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2024消费产业耐心资本TOP30?
谁是2024消费产业耐心资本TOP30?
2024-12-17 09:31·蓝鲨消费
蓝鲨导读:耐心资本,要么土豪,要么产业
作者 | 李太白
编辑 | 卢旭成
12月7日,2024消费产业独角兽峰会在京成功举行。本次峰会由蓝鲨消费发起,得到了易观分析、企查查、红杉中国和高榕资本等50+消费投资机构的鼎力支持,腾讯财经、新潮传媒、网易科技、钛媒体、亿邦动力、创业邦等60+财经商业媒体的传播支持。峰会上,蓝鲨消费发布了《2024 消费产业耐心资本TOP30》。
耐心资本的评选主要根据投资机构2023年12月到2024年12月期间投资项目的数量、金额,以及上市、并购退出消费项目情况等综合评定,尤其是其投资《2024消费产业独角兽TOP 30》和《2024 消费产业未来独角兽 TOP 100》上榜企业的实际情况,这会占比较大的权重。
跨境项目成耐心资本“心头好”
蓝鲨消费统计了上榜的30家耐心资本所投资的44个项目(如同一个项目其他机构也投资,则去重,只算一个项目)里,跨境占了16个,占比高达36.4%。上榜的30家耐心资本里,投资过跨境项目的有12家,占比达40%。实际上,这只是小样本统计,据蓝鲨消费了解,几乎所有还在投消费的投资机构,都会把跨境(出海)当成最重要的投资方向之一。
以红杉中国为例,在蓝鲨消费查询到的2024年所有四个公开披露的消费类投资项目里,全部是跨境。ELECTRO X 粒刻和Sprinter这两个项目都跟运动有关,一个是无糖电解质水,一个是伏特加苏打水,前者由在美国餐饮创业成功的中国人李宇创办,后者由美国真人秀明星Kylie Jenner(凯莉·詹娜)创办。它们都是纯正的海外品牌,而不是简单地将中国产品卖到海外去。红杉中国投资数美万物和李宁海外公司,则看中了这两个创始团队的背景,前者由抖音创始团队成员任利锋创办,后者则是李宁集团创始人李宁与红杉中国成立的合资公司。数美万物可以借着TikTok渠道红利迅速崛起,而在李宁海外公司中,红杉中国占比45%,李宁创始人李宁不但出资1.1亿港元,占比55%,他还亲自操刀。当然,在这里,红杉中国已不仅仅是财务投资人了,有点类似联合创始人,可以发挥其在全球人才、资源等的优势来帮助李宁海外公司的成功。
30个耐心资本里,投资了8个食品饮料行业项目和5个餐饮行业项目,分别占比18.2%和11.4%,可见这两个刚需型消费依然受到耐心资本的青睐。
耐心资本为了好项目不惜砸重金
在获得《2024消费产业耐心资本TOP30》机构投资的所有50个轮次的项目中,Pre-B、B和B+轮的项目最多,达14个/次,总占比28%;Pre-A、A和A+轮阶段的项目其次,达13个/次,总占比26%;战略投资排第三,达10个/次,总占比20%。C、D、E轮,天使轮和IPO项目都相对较少,分别只有4个/次,5个/次,4个/次。
在获得《2024消费产业耐心资本TOP30》机构投资的所有45个轮次的项目中,金额在数千万元级的有12个,占比26.7%;金额在亿元级(含近亿元、数亿元或美元换算过来约为亿元级的)17个,占比37.8%;未透露的则有16个,占比35.6%。
从投资轮次和投资金额看,Pre-A到B+轮,投资亿元级的项目占比最大,可见耐心资本其实看重那些已验证商业模式,可以带来稳定收入和利润的消费项目,比如专门做鱼子酱的润兆渔业,已经营20年,峰尚资本投进去稳赚不赔,最次也能分红。比如小红书投资的美容镜项目AMIRO,启明创投和金沙江投资的户外运动服饰品牌伯希和,都是各自细分领域的佼佼者,其营收都已达10亿元级。
这反复提醒消费企业,作为现金流极好的企业类别,消费企业天生就是要有稳定的收入和利润,具有扛周期的特点,这样才会受到耐心资本的青睐,也可以有足够的耐心慢慢挑选合适的资本,而不至于像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失去了金主爸爸就会突然死亡。
耐心资本:要么土豪,要么懂产业
蓝鲨消费注意到,今年还在出手投消费企业的耐心资本TOP30里,投资项目超2个的只有9家机构。
这些机构里,凯辉消费基金背靠欧莱雅、保乐力加等欧洲产业龙头,而顺为资本则背靠小米集团和小米生态链,梅花创投是各地消费产业引导基金的VC端代表,挑战者创投背后是元气森林集团,金鼎资本则跟宠物行业的众多上市公司结成了“资本盟友”,扎根宠物产业。中金资本、红杉中国、经纬创投等目前管理的资本规模分别为4000亿元、3000亿元和700亿元,那是妥妥的大资本。
当然,这是浮在水面的投资机构和投资项目数据,还有一些低调、不披露的产业投资。但总的来看,2024年还有耐心投资消费产业的资本,要么有大量的钱(比如中金资本),需要投资一些有稳健现金流和利润的项目,消费企业是不错的标的;要么有产业链上游下游布局需求的产业资本,比如一些宠物上市公司(以及其支持的投资机构金鼎资本等),需要寻找第二、第三增长曲线,内生和投资同步进行,互相促进。前者要的是有良好现金流和利润的项目,只要价格合适,它们愿意出手;后者要的是产业协同,以及由此带来的溢价空间,这只有深耕产业的玩家才会看对眼和出手。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