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的宏观金融趋势是什么?
今天讲一个大家最多人关心的问题:2021年宏观金融形势会怎么样?
现在市场情绪高涨,因为形势实在一片大好:A股终于冲破3500点,交易量破万亿,人民币持续升值,宏观数据看着也挺不错,各大券商从11月以来发布的对2021年GDP增速的预测都在8%以上,均值高达8.8%。
但是,我要说的是,我的判断会略有不同。这里我说慢一点,清晰一点,得出以下三点:
1.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向好趋势不变。2020年疫情甚至是一场出清,加强了中国产业链的优势。
2.从短期来看,目前市场对2021年经济增速的判断过于乐观,可能存在系统性偏差,2021年中国的宏观形势面临高度不确定性。
3.金融资产价格方面,去年我们给的关键词叫“冰雪消融,花蕊绽开”。2021年这花蕊可能要经历“瑟瑟秋风”。普通个人和家庭资产配置上都应该更加安全求稳。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这一点不多说了。上偏的几个中国溢价其实已经奠定了这个基础。另外还有两点:一,过去几年中国一直是在CPI(消费者价格指数)2%以下的水平实现6%左右的经济增长,这是理论上一个比较理想的充分增长的数值,高了可能存在经济过热,低了可能经济增速过低,我们可以粗略地认为,我们的潜在经济增速暂时还在6%左右;二,从生产制造的角度来说,中国是性价比最高的地方。所以现在因为疫情回来的部分产能中短期内应该都不会离开。
那么短期的市场预判和金融资产价格走势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一、GDP增速大概率将低于目前市场预期
目前市场对2021年给出的GDP增速预测平均高达8.8%。听着都挺吓人,但是稍微解释一下,这个8.8%和一般年份的8.8%不一样——因为GDP算同比,2020年基数特别低,所以2021年同比会高。我举个例子你可能更明白。2020年GDP全年增长大约在2.2%,在这个基础上同比增长8.8%,其实只相当于正常情况下的5.45%左右。
市场的预测并不是空穴来风,主要是根据2020年数据的变化进行线性外推,然后根据宏观政策目标做调整。还有一点,因为供给侧是长期慢变量(技术进步、产业能力等),短期内可以视为“给定”,所以宏观短期预测中主要看需求面变化。这一点大家都没有太多分歧。那么分歧在哪里呢?对2021年总需求的判断。
需求无非就是传统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净出口。
2020年其实最给人惊喜的就是净出口了。前11个月的净出口累计同比增长高达24.6%,出口总金额更是创2018年以来的新高——这个增长我们都知道是因为国外生产没有恢复。但2021年春天之后,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欧美以及其他国家的生产多少会慢慢恢复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因为2020年净出口基数已经很大,在这个基础上,2021年增速没法再拉高太多。
再看消费。从4月以来,社会销售零售总额持续恢复,但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0.6%,几乎没涨。有同学可能会想,股市、房市、基金涨了,一样可以消费——这是对的,但现在问题不在总量上,而在结构上:买奢侈品的人群的财富基本没受影响,但是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也低,也不会因为疫情结束多买几个$爱马仕国际集团(0HV2.UK)$、香奈儿。而中低收入人口就业情况并不乐观,现在疫情又反复,餐饮、旅游、娱乐等行业眼看着又要错失春节这个旺季。我很难想象,像中国人这样的性格,在收入下降的时候,会坐吃山空而不是节衣缩食。
再看投资。实际上支撑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的就是投资,其中房地产和基建是主力。下半年制造业也在回暖中。我逐项分析一下。
-随着2020年房市的火热,“房住不炒”的政策明显加码,最近出台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严控银行房贷占比上限,还有银行限制开发商融资的“三条红线”——这种政策强度下要靠房地产投资拉动2021年的增长,希望渺茫。
-再说制造业。过去3个月制造业投资环比增速明显上行,最重要的工业生产指标工业增加值,10—11月的增速甚至已经远超2019年。换言之,现在中国工业生产不是“恢复”,而是“超预期”。一方面这是好消息,中国生产韧度强,弹性大,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现在基数已经不低,想要更大突破也不容易。
-基建投资是2020年的擎天柱。但是基建投资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钱从哪里来”。现在是从财政支出中来。但是财政不是魔术师,支出要么依靠收入,要么借债。2020年各地财政收入下降,支出上升,很多地方都是在拆东墙补西墙。这种情况下如果让地方再加大基建投资,无非也就是提高债务水平,换来的是缺乏质量的增长。如果从长期眼光看,不太会成为选项。
所以,一项项分析下来,总需求就这么多。出口、投资、消费要么面临约束,要么弓弦已经张得很满,再拉的空间有限,我们也反复进行了推算,判断是:经济增速大概率维持在8%以下的水平,市场现在的判断可能会过度乐观了。
二、宏观金融形势高度不确定
说完宏观增速,回到金融资产。
我的观点比较清晰:目前由于对2021年经济形势的普遍乐观估计,市场情绪偏热,部分行业、部分板块的资产价格已经偏高。
最近这个事情,我和身边几个很近的朋友都有过分歧——前两天在一个群里,一个经济学家好朋友要跟我对赌,2021年1季度或者2季度末的时候上证指数是否能到达3700点。我思考了一下,拒绝了这个赌约。理由很简单,按照1月7号的收盘价,上证已经达到3576点,离3700点也就是不到10%的距离。按照现在的市场情绪,两三个交易日就可以触到这个数字。但是,“情绪”而不是“增长”支持的价格终究是脆弱的,碰到风吹草动——比如疫情反复,拜登出台对华政策,欧洲对华态度变化,甚至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都有可能导致价格大幅下挫,让收益瞬间灰飞烟灭,最后挣的不如跌的多。
换句话说,2021年的金融资产价格处于一个极其脆弱的均衡中,涨和跌,都不需要太多理由。这种情况其实最难挣钱,一波深跌就可能将之前所有涨幅抹平,甚至砸个坑出来。
有聪明的同学可能会问,你不是之前说中国金融资产要看宏观政策走势吗?其实这也是我们对2021年金融资产价格持有保守态度的原因所在。如果你记得,我还讲过,宏观政策是相机决策的,中国宏观政策更是富有弹性——2021年的宏观面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全球疫情控制的力度和速度,拜登政府能否顺利交接,交接之后的对华、对欧、对日韩政策会有什么变数……这些事几乎没一件是“成竹在胸”,都只能“边走边看边应对”——货币、财政、经济管理政策,莫不如是。
这种政策面的“动态变化”当然也会投射到金融资产价格上——政策的松紧预期、力度变化都会对资产价格产生冲击,改变资产价格走势的方向。所以,如果2020年我们说金融资产价格是“花蕊绽开”的话,那么2021年这个花蕊难免要经历一些风雨。而且到最终,企业价格还是会体现企业盈利和增长,如果没有足够坚实的基本面(基本面预期)支持,风雨可能持续成为瑟瑟秋风寒。
另外,如果我们相信市场基本有效,那么现在价格已经反映了对2021年增速的乐观预判。如果这些判断有系统性偏差,那意味着市场价格也包含着这个系统性偏差——那么这意味着,尽管资产价格长期看好,但从短期来说,不确定性高于确定性,赚钱的概率不是没有,而是风险波动可能比较大。安全和求稳可能是普通个人和家庭2021年资产配置上的方向——这也是资产篇为什么我们重点讲安全资产的原因$中金公司(601995)$$国金证券(600109)$$中银证券(601696)$$国泰君安(02611)$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 程桂华·2021-01-21有道理!1举报
- 金克拉·2021-01-21阅点赞举报
- 三横·2021-01-20阅点赞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