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变

深度影响未来

IP属地:未知
    • 豹变豹变
      ·28分钟前

      泰它西普适应症再拓展!治疗膜性肾病国内临床获批

      7月23日,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688331.SH/09995.HK)宣布:泰它西普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成人患者的临床研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原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 PMN)是一种以肾小球基底膜异常增厚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约占所有膜性肾病的80%。临床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包括大量蛋白尿(一般>3.5g/24h)、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同时不少患者存在疲劳、呼吸困难、恶心、厌食等表现。原发性膜性肾病的自然病程较长,存在缓解和复发交替出现的情况。未经治疗的患者约30%可以自发缓解,50%的患者持续存在肾病综合征症状,约30%的患者10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除此之外,长期疾病状态可增加高血压、心脑血管意外、凝血异常及感染发生的概率,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威胁。 膜性肾病为全球性疾病,全球每年发病率约为1/10万。根据沙利文的研究数据,中国原发性膜性肾病患病人数在2020年为1,070万人。 2023年8月在《世界临床病例杂志》(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IF:1.1)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报告了泰它西普成功治疗一例膜性肾病伴HIV感染患者的案例。同年10月在《免疫学前沿》(Frontiers in Immunology,IF: 7.3)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报告了1例之前接受糖皮质激素、他克莫司、霉酚酸酯、环磷酰胺和利妥昔单抗等多种药物治疗未缓解的难治性膜性肾病患者在泰它西普治疗后成功实现尿蛋白完全缓解的病例。两篇文章均证实了泰它西普对膜性肾病的疗效,基于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泰它西普的作用机制可以推测其将为治疗膜性肾病开辟新途径。
      16评论
      举报
      泰它西普适应症再拓展!治疗膜性肾病国内临床获批
    • 豹变豹变
      ·47分钟前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第二个适应症获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7月22日,荣昌生物(股票代码:688331.SH / 09995.HK)宣布,由公司自主研发的BLyS/APRIL双靶点融合蛋白创新药泰它西普(RC18,商品名:泰爱®)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具体为:泰它西普与甲氨蝶呤联合,用于对甲氨蝶呤疗效不佳的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成人患者。这是泰它西普在中国获批的第二项适应症,其系统性红斑狼疮适应症(SLE)已于2021年3月获批国内上市,是全球首个双靶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生物制剂。 此次新适应症获批基于泰它西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Ⅲ期数据,荣昌生物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在2023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大会上公布了此项Ⅲ期临床研究数据。 该研究是一项为期24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开放标签的Ⅲ期研究,共纳入479例对甲氨蝶呤应答不足的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1随机分配至泰它西普160 mg或安慰剂治疗24周,旨在评估泰它西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最新研究数据显示,自第4周起,泰它西普显著提升RA患者ACR20应答率,24周ACR20应答率67.4%,48周ACR应答率持续提高,达72.2%;显著延缓RA患者的关节结构损害,92.8%患者24周无影像学进展,89.9%患者48周无影像学进展;显著改善RA患者的炎症水平和患者身体机能,缓解疼痛;达标(DAS28-ESR≤3.2)患者比例持续增加至48周,且安全可耐受。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发病初期表现为关节晨僵、肿胀、疼痛等,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甚至累及关节以外的组织器官,是人类致残的“头号杀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全球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病人数预计将于2025 年达到 4,220 万人(包括中国 620 万人),并于 2030 年达到 4,500 万
      3评论
      举报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第二个适应症获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 豹变豹变
      ·07-21 07:59

      宗馥莉,从未站上权力中心

      「核心提示」7月18日,一封疑似宗馥莉的请辞信在网络上泛起惊涛骇浪。宗馥莉能否在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获取主动权?这场风波对包装饮用水的市场格局又会有怎样的影响? 作者 | 高宇哲 编辑 | 刘杨 2月25日,娃哈哈前董事长宗庆后离世。在宗庆后的追悼会上,女儿宗馥莉含泪说道,“将继续父亲未竟的事业”。一个月后,娃哈哈官网转载了一篇相关报道,报道中宗馥莉的身份是杭州娃哈哈集团总经理、宏胜饮料集团总裁。 正当外界以为一切早已尘埃落定,7月18日,一封网传的宗馥莉请辞函如同投向水面的巨石,引发轩然大波。澎湃新闻援引知情人士称,宗馥莉请辞一事属实,但事发突然,公司高管此前不知情,目前公司股东、管理层正在进一步协商处理。 事件发生后,娃哈哈的命运似乎正站在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上。宗庆后坚守岗位三十多年,娃哈哈成长为广受欢迎的国民品牌。如今,一代传奇刚刚落幕,二代却自身难保处于风暴中心。 在家族与企业双重身份的交织下,宗馥莉将如何应对挑战,娃哈哈又将何去何从? 1、从未站上权力中心 一则署名为宗馥莉的《致娃哈哈集团全体员工的函》在7月18日引爆网络,将“娃哈哈”“宗馥莉”等关键词推上了各大社交媒体的热搜榜单。 在这份请辞声明中,宗馥莉表示:“杭州市上城区政府及娃哈哈集团部分股东,就本人自宗庆后董事长离世后对娃哈哈集团经营管理的合理性提出质疑,致使本人无法继续履行对娃哈哈集团及其持股公司的管理职责。” 请辞传闻铺天盖地之际,事件关联方的态度则耐人寻味。7月18日当天,第一大股东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并未回应该事件的真实性,而是告知《第一财经》“去问娃哈哈”。集团旗下的各个办事处中,娃哈哈辽宁办事处、杭州办事处态度一致,均表示“没听说”“没收到”。 相关人士虽然对此讳莫如深,但辞职信的出现并不意外。据财联社报道,一位娃哈哈经销商负责人称,“本来宗馥莉和娃哈哈集团股东、高层一直在博弈和
      144评论
      举报
      宗馥莉,从未站上权力中心
    • 豹变豹变
      ·07-20 16:30

      宗馥莉,从未站上权力中心

      “核心提示”7月18日,一封疑似宗馥莉的请辞信在网络上泛起惊涛骇浪。宗馥莉能否在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获取主动权?这场风波对包装饮用水的市场格局又会有怎样的影响?作者 | 高宇哲编辑 | 刘杨2月25日,娃哈哈前董事长宗庆后离世。在宗庆后的追悼会上,女儿宗馥莉含泪说道,“将继续父亲未竟的事业”。一个月后,娃哈哈官网转载了一篇相关报道,报道中宗馥莉的身份是杭州娃哈哈集团总经理、宏胜饮料集团总裁。正当外界以为一切早已尘埃落定,7月18日,一封网传的宗馥莉请辞函如同投向水面的巨石,引发轩然大波。澎湃新闻援引知情人士称,宗馥莉请辞一事属实,但事发突然,公司高管此前不知情,目前公司股东、管理层正在进一步协商处理。事件发生后,娃哈哈的命运似乎正站在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上。宗庆后坚守岗位三十多年,娃哈哈成长为广受欢迎的国民品牌。如今,一代传奇刚刚落幕,二代却自身难保处于风暴中心。在家族与企业双重身份的交织下,宗馥莉将如何应对挑战,娃哈哈又将何去何从?从未站上权力中心一则署名为宗馥莉的《致娃哈哈集团全体员工的函》在7月18日引爆网络,将“娃哈哈”“宗馥莉”等关键词推上了各大社交媒体的热搜榜单。在这份请辞声明中,宗馥莉表示:“杭州市上城区政府及娃哈哈集团部分股东,就本人自宗庆后董事长离世后对娃哈哈集团经营管理的合理性提出质疑,致使本人无法继续履行对娃哈哈集团及其持股公司的管理职责。” 请辞传闻铺天盖地之际,事件关联方的态度则耐人寻味。7月18日当天,第一大股东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并未回应该事件的真实性,而是告知《第一财经》“去问娃哈哈”。集团旗下的各个办事处中,娃哈哈辽宁办事处、杭州办事处态度一致,均表示“没听说”“没收到”。相关人士虽然对此讳莫如深,但辞职信的出现并不意外。据财联社报道,一位娃哈哈经销商负责人称,“本来宗馥莉和娃哈哈集团股
      44评论
      举报
      宗馥莉,从未站上权力中心
    • 豹变豹变
      ·07-20

      雷军发布会,没有新车

      「核心提示」小米汽车三周年之际,雷军年度演讲揭秘了小米的造车之路。虽然10万销量目标提前达成,但产能与供应链挑战依然存在。未来,小米汽车的销量神话还能持续吗? 作者 | 朱晓宇 编辑 | 刘杨 在小米汽车正式驶入市场三个月之际,雷军及其团队举办了第五次“年度演讲”。在这次发布会上,雷军对小米造车的来龙去脉以及造车三年来所发生的故事做了系统的阐述。 雷军透露,小米造车源于一个意外。2021年,小米手机被美国制裁,为了应对当时的困局,小米才考虑造车,而对造车这项新业务,几乎所有的小米高管都举双手赞成。 为深入了解行业,小米组建了一支由60余人组成的专项调研小组,深入多个城市做了八十多场调研,召开了四次高管会,并面聊了200多个汽车行业人士。在调研过程中,蔚来汽车的掌门人李斌和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都鼓励雷军造车。 面对造车入局太晚的问题,雷军坦言,智能化才是汽车的灵魂,而智能化的时代才刚刚开始,汽车是百年赛道,只要真心想干,任何时候开始都是最好的时机。 对于小米造车的最新进展,雷军透露,公司有望在11月份提前达成全年10万辆的销售目标。与此同时,小米汽车的销售网络搭建速度也很快,仅7月就成功拓展至4个新城市,新增17家门店。对于还没开放门店的城市,雷军向广大粉丝承诺:“再等一等,不要着急。” 这次,雷军也透露了小米汽车未来10年的目标——成为纽伯格林北圈赛道上最快的四门电动车型。作为赛车界的圣地,纽伯格林北圈赛道见证了无数传奇的诞生。如果能够成功,小米距离打造媲美保时捷的“梦想之车”将会更进一步。 1、小米汽车,自产自销 雷军在发布会上强调,小米汽车全年10万辆的目标预计今年11月就可以完成,主要源于小米汽车不久前的产能调试和提升。 小米工厂的一线员工曾对《豹变》表示,产线设计的产能是一个小时40台,单班10个小时就在420辆左右,6月开双班之后拉升产能,7个小时产能32
      320评论
      举报
      雷军发布会,没有新车
    • 豹变豹变
      ·07-19

      轮到打工人教育房东了

      作者 | 任彤瑶编辑 | 黎   铮2024年,北上广深的租房市场进入一种诡异的局面,从房东、房客到中介都觉得自己才是那个吃亏的老实人。房东觉得自己亏了。每年上涨的租金忽然就涨不动了,一边是打工人的“砍一刀”申请,另一边还有中介降租解约二选一的通知。打工人觉得自己亏了。慈眉善目的房东忽然就换了一副面容,退租时两万四的押金只给退九千[2];装修粗糙、甲醛超标的串串房更是在各大小区密集埋伏,后者装潢风格之统一,仿佛是同一个施工队在全国巡回装修。所谓“串串房”,指一些旧房毛坯房,用极差的劣质材料、杂牌家具包装成网红风的精装房出租,甲醛等有害物质浓度超标,牧原股份的猪看完都得连夜逃回养猪场,因而得名“白血病套房”。新的打工地狱笑话由此诞生:最悲伤的事,莫过于白天上班替房东还房贷,晚上回出租屋替房东吸甲醛。本该两头通吃,稳赚不赔的二房东和中介,居然也觉得自己亏了。以房产中介龙头贝壳为例,2024年一季度首次公布的租赁业务收入同比大涨近两倍,一算利润率却在所有业务中垫底。整个租赁市场乱作一团,而这一连串的风波的源头,其实是一场房东和业主之间的内讧。房东内讧,房客捡漏脱口秀演员邱瑞曾在综艺里讲过一个全场爆灯的段子:北漂租房能有多离谱?中介带他看过一个“钻石”房型,整个房子找不到一个直角,却有四个东南角。“都不是家徒四壁,那玩意起码是家徒十二壁。”哄堂大笑背后是打工人的心酸泪,很长一段时间里,房客与房东的权力关系,可以浓缩成中介的那句经典台词:你不租有的是人租。中国租房市场长期处于一种供需紧平衡的状态,即短期内市场供需大体平衡,想租房的人总比出租房子的人多那么一点。需求越旺盛的地方,平衡关系就越是紧张。学区房就是一片永恒的战场,亦庄家长出价50万,为刚出生的孩子占一个海淀租房坑位[3];毗邻清华园、坐拥名校中关村二小的华清嘉园喜提
      63评论
      举报
      轮到打工人教育房东了
    • 豹变豹变
      ·07-19

      雷军发布会,没有新车

      “核心提示”小米汽车三周年之际,雷军年度演讲揭秘了小米的造车之路。虽然10万销量目标提前达成,但产能与供应链挑战依然存在。未来,小米汽车的销量神话还能持续吗?作者 | 朱晓宇编辑 | 刘杨在小米汽车正式驶入市场三个月之际,雷军及其团队举办了第五次“年度演讲”。在这次发布会上,雷军对小米造车的来龙去脉以及造车三年来所发生的故事做了系统的阐述。雷军透露,小米造车源于一个意外。2021年,小米手机被美国制裁,为了应对当时的困局,小米才考虑造车,而对造车这项新业务,几乎所有的小米高管都举双手赞成。为深入了解行业,小米组建了一支由60余人组成的专项调研小组,深入多个城市做了八十多场调研,召开了四次高管会,并面聊了200多个汽车行业人士。在调研过程中,蔚来汽车的掌门人李斌和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都鼓励雷军造车。面对造车入局太晚的问题,雷军坦言,智能化才是汽车的灵魂,而智能化的时代才刚刚开始,汽车是百年赛道,只要真心想干,任何时候开始都是最好的时机。对于小米造车的最新进展,雷军透露,公司有望在11月份提前达成全年10万辆的销售目标。与此同时,小米汽车的销售网络搭建速度也很快,仅7月就成功拓展至4个新城市,新增17家门店。对于还没开放门店的城市,雷军向广大粉丝承诺:“再等一等,不要着急。”这次,雷军也透露了小米汽车未来10年的目标——成为纽伯格林北圈赛道上最快的四门电动车型。作为赛车界的圣地,纽伯格林北圈赛道见证了无数传奇的诞生。如果能够成功,小米距离打造媲美保时捷的“梦想之车”将会更进一步。小米汽车,自产自销雷军在发布会上强调,小米汽车全年10万辆的目标预计今年11月就可以完成,主要源于小米汽车不久前的产能调试和提升。小米工厂的一线员工曾对《豹变》表示,产线设计的产能是一个小时40台,单班10个小时就在420辆左右,6月开双班之后拉升产能,7个小时
      142评论
      举报
      雷军发布会,没有新车
    • 豹变豹变
      ·07-19

      从荣昌生物看创新真相

      资本市场相当数量的机构在当下对创新药公司的经典评价标准是三个:现金流,与MNC的合作,内生商业化。显然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大是大非的根本性问题。现金流决定企业生死,但如果现金流多就意味着这家企业拥有的竞争力强,这就是开玩笑了。 来源 | E药经理人 杀死创新的杀手有两个,一个是事前预设认定:别人都是这么死的,所以你也会这样死掉。另一个是往死里作:别人都是那样做的,所以你也得那样做。 中国医药创新的标杆企业之一荣昌生物正在遭遇两个质疑:现金流面临枯竭,商业化结果不利。市场的担忧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善意的呼喊:荣昌生物,你的速度要快一点。 资本市场相当数量的机构在当下对创新药公司的经典评价标准是三个:现金流,与MNC的合作,内生商业化。显然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大是大非的根本性问题。现金流决定企业生死,但如果现金流多就意味着这家企业拥有的竞争力强,这就是开玩笑了。创新药公司理论上从成立的那一刻开始就是不断的缺钱找钱花钱再缺钱再找钱的过程。能不能找到钱是结果,能不能找到钱的逻辑是创新能力本身,这是不容本末倒置的关键。 本土创新药公司把产品BD给MNC合作,是创新药公司创新能力获得全球领先公司肯定的关键依据,也是创新药公司阶段性获取商业收益的关键步骤。但仅此而已,能够最终成长为Pharma的Biotech,最大的依据只有一个,就是内生的商业化能力,BD是解决不了创新可持续的根本问题的。所以BD背后的逻辑仍然只有一个,产品本身的创新力。 也就是说,对于当下不少机构投资者对创新药公司的三点关注:现金流,与MNC的合作,内生商业化,其实从产业视角或者经营者角度来看,决定企业未来竞争力的最大交集只有一个,就是内生商业化能力。产业经营者对于决定企业未来竞争力的另一个核心关注则毫无疑问是产品创新能力本身。 综合而论,评价一家创新药公司有没有未来,产业经营者的核心关注永远只有两个:是否持续拥有临床需求的
      75评论
      举报
      从荣昌生物看创新真相
    • 豹变豹变
      ·07-19

      霸王茶姬,陷入十面埋伏

      「核心提示」网红品牌霸王茶姬因“背刺打工人”引发公众质疑。如何在管理扩张与员工权益之间找到平衡点,确保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是霸王茶姬需要面对的考验。 作者 | 高宇哲 编辑 | 刘杨 网红品牌霸王茶姬,从来不缺热度。无论是其周年庆免单活动引发的广泛讨论,还是消费者对“伯牙绝弦”饮品的热捧,霸王茶姬的每一次动作都能吸引广泛关注。 不过,这家迅速崛起的品牌并非一路顺风顺水。早前,因消费者反映饮用后出现心悸问题,霸王茶姬一度陷入舆论风波。最近,一起更为严重的事件再次将其推向了风口浪尖。 7月14日,位于河南省的一家霸王茶姬门店将离职员工的身份信息公开张贴,并告知其“三年内不得从事霸王茶姬任何相关工作”。这种高高在上的“霸王”态度狠狠刺痛了打工人,霸王茶姬也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并且反响异常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该事件发生的前两个月,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曾喊话星巴克,称霸王茶姬2024年的目标是“中国销售额超过星巴克中国”。 如今,面对这种“背刺打工人”的行为,霸王茶姬如何在快速扩张的同时,平衡好管理与规模的关系,避免在追求“东方星巴克”愿景的路上被自身的不当行为反噬,成为了管理层亟需解决的问题。 1、“背刺”打工人 7月14日,一位河南周口的女生在社交平台的发文很快引发热议。该女子称,从霸王茶姬主动离职后,被所在门店公开张贴身份证号。从她的发布截图可见,就此事与店长对峙时,仍被回怼“不要不知好歹”,还被告知是为了给督导看,只张贴了一小时。 在该女子发布的标注时间为5月25日的公示中,还强调“给予开除拉黑处分,三年内不得从事霸王茶姬任何相关工作”。面对霸道“条款”,这位离职员工发出今年5月26日拿到的员工在职证明,显示其与所在门店不存在任何关系纠纷。 此事件迅速发酵,霸王茶姬成为了舆论风暴的中心。公众愤怒于其对待“打工人”的冷酷态度,担忧个人隐私权受到侵犯,甚至引发了消费者对品牌的
      185评论
      举报
      霸王茶姬,陷入十面埋伏
    • 豹变豹变
      ·07-17

      从9块9卖到500,手机壳有多暴利?

      「核心提示」手机壳的竞争结局,优衣库和Supreme心里都清楚。 作者 | 詹方歌 编辑 | 邢昀 2010年,正值诺基亚时代的尾声,诸多手机厂商对智能机跃跃欲试,但迟迟没能拿出足够好的产品方案。直到iPhone 4横空出世,向市场投下一颗深水炸弹,也几乎奠定了智能手机日后的发展方向。 在中国华南地区,手机配件行业也受到苹果手机爆火的带动逐渐壮大,并在此后的十余年间不断迭代,延展成产业带。 如今的手机配件市场称得上百花齐放,低至0.01元的手机壳和高至500元的手机壳同样有人买单,业内人士将这样的现象称之为“服装化”。 和衣服一样,当手机壳开始变成个人风格的展示工具,商机也随之膨胀。 1、当卖手机不如卖手机壳赚钱 到iPhone 5上市,山寨手机在华强北已是强弩之末,相当一部分原先做山寨的厂商后来转做了手机壳,华强北的3C配件行业也如此发展起来。就连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都曾经公开表示,卖手机不如卖手机壳赚钱。 在iPhone崛起之前,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诺基亚以抗摔为卖点,并不需要手机壳这类配件,其他厂商虽然已经衍生出手机保护套这个概念,但终究因为市占率的原因没能形成规模。可以说,iPhone的爆火带来了配件行业的拐点。 2011年到2012年间,深圳的手机配件品牌如雨后春笋不断生发:绿联、倍思、图拉斯……日后风靡一时的香港手机壳潮牌CASETiFY同样在此时创立。 一则央视对手机配件行业的报道中可以窥见当时配件行业的火热:有顾客表示,自己在当时就已经拥有了“一打手机壳”,几乎“每天换一个”。而在北京的电子产品聚集地鼎好商城,iPhone 4s销售的第一天,手机卖了一万多台,包括手机壳、贴膜、外置电池、外置音响在内的配件都卖了三万多件。 12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外置电池变身充电宝,外置音箱几乎已经淡出了主流配件市场,但以手机壳、贴膜、充电宝为核心的配件产品持续风靡、迭
      87评论
      举报
      从9块9卖到500,手机壳有多暴利?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