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人工泪液和我的哀愁

这篇文章是春节期间写的,它综合了我多年和眼睛问题挣扎的个人经验。

我在90年代后期曾经尝试做过一段程序员,不幸碰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视力疲劳。当年的电脑显示屏普遍以CRT为主,那种刺眼和闪烁程度,我估计现在的人看个10分钟都受不了。

我属于视力尤其不好的,眼睛干涩刺痛等问题非常严重。当年庸医更是多,几乎无一例外当成结膜炎甚至角膜炎,氯霉素红霉素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等尝了一溜够。当然,都没有效果,因为是无菌型炎症。

最后咬牙花了100元挂了同仁医院的副院长特需,那时100元大概相当于现在1000+元吧。副院长检查后说别太焦虑,要考虑换个工作,另外给开了“润舒”。

我说“润舒”不就是氯霉素么,抗生素没用的。副院长说,它的剂型不一样。

然后呢?我就告别了当程序员和丧失了暴富的机会,但是眼睛也逐步恢复。

一、玻璃酸钠

同仁老专家说的“剂型”这两个字我一直记得,“润舒”里的玻璃酸钠也算我第一次和人工泪液的亲密接触。

“润舒”背后是一个特别牛B的故事,山东福瑞达在中国当年非常落后的情况下,做到原创原研和世界知名简直是一个传奇。

玻璃酸也叫透明质酸(HA),港台叫玻尿酸。玻璃酸钠是其稳定的盐,生物相容性极佳,在医疗医美领域用途广泛。

为了减少氯霉素的摄入,我后来把润舒换成了爱尔康(Alcon)的TEARS NATURALE(泪然)。2000年后,爱尔康几乎等于人工泪液的代名词,它在业界也是绝对的老大位置。

谁知道又过了10年,玻璃酸钠反而卷土重来,打得爱尔康有点应接不暇。

(北美的人工泪液玲琅满目、竞争激烈)

二、美系产品

爱尔康的泪然配方比较复杂,羟丙甲纤维素、右旋糖酐等各种名词确实也让人觉得很厉害。这也确实是事实,因为要调粘稠度,调电解质,调PH值,调流动性等等。

但有趣的是,其对手玻璃酸钠天然就具有人体适应优势,这似乎导致爱尔康后来大幅度升级,用Systane(思然或适然)替代泪然,核心成分也改了。

即使如此,爱尔康仍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防腐剂。由于整个行业的风向和宣传上的引导,防腐剂变成过街老鼠。爱尔康原来在北美其实以含防腐剂的产品为主,普通装大多是开瓶后用30天丢弃,小支装不含防腐剂的用起来成本高而且浪费也大。

美式人工泪液的特点很有意思,它似乎是按消费品来设计的,价格低廉品种繁多。如同美国人爱用止痛药品一样,人工泪液同样是治标不治本的长期消费品,目的是让人随身携带马上舒服,副作用管它呢。

虽然爱尔康和艾尔建(Allergan)都有欧洲的各种复杂关联,为了方便我还是片面地将它们归类到美式眼药水。

这两家产品线齐全,种类繁多。以Systane为例,有偏向补水的Hydration和Ultra,偏向补油层的Balance,和偏向综合的Complete,以及抗过敏的Zaditor,夜间用的Gel,隐形眼镜用的Contacts等。

针对爱尔康取代泪然,艾尔建的亮视(Refresh)也进行了大幅度升级,增加了子品牌Optive、Reliva和Digital。Reliva是羧甲基纤维素、透明质酸、甘油三合一,应该是和Systane Complete对应的。Optive则是个更大的产品线,在补水、补油抗过敏等进一步做了细分出好多孙品牌。而Digital呢?当然是看电子产品用的,像培养消费者的产品吧。

值得玩味的是,关于上述这么多选择,厂家并未提供详细的产品选择指南。这似乎是希望消费者自己多尝试,看看哪款口味比较适合[衰]。

总体来说,美系也在越来越多地提供各种无防腐剂包装,但玻璃酸钠仍不是主流。

美系目前我推荐的通用型泪液是Systane Complete PF(无防腐剂版)。

三、德系产品

近些年防腐剂问题被大量医生、记者和小作文宣传,使得玻璃酸钠人工泪液绝地反击。

其中德系产品是最有代表性的。

URSAPHARM的海露(Hylo)人工泪液在中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因其不含防腐剂和多种不同浓度高分子量玻璃酸钠的产品组合,在消费者中口碑甚佳。长时间刷微信和刷抖音快手的眼睛疲劳问题,也使需求端增长超级旺盛。

海露的专利泵式瓶子,尽可能避免了普通眼药水开瓶后的污染问题,一瓶能用6个月,也成为其杀手锏。

海露在北美的药房里几乎没有,网上买比美系眼药水贵3倍以上,这可能是消费习惯的原因吧。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另外两款德系玻璃酸钠眼药水也非常强。

(图:我近期的小伙伴们)

博士伦BioTrue玻璃酸钠眼药水大多产自德国,它的瓶子设计非常独特(上图右3),甚至比海露(左3)那个更好用力,同样开瓶后能用6个月。唯一让我有点膈应的是这款用磷酸盐做缓冲剂调PH值,但BioTrue的宗旨是天然,据说人眼表面本身就有磷酸盐,所以也许应该忽略吓人的小作文。

德系大厂拜耳出品的HydroSense人工泪液和海露一样宣称其玻璃酸钠来自天然,不含磷酸盐,一瓶开瓶后居然能用12个月。最神奇的是它的瓶子设计比海露小得多(上图左2),更方便携带,只是每次滴需要较大力量来挤瓶子。

BioTrue 最新的Hydration Boost好像用的是一样的瓶子,搞不清专利是谁的了。这款是含油配方,我们后面再说。

德系仍推荐海露Comod,柠檬酸盐做缓冲剂听起来好听一点(玄学),国内分装性价比很好。

四、日系产品

日系产品也像消费品,以我们熟悉的乐敦为代表,含牛磺酸和清凉的薄荷脑冰片等,再加上各种维生素和一些收缩血管抗过敏的药,追求当即舒爽。

日系风格和美系的区别很大:虽然都是OTC,美系还是像西药,日系像中成药想加啥加啥。

上面提到的福瑞达(现博士伦旗下)有一“润洁”系列比较像乐敦系列:不同颜色不同功能。

日系风格对视疲劳带来的过敏或炎症有一定的临时效果,含保湿剂的不多,我觉得主流应不算人工泪液,所以略去不表。

美系眼药通常把抗过敏成分作为一条单独的产品线在人工泪液里添加,但一般不会加薄荷脑等刺激类成分。

日系另外有一个不像消费品的大厂,叫参天(Santen),是正儿八经的药厂。

参天的玻璃酸钠叫“爱丽”,普通瓶子装还是带防腐剂的,这使得它在我心里打分低于德系。

不过,参天有款特别的产品叫“丽爱思”,是处方药(上图右1)。今年初去同仁医院,医生给我开了一瓶。在我的定义里,它不太像人工泪液,滴入眼睛后并不舒爽,但一阵酸痛后刺激分泌眼泪和粘液蛋白,同样解决了眼睛干涩的问题。这种思路很赞,因为它突破了治标不治本,而自身的眼泪耐久度远超各种人工泪液。

丽爱思我用了两瓶后暂时放弃,因为感觉效果越用越不明显。此外,这个药美国FDA一直不批,也许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原因。谈到这个,日系类在北美都完全没有市场,说不清是消费理念不同还是监管不同。

日系暂无推荐,喜欢短暂清爽的可以买蓝润洁支持国货(上图右2)。

五、睑板腺功能障碍

看过一个分析,说干眼症有40%甚至更高的原因来自睑板腺功能障碍(MGD),而我就是其中一员。

泪膜是个三层结构,最外面是一层油层来阻止泪水蒸发,所以生理盐水并不能替代人工泪液。泪膜破裂后眨眼会再给眼睛蒙上一层泪膜。聚精会神刷手机和用电脑时眨眼少,导致泪膜干了也不知道,时间长了以后各种眼部机能都容易退化。

睑板腺是退化的核心,而且是不可逆的。这玩意不常用就容易堵,堵了就不出油,光有泪水也没用,泪膜破裂太快。

几乎所有的人工泪液都无法解决打通睑板腺堵塞的问题。虽然有些泪液产品写了针对MGD,它们只是在配方里加了油,帮助延长泪膜时间,但也属于治标不治本。

如果去医院看MGD,通常会被推荐在家里热敷和院里睑板腺按摩。后者听起来很舒服,但其实是个非常痛苦的过程,甚至需要上麻药。护士用镊子反复使劲夹你的眼皮十来分钟,把油挤出来,最后两眼红肿视线模糊,也不一定能打通睑板腺。更糟糕的是,很多人一年得做5-10次。

爱尔康有个叫iLux2的小型眼睑按摩器,不对个人销售。艾尔建曾经有名为TrueTear的便携仪器,中途放弃了。这也许说明,它的有效性乏善可陈。

强脉冲光(IPL)是医院用较贵的物理疗法,但究竟怎么用、用多少、效果怎么样,仍无足够样本在医学界达成共识。

我打算下个月去试试另一种更为昂贵的热敷挤压机器,叫LipiFlow。不过,根据Reddit上病友的讨论,效果因人而异。倒是有个家用眼部按摩器叫NuLids,做一次LipiFlow的钱够买三台了,不过目前也没看到很多使用评价。

回过头来还是讲人工泪液,应该说美系在MGD产品上强于德系,其中名声最好的是Refresh Optive Mega-3,另外Systane Balance也可以一试。

六、总结

人工泪液的研发历史其实并不长,西方也是最近二十年才越来越重视的,这显然和电子产品爆发相关。

干眼症和视疲劳是如影随行的,泪膜有一定的改善屈光的效果,泪膜不足导致视力模糊头痛和进一步疲劳,这是恶性循环。

毕竟,人体进化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电子鸦片(电脑游戏、手机和App)的进化。

随着市场的迅速扩大,泪液产品更新换代也开始越来越快,总体建议买新不买旧。

干眼症(DED)的药物研发则开始得更晚,环孢素(Restasis等)几乎是唯一知名的药(Xiidra算另一个),但它起效极慢而且效果不明显。有个好消息是,德国Novaliq公司CyclASo(针对缺泪)和NOV03(针对MGD)都已获得FDA新药受理,恒瑞医药有前瞻性地早早签下中国授权,这使我们有机会可以和世界同步享受到新药的好处。

但是,当下的干眼症病友们还是蛮痛苦的,稳妥方法中除了热敷湿房等也就是选几款安全一些的人工泪液,再加上一些聊表安慰的枸杞菊花、Omega 3和叶黄素等。

干眼症的原因非常多,但药物思路却以免疫抑制剂为主,所以现在有一派医生倡导排除过敏源和严格饮食:简单说就是低碳水禁红肉(降脂),来试图减少体内莫名的过敏或炎症。这个听起来容易,但操作起来巨难,因为碳水和红肉是我们日常饮食的绝对主力。

总体来说,医生关于干眼症的好方法也不多。人工泪液绝大多数是非处方药,其客观评价和数据分析也非常少,而且治标不治本有可能导致依赖。这篇文章是抛砖引玉,理论上身体的任何不适都是在警醒我们,你该做出改变了。

如果毅力特别强,借这个机会扔掉手机,加强运动、调整生活方式、优化饮食习惯,倒是对健康积极的态度。

最后,欢迎评论分享你的故事。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