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棒哒

扒掉科技外衣,蚂蚁集团就是一家用金融手段收割流量的巨兽!

@价值投资为王
在上市前夕,蚂蚁金服将公司名称改为蚂蚁科技,在招股书中,蚂蚁集团将自身的定位更偏向科技公司,而非金融。 但实则,$蚂蚁集团(06688)$旗下的两大主营业务: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和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其实都是将传统金融产品搬到线上。无论科技的外衣如何炫目,核心依然建立在金融业务上。 或许是因为金融股的估值普遍低于科技股,蚂蚁集团更乐意自己成为后者吧! 如果将科技的外衣扒掉,蚂蚁集团更像是一家用金融手段收割流量的巨兽! 蚂蚁集团的金融帝国 蚂蚁集团是支付宝的母公司,旗下的业务基本依托支付宝来展开,比如蚂蚁集团的两大业务: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和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前者是为商家和消费者搭建的支付通道,后者是建立在支付宝APP巨大流量上的金融产品变现。 截止今年6月底,支付宝的年度活跃用户数达到9.87亿人,这是一个巨大的流量池! 手握巨大的流量,如果仅仅将支付宝定位于电商支付工具,则无疑是将数亿用户金矿始终埋于地下,浪费了大好机会。 与钱打交道的蚂蚁集团迅速瞄向了金融产品。 2013年,蚂蚁集团推出余额宝,远高于定期存款的收益和随时支取的便利,余额宝一炮而红,顺便将货币基金的概念推向全国; 2014年,蚂蚁集团推出花呗,正式切入消费信贷,自此打开通向金融帝国的大门; 2018年,蚂蚁集团推出相互宝,震惊保险界,蚂蚁集团强大的金融创新能力让传统金融巨头瑟瑟发抖。 所有的金融产品,除了创新带来的生命力,更要依靠源源不断的流量,为此,蚂蚁集团围绕日常服务,立志将支付宝打造成国民必备APP! 这样的效果立竿见影,蚂蚁集团的营收突飞猛进,到2019年底,蚂蚁集团年营业收入已经达到1206亿,今年上半年,蚂蚁集团更是斩获了219亿的净利润,金融帝国已经映入眼帘! 科技外衣包裹下的高利贷 将蚂蚁集团的营收进行拆分,不难发现,蚂蚁集团越来越像是一家“高利贷”公司了。 2017年至2019年,蚂蚁集团的营业收入从654亿增长至1206亿,年复合增速35.8%,净利润由82亿增长至181亿,年复合增速48.6%,业绩增速惊人! 即使新冠疫情重创国内经济,但依然没有阻挡蚂蚁集团扩张的步伐,2020年上半年,蚂蚁集团营收同比增速38%,丝毫不亚于2019年的40.7%! 在营收构成中,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是蚂蚁集团的起家业务,与阿里巴巴的电商交易息息相关。在2019年之前,该项业务一直是蚂蚁集团的重头戏,但截至今年上半年,该项业务的营收占比已经滑落至35.9%,数字金融科技平台跃升第一大营收来源,占比63.4%。 从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历年的营收增速来看,该业务年营收增速在15%左右,相对成熟,想象空间不大。 而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收入则爆发出惊人的成长速度,2017年至2019年的复合年增速在52.9%,2020年上半年实现460亿营收,是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营收额的1.77倍。 在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中,有3项重磅业务,分别为微贷科技、理财科技、保险科技。 虽然每项业务的后缀都有科技二字,实则这3项业务分别为小额贷款、理财产品销售和卖保险。 这3项业务中,营收规模最大的是小额贷款,2020年上半年营收286亿元,占数字金融科技平台营收的比重为62%;其次是理财产品销售,营收额为113亿,占数字金融科技平台营收的比重为25%;保险科技营收61亿,规模较小。 根据招股书披露,大多数借呗用户的日利率为0.04%左右,折合年化利率为14.6%,如果你的芝麻信用分不够优秀,则年化利率很有可能在18%以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对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的规定,超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4倍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结合2020年9月21日发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3.85%,该上限为15.4%。 经本人尝试,个人的借呗贷款利率为18.2%,远高于15.4%的上限: 这种水平不是高利贷胜似高利贷! 另外,蚂蚁集团通过与银行合作放贷给小微经营者的日利率为0.03%左右,折合年化10.95%,蚂蚁集团在此过程中充当平台角色,从银行放贷的利息中进行抽成。 除了微贷业务之外,蚂蚁集团理财业务的增速并不理想且容易受到股市行情影响,比如今年上半年,该项业务营收同比增速达到56.3%,远高于2019年22%的增速,主要原因为今年上半年股市行情火爆且基金销售爆款频出,一旦行情转冷,理财业务必然面临坎坷。 在保险业务上,2019年的营收规模在89亿元,今年上半年实现61亿营收,同比增速47%,低于2019年的107%。 考虑到微贷业务占蚂蚁集团整体营收的比重为39%,且该数字日益提升,蚂蚁集团更像是披着科技外衣的“高利贷”公司。 善于收割流量的金融巨兽 对于流量平台来说,多数都有布局金融业务,如微信理财通、京东金融、东方财富旗下的天天基金、**旗下的蛋卷基金等等,本质上,只要平台不缺流量,都可以拿金融产品进行变现。 蚂蚁集团与其他平台相比,创新能力最为突出。 比如蚂蚁集团最早将货币基金购买门槛从1000元降低到1块钱,将T+3才能到账的货币基金改为随时提取,巨大的便利性,让余额宝成为国民理财神器; 再如相互宝业务,根据招股书披露,2019年相互宝用户分摊的金额为29元,远低于传统保险产品,这种创新,让相互宝拥有了超过1亿的活跃会员。 在10月24日外滩金融论坛上,蚂蚁集团掌舵人马云振臂高呼,希望监管层能够放松金融创新,认为蚂蚁集团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能力引导互联网金融创新。 公开喊话的背后实则透露出蚂蚁集团营收扩张的命门在于金融产品创新,如果没有余额宝、相互宝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即使拥有10亿用户,支付宝也难以变现。 因此,蚂蚁集团的未来在于金融产品创新的速度和用户规模的扩张。 为了获取用户,2018年至2019年上半年,蚂蚁集团展开强大攻势,大幅补贴用户,仅2018年的销售费用就达到了473亿,占当年营收总额的比重为55%! 今年上半年,受制于疫情,蚂蚁放缓了销售费用投放,此举给蚂蚁省下40多亿元的净利润。 蚂蚁会不会上市即巅峰? 根据市场信息,蚂蚁集团的市值约在2.1万亿人民币左右,如此巨无霸,加上蚂蚁集团屡次提高估值,市场普遍担忧上市即巅峰,重现中芯国际的悲剧。 从最近几年的净利润来看,2017年蚂蚁净利润82亿、2018年21.6亿、2019年180.7亿,今年上半年则达到219亿,远超去年全年,但营收增速远低于净利润提升速度,这其中是蚂蚁集团的盈利能力得到提升。 2019年,蚂蚁集团净利率是15%,今年上半年,该数字提高到30.2%。 考虑到历史净利率波动较大,叠加今年上半年凭空省出了43.6亿的销售费用,考虑到蚂蚁和腾讯等其他平台之间仍需竞争流量,因此,销售费用预计将在此后回升,保持正增长。 将销售费用影响剔除后,2020年上半年,蚂蚁集团的净利率在24%左右,参考招商银行和东方财富30%+的净利率,蚂蚁的盈利能力尚低于同行。 假设明年蚂蚁集团的净利率在30%、营收增速保持在35%,则预估2021年的净利润在488亿左右,按2.1万亿市值计算,动态估值在43倍左右,相比于35%的营收增速,此估值水平向二级市场预留了部分盈利空间。 当然,不排除蚂蚁集团在二级市场大受欢迎,如果首日涨幅过于离谱,蚂蚁恐仍将遭遇中芯国际覆辙。 总结: 蚂蚁集团从业务角度看,核心仍是金融业务,不同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蚂蚁将10亿用户当筹码,与传统金融机构一道将金融产品进行创新,借此实现爆发式的增长。 因此,蚂蚁集团未来的发展空间将受到金融创新幅度的限制。 从此次上市的估值来看,2021年的动态市盈率约43倍,打新风险不大,如果上市首日爆炒,不排除将用较长的时间来消化估值。 $蚂蚁集团(临时)(90016)$
扒掉科技外衣,蚂蚁集团就是一家用金融手段收割流量的巨兽!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