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星人
硅星人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未知
0关注
137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硅星人
2023-08-30

这些大“杀器”一现身,谷歌的野心再藏不住了

2023大公司报道BUSINESS谷歌AI时代的蓝图正在徐徐展开。文|Juny  编辑| VickyXiao一年一度的谷歌云Next 大会今天早间在旧金山拉开了帷幕,而这次的绝对主角仍然是AI。在开幕演讲上,谷歌CEO皮柴说道:“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Google Cloud是能够帮助我们分享最前沿人工智能技术、推进创新的绝佳平台。”接着,谷歌宣布围绕着如何创建AI(Build AI)、使用AI(Use AI)和打造AI全生态(AI Ecosystem)的主题,从开发端到使用端,从基础设施到应用生态,再次抛出了一系列的新产品和功能更新,朝着AI时代全面进军。在大会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在谷歌Workspace中的更多实际用例,也看到了基于谷歌云的大量AI新能力。此外,英伟达CEO黄仁勋还惊喜亮相大会现场,宣布了跟谷歌云的深化合作。|Duet AI全面进入Workspace,打工人的生活迎来大变革在 5 月份的 I/O大会上,谷歌首次推出了对标微软Copilot的AI助手——Duet AI。当时,谷歌仅展现了Duet AI包括自动生成文案、PPT、邮件,处理Excel的数据等一些概念性能力。经过了3个月的测试和改进,在今天的Next大会上,谷歌宣布Duet AI将全面进入Workspace,并且向大家演示了最新的Duet AI的界面、新功能和一些完整的操作流程。首先,Duet AI将以侧边栏、对话框的形式存在,它可以帮你自动交叉调用工作空间中的文件和信息,并根据你的指令来处理和生成文件。比如,如果你是一名财务分析师,在下午 5点收到了老板发来的一封电子邮件,要求你在明天上午 8 点之前提供有关第三季度业绩的演示。在过去,你可能会加班花上几个小时来完成这件事,但现在,你只需要动动手指做以下几步:1.唤醒Duet AI,让Duet AI自动总结
这些大“杀器”一现身,谷歌的野心再藏不住了
avatar硅星人
2023-08-26

Hugging Face获 2.35亿美元D轮融资 | OpenAI推出定制化微调功能 | 英伟达财报逆天 | 那个男人回归X

2023大公司报道BUSINESS文|  硅星人|Hugging Face 获2.35亿美元D轮融资,45亿美元估值剑指超级独角兽近日,开源 AI 模型库公司 Hugging Face 宣布获得 2.35 亿美元融资,由 Salesforce 领投,Google、亚马逊、英伟达等知名科技公司参投。本轮融资将使 Hugging Face 估值达到 45 亿美元,是其在 2022 年 5 月估值的两倍。Hugging Face 成立于 2016 年,致力于为开发人员提供构建、测试和部署 AI 模型的各种解决方案。该公司提供一个类似 GitHub 的 AI 模型库,其中托管了包括Stable Diffusion 和Llama 2在内超过 100 万个模型、代码和数据集。公司首席执行官 Clément Delangue 表示,这轮融资将用于扩大原本170人的团队、更多地投资于开源 AI 和平台建设。Hugging Face 本轮融资是开源 AI 社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表现出成熟企业对开源 AI 社区的认可,和对生成式AI持续、强劲的兴趣。另有消息指出,Salesforce 这次领投表明,它可能已将 Hugging Face 视为潜在收购对象。|OpenAI开放大模型微调功能,人人都可个性化定制专属ChatGPTChatGPT又悄悄更新了!OpenAI本周在官网宣布,推出GPT-3.5 Turbo 微调功能并更新 API,使企业和开发人员可以使用自己的数据,结合业务用例,构建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化专属聊天机器人。通过微调,用户可以使模型更好地遵循指令,例如让它始终以给定的语言进行响应;或是提高模型一致的格式化响应能力,更可靠地将用户提示转换为高质量的JSON 片段用于自己的系统;以及磨练模型输出的“感觉”、“语气”,以使它更好地适合品牌声音。OpenAI声称,根据测试结果
Hugging Face获 2.35亿美元D轮融资 | OpenAI推出定制化微调功能 | 英伟达财报逆天 | 那个男人回归X
avatar硅星人
2023-08-23

Arm的IPO,独角兽的“生死薄”

沉寂许久的科技公司 IPO 即将重启了,软银控股的英国芯片设计公司 Arm 打响了第一枪。周一,Arm 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开申请首次公开募股 (IPO),股票代码为 ARM。在一份声明中,Arm 没有透露将上市的股票数量,也没有透露预计的上市价格。不过,赶在人工智能浪潮上,市场普遍对 Arm 的这次 IPO 持有乐观态度,不少分析师预计它的估值在 700 亿美元左右,将会在 IPO 中筹集 80 亿至 100 亿美元。这也让它有望成为有史以来第三大科技公司 IPO,仅仅次于阿里巴巴和 Meta 的前身Facebook。图片 图源:彭博社Arm 提交的文件中曝光的另一个细节是它的财务状况。尽管全球芯片市场低迷对 Arm 的许多大客户(包括最近几个季度的三星和高通)造成了打击,但该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在 2023 财年仅略有下降。文件显示,在 2022 财年,Arm 全球收入飙升 33% 至 27.03 亿美元,但 2023 财年下降至 26.79 亿美元。同期净利润也略有下降,从 5.49 亿美元降至 5.24 亿美元,但这比其他一些芯片设计商的表现要好得多。虽然 Arm 还没有在招股书里透露 IPO 的定价,但是软银的孙正义此前一笔交易透露了一丝端倪:软银已重新收购了其投资部门 Vision Fund (愿景基金)持有的 Arm 25% 的股份。这笔交易价值 161 亿美元,将在两年内支付,它对 Arm 的估值为 644 亿美元。这仅略低于一些人预测该公司 IPO 的 700 亿美元估值。不过这次 Arm 的 IPO 里,软银计划放弃多少控制权仍有待观察。知情人士表示,软银将只计划出售 Arm 的少数股权,约占 10%,保留其余股份。Arm 的几家最大客户——包括苹果、英伟达、三星和亚马逊——计划成为该公司的主要投资者。此外,招股书透露,Arm 总共选择了
Arm的IPO,独角兽的“生死薄”
avatar硅星人
2023-08-22

AI时代下,打工人的命运走向何方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提前做好迎接AI时代到来的准备。文| Juny  编辑| VickyXiaoChatGPT横空出世之后,人工智能正在加速开启一个全新的工作时代。很多打工人关心的是,AI是否已经开始对就业市场带来了冲击,打工人未来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才不会被替代;对企业主来说,又应该如何最大化地利用人工智能的时代机遇?针对这些问题,职业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发布了首份《未来就业报告:人工智能对工作的影响》( Future of Work Report: AI at Work)报告,深入解读了人工智能对全球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影响,以及全球AI人才的未来发展趋势。此次,领英首席经济学家Karin Kimbrough和中国区总经理王茜也接受了硅星人的独家采访,和硅星人聊了聊他们看到的AI时代下打工人的命运。|AI,不懂也得懂《未来就业报告》显示,今年以来,企业、求职者、在职员工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关注度都在明显上升。企业开始更加关注人工智能人才的招聘,越来越多的求职者也开始将人工智能相关技能添加到自己的个人档案中。例如,自 2022 年 11 月以来,领英上提及 GPT 或 ChatGPT 的职位发布比例增加了 21 倍。今年年初以来,领英全球会员在其个人资料中添加 "生成式AI"、"ChatGPT"、"Prompt Engineering "等AI术语技能的人数平均每月增加 75%。从今年4月至今,美国地区提及“生成式AI”的关键字的领英发帖以每月 25%的速度持续增长。图近期生成式AI关键词在LinkedIn用户中的增长情况值得注意的是,AI人才的增长趋势在全球范围内的增长都非常显著。通过对25个国家的领英用户在个人资料中添加人工智能相关技能的统计,自 ChatGPT 推出以来,领英会员的人工智能技能添加的平均数从去年的 7.7%(2022年5
AI时代下,打工人的命运走向何方
avatar硅星人
2023-08-18

OpenAI成立以来首笔收购:买下一个“神秘”8人公司,要在GPT上打造智能体游戏?

Open AI的下一站是——AI游戏?成立了快8年的OpenAI ,昨天宣布了公司有史以来的第一笔收购。收购的对象神秘而又奇特:一家成立了仅2年、只有8位员工的“虚拟游戏”公司Global Illumination。按照Global Illumination的官方说法,他们是一家数字产品设计公司,主要业务是利用AI来构建创意工具、基础设施和数字体验,目前主要(或者说唯一)的产品是一款类似于《我的世界》的沙盒游戏。游戏、设计?这怎么听都感觉跟搞元宇宙的Meta画风更搭,跟OpenAI现在的业务似乎很难沾边。此次OpenAI发布收购公告也出奇的简单,全文只有一段话,仅宣布目前Global Illumination整个8人团队已经全部加入OpenAI,他们的任务是致力于帮助包括ChatGPT在内的核心产品开发,除此之外就再没有更多其他信息。大家都好奇,OpenAI的首次高调收购究竟葫芦里是在卖什么药?谁是Global Illumination?Global Illumination公司总部位于纽约,由Thomas Dimson、Taylor Gordon和Joey Flynn于2021年创立。团队早期曾在Instagram和Facebook设计和开发产品,并为YouTube、 Google、Pixar和其他知名公司做出重要贡献。“Global Illumination”中文翻译为“全局光照”,这是一个计算机图形学术语,用于描述在3D物体上创建逼真光照效果的算法。从命名和过往经历来看,这家公司主要侧重在设计开发面向视觉的产品和服务。有人因此认为,此次收购暗示着OpenAI可能会给ChatGPT拓展更多的多媒体功能,例如构建Dall-E 2图像生成服务,又或是推出自己的视频生成服务,与其它AI视频生成器抗衡。打开Global Illumination官网,页面简直不能更简单:一小段公
OpenAI成立以来首笔收购:买下一个“神秘”8人公司,要在GPT上打造智能体游戏?
avatar硅星人
2023-07-31

微软不想被OpenAI架空

2023大公司报道BUSINESS微软:理想和面包、技术和权力,我都要。文| 郭海惟  编辑| VickyXiao 扎克伯格同学最近心情很不错。与马斯克在线激情互喷垃圾话后,对标“元宇宙版推特”的Threads仅用了不到五天的时间完成了1个亿用户的积累,成为了全球用户总数破亿速度最快的新社交平台。Threads,成为小扎打在马斯克脸上的一击力拳。但商场的拳台上没有裁判叫停,扎克伯格说Threads的用户规模目标是10亿。而只有达到10亿目标以后,Meta才会认真考虑Threads赚钱的问题。这一数字相当于推特目前规模的两倍。扎克是认真的。无论是反感马斯克版推特的愤怒用户,还是Meta帝国多年沉淀下的庞大商业机构关系网,都在极短的时间内涌入了Threads平台。而在无数游牧迁徙的用户中,夹杂着一个硅谷最有权势的光头——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纳德拉过去是尊贵的推特蓝V,拥有307万的用户,每天像AI一样毫无感情地转推各种微软的新闻公关稿。不过这次他专门注册了一个Threads账号,热情洋溢地宣布了微软将与Meta的“大模型婚姻”:微软云Azure将帮Meta训练和推广Llama大模型,而Llama也将上线Azure库和适配Windows系统。而如双方官宣文件所言,Azure从设备、硬件和软件(facility, hardware and software)层面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从而支持世界领先的AI训练。而在本次合作后,Llama的开发者则可以利用Azure AI的工具进行训练、微调、推理和安全方面的功能开发。巨头之间的云合作屡见不鲜。但全世界都知道,Azure可是OpenAI的御用云平台。在2019年微软掏出10亿美元投资OpenAI后,Azure就一直是OpenAI的独家云服务商。而Azure为了更好地为
微软不想被OpenAI架空
avatar硅星人
2023-07-26

微软、谷歌同时交作业,谷歌绝地反击“赢麻”了

两大巨头对垒,谁赢了?本季度最有看点、最受关注的一个财报日来了。$谷歌(GOOG)$$微软(MSFT)$在AI业务上的强强对决还在持续,而这次,两家巨头的季度财报甚至都放在了同一天发布。过去一个季度,谷歌和微软之间的“战斗”可以说是非常焦灼。谷歌IO、微软Build等年度大会先后登场,两家公司关于AI的模型更新、产品发布应接不暇。但大家都好奇的是,AI是否给真正给它们带来了用户和收益,两家公司谁的表现又更胜一筹?下面,让我们在它们最新的季度财报中去找答案。不惧微软挑战,谷歌广告、云业务双狂飙在微软大举进军AI之后,市场都为之前的AI霸主谷歌捏了一把汗。毕竟微软现在搜索、生产力工具、云业务上发起的猛攻都指向谷歌的要害。今年一季度,谷歌的营业利润、每股收益等关键指标也均不达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这次,谷歌完全顶住了压力,不仅各项指标远超出市场预期,广告业务似乎完全摆脱颓势重回稳定增长区间,云业务的强势增长也让人眼前一亮。谷歌二季度实现营收746.04亿美元,同比增长7%,远远超出市场预期4.4%的增长和727.7亿美元的营收预期。虽然增速还没有回到两位数,但已经远好于上季度3%的同比增长。从盈利指标来看,二季度稀释后每股收益为1.44美元,同比增长19%,高出市场9.1%的增长预期,而上一季度这一指标同比下降了4.9%;营业利润218.38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2.3%,远高出市场预期的2.6%,而上一季度同比下降13.3%。本季度谷歌盈利逆转从分项业务来看,谷歌本季度也一扫上季度的阴霾、大获全胜。其中广告、搜索、地图、YouTube、硬件、安卓、Chrome和Google Play在内的谷歌服务录得662.85亿美元
微软、谷歌同时交作业,谷歌绝地反击“赢麻”了
avatar硅星人
2023-07-15

马斯克揭秘“宇宙级”AI:特斯拉搞硬件、xAI搞模型,怒批OpenAI“贪婪”

2023新技术追踪BUSINESSxAI是否会商业化、如何商业化,马斯克似乎还没有想清楚。或者,还不愿意说。文| Juny  编辑| VickyXiao在两天前马斯克高调宣布成立xAI公司之后,很多人都对这个全新的、似乎不走寻常路的AI公司充满了好奇。就连马斯克的老妈Maye Musk今天也带着自家小狗早早地守在了Twitter Space活动上,想要知道马斯克这次究竟是想要搞什么大事情。美西时间下午1点过,马斯克带领着新成立的xAI所有团队如约集体亮相。在Space活动上,12名团队成员依次做了自我介绍,包括学术和工作背景、研究兴趣和简要阐述了自己为什么加入xAI的原因。从大家的自我介绍来看,xAI的团队成员背景跟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科学有很强的关联,其中有好几人是从研究基础数学、物理学开始再逐渐进入到人工智能领域的。而研究人员的这些背景也跟马斯克后来所阐释的xAI目标非常契合。马斯克表示,构建xAI的目标,是要专注于回答更深层次的科学问题,期望未来可以用AI去帮助人们去解决复杂的科学和数学问题并且“理解”宇宙。在解释xAI究竟想要用AI研究什么时,马斯克提到了很多科学理论和概念。比如他谈到,有关暗物质的本质或者重力如何发挥作用的这类未解决问题可能是xAI试图解释的谜团之一。同时,他也详细地谈到了“费米悖论”( 一个有关外星人、星际旅行的科学悖论,阐述的是对地外文明存在性的过高估计和缺少相关证据之间的矛盾),想要借助AI去理解为什么人类还没有发现外星人,太阳系的自我毁灭、或被外力摧毁的问题。马斯克表示未来xAI将需要计算能力,但暗示它不会像其他公司目前使用的那么多,同时该团队也将会保持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规模。从整个活动的前半场描述来看,xAI似乎并不是一个定位于要跟 OpenAI、谷歌和微软进行正面竞争,创建消费级人工智能产品的公司,其目标更多的放在了研究
马斯克揭秘“宇宙级”AI:特斯拉搞硬件、xAI搞模型,怒批OpenAI“贪婪”
avatar硅星人
2023-07-12

马斯克高调官宣xAI:AI顶级天团坐镇,华人大神云集,目标是要解开“宇宙本质”?

xAI创始团队中,华人研究员占1/3。文|  Juny 编辑| VickyXiao马斯克的“X宇宙”今天又增添了一位新成员——xAI。当然,作为一直抨击和抵制以OpenAI为代表的生成式AI浪潮的领头人,马斯克这次高调入局AI自然走的不是寻常路。对于xAI究竟是要用AI做什么?马斯克说是为了理解现实(understand reality),而xAI的官方主页目前也只有一句话——xAI 的目标是为了理解宇宙的真正本质(understand the true nature of the universe)。图片来自Twitter跟微软、谷歌最近直接上聊天机器人、上各种产品用例的实用性风格不同,马斯克此次的xAI则颇具一些“玄学”色彩。面对大家对xAI的疑问,他只是说到“一旦你知道要问的正确问题,答案通常是最简单的部分。”在回答AI是否有意识时,他提到了夸克、轻子和外星人,还发出了“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的灵魂拷问。此外,马斯克又再一次的提到了他所钟爱的“42”这个数字。他在xAI的官方推特下配图回复,表示xAI发布的日期加总正好等于42。“42”在道格拉斯·亚当斯的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中,指代“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被科幻迷广泛应用致敬。图片来自Twitter|高调反AI斗士,这次想要用AI做什么?在此之前,马斯克对于人工智能持保留态度早已是一个公开的事情。他曾多次公开场合称人工智能是一项危险的技术,带头发表暂停AI研究公开信、怒怼Open AI,甚至还曾威胁要起诉微软。虽然做着反AI斗士,马斯克自今年年初以来就在悄悄搞AI其实也早有迹可循。从今年2月开始,马斯克被曝出就一直在人工智能领域物色人才,计划招募一支人工智能研发团队来组建一个新的实验室,当时有消息爆料这个实验室的直接目的是要跟ChatGPT 展开竞争。紧接着,美国内华达州的一份文件显示,马斯
马斯克高调官宣xAI:AI顶级天团坐镇,华人大神云集,目标是要解开“宇宙本质”?
avatar硅星人
2023-07-08

Jasper史前史:三个人,八年,一个AI独角兽奇迹

“ 从营销门外汉到AIGC营销第一人,Jasper AI诞生前的8年发生了什么? ” 作者 | 王王 编辑 | 蔓蔓周 在ChatGPT爆火之前,大多数人尚未听说过生成式AI这一名词的时候,有一家公司——Jasper AI——已经依靠GPT-3自动生成创意营销内容,在18个月里从白手起家化身为独角兽。 一夜成名的背后,Jasper的三名联合创始人经历了8年摸索、3次碰壁,才找到合适的商机,从对创业和经营一无所知的草台班子成长为明星创业公司的掌门人。这8年他们经历了什么? 01 营销门外汉的营销公司 2014年,三个不想找工作的年轻人Dave Rogenmoser、JP Morgan和Chris Hull坐到一起,许下三个宏愿:第一,一起下海创业,具体创什么业无所谓;第二,每月挣6000美元养家糊口;第三,友谊万岁。 说干就干,三个人迅速开了一家SaaS公司,并果不其然地快速失败了。 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变现周期太长了,为了维系日常生活,他们不得不放弃了第一次创业项目。很快,在机缘巧合下,三个完全不懂营销的人成立了一家营销机构。 有种三傻大闹宝莱坞的既视感|图源:Business Insider 这家公司帮助当地企业做Facebook广告、搜索引擎优化或者网站落地页。由于客户通常是小企业老板,对这些营销工作并不专业,于是他们得以充当中间商赚差价:公司每月收客户的服务费,再拿出50%找到外包商执行,自己只是接接电话转达需求。这生意看起来很轻松,当事人却总是提心吊胆。他们基本上每次都是假装专家,和客户指点江山,挂断电话才开始一边Google一边紧张地学习。 雏鹰被推下悬崖才学会飞翔。就在这样自己挖坑自己填的过程中,Dave、JP和Chris变成了真正的营销专家,并且通过服务各行各业客户学习了很多行业知识。公司每月收入达到了25000美元,然后陷入瓶颈停滞不前,因为这种商业
Jasper史前史:三个人,八年,一个AI独角兽奇迹
avatar硅星人
2023-06-29

打工人“反卷神器” Gamma:PPT小白秒变大神,做演示做网页喊它就行

2023新公司发现BUSINESS对话Gamma创始人,AI时代的Presentation应该是什么样的?文| Juny  编辑| VickyXiao“同学,论文要答辩了,记得做个PPT。”“Linda,这个新想法很不错,写个项目提案吧。”“小李,项目做完了,需要一个结项展示。”……每一天,在全球的各个角落,身在不同行业、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都在面临着同一件事——做演示文件。这个看似简单事情,却往往是人们工作中耗时最久、最让人头疼的部分。因为它不仅需要你“烧脑”准备精简的文字内容,还要求你配合内容做各种细节的色彩搭配、格式设计、图片选择等。过去这些年,微软、谷歌都在尝试着把这演示文稿这件事推向“自动化”,但还远远不够——打工人们需要的, 是一个说说想法、挥挥手指就能生成PPT的”魔法棒“。而最近硅星人试用的一款名为Gamma 的产品,让我们看到了”魔法棒“的影子。关于Gamma,目前很多人对它的评价是“Notion和PPT生的儿子”、“新一代PPT的革命者”、“AI时代的新演示模式”。还在产品原型期时,Gamma就获得了来自硅谷著名风投Accel以及Zoom CEO袁征、 LinkedIn前CEO Jeff Weiner等大佬的投资。去年8月17日,Gamma Beta版首次登陆Producthunt,便迅速拿下了当日、当周、当月的冠军榜。此次,硅星人也独家联系上了Gamma的创始人Grant Lee并与他聊了聊。|仅需关键词,一键生成PPT、网页的所有内容和格式在过去,我们完成一个演示文稿,需要数小时到数天的时间,准备文稿、找设计模版搜集整理图片,还要绞尽脑汁进行排版和设计。如果想要制作一个网站,那更是要寻求技术人员的帮助。如果使用Gamma,整个流程却将变得超级简单。首先,告诉Gamma你的使用角色以及这个演示文稿的用途。接着,“魔法”开始。Gamma
打工人“反卷神器” Gamma:PPT小白秒变大神,做演示做网页喊它就行
avatar硅星人
2023-06-24

马斯克小扎“约架”来真的:地点“票价”都已定,网友嗨翻了

世界第一和第十的亿万富豪约起了架文|  编辑| VickyXiao最近两位科技大佬马斯克和马克·扎克伯格的出圈,不是因为发布了什么新产品,反而是因为两人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呛和约架了。谁能想到,科技大佬们斗起气来,和普通人“朝阳公园南门见”也没什么差别。只不过,围观普通人打起架来可能被波及有生命危险,但是围观这些亿万富豪们打架,却是实打实要付钱了,价格还不低。最新进展是, UFC(终极格斗冠军赛)的主席已经准备为他们搭起擂台,连价格都标好——只需要100美元,你就能观看世界排名第一和第十的亿万富豪毫无风度地贴身肉搏,拳拳相向了。对吃瓜群众来说,或许这比看他们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西装笔挺地发言来得有趣多了。(你看好谁?欢迎参加文末投票!)从内部吐槽到公开约架谁能想到了拥有Twitter、Tesla、SpaceX的马斯克,和身为社交媒体霸主Meta掌门人的扎克伯格,会真的约架来一场实打实的肉搏战呢?只能说,两人真是积怨已久。早在2016年,马斯克的猎鹰9号火箭发射时爆炸,连带着炸毁了搭载着的Facebook的卫星,对此,扎克伯格就公开发文表示“非常失望”,这似乎是两人结怨的开端。此后,马斯克也公开表示不喜欢Instagram,说这些社交媒体应用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2018年Facebook的剑桥分析丑闻爆发后,马斯克还删除了特斯拉和SpaceX的Facebook 页面。不仅如此,他们还曾就人工智能的规范开掐,还把不少人工智能行内行外的人也卷入论战。马斯克一直是人工智能的警惕者,在几年前就频繁提出警告说人工智能将会变成一个毁灭性的人类历史终结者,而扎克伯格此后不久就在与粉丝直播互动时损了马斯克的观点,说马斯克“老爱唱反调,试图乱描述这些末日的情景”,并表示这是”非常负面的“,”非常不负责任”。而马斯克隔天就透过推特反击说扎克伯格“对这个话题的理解非常有
马斯克小扎“约架”来真的:地点“票价”都已定,网友嗨翻了
avatar硅星人
2023-06-16

奔驰会玩儿:把ChatGPT带到车里,让车子终于听得懂“人话”

2023新产品尝鲜BUSINESS来瞅瞅硅星人一手体验文| VickyXiao 编辑| VickyXiao我们知道ChatGPT会席卷一切,但是谁也没想到,这么快,你就能在汽车上看到它了。奔驰宣布,美国的车主在明天就可以通过OTA升级的方式,在他们已经很豪华的车辆上增加一种新的奢侈品:ChatGPT。搭载了MBUX车载系统的奔驰车主只需要在手机上申请,或者在车里说,“Hey Mercedes,I want to join the beta program”,就可以从明天6月16日开始,激活ChatGPT功能。你还别说,奔驰+ChatGPT,乍一看并不相关,但在一起真的能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它不仅可以回答简单的预编程命令,例如“调高温度”或“预报天气”,还可以就几乎任何主题进行自然对话,包括上下文后续问题。在奔驰本周举办的活动上,硅星人就独家受邀体验了一下,在车里使用ChatGPT的感受。硅星人摄一手体验:我的车子终于听懂“人话”先看体验视频:说出Hey Mercedes的口令以后,你可以问它,“我想让我的脚埋到沙子里,可以给我推荐一些附近的沙滩吗?”ChatGPT就会返回一些附近颇受欢迎的沙滩名字,并表示这些沙滩都是不错的可以放松和享受的地点,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就开始导航。你可以在接下来继续问,“在我的目的地,天气怎么样?”、“这些地方有些什么可玩的?”、“这些沙滩附近有鲨鱼吗?”这些问题,ChatGPT都能回答出来,并且还能应要求讲一个鲨鱼的冷笑话。如果你也经常使用车载语音助手,你就知道,大部分车载语音助手,都是笨笨的、只能理解单次指令,而且很多时候你还得使用最简单直白的指令,它才能听明白,更别说能联系上下文,和你进行自然的对话了。但是这次奔驰用自家的“Hey Mercedes”语音助手,整合ChatGPT,则是提供了完全另外一个层级的感受,你可以说俗语,可以说
奔驰会玩儿:把ChatGPT带到车里,让车子终于听得懂“人话”
avatar硅星人
2023-06-07

MR头显很酷,但苹果缺席了更重要的事儿

2023大公司报道BUSINESS苹果在AI上努力了一下,但不多。文|Juny  编辑| VickyXiao昨天凌晨,在万众瞩目的苹果WWDC上,大家期盼了数年的苹果MR头显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瞬间引爆全球。用库克的话说,此次苹果Apple Vision Pro的革命性问世,标志着我们正式迈向空间计算时代,将开启个人化科技的全新征程。Vision Pro非常酷,从铺天盖地的测评中,我们也看到了苹果在硬件、UI设计上的强大实力,瞄到了未来一代计算平台的可能,但激动之余,在这次整场发布会中,硅星人也在密切关注另一个重要议题——在当前滚滚的AI浪潮之下,苹果正在以及打算做什么?而如果只是谈AI,这次的发布会可以说是一场大型失望中夹杂着一点希望的大会。有些期待的地方在于,虽然此次苹果只字未提AI这个词,但机器学习、Transformer模型等重要AI概念仍然不时出现,旗下的一众产品中也都更新了一些AI功能,除此之外,MR头显的推出或许还将打开苹果AI应用的全新想象空间。不过,整场发布会没有推出一款基于生成式AI的自研产品,甚至隔壁微软都已经开始全系统层面启用AI助手了,苹果这次还在玩语音转文字、键盘自动纠错填充这些老游戏——这难免让人有些失望。别忘了,当初可是苹果的Siri开启了语音助手的时代。但在如今ChatGPT席卷全球的情况下,苹果的Siri只是少了个”Hey“?至少从今年的WWDC来看,苹果在AI上努力了一下,但不多。|WWDC上,这次苹果揭晓了哪些AI更新?跟5月刚刚落幕的谷歌IO和微软的Build几乎都围绕着AI展开不同,此次苹果的开发者大会的AI更像是彩蛋般的存在,埋在硬件和软件的更新里。虽然带来一些产品上的优化,却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存在。首先在硬件层面,全新发布的M2 Ultra 芯片通过将两块 M2 Max 芯片结合在一起,最高可实现 19
MR头显很酷,但苹果缺席了更重要的事儿
avatar硅星人
2023-06-05

后iPhone时代开启!苹果XR头显Vision Pro王炸登场,卖出3499美元“天价”

“🙏 Good morning, and welcome to WWDC. ”熟悉的库克合十,在北京时间6月6日凌晨一点的先导片之后准时出现。在这场发布会上,有着消费者最关注的iOS、iPadOS、WatchOS、MacOS等等一系列未来更新,苹果还带来了不少“划时代”的产品。不过相信很多看完这场发布会的朋友都会和我类似,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功能,也有让人哈欠连天的更新介绍。尤其是硬件发布的数量,足足有四个。要不WWDC改个名字,叫“夏季新品发布会”估计会更贴切。Vision Pro:苹果的“下一个十年”虽然iOS、iPadOS等系统更新很重要,但Vision Pro的优先级当然要远高于其他,只因为库克的一句“One more thing...”。图源:苹果官网这是一款被苹果命名为Vision Pro的头显产品,从功能上来看,主要就是三点:穿透、空间和生产力。图源:苹果官网首先,Vision Pro的外观酷似滑雪镜,如果仔细观察这款产品的话,你会发现它足够轻薄。为了保证轻薄和性能,苹果为其配备了M2芯片和一个新的芯片:R1处理器,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传输速度、减少延迟,官方表示Vision Pro的时延仅为12ms。图源:苹果官网除外,Vision Pro 内置两块屏幕像素量为 2300 万,也就是说两块屏幕的分辨率分别为 4K 以上。通过12个摄头和5个传感器,实现了精准头部和手部追踪、实时3D映射以及在眼球上投射非可见光阵(虹膜解锁更为安全)。图源:苹果官网很难想象到在Vision Pro纤薄的机身内,苹果放进了这么多的部件。在如此的硬件基础上,Vision Pro集合了VR、AR以及MR下所有能够想到的功能。在穿透这一功能点上,苹果做到了彩色透视,并且做到了目前行业内看起来最为
后iPhone时代开启!苹果XR头显Vision Pro王炸登场,卖出3499美元“天价”
avatar硅星人
2023-05-05

苹果稳了:iPhone还在热卖,大笔现金回购,没有计划裁员

2023大公司报道BUSINESS稳还是苹果稳文| Juny  编辑| VickyXiao在上周微软、谷歌、Meta、亚马逊还都算平稳地交出成绩单之后,苹果今天带着财报压轴登场。但显然,苹果面临的压力要比其他几个硅谷巨头要更大,因为截至目前,消费硬件相关公司的一季度业绩几乎都是一片萧条。先是三星利润暴跌96%,创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低记录,接着英特尔第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 36%、PC 芯片业务收入下降 38%,AMD的芯片收入在本季度暴跌了64%,昨天高通的财报显示营收整体下滑 17%,其中手机营收下滑 17%。在疲软的消费大环境下,苹果此前也多次给市场打“预防针”,表示本季度包括iPad、Mac在内的一些核心产品销量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市场普遍认为,苹果此次的财报数据不会好看,营收同比降幅预计在4.4%左右,整个销售额会下降超过5%。然而,嘴上喊的凶的苹果,实际的业绩表现却并没有那么糟糕。今天苹果的财报不仅全面超出了市场预期,甚至最关键的iPhone业务不降反升。|业绩疲软但未恶化,iPhone成为重要支撑财报数据显示,苹果一季度录得营收948.4亿美元,高出市场预期的926亿美元,同比下降3%,摊薄后每股收益为 1.52 美元,同比持平,高于市场预期的1.42美元。虽然没有预期下降的那么厉害,但苹果本季度的表现也谈不上优秀,营收已经是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下降。图片来自appleinsider此外,从分项业务来看,Mac和iPad业务下跌明显。其中,Mac收入71.7亿美元,同比下降 31%,iPad 收入66.7亿美元,同比下降13%。此前,市场调研机构IDC的研究报告就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下降29%至5690万台,已经低于2019年初的水平,其中,苹果的出货量跌幅居首达40.5%。虽然此前苹果就提前警告受零部件短缺、消费疲软
苹果稳了:iPhone还在热卖,大笔现金回购,没有计划裁员
avatar硅星人
2023-04-27

Meta逆风翻盘:广告用户都回春,元宇宙不香了卷AI

借力AI,Meta重新向市场证明自己在今天的财报之前,很多人都不看好Meta过去一个季度的业绩表现。营收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下降,社交家族增长几乎原地踏步,率先开启今年的第二轮万人大裁员……特别是在突然翻涌的AI浪潮下,Meta此前重金押注的元宇宙似乎已经被遗忘在角落。但就在这样四面楚歌的境遇下,Meta此次却以黑马姿态突出重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不仅本季度扭转了连跌局势,AI加持下的社交家族也开始重新焕发活力。在Meta发布对下一季度乐观的增长预期之后,Meta今日股价在盘后一飞冲天,涨幅一度突破12%。但值得注意的是,Meta的元宇宙业务此次不仅没有增长反而下降明显,这可能也将进一步推动Meta把战略重心从元宇宙向AI倾斜,AI赛道下一阶段的巨头混战或许会更加激烈。营收、社交家族重回增长,Meta释放乐观预期总体来看,此次财报中透露出以下几点信息推动了市场对Meta的信心大涨。首先,营收、利润终于止跌开始回升。Meta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86.45亿美元,同比增长3%,远远好于市场预期同比下降超0.8%的预期。而去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分别下降4%和3%。稀释后每股净收益为2.20美元,虽然同比下降19%,但也远不及同比下降26%的市场预期,在去年四季度同比下降52%的基础上大大回升。此外,旗下社交家族重新回归上涨曲线,并带来广告收入的大幅增长。在去年二季度社交家族用户数量首次出现下降之后,市场对于Meta的用户增长就一直处于怀疑状态。但本季度,社交家族用户数量再次环比上涨,日活用户为20.4亿、月活用户达到29.9亿,连续三个季度正向增长,一定程度上证明了Meta社交家族重新回到了上涨空间。本季度,社交家族所带来的广告印象同比增长了26%,整体广告业务的收入达到281.01亿美元,同比增长4.1%,也远好于市场预期的0.9%的下跌。2021年以来Meta社交家族的日活情况,
Meta逆风翻盘:广告用户都回春,元宇宙不香了卷AI
avatar硅星人
2023-04-26

老当益壮的微软,危机四伏的谷歌

“碾压”$谷歌(GOOG)$$微软(MSFT)$盘后大涨1600亿美元因为ChatGPT的出现,从年初一直“打”到现在的谷歌和微软,在万众瞩目之下,今天同时交出了一季度的答卷。对于两家巨头来说,这份财报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对于微软来说,在OpenAI的助力下是否在搜索业务上真正开始对谷歌形成威胁,并且形成利润的转化?谷歌的广告业务又是否经受住了来自经济大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双重挑战?此次财报都给出了一些答案和线索。如果单从财报来看,微软和谷歌本次实际上都交出了超出预期的成绩,带动两家盘后股价都一度大涨超过了5%。但在财报发布后的投资者会议后,微软以超强的预期推动股价一度大涨10%,谷歌则因广告业务前景不明出现明显回落。微软再次“巨硬”:业务全面碾压预期,AI助推云计算发力微软一季度财报显示,微软本季度营收为529亿美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为183亿美元,同比增长9%;每股收益为2.45美元,同比增长10%,关键指标全部超出市场预期。从分项收入构成来看,虽然AI过去几个月微软的核心亮点,但目前微软大部分销售额仍然主要来自软件销售和云计算服务。其中,在AI浪潮的助推下$智能(5RE.SI)$云业务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在上季度贡献了220.8亿美元,同比增速达16%。其中,在Azure及其他云服务营收同比增长27%,虽然相较前几个季度有所放缓,但在消费市场疲软的环境下仍然高于市场预期。微软本季度分项业务增长情况,图片来自CNBC鉴于最近几个季度下滑的 PC 销售情况,此前很多分析认为疲软的经济大环境将大幅打击微软的 Windows 业务
老当益壮的微软,危机四伏的谷歌
avatar硅星人
2023-04-20

马斯克的星舰还没飞,特斯拉先原地“爆雷”了

用降价抢市场,特斯拉的阵痛在所难免。文|Juny  编辑| VickyXiao本周一,在全球观众的关注之下,马斯克要征战火星的SpaceX星舰在点火前倒数十秒时被取消发射,二次发射时间暂定在了周四。“天上飞”的星舰明天是否能顺利一飞冲天还不得而知,但今天,“地上跑”的特斯拉的财报先原地“炸”了。一季度财报显示,特斯拉疫情以来持续保持的辉煌战绩在本季度遭遇了滑铁卢,净收入和收益都比去年同期下降超过 20%。此外,本次财报还透露了包括销售疲软、现金流枯竭等信号,造成特斯拉盘后股价大跌。而就在本次财报之前,特斯拉又在美国进行了新一轮的降价,使得今年以来特斯拉的各车型价格下调幅度已经整体超过了20%。|用利润换市场,特斯拉的财报里隐患重重特斯拉今年以来连续降价所带来的后果在本季度的财务数据中明显显现。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实现营收233.3亿美元,与市场233.5亿美元的预期基本持平,同比增长24%。同时,今年一季度特斯拉生产汽车超44万辆,交付超42.2万辆,交付量同比增长36%,产销规模均刷新公司历史新高。可以看出,降价策略确实有效地刺激了市场,让特斯拉在通胀和高利率周期中营收仍然能够保持稳步增长。但降价也必然会带来负面影响——利润的下降。虽然营收和产销量都显著增加,但特斯拉本季度的净收入仅为 25.1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 24%,通用会计准则下的每股收益为 73 美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23%,这也是自2019年三季度以来首次EPS同比下跌。特斯拉本季度利润和收益下跌明显,图片来自Twitter在去年四季度的低利润率基础上,特斯拉本季度利润率继续全面下滑。一季度特斯拉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1.1%,在去年四季度的25.9%的24个月低点上继续下降,而去年同期的毛利率为32.9%。营业利润率为11.4%,同比降近780个基点,去年四季度为16%,一季度整体毛利率
马斯克的星舰还没飞,特斯拉先原地“爆雷”了
avatar硅星人
2023-04-18

为什么美国造车新势力最后都活成了贾跃亭

作者|光谱邮箱|duchen@pingwest.com 万众期盼的2023上海车展即已经4月中旬拉开大幕,全球品牌踊跃参展,小鹏、蔚来、理想等中国造车新势力一如既往成为关注焦点。 不仅如此,包括宝马、奔驰、奥迪、大众和保时捷等在内的各大外国品牌已经预告将正式发布新款车型,据说各大汽车集团的高层也将齐聚上海——上海车展作为今年最受关注的汽车消费和行业展会,中国大陆作为各大品牌抢破头也要争下一个点市占率的关键市场,地位已经毋庸置疑了。 由于参展商名单还未正式公布,不过我们研究了一圈,突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实:除了一定会在上海车展严防死守拉横幅的特斯拉,以及正在艰难转型新能源的美国传统车企,如今几乎已经没有所谓的美国“新造车”公司了。 这不禁令人唏嘘:这些美国新造车公司曾被视为中国“蔚小理”们的对标对象,各个完成了大笔融资、宣布了新车发布计划,甚至有的已经公司上市,却缘何混到如此地步? 实际上,美国新造车行业面临的是一套“烂到骨子里”的问题: 一方面,美国本土电动车市场的规模和发展空间都十分有限,创业公司通过市场销量验证的难度极大,与此同时新能源创业的热潮却产生了泡沫,结果就将那些擅长夸大技术能力、欺骗投资人的创业者送上了表演的舞台。其中一些公司甚至成功登陆交易所,市值超越传统巨头; 另一方面,观察美国较为知名的造车创业公司可以发现,它们许多都背靠美国传统汽车行业,依赖本土巨头的战略投资、技术注入、供应链/生产支持催肥。然而美国传统汽车制造业本已江河日下,实难为创业公司提供有效帮助,想要靠投资“翻盘”的大计泡汤,又白白浪费了3-5年的战略窗口期。 “特斯拉杀手” 自打前几年特斯拉股价高飞,以及中国新造车领域活跃度显著提升以来,多家有着不同背景的新品牌也在美国相继成立,个个吹嘘着“特斯拉杀手”的身份,让新能源汽车创业在美国也形成了一股新的风潮。 然而,在和中国的同行们平行前进了一段
为什么美国造车新势力最后都活成了贾跃亭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