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 评论
  • 2

实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记者会,回应热点问题

老虎资讯综合2020-05-28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记者会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

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路透社记者提问: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少国家的政府出台了数万亿美元的财政和货币措施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产生的冲击。我注意到,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设定今年GDP增速,根据路透社的测算,政府工作报告中出台的财政措施约占中国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这个规模比一些经济学家的预期要有所降低,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首次出现了几十年以来的收缩。未来几个月,中方是否会出台更大规模的刺激措施?从更长远看,中方是否有足够的政策工具来应对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和不断紧张的中美关系?

李克强:今年实现六保就有能力实现经济正增长

李克强答记者问: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世上罕见。主要国际组织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3%,甚至更多。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不可能置身事外。中国没有增长量化指标,这是实事求是。但是我们确定了六保的任务,和GDP、经济增长有比较直接的关系。我们这样做,也是让人民群众对经济增长有更直接的感受,有更高的质量。实现了“六保”任务,我们就有能力实现今年中国经济的正增长。经济增长不是不重要,我们这样做实际上也是让人民群众对经济增长有更直接的感受,使经济增长有更高的质量,发展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

你刚才说到有反映我们出台的政策规模低于预期,但是我也听到很多方面的反映,认为我们出台的规模性政策还是有力度的。应该说应对这场冲击,我们既要把握力度,还要把握时机。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时候,我们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当时复工复产还在推进中,复业复市还受阻,一些政策下去不可能完全落地,很多人都待在家里。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积累了经验,正是根据前期的经验,也是判断当前的形势,我们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出了一个规模性的政策举措,应该说是有力度的。

过去我们说过,不搞大水漫灌,现在还是这样,但是特殊时期要有特殊的政策,我们叫做放水养鱼。没有足够的水,鱼是活不了的。但是如果泛滥了,就会形成泡沫,就会有人从中套利,鱼也养不成,还会有人浑水摸鱼。所以我们采取的措施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要摸准脉下准药。不论是筹钱或者说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都要走新路。

李克强表示,这次规模性政策筹措的资金可以说分两大块,一块就是新增赤字和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共两万亿元。还有另外更大的一块,就是减免社保费,有的国家叫工薪税,动用失业保险结存,推动国有商业银行让利,自然垄断性企业降价,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这一块加起来比前一块,大概是它的两倍。而且我们是要推动这些资金用于保就业、民生和市场主体,支撑居民的收入。这和我们现在全部居民收入40多万亿的总盘子相比,它的比例是两位数以上。我们还留有政策空间,不管是财政、金融、社保都有储备,可以及时出台新的政策,而且不会犹豫。保持中国经济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我们的规模性政策可以说是为企业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主要是稳就业、保民生,使居民有消费能力,有利于促消费、拉动市场。这可以说也是一条市场化改革的路子。我们坚信,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战胜当前的困难,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彭博社记者提问: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是未解之谜,科学家认为找到该问题的答案有助于预防未来大流行病的发生。有人呼吁就源头问题开展国际审议,事实上本月举行的世卫大会已同意就此展开调查。中方对调查持何立场?您认为这样的调查应该达到什么目的?应该避免什么问题?

李克强:科学溯源可以更好地防控疫情,研发出新冠疫苗有效药,中国愿意同世界共享

李克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谈到:中国和许多国家都主张对病毒进行溯源,科学溯源可以更好地防控疫情,也是为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病毒无国界,是全世界、人类的敌人,各国都在进行防控,也在探索中前进,目前还没有完整的经验。我们一方面要控制住疫情的发展,把疫苗、有效药物、检测试剂研发出来,这将是人类战胜病毒的强有力的武器。中国和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投入,我们也愿意开展国际合作。因为出来的产品是全球的公共产品,我们愿意共享,最终让人类共同战胜敌人——病毒。国际社会面临双重挑战,控制住疫情与恢复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有矛盾的,我们需要在矛盾中平衡,尤其需要国际合作,需要同舟共济,使人类越过这场巨浪的冲击。

李克强:一旦发现疫情,坚决予以管控,不允许有任何隐瞒

李克强表示,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现在有效控制了疫情,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公开透明负责任及时向国际社会发布有关信息。但现在疫情还在全球流行,在中国也未结束,现在还有散发性病例,不少科学家都强调,还是要保持警惕,防止反弹。我们将继续坚持实事求是、公开透明的原则,一旦发现疫情,坚决予以管控,不允许有任何隐瞒,而且要科学进行防治。

新华社记者 刘金海 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总理,您好。您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阐述了今年中国经济政策和救助规模。那我想问,政府会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这些资金真正地惠及企业?避免空转?也能让我们普通老百姓切切实实地感受到。

李克强:各级政府都要过紧日子,绝不允许搞形式主义干那些大手大脚花钱的事

李克强表示,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不可能轻车走熟路,只能是大车行难路。所以我们在政策上要注重创新。我刚才讲了,我们推出的规模性政策叫作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它注重的是稳就业、保民生,主要不是依赖上基建项目。因为现在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消费在经济增长中起主要拉动作用,而且中小微企业在吸纳就业中占90%以上。我们这次所采取的规模性政策,用了70%左右的资金比较直接地去支撑居民收入,因为这样做就可以促进消费、带动市场。而且因为疫情,我们面临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疫情防控措施会抑制消费。我们按这样的方向推动实施政策,也是面向市场化的改革。

其次,我们强调政策资金要直达地方、直达基层、直达民生。新增的赤字和抗疫国债资金全部转给地方,省里面也就是“过路财神”,直达基层。可能有人会问,那基层就能把这笔钱用好吗?我们现在要采取一个特殊的转移支付机制,这些钱要全部落到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落到社保、低保、失业、养老和特困人员身上,要建立实名制,这些都是有账可查的,决不允许做假账,也决不允许偷梁换柱。我们会瞪大眼睛查,也欢迎社会监督。我们采取的措施,最终效果要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来认可。中央政府这次是带头过紧日子,我们把中央部门的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缩了一半以上,调出资金用于基层企业和民生。各级政府都要过紧日子,决不允许搞形式主义,干那些大手大脚花钱的事。

李克强表示,扩大消费并不是说不要投资,我们要扩大有效投资,两万亿的国债,我们支持“两新一重”建设,要用改革的办法来撬动社会资金的投入,具体的项目要有效有回报,要经过论证,不留“后遗症”。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提问:总理,您好。今年两会因为疫情的因素延到5月才举行,这个时间点刚好跟“5˙20”非常接近。在“5˙20”之后,在民进党继续执政的情况下,请问未来大陆对台政策的总体考量是什么?未来将如何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发展?

李克强:坚决反对“台独”,我们始终高度重视台湾同胞的福祉

李克强回答记者提问: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说了,我们对台的大政方针是一贯的,也是世人共知的。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都要坚持,同时要坚决反对“台独”。在这个政治基础上,我们愿意和台湾各政党、团体和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对话协商,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我们愿意尽最大诚意和最大努力。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我们从来都反对外来干涉。中华民族有智慧、有能力解决好自己的事。我们视台湾同胞为手足,血浓于水,始终高度重视台湾同胞的福祉。就像这次疫情发生后,大家共同努力,没有台湾同胞在大陆因感染新冠肺炎失去生命。我们祈福两岸同胞都平安健康。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今年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调低了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调高了调查失业率。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请问总理,今年政府将如何遏制失业潮?如何帮助大学生和农民工找到工作?

李克强:让大学毕业生成为不断线的风筝

李克强回答记者提问:今年我们确定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的确比去年低,实现这个目标要有一定的经济增长作支撑。我们把城镇调查失业率定为6%左右,今年4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已经是6%了,所以我们这样做也是实事求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是天大的事情。这几天我看中国政府网上的留言,大概三分之一都是谈就业的。其中有一位农民工说他50多岁了,在外打工30多年,每年如此,但今年还没有找到工作,全家都陷入困境。还有一些个体工商户,已经歇业几个月了。一些外贸企业现在没有订单,影响员工就业。对他们的困难,我们要给予救助,但是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帮助他们就业。中国有9亿劳动力,没有就业那就只是9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

为了稳住现有就业岗位,可以说政策是能用尽用,投入的钱是最多的。我们的规模性政策资金,允许基层用于减税降费,而且允许用于为企业减房租、贴利息。采取的措施就是要把企业稳下来,岗位保得住,但要公平合理。而且我们还要采取资助企业以训稳岗的政策,今明两年将有3500万人次通过失业保险结存来进行岗位培训,给他们缓冲的机会。即便失业了,也要短时期内有再就业的机会。

李克强表示,要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现在新业态蓬勃发展,大概有1亿人就业,我们的零工经济也有2亿人就业。不仅要采取更多扶持政策,而且要采取措施打破那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让更多新就业岗位成长起来。去年我们平均每天净增企业超过1万户,今年也要按这个方向去努力。

中国人民是勤劳的,中国的市场也是在不断开拓和升级的。当然,对重点人群就业我们有重点扶持的政策,像今年大学毕业生创新高,达到874万人,要让他们成为不断线的风筝,今明两年都要持续提供就业服务。对农民工,不论是在常住地还是返乡,都要给他们创造就业的服务平台。对退役军人,要切实把安置政策落实好。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总理您好,我们关注涉港的“国安法”,这次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作出了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就此制定专门的法律。我们想问这是否表明中央调整了对香港的政策,是否放弃了“一国两制”,对于当下各方的反应您又如何看待?

李克强:中央政府始终强调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李克强回答记者提问:“一国两制”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中央政府始终强调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支持特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这是一贯的。你提到全国人大刚通过的有关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定,也是为了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提问:美国继续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归咎中国,出现了更多关于中美之间“新冷战”的说法。与此同时,美中双方官员还在讨论如何为落实两国之间的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创造有利条件,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总理先生,考虑到中国自身经济遇到的困难,您是否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让步足以解决美方关切呢?如果合作努力失败,中国经济能否抵御“新冷战”和脱钩的威胁?

李克强: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李克强回答记者提问:当前中美关系的确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挑战。中美关系很重要,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应对传统或非传统挑战方面都有很多可以而且应当合作的地方,在经贸、科技、人文方面也有广泛的交流,可以说两国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不仅关系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关系到世界,所以一些问题发生后引起世界的担忧。至于你说到“新冷战”,我们从来都主张摒弃冷战思维。关于所谓脱钩,可以说两个主要经济体脱钩,对谁都没有好处,也会伤害世界。我们应该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建立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

在经济方面,中美两国经济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路走来很不容易,但双方都从中获益。这使我想起,就在几天前,一家美国高科技公司宣布在中国武汉实质性投资项目开工。我不是做商业广告,但是我对它的行为是赞成的,所以发了贺信。这个例子表明,中美商贸界是互有需要的,是可以实现合作共赢的。

中美之间的商贸合作应该遵循商业规则,由市场来选择,由企业家判断、拍板,政府起到搭平台的作用。中美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有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存在矛盾分歧不可避免,问题在于怎样对待。中美关系几十年来风风雨雨,一方面合作前行,一方面磕磕绊绊,的确很复杂,这需要用智慧去扩大共同利益,管控矛盾分歧。总之,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寻求合作共赢。这于己于人于世界都有利。

新华社记者提问:总理您好,讲到今年的经济工作我们听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稳”和“保”,请问总理这和市场化改革之间是什么关系?政府在这方面的重点是什么?

李克强:真金白银要确保落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身上

李克强回答记者提问: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表明,越是困难越要坚持改革,我们宏观政策提出的稳和保是通过市场主体去支撑的,而且是围着市场主体的困难和关切去做,这本身就是市场化改革的做法。我们首先是要让市场主体活下来。政策的真金白银主要是为市场主体纾困,激发它们的市场活力。真金白银要确保落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身上。这次政府工作报告说要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我们现在有1亿2000万市场主体,他们就是青山,留住他们,就会赢得未来。不仅要让市场主体活下去,更重要是通过“放管服”改革把它们激活起来。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打掉那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使它们公平竞争。这种措施看似无形,但能创造出有形的财富,干好了,不亚于真金白银的投入。

再有就是要让新的市场主体更多地长出来。大家都知道,这次应对疫情中,像网购、快递、云办公等等一些新业态是逆势增长,有的营业收入增长了三分之二。而且现在新业态还层出不穷,这和我们这些年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发展新动能,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都有关。我们已经有经验,就应该把这些经验推广开,促使新动能、新的市场主体更多地成长。今年我们还是要努力做到平均每日新注册企业2万户左右,这是观察中国经济活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们重视中小微企业,并不是不重视大企业,我们还是希望大中小企业共生共荣,而且期待一些中小微企业将来会成长为大企业,这样形成一个互相融通发展的局面。今年我们不仅要看纾困政策用得怎么样,还要看营商环境的改善是否明显,这样可以产生乘数效应。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提问:总理,您好。我的问题是,世界经济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正在遭受严重打击,中国已控制住疫情,今后是否有同包括日本在内的周边各国开展经济合作的计划?中国今后在中日韩自贸协定(FTA)和自由贸易体系建立方面计划如何推进?中国打算参加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吗?

李克强回答记者提问:在去年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上,十五国领导人共同作出承诺,今年要如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我希望并相信这个承诺不会落空。我们也在积极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中日韩都是近邻,我们愿意在经济大循环中建立中日韩小循环,比如说最近中国和韩国就开辟了快捷通道,让商务、技术等人员能够顺利往来,这有利于复工复产,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至于刚才你提到TPP,我理解可能指的是全面与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对于参加CPTPP,中方持积极开放态度。

人民日报社记者提问:总理您好。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但是受疫情的影响很多家庭收入都有所下降,甚至一些人还面临着返贫,所以想请问您,在这种情况下今年的脱贫攻坚任务还能顺利完成吗?以及我们的政府将如何保障基本的民生?谢谢。

李克强:愿意成为更多进口国外商品的、面向世界的大市场

李克强回答记者提问: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怎么样保障那些困难群众和受疫情影响新的困难群众的基本民生,我们应该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我们采取的纾困政策有相当一部分就是用于保障基本民生的。

我们今年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这是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按原本的账还有500多万贫困人口,受这次疫情的冲击,可能会有一些人返贫,脱贫的任务更重了。我们会多策并举,特别是要采取措施把脱贫的底线兜住,我们有把握完成今年决胜脱贫攻坚的任务。

各级政府都要以人民利益至上,以万家疾苦为重,每出一策都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千家万户、有利于民生。今年我们在应对疫情冲击过程中,要特别认真细致地考虑把各方面困难人群保障起来,扩大低保和失业保障的范围。现在低保、失业保障、特困救助等人员大概一年6000万人左右,我们预计今年人数会增加较多,但保障和救助资金是足够的,把他们保障住是有能力的。我们也要求一定要把账算细,把钱用到刀刃上,使民生得到切实保障。我们还有近3亿领养老金的人员,今年我们提高了养老金的标准,说到就要做到。

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举报

评论

empty
暂无评论
 
 
 
 

热议股票

 
 
 
 
 

7x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