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妖股集中营:太空
“亿万年过去了,上岸的鱼的确已经不是鱼了,他们中的一个后代,正坐在电脑旁,吃着一条毫无尊严可言的炸鱼,打着一段关于鱼类尊严的文字”
——刘慈欣《三体》
生命的每一次进化,源于对原有空间的突破。
比如鱼上岸,进化成爬行动物。
比如大航海时代,欧洲人登陆非美洲堪比降维打击。
很荣幸我们依然处于极速变革的时代,比如信息技术革命的比尔盖茨,比如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乔布斯,比如电车和太空探索的马一龙。
马一龙浑身是热点!
从电车特斯拉,到喊单比特币,再到声援wsb,这位新晋首富目之所及,无不应声而涨。
马首富在创新领域做的最大的就是新能源特斯拉和太空探索spacex。
如果火星殖民能成功的话,毫无疑问,空间技术比电车更加深刻广泛的改变人类生活。
如果人类能够频繁的往返太空,这和鱼频繁的登陆上岸是一个意思,意味着进取,意味着进化。
比如哥伦布登陆美洲。对一个国家而言,空间技术的领先,意味着国力的差距,这种差距更是堪比物种与物种的差距。
当前频繁的商业航天实验,我们正处在类似莱特兄弟试飞飞机的前夜,如果你在一百年前买进飞机公司(如果当时有的话),回报你的不仅是巨大的财富,更是伴随人类文明进程成长。
太空爆发的事件和时间节点预测
作为技术独步(可回收技术),稀缺,进展最块,死忠粉最多,成本最低的spacex公司。如果上市,大概率被炒到5万亿美金市值起步。
尽管目前估值仅千亿,特斯拉的八分之一。
在攻破并巩固可回收技术之后,spacex进展一日千里,星链,星舰,龙飞船争相登场。我们看看马一龙相关规划!
*2021年四季度执行首个民用太空任务。
*2022年初,也就是明年的这个时候,送两个旅客去空间站。
*2025年之前,送第一批人去火星。
这是龙头公司的规划,其他的空间公司也在稳步推进。
波音:21年3月,试飞星际线(对标spacex星舰)。
蓝色起源:21年4月启动首词载人飞行。
维珍银河:正在进行试飞。
资金层面来看,女股神木头姐成立ark太空探索基金,建仓太空股。
总总迹象表明,试飞越来越频繁,技术和资金都飞快向太空公司靠拢。
这说明什么问题?
资金和技术都飞快朝某一领域靠拢的情况近十年只出现过3次,分别是13年附近的移动互联网,17年末以梁孟松入职中芯为标志的芯片启动潮,20年的新能车大跃进。
13年的移动互联网,17年底的芯片,20年的新能车。都催发了后面十倍股潮流。
太空什么时候炒?
虽然前景很美好,但风险也不可避免,尤其是创新领域的失败风险。
就事件而言,太空股爆发的事件应该是22年附近,21年也有可能。但随着疫情的控制,有退出qe的预期,这样的话美股需要挤一些泡泡。
秋冬疫情反复促发资金面放宽,或者美股调整到位。这个时候叠加多家公司商业航天试飞成功,并伴随实际商业航天订单的落地,爆发正式开始。
在收紧无底线qe预期兑现前炒太空的概率不大,而延迟到24,25之后再炒作又太晚,那个时候火星都试飞了。
22年的可能性最大!十倍预备!
为什么是商业航天以及相关个股
载人航天已经启动60年,为什么之前没有炒作?为什么炒作商业航天?
因为航天是“鱼儿跃出水面”,商业航天是“鱼儿上岸旅行”,跃出水面不能进化,频繁上岸才能进化。
以往的载人航天往往是举国之力的太空探索,带来的商业价值有限。而商业航天,太空旅行等能深刻的变革人的生活方式和商业形态,所以才会炒。
除了未上市的spacex和蓝色起源。我搜寻了已上市的太空股,发现了以下的公司。
发射联盟的波音,洛克希德马丁,这两家公司太空技术实力强劲。但不好的地方是弹性不够,to c业务做不好,不能指望它们有超级爆发,求稳可以拿。
然后下面这三只相对冷门。都是ark基金的建仓股,都是太空业务的公司。
维珍银河:做太空旅行的,大家可去B站看它们的试飞视频,票价25万美金,缺点是进展缓慢。
图为维珍飞船拍摄
Srac:发射飞行器,太空旅行相关。
Maxr:主营太空通信,技术实力强大,但不载人。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
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