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涛骇浪 - 5月月报

01

持仓情况

当前基金持仓中等水位,适度减持港股持仓。其中A股占4成,港股约1成左右。

最近一个月的工作重心还是防守,一方面反复审视持仓的个股的基本面情况。同时,基于风控要求,降低仓位控制波动和回撤,止盈了部分的半导体,电力,同时对创新药,新能源等给基金带来损失的品种给予止损。综合来看,上半年的主要回撤来自于新能源,医药和港股品种。

本基金长期持有的品种都较为慎重,经过长期的跟踪,对企业基本面的观点不会轻易变化。每一次触及风控后的止损,都让我非常痛心。即损失了金钱,也损失了宝贵的时间,精力。

有一些品种,在市场看法或者板块流动性得到改变后,往往在长期的低迷下行中,一个月就得到了价值的重估。如果是个人资金,对于基本面保持不变甚至更为优秀的品种,我可能会忽略波动,甚至越跌越买。但是在公开产品中,基金经理在亏损品种上加仓这种操作受到约束比较大。这是基金产品和个人投资很大的一个差别。

02

市场评述

4月份的经济活动各项指标还是在低位,延续一季度的弱势盘底。各行各业普遍收缩,居民消费不振,消费品工业品产品价格下跌。电力企业算是难得的增长行业,也是一个在去年高煤价后困境反转的一个行业。

社会整体资金面还比较宽松,作为优质客户,我经常有收到中介机构提供信贷的骚扰电话,虽然一概不感兴趣,但是可以感知到社会资金面不紧张。

但是这些资金并不愿意进股市,可能是缺乏财富效应,可能是去年受伤后的疤痕效应,也可能是对于A股中长期的发展并不明朗。

本月涨幅居前板块

本月跌幅居前板块

从市场的走势来看,跌幅靠前板块反映的是消费低迷(旅游,餐饮,啤酒),或者是衰退(铜,空运),经济活动低迷,工业金属需求下降。

而港股方面,在欧美日本股市都创新高的情况下,走得甚至比A股还弱。港股基本面由内地经济决定,估值由全球流动性决定。当前内地经济数据不佳,全球美元指数继续在高位,加息的终点可能晚于期待,这些都是抑制市场的因素。

不过港股市场是真的太低了,互联网科技龙头业绩都好于一致预期,展示了强大的管理能力。创新药企业的转型也一如既往的坚定,考虑到港股流动性可能受6月人民币柜台的开放有所改善,还是值得密切关注。

03

市场前瞻

今年至今,经过年初放开后的反弹,大部分指数都回到了水下。对于后续市场的展望,其实就是围绕着一个核心判断,今年年线是阴是阳?

大概率,今年是一个弱复苏。去年是大阴线的情况下,今年能够收一个小阳线。这样每次市场回撤到水平面以下时,都是在画下引线。可以适当人弃我取。但是市场年下引线有多长?诱空会有多深?这个还是看市场自然走出来。从目前来看,美元指数高位,加息压力犹存,市场疲弱,需要严密防守黑天鹅。小概率上,今年再来一根阴线,沪深近年来也很少有连续两根阴线的表现。相应的基本面情况可能是市场缺少内生的恢复动力。回首过往两年,高点越来越低,人口结构的压力越来越大。不过这绝对是小概率,大力度的衰退只会引发大力度的刺激。

整体来说,现在的点位释放了不少风险,但是要说释放充分,也未必见得。

同样重要的是结构。市场很多指数创新低的同时,通过爆拉AI和中特估,为指数赢得了喘息休整的空间。

回首过往3年,基本所有的板块都跌过了。19年行情率先启动的是5G,然后券商暴动确立牛市,顺周期和茅指数拉出主升。随后,科技率先见顶,创新药和茅指数在后续跟跌,同时新能源托市领涨,使得整体市场指数波动远小于实际体验。

如今,最晚见顶的新能源也已经调整了有10个月,其余指数的寻底已经接近尾声,最先结束调整的TMT在AI上找到了新故事借尸还魂。有理由相信当前的估值已经比较充分的反映了疲弱的现实。

今年大幅跑输的消费品,医药,新能源,有望在后续随着新的市场变化,再度讲出自己的故事。

不过当下,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潜在的黑天鹅不可不防,投资者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所以综合来说,对市场并不悲观,因为价格已经充分反应了现实。但是依然要小心从事,毕竟市场黑天鹅横飞。

04

基金的准备

投研思路:

【基本面和交易】

最近的市场难,难在认认真真的做基本面研究的投资者,往往被市场的无厘头所造成的波动打压。

活跃资金并没有完全根据估值给予低估值品种更多空间,而是以讲述投资逻辑的方式选择了整体持仓较少的中特估和AI突破,很多基金因为相关的持仓较少被迫砍仓换股,从而对新能源,消费品,医药造成了大力度的抛压。而坚守自己的投资风格,不去追高位品种的基金,也面临着回撤,不得不收缩,或者触及到风控而止损,又对低位品种造成再一次的抛压。

而这些交易性的因素,其实并没有改变企业的基本面。不少非热门赛道的品种,依然保持着比较好的盈利能力。不过基金经理也充分的认识到,没有板块的机会,个股也很难独树一帜。整体市场不好,明珠也只能蒙尘。

作为A股的基金经理,必须强化自己在交易上的能力,顺应市场,而不是和市场对抗。

【韧性和斗志】

最近两年,很多基金管理者都压力山大,我也是一员。

回望过去人生几十年,过去的2年是最困难的两年。如果再问我一次会不会后悔,我想肯定不会后悔。

当初也预料到市场的波动,当时是以2025-2030年中国GDP体量登顶,寻找结构性扩张投资机会的初心来的,但是在不断的危机来袭,放下身段,迂回前进,坚持下去也是一种战术。虽然市场设立了不少挑战,但是这也许才是人生真正的常态。

当下不如人意,那就继续努力,继续潜心练剑。

投资是一场消耗热血和青春的持久战,也是托付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的存亡战。继续坚持谦虚谨慎,勤奋学习,同时注意健康,适当放松,保持热情,决不放弃,耐心跟踪市场的转机。

专栏目录

作者为原上市外资互联网企业中国区分公司总经理,资深头部消费品,医药企业高管。以企业家的眼光审视实业投资机会,擅长成长股投资。相信分享是最好的回报。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