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到地板后的拼多多,消费降级神话正被市场击碎?
昨天 $拼多多(PDD)$ 发布了2024年Q3财报,营收993.5亿元,同比增长44%,但却未达市场预期的1028.3亿元。每ADS收益18.59元,同样低于市场预估的20.19元。
对于一个财报“用力不够”的季度,市场的关注点自然集中在这些数据上。更有意思的是,拼多多董事长陈磊早在Q2财报会上就已“未雨绸缪”,给投资者打了预防针:“未来几年不回购、不分红,利润波动并非长期趋势,甚至可能下降。”
拼多多从高增长的风口浪尖上跳下来,向市场传递一个信号:别太乐观,我们在为未来买单。这听上去像是一盘“苦口良药”,但问题是,市场会买账吗?
先看电商行业的大环境。拼多多从崛起之初,就以“低价”“补贴”占领市场份额。如今,商品价格已经“卷到地板”,消费者的幸福感似乎爆棚了。但问题是,商家还能坚持多久?
低价的尽头,是劣质化的加剧。消费者或许在今天买到了便宜的商品,但下一次你会发现:为了买到类似质量的东西,你得掏更多的钱。拼多多的“消费降级”逻辑正在被市场逐步证伪——居民收入下行+成本压力倒逼,便宜的东西反而变贵了。这才是真正的“羊毛出在羊身上”。
财报中有一个数据值得注意: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只增长了24%,相比交易服务收入72%的增速明显乏力。
这说明什么?广告主的投入也在缩减,而拼多多赖以生存的在线流量红利已经触顶。再叠加CPI和PPI的双降效应(居民消费不振+生产端疲软),拼多多的商业逻辑在本季度表现得异常艰难。
当平台商家开始大规模退出,当消费者逐渐失去对便宜商品的信任,拼多多的盈利模式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陈磊的“高质量发展战略”听上去很美,确实展现了管理层对长远目标的专注,但它能不能落地?
当拼多多将目光瞄准农业供应链升级、新品牌扶持这些长周期项目时,投资者最关心的其实只有两件事:
投入的真金白银什么时候能变现?
现有业务还能不能持续维持增长?
老实说,我个人对“长期主义”的耐心并不乐观。从中国电商市场的竞争格局来看,阿里巴巴的综合实力、京东的供应链深耕,以及抖音的流量侧冲击,每一条战线都在加压拼多多。如果再叠加拼多多管理层对短期利润的主动放弃,未来几年可能会持续走在“吃力不讨好”的路上。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