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通要闻

专注于香港证券市场研究,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IP属地:未知
    • 港股通要闻港股通要闻
      ·05-22

      超长期特别国债上市首日大涨25%

      今天,最近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上交所“24特国01”)上市,几度临停,最高涨幅达到25%。1、这是记账式国债,是在二级市场交易的,投资这种国债是可能面临价格下跌带来的亏损的;2、票面利率是2.57%,不代表你买了这个国债,你的年化收益率就是2.57%,你的实际年化利率跟你买入债券的价格有关系;3、注意流动性风险。假如你买的超长期国债出现了大幅度下跌,而你正急需现金,那你就不得不兑现浮亏,这是长债的流动性风险。
      43评论
      举报
      超长期特别国债上市首日大涨25%
    • 港股通要闻港股通要闻
      ·05-20

      黄金创新高!还能不能追?

      黄金价格创出了历史新高 白银 铜 也在纷纷上涨 那么问题就来了 这些资源品 1、还能不能继续涨? 2、我们还能不能追? 要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就得搞清楚 这一波资源品大幅上涨 到底本质原因是什么 很多人会解释 因为近期中东局势 有一些复杂 然后 今天又发生了重大事件(伊朗) 我觉得这些风险事件 最多只能作为催化因素 导致资源品持续上行 背后根本性的逻辑还是在于 货币超发 2020年3月份疫情以来 以美联储为首的央行 包括欧洲央行 亚洲一些国家的央行 大幅度的印钞 信用货币超发之后 造成了物价的持续上行 尽管最近这一年半以来 欧美央行在进行一些加息 缩表等等限制性措施 但很显然力度不够 因此物价的下行 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想的效果 我们说 黄金是信用货币的“照妖镜” 只要信用货币滥发 那么黄金最终将以涨价 来捍卫自己的利益 果不其然 在美联储还没有开始宽松的时候 黄金价格就蠢蠢欲动 并且在4月份创出新高 当前 美联储又开始有转向宽松的迹象 那么黄金价格再度借助风险事件 进一步往上冲 我们给出一个观点就是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只要我们还没有看到 欧美央行的实际宽松动作落地 那么 “宽松预期”的交易 将会进一步的推升资源品价格上行 但是我要提醒各位 相比较黄金 白银 有色 甚至原油等等 我会觉得 后者这一些资源品(白银、有色、原油) 他们的性价比会更高一些 原因是在货币泛滥的这个过程当中 黄金价格是率先往前冲的 他作为大哥 带头上涨 所以我们才看到 金油比(约30倍) 包括金银比(约77倍) 都是处在历史的高位 就表明 原油 铜 白银等等这些资源品 在过去的这一轮上涨过程当中 涨幅是偏低的 所以后续他们还有补涨的空间 前期回顾 美联储已经不关心通胀了,我们提及“如果你投了黄金、大宗,或者科技股,包括一些非美的货币(外汇),不要太担忧,即便出现短暂的调整,调整就是机会。” 黄金要跌了吗?我
      214评论
      举报
      黄金创新高!还能不能追?
    • 港股通要闻港股通要闻
      ·05-15

      美联储已经不关心通胀了

      美联储已经不关心通胀了美国4月CPI数据今天晚上出炉。很多人特别的担忧,担忧这个数据再度超出预期,担忧“强美元”再度来袭,也担忧国际金融资产价格出现大跌。我认为,美联储当前的货币政策出发点,对通胀的实际关心已经下降了,而真正在意的是:高利率带来的负面效应带来的压力。所以我们认为,尽管今天晚上CPI确实有可能出现超预期的反弹,但是很难改变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由紧向松”的趋势。因此,如果你投了黄金、大宗,或者科技股,包括一些非美的货币(外汇),不要太担忧,即便出现短暂的调整,调整就是机会。当前美联储面临着一些压力,具体是:在高利率环境下,美国财政部的付息压力,粗略预估2024财年美国财政部需支付利息超万亿美元;美国企业端的资金成本压力,4月AAA级长期企业债券收益率已经升至5.28%;以及居民端的信用卡成本压力,21.6%的美国居民信用卡利率已经创出近30年的新高水平。所以我们看到,美国一季度GDP的数据、4月非农就业数据、4月零售销售数据都出现了下滑,这些都是高利率环境带来的经济下行的迹象。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超额储蓄”。2020年3月份以来,由于疫情,美联储疯狂印钱,向居民撒币,使美国居民的超额储蓄一度来到2.1万亿美元,正是因为有这么高的超额储蓄,才使美国的消费旺盛、就业火爆,但是,现在这个超额储蓄的数据已经消耗殆尽了,甚至出现了负数。所以可以预见,美国的零售销售和就业市场,都将会出现萎缩的趋势。因此我们觉得,美联储当前更多的政策考量,并不是通胀的上行(表面上美联储仍会声称关心通胀),而是经济的下行压力和硬着陆风险。有了以上的判断,我们就知道,两个趋势是明确的第一、美联储“由紧向松”的货币政策趋势第二、美债收益率由高位回落的趋势有了这两个趋势,我们在做投资的时候,就不会迷失方向。面对黄金、大宗商品、科技股、新兴市场股票等资产的调整,我们的做法不是离开,而是补仓。
      6911
      举报
      美联储已经不关心通胀了
    • 港股通要闻港股通要闻
      ·05-14

      赴港上市,不为募资,为了什么?

      国内某家电龙头递表港交所,但该公司明确表示,赴港上市不是为了融资,而是有其它考量。这或许不是个案,今后我们会看到更多“不缺钱”的内地大公司赴港上市,为什么?我们应该从这一现象中看到怎样的投资机会?事件:近日,国内家电行业龙头公司之一的美的集团向香港联交所二次递表,该集团的高管在回应投资者时称,赴港上市不是为了募集资金,最根本的原因是港股具备突破性、便利性和快速性。对拥有全球化战略的大公司而言,在香港拥有一个资本平台,确实能带来很大的帮助,比如:海外合作伙伴更容易了解与参与投资本公司、海外员工的股权激励计划更容易进行、公司进行国际化战略时投融资更便捷等。这正体现了香港金融市场连接内地和海外的窗口价值。过去我们感受最深的是海外资本通过香港投向内地,现在新的趋势是:内地企业借助香港的资本平台,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拥有全球化战略的内地公司赴港上市。4月19日,证券管理部门发布5项支持香港金融市场的措施,其中一项便是: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另,香港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正在审批的赴港上市的企业数量已经接近100家,而去年全年的IPO仅有79家。
      160评论
      举报
      赴港上市,不为募资,为了什么?
    • 港股通要闻港股通要闻
      ·05-09

      新加坡会替代香港的地位?

      聊一聊香港市场。文末有投资机会分享,望耐心看完。经常听到两种说法:1、香港的亚洲金融中心地位将被新加坡替代2、欧美资金将从香港金融市场永久撤离我的答案是:1、新加坡替代不了香港2、欧美资金很快就会回来为什么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因为它决定了我们该不该继续做多港股市场。香港成为亚洲金融中心,除了具备货币自由兑换和法律制度成熟等基础条件外,另一个根本性的因素是:香港是连接国际与大陆的窗口,这个条件,新加坡永远不具备。香港的窗口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贸易、零售等,诚实地讲,有些窗口价值因内地不断扩大开放而日益衰减,但是,金融方面的窗口价值仍会保持相当长时间,因为内地在短期内不大可能在资本管制方面做出大幅改动。过去两年,香港资本外流严重,港股大跌,被解读为一些非市场性因素导致了欧美资本对香港失去信心而永久性地撤离香港,这显然是不顾事实妄下定论。我举两个例子即可证伪。第一、1996年-1997年间,欧美资本从香港撤离,理由是97年后的不确定性,但事实证明,97年后香港越来越好,最终欧美资本又回来了。当前的情况跟97年比,在欧美资本看来,哪次更严峻呢?第二、2020年3月-2021年1月,欧美资本大幅涌入香港,将恒生指数推升至31183点。在欧美央行宽松周期时,欧美资本大量涌入新兴市场,包括香港,毫无顾忌。所以请相信,资本是逐利的。有风险的时候,他们就会走,有收益的时候,他们就会来。过去两年,欧美资本外流的本质原因是收益考量,而非其它因素。过去两年,欧美央行快速提升利率,使美债欧债收益非常吸引,吸引资本从香港市场撤出。同样的逻辑,当欧美市场无风险利率回落时,他们还将回到香港。另外还有一些积极的因素。这两年欧美资本离开时,香港当局并没闲着,他们在做一些未雨绸缪的工作,比如加强与欧美以外地区的金融合作。这两天,香港-沙特资本市场论坛正在召开,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更多中东资本流入香港,中东企
      179评论
      举报
      新加坡会替代香港的地位?
    • 港股通要闻港股通要闻
      ·05-08

      A股调整了,离场还是加仓?

      今天A股调整了,恒生指数也连续跌了2天,这一轮反弹结束了吗?很多股民有这样的困惑:当市场调整的时候,不知道该不该加仓。今天我教大家一招。投资是认知的变现。我认知到某个经济趋势要发生,我通过买入某只股票、基金或期货等金融产品去兑现这个认知。投资能否成功,取决于两个条件:第一:正确的认知;第二:坚定的执行。多数人投资失败,并非认知错误,而是执行力不足。举个例子。我们知道新一轮猪周期要来,猪肉价格今年将触底反弹。有了这样的认知,我们如何变现?买一只养殖业股票或养殖行业ETF。(数据:2024年3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3992万头,自2022年12月高位去化9.1%,上轮猪周期高点去化8.5%,表明本轮产能去化较为充分,新一轮猪周期开启在即。)问题来了,我们认知的经济趋势(猪肉涨价),是一个中期甚至长期的过程,但股价每天都在波动。股价涨的时候,我们坚信最初的认知,但股价下跌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怀疑。我们的错误执行往往发生在股价下跌的时候,因为股价的短期下跌,动摇了我们的信心,触发了我们的止损交易,但正确的做法恰恰是补仓。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没有经过长期历练的普通投资人,过于关注股价,而忽视了认知逻辑本身。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持续搜集信息研究最初的认知逻辑是否发生本质变化,如果没有,我们的执行应该是:继续持有,甚至是“逢低补仓”。
      55评论
      举报
      A股调整了,离场还是加仓?
    • 港股通要闻港股通要闻
      ·05-07

      谁导致美债大跌?美联储有意为之!

      两个灵魂拷问:1、是谁导致美债收益率如此之高?2、收益率如此之高,为什么美债仍然难卖?我的答案或许会惊掉你的下巴,美联储的决定导致了美债收益率如此之高!只要美联储一声令下,美债收益率会快速走低,国际金融市场将松一口气。美联储何时发令?发令后美元怎么走?黄金、原油、有色、美股、A股、港股会怎样?数据:截至发稿,10年期美债收益率4.49%;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2.33%;10年期日债收益率0.91%(日债收益率偏低,是日本央行干预的结果)。数据:美国财政部今年3月支付债务利息高达890亿美元,相当于每分钟支付利息200万美元,照此粗略预计,2024财年美国财政部仅支付债务利息将高达10680亿美元。1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2023年全球GDP排行榜第20名——瑞士,全年GDP9056亿美元;第19名——沙特,全年GDP1.06万亿美元。沙特、瑞士这样的国家,全国人民辛苦干一年工作创造的总财富,不及美国财政部一年支付的利息。是谁导致了美债利率如此之高?不是别人,正是美联储,并有意为之。长期看,一国国债利率(收益率)由本国财政收支状况和过往信用决定,简单理解即是:国家信用越好、国家财政越健康,该国借钱(发债)所需承担的利率越低,此处不赘述。今天着重讲解,中短期视角,美联储抬高利率,是导致美债收益率处在高位的直接原因。换言之,美债价格下跌(美债利率高),是美联储有意为之。美联储抬高利率,并非通过行政指令要求银行执行某基准利率,而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将同业拆借利率引导(干预)到目标利率,也就是说,美联储可以将市场利率干预到他想要的水平。当前,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为5.25%-5.50%,这使得美国市场货币基金的回报率普遍处在较高水平,所以大量流动性涌入了货币基金,这是美债市场缺乏流动性、美债下跌、美债利率高企的直接原因。通俗地理解,货币基金回报5%,你还会去买4%的美债吗?美联储为何
      591评论
      举报
      谁导致美债大跌?美联储有意为之!
    • 港股通要闻港股通要闻
      ·05-06

      很多人在牛市亏钱,因为没有“多头思维”

      大盘怎么看(A股)? 从现在开始,我们对A股要秉持“多头思维”,具体体现在三点上:有调整就是上车机会;越早布局越有利;买到好资产别轻易下车。 为什么是多头思维?内部,ZC的鼎力呵护,不再容易出现深跌;外部,欧美央行货币政策拐点临近,国际资本正在转向低估值中国资产。在多头思维下,三大执行力非常关键,我今晚8点30的直播(各主流直播平台搜索大江财经)会详细解读,希望大家收看。注意,很多人在牛市亏钱,因为没有多头思维。 哪些方向值得投? 第一,积极布局核心资产,因为当前内资的增量资金以ETF和险资为主,外资流入本身也偏好核心资产; 第二,适度降低红利资产的持仓占比,原因是A股的风险偏好正在稳步回升; 第三,逢低介入周期股(有色、原油、煤炭、贵金属),短期因避险情绪回落或有调整,但中期受益于我国经济复苏和海外货币政策转“鸽”,长期看资源为王,理由是,百年变局叠加大选年,地缘风险和保护主义抬头; 第四,科技股,我对科技股的理解,凡是有广阔前景但技术上或商业上还未完全落地的,才是科技股,一旦成熟落地,便脱离了科技属性。比如发电技术刚被发明时(清朝的时候),美股中的电力股即是当时的热门科技股,但现在呢?电力早已经是公共事业;智能手机刚发明时,苹果供应商是科技股,但现在只能看成代工制造。从这个意义上理解,A股的科技股有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生物科技、高端装备等。投资科技股,要有心理准备迎接大起大落,科技,投的是预期,考验的是慧眼识金、果断决策的能力,投资科技,注定了高收益高风险。 核心资产主要指哪些?哪些红利资产可以考虑降低仓位甚至获利了结?周期股、科技股如何操作?我们今天晚上8点30的直播(各主流直播平台搜索大江财经)详细解读。 大江VIP提供什么价值? 1、大市观点及投资策略 2、行业观点及投资策略 3、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4、焦点问题答疑解惑 5、内部直播详细解读 郑重声明:
      192评论
      举报
      很多人在牛市亏钱,因为没有“多头思维”
    • 港股通要闻港股通要闻
      ·04-10

      黄金价格创新高,意味着财富大转移

      当黄金价格创出历史新高,你想到的是什么?去买点金条?去买点黄金ETF?如果只是这么简单的反应,远远不够。黄金创新高,意味着财富正在发生重大转移,如果你没有任何动作,你的财富正在被他人稀释。黄金是几千年来人类最淳朴的价值信仰,黄金涨价,就意味着货币贬值,以什么货币计价,就表明什么货币贬值。你拿着这些货币,如果不能获得足够多的增值回报,那就意味着财富被稀释。黄金大涨的背景下,国际社会的各参与方都在用行动捍卫自己的利益,比如中东产油国通过减产原油的方式抬升油价,比如欧美国家劳工组织以罢工的方式要求涨薪,再比如东南亚国家通过限制出口的方式推升粮价,没有谁甘愿成为信用货币泛滥的受害者。华尔街大资本家们的动作,最值得我们思考。面对全球范围的信用货币贬值趋势,华尔街的选择是购买核心资产——全球优质股票,这是全球股市创新高的本质逻辑,有人要问A股为什么不涨?这个问题我放在最后解释。对资本家而言,货币是最没有价值的,只有将货币换成有足够回报的资产,才是最英明的选择,比如美国的科技股、日本的五大商社等,每个国家都有一些优秀公司,如果仅仅将这些优秀的公司股票组合成一个指数,在货币泛滥背景下,这些股指大概率是要持续上涨的。理解了以上逻辑,我们就理解了为什么印度股市、欧洲股市、越南股市、日本股市、美国股市都能创新高了。注意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以上这些国家,美元都是可以自由进出入的,这是很关键的,再直白一点讲,这些国家的股市是依靠华尔街资本推升起来的。但我们也不要羡慕别人的股市创新高,华尔街资本不是过来做慈善的,一轮上涨下跌后,他们是要卷走财富的。解释到这,我就比较容易讲清楚大A的事情了。与日本、印度、越南等市场比,我们的股票市场是有“堤坝”的,虽然海外资金可以进来,但你懂的。另外,华尔街资本很清楚我们的底线:我们是不欢迎“热钱”的,经历了多轮对决,华尔街资本对咱们的实力有了更深的印象,想在大A市场里
      86评论
      举报
      黄金价格创新高,意味着财富大转移
    • 港股通要闻港股通要闻
      ·04-01

      贵金属、工业金属赢麻了,你赚到了吗?

      贵金属、工业金属赢麻了!资源为王——工业金属大涨 黄金还会继续涨吗?今天一早,我就在大江VIP圈提示了“获利了结”,为什么呢?因为短期涨得有点多,需要休整一下,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市场风险偏好恢复了,资金的风格或正在由“防御”向“进攻”转移。PMI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显示稳增长正在产生效果,于是乎市场活跃资金敏锐地嗅到了市场的变化,这是我们将防御属性较强的板块“暂时”获利了结的根本性原因。 图:我今早在VIP圈提示获利了结 既然风险偏好提升了,防御性板块也暂时了结了,那现在关注哪个方向呢?大家可以关注“轨道交通设备”这个方向,稳增长投资端要发力,高铁建设、地铁建设是很好的手段,去年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就出现向上的拐点,2023年铁路投资7645亿,同比增速7.5%;另外,未来2年是我国动车组大规模大修的年份,动车组每12年或480万公里后将进入五级大修,预计2022年-2025年动车组高级维修市场规模每年200亿,较前5年同比增长118%。 日本股市大家要小心风险,之前布局了日经225指数ETF的朋友们注意一下。当前日本央行正在跟美联储斗法,日本央行想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稳步加息甚至缩表,但美联储很显然不满日本央行的这种做法,于是近期在外汇市场就出现了针对日元汇率的做空伏击,日本财金相关官员们先后出来表态要干预外汇市场的“投机”交易,另外也“安抚”美联储称:加息不会太快。我判断美日双方的流动性争夺战短期不会结束,日本股市、日元汇率波动加剧。 大江财经VIP圈提供什么价值? 1、告诉你现在看多什么行业板块 2、当大市出现风险时及时提醒 3、当市场出现重大机会时及时提示 4、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5、内部直播 郑重声明:以上资讯内容来源于市场公开信息,国金证券尽力但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相关内容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所列个股根据市场资讯整理,不
      191评论
      举报
      贵金属、工业金属赢麻了,你赚到了吗?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