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vs三胎,你想选择哪一个?
@Lady_Susu:
前些年,百度贴吧的“家里蹲吧”非常火,关注这个吧的都是一群在家啃老的年轻人。 吧里很多人有手有脚却不出门工作,极端的人甚至会通过暴力威胁年迈的父母出门打工,以获得家里蹲的生活费。 现在冒出的这个“躺平吧”,和“家里蹲吧”相比,两个群体有一定重合的地方,又不完全一样。 据说,在人的各种姿势中,躺平是最舒服的一种。从这个词义出发,逐渐产生了一帮躺平大军。 $百度(BIDU)$ 最早关注躺平吧的时候,当时关注数量只有几千人。 由于最近各大新闻报纸都在讲这件事,使得“躺平”这个词热度居高不下。 现在这个吧已经有粉丝15万,热度排在第一。 为了让大家了解躺平是啥玩意,先简单讲3个吧友的故事: 第一个 吧友小A进厂打工一年,没想到最后一结算,好家伙,工资经过一番盘剥之后,最终资不抵债。 于是乎,他干脆破罐子破摔,决定学深圳三和大神的做法,两天打渔,三天上网。 第二个 是流传很广的一张图片(原贴已经被删除),里面讲的是,一个人通过压缩自己的开支,一个月花销控制在两百元以内,那他一年只需要工作一两个月就能养活自己。 第三个 是躺平吧里的一个精华帖。一个女生分享了自己的躺平经历。 根据她的介绍,自己因为大学时候对于社会人际关系感到失望,同时考研的时候恰好遇到疫情,考试失利,也错过了找工作的最佳时机。 她就这样躺了一年多。 她目前住在父母的家里,位于一个城乡结合部,物价水平并不高。 自己收入来源有三种,绘画、手工艺以及摆摊。她计划攒够钱买电脑,然后当一个网课老师。 她在帖子里,偶尔会给大家分享一些省钱小妙招。 比如说,大学毕业季,学生会丢掉很多衣服化妆品等物品,有心的可以到里面捡漏。 另外,她开始尝试使用布制卫生巾,(也就是手洗,循环利用那种)她算了一下,两条布制卫生巾28元,相比购买超市一次性的,需要用4个月才能回本。虽然不方便,但是她觉得对于可持续性而言,这是值得尝试的。 现在网络上很多人(特别是专家学者)对于这帮躺平一族颇有微词。 白岩松之前采访的时候讲了他对于当代年轻人的看法,他声称现在的年轻人有压力是很正常的。 他这句“不会吧”不仅杀伤力极大,同时侮辱性也极强。 这番话触及了很多人的敏感神经,然后各大平台无一例外都是在骂的,白老师最后如愿以偿登上了B站的鬼畜区,成为了我那几天的快乐源泉。$哔哩哔哩(BILI)$ 躺平这个话题持续发酵,几大官媒轮番上阵,试图打醒躺平老哥。 南方日报发文:《“躺平”可耻,哪来的正义感》,紧接着#清华教授称躺平极不负责#又上了热搜。 所以这几天面临的是一个非常古怪的局面。 一方面各大官媒大V试图对有躺平这种大胆想法的年轻人当头棒喝, 而评论中却又是一大堆倒喝彩,甚至阴阳怪气的声音。 我看了半天,发现有关躺平话题的评论区,无不透露着一种对于社会的不公、以及对于生活事业的一种求而不得的戾气在里面。 也难怪大家会上火,因为房价高企、996工作制、延迟退休、刚刚又冒出了个三胎政策,这一代80、90后真的要被薅到头秃。 在三胎政策刚出来后,新华社做了一个调查,“你们愿意生几个娃?” 吃瓜观众并不买账,大多数人选的是完全不考虑这个选项,非常真实。 毕竟,这巨大的育儿成本以及为此放弃的工作机会,就是最好的避孕药。 躺平吧老哥看到外面对于自己的一些指责,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用一个经典表情包作为回应。 任由你说破嘴皮,我却躺平岿然不动。 有人甚至总结出了躺平吧的一份教义。 躺平吧并不是像家里蹲老哥那样直接辞掉工作,回家啃老,喝酒蹦迪玩游戏,然后直接混吃等死。 相反,它所倡导的更像是一种为了抵抗消费主义而产生的低欲望生活。 该吃吃,该喝喝,不过直接放弃如今最贵的几种消费,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娃。 有些更加极端的甚至会抵制绝大部分消费。 不用掏空6个钱包,不用理会各种彩礼,也不用烦心4脚吞金兽,这么想的话,生活也未尝不可。 不过,目前躺平的主要问题,也可以说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符合社会正能量。 我非常喜欢梭罗的《瓦尔登湖》这本书。书里面讲述的是梭罗年轻的时候,在瓦尔登湖搭建小木屋,独自在那生活了两年的故事。 他在书中提到了当时社会中很多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就拿房子这件事来说,美洲的印第安人用几天就能搭建好属于自己的房子; 而现在,城里绝大多数人都买不起房,每个月都还要交昂贵的房租,而房子却还不是自己的。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某位学者曾雄心勃勃地说: 按照生产力的提升,或许未来的人只需要花费一半的工作时间,就能享受到与现在同样好的生活条件。 再说直白一点,在之前生产一个汤勺需要1分钟,而生产力提高后,一个汤勺生产时间变成了半分钟。那么理所当然在人口变化不大的话,满足世界同样的物资供给,那么只需要之前一半的生产时间就够了。 生产力不断提升,我们很快就能从8小时工作制脱身出来,变成4小时甚至2小时工作制。 不过诡异的是,虽说现在生产力的确是在肉眼可见地提高,但是工作时间非但没有降低,反倒是日益增加。别说8小时工作制,现在都奔着007、延迟退休去了。 为什么社会的发展会造成这些割裂,我觉得有几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生产力升级,伴随的是消费升级。 80年代的结婚三件套是:“手表、缝纫机、自行车” 现在的三件套变成了:房子、车子以及票子。 你消费的东西变了,自然不能用之前的生产效率来衡量。 其次,孔子曾经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幸福往往都是通过比较才能的出来的。 由于大家都在专注于搞钱,使得整个社会出现了过度竞争的局面。 大家裹挟在这个浪潮中,活得非常心累。 一想到现在的贫富差距,心也就更累了。 还有一点就是,如今社会以及科技的进步,很大层面得归功于我们的消费欲。 现在如果个个都躺平,楼市谁来接盘,而每年6%增速的GDP又谁来贡献? 个体与国家,这两者间有种非常微妙的关系。 前面也说了,由于躺平并不是一种自暴自弃,不少人虽然降低消费欲,但是依旧积极乐观地活着。 那些动不动就拿社会以及国家说事,来批评躺平青年是“平成废物”,未免有一种道德绑架的嫌疑。 白岩松说:"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房价很低,然后一点压力都没有?” 这话直接让我听得直接吐血三升,“什么逻辑?” 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各种盘剥年轻人,让他们背负40年房贷、工作很难找,然后女朋友也没有,以此磨炼一个民族的意志,不会吧? 由于上升通道受阻,躺平老哥退而寻求另一种形式的幸福,我觉得没什么好指责的,这只不过是一个个人选择问题,真没必要上纲上线。 我们应该警惕的是那种伪躺平族才对。 这群伪躺平族大放厥词,动不动就说躺平,闹得很欢快,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是那种口嗨,自己不想努力就拉别人下水一起当咸鱼,这才是社会的蛀虫以及拖累。 躺平可以,但是躺平之前,得做好承受生活相应改变的风险!否则,一边抱怨别人的生活事业的美满,另一边又总是以躺平作为不努力的借口。这种人,确实挺精分的。 最后想说: 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躺平vs三胎,你更倾向于哪一个? 内容资料:一本黑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2
举报
登录后可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