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底层群体比去年有所改善?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今年的底层就业比去年好,因为开了很多店,这些服务业店铺是吸纳就业的主力。
去年5-8月服务业火爆,供给是不足的,旺季很多地方酒店一房难求。一边是服务业供给不足,一边是底层高失业率。
去年全年服务业供给大扩张,无论是连锁品牌还是个体店铺都在大量开店,吸纳了大量底层就业。
50亿投资一个现代化 自动化工厂,大概只能创造四五千就业,50亿投资蜜雪冰城,可以开1万家店,创造4万就业,是工厂的8-10倍。
全国就业人口7.4亿,1%的就业率需要740万就业岗位,740万对比上边的4万,服务业创造就业的效率非常高。
看各品类线下消费品牌,瑞幸去年开了8000家店,酷迪 蜜雪冰城这些估计都是新开几千家的规模,还有其他一堆品牌都在开店。
肯德基一年开1500家店,麦当劳 九毛九这些都在开店,大部分品牌都在开新店,除了海底捞。
华住原本计划今年开1800家新酒店,中报上调至2200家,锦江 首旅都在开店。
这么多店铺开出来,底层就业率肯定好。
至于高收入群体,他们的就业和收入与地产、城投、金融、互联网、高端制造业紧密相关,地产城投金融互联网都在收缩,高端制造业不景气,所以高收入群体体感不好。
有人可能会问,高收入群体不景气,服务业开的那么多店铺能活下来吗?如果他们大规模闭店,底层就业不也崩了?
这就要考虑到过去发展模式与现如今发展模式的区别。
过去经济分配倾向于高收入群体,怎么倾向的呢?
底层服务员5000月薪,过去普遍要攒钱买房,给自己买或者给孩子买,每个月要攒2000买房,这部分都被地产 城投 金融 体质内人员拿走了。
要为自己潜在看病攒钱,每个月攒500,支付乱七八糟的高价仿制药,被医生回扣和医药代表们拿走了。
要为高端制造业付钱,每个月付300,财政资源是有限的,本来应该用于底层的养老金,却被挪用为高端制造业补贴,锂电要补贴、光伏要补贴、芯片要补贴、专精特新也要补贴。
要为股市和基金付钱,每个月攒200,每隔几年来一轮疯牛,牛市高位拿钱进场接盘,被大小非 基金经理 研究员和渠道拿走了。
每个月收入5000元,被地产 医疗 金融 高端制造业这些高收入群体分走3000,剩下2000仅能满足温饱,稍微非刚需的消费就无力支付,绝大多数品牌消费都不把这些广大低收入群体作为目标客户。
但现在不一样了,由于房价和利率大跌,每个月为房子的支出或潜在支出降低为1000元。
仿制药大幅降价,看病由500降低为300。
高端制造业补贴由300下降到100,省下的钱补贴居民养老。
股市转变定位,由融资市切换为分红回报市,本来要为股市支付200元,未来转变为100元潜在收益。
这么一来,底层居民实际能支配的收入大幅上升,5000-1000-300-100+100=3700,从2000到3700,可以在刚刚需之外有一些非刚需的消费。
过去在饭店打工的人吃不起自己品牌的饭,在奶茶店打工的人不会花钱喝奶茶,在酒店打工的人不会住酒店,10亿底层只为前边4亿人服务。
如今,这10亿人有了点闲钱,也能微弱的支付一些消费,饭店打工的人会去喝奶茶,奶茶店打工的人会去吃肯德基 偶尔吃个海底捞。
过去在这些店铺打工的都是低学历者,赚5000元自己花的很少,大部分攒起来。
如今一堆大学生去端盘子 倒奶茶,赚5000花5000,大多是月光族。
这就是内循环的本质,所有人都要成为消费者,而不像过去那样只有前边4亿人是消费者,整个经济体的周转率提升。
广大服务业商铺不再完全依赖于前边4亿人群,后边10亿人也能提供购买力。
当然,这种转变需要时间,底层实际可支配收入提升后,他们的消费理念转变需要时间。
很多一二线高收入群体觉得,是自己创造了价值,分配给低收入底层,实际恰恰相反,是低收入群体那三五千月收入,被高收入群体以地产城投、医疗、股市、高端制造业补贴等方式拿走了。
于是中国出现极端分化,低收入群体还处于0级别的白牌消费阶段,正在缓慢向1级别的低端品牌转变,高收入群体却处于2级别的中端品牌消费,迅速向3级别的高端消费切换。
代表0的拼多多火爆,1最低迷,2尚可,代表3的茅台LV火爆。
现如今高收入群体收入下降,底层实际可支配收入上升,底层将消费升级,最景气的将是低端品牌1,2仍然尚可,3最低迷,白牌的0我吃不准,暂时或许受益,长期一定是严重受损于消费升级。
当然,在切换中会对高收入群体造成短期的严重冲击,对经济产生明显的收缩效应,底层的消费释放却需要时间。
等短期的冲击过去,随着底层的消费逐渐释放,经济会逐渐好起来。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