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去产能的第二年,我们能做些什么?
大家好,我是你们失踪已久的金叔,今天跟大家聊聊金融改革的话题,主要跟圈内朋友唠唠嗑,圈外朋友可以看看热闹。
其实从2023年初算起,今年已经是金融改革的第二年,三年金融改革的口号,是我在圈子里喊出来的,当然,我也是听我的“大哥”传导的,当时身边小伙伴还是有些迷茫,没有切身体会,今年年初开始,从行业降薪到公募退款,我想每一个都感受到了金融改革的浪潮。
那么今天我想说的是,跟大家复盘复盘这为期三年的金融改革,以及未来两年的推演。
——————起因——————
首先要搞明白这场金融改革,我们就要先搞清楚起因,为什么改革?改革的标志性开始事件是什么?
起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土地财政的大背景下,资金长期在金融体系内流转甚至是空转,养肥了大量金融从业机构和从业人员。但是现在从土地财政向XX转移,一方面不需要那么多的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另一方面不能让金融从业人员“太肥”。以前钱多无所谓,现在钱少了,金融还那么肥,瘦的会是谁?
说到标志性事件,当然是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成立,“2023年3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对金融监管框架进行调整,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同时决定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基础上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至此我国金融监管形成了“两委一行一局一会”的新格局。”
银行,证券,保险,实际上上在中国的金融领域长期存在多头监管和多头不管的问题。
那么要进行金融改革,首先就要明确谁来管的问题,那么23年新成立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自然责无旁贷,都管,那么久开始改革吧。
——————经过———————
聊完了起因让我们聊经过,经过是我们每个人现在都在精力的,难受,非常难受,现在还在做金融的人,应该都经历过2017年那波制造业去产能,现在轮到了自己身上,开始金融业去产能。
让我们回顾下制造业去产能的轨迹,那么大概率,也可以推导出这波金融业去产能的发展方向
1)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
去产能,第一件事,先限制你规模,在咱金融圈,叫新老划断,消化存量,抹平增量
钢铁界的去产能,第一点就是不让不达标的钢厂生产了,那么金融界的去产能是什么?是关金融公司嘛?不是,其实是去信贷,去资产,去玩法。99%的金融行业人吃的就是利差,过去房地产信托及相关贷款是很大的一部分金融产能,随着土地财政的转型,这块肯定是没了、这算去产能吧?量化监管变得严格,限制高频交易手数,这是不是也是去产能?8月份新上市的私募新规规定私募必须要评级后才能销售,这是不是也是去产能?
2)调整优化结构
这也是当初钢铁界完成下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大厂兼并小厂,金融界大吃小也不见怪,但是从世界的角度来看,往往是危急时刻才兼并,我其实没想好国内会怎么演进,直到我今天看到了这条传闻,“由上海国资控股的国泰君安(601211.SH)和参股的海通证券(600837.SH)可能会合并”这也符合3月15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提出了两大目标,一是要力争通过五年左右时间,推动形成十家左右优质头部机构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二是到2035年,形成2至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券商和并开始了。银行合并还远吗?中国需要那么多村镇银行嘛?
3)建立长效机制,积极拓展对外发展空间
这个其实是我对这次改革少有的期待,金融拓展对外发展空间会是什么?是不是建立并通畅海外融资渠道?是不是拯救下港股?是不是明确下海外融资的标准?看看美股,大部分中概股就剩最后半口气了。如果改革后,还有收益的方向,会不会是这里?其他的,我真盘不出来。
————未来的一些畅想————
其实我最不喜欢聊未来,因为聊准了封号,聊错了打脸,得不偿失。但是还是想跟大家讨论下,未来1年怎么过,未来5年怎么过的话题。
思考未来,其实思考的是两个问题,
首先是金融底部在哪里,现在到没到?
其次是还会不会起来,什么时候起来,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XX有周期性,小钱靠努力,大钱靠康波。
在下行的大周期里,个人努力的是事倍功半的。
那什么时候底部到来那?现在肯定不是,现在还在查税,
未来一年,核心是合规的开展业务,
未来五年,核心是你还在市场上活下去。
改革就改革呗,从业人员不要丧失信心。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信心没了,从下到上,可能不到最上。
事实上,当前最应该宽松的可能并不是货币政策,而是压抑的社会氛围。在这个收缩性的政策氛围里,原先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企业家和地方官员,更多的是选择躺平、观望,当前的文化已经不是担责文化而是免责文化。这并非正常的社会氛围。
这个担心可能是过度的、非理性的,但也客观存在,有原因的,高质量发展当然要求合规、合法、清廉,这当然是政治正确的。但是在这个转换过程中,社会和政策氛围收缩的越来越严重,预期越来越弱。哀莫大于心死,在这个氛围里,要让企业家精神,地方官员的服务精神充分发挥,让老百姓敢于投资和消费,都是不现实的。
社会氛围如果不宽松,动不动就整顿清算倒查多少年,人们的信心经常被惊吓,货币政策再宽松又有何用呢?放再多的水,货币都会窖藏在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的账户里变成死钱。心死了,钱就会变成死钱,再宽松都没用。这就是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
因此还是要建议减少收缩性政策,形成积极活泼、宽松包容,和光同尘、平和容错的社会氛围,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积极基调,全面提振预期和信心,让社会氛围宽松起来,这比货币政策宽松要有效很多。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 再涨一点点·07-01[开心] 期待金融改革的成果点赞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