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大涨股价攀升背后,携程的内忧外患

图片

2月22日,携程集团(NASDAQ:TCOM/ 09961.HK )发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财务数据显示,携程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445.62亿元,同比增长122.12%;归母净利润为99.18亿元,同比增长约606.91%;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4.78元,上年这一数字为2.14元。

图丨携程2023年营收概况

从收入构成来看,住宿预订营业收入为173亿元,交通票务营业收入为184亿元,旅游度假业务营业收入为31亿元,商旅管理业务营业收入为2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3%、123%、294%、109%。 

财务数据中,有两点尤其值得关注:第一,携程的业务恢复情况优于文旅大盘。携程2023年营收比2019年高出24.79%;而文旅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旅游人次和消费都只恢复到了疫情前的80%左右。

第二,携程出境业务强势恢复。财报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携程出境酒店和机票预订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0%以上,相较之下,国际航空业客运量恢复至60%;携程国际OTA平台总预订同比增长超70%。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财报发布后,仅半日时间,携程股价即攀升至349.6港元/股,创历史新高。

看起来,繁花似锦,振奋人心。

图丨携程2023年分季度营收概况

但是,从内部数据看,在2023年营收大幅增长的同时,携程的增长速度却在放缓,2023年四个季度的增速持续下滑,第四季度营收仅略高于刚复苏的第一季度,环比下降25%。对此,携程方面的解释是,收入环比下降是因为季节性因素。

从外部环境看,过去2023年的火爆更多只是积压三年的报复性反弹,必然不可能持久。而且,其竞争对手比如美团、同程的财务数据也相当亮眼。这只能说明,形势好转同行们的日子都不错。

当热潮退去行业回归常态,如何应对行业荣枯、持续保持盈利能力才是携程必须面对的现实。

冷眼观之,在携程的繁花似锦背后,其实荆棘丛生。

内忧:投诉不断,口碑下滑

图丨携程2023年分季度营收概况

据携程此前财报,2019年携程营收356.66亿,同比增长15.2%;2020年营收183.16亿,近乎腰斩,巨亏32.47亿;2021和2022年营收分别为200.23亿和200.39亿。像餐饮等行业一样,携程堕入至暗时刻。

经历三年的谷底之后,2023年旅游业迎来报复性增长,民众旅游热情爆发。

据文旅部统计,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3.3%、140.3%。

如前文所述,携程的业务恢复情况优于全国文旅大盘。

但是,在携程业务反弹的同时,用户和商家对其捆绑销售、大数据杀熟、涨价、诱导贷款、过度压榨等问题的投诉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图丨春运期间12306售罄携程有票的热搜话题

在刚刚过去的春运期间,关于12306平台显示售罄而携程却有票的话题再度登上热搜,用户还发现携程可能还要加价卖票给用户,被用户诟病为“抢票刺客”“不违法但不厚道”。

图丨春运期间12306售罄携程有票的热搜话题

这并不是近期携程第一次上热搜。2023年国庆期间,携程“680元民宿被平台悄悄调成国庆2780”话题也曾被挂上热搜。

有媒体曾做过统计,在黑猫投诉平台,2023年底的两周时间内,关于携程的投诉平均每天多达67起,既有用户,也有商家。

上个月,自媒体账号“太务实报”发文《携程这是在作死》,控诉携程近两年多次上调商家佣金和罚扣,还要求就罚款项目向平台倒开发票。账号主理人是旅行社运营人,他自称还收到了20多家同行发来的相关投诉资料。

旅智科技发布的2023年中国酒店住宿市场消费平台分布数据显示,携程系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0.1%,除直客外稳居市场第一,高出第二名美团系的市场份额将近一倍。在搜狐旅游对行业的调查中,美团等平台只收8%到10%的平台服务费,携程则要收到15%左右,分析师指出”这是行业最高比例”。

为什么携程变成了讨商家嫌、惹用户厌的样子?

作为行业老大多年,携程早已失去用户增长空间,在线旅游的渗透率也进入平台期。在存量化的市场下,为了提高效益便上下其手两头挤压,打破了商家—平台—用户之间的生态,这不仅是短视,简直是饮鸩止渴。

因其市场地位,关于携程的投诉总会引发极高的社会关注度;但也同样因其市场地位,那些投诉和热搜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很难说,如今携程的高增长高利润,有多少是过度压榨用户和商家而来。

曾有评论尖锐指出,携程如今已经从“屠龙的少年”变成“恶龙”。

说到底,OTA市场的竞争焦点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资源,这是平台能否持续发展的护城河,资金实力和商家运营能力至关重要;二是服务,包括用户前、中、后期各类需求和问题的解决方案,用户满意度和口碑最为关键。

在当前形势和民众情绪的大背景下,报复性旅游的势头总会过去,留存用户和商家将会成为携程的最重要课题之一。

公允地说,不否认携程对行业的整体提升,也不否认任何企业总会不期然地遇到各类问题。但是,作为国内最大的OTA平台,若继续漠视用户关切和商家利益,继续以公关的方式处理快成常态化的投诉和舆情危机,按下葫芦浮起瓢,何谈良性发展行稳致远?

外患:老对手持续进击,新势力异军突起

据易观千帆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携程旅行App的月活约为5989.03万,同属“携程系”的去哪儿旅行App以3486.61万的月活排在了第二位,飞猪旅行App则以1824.36万的月活规模排名第三。

在市场份额上,携程和去哪儿网所占市场份额超过50%,若加上同程,则接近七成,妥妥的行业寡头。

对用户而言,无论你选择携程、去哪儿、Skyscanner、Trip、艺龙、同程,还是数千家线下携程系门店,都很难绕开携程。对商家而言,是否入驻携程,很大程度上根本就不是一个选择题。

图片

看上去,携程系依然稳坐行业第一交椅;但事实上,在这个赛道,既有美团、同程、飞猪等传统OTA对手们的持续进击,又有抖音、小红书、东方甄选等新势力的异军突起,一起围攻着这个市场。

传统对手中,美团依然是本地生活“巨无霸”般的存在;同程则背靠腾讯这棵大树,可坐享泼天的流量红利;飞猪有阿里爸爸,也有高德、饿了么的支持。而携程在百度连续减持后,协同力量正在弱化。

比如,携程的老对手美团,自2012年开始布局酒店业务,2019年开始超越,终于在三年疫情期间实现对携程酒店业务的全面超越。

要知道,酒店业务一直是携程最重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美团这是攻入了携程腹地。而携程的交通票务、旅游独家等重要业务,那些老对手们也一直虎视眈眈,伺机而动。

携程财报显示,2023年美团本地业务中的到店和酒旅业务前两季度积极恢复,第二季度交易额同比增长超120%。春节期间,同程旅行机票、火车票、酒店预订同比涨幅均超3成,且2023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超24倍和11倍,在第三季度达到12.44亿港元。

当然,目前老对手们并没有动摇携程老大的位置,但存量竞争下,老大也经不住老对手们持续的进击,况且还有一众不容小觑的新势力。

图片

2018年之后,以抖音、小红书为代表的内容型社交平台迅速强势崛起,流量激增之后,也开始将目光投向酒旅市场,摩拳擦掌布局OTA业务。

抖音最初与携程、美团、同程等第三方合作,从种草、引流开始,随着日活用户的增长和持续攀升的交易量,抖音不甘心只为他人做嫁衣,开始延伸业务布局,逐步形成完整的“种草-消费-履约-反馈”的闭环链路。据抖音官方数据,2022年抖音平台酒旅行业支付GMV增长了12倍、合作酒旅商家增长5.5倍、酒旅订单用户增长9倍。

小红书虽稍晚一些,但凭其内容的强大黏性,获客和转化自带天然优势。2020年上半年,小红书开始涉足酒旅业务,邀请民宿入住、开通预订功能、自营线下营地等功能陆续上线。随着业务触角的持续深入,小红书从种草到预订的交易链路逐步完整,几年间小红书超越携程、马蜂窝等OTA平台,跃升为用户的首要旅行决策入口。克劳锐发布的《2023旅游消费内容研究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在决定旅游目的地时,八成以上游客会在出发前做足攻略,而攻略的首要参照就是小红书。

抖音、小红书还各自成立了由其100%持股的文旅公司:成都海阔天空旅行社有限公司和璞真乡里(上海)旅游文化有限公司,继续发力酒旅业务。

如今,抖音、小红书已跻身OTA市场第二梯队,成为不容忽视的新势力。

最新的变量则是,新东方系也加入了这场竞逐。近半年时间,新东方已经成立多家地方旅游公司,并在“新东方文旅”账号上架了自营文旅、研学旅行等产品。凭借其巨大流量池和短视频/直播优势,新东方系成为入局时间最短,但杀伤力最大的一波新势力。

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认为,这些新的平台发展势头非常猛。抖音基于其算法优势,再加上流量和资本优势,可以事半功倍;小红书独树一帜的种草模式,也使用户的角色由受众变成了参与者——这都是携程没有的优势。

图片

携程在盈利的压力下,打破商家—平台—用户之间的生态,很难说不会把商家和用户推到新老对手的怀抱。

一言以蔽之,在利润大涨股价攀升的表象背后,携程的日子并没有那么安稳,远未到高枕无忧的时候。

vote出门旅游,你会优先选择携程吗?(单选)
11 人参与· 已结束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