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刚发完文章,老黄就发布了141GB显存的GH200显卡,和我文章中观点预测的下一代产品性能改进方向一致。
英伟达还能“AI狂热”多久?
@曾鸿涛:
目前英伟达有两方面的困境和一方面的机遇。 一方面,英伟达即将面临的芯片制程的极限问题,可能大家都不太熟悉芯片现在面临的物理极限问题——量子隧穿效应。一句话概括就是随着芯片制程越来越小,半导体就会失去“半导”的特征了,制造出来的芯片就不可用了。人话来讲就是芯片制程在3nm以及之后的2nm、1nm即使能造出来,造出来的芯片也可能根本用不成,除非换材料。现在台积电的3nm芯片良率奇迹般的有55%,但是我更好奇的是造出来的3nm芯片实际运行起来究竟行不行,能有多大的效率提升? 第二方面,GPU也是超级耐用品,AI狂热的时候大家都是集中购买“铲子”,随后需求又会回落,AI热过后还会持续买铲子的仅有的几家企业也是为了维护存量用户的AI使用需求,但是这个阶段所需的算力可能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大模型GPT的“训练阶段”和“使用模型阶段”对显卡的性能追求是不一样的:在训练阶段是需要大家所熟知的“算力”,在使用GPT阶段,运行GPT时所需要的算力远没有训练时的那么大,这一阶段主要是吃显卡的显存(所以我估计英伟达下次面向数据中心的显卡产品应该是有巨大显存的产品,100GB往上)。 我从2019年就开始陆续交易英伟达,先后也经历过挖矿潮、居家办公和新能源汽车芯片需求(同期2020-2021缺芯潮),目前正在经历的AI热潮。我复盘下来英伟达的市场反应和股价波动特点就是:2018年之前是慢牛,数字货币泡沫破裂,3个月快速见底,一年企稳;快牛2020-2021.11居家和新能源热点,然后需求回落,慢跌一年。总结来讲就是“慢牛快跌,快牛慢跌”,在遇到下次热点暴涨之前都有1年的沉淀期、下跌期。 这次的AI狂热推动的英伟达快牛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持续2年甚至更久,要是之后英伟达转入下跌趋势,大概率是慢跌一年到下一个风口前夕。也是根据前些年的经验,这次成功利用英伟达财报在一个月内获得超过40%的投资回报。抱着“不挣最后一颗儿铜板”的投资方略,随在前段时间卖出。 英伟达的未来机遇 大家在关注英伟达的时候,最关注的肯定是他的游戏显卡和数据中心业务,但是鲜有人关注的是他的Saas服务,也就是面向企业端的软件服务,而这个业务才是英伟达下一阶段叙事的重要方向。 目前英伟达的Saas服务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软件服务方向,大部分软件服务是和“数据中心业务”配套的,以GPU为核心,和其他合作商合作提供生成式AI、计算光刻、AI医疗等服务;少部分的Saas业务是归类到“专业可视化业务”中,这部分业务的主要内容是数字孪生(智慧城市、机场、工厂、物流等)、3D交互网络(类似云计算)、训练大模型AI、自动驾驶测试和验证、合成3D数据等等。这些Saas服务都是显卡生意的延伸,可以很好的解决之前我提到的英伟达两个困境:我的芯片制程可以到极限,但是我的算法还没有;你花大价钱买的GPU虽然耐用,但是我的软件服务你可得无限续订。 下一个阶段的GPU市场必然是数字平台(数字服务、软件服务)竞争而非显卡算力竞争,在这样极具前瞻性(观点)的老黄带领下,英伟达以软硬件结合的实力构筑了其重要的护城河,而这是英特尔和AMD所不具备的。目前我能看到的终局就是AMD未来能以低价抢占重要的游戏硬件市场,英特尔在CPU市场走到摩尔定律极限后代工生产一些英伟达显卡(别意外),而英伟达将成为AI基建的重要承包商和供应商并占据高端游戏硬件市场。 最后给大家一点批判性思考的问题,以帮助大家更加客观的评估一家企业:GPT5的训练预估需要5万张H100,也就是20亿美元,但是有几家公司玩的起呢?假如全球有20家科技企业能订购的起如此规模(140亿人民币)算力集群,能给英伟达带来一年400亿美元的销售额,但这个GPU是年年都换新的吗?买完GPU之后的“英伟达软件订阅服务”究竟又能赚多少钱?英伟达能从中持续获利多少?是否能撑起这1万亿美元的市值呢?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曾鸿涛。虽然公众号更新没有老虎这里频繁,但是想来交朋友的可以直接给公众号发信息并注明来意。 @胖虎福利 @爱发红包的虎妞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2
举报
登录后可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