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池虚拟制作:不止应用于广告,也是未来内容的“探索通道” | 东西“虚拟制作”30系列

在众多虚拟制作布局的公司中,观池的入局并不让人意外。

作为一家在商业视频领域深耕多年的广告公司,虚拟制作早已和业务融合。但在今年年初,索尼(中国)有限公司联合观池打造国内首间黑彩晶虚拟制作影棚正式投入运营时,观池的动作还是引发了极大的关注。

这不仅因为当时黑彩晶虚拟制作影棚的LED屏是全球唯四的,其余的三块分别位于日本、美国和欧洲。还因为,这块屏位于上海愚园路街区,采用数字艺术空间的方式运营。

这对于持续深耕数字科技的观池来说,是水到渠成的。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观池现已成为国内目前最具规模的影像内容制作平台之一。自成立以来,观池就长期专注于高品质影像内容定制,深耕数字科技与艺术创意整合应用,并于2011年就建立了数字智造实验室,致力于前沿技术的探索和艺术家聚合。

如今,黑彩晶虚拟制作影棚所在的愚见·观池成为集便民服务、跨界体验、创意办公为一体的复合型文创空间,将观池成立24年来的内容生产以及过去12年间的数字技术沉淀,在线下得到了集中呈现。

这种模式也是适合上海的。在愚园路街区,数字艺术空间给市民带来电影级感官盛宴的同时,拓宽了LED屏的消费场景,让愚见·观池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新打卡目的地。

上海愚见观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雪芹向东西文娱表示,黑彩晶虚拟制作影棚未来将两条腿走路,to B用于虚拟拍摄,to C打造沉浸式的剧场。

在她看来,通过这样一个开放的屏,可以让虚拟制作成为市民可以触手可及的一种方式,让普通人也能比较了解这种技术,而这种社区的价值,可以让虚拟制作真正走向应用。

虚拟制作改变了创作模式

虚拟和现实的

内容发生了“同步”

今年年初,索尼(中国)有限公司联合观池打造的国内首间黑彩晶虚拟制作影棚正式投入运营。在国内虚拟制作应用基建火热的背景下,这一高举高打的动作立即引发了外界关注。

这不仅因为索尼黑彩晶虚拟制作影棚在业内众所周知的造价昂贵,也因为索尼LED屏的稀缺性。甚至它被解读成索尼在国内虚拟制作领域布局的桥头堡。

据当时官方披露,观池影棚的这块LED电子屏幕,全球只有四块,其余的三块分别在日本、美国和欧洲。

事实上,这间虚拟制作影棚的成功落成,对于索尼和观池来说,都是长时间筹备之后的水到渠成。

在进入虚拟制作领域前,索尼做了很多的的调研以及相关产品及系统的测试和验证,并为此和Epic Games针对虚拟应用进行了联合测试,发布了技术白皮书。事实证明,在摩尔纹现象、暗部画面细节、可视角度等关键技术点,索尼设备均有很好表现。

而对于国内头部的广告公司观池来说,早在十几年前就布局digital部门,具有丰富的互动视频制作经验,早已在制作流程中应用到了虚拟制作。

身处不断求新求变的广告行业,虚拟拍摄进入观池的视野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一方面新技术确实对拍摄确实有实际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广告客户一直是最有动力寻找新东西的群体。

而基于观池一直对于技术方向的关注,在技术演进爆发的时候观池整体切换也比较早。

“其实虚拟拍摄是很早就在用,只是那个时候没有虚实的摄像机的定位追踪,那个时候没有这样的技术,但2019年左右技术正好爆发了,虚实的摄像机位可以实现同步,我们就觉得这是趋势。”观池科技技术总监郝振华表示。

与此同时,更关键的是,游戏引擎已经非常得成熟,且越来越成熟,因此他觉得虚实结合成为大趋势的背景下,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虚拟拍摄会是其中的一个应用。

在观池团队看来,正是2019年的《曼达洛人》,让行业看到了虚拟制作应用的可能性。事实上,这一技术很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但受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并没有得到推广,一是没有成功的商业案例,二是实时渲染引擎达不到一个导演能够接受的视觉效果。随着2019年前后,在运动跟踪以及算法层面的一些重要更新,这一技术应用迎来了拐点。

而在这场变革前,观池所在的广告行业已经呈现出制作的两极分化,一方面大型制作的TVC成本非常得大,另一方面小型制作即使用到了明星,在整个制作成本里也被压缩得非常小。行业开始出现重视质量和艺术质感,TVC方向更重视速度效率跟经济效益的方向。

虚拟制作的本质,在观池团队看来主要在于改变了创作模式,就是虚拟的内容和现实的内容发生了“同步”。在郝振华看来,有了“同步”以后,速度就开始加快,交流的维度也在增高,实际上虚拟制片带来的就是这种同步效率的提升。

在今年6月的虚拟拍摄开放日活动上,官方曾披露,开业三个多月,观池技术团队在影棚完成多个项目的拍摄、制作,大幅压缩了制作周期,减轻了外联选景、道具部门置景的成本和压力,一天就可以完成约40个镜头拍摄。

据郝振华当时分享,目前观池正逐步将虚拟制作各个环节标准化,甚至导演不在现场也能顺利完成拍摄,而且能提供富有电影质感的画面。

愚见·观池空间

一个孵化器的逻辑

不过,对于这座黑彩晶虚拟制作影棚的使用,并非仅仅应用于广告制作。

黑彩晶虚拟制作影棚位于愚见路街区,以此为“探索通道”,观池在愚园路1088弄48号C1建立了公共艺术空间愚见·观池。这一空间所在的区域也正是观池的办公地之一,这让黑彩晶虚拟制作影棚可以同时实现2B和2C的功能。

今年7月1日,“白日俱乐部计划——环形凝视”展览举办,这也是该影棚首次面向公众开放。“白日俱乐部计划——环形凝视”由愚见·观池、多元文化艺术平台SYSTEM联合发起,以展览为形式,首次尝试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邀请公众限时体验。

依托国内首个黑彩晶虚拟制作影棚,宽广色域与视角的特殊空间带给参展艺术家们一个更大的展示界面,也让市民感受了电影级别的感官盛宴。

在官方表述中,愚见·观池是一个多功能复合型的文创空间,以3D数字影棚为核心,辅以网红咖啡馆、主题艺术展区、会议及办公配套,旨在打造和呈现展览表演、3D虚拟艺术、NFT加密艺术、AR装置、潮流艺术等艺术文化。

愚见·观池to C要做的是沉浸式剧场。开业以来的几场活动只是刚开始,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与愚见·观池达成合作。

此前,早在2011年,观池建立了数字智造实验室,集聚来自世界各地的影视监制、制片、导演、特效师、游戏引擎开发师、算法工程师、硬件技术专家、视觉设计师和数字艺术家们,共同探索数字渲染、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将前沿技术应用于数字内容智造的各个环节。

愚见·观池的成立,也承载起了数字智造实验室的线下孵化作用。

“其实我们一直想做公共空间,是因为数字技术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开放的屏,去做一些展示演示,让虚拟制作成为市民都可以触手可及的一种方式,让普通人也能比较了解这种技术。”张雪芹表示。

在观池团队看来,让这样一个拍摄的形态,离用户很近,这个事情本身很有意义。

对于创作者来说,可以通过这块屏去了解虚拟拍摄的形式。由于虚拟制作尚未真正走向普及,仍然有很多导演并没有拍过虚拟制作,因为不了解,就有经验上的恐惧,就有顾虑,而一旦实际接触过以后,就会对虚拟制作的边界有一个相对的认知。

而对于艺术家来说,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很好地去展现他的产品,然后很好的去发现他的问题。

从3月份至今,愚见·观池的社区活跃起来了,从大学生拍摄团队,到包括导演、摄影、制片、监制在内的专业从业者,越来越多。

张雪芹表示,“我觉得艺术就是藏在一些不经意的地方,你能够体验到一些新的技术,这就是我的初衷,然后再可以坐下来喝杯咖啡。”

进行中的数字智造实验

作为一家颇具危机意识的企业,观池的数字内容板块已经成立十多年。

对于广告公司而言,在digital板块进行投资本就是一种顺应趋势的举措,而于观池而言,对于数字内容板块的布局更深。

正如前述提到的,早在2011年,观池就建立了数字智造实验室。在这样的规划下,反观对于虚拟制作的布局,观池并没有把虚拟拍摄作为一个主战场,而是将其视作一个配套,将其作为其中的一环。

早在十几年前,观池就看到北美的一些线下游乐园,用多媒体技术做一些线下的体验,虽然那个时候中国市场慢半拍,但观池也意识到,中国的年轻一代从小就跟着电子产品长大,他们对于内容的消费习惯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与此同时,中国本土的人才成长也很快,创新也在加速,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智造实验室应运而生。

近年来,观池在技术领域做了大量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观池慢慢形成自己的积累。通过创新,观池可以提供更多样的体验和服务,并探索IP等新的模式。

不单单只是内容定制,成立超20年的观池,当前围绕商业视频、数字科技、原生影视三大板块发力

而以虚拟制作为切口,选择索尼进行合作,对于观池来说,还有更深层次的逻辑。

今年6月的虚拟拍摄开放日活动,还放映了索尼旗下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百年回顾视频,展示了索尼在电影制作领域的历史和成就。这条百年回顾视频,让外界意识到索尼在虚拟制作的优势,不仅在于一直深耕影像技术的集成的技术优势,并有资源和动力保持持续探索、与前沿影视制作接轨。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