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到底意味着什么?
2021年,有一个词在国内火起来了,这个词就是内卷。几个月前我和一群在美国的朋友聊天,就谈到内卷这个词。这个词在英文中原本叫做involution,最早是康德提出来的,康德提出这个词的时候,是把它和evolution也就是演化这个词对举,讲一种向内的演化。
后来有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把这个词运用到了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中,再后来一位在美国的华人社会学家在一本研究中国农村的学术著作中使用了“内卷”这个词,这个词就逐渐在国内的学术界和舆论中流行起来。只不过大众舆论所讲的“内卷”,其实已经和英文中involution这个词的意思发生了偏离。
所以,我在和美国的朋友聊到这个词的时候,他们想不起来这个词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象,我就和他们举了几个例子。这些例子是我从一篇介绍内卷的文章中看到的,据说是华为内部论坛的一篇文章。
有哪些“内卷”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毫无意义的精益求精。比如说有的公司开会的时候,桌面上的茶杯摆得无比整齐,非常精确,横看竖看侧看皆成行。然而我们都知道开会重要的是参会的人和会议讨论的内容,茶杯摆得再好对会议也没有实质意义。
第二个例子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比如一件不复杂的事情,本来做个决定非常简单,但是有些地方的个别领导要刷存在感,结果把过程搞得很复杂。第一步先要出调研报告,然后邀请专家讨论评审,再将评审结果逐级上报,最后由领导拍板决定。
类似的现象还有一些人为创造出的严重偏离目标的工作,比如搞风险投资,原本可以使用市场机制有效进行,有的地方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搞什么创业节、创新大赛,其实这些活动本身并不会产生创造力,钱花在这些复杂繁琐的事情上,反而有悖于投资创新的初衷。
第三个例子是低水平的重复,比如说硅谷出了一家新技术公司,很快国内就冒出一大群模仿者,这样的事情在视频网站、团购、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上都发生过。由于竞争对手太多,于是各家企业精力都耗在了相互争斗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却没有诞生创新的内容或技术。
第四个例子是封闭体系内越来越剧烈的内部竞争。最典型的就是今天的中小学教育,学生为了多考一点分数,被迫在教学大纲内下苦功夫,比谁做的题多,比谁做的题难。然而那么多时间花出去,所学的内容并没有增加,大量的重复练习还可能扼杀学生的创造力。
第五个例子是在同一个研究课题上无休止地做研究。在学术界,有一种现象是,一个热门的课题会在短时间内涌进来一大群人做研究,一些人为了出论文、出专著,来回来去反复发表没人看的文章。许多人研究的内容其实是重复的,彼此间论文抄来抄去。有的人为了吸引注意,只能不断地刻意标新立异,用牵强附会的证据去支撑那些看似新颖、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的结论。这种现象无论是在理工科,还是在人文社科领域都普遍存在。
发达国家有“内卷”吗?
我讲完这些特点和例证,原以为那些美国朋友会觉得好笑,谁知他们笑了,却不是嘲笑,而是自嘲。他们讲,你要是把这些内容用英文发表在《纽约时报》上,大家都会说这明明就是美国啊。
一位父母来自日本的朋友讲,你说的“毫无意义的精益求精”在日本也有很多。比如尼桑的GTR超级跑车就是这么造出来的。它为了保证车身外面的漆绝对平整,要让汽车在生产线上通过一个很长的,两边有无数日光灯管的通道。这样只要漆喷得有一点不平,那个地方反射出来的日光灯管就会变得扭曲。但其实那些完美的跑车上路两个月,溅起来的小沙粒就会把车的表面磕出一些微小的凹坑,甚至磕掉一点漆,也就是说,那个完美的外观在真实的世界里根本维持不了太多时间,但厂家还是这么做。
另一位在座的美国人讲,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在美国也有很多。比如在美国,有些事情原本是行政部门的工作,执行就行了。然而,有时候就会有人站出来拒绝执行,然后让法庭一级级对行政命令进行裁决,而下一级的法官和上一级的法官的裁决又未必一致,结果很多小事情甚至会一级级上诉到最高法院。等最后的裁决下来,原来那件事早就不用做了。这就是美国版的简单问题复杂化。
再比如,封闭体系内越来越剧烈的竞争在美国也比比皆是。比如美国的政府部门中、大企业中、NGO中,各种职位的数量可能几十年都没有增加,人与人只能通过内部竞争谋求生路。即便是那些发展不错的跨国企业,虽然看似在不断地招聘,实际上也是一职难求。近几年来申请谷歌工作的成功率才2%左右,只有申请哈佛大学成功率的一半。至于在教育上的竞争,虽然不是像中国那样看高考的那个分数,但激烈程度一点不差,只是表现不同而已。
“内卷”究竟意味着什么?
从这些事实你可以看出,在中国大家担心和焦虑的所谓的“内卷”,其实在欧美国家可能早就出现了。这样看来,所谓的“内卷”可能只不过是社会经过高速发展之后,到达平稳发展的状态时出现的一个必然结果而已。中国因为刚刚到达这个阶段,因此社会上这两年开始关注这个问题。究其原因,可能是在社会发展相对缓慢之后,各种机会增加的速度较原先显得少了,竞争显得激烈了,仅此而已。有些人讲起内卷,就要从什么文化基因、官僚制的历史等等方面找原因,可能是搞错了方向。
很多人会把今天的竞争局面和过去40年的情况做对比,这样的对比没有什么意义。中国过去40年里的那一代人,可能是全世界有史以来最幸运的一代人,没有之一。我研究了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过去40年的中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主要经济体唯一一次长达40年的高增长。在此之前,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有甲骨文记载的信史开始,找不到长达40年不打仗的年份。
在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上,商王武丁是第一位明君,但是他当政50多年几乎是年年打仗。之后所谓的明君,比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康雍乾等等,也是动不动就要征战。而在战争的环境中,百姓是过不上太平的生活的。不知道战争为何物的生活,是现代才出现的事情。
而在中国过去的40年里,各种机会简直可以用“不可胜数”来形容。任何人,只要在踏实做事情,不论做的是什么,几乎都能改变命运。但是,任何经济体都不可能只有长时间的高速发展,永远不减速,这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经济学规律。
正是因为机会太多,很多人才不把机会当机会,中了人类文明史6000年来的头彩而不自知,而是还要刻意寻找机会之中更好的机会。在我看来,接下来的一代中国人,只要继续和平的生活,就会获得人类文明史上第二高的彩头。只是这个彩头虽然大,比起上一代人还有差距,于是有些人觉得心理似乎不平衡,就好像中了100万大奖的人相比中了一个亿的人,会觉得心理不平衡一样。
其实相比之下,在今天欧美日本这样的国家,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走了一个人,才有一个机会。更何况很多机会转移到中国、越南和印度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只能想办法把事情做得更精更好。可以说谁要是能中一个1万元的彩头就高兴得不得了了。
是“内卷”还是发展?
客观地讲,把事情做得更细致并不是一件坏事。在过去40年的高速发展中,很多领域都有追求高速度的发展超过追求高质量的现象,很多地方的事情做得还不够细致。比如说,桌面上的茶杯虽然没有必要用线码得精准无比,但是桌上的杯子横七竖八乱放当然也是不合适的。当那种靠简单粗暴的方法就能解决问题的场景越来越少,活儿就必须做得精细。
就拿写代码这件事讲,我看过国内很多企业的代码,虽然它们能实现功能,但是质量比起美国大IT企业差得还远。李开复十多年前曾经在中国推广谷歌的代码规范,他讲这是世界上最好的规范,没有之一。按照谷歌的代码规范,代码中哪怕多一个或者少一个无关紧要的空格都通不过。你可以说这和把被子叠成豆腐块没有区别,但如果大家都习惯了这种规范,把代码写得整洁,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我之前在一次周末问答中讲过,当一个企业从小公司发展成大公司之后,一些流程就变得非常必要。还是小公司的时候,一些事情直接做也无妨,但当规模变大了,就需要有规范的流程。当然,有了流程就可能出现更复杂的障碍,包括办公室政治。但是一家企业不能永远处于初创期,它总要进入成熟期。
一个社会也是如此,会从一开始不规范的市场,进入到一个约束越来越多的市场。这些规范,有时不是为了最好的结果,而是为了防止最坏的结果。一些人不习惯这些规范流程,会讲这是内卷,其实这些看似复杂的过程,可以避免很多灾难性的结果。当你只有100元的家产时,不会太担心事情搞糟了损失家产,而当你有100万的时候,做事的方式就完全不同了。
所谓的内卷其实也是对社会的一次洗牌。过去那些善于追求数量、追求速度的人占到了先机,获得了机会,但是今后,那些只有数量没有质量的东西,就会成为被“内卷”淘汰的对象。好的产品永远是供不应求的,这个道理放在人才的竞争上也成立。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