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 Store上线 OpenAI 的「iPhone时刻」这回真来了
OpenAI首届全球开发者大会上,Sam Altman再次给AI行业扔了一系列重磅炸弹。GPT-4 Turbo、GPT Store和定制化的GPT在大会上发布,OpenAI的生态体系初具雏形。
GPT模型刚升级了不到24小时,高能网友就开始用它的定制化功能创造了各种有趣的应用。
有人创建了能微调X帖子的专用模型,精确定位全平台用户发帖的高峰时间;有人用GPT做了一个AI解说员,不仅能看懂足球赛,还会解说英雄联盟......
一系列新功能直接吸引了大量用户涌入,从ChatGPT到API,全线崩溃了近两个小时。
OpenAI已然看到了群众的智慧,干脆上线了GPT Store:既然你们喜欢改造GPT,那就把你们改造过的GPT上线商店吧,你赚了钱,我建了生态。
OpenAI的开发者大会再次撼动了人工智能大模型行业,尽管GPT因算力、算据的客观技术限制很难向第五代升级,但GPT-4足够让OpenAI构建自己的AI帝国。
开发者在狂欢,那些借GPT模型另起炉灶搞大模型的创业公司们,面对的是OpenAI的降维打击,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当GPTs开始有了Store
GPT-5没有来,但这并不妨碍OpenAI持续升级GPT-4。
这家AI独角兽也学着各种互联网及硬件公司们,开启了自己的首届全球开发者大会,创始人Sam Altman在短短45分钟的发布会上,先后扔出了GPT-4 Turbo、GPT Store、GPTs、Assistants API等多个围绕GPT模型的升级产品。
GPT-4 Turbo更像是GPT-4向GPT-5过渡的模型,它将上下文长度扩充至128K的内容。什么概念呢?有了它,ChatGPT几秒钟就能读完一本300页的书。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利用GPT-4 Turbo处理更长的文本了。
文本只是一方面,GPT-4 Turbo还增加了自身的多模态能力,集成了视觉模型DALL-E3以及文本生语音的语音模型TTS(text-to-speech)。开发者通过API可直接调用,实现图生图、语音输入等形式。这为多模态应用程序的开发铺平了道路。
当OpenAI告诉用户“你们可以创建一个理解语音并能够分析图像内容的机器人”时,更具象的应用在高能网友创造力中出现了。
网友 @geepytee 将足球比赛视频的每一帧画面传给了GPT-4 Turbo,通过提示要求生成旁白后,一个AI足球解说员诞生了,不仅能理解球赛,比赛的高光时刻出现时,它的语气还“激动”起来。很快,大家就不满足于让GPT当足球解说了,电竞解说、电影解说都来了。
除了GPT-4 Turbo外,OpenAI还给AI模型的开发者们来了个三件套:GPTs、GPT Store和Assistants API。
首先是GPTs,即定制版本的GPT,相当于OpenAI放开了基于GPT的中小模型创建,让用户自行开发,以处理特定场景下的特定任务。而且,开放过程也在AI能力的帮助下变得更简单了,用户直接可以用自然语言与GPT Builder对话,去训练一个自定义的GPT。
于是,一个在社交平台X上拥有34万粉丝网友Rowan Cheung ,为自己打造了一个“X Optimizer GPT”,它可以对X上的帖子进行微调,并定位流量高峰的发布时间。
OpenAI的大会开完还不到24小时,网友们就开始利用GPT的各种新升级行创造之举。这其实是GPT-4模型发布一年来的一个缩影。
当OpenAI通过GPT-4将人工智能的能力从高阁上拿下,放到普罗大众的眼前后,一大批围绕这个模型的创新就出现了,不仅是各种应用,还有各种在GPT模型基础上改造的、垂直于某个场景的模型。
索性,OpenAI给这些GPTs造了一个商业化的场地“GPT Store”:把你们基于GPT改造的专属模型上传到这里吧,一旦上架,就可以变现。
这个做法不免让人想起苹果的App Store,不同的是,即使一个不会编程的人,也可以通过GPT Builder来创建自己的GPT模型。利用Assistants API,开发基于GPT的应用程序的过程也将变得简单智能,开发者可以在自己的应用程序中构建类似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或者类似AI Agent的智能体,把复杂的问题交给它去做。
OpenAI的一系列举动几乎昭示了它的用意:构建一个围绕GPT的人工智能生态。这家公司也不再仅仅是一家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研发公司,而转变为集模型(GPT)、产品(ChatGPT)和工具(各种API、组件)为一体的AI全链,试图一统GPT的江山。
AI企业何去何从?
对于用户与开发者来说,GPT的升级是一次科技狂欢。但对于大多数AI创业公司来说,情况就可能不太乐观了。OpenAI把过去一年里借GPT创业的公司业务都囊括进去了,可以说是一次降维打击。
早在10月的YC校友分享会上,Sam Altman就曾表示,OpenAI的模型产品会逐渐拓宽,“在生存空间越来越有限的情况下,套壳ChatGPT的所谓AI公司将走向消亡。”
如果只是打击ChatGPT的套壳公司,OpenAI对GPT-4的升级还只是护城河之举,但效果却不仅如此,那些专注于大模型的企业又将被它甩开一大截。
最近,马斯克的大模型“Grok”发布,机器语言的自然,比如回复很“幽默”。当GPT-4升级后,这点“优势”可能只需要自定义一个GPTs就实现了。
此外,一些做中间层的公司也将很难存活,比如LongChain,它通过把大模型相关开发组件封装打包在一起,从而降低大模型应用的开发难度。现在,OpenAI用Assistants API把它解决了。
很明显,GPT不仅在使用体验上无出其右,还要在应用生态、开发者上搞争夺战。如此境况下,AI大模型公司的生态之战又该如何打?AI创业公司又该如何应对?
OpenAI用保姆级的产品系列构建GPTs生态,而Meta则选择了开源。早在今年3月,LLaMA的“意外泄露”导致了“羊驼生态”的出现,一系列基于该模型的衍生模型及应用大量涌现,被业内比喻成大模型的“安卓时刻”。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认为,只有拥有数以百万计的AI应用,大模型才算得上成功。他表示:“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人类进入 AI 时代的标志是出现大量的 AI 原生应用,而不是出现大量的大模型。”
对于做垂直产品的公司来说,在OpenAI们搭建起一套AI开发的基础设施后,创业企业接下来要做的不是重复造轮子,而是尽快找到自身优势,借助先进的底层基础设施,发力应用层。
目前,OpenAI还未正式公布针对GPT Store的开发者收益模式,但从已知信息看,收益将与模型的使用人数挂钩,一旦进入商店,GPTs就开始在排行榜中竞争。
根据OpenAI最新披露的数据,自去年11月上线至今,已有200万开发者参与到ChatGPT的生态建设中,周活跃用户已达1亿。与此同时,OpenAI还借ChatGPT拉来了C端流量,该对话机器人的10月份全球访问量仍在17亿次,居各种AI应用之首。
这意味着,加入OpenAI生态的应用产品将获得天然的巨大流量池,GPT Store将有机会催生出很多比平台本身更具吸引力的超级应用。
每当新一轮的科技变革带来产业颠覆时,行业引领者必将淘汰一批追风者,但也会孕育新生。OpenAI开启了“iPhone时刻”,Meta正在用开源生态反击,巨头的竞争之下,惠及普通人的超级应用值得等待。
你最期待的AI应用是什么?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