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雷军最后一次创业,能成吗?(内含雷军和我爸的内幕故事)
我爸跟雷军,有过一些“不可告人”的故事。
再加上我又是重度电动车迷,所以这次雷总造车,我赶紧来发个文章~
雷军真是个奇人。
年少敲代码,发量还那么茂密;
一届打工人,最后却成了金山掌门人;
手机门外汉,生生干到手机品牌全球第3;
现在,这个51岁的射手座男人,突然说要造车,真够天马星空的。
所以他会成功吗?
我想从三个维度来聊:
1. 雷军的个人能耐
2. 智能电动车这条赛道
3. 小米造车的问题和竞争力
先聊雷军这个人
说起雷布斯,不能不说他跟我爸的那点事~
他俩是同一批企业家,中国最早的科技奋斗逼。
2000年前后,联想(Lenovo)在最辉煌的时刻,收购了一大波中国当时最亮眼的硬、软件公司,雷军的金山和我爸的公司都在其中。
联想这种收购,都要求被收购方两件事:
1.把绝对控股权给联想。
2. 创始人进联想当VP。
当时所有被收购的公司都这么干了,毕竟联想都娶你进门了,很多事儿就得从。
但只有雷军,坚持不干!既不让联想拿绝对控股权(所以联想只是金山的最大股东);也坚决不当联想VP, 连挂名都不行。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这个雷军太傲了,不合群。
但后来发生的事,证明雷总英明至极!
相比之下,我爸和其他企业家,全被联想耍成了猴。。。
2004年,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这波“蛇吞象”操作,耗了很多钱,联想很快发现自己耗不起,只能聚焦业务,砍掉了当时收购的很多条产业线。
说白了,就是大幅裁员,让这些收购进来(但钱都还没付清)的公司和业务全死掉。
我爸的公司就在其中。他用尽心血组建的团队、奋斗半生创立的事业,就这样被联想的一个决策整死了。
(此处省略一万字关于联想的狗血操作)
回头看,雷军真是大写的牛比!
当时那么多被收购的公司大佬,只有他,从一开始就做了最正确的决策:给再多钱,我也不交出控股权。
并且我雷布斯也不当啥腐败VP, 我就一心守住我的金山,为金山躲过一劫。
现在再来看小米造车。
雷军的决策风格,和20年前依然很像:
1.掌握绝对控制权
为啥小米要用自己的钱造车,不接受外部投资?
因为从0造车是个周期长、风险大的事。
雷军也说了,小米做好了三五年内只闷头耕耘,没量产车可交付的准备。
如果拿了投资人的钱,肯定要赶鸭子上架。
所以雷军决定前10年投入100亿美金,成立全资子公司,掌握绝对控制权,和他一贯的风格相符:沉下心来把产品做好。
2.亲自带队打硬仗
发布会上,雷布斯宣布这是他最后一次大规模创业,并且将亲自带队,把宝全压在AIoT上,all in造车。
这里也插入个小插曲~
我去年写了本关于马斯克的书,想让老爸找雷军帮写个序。
结果我爸说,雷军不可能有时间搞这些。
我也是那时才知道,雷总是小米最早的创始团队中,唯一一个还在一线拼搏的人。其他小米的创始元老,早就财富自由放飞自我了。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企业,就是创始人自身能力和格局的延伸。
特斯拉没了马斯克,大概率成不了。
而小米造车也因为有了雷军,变得有戏。
聊完雷军,聊赛道
为什么小米要造车?
从表面看,新造车确实是个风口。
你看刚入场的恒大,一辆车没造,只宣布了个造车决心,市值就冲破5000亿,有段时间市值还超过比亚迪长城吉利蔚来,成为中国第一大车企。
但从长期看,造车并不是核心竞争力。
信息科技领先,才是护城河,汽车只是载体而已。
就像20年前,电脑是当时领先信息科技的最佳载体,10年前这个载体变成了手机,现在又变成汽车。
马斯克早在2015年就说过:能让特斯拉市值过亿的关键,不是三电技术,而是自动驾驶。
这也是为啥友商小鹏可以随便用特斯拉的电驱动技术,但一旦涉嫌“顺”了自动驾驶技术,特斯拉反手就把你告上法庭。
无论是车企,还是像苹果和小米这种科技公司,都在大搞人工智能和物联网。
在AIoT方面,小米有独特优势。但如果没有一个接下来10年最普及、离大众最近的AIoT载体---汽车,那就像你空有一身撩妹的技巧,奈何木有妞那么憋屈。
小米的问题&竞争力
在造车这件事上,小米的核心竞争力有三:
1.钱多,1080亿现金储备不是盖的;
2.AIoT有独特优势,而且还有自己的顶流硬、软件研发团队;
3.品牌在那儿,米粉在那儿。车还没造,米粉就喊话:只要你敢造,我就敢买。
不过小米的造车之路,短板也明显。
外行人可能很难感知,造车的坑有多深:
你要把上万个零件,组成一个两吨重的庞然大物,还要实现高速行驶和安全耐用。并且,无论研发还是制造成本都很高,风险极大,竞争还无比激烈。
回顾友商特斯拉,从2003年起,连续亏损16年才扭亏为盈,还天天被喷。
蔚来经历过什么大家也都知道,李斌被称为“2019年最惨的人”,不无道理。
难怪大佬造电动车,会被大家嘲讽为“不烧油、只烧钱”的壮举。
现在才小米入场,论造车能力,实在让人担忧。
你可能会说,小米有钱,车不一定要自己造呀。但造车这件事不是这么玩的。
在这个壁垒很高的行业,只有技术变革时期(比如燃油车转电动车;司机开车变成自动驾驶),创业窗口才会被打开。
但这扇窗开的面积不大,打开的时间也不长。
相较于2003年就成立了的特斯拉,2009年就开始的谷歌Waymo计划,2014年诞生的蔚来和小鹏,还有一早就筹备但一直很低调的苹果汽车,小米的起步确实晚了。
所以虽然在AIoT方面有优势,但造车和自动驾驶这两项,留给小米的追赶时间都不多。
另外,我还注意到一个现象。
除了个别硬核粉,大多数米粉都只愿意买小米的小件产品,一旦涉及像空调、洗衣机和冰箱这种三大件,就怂了。
因为总体来说,小米的产品性价比虽高,但耐用性还差点意思。
汽车这种大且贵、还高频使用的产品,如果不足够耐打,难有市场。
所以小米的造车之路,不好走。
在接受一次采访时,雷军说:
“创业是个高风险行业。
创业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
希望社会对失败更宽容”。
他那时说的是手机行业,造车比造手机的失败概率要大得多。
我很赞同Tim O’Riley的名言:
“有些事情重要到,即使你做失败了,它仍意义非凡,因为你的尝试,已让你的公司乃至世界,都向前了一步。”
我觉得小米造车,属于这种级别的大事。
(话说,你觉得小米这个花了200万设计的新logo, 倒过来看的“心”字,少了一个点,到底是代表"让用户少操点心"呢,还是“小米有点缺心眼”呢?(*≧▽≦)ツ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 Annaz·2021-04-21暂且期待着吧…点赞举报
- 何安迪·2021-04-21我是被标题吸引来的 [微笑]点赞举报
- 顺势而维·2021-04-21看好1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