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车企,不想卷了?
最近特别火爆的一个新闻,是说宝马决定放弃价格战,转而涨价了。
原因也很简单,在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下,中国新能源汽车表现出色,而BBA的营收和利润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它们虽然还能赚到钱,但很多经销商已经处于亏损状态。
再加上价格战的本质,是通过降价这一手段,来牺牲品牌力从而达到维持或者增加销量的目的,对于BBA来说,它们的车能卖出高价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品牌力,因此长期的价格战即便整体上不亏钱,对它们而言,也是一个不划算的买卖。
那么发起价格战的自主品牌呢?
如果从营收、利润和报表的角度来看,说实话它们目前的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目前很多车企的高层在对外公开的交流会上都表达出了“要反对内卷”,“内卷有害”,“不参与内卷”的态度,事实上很多自主品牌也逐渐有了卷不动的趋势。
目前汽车圈的舆论,正在从“卷”开始向“不卷”变动,甚至有很多媒体人也都开始出来帮一些卷不动的车企说话,呼吁不要再继续打价格战,继续卷下去了。
理由方面有点可笑——价格战会引起产品质量的下滑,从而最终还是整个行业受害。
这个论点看似有道理,但其实它偷换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卷不卷这件事,打价格战这件事,跟产品的质量并不是直接的关系。
很多时候“一分钱一分货”这个朴素的道理,会让我们认为卷价格,必然会影响质量。
但实际上要从两方面来谈。
如果仅仅是砍物料成本,砍加工成本,砍人工成本,必然会影响质量。
但如果是通过改进工艺降低成本,通过改进生产流程降低人工成本,通过研发自产来降低成本,这种情况下,反而我们应该希望市场能够继续卷,更进一步去卷。
因此对于卷的不同态度,其实本身也能看出来这个车企是怎么考虑的。
比如在销量榜单上一直稳居第一的比亚迪,它的态度就是欢迎卷,要继续卷。
原因是什么?
因为比亚迪这家公司,卷的方向不是“偷工减料”,而是依靠完整控制供应链上下游,并将绝大部分零配件都自产来降低成本,这种卷的方式,其实是非常健康的。
甚至可以说,对比亚迪来说,这种卷只要可以持续,它未来拿出价格更低的秦系列也是迟早的事情。
比亚迪也并不是只靠卷成本,事实上研发上这家车企的投入也相当多:
1、比亚迪 销量302万辆 研发399亿元
2、长安 销量255万辆 研发90亿元
3、吉利 销量169万辆 研发 78亿元
4、长城汽车 销量38万辆 研发110亿元
5、理想 销量38万辆 研发106亿元
6、蔚来销量16万辆 研发134亿元
7、小鹏 销量14万辆 研发53亿元
而这种研发投入,其实也是一种“卷”的体现,比亚迪的研发投入量级在自主品牌里是数一数二的,而这种“卷”研发的方式,在也是我们所希望的“卷”。
而那些单纯依靠偷工减料来卷成本的车企,实际上早就在过去的几年被市场抛弃了,比如众泰汽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而像**这种空有外观内饰,油耗不行的车企,也已经躺在历史中了。
事实上目前的卷,仍然处于一种非常健康的状态,而那些高喊“承受不住”,“卷会导致质量差”的,基本上都是技术上,生产上都卷不过的,那就只能想办法在用料上降低成本了。
而目前虽然卷的很惨烈,但我们能看到的是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一直在提高,如今宝马率先放弃“卷”的竞争,恰恰意味着“卷”这件事的路子我们走对了。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