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观察

聚焦上市公司市值与价值。

IP属地:陕西
    • 市值观察市值观察
      ·05-17 16:26

      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5.8%,中通快递“不做亏本快件”

      作者:泰罗,编辑:小市妹 5月16日,中通快递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中通快递第一季度营收99.6亿元,同比增长11%;调整后净利润为22.24亿元,同比增长15.8%。一季度包裹量为71.71亿件,同比增长13.88%。公司预计今年的行业增速在15-20%之间,基于不做亏本快件的原则,公司接受市场份额在一定范围内回落。 2023年,中通实现了业务量增量58亿件,全年包裹量达302亿件,同比增长23.8%;市场份额扩大0.8个百分点至22.9%。与此前相比,中通快递的包裹量增速已经有所放缓。中通快递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赖梅松表示,中通坚守“不做亏本快件”的底线,维持了盈利健康增长。尽管件量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利润市场份额有了进一步提升。 中通是三通一达中入局最晚的,成长速度却是最快的。 在快递业常有桐庐帮统一江湖的说法,而赖梅松就是桐庐帮“老大”,他一手缔造的中通快递,市值比圆通、申通和韵达加在一起还要高出一截。 2019年中通成为中国及全球首家运单量破百亿的快递企业,从0到百亿,中通用了17年,而再次翻倍到200亿,只用了2年。2021年,中通快递全年包裹量同比大增21.1%达到223亿件,全球第一,并成为全球首家年业务量破200亿件快递企业。 2022年11月,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22年中国百富榜,赖梅松以420亿元排名第116位,比2022年提升了28位,在快递行业中仅次于顺丰王卫,高于圆通喻渭蛟家族的345亿,韵达聂腾云、陈立英夫妇的335亿,以及申通陈德军的90亿。 对于中通的弯道超车,市场归结为赖梅松的创新之举,但他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寻找、把握机会,甚至创造机会。 “中通快递的很多创新其实都是被逼无奈的,人家的长板我是竞争不过的,那我就把人家的短板抽上来。” 赖梅松的过人之处,不仅是运单量规模,对成本的控制更是恐怖的存
      94评论
      举报
      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5.8%,中通快递“不做亏本快件”
    • 市值观察市值观察
      ·05-17 10:37

      “三十而曜”——欧派感恩30年暨促内需高峰对话圆满召开

        5月15日,“三十而曜”——欧派感恩30年暨促内需高峰对话在广州盛大举行。活动现场,欧派以30周年为新起点,交出了企业攀升跃迁的崭新答卷——由知名品牌转向服务口碑品牌,在探寻企业增长新路径的同时,“以服务为纲,以口碑为魂”向大家居之巅发起下一个十年的冲锋。   为了感恩过去30年一路陪伴与同行的万千消费者,欧派现场发布了以“金管家服务”和“黄金会员”为核心的一系列服务升级举措,不仅官宣限量派送价值3亿元[1]的豪华家电大礼包,而且特别邀请了全球首位欧派老用户来到发布会现场。   活动现场除了启动欧派大家居服务升级元年和官宣重磅福利之外,欧派家居集团董事长姚良松与润米咨询创始人刘润现场还开展了“促内需”高峰对话,就新经济常态下“家居企业如何通过变革创新促内需和构建企业增长新路径”带来了全新的问题视角和解题思路。   三十而曜,现场直击——姚良松:没有消费者口碑的利润都是一种利润幻觉   欧派三十而曜,行业共襄盛举!本次活动嘉宾阵容庞大,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全国政协智库特聘专家、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原会长庄聪生,欧派家居集团董事长姚良松等欧派高层领导,润米咨询创始人刘润,新华网首席营销官徐明伟等二十多家全国主流媒体代表,以及欧派特邀老用户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欧派30周年的一系列重磅官宣。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全国政协智库特聘专家、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原会长庄聪生在致辞中提到,欧派率先在十年前提出了“一体化设计、一揽子搞定”的大家居战略,引发了行业革命。如今新质生产力欣欣向荣,中国经济正向消费型驱动稳步转型,家居行业迎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期待欧派为新消费提振市场起到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全国政协智库特聘专家、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原会长 庄聪生   欧派家居集团董事长姚良松在致辞中表示,2024年是欧派由知名品牌转向服务口碑品牌的升级元年,也是攀登大家
      6评论
      举报
      “三十而曜”——欧派感恩30年暨促内需高峰对话圆满召开
    • 市值观察市值观察
      ·05-17 10:34

      长期价值正在显现:揭秘牧原股份的护城河

      作者:小李飞刀,编辑:小市妹 5月12日,牧原股份因深交所发出问询函而备受关注。但其股价非但未受影响,还继续创下今年以来新高,较2月初涨幅超过30%。 拉长时间看,牧原展现了长期牛股特征,累计大涨超20倍,而同行猪企大多呈现周期波段特征,股价长期在底部挣扎。资本市场的异同表现深刻反映了牧原在成长性上与其他同行的显著差距,其未来长期投资价值不容小觑。 【隐形的高行业壁垒】 A股市场中优秀的生意模式并不多。白酒最为典型,行业规模大、品牌壁垒高,诞生了茅五泸这样的超级牛股。养猪业同白酒行业类似,同样具有高市场规模以及低成本养殖的高壁垒,亦是一门长坡厚雪的好生意,其中也诞生了牧原股份这样的大牛股。 具体来讲,养猪产业链上游包括饲料、兽药、疫苗等,中游主要是养殖,下游则是屠宰及相关食品加工。据机构测算,整个产业链市场规模高达3万亿,其中养殖环节约占45%,即1.4万亿。相比之下,中国家电市场规模8000亿,白酒6000亿,乳制品4500亿。 养猪这门生意,有两大经营门槛。其一,养好猪难,即实现低成本要素。 养猪作为传统产业,存在规模不经济的行业痛点。当前,大多猪企采用“公司+农户”的轻资产运营模式,但合作的养殖户相当分散,防控非洲猪瘟在内的生猪疫病难度很大。此外,这些猪企亦没有有利抓手去研发创新,去持续积累养猪技术,无法大幅降低养殖成本。因为低成本背后需要长期的技术加持,非一日之功。 正邦、天邦、傲农等猪企没有逃脱规模不经济的行业魔咒。过去几年,它们在猪价高景气周期大幅扩张产能,当行业回归微利后,养殖成本居高不下,现金流持续流出最终导致了生存危机。 牧原自繁自养模式则实现了低成本高速扩张,突破了行业规模不经济瓶颈,孕育着不错的产业变革机会。要知道,白酒、乳制品、酱油行业在工业化之前都是小作坊经营,同样是规模不经济,但后来通过技术、工艺、品牌等多方面的沉淀与变革,变成了规模又经济的行业
      38评论
      举报
      长期价值正在显现:揭秘牧原股份的护城河
    • 市值观察市值观察
      ·05-17 09:14

      攻入美国市场,中国医药创新的iPhone时刻

      作者:云潭,编辑:小市妹 作为科技产业皇冠上的明珠,全球创新药市场,美国占55%,中国仅有3%。 但我国却是世界第二大医药消费国,创新能力的孱弱和庞大的需求极不相符。 如今,这个尴尬的局面正在被改写,以百济神州为代表的中国创新药企奋起直追,百悦泽成为首个年销售额超过十亿美元的国产创新药,多个药品在欧美直接上市,出海势头持续强劲。 近期,港股回暖,中国资产受到外资青睐,恒生医药ETF(159892)从底部反弹近20%,百济神州为其最大持仓股。随着外部负面因素的消解,具有核心研发能力的创新药企必将受到资本更多的青睐。 【首个“十亿美元分子”】 在医药行业,通常把一款销售收入突破10亿美元的药品称为“十亿美元分子”,标志着这款药达到了新的里程碑。 1999年成立的丹麦后起之秀Genmab,都已经缔造了三个“10亿美元分子”。令人唏嘘的是,作为世界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中国之前还没有诞生过一个。 2023年,百济神州核心产品泽布替尼(百悦泽)销售额同比大增138.7%,达91.38亿元(约13亿美元),改写了中国缺席创新药十亿美金阵营的尴尬历史。 近年来,创新药陷入资本寒冬,行业竞争加剧,投融资趋缓,医保控费等因素影响下,关停工厂/收缩管线的情况时有发生。作为创新药行业的“晴雨表”,上游CXO行业进入降本增效的通道。 产业调整,许多企业业绩出现放缓或下滑。而百济神州却实现了逆势增长,除了百悦泽,另一大单品替雷利珠单抗(百泽安)实现收入38.06亿元,同比增长33.1%,是2023年国产PD-1当之无愧的“销冠”;百汇泽贡献收入4705.6万元,同比增长32.14%。 受益于三大自研产品持续放量,公司2023年营收创下174.23亿元的历史最高记录,同比增长82.13%,是科创板中唯一一家体量超百亿的创新药企业; ▲百济神州历年营收情况,来源:公司财报,同花顺 收入大增,而销售、研发等
      84评论
      举报
      攻入美国市场,中国医药创新的iPhone时刻
    • 市值观察市值观察
      ·05-16 14:34

      “中字头”概念股午后发力,板块实现W型反转

      作者:泰罗,编辑:小市妹 5月16日,中字头概念股午后发力,中铁装配、中成股份、中交地产、中南股份、中国建筑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抬升。wind中字头央企指数也实现了w型反转。 由于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国企的资产回报能力天然要弱。现在,这种偏见恐怕很难再成立了。 国资委的数据显示,2016年-2021年底,中央企业共“压减”法人户数1.9万余户,占总户数的38.3%,且均将管理层级砍到5级以内,低效资产、无效资产及时处置。截止2021年底,中央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69.4万元/人,比2012年提高了82%。 著名国企掌门人、执掌过四家世界500强国企的宁高宁之前在采访中就提到:“如今国企的竞争压力不比私企小,想混日子将来肯定是不现实的。” 效率提升带来盈利能力的同步上扬。 广发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特别是2021年之后,国企盈利能力已显著高于民企。与之相悖的是,国企的估值水平依然远低于民企(不到一半)。 由此可见,国企估值重塑的提法,并非政策的一厢情愿,而是经营质量提升的内在要求。 国资委也曾表态,国企今后要聚焦全员劳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率等指标,有针对性地抓好提质增效稳增长,切实提高资产回报水平,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 国企资产回报率的提升依然是未来的一大重要看点,这不仅对资本市场意义重大,更关乎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试想一下,目前国有资产体量大约在300万亿左右,如果资产回报率提升一个点,就可以多出3万亿财政收入。对于当下减税降费以及土地财政降温留下的缺口,这无疑是一个最有力的直接补充,也会给宏观政策调控带来充分的腾挪空间。 国企完全有这个能力做到。 过去十年,央企累计投入6.2万亿元研发经费,占比超过1/3,其中2022年的研发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突破并储备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在电网、通信、能源等关乎未来国家竞争力的核心领域。
      168评论
      举报
      “中字头”概念股午后发力,板块实现W型反转
    • 市值观察市值观察
      ·05-16 09:51

      美国光伏的翅膀硬了

      作者:文雨,编辑:小市妹 5月14日,美国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18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电动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产业是主要被针对的对象,其中光伏电池的关税增加一倍,达到50%。 中文互联网上习惯于把这一行为看成是美国无力竞争的表现,却忽视了此次美国对中国光伏发难的一个重要产业背景,就是: 美国光伏正在做大做强。 【产能狂飙突进】 美国光伏的这一轮凶猛反扑始于2022年。 这年8月,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案》(IRA),该法案提出计划在10年内发放7370亿美元补贴,其中3690亿美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和提升能源安全,核心就是对光伏等新能源产业进行补贴,扶持本土企业,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之前的测算,《IRA》对美国太阳能全产业链的补贴理论上可达到17美分/瓦,这一数据已经基本接近于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就是说,即便美国企业的成本比中国企业要高的多,根本没有市场竞争力,补贴后也会很有赚头。 以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 Solar)为例,2023年总共实现8.31亿美元的净利润,其中至少有7亿美元来自补贴,而在2022年,公司的净利润是亏损4416.6万美元。 高强度的补贴彻底激活了美国光伏企业的生产积极性,2022年以来,美国本土的光伏产能一路狂飙突进。 2022年,美国大约只有8GW左右的本土组件产能,到2023年这一数据迅速提升至13GW以上,另据伍德麦肯兹统计,根据目前已公布的规划,2026年美国组件产能将超120GW,是当年本土光伏装机需求的3倍。 2022年以前,美国本土几乎没有硅片和电池产能,但根据InfoLink的数据,到2025年,美国硅料、硅片、电池环节的产能将分别达到25GW、11GW、24GW。 对此,美国太阳能工业协会(SEIA)此前在一份报告中得意的写道:我们曾以为美国到2030年拥有50GW光伏组件产能的目标遥不可及,但现在,
      60评论
      举报
      美国光伏的翅膀硬了
    • 市值观察市值观察
      ·05-15 15:23

      中国企业,卷向出海

      作者:泰罗,编辑:小市妹 中国汽车出海,正在开足马力。 据中汽协数据,1-4月,汽车出口182.7万辆,同比增长33.4%。4月汽车出口50.4万辆,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34%。其中,4月传统燃料汽车出口39万辆,环比增长3.3%,同比增长41.6%;新能源汽车出口11.4万辆,同比增长13.3%。 其实不止汽车。新世纪以来的十多年,中国企业一直在充实自己的全球化能力。在新的历史阶段,把握住微笑曲线的两端,核心技术留在国内,将组装、生产等劳动密集型环节转移至国外,这将是中国制造业出海的新逻辑。 正在崛起的越南,已然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最佳“练兵场”。越南54%的机械设备及零件、52%的纺织皮革原料、40%的手机零部件都来自中国。 越南劳动力成本仅约珠三角的一半,且享受税收、外贸和电价优惠,服装、家具、小家电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正逐步外迁至越南。吸尘器龙头富佳股份就计划到2023年,将越南的产能从120万台提升至150万台。 另外,越南与中国一衣带水,供应链近,可快速响应。目前的越南无法代替中国,但可以承接中低端的装配和生产能力,比如TCL在越南、印度的布局,基本上都是装配,而核心技术还在国内。 海天精工的注塑机在越南已占据超40%的市场份额。表面上这款产品是“越南制造”,但是核心部件依然在中国生产。 目前的越南,就像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大量跨国企业将组装、生产等微笑曲线底部的产业链迁移至中国。 当下,这样的产业迁徙正在发生在中越之间。 南下印度投资,是一场勇敢者的冒险游戏。 从增速看,印度是世界上增速最快的国家,这个南亚大国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和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但另一方面,由于大国博弈的考量,当前印度对中国企业的态度趋于谨慎。 2013年-2019年,掀起了一股印度“淘金热”,小米、vivo、OPPO、传音控股等手机企业最为典型。2020年开始,频繁的“逃税”、“洗钱
      46评论
      举报
      中国企业,卷向出海
    • 市值观察市值观察
      ·05-15

      三战港交所,中国“超市教父”快等不起了

      作者:徐风,编辑:小市妹 近期,物美科技创始人,有着“中国超市教父”之称的张文中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其实控的多点数智更新了招股书,第三次向港交所发起冲击。 背靠“物美系”,多点数智虽然坐上了行业领头羊宝座,但盈利难、严重依赖关联客户、成长性存疑等问题仍旧挥之不去。随着当前现金流情况日益紧张,尽快上市补血已是当务之急。 【难出亏损泥潭】 多点数智作为中国最大的零售SaaS方案服务商,尽管有物美这棵“大树”加持,但仍难以走出持续亏损的困境。 对于SaaS行业而言,盈利难是共性问题,多点的盈利情况也并不乐观。 2021-2023年,多点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45亿、15.01亿和17.50亿,净利润则分别亏损了18.25亿、8.41亿和6.55亿。3年累计亏损达33.21亿。拉长时间看,从2019年算,这5年间累计亏损已经超过50亿,尽管近年亏损在收窄,但仍然不算少。 公司的持续亏损,主要在于营业成本增长较快。同期由6.87亿增长到了10.37亿,2年时间中增长了51%。拆分来看,营业成本中外包劳工的成本增长迅猛,由507.3万快速增长到了4.65亿。 从业务来看,多点主营业务毛利率的快速下滑对盈利影响较大。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零售核心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和营销广告服务三部分,其中零售核心服务是第一大收入来源,主要为零售商提供端到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包括公司自主开发的操作系统Dmall OS及AIoT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零售核心服务业务增长较快,由2021年的4.39亿增长至2023年的12.99亿,营收占比由42%提升至74.3%,但业务毛利率却由59.3%降至41.7%。 对此多点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由于AIoT解决方案毛利率相对较低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公司经调整后净利润出现了明显改善,2021-2023年分别为9.59亿、2.96亿和1.40亿,主要得益于销售
      48评论
      举报
      三战港交所,中国“超市教父”快等不起了
    • 市值观察市值观察
      ·05-14

      重磅发布,这一产业概念股集体大涨

      作者:泰罗,编辑:小市妹 5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新规发布后,A股电力板块探底回升,江苏新能、金利华电、科林电气等多股涨停,西昌电力、明星电力、甘肃能源、浙江新能、乐山电力等集体大涨。 具体来看,《规则》明确,电能量交易由电力市场运营机构按照电力市场运行规则组织实施,也可以由电力交易双方协商。经营主体在履行市场注册程序后,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经营主体之间不得实行串通报价、哄抬价格以及扰乱市场秩序等行为。经营主体进行电能量交易,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操纵市场价格;有多个发电厂组成的发电企业进行电能量交易,不得集中报价。 中信证券指出,2023年公用事业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70%,在利率趋势下行和全社会回报预期下降的背景下,公用事业行业具有长久期特性的资产价值有望重估,进一步突显其投资价值。 经历新能源的大爆发,可再生能源将不再是电力消费的“补充剂”,而将是能源消费增量的“主力军”。 能源结构的历史性变化,带来输电环节的剧烈变革;新能源的消纳和输送,又催生出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巨大需求。 这是一场历史级别的投资机遇。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辛保安此前披露,“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计划投入3500亿美元(约2.23万亿元),推进电网转型升级。 南方电网在“十四五”期间的计划是总投约6700亿元,较“十三五”总投资增长约22%。两者合计总投资就高达2.9万亿元,如果算上地区电网公司,“十四五”期间全国电网总投资预计达到3万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3万亿的投资重点“砸向了”特高压中的直流电。其中,国家电网将规划建成7回特高压直流,新增输电能力5600万千瓦。如果加上南方电网,预计将超过1亿千瓦。根据“十四五”风光大基地的建设规划,预计至少需要9-10条远距离特高压直流线路。 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已建成22条特高压线路,其中交流6条、
      99评论
      举报
      重磅发布,这一产业概念股集体大涨
    • 市值观察市值观察
      ·05-14

      跌了80%,良品铺子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作者:小李飞刀,编辑:小市妹 2023年11月,良品铺子新任掌门人杨银芬在致全员的公开信中写道,公司正在面临着创业以来最艰难的挑战,不仅是活得困难的问题,而是活不活得下去的问题,如果不变,真的有可能失去在牌桌上的机会。 这的确不是危言耸听。 【战略转向】 2023年底,良品铺子官宣,公司300多款产品平均降价22%,最高降幅45%,创17年来最大规模降价。这意味着良品铺子已经放弃了高端零食定位,经营战略转向追求“性价比”。 其实,过去很多年,公司高昂的产品售价并没有给品牌带来更高利润,反而让消费者望而却步,经营压力也与日俱增。 上市以来,良品铺子营收几乎停滞不前,利润更是频现负增长。2023年,营收80.46亿元,同比下滑14.76%,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大幅下滑46.26%。2024年一季度,继续大幅下滑58%。 ▲来源:Chocie 良品铺子盈利能力也在持续恶化。2024年一季度毛利率为26.43%,较2015年大幅下滑6.3%,创下有财务披露数据以来新低。最新净利率为2.54%,较2019年下滑1.59%。其中,销售费用率常年在20%左右,研发费用率却不足1%。 从以上核心经营数据来看,良品铺子高端经营战略并没有给公司带来良好成长性。但战略转向后,未来的日子大概率依旧不好过,因为大降价会有大代价。 对良品铺子而言,倘若降价能够实现薄利多销将会是一个不错结果。但往往理想很丰满,现实可能会很骨感。 近年来,休闲零食折扣成风。不仅良品铺子在降价,三只松鼠、百草味等头部均在放低身段实施降价,更别提众多中小品牌厂商跟随降价了。你降我降,但消费者总需求并不会发生明显变化,那么降价内卷最后的结局大概率是难以实现以量补价。 三只松鼠就是一个典型例子。2023年初,该公司提出“高端性价比”战略,并进行提质降价。但全年总销量6.85万吨,较2022年反而大幅下滑12%。 其次,良品
      176评论
      举报
      跌了80%,良品铺子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