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从标普500站上200日均线猜测短中期走势
1. 透过200日均线猜测市场走势
在最近的反弹之后, $标普500ETF(SPY)$ 的位置大概回到了去年11月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之前。简单来说,市场先是经历了特朗普行情(当时市场只对去监管和减税等利好消息做出了反应),然后又经历了近期的回调(市场开始对关税、削减赤字、移民和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做出反应),最终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说实话,对于市场现在最关注的4月2日关税,直觉上,如果市场在4月2日之前继续上涨,那么关税实施时市场的走势将取决于关税的实际力度与市场预期的对比。但如果市场在那之前再次下跌,关税消息落地反倒可能会开启一轮新的反弹。
既然关税政策很难预测,今天不如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在连续10个交易日收于200日均线之后,周二标普500重新回到了200日均线上方。200日均线通常被认为是市场的牛熊分界线。今天就简单对200日均线做一些数据挖掘,看看能不能对判断后市产生一些帮助。
200日均线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市场情绪方面。
很多传统资金(不仅仅是量化资金)也会把它作为大类资产配置的参考指标。价格是否处于200日均线之上,通常决定了量化模型是采用“趋势”策略还是“反转”策略。比如,很多趋势策略只有当价格高于200日均线时才会考虑做多,一旦跌破就止盈或者做空。
此外,很多风险因子模型策略会把200日均线当作衡量“市场情绪/风险敞口”的变量,当价格高于200日均线时,会增加β系数或者仓位。所以,如果市场跌破200日均线后不能迅速收复,市场自身的反身性可能会导致市场进一步演变成熊市。
200日均线对期权策略也有显著影响,因为当市场处于200日均线以下时,市场波动性会明显放大,进而影响期权市场的隐含波动率(implied vol)。
从数据来看,自1999年10月以来的6400多个交易日中,标普500指数有4569天(约71.3%)处于200日均线之上,1838天(约28.7%)处于200日均线之下。当市场高于200日均线时,波动率(标准差)为1.07%,而低于200日均线时波动率为2.69%。
图源:小虎老师
在过去6400多个交易日里, $标普500ETF(SPY)$ 跌破200日均线的情况一共出现了95次(如果连续跌破200日均线,只算一次)。大多数情况下,标普500指数跌破200日均线的时间都比较短,中位数是2天,有75%的情况都少于11天。不过也有一些极端情况,比如在金融危机或者熊市阶段,标普500指数会连续数百天低于200日均线。
具体分布情况可以参考下图。
图源:小虎老师
简单来说,就是统计了标普500指数(SPX)连续10天或更久低于200日均线的情况,总共发生了26次,占统计时期内总情况的27.3%。然后观察了这26次情况之后,标普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的收益情况,发现:
1个月后:大部分收益是负的,虽然偶尔会反弹,但整体来看下跌的可能性更大,风险比机会多。中间值(中位数)是-2.63%。
3个月后:收益的分布比较均衡,波动很大,还不太能确定是涨还是跌。中间值是+0.85%。
6个月和1年后:中间值变成正的了,波动也更大了,说明大多数情况下市场已经恢复了一些。中间值分别是+5.76%和+9.54%。
图源:小虎老师
分析的结论
一开始,我们发现“标普500指数(SPX)连续10天或更久低于200日均线”这个情况,本身并不一定是特别糟糕的信号。只是在短期内(比如一个月内),市场平均表现不太好,收益大多是负的。但如果再看看市场的估值水平(就是股票价格和公司盈利能力的比例),情况就会变得复杂很多。
加入估值水平后的分析
我们画了一个图,横坐标是标普500跌破200日均线时的估值水平(用NTM PE表示,就是未来12个月的市盈率),纵坐标是相应时期的市场回报。结果发现:
1个月和3个月回报:估值和回报没啥明显关系,点很散。这说明在短期(1个月或3个月)内,估值对市场波动没啥预测作用,市场更多是被情绪、突发事件或者政策影响。
6个月回报:回归线明显是往下走的。当估值(P/E)小于16的时候,大部分回报是正的;而当估值大于18的时候,风险就明显增加了。
1年回报:负相关很明显。低估值(P/E小于15)的时候,几乎没看到负回报;高估值(P/E大于18)的时候,大部分回报都是负的。
数据:FactSet
特殊案例,图里有两个框:
红框:对应1999年10月,那是互联网泡沫(dot.com bubble)期间。当时市场估值很高,但市场一直到2000年下半年才开始下跌。
绿框:有5个高估值的点,分别对应1999年10月、2000年9月、2002年1月、2022年2月和2022年4月。这些时间点都是市场估值很高的时期。
总结: $标普500ETF(SPY)$ $标普500(.SPX)$ 连续10天低于200日均线本身不算特别坏的信号,但结合估值来看,高估值的时候(尤其是P/E大于18),长期(6个月或1年)风险会明显增加。
上图红线(20.2x)是市场目前的NTM PE,从历史看,在此估值水平下跌破200MA后的风险偏大,需谨慎择时。下图的概念类似,只是把“回报”换成了“最大回撤”。可见1个月和3个月没有明显趋势,高估值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大短期回撤,说明短期回撤受市场情绪和事件影响更大。但是6个月和1年出现明显的相关性,即在高估值阶段进入下破200MA状态,未来最大回撤可能更严重。
数据:FactSet
综合来看,结合技术面的反身性、行为金融的惯性,以及基本面的价值锚,即使短期市场继续反弹,但是今年的美股或许会继续比较艰难。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