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

为什么中国目前没有巴菲特?

@博实
长沙归来,将10年前创业时良师益友的利益达成初步意向。虽然,落实过程中还需要一系列的进程,但是保护原有合伙伙伴和股东的利益,是在金融投资以及做生意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图为黄建平撰写书籍《巴菲特投资案例集》 早上阅读《巴菲特投资案例集》,黄建平兄这本书非常值得真正想学习投资的人仔细研读。巴菲特从1957年开始,所做的投资就不仅仅是股票的投资了。其投资特点是占上市公司股份10%以上,一般会具有一定话语权。就像巴菲特近几年投资苹果,其核心在于加入董事会并推动苹果提供更多现金回报。 巴菲特在1957年最关注的就是好的业务模式,同时能让他在里面有话语权,通过话语权获取好的业务模式的长期利益保障,尤其是现金分红的利益保障。至少,巴菲特可以通过不断挖掘以及与市场的沟通,让市场重新认知这家公司,实现多赢的收益。 图为苹果手机产品 同时,巴菲特对旗下公司100%或者10%以上的股权控制的业务,大多是个人来判断或者操作的。而且甚至很多企业的调研都是亲力亲为的。这和国内很多学习巴菲特的投资并购集团还是有很大差异。 目前国内在过去30年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主要是通过资本以及人员扩张迅速扩大。似乎所有业务只要不断从银行等机构贷款,加人就可以不断扩大版图和疆域。但是,随着去产能和去杠杆,并不是通过加钱加人就可以实现快速增长了。 另外,对于企业业务调研,是最复杂的判断和调研工作。如果决策者和调研者脱节,最终很可能会失去判断的真实性。金融工作是需要长期的一线工作积累才能做更好的判断的,而如果缺乏对一线投资企业的接触,纯靠10年以下工作经验的人写一个报告,或者简单找企业老板聊一聊,很容易会失控。 再加上国内的市场以及创始人的想法瞬息万变,企业本身也不像当时巴菲特投资的企业那样护城河坚固,经营诚信度较高。国内投资大多体现出投机性强,决策与调研分离,没有非常持续稳定的投资体系的问题。所以,国内目前并没有做的非常好的真正意义上的类似于巴菲特的投资公司。 图为巴菲特与段永平午餐后 但段永平可能算是一个学习巴菲特比较成功个例,他对OPPO、VIVO的成功经营,对苹果的成功投资,以及对拼多多的成功投资与帮助。都是非常传承巴菲特衣钵的符合巴菲特本质的投资行为。目前看主要的差别就是,段永平用的更多是自己的钱,并没有帮助客户或者股东打理资产。 如果单纯理解巴菲特就是炒股的,那探讨这个问题已经不在一个频道上。但如果仅仅认为巴菲特是通过交易公司股份来实现收益的,也不代表真正理解巴菲特的模式。 图为巴菲特与拼多多创始人黄铮合影 如果非要总结一句,我认为巴菲特的核心是寻找护城河好,价格低,可以长期持有的不断产生自由现金流的优秀公司的。所以巴菲特对公司的估值标准是:企业存续期间自由现金流折现。 当然,即使巴菲特是买入长期持有的公司,但不代表巴菲特不会有阶段性操作。他也会在一年内收益80%,然后将自己的资金买入另外一家公司。但一般原因会是另外一家公司能带来的确定性收益更强。巴菲特也曾经在19 所以,学巴菲特,不是学炒股,而是学他通过获取优秀公司的影响权和控制权,帮助企业梳理业务实现估值重构,或者实现现金分红来实现的。 图为承德露露宣传海报 如果非要找一些例子,我认为万向集团收购承德露露,获取承德露露的现金是类似的操作。陆奇执掌百度,通过业务分拆,将百度的核心业务搜索强化,将Ai定为新战略方向,同时将外卖等业务卖出的策略是类似的。差异就是陆奇没有获得大量股权,只是暂时的而没有实现巴菲特获得的持续收益。如果陆奇和百度签了市值或者股份提升的对赌协议,他至少应该享受了股价或市值上涨带来的业绩提成,也和巴菲特所做的异曲同工。 想要学巴菲特,先了解巴菲特到底是怎么做的。巴菲特总结了很多理念,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他对理念的不断坚持和优化。而在实战中,巴菲特并没有打折扣。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践行价值投资理念,并且试图通过自己的资金和影响力,帮助企业成长或者获得市值重估的董事长或控股集团思维,而不是大家普遍理解的股票投资,更不是风险投资。 博实有一条原则:要否定或认真评价一个人或者一条理论,先要去努力理解,否则这种评价并没有很大的意义。对于巴菲特和他的投资是这样,对于易经、中医、风水、星座也是这样,不真正去了解,真的没有发言权。
为什么中国目前没有巴菲特?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