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hdjdd

电厂|三年之后,中国公司重新发现CES

@电厂
记者 花子健 高宇雷 编辑 高宇雷 从深圳工厂到北美和欧洲的消费者,CES是最快的必经之路。 2023年CES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开始复苏的一届展会。在经历了2021和2022年的低迷之后,今年除了拉斯维加斯逐渐恢复的人流,中国公司也开始在这里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已经深耕海外市场多年的家电公司TCL、海信、联想在原有展台依旧活跃,而激光雷达、自动驾驶、AR/VR、户外电源等领域的中国公司是今年的新主角。 “我们最大的市场就是在美国和欧洲,因为那里的电力不够稳定,当时我们在kickstarter上的众筹2000万美元也创下了记录”,正浩科技的工作人员对电厂表示。这是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户外电源和储能公司,在国内最为知名的产品是为露营而设计的电源,它们这次发布了三款新产品。 除了已经量产的消费级产品之外,与自动驾驶和电动车产业息息相关的公司——激光雷达今年开始活跃在CES的展台,“最早9.5万美元一颗,之后是7.5万美元,现在是1万美元,激光雷达的价格正进一步下降至3000-5000美元一颗”,自动驾驶公司文远知行CEO韩旭在展台上对电厂说。而这背后的原因就是电动车产业和中国创业公司的涌现,这次它们也来到了CES。 之前那些开创性的创新几乎都发生在美国,而现在中国公司越来越多展示技术创新的成果,宝马在CES上发布了概念车Dee,最令人惊叹的部分就是在四个车窗上进行的影像投影,就是由中国公司光峰科技研发和提供的。 寻找消费者和客户,获得媒体关注,看到世界上最新的技术潮流以及关注产业的变化,这是中国公司参加CES的主要目的。疫情并没有改变这些中国公司的商业活力和创业雄心,它们在CES上碰撞、交流和展示自我。 激光雷达创业“卷”到CES 在CES最大的展馆LVCC West Hall,聚集了许多家激光雷达制造商,有来自中国的禾赛科技、北醒、Innovusion和速腾聚创,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诸如Velodyne、Luminar、Ibeo、Aeva等公司。 由于准备时间有限,不少中国激光雷达公司的展台上工作人员并不多,甚至CEO也会出现在展台上,向参观者详细介绍产品和进行技术解析等。此外,他们还要接待合作伙伴。北醒科技CEO李远就是其中一个。 “这是我们第五次参加CES,过去两年因为疫情没有来。”忙碌的间隙,他告诉电厂,北醒此次主要展示的是512线高性能激光主雷达AD2,这款激光雷达将在2023年底实现量产交付,主要面向造车新势力、传统车厂、无人驾驶方案商三大群体。 “在这次CES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激光雷达厂商的占比在增加”,李远说。激光雷达的竞争已经从“有无”转向“对小目标的准确探测”上,这样的竞争带来的结果是车辆探测精确度的提升,从而保障乘车人和行人的安全。 这也意味着激光雷达的内卷正在升级,从激光雷达的演示到128线激光雷达和512线高性能激光雷达,再到半固态/固态激光雷达亮相,跨越的时间长度也不过只有不到三年时间。 禾赛科技的纯固态激光雷达FT120在CES上进行了海外首秀,这是禾赛面向ADAS前装量产领域推出的一款近距补盲激光雷达,内部没有任何运动部件,激光发射与接收完全通过芯片完成。速腾聚创带来了第二代固态激光雷达,Innovusion则展示了半固态激光雷达Falcon。 与此相对应的,Velodyne、Ouster也都展示了各自车规级半固态/固态激光雷达。Innoviz则展示了360度激光雷达传感器。 半导体分析机构Yole预测,到2025年,中国乘用车领域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在全球占据大约35%的比重,其中中国市场的规模预计为378.8亿元,全球市场达到1082.2亿元。 不过,中国激光雷达厂商对外国厂商的技术差距在反转。李远记得,2019年的CES上,Velodyne的一个激光雷达演示惊艳了全场,但现在拿出更高线数长距离的已经是中国厂商了。这其中,也离不开中国智能汽车的飞速发展。 “在成本、交付和供应链上,中国厂商的优势比较大。而且智能电动车的增量基本都在中国,这也是拉动中国激光雷达市场增长的源泉。”他说。 在CES上为出海铺路 一粟这次来CES与上一次有了不同的身份,2019年他作为阿里巴巴旗下产品钉钉的CTO在展会上发布了智能打卡机,而现在他是创业公司两氢一氧的CTO,展出的是耳机产品HHO Gene。这是一款能够蓝牙耳机,特点是能在外显的部分展示30多万种颜色,通过手机App进行调节。 在合作伙伴品胜的展台,一粟与不同国家的媒体、消费者进行交流。虽然耳机和另外一款电子宠物是这家公司的两款硬件产品,但作为出自阿里巴巴的团队,两氢一氧真正要做的是7sGood——一个首先面向日本的视频电商平台。 “我们要做中国品牌和产品的出海,那就首先要自己做一个品牌走一下全过程,熟悉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一粟向电厂说。取名为7sGood,因为“7秒让你的生活与世界连接”为理念。这款App宣称,它利用数字技术与全球流行的设计师和制造商合作,为用户提供“物美价廉的、令人兴奋的产品”。 在CES,一粟的目的更多是考察中国的产品和品牌,毕竟搭建中国商品的出海平台才是这家公司的真正目的。在亚马逊、百思买、沃尔玛这些巨头面前,中国的消费电子和纺织品公司一直处于弱势状态,在拼多多的TEMU和shein之后,两氢一氧也希望能够在海外用有品质的中国产品赢得市场和消费者。 除了三年疫情,世界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对生活的威胁,正浩(Ecoflow)在电力设施不稳定的欧美国家来解决这些问题。 正浩成立于2017年,公司创始人王雷是原大疆电池业务的负责人,新冠疫情并没有阻碍这家公司的发展,反而是欧美能源危机让消费者重视起了家用备用电源的重要性。从2019年推出第一款产品,它正在成为欧美最知名的户外电源品牌。 在国内,正浩的户外移动电源因为符合了2022年露营的潮流而被消费者熟知,但是在欧美它们推出了更多适应当地的产品,比如便携冰箱、空调、户外智能除草机等。“我们与美国最大的房车公司达成合作,为他们开发产品,结合光伏太阳能板可以让消费者保持一致续航的状态”,正浩的工作人员对电厂表示。据电厂了解,正浩2022年销售额打到了十亿美元级别,大多数来自欧美市场。 中国的电动摩托车初创公司达芬骑也正在寻找海外市场的机会,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参加CES。“除了在中国本土市场,我们也很看好美国市场的机会”,达芬骑COO汪琦告诉电厂,从2022年底开始,他们先参加了在意大利米兰的摩托车展,随后参加CES。 达芬骑成立于2013年,研发团队来自清华大学11个院系,平均年龄大约为30岁,在创业公司中属于年轻的另类。在达芬骑展台,很多观众被达芬骑的DC100吸引,甚至出现了排队体验的情况。这也是达芬骑的首款车型,起售价为17.77万元。 作为一个新品牌,第一款产品就买如此高的售价,在国内市场面对老牌厂商会遇到不少困难。但即使如此,达芬骑依然选择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同时发展。汪骑告诉电厂,他们在国内外进行了大量调研,以进行精准的市场拓展。 此外,为了提升创业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达芬骑把更多精力放在了产品迭代和优化上。“我们的车辆可交付的版本对比第一版,进行了很多方面的优化,包括对电池等核心部件还做了很多测试,保证产品的可靠性”,他说。 与巨头合作,开拓新领域 1月4日,宝马在CES开始之前展出了面向“新世代”的数字情感交互Dee概念车,而其中引人注目的部分是在乘坐的四个车窗以及车门上投影的图像和视频内容的实现使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激光投影模组。这就是由深圳光峰科技研发和提供。光峰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屹博士向电厂表示,宝马在此前就找到他们商谈激光投影的合作。 “车载业务包括三个部分,激光大灯、智慧座舱和AR HUD,这都是我们所专注和擅长的”,李屹说。光峰科技成立于2006年,主要业务是消费级的激光投影,比如激光影院和以及便携投影设备。 而在看到新能源车在国内迅速发展,光峰成立这一车载业务部门,李屹也亲自担任业务部门负责人。“我们非常开心与宝马这种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公司一起合作,进行一些开创性的业务”,在宝马概念车的展台李屹对电厂说。 与传统的氙气、LED等大灯相比,激光亮度高并且能耗少,同时激光投影可以作为车内显示的一部分,这也正是光峰科技深入这一领域的原因。据工作人员介绍,光峰科技除了与宝马之外,也将在近期与多家车企宣布合作,在高端车型上落地,最终逐步过渡到更多量产车上。 电厂获悉,达芬骑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以筹集资金在海外市场进行扩张。COO汪琦告诉电厂,疫情结束后,中国科技公司将迎来新一轮出海周期。“我更加倾向于在美国市场扩张”,达芬骑将在美国市场与宝马、雷诺和哈雷等对手交手。 在今年的CES上,汽车产业链上的多家企业参与度大幅度提升,成为汽车企业转型背后的支撑。奔驰在今年CES期间发布了全新的充电网络建设计划,以支持奔驰未来的电动化转型,电厂了解到,奔驰在北美的合作伙伴是MN8 Energy,一家北美地区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公司之一。 在亚马逊、RAM和其他车企展台,EVgo、ChargePoint、Blink Charging的产品和服务成为了电动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日本、欧洲和美国等全球重要汽车市场电动化转型的持续深入,中国充电网络运营商和平台不仅受益于中国市场,也将在海外迎来新的机会。 资本市场早已觉察到其中的机会。1月7日,一站式充电服务解决方案供应商能链智电母公司能链控股宣布完成9亿元人民币系列融资。截至2022年6月30日,能链智电已经覆盖中国358个主要城市,连接4.4万个充电站、40万把充电枪,今年二季度活跃充电枪数量同比上升75%。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提供商之一,能链智电继续受益于全球电动汽车普及的有利趋势及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能链智电CEO王阳说。
电厂|三年之后,中国公司重新发现CES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