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亿美金市值到“卖身”传闻背后9成Biotech该认清现实

虽然海外biotech大部分以卖身为主,但国内却不是。

翻看过去几年成立的biotech,主要愿望都是成为biopharma,最终跃居为bigpharma。也是,没有梦想,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呢?

国内恰好有这样的机遇。政策的支持,资本的追捧,加上百年难得一遇的靶点PD-1,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等公司,成功上岸了。

但成功者只是少数。绝大部分biotech,接下来还需要在产品端以及销售端证明自己。造化弄人,市场的演变,远远超出了参与者的控制范围。

眼下,Biotech到了梦醒时分。手头没有足够现金储备的药企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永远留在寒冬中,要么抱住Bigpharma大腿过冬;即使手头暂时宽裕的Biotech,也开始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4月20日,彭博社消息称,据知情人士透露,天境生物正在寻求收购或出售特定药物的股份。

固然,这只是传闻,但似乎也预示着,国内biotech的卖身潮,将要开始了。

/01/

不是所有Biotech,

都能成为Bigpharma

知情人士称,天境生物正在与顾问合作进行战略评估;此前它引起美国和欧洲制药巨头的兴趣,这些公司希望在中国拓展癌症药物业务,并因此表示有意收购;天境生物还可能考虑其他选择,例如与另一家公司合并,或出售与特定药品合伙企业挂钩的股权等。

昨日,彭博社的这则消息,还是不免让人唏嘘一番。若消息为真,这将成为国内最大Biotech卖身案。去年6月份,天境生物市值一度超过70亿美金。

虽然在美股市场这很正常。毕竟,“卖身”可以说是大部分Biotech的宿命。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创新药研发九死一生,失败才是常态。Biotech一旦失误就将面临现金流断裂风险。在管线早期获得不错的进展后,若有大药厂重金收购,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另一方面,医药世界的生存法则极其残酷,除了研发能力,更需要临床、商业化等一系列综合能力支撑。

临床、商业化能力,恰恰是创新药企最大的短板。就拿商业化能力来说,根据兴业证券研报,大药企上市产品的峰值收入要比小药企高出50%,大部分小药企的产品销售峰值都低于预期。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mRNA新冠疫苗。BioNtech与Moderna的疫苗几乎是前后脚研发出来。

在效果方面,Moderna新冠疫苗最强,但在销量方面却远不及BioNtech。去年,Moderna疫苗销量为8亿剂,而BioNtech背靠辉瑞,疫苗卖了22亿剂。差距显而易见。

在美国几十年的生物制药发展史中,大部分Biotech们已经深谙一个道理:卖身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正因此,美国的生物制药产业早早形成了明确的分工合作,Biotech主要负责研发,Big pharma则依靠买买买,推进后端临床和商业化。

不过,这放在国内来看,还算是比较新鲜的事物。

/02/

梦醒时分,

biotech卖身潮正在路上

如果把时间往前推一年,国内Biotech与Big pharma之间的牵手寥寥无几。与美国Biotech不同,国内大部分Biotech的终极梦想不是“嫁入”豪门,而是自己成为豪门。

大家有这种想法也并不意外,毕竟中美生物科技行业所处阶段不同。如果说美国的生物科技行业已经成年,那国内的生物科技行业则还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

一切才刚刚开始,多的是机会,多的是选择。

2015年开始,国内开始了一些列大刀阔斧的药政改革,从打击临床数据造假,到提升药物评审速度,再到全面鼓励创新药发展……

2018年,港交所允许未盈利生物制药上市,打通二级市场变现通道。政策、人口、成本红利...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国内创新药蓬勃发展。2018-2021年,国内一级市场生物制药领域融资额近2000亿元。

踩中这一波红利的药企,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药企成功完成了从Biotech到Bigpharma的蜕变。

彼时,大家都觉得只要抓住机会自己就能成为下一个Biopharma,自然没有药企愿意委身于Bigpharma。

而对于Bigpharma而言,大家做的都是fast follow的生意,你能做我也能做,并购算不上什么划算的生意。这种情况下,二者自然井水不犯河水。

然而,潮水来得快去得也快。2021年下半年以来,集采压力叠加创新药内卷,使得生物科技行情迅速冷却。

破发成了港股18A的常态,从前打新股躺着赚钱的日子已经结束。根据Choice数据,2021年上市的20只生物科技B新股中,便有15只首日破发,破发率达75%。

到了2022年,生物制药的破发还在继续。截至4月13日,有11只医药股上市,其中6只破发,占比超过半数。

冰冷的情绪还在继续向下传导,生物制药窗口期正在慢慢关闭,融资越来越难。

在这种情况下,手里的现金成为了硬通货。

现金流充沛的药企或许能挺过寒冬,挨到产品商业化;但还有很多药企手里的钱其实撑不了多久,很可能在实现商业化之前先倒在寒冬中。

就连曾处于Biotech第二梯队的天境生物,也被传出要卖身,其他小型Biotech的境遇更不用多说。要知道,截至2021年底,天境生物账上还有35.24亿元。

未来,账上没钱的Biotech只有两条路,要么被大药企并购,要么破产。不难预测,不久的将来Biotech卖身的案例将会屡见不鲜。

/03/

大药厂的捡漏机会,

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生物制药寒冬对于小药企来说,很可能是灭顶之灾。但对于手里不差钱的大药企来说,则到了捡漏时刻。毕竟,当前整个估值大幅回落。

事实上,大药企也的确在这样做。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大药企都开始了行动。就连一向选择自研的再生元也开启了并购之路。就在4月20日,再生元以总值2.5亿美元,335%的溢价收购了Checkmate。

虽然看起来溢价不少,但要知道,2020年Checkmate市值曾接近5亿美元。

国内大药企兼并Biotech的风潮同样开始蔓延。

就在今年2月,本土Big pharma与Biotech牵手。石药集团发布公告,完成收购广州铭康生物母公司珠海至凡100%权益,石药将向铭康生物注资1.54亿元。

通过这次并购,石药集团获得了溶栓药铭复乐,未来这一药物或将有机会弥补恩必普销量下滑所带来的空缺。

除了石药集团,国内还有不少手握大把钞票的大药企,如恒瑞医药、信达生物、中国生物制药账上分别躺着125.09亿元、111.64亿元、80.28亿元。

手握大把钞票的国内Big pharma掌握着主动权,如果眼光够好的话,它们很可能通过并购买到未来的重磅药物。寒冬下,未来还会出现更多Big pharma兼并Biotech的案例。

尽管整个行业动荡不已,资本市场信心也消磨殆尽,但当国内生物科技行业开始全面向美国市场看齐,回归海外常态,何尝不是好事。

Biotech能够被Big pharma并购,某种程度上来说,继二级市场之后,多了一个退出渠道。

参照海外市场,Big pharma并购给出的价格,往往不低。正是因为“卖身”消息影响,天境生物昨日股价涨幅超过10%。显然,华尔街将这则消息当成了大利好。

回到国内市场来说,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当退出渠道越来越多样,也注定了Biotech的土壤会越来越肥沃,进而推动国内创新药行业的发展。

由于Biotech体量较小,这也决定了它们在研发上方面的灵活性;同时,由于视野的不同,Biotech往往会避开热门靶点,发现一些并不为大药企所注意的小众区域,并获得一些令人惊艳的效果。也正因此,新的药物和技术,也更可能诞生于Biotech。

从这一点来说,国内Biotech开始卖身,是创新药一个时代的结束,但同时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