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前的夜最难熬:大模型与“热和平”

斗争很残酷,竞争很激烈。

北京时间2024年6月25日,有媒体报道说,Open AI宣布为了维护服务质量和安全性,将采取额外措施限制来自当前不支持的国家和地区的API流量。除中国台湾外,中国内地和香港赫然在列,不在Open AI服务范围的国家和地区还包括,朝鲜、伊朗、俄罗斯。

6月26日,是“Makr 2024钉钉生态大会”,钉钉发布的新闻主稿中,最引入关注的一条标题是,“六家大模型接入钉钉生态,共同探索AI应用创新”。一天前,飞书通过媒体喊话,新闻标题是,“大模型五虎,深度用飞书”。如果算上阿里的“通义”,钉钉介入的大模型有7个,有人戏称,钉钉集齐了“七龙珠”。过去一年多,钉钉有四次发布会,讲得内容全都是AI。ChatGPT出现了以后,大家看到一种可能性。

朋友说,“四龙五虎六强起将,大模型的技术都快追不上行业命名了”。飞书和钉钉的暗战,多少还是让从业者为之眼前一亮,尤其是在钉钉生态发布会上的圆桌会议上,朱啸虎、傅盛、张帆、王铭和骆轶航的对话。关于大模型是to B还是to C,烧钱之后怎么赚钱,台上讨论的人暗自较量,台下的人听着也算津津有味。不管是赞同还是持保留有意见,这个发布会至少让人觉得,互联网这个行业还是有希望的——尤其是在大厂中厂小厂都在适应“通缩繁荣”新语境,都在减员增效的当下。

OpenAI的说辞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却也冠冕堂皇——与其被动限制,不如主动出击。OpenAI这一套言行,也符合时下的冲突,以前的大国博弈流行“冷战”,现在的大国博弈流行“热和平”。冷战也好,热和平也罢,都是“总体战”的一部分。Open AI并不Open。

大模型的竞争,主要看中美。之前的互联网也是主要看中美。互联网时代,孙正义有过“时光机”理论,美国模式迟早会在其他国家发生,雅虎启迪了新浪、搜狐等一众门户,Google启迪了百度,eBay、亚马逊也启发中国电商。移动互联网,孙正义的“时光机”理论失灵了。Uber启迪滴滴,中国市场业务还是被滴滴收购了,当然,主要还是抖音、拼多多这些应用的崛起,外卖、移动支付、共享经济领域中国互联网竟然反攻美国,Tiktok让扎克伯格如坐针毡,Tume让美国人民也习惯了“砍一刀”。更早之前,3G门户和猎豹移动,都狠狠割了美国下沉市场一波韭菜。中国有庞大的应用市场,数据和算法叠加,再配上我们独有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极致化的内卷策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优势在我。当然,这种优势,也体现在了智能汽车上。

互联网时代,中美发展有时间差,但也大差不差,保持基本的同频共振。体现在资本市场上,那就是中美大厂的一一映射,亚马逊股价涨了,阿里股价也涨,Facebook微软涨了,腾讯也涨。这种局面,直到2020年开始改变,微软、苹果、亚马逊、Facebook等一路高歌猛进,阿里、腾讯却是跌跌不休。大模型的出现,加速了科技领域和资本市场的“脱钩”。英伟达、微软、苹果受大模型的刺激,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不过大模型的春风却没能吹过太平洋,顶多吹到了新加坡,虽然中国公司反应迅速,频繁落子,但股价、市值还是岿然不动。大模型好像跟我们关系不大。首先在于,我们没有GPU,甚至中国科技公司GPU加起来也没有微软或Facebook一家公司多。当然,GPU还只是大模型的一个条件,最重要的其实是语料。汉语中文尤其是简体中文跟英文相比较,差距很明显。

应用层面,推荐算法更依靠统一大市场,算法背后是人性,人性嘛,千百年来大差不差,环球同此凉热。大模型吧,算法只是一环,语料背后是文化、价值观和信仰。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的是答案,基于概率的答案,概率背后,是文化,是价值观,是信仰等通过算法调教出来的。未来世界,美国大模型会不会像美元一样称霸全球?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好莱坞固然强,但印度有宝莱坞,中国电影、日本电影、法国电影等等也都可圈可点。历史应该不会在大模型时代终结,但文化的冲突会越演越烈。不管是信基督,还是圣母玛利亚,还是先知真主,西方信仰的是单一的神。我们的信仰,有历史,有祖先,释道儒的漫天神佛,大模型未必适合我们,做垂直,聚焦具体的小模型更符合我们的特色,毕竟二十五史的《清史》都尚未盖棺付梓。

现在谈大模型的杀手级应用和怎么赚钱,可能为时过早。互联网的诞生是在1969年,万维网的诞生是在1989年,网景公司诞生是在1994年,雅虎网上线是在1995年,Google则是1998年。从技术研发到应用,再到普及,这个过程缓慢,科技公司也要遵循着春种秋收的自然法则。大模型的应用什么时候能够涌现,也着实难以判断,置身其中和事后复盘是两码事。

微软公司创办于1975年4月4日,苹果公司是1976年4月1日。苹果公司一波三折,最终王者归来,微软倒是一直强大,一直在牌桌上,不抛弃,不放弃。在互联网时代,微软错过了雅虎,错过了搜索,也错过了社交,而移动时代微软的windows也败给了Google的Android、苹果的IOS,微软帝国缝缝补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有了云计算的柳暗花明,以及大模型时代的独占鳌头。穿越周期还是因为家底丰厚,它有绝对的全球范围的垄断地位,利润源源不断,所以,华为在这几天宣布了“纯血鸿蒙”的beta计划,钉钉也宣布了它的AI计划。微软丰厚家底因为它有底层操作系统,因为Windows、Office,因为它是toB的。微软是个好榜样,我们要学习,有想法的中国公司都想着做技术底层,做操作系统,也要做to B生意,虽然在中国to B可能并不是一个好的生意。

移动互联网起初,刘慈欣的《三体》风靡一时,《三体》故事里有“黑暗森林“法则,大佬们创业者们都信它,奉为圭臬,三体故事里也有锁定限制人类科技发展的“智子”。事后翻看,这移动互联网之后,我们好像的确是被“智子”锁定了。从抖音之后,中美互联网好像已经没有过划时代的产品了,技术概念倒是有过两次短暂荣光,一次是区块链,一次是元宇宙,两股潮流都没挺过两年,大模型会不会步它们的后尘,明年就开始冷却或凉凉?谁也不知道,唯一肯定的是,面对技术风潮,大厂也好,创业者也好还是不能掉队。Facebook折腾元宇宙,字节跳动迅速跟进,元宇宙幻灭了,Facebook却意外的囤了一大批GPU,成了少数能够在硬件领域跟微软保持军备制衡的公司,字节跳动也意外的成了中国科技公司里拥有GPU最多的。元宇宙风起之初,舆论还在质疑,大家认为人类下一步应该是火星移民,未来是宇宙探险,是星辰大海,不应该躲进元宇宙的世界感官刺激,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好像大模型诞生后,这样的质疑却少了。大模型会不会把我们带偏呢?毕竟生成式人工智能,就目前来说,更像是胡说八道,并且它把胡说八道包装成了确定性的答案,而不是传统搜索那样给予大家选择。这样的担心可能也是杞人忧天,搜索是互联网最好的也是效率最高的信息获取方式,搜索的前提是,你会提问,有筛选和辨别信息的能力,百度如日中天的时候,很大一部分流量都是通过Hao123导航获取的,很多人甚至不会也懒得输入百度域名,移动时代百度式微,除了自身战略和运营问题,根源还是很多人接受信息不再通过搜索,而是推送,基于算法的个性化的最直接的信息呈现。

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绝大多数人并不需要选择,更喜欢一个确定性的答案,哪怕这个答案是错的。也就是说,现阶段,绝大多数人也未必需要一个大模型。除非这个大模型给予的是更直接的娱乐消遣。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历史还告诉我们,IT的宿命是——始于效率革命,归于娱乐消遣。

现阶段的大模型更像是效率工具,距离生产很近,距离生活太远。正因如此,才有了科技大厂主要是阿里、字节对大模型的如饥似渴,淘宝天猫说要通过AI,再造电商生态,至于抖音,它的基础就是AI,两家大厂的大模型较量,除了电商,也包括了钉钉和飞书的暗战——就效率工具来说,钉钉、飞书、企业微信的确是最好的场景。根据钉钉公开数据,截至2023年底,钉钉用户数7亿,包括企业、学校在内的各类组织2500万,有12万家企业为其软件付费,付费日活跃用户2800万。如果加上飞书、企业微信等企业级付费日活用户,大模型作为效率工具的用户规模应该在1亿之内,这个数字也跟国内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群规模相当。这是大模型的天花板。

1983年,乔布斯为了请当时百事可乐总裁约翰·斯卡利加入苹果,说出了那段极具煽动性的话,“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跟着我们改变世界”。就现阶段的发展来说,大模型距离改变世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更适合卖好糖水。当然,把糖水卖好就在改变世界,尤其是在“通缩繁荣”的当下。

项飙说,“附近消失了”。“通缩繁荣”也容易造成“未来消失了”,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当下”。我们要即时获得,不要延迟满足,不愿做时间的朋友或者炮灰。大模型也好,智能汽车也好,让我们还是看到了“未来”的缝隙。大模型改写的未来,可能是“美丽新世界”,也可能是“1984”。失眠的人都知道,天亮前的夜最难熬。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