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谁领风骚_民营眼科连锁医院点评
最近几天忙着阅读年报和招股书以及给证监会的回函,把所有眼科连锁医院的经营数据统计了一遍。在危机时期,方显英雄本色。废话少说,直接上图表,以数据说话:
首先,看2020年年报数据,从内生增长和市场竞争力看,名列前两位的是希玛眼科和爱尔眼科,其中希玛眼科名列第一名,营收增长21.4%,在2020年12月正式开业的珠海希玛并表了220万的收入,基本可以忽略不计,2020年这21.4%收入增长可以说是当年内生性增长;爱尔眼科从年报中看,下半年从产业基金体外培育的医院中并购了38家,还有自建医院诊所14家,总计52家,最终在2020年有19.2%的营收增速,名列第二,如果没有这52家医院诊所的注入,估计就10%左右的增速,体量已经很大,
要快速增长就得往里面装;净利润比较,希玛眼科无法与这些医院比较,原因是,
以前文章已经提及过,由于希玛的扩张模式(过去一直采用体内培育,将来会有体外+体内两条腿扩张模式)和起步扩张的体量太小(从2018年的2家医院开始快速扩张)的原因,这种情况导致扩张越快,净利润越差,但是并不是净利润变差是竞争力差所致,而是新加入的医院诊所处于亏损状态,需要培育2-4年,在盈利之前把仅仅2家盈利的医院的利润抵消了,由于扩张快导致整个集团出现亏损;随着体内培育2-4年后,
有大概20家医院盈利后,净利润将会出现拐点向好的快速增长。对于希玛体内培育的每家医院的经营情况,详见希玛眼科2020年业绩解读 。希玛眼科的医院目前盈利的2家都在1-2年内盈利,其他培育中的一般不超过3-4年,估计2021年将会有宝安(2年)、昆明(2年)、北京(扣除2020年疫情3年)和上海希玛(2年包含2020年)达到盈亏平衡。(前提如果没有意外的疫情影响),这明显好于同行在相同城市的表现。龙头爱尔在香港、深圳、北京和上海这些一线城市的竞争力不如希玛,可以参看此文被市场抛弃的希玛眼科真的差吗?
接着,看看处于上市状态的德视佳和光正眼科。德视佳在欧洲表现不错,出现2020年有11%增长,在中国大陆,德视佳2020年是出现4.7%的下降,由于在2020年前2年有少量的新建诊所进入体内,对其净利润影响相对小,过去几年收入年复合增长仅16%。而希玛在大陆有年复合43%的营收增速,扩张越快越让净利润难看;光正眼科(并购新视界)在艰难的2020年显示出弱体质的特征,就是在2020年下半年疫情好转的情况下,也没增长,还略下降1%左右。由于过去几年,新视界眼科都没有并购或新建医院,其营收基本没有增长,到2020年底,从2016年的7.8亿营收降到2020年6.8亿的营收,民营眼科行业的增速都在18%左右,没有跟上行业发展速度;如果说没有扩张依靠内生增长,净利率应该保持行业的15%,好像也没有。
德视佳诊所经营情况,北京东部好像表现最好2年盈亏平衡,深圳德视佳至今5年还没有转赢。上海德视佳5年后才盈利,广州德视佳至今4年没有盈利,参见上表。
下表为光正新视界的医院体内培育情况,仅仅上海新视界处于盈利状态,但是情况处于恶化趋势。
最后,看即将在A股上市的3家民营眼科医院,这3家医院应该在2020年前2-3年没有什么并购或新建医院的扩张(为了上市,净利润好看些)。何氏眼科营收年复合增长22%左右(略超行业增速),净利润年复合增长26%左右,净利率平均在10%左右;普瑞眼科营收年复合增长19%左右(差不多达到行业增速),净利润从亏损进入盈利状态(为了上市,净利润好看些),净利率逐步增长到10%。华夏眼科营收年复合增长16%左右(略低于行业增速),净利润年复合增长60%左右,净利率逐步提高13%左右,这就是一旦净利润拐点向上,其增速大幅高于营收增速。
再看看它们的体内培育的情况:
何氏眼科 旗下医院:
普瑞眼科 旗下医院:
华夏眼科 旗下医院:
看看上面医院的经营情况,5-10年培育都没有盈利的还比较多。看来医院没有品牌和良好口碑还是很难经营的。一旦医院有了良好口碑,就是一匹现金奶牛,其永续经营时间很长,100年以上的著名医院还是比较多。这也是为什么市场给龙头医院(具有好的商业模式)那么高的估值的原因。以上数据都来自招股书和年报数据。
仅供参考!
#今日话题# #2020年报解读#
$希玛眼科(03309)$ $爱尔眼科(300015)$ $光正眼科(002524)$ $德视佳(01846)$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