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

叮咚买菜才不是每日优鲜!

@Lady_Susu
“生鲜电商第一股”每日优鲜上市仅两日,累积跌幅已经高达35%。相信除了我之外,也套了不少韭菜同胞。 看来,有时候“第一”也并不是件好事! 与每日优鲜同日递交招股书的叮咚买菜,于昨晚正式登陆纽交所,最终股价高开低走,收涨0.09%。 据之前消息,叮咚买菜临时将拟发行的ADS数量从1400万股大幅缩减至370万股。这样一来,在扣除费用之后,公司筹资额度可能仅剩8000万美元左右,较此前大幅减少约74%。同为前置仓模式的生鲜电商,叮咚买菜此举是为啥? 莫非是面对破发大跌的每日优鲜,吓怕了? $每日优鲜(MF)$$叮咚(DDL)$ 首先,什么是前置仓? 前置仓目前在国内主要是生鲜新零售采取的一种仓配模式,每个门店都是一个中小型的仓储配送中心,这样消费者在线上下单之后就可以直接由最近的门来配送了!这便是支撑它在门店3公里范围内可以做到30分钟送达的重要前提~ 缩减筹资规模,或许是无奈 叮咚买菜极有可能也是无奈之举。 在特别需要烧钱的前置仓生鲜电商行业,大幅减少筹资的额度不太可能是主动行为,毕竟钱是越多越好。就算主动砍,砍到只剩四分之一也是匪夷所思。 上市即大幅破发的每日优鲜,明显让投资者们感到害怕,经过周末两天的思考,可能很大一部分群体决定不再认购叮咚买菜了。而且,陆续有一些投资者撤销了自己已经认购的股份,这导致叮咚买菜认购出现严重不足。 叮咚买菜不是每日优鲜 同为前置仓模式的代表者,后起之秀叮咚买菜并未落后于每日优鲜。在GMV、人均单量、SKU等核心指标上,甚至还处于明显领先的地位。 至2021年6月21日数据: 叮咚买菜已经覆盖了中国34个城市,拥有950个前置仓。 每日优鲜则在16个城市拥有631个前置仓,规模和覆盖范围明显不及叮咚买菜。 从增速方面来看,叮咚买菜优势则更加明显。2020年,叮咚买菜实现总收入113.36亿元,增速达192.2%。2021年Q1收入也达到38.02亿元,同比增速为46%,均远高于每日优鲜。至2020年Q1之后,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之间的差距已经越拉越大。 从用户角度来看,叮咚买菜的日活增长极为迅速,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61.2%。至2021年Q1,叮咚买菜的月活数量超过2300万人,大约是每日优鲜的3倍多。 虽然叮咚买菜亏损额度和速度均大于每日优鲜,但从毛利率的角度来看,除2020年上半年外,叮咚买菜的毛利率均要高于每日优鲜。到2021年Q1,毛利率的差距扩大至6.9%。净利率方面,叮咚买菜至2021Q1为-36.4%,而每日优鲜则为-39.9%,意味着叮咚买菜的盈利能力实际要比每日优鲜强,而亏损则可能来源于更大规模的扩张支出、研发支出等方面。 因此,从与每日优鲜对比的角度来说,叮咚买菜或处于明显优势。 从股价本身来说,叮咚买菜后来居上的强劲势头,表现好于每日优鲜,但二者短时间内盈利无望,市场应给予其更多的时间。 亏损问题,需要时间来给答案 目前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仍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有加大的势头。前置仓模式的最大成本来自于营业成本,其次则是履约成本。因为追求极致的快和好,建立仓库、骑手配送需要极大的支出。(根据招股书显示,在疫情期间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的净亏损率都控制在11%左右,已经达到了非常好的水平,实现了规模效应。) 成本方面,仓库和骑手的支出可能较为刚性,因此需要在毛利端解决。对于占GMV较高的生鲜类产品,可以提高高溢价、高品质产品的份额,或推出自有品牌,如叮咚买菜的“日日鲜”猪肉、“拳击虾”小龙虾等。 履约费用方面则有望因为密度和规模的提升而得到摊薄,但在前期仍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销售费用端则将得益于规模和用户粘性的提升,从而主动减少广告的投放,进而降低相关的费用。 从行业前景来看,中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空间巨大,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至于打新的每日优鲜,我...就(被迫)长线持有吧......
叮咚买菜才不是每日优鲜!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