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ariticle, would you like to share it?
当年那些学霸,是怎么沦为社会底层的?
@坡上之云阿龙:
从25-35岁这十年,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一场高考之后最大的一个人生转折点,这个坎能否迈过去,基本奠定了未来职场的格局是成是败。 本人毕业至今一直在高校任教二十多年,一二三本的学生都教过。教过的学生,万人是有的,印象深刻的,至少几百人。毕业后断续交往的,也有很多。截止目前,最早毕业的那批学生中,有成绩斐然的,有默默无闻的,有“沦落”为家庭主妇的,有打工谋生的。当时他们在学校的时候,差别并不大,为什么离校后,就天壤之别了呢?除了家庭因素+社会关系以外,还有什么重大变量? 第一个学生A 98级的211毕业生,如今"沦为"为家庭主妇。 这个学生是98年入学的211高校学生,因为99年才大学扩招,98年入学的学生,智商角度仍是同龄人中的精英。 记得第一次见到A,我眼前一亮,分明看到了李清照笔下的婉约江南女子。她当时成绩在我带的12个学生中属中上等。家庭出身江南普通农家。 毕业的时候,早就不包分配了,大家都是自谋职业。她不知道是恋家还是什么原因回到家乡,在县城找了份文员兼出纳的工作。从起点来看,很正常。包括现在的文史经管类专业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份自谋职业,基本脱不了这个岗位框架。 混了貌似3年,到了婚嫁年龄,县城择偶范围狭小就去了省城,开始了各种漂。 省城换过几份工作,待遇估计也不会多好。至于期间她是否考过研、考过公、考过教师, 我估计应该有,但结果不理想。 几年后结了婚,婚后就专职做了太太,专业估计是全丢了。据另外一个女同学回忆,每次去她家,她都是在家看电视,做家务,当然那时孩子小,估计也是没办法。后来孩子进幼儿园了,她依然是除了接送外,无所事事,挺享受这种生活的。就这样,时间一天一天不知不觉地溜走了。 等到有一天,老公突然对她说,孩子读小学了,你该找份工作了,现在的物价、学费、房贷,都需要钱。也许是在家呆习惯了,她很不情愿再入职场,而老公一直催促她承担家庭责任。就这样一直冷战。 据说,她其实也私下应聘过几个职位,但都没有成功,原因: 1、年龄与职称(或资历)不匹配。该同学现在将近40岁,在公司,40岁基本是中层或高层管理人员,而她一无职称,二是职业经历简单,没有从事过管理层职位;若从最底层开始,年龄又明显超越了对方的心理界限。 2、与新生代相比,学历不占优势。现在的省会一级就业市场,稍微高端一些的职位,研究生是标配,而她依旧是那个本科学历。 3、专业知识老化,对新的知识体系,缺乏持续的跟踪。 就这样,一直到现在,就在家做饭整理家务了,全家日子也紧巴巴的。我知道这些信息后,内心真的很难受:15年时间,你到底是怎么规划的?通过分析,我挖掘了这个同学的病根: 1、没有趁年轻提升学历2002年大学毕业后,若工作不顺利,迅速在三年或五年之内考取研究生,30岁之前还有翻身的机会。当初能考211的,智商不会低,考研应该也是最佳出路了。 2、没有及时改变职业(专业) 说实话,这个同学虽然是211毕业,但专业是那种假大空的管理类专业。学得好不如干的好,她当时若能及时转向,向相近的技术含量高的专业转移,还是有出路的,但她选择了安逸。 3、没有及时提升职称 考证,这个大家都知道重要性,我就不说了。 4、没有充分利用时间 或者说,该努力的时候享乐了。我发现,大多数农村出身的孩子(此处无歧视),脱离了农村以后,相当一部分会有可以松口气的思想,殊不知,城市的竞争,远比农村残酷和复杂。这位女同学,在带孩子的几年时间里,完全可以考证考学历,趁机提升自己,为自己的将来准备砝码。而她呢,却是在家看电视,这个就只能怪自己了。 我有个研究生学生,就是边读研边怀孕养孩子的,确实很累,但人家坚持下来了。 第二个学生B这是一个90年代末毕业于一家重点大学工科专业,目前在苏南打工。这个人生更令人唏嘘。 B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尖子生,毕业去了当地一家大型国企生产机械设备。在当时算是高收入群体。 几年后,突然有一天,这个同学说要找我聊聊。见面后他说,厂倒闭了。我吃了一惊。2000年左右,正是国企改革的浪潮期。他说,企业被卖掉了,富余人员都下岗了,他属于技术人员,可以留用。但待遇降低了不少。 我明白他找我的意思了,这个同学属于学习很有天分,但遇到抉择的时候,很难找对方向的人。然后,他就说了一个数字。我有点不相信,这个待遇太差了!他说,是真的。老板说了,能接受就做,接受不了,就自动辞职吧。就这么残酷! 于是,我帮他分析想对策,得出三条出路: 第一,你才26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现在大学扩招,急需高校老师,你要是想考研,可以做老师。稳定,一生无忧,但是待遇不高。 第二,去沿海外企、私企待遇好,大胆走出去,收入翻几番应该行。 第三,考公务员可以试试(那时公务员考试远没有现在难)半年后,春节在老家遇到了他,还是老样子。三条路都有阻碍,于是他选择了按兵不动。 我听后,也没说什么,因为谁也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生活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 我呢,边上班边读博,毕业后毫不犹豫跳槽到了深圳。去年聚会,时隔十多年再次相见,很明显,他现在很不如意。后来工厂倒闭了,他就到了一个私企打工,传统的机械行业,待遇可想而知。 他说,当时应该考研,现在有点后悔。 现在想想,2002年的时候,他26岁,当时的出路我们可以设想一下: 第一条路:考研。当时确实比较难考,但高考那么难都成功了,考研就真的没一点信心么?其实他是怕吃苦,高考那次压力太大了,谁都不愿意再经历一次,毕竟当时有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若当时3年内考研成功,毕业时虽然32岁了,但找份体制内的体面工作应该不算难吧? 第二条路:去沿海外企私企。他害怕失去干部身份。这更可笑了(当时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现在干部身份一点用处都没有。 第三条路,考公。当时的竞争不算不算激烈,他又有211重点大学的底子,考几年上岸的几率还是很大的。就算他笨的不得了,现在再不济也是个正科级干部吧?若能考入省级部门,早就是副处职务或待遇了。 现在总结的话,就这位同学的人生之路有以下几个值得深思的地方: 1、抱残守缺,不能及时转变发展路径。2000年左右国企改革,大量地方国企重组,抓大放小,人生之路被改变的人不计其数。作为大学毕业生,应该及时转换思路,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2、年轻人的通病,不知道居安思危。20多岁该努力的时候你退却,该奋斗的时候你躲起来,以后有你受罪的时候。 3、缺乏终身学习、持续奋斗精神。高考是很难,考研也很难,但并不是说,你过了这个坎就一劳永逸了。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人活着就是不停地努力,要有持续学习的精神。 当然,B以当年学霸的资质沦落到今天,也不能全怪他。我之所以比他强,在于及时躲进了体制,而近20年来,体制内外的身份差异是造成个体际遇巨大差异的原因之一。所以并不是我聪明,而是我运气好,选择对了路而已。 选择永远比努力更重要。就像你在房价起飞前买房,躺着就把钱赚了;你要是选择A股,再努力也是赔钱!! 当然,我的这个同学自身问题也不少,大家见仁见智。 第三个学生C 学生C,知识分子家庭出身,复读过,年龄较大,比我小不了几岁吧。我由于刚入职,担任他们班主任一年,所以接触较多。C属于家庭条件相对不错的,父母是知识分子出身,在我的印象里属于没受过什么磨难的。 毕业后依托父母的资源,进了当地一家商业银行,当时银行的待遇还是相当好的。 讲这个学生的经历,目的是讲解脾性与职业之间的匹配问题,这个学生当时不如意的状态,并不是不努力,而是性格与职业不吻合,导致发展不理想。 就我这么多年的教学生涯的总结,学生的脾性基本上有以下规律(说的是普遍性,不排除个案的特殊性): 1、从小在农村(经济条件较差)长大的孩子,交流能力较差,在一个新环境中,很难快速地拉近与其他人的心理距离。但是这类学生的优点也很明显,就是踏实肯干,领导布置的任务无条件服从。 2、干部家庭(父母)出身的学生,一般口才都不错,沟通能力强,做事稳当,就是常说的情商高。但有时候过于圆滑,反而讨人厌。 3、企业主(或经商,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出身的孩子,性格一般很外向,能迅速融入新环境,善于与人沟通,甚至和同学经常吃吃喝喝K歌。缺点就是吃苦和耐压能力较差。 4、城市中产特别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孩子,对人较淡漠,与人交往偏冷,自信甚至固执,和其他人的关系分得异常清晰,过于认真,比如吃饭必AA,工作中超出工作范围的事情一概拒绝,不会见风使舵;优点呢,不卑不亢,认真,做事有韧性。 再次说明,以上只是我总结的一般规律,并不绝对。 为什么啰嗦这么多呢?因为C就是第四类性格的,入职银行的第一个岗位,是柜员。做过柜员的坛友,估计马上内心升起一股莫名的酸楚。C在后来与我的交流中,就说想辞职。 首先,工作时间难以适应、工作压力大,但并非他辞职的主因。主因归根结底是他这种知识分子家庭的脾性,无法适应国企的文化。 比如要请假。请假也有规则,要给领导送点好处,不送会给你脸色看,以后更会旁敲侧击。C比较直,慢慢地领导就有意无意地刁难他:发放绩效以某种理由克扣;或者故意多加班;或者把他调到最累岗。 他看不到前途,很怕做到35岁以后仍然是个柜台底层人士。 在他们那个银行,能得到提拔的有以下几类人:1)关系户领导的孩子,银二代 2)能带来大绩效的富二代 3)技术人才(当时金融互联网化刚兴起)。 C吐露了想转行做电子银行方面,将来再跳槽。那次谈话后不久,我就去了深圳,逐渐没了消息,到2013再次遇到了他,他在国内某一线城市,是一家银行总行的信息技术管理部门副总。 我听后有点震惊:他真的在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且去实现了。 话说那次谈话之后,他也异常矛盾,父母等身边人都在劝他安于现状。他妥协了没有辞职,但是,他依然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实施了计划。 C确实很有韧劲:文科出身,大学学的是假大空的经管类专业,与计算机相隔十万八千里,但他硬是一本书一本书啃下来了,期间的努力无法想象。 大概十几年前的时候,银行电子化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他选择对了这个方向。 第一个机会,他所在的行,成立了一个部门,急需技术人才,于是内部招聘,他笔试第二名。于是他进入市分行的技术部门。 国有银行是股份制银行的员工培训基地,于是,做了不到2年,他又遇到了一个机会:一家股份制银行,要在这个城市成立分行,招聘信息技术人员,他凭着自己过硬的技术和多年的银行从业经历,再次成功进入这家股份制银行。这一跳,待遇涨了3倍。 目前的地位、待遇就不用说了。我想说的是,他确实是找对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并且靠韧性硬是走下来了。 讲C的经历,并不是说,大家都往热门方向转移,而是从侧面挖掘性格与职业之间的匹配问题。 前面总结过,人的脾性可以大概分为4类: 1. 农村出身的孩子:交流能力较差。但踏实,能无条件服从; 2. 干部出身的孩子:沟通能力强,情商高。但过于圆滑; 3. 经商出身的孩子:性格外向,适应力强,但吃苦和耐压能力较差 4. 城市中产、知识分子出身的孩子:对人较淡漠,自信甚至固执,但认真,做事有韧性。 这四类学生的优势职业方向和回避的职业方向,我认为可以分析(自己的总结,仅供参考): 第一类: 优势职业:技术类或体制内的岗位,技术含量越高越好。 回避职业:营销类或靠人脉吃饭的职业。 第二类: 优势职业:管理类或人脉是核心竞争力的职业,环境越混乱越能体现你的优势。 回避职业:不靠人脉生存的职业(不是十分准确,大家可以意会)。 第三类: 优势职业:营销类。 回避职业:技术类。 第四类: 优势职业:外企、科技类公司或体制内行政科研教育(行政、事业单位或高校研究院)。 回避职业:营销类职位 第一类和第四类,职业生涯中,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职称或技术。第二类和第三类:职业生涯中,一定要努力拓展自己的人脉、财富或圈子。 总结 反思之后,古人真的是隔着千年时空,淳淳教导着我们: 年轻的时候,在人生的一些骨节眼的节点,真的要把握住时机,要努力呀,错过了只有空叹哀伤了,哪怕你是多么高智商,在学校曾是多么威风的学霸。 写给正在30岁前后这个人生骨节眼上的你们:千万不要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啊!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点赞
举报
登录后可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