14日,星期二: 银行股出现集体反弹 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 瑞士信贷(CS)爆出财务存在重大问题,第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排除了继续投资瑞信的可能性。刚刚才喘口气的银行业再次遭受到沉重打击,银行股纷纷急速下跌。 挤兑引发大宗交易跳水,据悉不少机构开始甩卖大宗交易商品,工业金属也遭遇了抛售,伦铜、伦铝、伦锡、贵金属中工业属性更强的铂金、钯期货跌幅也超过了3%,经济阴霾让投资者纷纷转向美元、黄金、国债等工具避险。 2023年3月16日,星期四: $摩根大通(JPM)$ 、 $美国银行(BAC)$ 以及花旗银行等大型银行正在合力救援第一共和银行(FRC),预计注资300亿美元,银行业应声止跌。瑞士信贷(CS)将通过担保贷款工具和短期流动性工具向瑞士央行瑞士国家银行借入500亿瑞士法郎(1瑞士法郎约合1.08美元)的贷款。 2023年3月17日,星期五: 第一共和银行股价下跌32.8%,储户反馈该银行依旧难以取钱,取钱指令被暂停。当日银行股价继续大跌,行业陷入信任危机并出现严重的挤兑情况,美国许多地区银行均出现了排队取钱状态。 当日,穆迪下调了第一共和银行(FRC.US)的信用评级为垃圾,理由是该行的财务状况恶化,以及存款外流导致对资金的依赖增加。 2023年3月18日,星期六: 市场传言国家正在推进瑞士银行收购瑞士信贷的进程。拜登政府会见巴菲特商讨如何应对银行危机。 未来市场的看法 以上差不多就是本次银行危机的时间轴,始于银行抛售国债的举动,此举动被很多投资机构和投资人认为银行没钱了。正常情况下,银行持有国债都会等待到期后兑现,而非进行市场上的买卖。 早在90年代,所罗门事件也是与国债有关,巴菲特是所罗门的最大股东也未能制止事件的发酵。这两者虽然并非一类事件,但是却都有相同的情况,那就是——踩踏。 市场也是如此,刚发生暴雷事件后如果未能在短时间内制止住,会发酵成新的危机,尤其是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靠汇集大家的资金做一件事,但是当资金拥有者在短时间内同时撤资,而机构的流动资金又不能满足同时撤资的要求,就会出现各种危机。 本次硅谷银行就是,而其中最大责任就是CEO,在危机爆发前自己先抛售了股票,在还有转机的时候想到的是“领导先跑”自己躲了起来留下了烂摊子。 那么在发生踩踏事件之前,能不能嗅到一些信号,让我们避免踩雷?我个人认为是有的,在此前的财报分享中,尤其是美国银行和花旗银行的财报。我嗅到了一种危机,1月20日分享的《美国银行 & 花旗集团 22FY》中: 银行的财报很长,几百页,但是总体来说这份年报已经昭示出严重隐患,利息太高和太低都会对市场造成冲击,而美联储的加息政策也让银行陷入两难,如果储户资金不用于购买债券或者投资,那么利息付出就要多,如果用于他用又可能有流动性危机。 大银行还会好些,资金流较多,但是对于地区性和小银行来说日子就很难过了,买入债券太少贷款太少,无法对息。买太多又容易陷入流动性问题。国外的银行贷款是可以锁期限的,短时间涨息过快就会导致银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资金就像气球时而鼓鼓囊囊时而干瘪无力。 此刻银行不少储户的利率超过4%,贷款还款额度还在锁定在2%,那么中间产生的2%差值就只能靠银行自己想办法弥补了。 因此我并不觉得本次银行危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彻底解决,踩踏已经开始了,伤亡是不可避免的。金融行业可以撼动很多行业,无论你投资传统行业还是高科技行业,未来的风险依旧很大。 我个人倾向于3月美联储还会继续加息,可能是25-50个基点。即将倒塌的中小银行也不会这么快救,如果现在出手救,那么相当于上百家中小银行就可以躺平了,大家都不用努力了,直接爆了等政府救济。 因此我能想到的就是加息还是要的,有可能会通过发行某种债券或者并购的方式尝试解决,如果依旧无法止住国家才会出手。 就像我们身体上长了个小痘痘,没人上来就要去医院割掉吧?即便是医生也很难判断小痘痘是正常的还是某种细胞裂变产生的病变,需要时间观察、需要进行数据对比之后再做决定是如何治疗。对于市场来说也是,这位市场先生病了,需要治疗,但现在正在被医生们观察他是不是真正的需要动手术。 个人交易策略 对于未来的交易政策,我个人采取的是55分,以守为主。50%以下的持仓,以及50%以上的现金。在2022年年报分享过后,我越发觉得不对劲,开始出售股票。 目前等待一些不会倒闭的企业股价过低的时候考虑买入并长期持有,银行股是我重点关注对象。同时就算市场出现了无法挽救的情况,手中50%以上的现金也可以让我渡过难关。 这次与2019年的病毒危机不同,前者是从未遇到的危机,我当时选择是快刀斩乱麻,直接卖掉走人将手中资产全部变现,而这次银行产生的信任危机,我觉得目前来看还是有解决方式的,因此采取55分,可攻可守。 总的来说,挤兑并未结束,但仍然处于可控范围。而这些机会也往往是因为危机而产生的。2020年我在负油价的时候买入了大量原油股票和ETF,现在我似乎又嗅到了一些机会。 银行并非是唯一有机会抄底的行业,因为挤兑事件出现股价大跌的行业也在我考虑范围之内。好了我要去整理我重点关注公司的列表了,看看这次危机中,有哪些“白菜”价的股票能让我们捡呢。 祝大家投资愉快!
聊聊挤兑危机与未来市场的看法……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