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朱志文和仁科,谈更宽广的做自己

我印象第一次看朱志文的视频是穿行阿富汗还是哪里,还和当地民兵相处的非常融洽。

近期玩《文明4》,正好思考丝绸之路的问题,搜索一下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然后又看到老朱的骑行视频。

从新疆伊宁骑行到阿拉木图,中间就是一条笔直的路,中间感觉就是草原。

仁科是《五十里桃花坞》里这一季特别有意思的人,我是先看到他的视频段子,然后突然觉得他嗓音好像“阿娇爱上了阿强”,然后搜了一下果然是他。

如果说朱志文做自己只是通过行动,那么仁科做自己就是言行都非常极致。

朱志文因为要去全球各地,实际上他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更加柔和。但是,实际上他内心对一些重要的事非常坚定,比如他骑行的行为就说明了一切。

仁科本可以在家人帮忙安排的单位上班,但他内心却觉得工作枯燥,所以和朋友创立了五条人。

我其实很好奇,早年的仁科是靠什么经济来源坚持梦想的,于是在他的介绍中找到他和朋友一起卖盗版书和打口碟。

在找仁科的资料的时候,又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朱志文和仁科两个人都是86年的。

这一代人有个特点,不像70年代人正好赶上社会快速发展期。70年代的人20岁的时候正好赶上改革开放快速发展阶段。马化腾就是71年生人。

80年代的人工作以后,实际上已经到了经济快速发展期的中后期了。再加上正好赶上房价快速上涨,尤其是85-90年这一批人,人多,资源竞争激烈,同时房价上涨还快。

这一批人本就需要面对客观的物质环境,找到自己的精神出口。

有些人走向了更丰富的物质,但是更丰富的物质能为精神带来基本支撑,但不能取代精神的富足。

所以,朱志文和仁科就走向了更加宽广的做自己的路。

现在的85-90年的认,大多不能算多成功,但是相比较前几代认来说,物质也不能算非常丰富。但是,却在信息化的洪流中和巨大的物质刺激中,有点迷失自己。

是做这个时代的饺子?成为社会意义上的成功者、佼佼者?比如政商大佬,还是只能做一个普通的平庸的人?

这一代人,见过太多,但又无法甘于平庸。

但现实是,如果我们羡慕于别人的某种状态,就像社会中某些成功人士的样子,等我们真的越来越靠近他们的时候,又发现那不是自己真正追求的。

所以,朱志文和仁科选择做自己,但是这种做自己不是完全的自我,这种做自己是——探索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宽广的路。

这种做自己,既是对自己的包容,又是在这个拥有巨大包容力的社会中,自我发展与社会整体发展找到平衡的一种方式。

这种做自己是既做了自己,让自己更好更舒服,同时也能和他人保持一种相对舒适的状态。

我看朱志文骑行去巴黎早期的路上,别人问他结婚了么,他说单身。

我看他说单身的时候虽然很淡定,但还是有一点人生不可能什么都得到的样子。

但是,后来看到崔崔和他一起骑行。一个人坚持自己的路,更好的做自己,可能最终还是吸引了同样的人,婚姻因为骑行的事就解决了。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因为不能成功更成功的人,不能让自己更优秀而痛苦,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的找到自己,足够的理解和宽容自己,当我们找到自己以后,自己会自然而然变得更好,也自然而然会吸引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