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吃过太惊艳的榴莲···

本期内容为一期商业评论,主要涉及“逆风险资本”(金融行为)+“算法”(商业工具)作为起点,从而迅猛发展的、口号为“XX自由”农产品产业链···

“逆风险资本”,是一个小众的独特视野,不妨我们从风险资本开始谈起···

全球最古老的风险资本模型是当铺、银行,集大成者是保险业(均诞生于大航海时代),在古代,行商还是一个风险相当高的行当。

意大利诞生世界第一张海上运输保险单

1347年10月23日,意大利商船“圣·科勒拉”号要运送一批贵重的货物由热那亚到马乔卡。这段路程虽然不算远,但是地中海的飓风和海上的暗礁会成为致命的风险。这可愁坏了“圣·科勒拉”号的船长,他可不想丢掉这样一笔大买卖,同时也害怕在海上遇到风暴而损坏了货物,他可承担不起这么大的损失。正在他为难之际,朋友建议他去找一个叫做乔治·勒克维伦的意大利商人,这个人以财大气粗和喜欢冒险而著名。于是,船长找到了勒克维伦,说明了情况,勒克维伦欣然答应了他。双方约定,船长先存一些钱在勒克维伦那里,如果6个月内“圣·科勒拉”号顺利抵达马乔卡,那么这笔钱就归勒克维伦所有,否则勒克维伦将承担船上货物的损失。这样,一份在今天看来并不完备的协议就成了第一份海上保险的保单,也成为现代商业保险的起源。现在我们仍然可以在意大利热那亚博物馆看到这两张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保险单。

自此推开了保险业的大门,小微们(不确定性)向大资本(确定性)购买“风险平价”的商业模式就此诞生。而技术上的实现,则是政府制定法律,监管执行落位。

也因此,“风险资本”孕育而生。

这里有两个横纵轴,一个是确定性-不确定性;另一个则是小微们-巨头们

保险业的模型就是,小微们需要对抗不确定性,拥抱确定性,从而向巨头们,购买保险,购买确定性(小微们所遭受的不确定性对于巨头们而言,仅仅是毛毛雨),所以”溢价“,自然是巨头们享受了···

PS这就是巴菲特坐拥几乎一国财富,仍然非常青睐保险业的缘故。

那么如果我们把这两个横纵轴逻辑稍微错位呢?

伴随着信息商业、技术发展,最近二十年已经可以将上述横纵轴完全颠倒。

从产业链管理、期货现货市场的风险对冲、生产加工的精准整合、品质把控···

PDD就是其中佼佼者,商业模型的本质是,通过流量算法保证小微们的“确定性”,从而解决上游巨头们的"不确定性“。但这是只有在中国才独有的商业场景,因为上游巨头的“不确定性”,源于产能过剩,不知如何是好?

PDD发现了其中奥秘,巨头们需要对抗去库存的不确定性,拥抱确定性需求,从而向PDD所垄断的算法购买确定性,所以溢价的结果就是PDD的用户得到了相对便宜的价格,PDD继续拥坐流量算法宝座,两头收割(这就是算法技术时代)。

PS这是电商新时代的标准,淘宝系没有能踏出那一步,京东走出了半步,PDD走出新起点,而东方甄选走出了新高度(暂且按下不表)。

遥想十余年前,那位在司法殿堂上高呼“技术是中性”的王欣,满城唏嘘,锒铛入狱。

十年后的今天,自然没有唏嘘们谈“技术从善、作恶、中立”的命题。因为懂得人都在闷声发大财,不懂得在唏嘘中退潮···

诚然,世间没有两全法,甘蔗没有两头甜。

算法流量时代的反噬,早已若隐若现。

PDD的本质就是拼单,通过算法,化整为零,稳定下游需求预期,从而降低上游的产能成本。

前些年”车厘子”、“荔枝”、“草莓”、“榴莲”的自由口号,不断被电商们打响,没有最低价,只有更低价。

这是流量时代的红利,包括上周逛街时看到20块一斤榴莲,熙熙攘攘的人群扎堆排单购买,大感惊讶。但试吃了一口,便摇头离去。

可能是打小吃过太惊艳的榴莲,而且在农村长大,对于“水果”还是品尝过好滋味的···比如小时候那种一口榴莲味道敦厚,唇间拉丝,香糯软甜,喉咙间丝丝滑落的感觉。

随后这一周查阅诸多资料,结合行业情况(商业+物流)角度,总算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水果行业有一个不成文的物流规定,即生鲜的12、36、72小时;商业规定,也有结账的问题,比如从农地->集市档口->水果摊的批发流程。

形成了一环一环压资金、一节一节压风险,而水果本身也是保值期较短的非标商品(旧行业状态)。

电商出现看似解决前半段的问题,后半段靠“科技解决”(新业态)。

以榴莲为例——

我们先说新业态,电商时代的水果们都为了严格保证不过期,六七成熟就采摘,而且种植期现代农业都采取大量农药、化肥,保证产量,就因为算法加持,推动榴莲自由的口号,可以保证每一个果子都能卖出···

同时压低了终端出售价格,成本在农地也固定后,中间能压缩的成本就是物流,海运(15天)仅有空运(1天)的三十分之一···热带水果赏味期限又非常短,所以榴莲更是“化工趋熟、保鲜”的代表。

PS泰国官方规定过榴莲种植、储存的标准,比如添加姜黄上色增味(姜黄是天然色素,辅以杀菌作用);但越南作为新“农业”集约场,添加各种防腐剂是相当地肆无忌惮···

旧业态对于农地是非常不友好的,但对于品控是相当好的,因为常年累月下来的水果摊、集市档口,都会很清楚谁的农地,常年出品如何,更有甚者是自家档口,一脉穿三代,卖的是祖传口碑。

所以水果档口就是吃品控差价,空运溢价也如此。

电商时代”更低价“,杀的是进口商、品控方、物流方、最后伤及供货商,榴莲自由的时代的实现方式,不应该是榴莲比以往都便宜···

最后不懂什么是好水果的年轻一代,品控方荡然无存,进口流量在电商手里,供货商的农地们不断地过度用药,农地产地过度种植···

一地鸡毛的互害结局早已注定。

但东方甄选在算法时代走向了另一条路,笔者称之为——农业电商时代的品控中介

看来中国的消费者在电商时代分流两道——

要么是打小没有品尝过好水果的年轻一代,被劣币驱逐良币的卷席,认为榴莲也就这个味儿···

要么就是成为各种品控的严选们儿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