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涌入中国版“漂亮50”的背后
导语:投资大市值股票正成为一种共识。
刚刚过去的2月,A股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扬眉吐气。科创100指数的表现全球最佳,2月猛涨16.09%,创业板指数表现次之,2月累计上涨14.85%,深成指、沪深300和上证指数2月也分别上涨13.61%、9.35%和8.13%。
在长线机构资金加速入场的背景之下,非货ETF规模在2月底站上2.1万亿关口,股票型ETF突破2万亿,环比增长近4000亿,创单月规模增量新高,净申购居前的非货ETF仍以宽基ETF为主。
在这一趋势下,可以看到各家基金公司躬身入局,积极参与到各类ETF的创新、发行、交易之中。其中,中证A50ETF无疑是近期市场关注度最高的产品。从募集结果看,包括摩根、大成、华泰柏瑞、平安4家公募的首发规模均超过募集上限20亿元,投资者参与热情可见一斑。
作为开年首只重磅产品,中证A50ETF将目光瞄准50只各行业市值最大的股票,以实现对各行业核心资产的集中覆盖。结合开年后长线机构资金加速布局宽基ETF,种种迹象表明,投资大市值股票或正成为一种共识,而这种共识的形成是有迹可循的。
01 投资结构的转向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美股的表现与市场在年初悲观的预期大相径庭,纳斯达克、标普500和道琼斯指数分别上涨43.4%、24.2%和13.7%。
但对这些指数进一步剖析后便会发现,所谓美股的牛市是一场只属于少数公司的盛宴。以标普500为例,市值最大的7只股票上涨了80%,而剩下493只股票的涨幅仅为个位数。
这个由苹果、微软、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英伟达、特斯拉、Meta组成的新组合,被外界称之为美股“七巨头”。不仅去年涨幅远超标普500指数,还取代了美股原本的引领者“FAANG”。
事实上,不只是美股“七巨头”,由11家制药、科技和奢侈品公司组成的集团“Granolas”也在悄然崛起。根据英国《金融时报》2月24日的报道,刚刚过去的一周,“Granolas”推动欧洲股市创下历史新高。
“Granolas”是高盛根据欧股2020年市值排名选出的绩优股的首字母缩写词,其中包括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和罗氏,荷兰芯片公司阿斯麦,瑞士雀巢和诺华,丹麦制药公司诺和诺德,法国欧莱雅和路威酩轩,英国阿斯利康,德国软件公司思爱普和法国医疗保健公司赛诺菲。
在欧洲整体经济增长略显乏力的背景下,“Granolas”却表现不俗。在过去的12个月中,“Granolas”作为一个群体,上涨了18%,超过了同期斯托克600指数7.5%的涨幅,并占据了斯托克欧洲600指数50%的收益。
从更长周期来看,过去三年间,“Granolas”更是与美股“七巨头”并驾齐驱,涨幅高达63%。
对此,高盛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随着投资者从主动管理型基金转向ETF,大盘股吸入了大部分资金,而当被动型基金比主动型基金有更多资金流入时,“Granolas”指数往往跑赢大盘,这归功于“Granolas”较佳的流动性。相较于美股市场,欧股市场本就面临着“流动性匮乏”的困境,因此集绩优股、防御股、低波动为一体的“Granolas”自然吸引了更多资金流入。
02 时代变迁下的指数变革
投资结构的转向,加速了资金流向行业龙头股的进程。而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演变,则在指数成分股的变迁中留下了印记。其中,道琼斯工业指数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作为全球股市历史最悠久的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的30只成分股象征着最能代表美国经济和商业的蓝筹股。有意思的是,随着一百多年来美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演变,这份蓝筹股的企业名单也经历了超过30次变更。
从1896年道琼斯工业指数首次发行之时的重化工业企业,到上世纪80年代服务类和消费类产业公的兴起,再到后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公司逐渐在成分股中开始占据更多份额……时代在不断地变化,国家的主导产业也在不断地变化,指数因为不断进行优胜劣汰,选择了符合时代发展的公司。
期间,各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龙头效应得到进一步强化。
从近年来的趋势看,科技发展拓宽了企业的成长边界,使得龙头效应更为明显。由于布局早、投资大,一些美国头部科技企业在本轮人工智能热潮中最为受益,从Bloomberg数据来看,这些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比十年前增加十倍甚至更多。业绩拉动股价,权重也越来越大,对市场的拉动能力越来越强,这才有了美股的超级牛市。
反观A股市场,自2010年起,国内部分行业集中度进入快速提升阶段,2015年底供给侧改革提出“三去一降一补”,进一步促进部分消费和制造业行业集中度提升。过去三年“大浪淘沙”尾部出清,龙头效应进一步强化,但整体水平相较美国仍有提升空间。
03 中国版“漂亮50”的崛起
面对经济转型,近年来国内的指数发展也逐渐贴合这一趋势,将更多新经济行业纳入指数,近期备受市场关注的中证A50指数就属于此类。
按照中证一级行业分类,中证A50指数成分股主要分布在工业、金融、主要消费、医药卫生、原材料、可选消费、信息技术等领域,代表着新经济的行业被赋予了更多权重。
与其他50指数相比,中证A50指数的行业分布较为均衡,指数编制上有效避免了部分板块超配,广泛代表中国新经济的整体市场机会。
指数成分股方面,中证A50指数选取的50只样本股集中覆盖各行业核心资产,龙头效应显著。既有贵州茅台、中国平安、长江电力这样的传统行业龙头,也有宁德时代、恒瑞医药、迈瑞医疗等新兴行业龙头,充分反映了中国这个巨型经济体在各领域的发展情况。
在指数编制方面,中证A50指数还突破性引入ESG可持续投资理念,将“剔除中证ESG评价结果在C及以下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选择考虑因素之一。这样一种以全新的视角刻画指数的方式,预示国内资本市场将更注重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更贴合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
此外,该指数在完善中国特色指数体系方面,也有着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此之前,A股的主流宽基指数多为上证50、科创50等单市场指数,而中证A50指数的推出恰好有效弥补了全市场50样本指数的空白。
3月12日,中证A50ETF迎来了首批两只产品上市交易。作为上交所首只上市的中证A50ETF,摩根中证A50ETF(证券代码:560350)在产品募集期便获得了市场广泛关注。据此前公告,摩根中证A50ETF顶格募集20亿元,提前结束募集并迅速成立。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唯一参与首批发行的外资公募,摩根基金在产品设计上颇具特色,特别增设了季度强制分红条款,即每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ETF相对标的指数的超额收益率为正时,会强制分红,收益分配比例不低于超额收益率的60%。
对投资者而言,这一强制分红的条款意味着只要基金达到合同约定条件,就会每季度进行现金分红,在此情况下投资者有望拥有一份可预期的现金流。可以预见,这样一只“会分红的A50”产品或将给投资者带来一种特别的ETF持有体验。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