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茅台和腾讯,谈上涨过程中为什么患得患失

近几天大盘涨得非常快,前两天上交所都“堵车”了。今天为了以后能不堵车,都开始进行大规模交易预演了。实际上,从技术层面大规模交易是能解决的,主要是对近期如此快速的交易需求没有做充分的准备吧。

下跌过程中也有患得患失。害怕亏损,就是想万一我买入继续下跌怎么办?我要不要再等一等再低一点再抄底?所以有所谓右侧交易的说法,就是等涨起来再买。

害怕亏损还有一种,就是在急速下跌过程中,很多持仓的人看到自己已经亏损10%-30%很难受,想割肉。不想赔钱更多了,先割了吧。然后,如果卖掉以后,公司继续跌,甚至还会有一点小小的庆幸。

上涨过程中也有两种情况。第一是害怕自己没上车,这个在房地产领域太常见了。上车这个词就是我在地产领域听到的。所以,这两天也有朋友会问我,你觉得后面还能涨多久?这个我真回答不了,能力有限,是真的不知道。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已经持仓的,甚至在低点仓位还不小。在上涨过程中已经盈利了,这时候在想我是套现走人呢,还是再等等。其实,想套现走人的本质思维,是害怕万一不涨了,甚至跌了,那自己就少赚了。想等着再涨涨的思维,是害怕自己失去可能能赚到的更多的钱。

我就不列举,这到底是损失厌恶,还是禀赋效应,还是掺杂着对赚钱的嫉妒以及避免不一致倾向。我觉得,这里面很多东西都有,害怕别人得到自己没得到,害怕失去自己已经得到的利益,害怕自己因为没有上车或者没有继续持仓而拿不到更多的利益。

总之,以上描述的的包括抄底、左右侧交易、情绪低落的时候是认亏卖出还是害怕买入后继续亏,还是情绪高昂的时候害怕没有上车拿不到更多利益,持仓的害怕如果继续涨自己现在卖掉会少赚,或者害怕万一不继续涨了自己要不要现在就套现。

以上这些,通通都是情绪,是很复杂的害怕少赚或者害怕利益受损的情绪。主要就是关乎于钱和利益。

客观说,只要是人,都有这个过程。毕竟害怕自己利益受损这件事,或者希望自己利益变多,从原始社会到今天每个人如果不这么想,可能也很容易就无法生存了。

但是在投资这件事上,很多的人性和心理作用起到的作用就很危险。患得患失的心理,不仅不能让人赚钱,反而可能导致卖到较低的点,买在较高的点。这个过程会被很多人形象的描述为追涨杀跌,被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描述为市场先生的疯狂。而且所谓市场先生,不是个体,是群体的情绪和行为的集合。

我甚至都觉得,所谓投资,会计、财报、企业调研、商业模式、企业文化、经济规律的掌握,这些说难也有很多难点,但是比起了解自己的人性和群体的人性这件事来说,那就相对容易了。

不知道在其他领域研究工作都最后,是不是也是涉及人性的研究更多一些,或者涉及到对自己的认知更多一些。在金融和投资领域,虽然本质上是产业,也就是企业经营得好,才是给股东创造价值的前提。或者说才是我们股票投资收益的真正源泉。

但是在实操过程中,金融市场很多时候的低价买入的机会,高价卖出的机会,恰恰是市场先生给我们的。尤其是越短期,市场的作用越大,越长期企业的经营对股东的回报体现越大。

拉长看总是难的,放长远的眼光总是比较难的。先不说从心理上、认知上看问题看长远,单纯是在企业调研和研究上,能把一个企业3-5年的未来利润预期的比较准确,就已经是很大的挑战了。何况是5年以上,甚至10年以上呢。

茅台和可口可乐在未来利润预期上的难度,相对腾讯和苹果来说就要容易一些。这实际上不是企业文化和经营导致的,是饮料相对科技公司的产品和行业属性导致的。

所以,历史上茅台和可口可乐出现极端的恐慌情绪的时候,相对腾讯和苹果历史最恐慌的时候来说,市场给的估值还是偏高的。

当然,反之,茅台和可口可乐未来的增速也很难发生爆发式增长,且茅台和可口可乐业务的想象力也没有那么大,是有上限的。而腾讯历史上最高曾经出现过700,最低是200,苹果实际上市场给的估值的变化区间也很大。科技公司更具有想象力。当然,涨起来和跌起来科技公司也更凶猛。

市场估值的变化,主要还是市场情绪以及市场认知的变化。实际上如果单纯从企业业务层面来看,也是在变化的,但相对市场的变化,企业明显变化没有那么大。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