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躺平?
躺平是最近一年以来一些年轻人提出的一种主张,讲面对激烈的竞争,采用不参赛的方式来消极对抗,用年轻人的话来说就是“不卷了”、退出“内卷”;而在具体的行为上,主要采取的做法是降低自己的欲望和对生活的要求,甚至不再长期工作,只做兼职或者零工,过非常低成本的生活。你如果稍微了解经济规律就知道,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的,本身不是什么值得赞同的事情。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对躺平的做法提出了解释,甚至引用了一些历史先贤来类比“躺平”,比如“非暴力不合作”“竹林七贤”“独特的反抗”“极简生活”“当代的第欧根尼”等等。但问题是,真的可以这样类比吗?或者再问一个问题,躺平者真的能躺平么?
欧美国家“躺平”的年轻人
实际上,就像之前信里说的所谓的内卷在欧美国家早已有之一样,在“躺平”问题上,欧美国家也早就出现过类似的现象。在上个世纪的美国和欧洲,一代代出现了好几波对社会不满、发起积极或者消极抗拒的年轻人。
那些年轻人面临的是怎样的环境呢?我们可以来具体地看一看。我在《阅读与写作》课程中介绍过“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他们的很多作品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欧美一部分迷惘的年轻人的写照。当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时期呢?就美国而言,其实20世纪20年代前后是美国发展最为繁荣的两个时期之一,史称柯立芝繁荣,另一个这样的年代是克林顿时代。而欧洲的这一时期,则是作家茨威格无限怀念的“昔日的好时光”。
也就是说,恰恰是在这一个全面繁荣的时代里,许多年轻人陷入了迷惘。如果要说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可能这样的现象才是我们更应该思考的问题。这一时期那么不满于社会的年轻人,很多时候其实不是因为社会太糟糕他们不满意,而是因为社会太好了,让很多人都能接触得原本接触不到的东西,在对比之中引发了部分人的不满;又或者是因为物质条件丰富了,反而让一些年轻人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但是,在所谓“迷惘的一代”中,有菲茨杰拉德笔下的那些悲剧的青年男女,也有海明威这样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全世界自由事业的人。我在《阅读与写作》课中详细分析了这两类人,你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20世纪20年代过去了,到了5、60年代,在欧美又出现了一波年轻人的运动,这些年轻人的主张和“躺平”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也被称为“垮掉的一代”、颓废派等等,后来的“嬉皮士”也是这一派人的延续。研究文化现象的人讲,这些运动体现了新青年对“旧制度”、“旧道德”的不满,体现了年轻人消极不合作的反抗态度。直到今天,还有人赞扬这一代年轻人的反抗精神。
但问题是,这些人后来怎么样了呢?
“躺平”的美国年轻人后来怎样了?
恰好,对于60年代的这一代的欧美年轻人,我还接触过不少,有很多一手资料。具体来讲,这一批人后来分化了。
其中的一部分人到了70年代,穿上了正装,开始上班,或者认真创业,从事非常有创造性的工作。比如乔布斯和比他年纪稍微大一点的硅谷第二代创业者都曾经是“垮掉一代”的年轻人。
我原来在巴尔的摩的房东也是这种人,在60年代民权运动的时候,他和同学从巴尔的摩走到华盛顿去**,那可是单程40英里的距离,相当于1个半马拉松。后来,他老老实实当了巴尔的摩《太阳报》的摄影记者,还被提名过普利策奖。这部分人其实占了那一代年轻人的大多数,也就是说,这些年轻人“躺”了一阵子之后,发现没法继续躺下去了,还得回到社会合作之中。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一直躺到了今天。在往日嬉皮士运动的中心伯克利,今天还有很多无家可归者,他们中的很多人就是从60年代一直躺到了现在。我自己其实平时不太敢和他们搭腔,没有直接问过他们的想法。所幸的是,我认识的一位硅谷中餐馆的老板认识一大群这样的人,他给我讲了这些人的想法。
这位老板原本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他太太在打理一家在湾区很有名的中餐馆,后来他从大学退休,就和太太一同打理餐馆的业务。我经常去那里吃饭,慢慢和他们就熟了。有一次其他客人都走了,就剩我们一桌,我就和他们夫妻二人聊起老教授退休后的生活。
这位太太讲,老先生每天早上四点半起床,五点钟出门散步,因此斯坦福附近的流浪汉他基本都认识,而且还和很多流浪汉是朋友。因为在他散步的那个时间,外面只能看到流浪汉。听到他有这样有趣的经历,我就问了他很多流浪汉的故事,这些故事很有意思。
根据这位老教授的说法,这些流浪汉很多并不是因为过去家里穷,没有机会受教育,他们之所以成为流浪汉,一方面是因为愤世嫉俗,消极反抗,最后无法融入社会,另一方面则是自己也喜欢这种躺平主义的生活方式。换句话说,他们并不完全是因为生活所迫才流浪,而是还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另外,这些流浪汉中的很多人其实并不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完全赤贫的状态,有的人手里其实有不少钱,手上的现金甚至比有的普通家庭还要多,毕竟美国有的普通家庭手里甚至拿不出500美元的现金救急。而这些人的想法其实也不能简单地用“懒”来形容,很多人其实有很鲜明的主张,反对传统道德,批评政府对公民权益的限制,批评大公司的贪婪,社会机构和NGO组织的陈腐等等。
你会发现,这些想法其实和有些人对于“躺平”的辩护很相似。比如有的人会讲,一些躺平的年轻人不买房、不买车、不结婚、不生娃、不消费,以最低的标准生存,是为了拒绝成为他人赚钱的机器和被剥削的奴隶。这和上面说到的这些流浪汉的想法就非常像了。当然,我不是说躺平的年轻人未来就会成为流浪汉,但这些想法上和行为上的相似性让人不能不产生这样的担心。有的人讲“躺平”是今天年轻人的思想解放,其实如果了解当代世界的历史就知道,所谓“躺平”的主张并没有超越欧美60年代“垮掉一代”年轻人的水平。
“躺平”是“极简主义生活”吗?
孔子讲,“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意思是说,在一个好的社会,一个人只能落得贫贱的下场,是那个人自己的耻辱;而在一个混乱的社会,一个人如果大富大贵,那才是那个人的耻辱。如果按孔子这个想法,今天正逢人类世界几千年来的盛世,一个人如果躺平到了流浪汉的程度,其实可能需要思考一下自己的问题。
同样的道理,有的人把“躺平”和第欧根尼的犬儒派哲学做对比,也是有问题的。首先,第欧根尼生活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是古希腊古典文明的末世,和今天是不可比的。其次,第欧根尼并不是一无所成,他对人类的思想是有贡献的,可是那些单纯只是躺平的人又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呢?
类似地,把“躺平”和竹林七贤做对比也犯了一样的错误。竹林七贤生活的年代正是司马氏统治最黑暗的时期。那个时候要出来当官,就要对司马氏阿谀奉承,那就如同孔子说的“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因此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向秀等人只能装疯卖傻以避祸。这和今天讲的“躺平”并不是一回事。
另外,还有人把躺平和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划等号,也是不恰当的。因为极简主义生活只是降低物质欲望,把时间和精力省出来是要做更多的事情,而不是什么都不做了。
我的导师贾里尼克教授就是一个过极简生活的人。他自己收入不低,太太也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但是夫妻二人的生活十分简朴。他们住在离学校不远处一个不算很大的房子,我认识他们的时候,他开的那辆老丰田车已经有20多个年头了。有一次我们和贾里尼克教授过去在IBM的下属们吃饭,那些人早就过上非常富裕的生活了,听说贾里尼克还在开1970年代的那辆丰田车,都惊呆了。这位老教授平时的饮食也非常简单,他逢年过节会请我们去他家吃饭,那个饭菜实在是太简单了。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些三明治,以及生的芹菜、西红柿和胡萝卜。
贾里尼克教授的生活如此简单,其实是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的事情。他在62岁那一年,也就是很多人开始退休的时候,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了语言和语音处理中心CLSP,经过他十多年的努力,这个中心成为了全世界学术界中规模最大、最富盛名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研究中心。老教授一直工作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天,在那一天他仍然按时到达了实验室,后来才觉得有些不舒服,很快便与世长辞了。像贾里尼克教授这样的生活方式,这才是我所理解的极简主义生活。
小结
今天,有的人会把“躺平”的原因归结于所谓的内卷,甚至归结于当年父母对自己训诫太过,以至于自己今天再也不愿意努力了。但有一个问题不知你想过没有,40年前改革开放之初,年轻人面临的条件比现在还要艰苦得多,为什么没有人选择放弃、呼吁躺平呢?很简单,因为在那时,躺平就意味着饿死。
换句话说,今天很多人之所以想要躺平,是因为还有条件躺平,其实是上一代的奋斗给年轻人创造了可以躺平的条件。这也是为什么在柯立芝繁荣的时代,美国的青年人反而出现了迷惘。这是躺平的硬件条件。从软件上讲,今天的社会对个人行为也更加宽容,让一些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地生活。但是,一个人躺久了,恐怕就像伯克利的流浪汉一样站不起来了,一个社会躺久了,可能就再也没有让人躺的资源了。
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人对于社会中一些不公平现象有所不满,比起直接放弃,躲进自己的小天地中在父辈提供的条件上一躺了之,不如采取行动,和其他人一同来营造一个更好的、更公平的环境,让社会尊重每一个人的工作和每一个人的价值。
划重点
1、就像“内卷”现象在欧美国家早已有之一样,在“躺平”问题上,欧美国家也早就出现过类似的现象。
2、有的人讲“躺平”是今天年轻人的思想解放,其实如果了解当代世界的历史就知道,所谓“躺平”的主张并没有超越欧美60年代“垮掉一代”年轻人的水平。
3、极简主义生活只是降低物质欲望,把时间和精力省出来是要做更多的事情,而不是什么都不做了。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