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百度打败百度(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重磅)
@周掌柜频道:
小度独立融资、收购YY直播,20岁年龄屡屡重拳出击的百度,还可能大逆转吗?眼下问这个问题,可能多数人先入为主的回答是“不会”!$百度(BIDU)$ 资本市场辩证一些。看空者一般基于高预期,他们认为短期内不到500亿美金市值的百度追赶上腾讯或阿里已经不可能。但做多者同样异常坚定,一位香港投资经理,就乐观的表示:“我告诉投资团队,现在投资百度可以赚大钱!”追问为什么?他拿出厚厚的技术分析报告,半开玩笑的说:“这帮人痴迷于写原创代码,这样的标的全球范围内都很稀缺!” 眼前看百度的观感,全球投资者偏乐观。他们不仅关注搜索、信息流、云手机、直播等移动业务,也会深入研究小度、Apollo和百度大脑这样的底层AI架构,极端一点的甚至认为独立融资的小度将来就值现在百度的市值。然而,公众和媒体对百度的看法依然基于问题导向的悲观预期。这种悲观预期往往有三个假设,其一是品牌决定论;其二是人才决定论;其三就是市值决定论。总而言之,这个视角是带有情绪和意见的。 而从产业的角度看一家企业,显然不能简单判断。应该说目前百度处于新老业务竞争性切换的时间窗口,总体看其长期发展其实满符合S曲线的创新周期,在技术突破周期内百度表现强势,在管理周期内公司进攻性钝化。所以,判断百度大概率面临的是周期性挑战,而非系统性衰退。从百度股价最近半年触底82美金后强烈反弹到144美金也可以看到投资者对其充满期待。 本文,我们超越以上是非争论和围绕市值的多空判断,力求深入剖析百度智能化变革,为百度的投资者提供一个多视角的决策参考,一个灵魂追问是——百度为什么豪赌AI? 看清小度 先从用户更多感知的小度谈起,这是最近关于百度最大的新闻——小度独立融资后可能独立上市。这块业务看起来简单,看清楚并不容易。 那么,小度到底是什么?简单的回答一般会把小度等同于语音助手,但准确的说——小度是百度的AI智能助手,通过内置的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让用户以自然语言对话交互,有覆盖影音娱乐、信息查询、生活服务和出行路况等功能的4200多项技能。这就意味着小度的本质是智能时代的新形态OS操作系统,也是AI时代重要入口,战略纵深是一个“软件+硬件+服务”结合的软硬服一体化生态。按照智能生活事业群(SLG)总经理景鲲的提法,小度是基于“一屋一屏”理念构建的智能交互入口。再看亚马逊、谷歌、小米、阿里、华为等厂家在这个领域竞争的决心,也就更清晰了其战略价值。 小度的产品形态目前主要是智能音箱和带屏音箱(智能屏)。从Canalys统计数据看销量,无疑是第一梯队的,2020年上半年智能音箱销售,亚马逊1203万台,谷歌881万台,百度863万台(环比增长33%),其他的天猫、小米的销量和增长都低一个级别,百度是名副其实第一军团。而带屏幕智能音箱(智能屏)2020年上半年,百度560万台出货量全球第一,占全球41%。从应用效率上,今年6月,小度助手月语音交互次数达到58亿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7%。在2020年小度还发布了小度智能早教机、小度智能屏Air、小度智能音箱2(红外版)、小度教育智能屏等多个产品。无疑,这个领域小度已经拥有了先发优势。 小度本身也是一个平台,这被很多人忽略。和Apollo架构类似,小度采用的是开放平台模式,帮助合作企业通过百度智能音箱接入,不同于国内其他品牌的半开放式平台策略,这样百度原来具备的较好的内容生态会帮助百度通过智能音箱等互动设备完成生态闭环。换句话说,小度的战略形态是一个典型的生态思维,更多硬件销量、更好的智能数据训练、更广泛和多元的服务延伸,就会形成量变到质变的智能突破。这应该也是投资者如此期待小度分拆独立的原因之所在,一旦分拆,小度的题材的稀缺性和高成长性大概率引爆市值。 搞清楚小度的战略纵深,再看独立上市预期。显然这已经成了百度股价坚挺的重要因素,投资者确实嗅觉敏锐。如果我们从百度全局战略上看,可能性确实存在,其一,百度走向智能底层架构的同时,小度向2C业务走,这是两个独立的逻辑。分拆上市可以给小度更大的独立发展空间,形成独立的品牌认知和发挥最大的市场拓展潜力;其二,小度需要打造的2C能力,百度最具挑战的是战略创新,强运营能力在新组织里补足也是上策之选;其三,大百度如果在百度大脑的周围,形成爱奇艺、小度以及智能搜索等一系列生态型业务单元,也就意味着百度在智能时代找到了类似腾讯、阿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态投资战略逻辑,完全可以分别单独融资做大,显然这个“八抓鱼”形状的智能AI矩阵更具进攻性。所以,这个消息不仅符合逻辑,更可能是百度重新跻身BAT阵营的最重要战略选择。趋势上看小度,业内人士评价说:“小看是手机,放大是电视,更大是车载系统”,并不为过,客观上小度已经具备了全系列消费电子的扩张基础。 小度独立创新的最大难度应该还是在与现有业务协同运营上:首先看品牌,B2C但消费级品牌塑造是高难度课题,已经超越了百度的能力基因。我们从前面数据可以看到百度有屏音箱已经达到如此高但市场占有率,百度无线智能耳机很多能力领先于华为终端、小米等消费电子厂家,但其影响力和美誉度并没有和后两者达到同样级别;其次看渠道,小度的全渠道运营能力和消费电子企业比还比较初级,无论是直营式还是代理制,消费电子厂家都需要一个强大的渠道推力,特别是线下终端分销能力,这也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管控难点,难度应该远远大于搜索引擎的广告销售;再次看营销,如何把技术创新优势转化为产品力的引领也至关重要,在行业通用技术快速迭代的情况下,如果百度不能讲好独特竞争优势故事,消费者不大会被简单的技术优势买单;最后看领导力,这个业务对管理者领导力的要求非常高,即使小度分拆上市,具备巨大战略纵深的小度既要协同支持百度其他业务,也需要独立形成立体的竞争战略,快速决策,快速获取业界顶尖人才都需要果断的领导力。 不过,一旦如传言那样独立融资成功,小度可以预见的爆发力注定是非常强的。在B2C领域,不仅可以想象小度手机,也存在小度平板、小度电视的可能性,并且从战略逻辑上小度的小度助手智能操作系统完全有机会成为真正下一代的封闭IOS,盈利潜力巨大。那么,简单对比“消费电子+新零售”立体创新的小米,这块业务起码是一个5000亿人民币以上的赛道空间。 总体来看,小度是百度豪赌AI的消费电子核心布局,野心大,难度大,进攻性极强。 Apollo本质 小度之外,百度AI战略另一个大手笔投入的场景是自动驾驶,其战略价值仍然可能被低估了。 我们看到:当谷歌旗下Waymo在10月8日宣布将在凤凰城向公众开放没有安全员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百度在10日就迅速作出反应,自动驾驶业务正式在北京开放,可见Apollo的技术储备和实力真实存在。9月份百度世界大会展示等重点也同样是自动驾驶。这一次,总体动静很大,背后不仅有央视动用多位明星主持资源背书,也有李彦宏的全程讲解。时间节点非常特殊,正是举国上下讨论“卡脖子”的时间档口。 Apollo的名字就野心勃勃。阿波罗计划本源是美国科技振兴最核心的战略举措,它让美国建立和完善了庞大的航天工业和技术体系,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例如数据传输与通信、光学通信、高性能计算机、电子技术、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后来,该工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和遥控作业等许多技术成果又转移到民用领域。美国在20世纪后10年能够保持高速、高效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派生出的上千种应用技术成果或专利在经济领域的应用。百度借用这个叫法带有极强的进取心。 Apollo计划也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百度没有被“卡脖子”。这个长期重大投入型基础创新的战略决心必然来自于李彦宏的决断,作为顶尖技术精英的李看百度和中国互联网的出发点,一定不是市场规模,也不是通过投资控制多少企业,大概率还是出于技术视角直接对标美国一流公司。从他喜欢在家里研究很多白皮松等植物也可以感受到,这位领导者拥有一种超乎常人的耐心和技术导向的力量思维。 这里不妨拿百度和如日中天的特斯拉做一个对比。在坏事和好事两方面,两家技术驱动的公司都有很多共同点。实际上两者都是外界攻击的易感体质:2003年创立的特斯拉直到2012年发布Model S才让公司洗脱了广受诟病的“大话王”,但那个时候并没有人相信特斯拉如今天一样伟大。直到一年前的2019年,经历了连续亏损15年的质疑,特斯拉股价维持只有当前十分之一左右。在2019年,天天喊着智能电动车将引领未来的马斯克和今天all in AI的李彦宏一样,受到广泛争议。但百度被看衰的背后逻辑对比特斯拉来似乎恰恰相反:特斯拉在2019年被质疑的是长期巨额亏损,百度被质疑的是长期不合理高额盈利。 技术上,两者的自动驾驶各有千秋。百度实际上早已跻身自动驾驶汽车世界领先军团,2020年知名研究机构Navigant Research发布的最新自动驾驶竞争力榜单显示,唯一上榜的中国玩家百度Apollo排名再次跃升,首次挺进Navigant Research报告国际自动驾驶“领导者”行列。Apollo自动驾驶相关技术专利领先,路测里程领先,覆盖场景最全。中国在自动驾驶上依托百度建设自动驾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各地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发放时无一例外百度优先,均体现出百度Apollo自动驾驶的领先地位。换句话说:在中美脱钩的大背景下,百度完全可以集成百度大脑、Apollo自动驾驶平台、百度地图等这一系列核心技术、平台、产品让中国在这个领域领先世界,在中国,百度几乎是唯一一家具有这样大格局战略平台的公司。 那么,这对于理解百度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百度正在超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搜索引擎为中心的消费级互联网战略,用AI平台架构向垂直多场景的企业级互联网延展,Apollo战略的格局完全可以比照Android对智能手机的渗透。Apollo平台的AI能力通过向制造商免费提供操作系统,使整个行业的操作系统标准化。有了Apollo,原始设备制造商和汽车供应商专注于制造、品牌推广以及与客户的关系,而不是软件工程。通过开源的方式,百度使得全世界任何一家汽车供应商都有可能在不巨幅增加研发开支的情况下,组装出具有自动驾驶能力的汽车。考虑到自动驾驶的巨额研发投入,只有极少数企业承担得起研发投入,所以,Apollo计划是主机厂的刚需。 这也是奔驰、宝马、福特、捷豹等多家一线汽车品牌和百度合作的原因,也包括因特尔、英伟达、微软、博世等供应链巨头。数据上看:Apollo是全球涵盖产业最广的无人驾驶生态系统,其生态合作伙伴国外企业占比超过30%。可见,Apollo的竞争优势也是客观存在的。 不过,百度Apollo计划能达到谷歌Android广泛应用的高度确实也难度不小,百度希望用Apollo联合其他厂家也势必需要一个“超级品牌”势能牵引,这一点百度还有待加强。但这些理论上都是可以克服的,Apollo是百度的新赛道,现在大舞台搭好了,唱80分还是90分的大戏不太会影响B2B的观众热情。 所以理论上,李彦宏选择Apollo的出行场景突破的豪赌,成了将一锤定音的获得搜索业务之后的利器,败了无非是用沉淀积累的能力平行切入新赛道的问题,并没有什么太多失去。 AI大反攻 以上,对比百度对消费级互联网的升级布局,以及Apollo等企业级互联网的探索,总体看我们认为外界高估了百度的挑战,低估了其技术能力和战略能力。 再还原一下这个战略逻辑:不同于腾讯企业级战略升级关注补足研发竞争力和全新投资机会,也有别于阿里围绕电商业务做的底层技术迭代,甚至不同于华为在ICT产业链全域研发布局的产品整合,百度的战略转型异常坚定、高度聚焦AI能力复用,而且是带有强烈的互联网“原教旨主义”的技术升级换代思维。 品味其战略决心——这个升维大概率是李彦宏基于对百度成功和失败教训的痛定思痛的思考,力求战略性解决下一个AI智能时代互联网入口的问题,形成百度技术嵌入行业场景的能力,让百度回归最擅长的基础研发技术基因。不禁让人回想起2000年李彦宏创业百度的时候本来就定位给新浪、263提供搜索技术引擎的B2B模式,这也注定是当时创业团队判断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这样看——百度的进取心依然存在,而且很强烈,夹杂着外界对不理解更算得上迫切。 进一步看百度AI战略的核心——“百度大脑”,其技术架构复杂性处于谷歌大脑同等级别。目前以三种形式开放AI能力:开源代码、开放能力、开放数据。百度曾表示:“开放能力是基于通过API 或者是SDK,可以通过标准公开方式来获取百度提供的能力。代码公开,大家可以运用、可以参与一起开发”。核心技术层面,百度大脑包括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深度学习等AI核心技术和AI开放平台,对内支持百度所有业务,对外全方位开放,通过百度智能云赋能行业客户。其中,飞桨(PaddlePaddle)是集深度学习核心训练和推理框架、基础模型库、端到端开发套件和丰富的工具组件于一体的技术先进、功能完备的开源深度学习平台,已被中国企业广泛使用,深度契合企业应用需求,拥有活跃的开发者社区生态。迄今为止百度大脑已经向开发者开放了270多项AI核心能力。我们梳理了一张百度大脑和谷歌大脑战略对比图: 对比中我们发现百度和谷歌的这场技术竞争不仅长期存在,而且进入白热化: 其一,两者都将新一代的AI智能引擎完全建立在开放和开源之上。整体上,Google在基础上有更好的积累,包含Tensorflow和DeepMind领衔的底层开源AI生态,为开发者提供了行业领先的AI开发生态。百度的飞桨对标Tensorflow,这两年发展很快,几乎是国内最早也是最成熟的深度学习框架,很多开发者认为:飞桨在部分领域实现了超越,可以感知到巨大的投入和极高的门槛; 其二,两者新的软件架构和芯片等硬件架构都是平行开发。我们看到,在更底层谷歌开发了针对Tensorflow的TPU,百度也开发了深度适配飞桨的昆仑,都试图在生态最底层构建夯实的基础并形成竞争壁垒。百度芯片业务布局延伸也很值得期待; 其三,两者都用纯智能互联网的方式构建了应用和服务生态。一方面,用户的使用极大方便了生活,反过来看,用户的使用所形成的数据训练了平台,使得AI核心获得了最重要的生长动力——数据。在应用场景方面,百度除了自动驾驶和相关的额运输物流领域外,更要通过V2X(即vehicle to everything,即车联网对外信息交换)进入到智慧城市,并通过广泛的企业合作进入到智能制造和IOT等诸多领域,这让百度在未来的场景方向,更有想象力。而且,百度大概率会受益于中国更开放的AI社会环境,获得更丰富的数据训练百度大脑; 其四,两者侧重点不同。谷歌大脑和百度大脑在自动驾驶方面相比,要逊色很多。也许是因为谷歌一开始试图推出革命性的自动驾驶汽车,而并没有太多考虑开放性的合作,因此其合作的规模,广度和层次较浅,而百度在一开始就试图构建一个全面开放的自动驾驶生态。美国加州车辆管理局(DWV)公布了《2019年自动驾驶接管报告》,其中,百度北美自动驾驶团队首次击败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排名第一。谷歌通过Android模式逆袭苹果的一体化封闭模式,如果谷歌Waymo反而跟苹果越来越像,而百度Apollo则将Android模式复制过来,通过开放模式实现后来居上。这多少有点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味道。从百度AI落地应用的角度看,Apollo自动驾驶就成了出行和智慧城市场景战略突破的急先锋。 大胆推断,未来5年到10年时间内,百度智能云依托百度大脑面向各行各业提供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将成为百度对外提供的最核心产品,而搜索引擎的智能升级成为了其中在知识资讯领域的一个场景应用。2005年当谷歌收购Android之后成功的成为了智能手机OS操作系统的霸主,成为了现在匹敌苹果IOS的超级巨头,这是谷歌和百度价值差别的最根本分水岭,当前的战略机遇很像是历史重新展开,难度也等同于于李彦宏带领百度“二次创业。”这个对比也让我们看到,这的确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且这场科技战争已经超越企业,是中美科技竞赛的核心战场。(数据:IDC中国AI公有云服务产品数量统计见下图) 文末,基于我们对百度的全方位对标,不妨在百度已经实现的价值基础上展开想象:关于小度做手机——小度有屏音箱放大了,未来必然可以成为家庭电视,这个战略可以放大整个消费电子,再大到汽车电子。最乐观的角度看百度,AI智能化战略应该可以完全颠覆外界对百度搜索引擎巨头的认知,是一场根本性的蜕变;关于百度造车——Apollo即使不自己造车,完全可以通过加大对威马等造车新势力但投资在实际产品中验证能力,推动Apollo成为世界最领先的开放式智能交通引擎;关于百度大脑——基于百度大脑的AI开放平台、百度智能云提供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极有可能上升成为AI产业公认的通用型行业标准;这个过程注定艰难而漫长。但有一点值得关注——李彦宏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有动机、有能力和有资本支持的为数不多的敢于挑战谷歌级别技术创新的企业家。 从风险上看,百度目前展现出来的挑战和压力是战略切换期必然存在的。如果百家号、智能小程序、托管页这些移动生态要素不能获得根本性智能升级,短视频颗粒度信息时代百度的广告份额注定会继续下降;如果智能交通不能做到足够大的规模,自动驾驶商业化很难推进;如果智能云不能持续、坚决地投入,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定位,AI应用很难分食蛋糕。 而底层逻辑上我们依然可以做出两个基本判断:百度不仅是国内为数不多纯粹靠技术驱动的基础设施型公司,也是数一数二能在AI等底层技术架构形成生态布局的颠覆式创新企业。而且,百度还不是那种“时势造英雄”的公司,恰恰相反,这家公司最根本的特质就是用技术创新开启新时代。当初2000年创立的百度实际上是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幸存者,靠的就是技术至上。从2001年开始百度与谷歌同时开启了竞价排名商业模式,开启差不多十多年“躺着赚钱”的美好时光。直到2015年之后,才开始真正面临业绩下滑等挑战,但AI战略也几乎同时开启。 总结以上:百度重生的难度被夸大了,其战略决心和爆发力反而被忽视。现实丰满且果敢,流量百度老兵不死,AI服务百度破壳待出,从移动战略到AI战略大换挡换到任何企业都是高难度挑战。搜索业务好比老百度的心脏,通过流量供血支撑了所有业务的进化,而AI战略无异于手术加上心脏起搏器的过程,有风险但势必支撑更强有力的生命。 百度的故事也很像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从宙斯那里为人类盗得火种,之后有些人看到了文明之光,有些人看到邪恶之始。作为“盗火者”的百度,注定会承担对抗潘多拉魔盒的使命。此刻确实是百度重生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但我们判断——当百度打败了自己,也就超越了趋势,依然有机会成为一家伟大公司。 周掌柜介绍:北京周掌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CEO,知名商业战略顾问,为多家全球化公司提供战略咨询服务,专注于研究战略管理”复杂性科学"、“边缘创新”、“生态型增长”和“高势能品牌”等领域。同时,周掌柜是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凤凰网财经首席战略顾问,入选中欧汉堡峰会“中欧青年领袖”,常年在全球30多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做全球化调研,对华为、荣耀、OPPO、vivo、苹果、三星、谷歌、微软、联想、美的、阿里、腾讯、滴滴、抖音、快手、中国平安、德国博世、特斯拉、比亚迪、蔚来汽车等有深入研究。 文章已于2020-11-13修改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点赞
举报
登录后可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