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你不投资,油价就得暴涨 ”,佘建跃:两件事影响油价
核心观点:
1、俄乌冲突后,运距的增加和运力的损耗正在抬升欧洲油价。
2、美国开启了页岩气革命的影响重大, 美沙联合建立的石油美元体系让美元的金融属性进一步增强,但实际上美国没有丧失对全球油价的主导影响。
3、沙特已经减产至极限,东边的基本盘至关重要;
4、“巴以冲突”一定会时不时地对油价造成一个冲击,但对供应的安全不应该产生实质性的冲击。
5、俄乌冲突和全球“双碳”目标的推进,将持续影响油价和油市。
6、在研究基本面时,需要把基本面的供需逻辑和三大价差——跨区、跨期和裂解价差进行一一映射。
11月6日,佘建跃在华尔街见闻“11.11大咖会客厅特别直播”中,就当前的原油市场做出上述分析和判断。
佘建跃是原中海油进出口公司原油部首席经济师,原油“教父”,深扎于原油贸易领域21年,从基层摸索起步,历经炼厂、贸易和国际原油对冲交易等各层级工作,是一位全面而细致地掌握原油贸易和定价各环节产业规律的实践派专家,已推出《油价的逻辑》大师课。
原价299元,课代表双11福利价169元,扫码抢购
他对国际原油定价机制和体系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其观点鲜明而富有预见性,是众多专业媒体和期货公司热衷的原油分析专家。
两个因素抬升欧洲油价
裂解价差是观测原油市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通过一个成品油的立体价差,可以作为观察这个成品油需求强度的一个指标。将主要的成品油的裂解价差按照其对应的收率进行加权的话,可以得出炼油产出的毛利,也就可以用来视为该地区成品油消费的整体水平。
从这个角度来看,欧洲油价抬升的第一个因素是运距的增加。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舍近求远”,要改到去美国进口,然后的话去中东进口,甚至到印度进口,价格自然随之飙升。
另一方面,欧盟自身炼油厂在过去也炼油不足,这就会发现一个现象:布伦特原油的裂解价差较之前贵。
伴随运距增加而来的,是第二个因素:运力损耗加大。实际上,就是没有那么多船去运输成品油。
今年的话,我们也可以看到汽油上半年非常高,到了下半年又轮到柴油类的价差非常高,所以这都是所谓的这个贸易摩擦成本的一个大幅增加的一个体现。那么因为进口成本在大幅度的增加,所以欧洲这些当地的链产也就没有必要那么“客气”了。
现在,裂解价差走向40-50元上方,所以不管是欧洲还是美国,它们的炼油毛利是好的;且欧美之间的成品油中间就隔着一个大西洋,所以两个成品油市场的套利关系非常的明确,锚定的也很紧密。
因此, 欧洲的高企的这个裂解价差很快就传导到美国,那么也导致美国的成品由裂解价差也涨起来。
美沙博弈对原油市场的影响
首先,石油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大宗商品,是人类社会能源结构长期以来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基础能源。
其次, 石油作为商品,其地缘供需失衡非常的明显。美国和沙特的话之前联手建立的石油美元体系,是美元脱离金本位之后的“替代品”。
这样就导致,沙特带头支持美国采取用美元结算石油,全世界也都跟着这么做。当产油国实现了石油盈余之后,全球投资者又会反向地投资美国。这就好比沙特获得了一重安全保障,这也是沙特当时重要的诉求之一。
但是当美国开启了页岩气革命后, 美国就从一个之前高度依赖油气进口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石油独立的国家,加上加拿大,整个就是一个很大的油气出口地区了。这不仅只是对原油市场,我认为这对整个能源市场的影响都很大。
这意味着:
第一,美国石油独立就意味着石油安全,它对石油的忧虑不在了,但其他地区仍然存在,这就导致地缘冲突问题上开始出现了“代理人战争”的模式;
第二,以前美元被公认为避险资产,现在我觉得是美元和石油。美元的金融属性也进一步的增强,包括美元指数在内的一些东西。其内在逻辑发生了变化。
第三,对于油价的分歧在扩大。实际上美国没有丧失对全球油价的主导影响,而产油国在减产阶段会提升自己对全球油价的话语权,所以双方在对油价的期待上是分化的。很显然的就是,消费国期望油价降低,产油国希望油价抬高。
结合OPEC最新的能源展望报告,当中提到随着GDP的增长,石油的需求还是要往上涨,这隐含了一个观点即:未来你不投资,油价就得暴涨。所以就前景而言的话,我认为未来会是一个更加动荡的能源市场,甚至原油市场也会展现在公众面前。
沙特减产已经到极限
所谓的两难的话就是说,沙特如果再减,它减谁?
如果是减美国的,那可以减,反正美国人买当地更便宜的油也可以;但如果说它要减亚洲国家的,那我觉得它是真的要对核心基本盘做一个考量。
所以,我认为沙特已经是减到一个极限了,特别是自愿减产这个事情,那如果说明年的话有其他意外的一些宏观因素导致石油需求要不好,那么沙特的话就不可能说自己一个人来承担,或者说找俄罗斯来承担。我觉得这不可能,那它就要继续地把所有人叫起来,大家再重新讨论一下,再重新分配一下份额。
所以,我的基本看法是,如果明年经济继续增长,按照经济的增长以及人口的增长带来的石油消费的增长,沙特肯定会借坡下驴,有序地撤回来这个减产。
也因此,我认为在市场份额方面,沙特不能再丢了东边的基本盘。
巴以冲突带来的“石油危机”得到缓解了吗?
整个这个中东的地缘局势其实就是四个字:乱而不断。
在2019年的时候,我当时就提了这个的这么四个字,那么我觉得这一次也没有什么特别不同的地方,还是乱而不断。
虽然说现在大家担心“巴以冲突”扩大化,引起中东石油断供的忧虑。但我个人认为,巴比冲突引发新的石油危机的概率并不大,尤其是一些投资者会联想到,引发类似于第四次中东战争后的“石油断供”危机,这种概率不大。
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市场需求在下降,即使断供,缺口也可以克服。页岩气革命后,美国、加拿大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在下降,中东地区也在下降。据我们估算,OECD 当前的这种石油消费水平,配上它的可控地区,目前的缺口也就是300万桶的一个水平,如果真的对它禁运了,这300万桶是否可以克服一下?
IEA(国际能源署)曾发布过一份报告,提到只要采取十项节油的措施,人类社会就可以每天减少消费300-350万桶石油。所以,如果他们真的禁运, 勒紧裤腰带是可以把这个困难扛过去的。
第二,断供对中东有弊无利。产油国和消费国之间天然高度相互依存,假如说伊朗要中断霍尔木兹海峡,那不是自断财路吗?而且本身美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没有亚洲国家高,断供对他们的“仇敌”没有施加任何影响。
所以我认为断供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从石油供需目前的格局,该打的仗还是得大,该卖的油也还得卖。所以,是否因为油价跌了意味着“巴以冲突”带来的石油危机得到了缓解?我也不好下定论,它一定会时不时地对油价造成一个冲击,但对供应的安全不应该产生实质性的冲击。
美国放宽对委内瑞拉制裁之后?
需要明确的是,美国人对委内瑞拉的制裁只是放松,并没有完全地去放开。
委内拉是全球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该国出的油品是高硫原油,本质上是地下的沥青矿,所以难以这种加工和炼制。所以,美国的炼油厂是旨在不断地加深加工高硫原油的能力来设计的。所以,无论是委内瑞拉,还是加拿大,对美湾炼厂来说都是没有技术问题的。
2022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美国是第一个跳出来禁止了俄罗斯的资源,整个美湾地区不得不去找新的资源加工,中东地区自然是它的一个首选。
所以解除对委内瑞拉的制裁,我觉得如果能够让美国的炼油厂可以自由地自主地去采购委内瑞拉的这个重油,那么对美湾链产来说的话是一个好事。
对委内瑞拉来说,这很显然也是个好事。至少从经济的角度上看,美国的炼油厂运距比较近,所以当地的原油市场将从一个灰色市场转变成一个公开市场,那么现货贴水就可以很快地就上涨到位。
长期来看,韦德瑞拉的石油资源如果能得到开发,美国如果能够把它变成第二个加拿大,将会进一步推动全球原油市场各自平衡的格局形成。
但这对亚洲的炼油厂来说这是不好的消息。因为亚洲炼油厂基本上无法和人家家门口的资源进行竞争,即使给价高,但也性价比不足。
未来两件事将影响油价
在未来的前景中,我们面临有两件很重要的事情,这将会持续地影响我们如何去看待油价。
一是俄乌冲突,它人为制造了贸易流的再定位。俄乌冲突平息了之后,不是说原油市场马上就会回归到原始的一个状态,我认为这个事情影响的时间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二是全球“双碳”目标。我对这个目标对油市的长期影响给予高度的关注,因为“双碳”目标的推进会影响到未来能源结构的转型。
从供应方面来说,有“石油峰值论”类似的对资源枯竭的焦虑,以及现在新能源蓬勃发展带来的可能性。
油价波动是一种常态,个人观点的话,还是偏向于无论是从分析的角度,还是说从这种交易策略的角度,需要市场参与主体们更多地去聚焦于这种基本面。
在研究基本面时,需要把基本面的供需逻辑和三大价差——跨区、跨期和裂解价差进行一一映射,通过价差的话去弥补和去感受。
三个价差背后有各自清晰的理论,还包括一些时政。应该来说是有助于我们去更客观地去评价全球原油市场的供需平衡状态,帮助我们去为全球油价的合理位置做出界定,为原油期货市场做出一个界定。
更多大佬观点请关注↓↓↓
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觉得好看,请点“在看”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