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说预计A股2021年还能涨16%。

这种看看就好,准不准全看运气。就比如2018年,高盛也看好A股,说预计亚太股市(除日本)能涨14%,其中最看好的上涨主力是A股。结果那年A股市大熊市,沪深300跌了25%。

倒不是说高盛分析师水平差,实际上没有分析师能长期准确预测次年股市的走势,核心问题就是我昨天写的,分析与结论的时间尺度不匹配。

分析师看多的理由,往往就是宏观经济向好、政策保持宽松、企业盈利改善,进而得出市场仍有上涨空间的结论。这个逻辑本身没有错,像今年全球受疫情冲击,只有中国GDP能保持正增速,中长期看中国也仍然会是全球经济增量的重要来源,那看多中国经济、看好中国企业是没有问题的。

但问题在于,这个逻辑不该对应1年的周期,而至少要看十年、二十年的发展,必须要给企业足够的时间,它们才能获取利润,再转化为股价的上涨。而在两三年这样的时间尺度里(更别说1年了),市场情绪的起伏、估值的波动就能掩盖一切,这背后是成千上万人的博弈,谁也不可能通过分析做出准确预测。

在过去二十年,长期看好中国的分析师都对了,但做每年预测的分析师大部分都错了,就是这么个道理。

后台有好些小伙伴留言,问某某某行业已经涨这么多了,还能买吗?

我觉得这类问题也是一样的思路去考虑,咱们也不可能去预测它未来还能不能涨,咱们能做的就是通过分析现状,去判断未来各种路径的概率,再去看自己的能力,能不能承受这样的风险。

最简单的一点,一个行业估值越来越高,未来上涨的空间一定会变小。比如一个成长股,每年业绩能涨30%,但这两年股价每年都涨了100%,那肯定是透支了未来的成长预期,它不可能一直按100%的速度涨下去,到最后肯定业绩跟不上,就撑不住股价了。

那我们该考虑的,就是一个行业的估值水平到了历史30%分位的时候,我愿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买。一个行业的估值水平到了80%分位的时候,我还愿不愿意买。并不一定低估值的时候买就是好的,30%的估值分位一样可以创出新低。80%分位的,可能正是市场资金追逐的热点,一样可以创新高再翻倍。结果只能事后回头看才知道,在最初决策的时候,我们只能去选择自己愿意承担什么样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策略。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1

  • 推荐
  • 最新
  • 小而美的UP
    ·2020-12-14
    结果只能事后回头看才知道,在最初决策的时候,我们只能去选择自己愿意承担什么样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策略。》》》
    感谢分享,深有感受,比如长安汽车,7-11一直加仓,16-18预计差不多了。借着风产生了高溢价到了26也是奇观。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