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有钱人最后一贫如洗
上一篇文章被喷了,喷的还挺厉害,有不少人骂我是五十万、美狗。
事实上文章最后我写了,那篇文章不是我写的,是另外一个挺有名的大咖,可是又有几个人关心呢?
还是多读读书吧。
今天给大家写的,来自于叔本华《人生的智慧》中的一段,叔本华的地位,我想不必多说。这一段,其实讲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
为什么很多人能赚挺多钱,却最终一贫如洗?
以下是叔本华所写的正文。
比起从没真正体验过贫穷的人来,那些经历过匮乏的人,更不害怕贫穷,也更容易铺张浪费。
出身良好的人通常比那些一夜暴富的人对未来更加慎重,生活上更加节制。
乍看之下贫穷似乎并不是太可怕。
生来就富有的人们,将财富看成是没有他就不能活的东西,如同空气。他们有条不紊,精打细算,并且勤俭节约,终其一生,都在守护自己的财产。
世代受穷的人家,对贫穷早已习以为常,倘若偶然的机会让他发了财,他会将之视为巨大的盈余,就该用来享受或浪费。即使钱花光了,他最多不过是打回原形,跟以前一样,还省事了呢!
就像莎士比亚在他的《亨利六世》中所说,“乞儿得马,骑死方罢,是否属实,有待查证。”可以说这一类人,对命运也好,对自己的能力也罢,都有着全身心的略显过度的信任。
与那些天生有钱的人不一样,他们并不认为贫穷是个怎么都爬不出来的无底洞,就算再次陷入贫困,他们只会认为那就从头开始,打场翻身仗就好。
人类天性中的这种特性,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婚前出身贫寒的女性,比起那些给丈夫带了一大笔嫁妆的女性,通常有着更多欲求,更容易挥霍浪费。
生活初始,拥有的越多,就越容易保持个人的独立性,也就是说可以不必辛苦劳作而舒服的生活着。
就算拥有的只够自己这样生活,并不能顾及全家人,这也是一项不可小觑的优势,这意味着对贫穷这项慢性疾病免疫,意味着从普罗大众天然的命运,也就是从事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唯有得到上天如此眷顾的人,才可以说是生来自由的人,是他自己的时间和力量的主人,能够在每一个清晨对自己说:
“今天只属于我自己。”
收入一万块的人和收入五万块的人之间的差别,比收入一万块的人和身无分文的人之间的差别要小得多。
当具有高度精神禀赋的人继承了大笔家产,那么这笔财产将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
这种人可以说是得到了命运的双倍眷顾,无须操劳,可以只为他的才智而活;他可以创造出既能服务普通大众,又能增加自己荣誉的作品,取得别人达不到的成就,百倍偿还他所欠下的俗世的账;或是使用其财富来开展慈善事业,更好地为同胞们服务。
如果一个人什么事都不做,也不打算尝试去做,甚至没想过要学习一下,提升自己——如果是这样一个人,即便他生来就富有,那么他也只是一个懒汉、一个时间的小偷,只是一个可耻的游手好闲的人。
像他这样是不会感觉幸福的,即使被豁免于贫穷,也会被推到了人类痛苦的另外一个极端:无聊。这对他而言无疑是一种折磨——如果贫穷让他不得不奔波,可能还会好过点。
当这种人无聊的时候,他更容易挥霍浪费,并最终失去这种他认为对自己而言没有价值的优势。
数不胜数的有钱人最后一贫如洗,就是因为他们有钱就挥霍,花钱只是为了获得瞬间的解脱,以逃离压迫他们的无聊感而已。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 Julio堂·2022-06-18很有道理点赞举报
- 仙人掌902·2022-06-18666点赞举报
- 伊宅购集团公司四川成都运·2022-06-18666点赞举报
- 姚宏_1802·2022-06-18🤔点赞举报
- 奈何桥de旋律·2022-06-18666点赞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