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退市新规全面实施,A股正经历前所未有“出清”浪潮
近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沪深京三大交易所也同步修订了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标志着史上最严退市新规的全面实施。
此次退市新规的发布,旨在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并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新规明确了更为严格的退市标准,包括财务类强制退市、规范类退市等。其中,财务类强制退市情形备受关注,主要包括业绩不达标、净资产为负、审计报告不达标等。
具体而言,业绩不达标指的是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和利润相关数据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沪深主板的标准是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创业板和科创板的规则要求为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北交所则是营业收入低于5000万元。净资产不达标则是指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资产为负。审计报告不达标则是指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新规的实施,使得上市公司面临更加严格的财务要求和市场监管。根据新规,若上市公司触及退市标准,交易所将对其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连续两个会计年度触及退市标准,交易所将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
据媒体机构对5000家A股公司的深度对比和风险扫描,在四类强制退市类型之中,财务类强制退市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最广泛。根据已披露的2023年年报及2024年前三季度报告,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沪深京三大交易所存在财务类强制退市隐患的公司共有36家,包括沪深主板27家,科创板1家,创业板8家。
这些存在退市隐患的公司,若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改善财务状况或满足相关要求,将面临退市的风险。这一新规的实施,无疑将对A股市场的投资风格和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产生深远影响,推动市场更加注重上市公司的质量和长期发展。
同时,退市新规的实施也将促进A股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更加完善。通过严格的退市制度,可以淘汰那些经营不善、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为市场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资源,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史上最严退市新规的全面实施,是A股市场迈向更加规范化、健康化和国际化的重要一步。这一新规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同时,也将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和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产生深远的影响,为A股市场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年内52家企业退市,市场加速优胜劣汰
据统计,截至2024年12月18日,已有52家公司因触发退市风险警示红线而被迫退出市场。这一数字不仅创下了A股市场年内退市公司数量的新高,也标志着A股市场正在加速优胜劣汰,迈向更加健康、成熟的发展阶段。
此次退市的公司中,不乏一些曾经风光无限的知名企业。然而,由于基本面持续恶化、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这些公司最终未能逃脱市场的淘汰。这些公司的退市,不仅是对市场的警示,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投资信号,促使市场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
退市潮的涌现,与A股市场近年来不断加强的监管力度和退市制度改革密切相关。监管层明确提出的“应退尽退”政策导向,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切割着A股市场中的顽疾。通过严格的退市标准和执行力度,A股市场正在加速清理不良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效率。
此次退市的公司中,财务类退市情形占据了较大比例。一些企业因财务造假、业绩不达标等原因,最终没能逃脱退市的命运。这也反映出A股市场在加强财务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施,A股市场的退市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强。在更加市场化的环境下,退市标准更加严格、多元,绩差公司和问题企业的退市将成为常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还将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减少过度炒作现象的发生。
面对退市常态化的趋势,上市公司应加强自身规范运作和公司治理,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以赢得市场的信任和认可。同时,投资者也应提高风险意识,审慎选择投资标的,避免盲目跟风炒作。
退市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是A股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加速优胜劣汰,A股市场将筛选出更多优质企业,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投资选择和保障,同时也将为股市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A股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出清”浪潮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A股市场年内共有152家公司因触发退市风险警示红线而被实施ST或*ST(即“披星戴帽”),同比增长29.91%。同时,年内已有52家公司退市,这一数字不仅创下了历年来的新高,也标志着A股市场正在加速形成退市常态化的格局。
此次退市潮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自2024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监管层明确提出的“应退尽退”政策导向,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切割着A股市场中的顽疾。这一政策不仅彰显了监管层对于市场规范化的决心,也标志着中国股市正在向更加成熟、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应退尽退”的政策导向下,那些经营不善、业绩持续下滑的公司再也无法在市场中浑水摸鱼,而是被毫不留情地推向了退市的边缘。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A股市场共有322家公司退市,其中2024年的退市数量达到了52家。这一数据不仅是对“应退尽退”政策效果的直接体现,也是A股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证明。
从退市原因来看,今年A股退市公司呈现出两个新迹象:面值退市数量继续新高、市值退市首度出现。以面值退市为主,即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面值退市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较大,其中不乏一些昔日行业明星企业,如广汇汽车等。
此外,今年还首次出现了市值退市的情况,*ST深天成为A股首例市值退市公司,其股票在2024年6月27日至7月24日期间,连续20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市值均低于3亿元,触及市值退市情形。
退市制度的日益完善,使得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表示,今年A股退市公司数量创历年新高,反映了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逐步成熟和完善。这种“优胜劣汰”的节奏有助于优化市场环境、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对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这也推动理性投资和价值投资的投资文化的形成,提升投资者的风险意识。
退市制度的加速推进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何确保退市过程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如何防止一些公司通过财务造假等手段规避退市风险?这些问题都需要监管层在后续的工作中不断加以完善和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退市现象频繁,但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机会。随着市场整顿,优质公司可能会被重新关注,相关行业和板块的调整更是为聪明的投资者提供了逢低介入的机会。然而,投资者在参与市场时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公司的基本面和潜在风险,以避免盲目跟风炒作带来的损失。
随着退市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市场生态的加速调整,A股市场有望进一步迈向成熟。退市公司数量的继续增加将成为必然,投资者需强化避险意识,实现从市场追随者向市场研究者的角色转变。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