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专访:二季度经济增长压力将更大,电商平台是拉动反弹的重要抓手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 》官网-经济网(记者 孙冰):5月17日,一场主题为“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引发了巨大关注。尤其是在此次协商会上,高层关于“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和“支持平台经济、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表态,被外界视为传递出了重要信号。
近期,针对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的政策暖风频频吹来,这其中有何深意?我们应该如何抓住难得战略机遇期,让数字经济真正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助推力?应该如何进一步推动平台经济规范、持续、健康发展?
就此,记者采访了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他表示,平台型电商就是数字经济时代最好的中场发动机,应充分发挥淘宝天猫这样的电商平台在畅通内循环、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数字经济是支持新一轮增长的重要势能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数据总量为27.0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4.8%。
“今年二季度的经济增长压力会更大,增速可能比一季度更低。从目前的经济增速逻辑来看,二季度的GDP增速有可能会探底到2%附近,但有望在三季度开始回升。”李迅雷如是预判。
在李迅雷看来,触底回升有望,但也不是“躺赢”。传统的增长模式,动力越来越弱,而我国其实很早就将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势能,近期不断释放的政策信号也再一次坚定了这个方向。
李迅雷总结,中国的数字经济有着独特的发展路径。它起源于消费端,在消费需求的牵引带动下,一步步积累起移动交易、物流、大数据等基础技术和设施:先有淘宝,再有支付宝、阿里云,而这一切又为接下来的产业互联网崛起奠定了基础。
“数字经济时代,平台型电商就是最大的‘原油’、最大的‘矿产’。”李迅雷说,“近期释放的政策信号中,特别强调了平台经济健康发展。这是因为我国能够在数字经济发展上世界领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形成了数个规模化的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它们将是中国参与全球数字经济竞争的重要力量。”
让数字经济成为新的驱动力
——电商平台是重要抓手
李迅雷认为,推动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顺应了数字经济的大趋势,也有利于支持民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电商不仅仅是零售交易平台,它汇聚了众多市场主体,拉动了超过6000万人就业。”他说。
通过电商平台,这些市场主体能够打破时空限制,最大程度地打开从农村到城市的广大市场。李迅雷举例说,大量品牌企业、数百万中小企业、农场,在淘宝天猫平台上,可以和超过9亿的消费者连接起来。
此外,在推动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数字经济尤其是平台经济,可以起到关键作用。“打通内循环,要借助数字化平台的优势,让数字经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让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更深度地融合。”李迅雷说,“比如,今年阿里将淘宝和1688等国内的电商业务整合成为一个国内数字商业的平台,这样有利于促进消费互联网与中国各个产业带的高效连通,线上线下融合,产业链的上下游融合,来提高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畅通内循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为中国最大的零售市场主体,淘宝就是实体经济,是接近我们正在追求的一个线上的‘国内统一大市场’,也因此能够成为发展产业互联网的重要载体。”李迅雷说。
电商平台的当务之急——
回归商业本质、追求长远发展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4月份受到疫情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但电商、网上零售保持增长。1-4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有所提升。
李迅雷指出,去年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三重压力”,其中一条是“需求收缩”。“内需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而电商可以在做大经济蛋糕、消费复苏、扩大内需上发挥至为关键的角色。”他说。
最近一两年,在监管趋于严格的背景下,平台经济的发展有所放缓,资本市场也反馈了一些悲观情绪。“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和加强反垄断监管是非常必要的,但经过两年多来的规范发展,无序扩张的阶段已经过去了,平台经济已经进入到稳定发展阶段。”李迅雷表示。
李迅雷观察到,疫情不仅凸显出了数字新业态的重要性,比如不管是抗疫还是经济复苏,电商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疫情也带来了电商平台着力点的改变,具体表现为,不再一味追逐流量,而把更多精力放在提供更多确定性上。例如淘宝,近期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纾困措施,目的是为商家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不断降低经营成本。
“确定性是当下最稀缺、最有价值的东西,所有的流量都会见顶,根植多深,决定你能坚持多久。”李迅雷表示。
“从目前的市场规模上看,淘宝还是第一消费入口、商家布局新品牌的主要阵地。因为平台大,所以相对稳健。这样的平台有能力也有责任提供更多确定性,针对新形势下的消费需求,发掘内需潜能、拓展出新的生意增量,帮商家把风险降下去,坚韧发展。”李迅雷说, “在现在的大背景下,电商平台更需要回归商业本质,追求长远健康有序发展,服务好商家,特别是广大的中小企业。”
延伸阅读:
资本红利消减与经济转型之问
促消费:仅靠发消费券还不够
为何美联储收紧货币让新兴经济体更受伤
细究最新数据:更需要提升的是温度而非速度
李迅雷:四条建议抵御境外市场波动对A股影响
面对2022年太多不确定:中国经济转型难点的思考
这轮原油价格暴涨会否引发经济危机?
风险偏好下降与宏观对策
一些往事与思考
出口、金融和地产——中国经济三强背后的文化基因探究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泰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中泰证券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若您非中泰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中泰证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中泰证券的客户。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订阅号为中泰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中泰证券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中泰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报告的摘编而产生的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中泰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中泰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中泰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订阅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中泰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中泰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中泰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又增加一个思考的纬度,比如$阿里巴巴(BABA)$ 中国商业作为中国经济引擎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