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两天时间亏了50万。。
首先,我这个朋友并没有做妖股,做的还是指数相关。
然而指数这两天其实并没有跌多少,中证全指昨天涨了1.37%,今天跌了1.16%,中和一下甚至还略涨0.2个百分点。
今天跟我说两天时间亏了快60%,50万没了,问我该怎么办?
我看了下持仓,原来是这两天做了期权的单腿买方做多策略。
我这个大户朋友做实业的,对期权不是很了解,但因为开户早,还是大户,9.26那波行情靠期权单腿买方做多策略就赚了大7位数。
从此以后做买方几乎就是顶着券商规定的顶额持仓张数干。。
我那天写了这篇“为什么大部分人做期权的最终归宿都是归零和爆仓?”转发给他后,才稍微收敛了些。
因为吃到了甜头,也仅仅是稍微收敛而已。
直到这两天跌了快60%亏了快50万,才来问我怎么办。
我觉得没什么好方法,最近降波厉害,可能买方止损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是上证50的波动率日k,这两天降波降的厉害,其他指数基本都是同步的降波趋势。
尤其昨天,涨幅最大的科创50涨了4.7%,虚值认购最大涨幅也就30%多,这在以前涨幅起码要翻倍。
其他涨幅相对比较弱的指数,虚值认购甚至还是下跌的。
说明在指数上涨过程中,虚值认购的买方力量弱于卖方力量,波动率也出现大幅下降。
这属于衍生品市场价波背离的情况。
衍生品市场的资金定价相对股市更为理性一些,转换到股市上思考,可能也暗示着这波行情的调整即将到来。
实际我们从6号上周三就开始建议做仓位上的防守,做期权的可以采用卖方策略做空波动率。在8号时候又做了一波提醒。
当然单一因素并不能确定市场风向。
跟9.26那波行情对比,当时是资金定价政策超预期的极致反转,所以股市大涨,国债大跌。
而最近这段时间,股债出现了背离,我初步分析两个市场肯定有一个定价错误或定价延迟了。
定价债市的资金对基本面和政策的预期更加敏感,也更专业理性些,所以得出结论大概是股市资金出现了短期定价偏差。
所以6号那天开始提醒大家不要有过高预期,截至今天来看基本判断正确。
做股票不能只研究单一市场,只有中美港股债商汇衍生品都有所研究,才能发现其中的一些内在联系,海陆空立体作战总比单一军种更具优势。
从基本面角度看,有个基本事实要认清,就是从10万亿化解地方债到发展地方经济,再到惠及消费者和股民,期间有一个很长的链条要传递,效果不会是立竿见影的。
随着财政政策会议的落地,接下来要面临大概一个多月的政策空窗期,直到12月底的ZZJ经济会议。
还有10月份的CPI和PPI数据也不太好,CPI微涨0.3%,创下四个月以来最慢涨幅;PPI同比下降2.9%,跌幅为11个月以来最大。(官媒不会从我这个角度写的,你看到的可能都是利好)
当然我们官方发布的10月贸易数据不错,在当下国内内需不足消费萎靡前提下,经济很大程度上要靠出口撑着。
但是我们今年前10月的货物贸易顺差升至7850亿美元,创下同一时期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比增长近16%。
出口不能单一看对我们国家是利好,要放在国际环境上分析,我们对其他国家造成的贸易顺差基本达到历史极致,人民币贬值降低中国商品的成本是主要原因。
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对其他国家的国内产业和商品造成冲击,这也是欧美要加关税的最直接原因,过高的顺差也会加剧全球商务失衡,中美、中欧贸易关系可能会恶化,进而进一步打压对中国的投资。
迄今为止,今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4%,与欧盟的贸易顺差增9.6%,与亚细安10国的贸易顺差则扩增近36%。
当然,近期A股走势很大程度不取决于基本面,决定走势的是杠杆资金的流动性,这波行情起码是周线级别的,在上涨趋势里,只做跟随不做预测,只要各大指数20日均线没破,量能一直维持在1.5万亿以上,那么趋势就在。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当初只是建议降低一些杠杆仓位而不是股票仓位,为什么用衍生品期权做空波动率来做防守。
期权角度来看,接下来一个月内,无论做多还是做空,做期权义务方的性价比完全高过权利方。
至于股票,逻辑如下。
“你家那个首席投资顾问XXX上周判断都还挺准的,我还想跟着买,怎么这两天没声了?”
“因为我们家XXX首席周末看不到抖音直播了”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