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

半导体芯片概念公司介绍与投资逻辑

@投研帮
对于国内芯片行业,我专门请教了一个从业15年的业内人士。他虽然不怎么参与资本市场,对股票热点和概念也不是很了解,但这反倒让他避开了市场里那些浮躁的噪音,仅从行业内知名度层面把业内几个上市企业做个简单介绍。 首先他给我科普了一下半导体芯片产业的体系: 基本的从生产到销售的主线就一条:原材料——代工——成品芯片 其中代工厂用的生产设备,有专门的设备提供商供应。(卖工具的) 代工之前,其实还有个小步骤,就是设计,这个后面也会单独讲一下 下面是他的分享。 1,先说中间的生产环节(代工),国内龙头有两家 中芯国际$(00981)$ 华虹半导体$(01347)$ 这两位都有在港股上市并形成了规模化,开始盈利,在这个上规模就意味着降成本的行业,两家算是已经做大做强,独占鳌头。 剩余的,比如紫光集团等等,还有一些封装测试厂,现阶段都被炒得很高。 问题在于,这个行业是资金密集高投入行业,前期建厂与设备搬入投入巨大,产品量产需要3-5年的周期,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届时产品销售是否有利润尚不能确定。即便是中芯国际这样的国内龙头,也是在成立的第15个年头才开始赢利。 所以说这些中途转型的,以及排在后面的代工厂,是不是真的有投资价值,还是个未知数。 2,接着说卖工具的(半导体生产设备) 首先,卖的工具属于精密制造设备 它的先进程度与质量直接决定半导体芯片产品的性价比。我们的高端制造一直拿不到海外核心先进技术,欧美日的半导体设备在半导体各个制程上的市场占据绝对优势。 尽管国家意识到自己的差距,扶植本土设备厂商,以期迎头赶上。遗憾的是,几年来并没能形成竞争力,主流设备还是要依赖海外设备,比如 应用材料($(AMAT)$) 东京电子($(TEL)$) 科磊($(KLAC)$) 对了,还有一个另辟蹊径的投资思路: 生产制造过程中,除了原材料以外,还会有一些使用的耗材,这些耗材其实也是个值得投资的领域: 举个例子:硅晶圆(就是制造CPU用的那个圆形的材料),一直是韩国日本垄断供货 国内有一家叫上海新阳的公司目前开始切入市场,国内首批12寸硅晶圆配合“大芯片”战略上市在即,届时包括中芯国际在内的国内主流芯片厂都会使用上海新阳的产品。 半导体制程中,表面清洗去除多余残留的清洗工艺是必不可少的。巨化股份这家一直合成空调氟的公司于去年得到了半导体产业基金的青睐,以其化工氟行业常年的经验优势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清洗液(氢氟酸)的生产厂商,尽管目前还没有具体投产与销售的数据,但是半导体产业基金的投资,已经给公司新业务提供了背书。实事求是的讲,原材料和耗材大多涉及到传统的化工技术,相比设备而言,我们的差距不大。 3,最后就是生产之前的设计了: 芯片设计这块儿,最大的问题是,即使你设计出了好东西,国内目前的工艺水平达不到的话也是白搭。 这就好比是你设计出了个横跨太平洋**炸天的桥梁,连接了中美两国,但如果不能生产出足够强度的材料,设计的再好也是白搭。 也就是说在半导体工艺上,我们是相对落后的,导致我们再好的设计理念,也难以实现,所以说国内的半导体设计公司更多的是欧美设计公司的追随者 兆易创新$(603986)$ 汇顶科技$(603160)$ 这两家目前充当的只是个跟跑者,两家公司的管理团队都是优秀的海归,加之国家政策上大力扶持,它们的知名度与产品口碑越来越好,在股票市场上也得到了良好的表现。无论是“大芯片”的背景还是在从业内综合实力而言,兆易创新和汇顶科技算是不错的选择。 总结 有专家总结说,4年前的去“IOE”使得国内软件企业迅猛发展,上市公司股价涨了4倍,2年前的新能源汽车兴起,使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公司股价上涨4倍。此番半导体芯片的贸易封锁,是否能激活国内相关行业上市公司,同样得到股票上涨的结果呢?用历史判断未来容易固步自封,总观察反光镜是无法专心前行的。这次事件是一个行业机会。面对起初整体板块群情激昂表现,理性面对尤为重要,做到去伪存真,选出那些有实力公司持有并获利,对于蹭热点,炒高市值的公司要避而远之。
半导体芯片概念公司介绍与投资逻辑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