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数字财经
读懂数字财经
数字科技,在此读懂
IP属地:未知
0关注
128粉丝
0主题
0勋章

萝卜快跑,能快跑吗?

当人口首次负增长,很多人开始过度恐慌。 孩子少了,意味着以后劳动力少了,买房的人少了,消费的人少了,那经济是不是要越来越差了? 过度恐慌以至于忽略了21世纪的人机矛盾——很多岗位已经或正在被机器取代,数量驱动必然要变成质量驱动。 而萝卜快跑的横空出世让很多人被动地“睁眼看世界”、“睁眼看AI”。 睁眼之后,又是恐慌,司机们害怕萝卜快跑“跑”得太快,抢了饭碗,但这次的“恐慌”也忽略了一个现实:萝卜快跑不可能是一个跑得快的生意。 轻模式的滴滴累计融资近260亿美元,才有今天的规模,需要“自付车款”的萝卜快跑需要多少钱? 萝卜快跑,注定慢跑。 1、"与系统抢饭吃"? 网约车、外卖骑手、快递员,承接中年人失业的“铁人三项”,2022年我写过一篇《有一天,很多人会怀念被“困在系统”的时光》: “今年(2022年),百度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武汉和重庆正式被批准上路;同样的案例在快递员和外卖上也有发生,以阿里“小蛮驴”、美团“魔袋”等为代表的低速无人配送车(简称无人车)已经在校园、社区等半封闭环境下落地应用,一线城市如上海已经有部分市民开始习惯了无人车的“无接触式配送”服务;京东物流和顺丰的无人车也已经上路...... 这就像十年前第一批使用智能手机的年轻人,那时候人们可能觉得智能手机普及还有很远,爷爷、奶奶们一定离不开老年机,而事实确实已经七八十岁的他们在几年后就完成了第一轮智能手机替代化,智能交通替代的周期会更长,但不会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长。 星星之火一旦出现,燎原之势就不远了。” 文中还提及:“未来让李明、王磊们(文中案例)焦虑的不是他们是否困在系统里,而是他们要和系统抢饭吃。如果想不被淘汰怎么办?一个办法是让自己更具经济性,说白了就是钱不变,自己干更多活,另外一个办法是去技术覆盖不到的地方。” 今天,被困在系统里的人终于开始恐慌,开始睁眼看AI。 武汉出租车、
萝卜快跑,能快跑吗?

胸无大志还是稳中求进?厦门银行的佛系病

下降至1.28%的净息差意味着:这不是一家盈利能力很强的银行;但不足1%的不良率和超过400%的拨备覆盖率又意味着:这是一家十分稳健的银行。 佛系,是形容厦门银行最好的词汇。 对于投资人而言,佛系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厦门银行优秀的资产质量意味着,它是一个可以每年稳定拿分红的投资标的,此前,该行现金分红比例已连续三年高于30%,且净利润连续多年增长;但另一方面,厦门银行过于保守的增长策略也注定了它难以让投资人获得股价上的回报。 厦门银行的“佛系银生”或许与掌舵人的履历有关。 厦门银行现任董事长姚志萍是监管出身,曾在央行厦门市中心支行、原银监会厦门监管局、厦门金融办等长期工作,对于监管出身的领导而言,往往是“稳”字当头,姚志萍的一些公开发言也能看出其稳健的思路。 “过去三年战略转型,我们取得非常好的成效,抑制了纯粹规模的冲动,进一步夯实发展质量,但在检视的时候也看到了问题,譬如客群基础有待夯实、资产负债结构有待优化,特别是净息差收窄的压力,是新三年要重点突破解决的关键所在。”姚志萍表示。 另百度百科显示:厦门银行行长吴昕颢为中国台湾籍。 1、 净息差垫底后,厦门银行的蜜汁操作 正如姚志萍所说的,“净息差收窄的压力,是新三年要重点突破解决的关键所在。” 往期厦门银行的净息差收窄速度堪称恐怖,仅2023年,厦门银行净息差大幅下降0.25个百分点至1.28%,这谁能坐得住? 谈及息差展望,吴昕颢表示,预计息差还将一定程度下行,但下降幅度有所收窄。“从自身情况来看,我行一季度甚至4月份的息差基本上和去年四季度持平,好的趋势在发生。” 但也有媒体援引企业预警通或其他来源数据指出:厦门银行2024年一季度净息差为1.09%或1.03%,这些非权威数据,仅作参考。 在2023年年报交流会上,厦门银行行长吴昕颢称,“目前该行定调的战略是不追求无效益的规模增长,因此
胸无大志还是稳中求进?厦门银行的佛系病

普惠金融这些年,银行重学必修课

(本文出现的“普惠金融”特指“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包括个人消费信贷) 有观点认为,中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小微企业贷款的比例正在逐步接近阈值。 当下银行业遭遇的内卷更像是把当年落下的必修课回过头来补修一遍。而且,普惠金融服务的同质化困境是结构性的,并非商业银行能够一力解决。 经过近几年的全力冲刺,国内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从2017年的8.8万亿增长到了2022年的24.1万亿,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也从28.1%上升到了40.4%。 2017-2022中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与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普惠金融的贯彻落地的这几年,一系列市场端、机构端的变革在悄然发生。 1. 小微信贷从赚钱业务变成了“任务” 2019-2020年,北京市场上还能找到愿意接受年化利息超过10%的中小企业。之后,随着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的任务要求愈发严格,以及近年来央妈持续不断的降准降息操作,所有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均已“躬身入局”——携大量资金进入小微信贷市场,这使得普惠信贷利率一降再降,资质好一些的中小企业前所未有地成为众多银行争抢的“香饽饽”。 当前,中小银行已基本无法从小微信贷业务赚钱,大行资金成本虽有一定优势,但受高昂的人力成本拖累,其在普小微信贷板块恐怕也是“出得多,进得少”。 今年1月,各大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近期,更是在监管部门的统一要求下停止了各类“手工补息”操作。可以预判,2024年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继续下调贷款利率也是大概率事件。 2019年8月-2023年6月中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如此一来,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净息差持续缩窄,就连此前长时期享受政策和下沉市场红利的农商行,净息差在2022年之后也持续向大部队靠拢,进入了2%以内区间。小微信贷、普惠金融已然从金融“蓝海”成为了不折不扣的“任务”,而这
普惠金融这些年,银行重学必修课

数字人、采销、下沉市场,这届京东618的三个底色

、6月17日晚,家住吉林省安图县的宿女士将京东的刮奖口令发到了亲友群中,“快帮我助力下”,在宿女士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亲朋好友参与到了京东618,1分钱一包消毒湿巾、9分钱两支磨砂中性笔......宿女士和亲友们的每一个订单都没有花超过1毛钱,薅羊毛的同时为京东完成了一次传播上的裂变,这手法连某多多都要直呼内行。 这就是下沉时代的京东618,也是采销再次走向台前的618,更是数字人等新质生产力加持下的618。 据京东官方微博,截至6月18日23:59,2024年京东618成交额、订单量齐创新高,京东直播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00%。超5亿用户在京东618下单。其中,累计成交额过10亿的品牌83个,超15万个中小商家销售增长超50%。百亿补贴在线商品数同比增长超100%,百亿补贴用户数、订单量同比增长均超150%。9.9包邮频道全周期在线商品数逾百万,用户数、订单量同比增长均超百倍。 在下沉市场、采销、数字人三个底色的衬托下,京东618交出了一张令市场满意的答卷。 1、京东采销再次走向台前 这届京东618,采销的身影如去年双11一般贯穿始终。 5月28日,在“京东618,又便宜又好”发布会上,出场人数、次数最多群体是京东采销。活动上,他们与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冠军谌龙、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冠军徐梦桃两位嘉宾共同向外界展示了采销团队的专业性,追求“多、快、好、省”的京东采销与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冠军产生了一场跨界碰撞。 京东618开售4小时,京东直播观看人数同比增长460%,京东采销直播订单量较2023年11.11开门红4小时增长300%。 从双11到618,为什么采销这个后台部门,频频在台前扛起大旗? 过去一年间,京东力推低价战略,相继采取了百亿补贴、采销直播、打下包邮门槛等举动,意在加深用户对京东“多、快、好、省”的认知。 “多、快、好”不
数字人、采销、下沉市场,这届京东618的三个底色

助贷最后一个黄金时代

当前,助贷平台最大的不确定性不是来自于监管,而是来自于市场竞争者。 当“贷款”的骚扰电话取代了“买房”和“保险”,应当认识到:普惠金融不再是一个迎合政治的口号,而是市场需求推动下实现,市场需求是来自银行,普惠金融的主力军是银行,补充力量未来可能也是银行。 几则国有行数据,应当让助贷平台们感觉到危机: 2023年,六大国有行中,除中国银行没有公布更为详细的数据,其他五家银行的个人消费性贷款和经营性贷款,仅个人消费贷,五大行就增长了约5000亿元,除邮储银行外,均取得40%以上的同比增长。 5000亿元是什么概念呢?以总量去看,5000亿元对国有行不值一提,作为变量,这5000亿元的含金量极高——在提前还贷潮和购房预期降低的双重影响下,六大行2023年的个人住房贷款才减少约5000亿元。 如果与个人经营贷相比,国有行消费贷的增幅又是小巫见大巫,2023年仅工商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增加4170.96亿元,增长44.85%。(因为真实贷款用途难以管控,故而消费贷与经营贷存在很大重合,都会截取助贷平台的需求。) 以上,还没有算上12家股份行和头部区域性银行,它们也鲜有例外的在消费贷上取得了高增长,据《每日经济新闻》统计,有38家银行在年报中披露了消费贷相关数据,32家银行消费贷同比增长,占比超过八成。 人口数据也应当让助贷平台感到危机。 信贷客户大致范围框定在18~60周岁,以2024年为基点去看,2006年出生人口(对应18周岁)与1964年出生人口(对应60周岁)少了1000多万,也就是说“18~60周岁”的人群一年就减少了1000多万,他们是银行的客群,也是助贷的客群。 这种“减少”以少则数百万,多则上千万的量级从2006年延续到了2023年(就新生儿数量而言),也就是说:从今天到未来的至少17年里,信贷中的个贷都将是缩量市场。对于助贷平台来说,处于缩量中的市场规模可能更小,因为
助贷最后一个黄金时代

“百变熊猫基地和花”信用卡官宣上“兴”,快来接收这份超萌大礼!

来源:北方网 2023年,大熊猫“和花”在各大社交平台爆火,先后登上多个平台热搜第一,被网友称为“熊猫界的顶流”,收获了成千上万的“护花使者”。   “和花”家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早先,基地给“和花”的官方介绍是“下颌短,吻部长,短胖炸毛行动缓慢,不擅长爬树”。它的姿势较其他大熊猫显得更为呆萌,反而让它收获了更多游客关注,游客们自称“护花使者”来表达对“和花”的喜爱。   “和花”不仅颜值高,“软实力”也不可小觑,可谓才貌双全。“和花”喜欢在地上玩耍。有一次,“和花”想抓住一只小鸟,先假装没看到,然后慢慢调整姿势悄悄靠近小鸟,最后一招“萌猫扑食”,“萌”倒一众“护花使者”。最让“护花使者”们无法抵抗的是,“和花”总被“夺笋”但却胸怀宽广。有一次,小伙伴“润玥”抢去“和花”刚剥好的一根竹笋,“和花”只是默默地再去拿一根,剥干净,却再次被“润玥”抢走。经历多次被“夺笋”之后,“和花”干脆直接放弃抵抗,将剥完的竹笋扔给“润玥”。这样无私友爱的“和花”,谁能不爱呢。   “和花”萌态可掬,日常喜欢跟人互动,积极配合游客拍照,会对着人群打招呼“摆pose”,还尽可能多地露出自己的正脸。   刚加入“护花使者”的新粉丝会以为“和花”的习性本就如此,而关注“和花”时间更久的老“花粉”们才知道,其实这都与每天和“和花”朝夕相处的饲养员谭爷爷息息相关。   基地里熊猫们的吃喝拉撒,都由和谭爷爷一样的饲养员们亲自包办。比如,熊猫没有固定的进食时间,有时候晚上也会吃东西,谭爷爷就夜里起来给它们加竹子。每一只熊猫应该吃多少、排多少,都需要精确称重,如果有哪一只排得太多或者不够,都需要第一时间报备观察;此外,谭爷爷还要和熊猫宝宝做游戏,让它们在运动中得到锻炼。谭爷爷给不会爬树的“和花”“VIP级”待遇,特地划了一片地盘给它玩耍。看到“和花”经常被“夺食”,谭爷爷也会“偷偷”带竹笋给它
“百变熊猫基地和花”信用卡官宣上“兴”,快来接收这份超萌大礼!

信也科技“联合消保”系列行动启动,首站落地青海银行

6月6日,信也科技联合青海银行在青海省西宁市共同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系列活动,为信也科技“联合消保”系列行动拉开序幕。 为响应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构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新格局的呼吁,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筑牢消费者保护安全网,信也科技将在2024年度联合多家金融机构开启联合消保系列行动。青海省西宁市是信也科技联合消保系列行动的首站,与青海银行的合作标志着系列行动的正式启动。信也科技计划在2024年度与多家金融机构就金融消保工作开展进行专题研讨,并联合机构走进当地,围绕“五进入”活动重点地区展开金融消保科普。 此次活动由消保理论与实践研讨、金融黑灰产治理实务交流、反诈活动走进社区三部分构成。青海省金融监管相关部门、青海银行、信也科技、大成律师事务所、文博路派出所、城西区人民政府文汇路街道办事处等共同参与了此次联合消保活动。 青海银行副行长 韩正祥 信也科技党委书记 苗萌 青海银行会计结算部、互联网金融部、消费者权益保护办公室及各分行代表,以及信也科技党委、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客户中心、机构合作等部门共同参与此次研讨。 青海银行副行长韩正祥表示:“金融消保是践行‘金融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在深入探讨当前金融消保困境的同时,也需要扎实的落地与执行。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企业的联合消保活动,是推进金融消保工作的新尝试,也是行业共建提高金融素养宣教阵地的新开始。在创新中守好安全底线,在发展中做好权益保护。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换位思考,是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 信也科技党委书记苗萌表示:“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的联合消保活动有利于发挥双方各自优势。金融机构是金融活动的最终执行者,科技企业拥有用户触达面广、信息分发能力强的执行优势。未来,双方将在消保制度化建设、学术化总结、公益宣教活动中加强合作。” 在研讨环节,双方就金融工作中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理论框架和业务实践展开讨论。
信也科技“联合消保”系列行动启动,首站落地青海银行

效“益”并举,金融科技上市公司财报之外的细节

随着2024年一季度财报的发布,金融科技上市公司们也陆续交上了自己的“季考”答卷,其中如奇富科技、信也科技等多家企业均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同时它们也在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用自己的力量为公益事业添砖加瓦。 一季度,奇富科技实现净收入41.532亿元,同比增长15.39%;净利润为11.6亿元,同比增长24.77%。在核心业务之外,奇富科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深化其在助农、助儿、助残三大领域的承诺与努力。 助农方面,奇富科技再度向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捐赠了百万元资金,支持乡村振兴事业。通过资金支持,奇富科技助力当地13个村级合作社打造的万寿菊种植基地扩大至3000亩;围绕永定村猕猴桃种植基地,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配合当地人才培养计划,为小生产者提供各类视频课程;以及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如道路建设、水利建设等等。 助儿方面,奇富科技的“阳光星辰·儿童助力计划”第二期在上海浦东新区高桥镇开课。奇富科技组织了一支由资深软件开发人员组成的志愿者团队,通过长期的陪伴式教学,为随迁儿童提供编程和数字素养课程,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助残方面,继公益直播、捐赠设备、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后,奇富科技更进一步,深入残疾人日常生活,通过实际行动为残疾人提供生活便利。公司积极协助上海市浦东新区希望之家举办了“拥抱春风 融合出行”活动,帮助残疾人走出家门,亲身体验春天的生机和温暖,同时享受无障碍环境带来的便捷。 通过以上举措,奇富科技展现出其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积极作为和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关怀。 小赢科技2024财年第一财季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为3.63亿元,同比增长27.71%;营业收入为12.08亿元,同比增长20.2%。  同样也是一季度,由小赢公益基金会援建的江西赣州寻乌县澄江中心小学图书馆正式启用。这座“知识城堡”坐落在“东江源头”,小赢公益以自身的实践行动汇聚成向善之力,为孩子打造
效“益”并举,金融科技上市公司财报之外的细节

王天宇落马之后,赵飞带领的郑州银行将走向何方?

这并不是一家基本面很好的城商行,而它更令人熟知的是因“4年不分红”,而被媒体、投资者戴上的“铁公鸡”标签。 2023年,郑州银行的营收降幅为17家上市城商行之最,同比下降9.50%,几乎回落到了2019年的水平,而2019年也是该行近年来分红的最后一次;成本侧,郑州银行业务及管理费则连续三年同比增加。 在同业降本增效的时候,郑州银行走出了一条“”降效增本”的路,但水面之下,一些变化在悄然酝酿。 从账面上看,虽然2023年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近30%,但郑州银行还是盈利了近20亿元,为何不分红?剖析财报不难发现,相比于分红,它更热衷于解决历史欠账。 5月13日,河南省纪委监委官方微信号“清风中原”发布消息称,郑州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天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公开资料显示,王天宇自1996年之后长期在郑州银行工作,2013年3月至2023年3月担任郑州银行董事长,长达十年的一号位居然成了金融大老虎,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曾出过两任董事长接连落马的恒丰银行。 在两任落马董事长的“辛苦耕耘”下,恒丰银行2018年末,恒丰银行贷款及垫款总额5750亿元,其中竟有超过1600亿元的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接近30%。 那郑州银行呢?相似的历史容易让人悲观,但情况并不完全一样。 从财报数据看,郑州银行2019年之后的不良率呈平稳下降趋势,贷款拨备率则平稳升高,资产质量在不断优化。 但也不得不承认,郑州银行的资产质量相比于同业并不算好。 作为一家城商行,它受区域的影响很大。 对公贷款中,贷款金额占比、不良率较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房地产业”,且三个行业的贷款相较2022年呈继续恶化趋势,占比较小的“住宿和餐饮业”不良率甚至暴增到惊人的26.18%,为何这几个行业会如此不争气?参考下河南房企暴雷和富士康相关新闻,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王天宇落马之后,赵飞带领的郑州银行将走向何方?

恒丰银行会是股份行的明日之星吗?

以历史论,恒丰银行一塌糊涂。 2018年末,恒丰银行贷款及垫款总额5750亿元,其中竟有超过1600亿元的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接近30%,这种惊悚的数据在世纪之初商业银行卸下历史包袱后极为罕见。 相比于高企的不良贷款,这家银行原董事长、行长落马的故事更加吸睛。 2008年,姜喜运出任恒丰银行董事长,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将约2.8亿该行股份,陆续转至其个人或亲友控制的公司名下,予以隐匿,折合人民币7.54亿余元。 2014年案发,姜喜运“落马”,蔡国华接班,相比前任,蔡国华的贪腐有过之而无不及。 蔡国华在任期间,平均每天报销的花销额竟达40万之巨,而他的落马更充满戏剧性——时任恒丰银行行长的栾永泰和蔡国华的相互举报,导致两人双双被查。 据媒体报道,当时栾永泰因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承认收到巨款,"高管们通过香港东亚银行账户,私分过亿元公款",因此被蔡国华组织1.1万名职工在《致党和政府的公开信》上签名,要求揭发查处,并且“不许问原因,不许问用途,不许拍照”。 2017年11月,任职将满4年的蔡国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涉案金额高达103亿元。 吃瓜的同时,也可以猜想下恒丰银行现任领导班子的处境与考量——一方面,两任一号位都是巨贪,落马时恒丰银行已被“掏空”,急需休养生息;另一方面,接任者顶着两个前任的黑历史,在经营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去几年平稳过渡是正确选项。 如今,恒丰银行的休养生息可以看到一些成果:在剥离1000多亿元不良贷款之后,该行资产质量不断夯实,截至2023年年末,不良贷款率1.72%(2018年末为28.44%剥离不良后的2019年末为3.38%),实现连续 20 个季度下降;拨备覆盖率逐步上升至152.24%(2018年末为54.70%,2019年末为120.83%。 如果仅仅是如此,恒丰银行依然落后于多数同业,资产规模甚至低于股份行小弟弟渤海银行
恒丰银行会是股份行的明日之星吗?

业内第七家!中原消费金融拟首次发行金融债

5月17日,河南中原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一期金融债券募集说明书披露。 数据显示,国内已开业的31家消费金融公司中,此前仅有6家发行过金融债,中原消费金融为业内第7家。 值得注意的是:仅今年上半年就有杭银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6家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整体呈提速状态。 具体而言: 2023年1月,杭银消费金融发行2024年第一期金融债券,发行规模为10亿元,也由此成为业内第6家发行金融债券的机构。 招联消费金融2月21日发布公告指出:将发行2024年第一期金融债券,发行规模为人民币18亿元。招联消费金融于此后再发行两次金融债,合计发行64亿元。 兴业消费金融2月22日宣布2024年首期金融债发行计划,债券额度为20亿元,此后兴业消费金融再发行两次金融债,合计发行金额为50亿元。 4月11日,马上消费金融也公布了其2024年第一期金融债券的发行情况。该债券实际发行金额10亿元,票面利率3.00%,起息日是4月15日。 5月10日,,中银消费金融公开发行2024年第一期金融债券,本次金融债实际发行规模15亿元。 5月17日,中原消费金融2024年第一期金融债券募集说明书披露,公司本次金融债基础发行规模15亿元,成为业内第7家发行金融债券的消费金融机构。 在业界看来,相比其它融资渠道,金融债成本更低,但门槛也更高,对盈利能力、资本充足率、风险监管指标均有严格要求,因此发行金融债的消费金融公司并不多,获批发行金融债本身也是对公司稳健运营的认可,故而已发行金融债的消费金融公司多为业内头部企业。 中原消费金融本次金融债基础发行规模15亿元,期限3年,发行期限为5月22日~24日,计息期限自2024年5月24日至2027年5月23日。本次发行附带超额增发权,若实际全场申购倍数不低于1.4,则增加发行最多5亿元债券。本期债
业内第七家!中原消费金融拟首次发行金融债

大模型重构自动驾驶,百度率先打响商业化第一枪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从2013年布局自动驾驶到2017年推出了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开放平台Apollo再到自动驾驶车队驶入北京、广州、深圳、合肥、武汉、重庆、阳泉、长沙、乌镇等全国十多个城市,百度一步一个脚印,旗下萝卜快跑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 十年深耕,一朝蝶变。 今天的百度,已经率先看到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曙光。 5月15日,百度Apollo Day 2024开放日在武汉百度萝卜快跑汽车机器人智行谷举行,这像是一场面向未来的开放日。 在本届开放日上,百度Apollo重磅发布了全球首个支持L4级别无人驾驶应用的自动驾驶大模型Apollo ADFM(Autonomous Driving Foundation Model),搭载百度第六代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价格仅20万元的无人车以及全无人的自动化运营网络在内的自动驾驶关键技术成果和产品。 与这些成果和产品一同发布的是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野望——2024年底,萝卜快跑将在武汉实现收支平衡,2025年全面进入盈利期。 这也意味着,快速发展的百度萝卜快跑,很有可能成为首个实现自动驾驶商业化盈利的平台。 十年技术深耕,筑牢安全底线 “我们做无人车的初衷,是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对美好出行的向往,人民群众的满意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因为安全、所以美好,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投入自动驾驶的初心——让汽车更聪明、出行更简单,正在成为现实。”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现场表示。 十年深耕,让百度Apollo拥有了更安全的技术、更安全的产品。 活动现场,百度Apollo重磅发布了全球首个支持L4级自动驾驶的大模型Apollo ADFM(Autonomous Driving Foundation Model),同时上新了搭载百度第六代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价格仅20万元的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
大模型重构自动驾驶,百度率先打响商业化第一枪

网商银行起于“微末”,应用AI技术解小微金融难题

究竟该如何去定义一家“小微银行”? 多年之前,一场“小微企业该让谁来服务”的争论兴起。 一方认为:商业银行是信贷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不发力,小微问题不可能缓解,政策引导正当其时;而一方认为:商业银行应该以业绩为核心,遵循市场经济,服务小微企业的指标性任务应该由政策性银行完成。 时至今日,这仍是金融从业者热议的话题:以高风险、高成本去的代价服务小微企业,又不能收取高息,这违反最基本的商业规律,也会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业绩,也会给小微金融的可持续性打一个问号。 然而,网商银行给出了一份不一样的答案。 5月13日,网商银行发布2023年ESG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截至2023年底,该行已累计服务小微用户超5300万,在普惠金融、农村金融、绿色金融等核心领域持续创新,稳步增长。 作为中国金融系统的补充者,网商银行一直关注普惠金融的“空白地带”和“薄弱地带”。报告显示,网商银行服务客户中近一半来自县域及农村地区,发放贷款增速前10 的省份全部位于中西部地区。 2023年全年,网商银行新增客户中,超74%为首次在商业银行获得经营性贷款。平均每个人仅借款7.2万元,6成以上的单笔贷款利息在100元以下。 在持续服务小微的同时,网商银行还实现了稳健经营。 那么它是如何实现的?答案在科技上。 首先,从成立的第一天起,网商银行不设银行网点。有支付宝app就能用,让每部手机成为小微的手机银行。这让偏远地区的,交通不便的农户、小店主等,也能被服务到。 此外,网商银行采用大数据风控,让淘宝店主、菜贩子等等小微的经营数据,变成信用资产,成为金融服务的依据,无需抵押就能获得信贷服务。 正因为如此,网商银行每年新增的客户中,7、8成都是首贷户,是以往很难获得金融服务的人。 近年来,网商银行开始探索AI应用,并将其应用于核心风控系统,有了服务农村金融的大山雀卫星遥感风控系统、产业链金融解决
网商银行起于“微末”,应用AI技术解小微金融难题

小鹏汽车的“敌人”在内部

无法想象小鹏汽车有多魔幻。 当周鸿祎带着泼天流量走进小鹏汽车、想要体验下飞行汽车的时候,本应出现一波商业互吹,结果却是:周鸿祎气的摔帽子、罢录,大呼:你这不是忽悠我吗?就连程前在活动上对周鸿祎发出侮辱性言论的时候,他都没有如此失态。 小鹏汽车就这么硬生生的将红衣大叔又逼成了红衣大炮,将一次承接流量的大好机会变成了翻车现场。 这种翻车在小鹏身上不是什么新鲜事,“温情纸条”翻车、“碰瓷特斯拉”翻车......最近一起应该是侮辱性极强的林志颖代言翻车。 去年6月,小鹏汽车官方微博陆续发布海报、宣传视频、漫画等多组物料,宣布艺人林志颖成为小鹏旗下车型G6“品牌智友”,甚至小鹏汽车创始人、CEO何小鹏也发微博称“欢迎我们的新鹏友林志颖”。 G6是小鹏汽车2023年推出的重磅车型,与林志颖合作无非是为了在新车上市前造势,但网友却从宣传漫画中林志颖的墨镜中发现,林志颖开的其实是一台特斯拉。 最终,老周还是飞上了天,按照该有的“剧情”给了一波表扬,并解释了为何“发飙,还算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局;而林志颖事件,小鹏汽车给出了一个回应:“这届网友真是火眼金睛目光如炬明察秋毫列文虎克”,并表示图片其实是“埋的梗”,真是魔幻他妈给魔幻开门,魔幻到家了。 两起事件的尴尬是现象,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或许可以猜想:小鹏是一家很粗糙的公司,经营管理拉胯,“敌人”在内部。 明知道林志颖是特斯拉的铁粉,相关负责人考虑代言人的时候非但没有避开这个坑,甚至在与林志颖互动时都不让他坐在小鹏G6上?并且最终带着“坑”的宣传物料还顺利经过了层层审核,难道真的是为了埋梗? 明明周鸿祎就是来体验、宣传飞行汽车的,却出现了不能飞的情况,甚至表演与试车之间还能产生乌龙,既然不能飞,最终为何又飞了?中午不能表演,最终为何又能表演了? 内部“敌人”不仅会让小鹏营销翻车,更能动摇它的生命线。 在小鹏和大众的合作中,大众中国
小鹏汽车的“敌人”在内部

江苏银行会告别高增长吗?压力给到葛仁余

节前,城商行龙头江苏银行股价遭遇了一轮滑铁卢,核心原因是其四季度业绩的“变脸”。 2023年前三季度,江苏银行营收同比增长超过9%,每个季度归母净利润超过80亿元,同比增长都超过20%;而四季度营收环比下降超过20%、同比下降超过7%,归母净利润为30.97亿元,环比下降超过60%,同比下降超过30%。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四季度的业绩变脸直接将江苏银行全年的营收、净利润增速拉了下来,哪里出了问题? 从收入上看,江苏银行四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出现了“负收入”的情况,而且全年同比降低31.6%,恶化不可谓不严重,但这部分收入占全年总收入比重不到6%,对江苏银行影响有限,业绩变脸的核心问题还是出在利息净收入。 江苏银行四季度利息净收入环比下降16.81%,利息收入与支出之间上演了一番此消彼长的戏码。 首先,利息收入环比下降了5.94%,见诸于存贷款数据,其三季度末各项贷款款已经高达1.79万亿元,而四季度仅新增124亿元,这个量级的增量对冲利率下行,可谓是杯水车薪——2023年全年上半年,其发放贷款及垫款平均利率为5.32%,而全年则降低至5.18%。 资产荒,终归是烧到了江苏银行身上?以量增收变得困难起来。 从利息支出上看,江苏银行环比增加了2.03%,见诸于存贷款数据,其三季度末各项存款1.9万亿元,四季度则下降了280亿元,正常来说存款利息支出应该有所减轻,为何环比增加了?因为江苏银行的吸储成本在升高——2023年上半年,其吸收存款平均利率是2.26%,而2023年全年则上升至2.33%。 居民对定期存款的偏爱,最终还是影响到了江苏银行。 虽然,江苏银行四季度存贷款金额再向着增收降本的方向调整,但相比于存贷款利率的“此涨彼消”而言,不值一提,这导致的一个后果是:在江苏银行全年净息差、净利差较全年出现明显下降的背景下下,业绩增长遭受剧烈挑战。 无论资产荒、定存暴增,
江苏银行会告别高增长吗?压力给到葛仁余

不被客户们看好的快手小贷必然崛起

近日,快手拿下小贷牌照,而快手在信贷领域的客户们却并不看好快手信贷业务的未来,尤其是那些风险厌恶型的客户。 逻辑很简单:他们从快手获取的“老铁”客户质量并不好,信贷嘛,考量业务的最核心因素就两项——规模和质量。 然而,读懂数字财经却认为:被客户不看好的快手小贷必然崛起。 为什么必然崛起? 在读懂数字财经的不完全统计中,快手并不是互联网金融信贷投放的首选,相比字节系产品,它的客户们投放比例很小,通过率很低,快手在信贷行业眼中只是一个用户规模庞大的“穷矿”,但也说明了“老铁”们的信贷渗透率并不高。 这个“穷矿”很大,出于投入产出比的考虑,很多客户不想挖,但如果挖矿的快手自己,情况会大不一样。 2023年,快手平台的日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4.5%,达到3.8亿;电商年度交易总额(GMV)同比增长31.4%,达到1.2万亿元。 如果说3.8亿日活会决定快手小贷崛起的上限,那么1.2万亿元的GMV就决定了它的下限。 快手与客户们不同的是:它有一套完整的生态,尤其是电商生态,快手小贷可以直接以信用付的形式向它的电商“老铁”们直接兜售信用付类产品,也就是分期付款。 分期付款,这在很多金融渗透率低的“老铁”眼中或许并不是信贷,而是电商,主观逃废债的意愿并不会如现金贷产品那么高。 这点也可以从互联网金融行业投诉内容窥见:多数信贷行业的投诉集中于催收和利率,前者不做展开,后者则很有意思,投诉者大多是使用了贷款平台现金贷类产品,后期无力还款时与平台发生纠纷、投诉,因分期付款产生的投诉寥寥。 现金贷类产品,快手小贷将是什么走向?如上文所说,3.8亿日活决定了快手小贷的上限,无论是黑户还是白户,都不是无解的,这点可以用蚂蚁集团做下沉市场的经验去参考。 蚂蚁花呗向很多“白户”投放过50元的超小初始额度,因为这不起眼的50元,用户与花呗之间建立了基础关系,在用户的不断使用了解过程中,二者共同成长,筛选出的
不被客户们看好的快手小贷必然崛起

蔡嵩松涉案一事,诺安基金究竟向投资者隐瞒了多少?

日前,一则开庭公告显示,蔡嵩松、曲泉儒等相关“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案件已于3月27日在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据悉,蔡嵩松即是昔日诺安基金顶流明星基金经理蔡嵩松,曲泉儒也曾在诺安基金担任基金经理。 在蔡嵩松涉刑案中,诺安基金知道多少,对投资者是否有隐瞒? 2017年,蔡嵩松加入诺安基金,彼时诺安成长、和鑫2只产品的总规模不到5亿元,两年后的2020年末,两只产品规模已然突破了400亿元,扩张超过84倍。 蔡嵩松的确创造过惊人的战绩:截至2019年底,作为蔡嵩松代表作的诺安成长回报率高达95.4%,排名同类前0.8%、诺安和鑫也凭48.4%的回报排在同类前22%。 Choice数据显示,蔡嵩松2023年9月离职前,诺安基金的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包含普通股票型、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基金)约为559亿元,几乎撑起了诺安基金的“半壁江山”。 据第三方统计:2019年至2022年,蔡嵩松总共为诺安基金赚了15.77亿元管理费,其中诺安成长混合这只基金贡献了13.2亿元管理费。 然而,诺安基金赚钱,基民却是血亏。 2019年至2022年,诺安成长混合4年累计亏损约38亿。其中2022年,诺安成长混合亏损129.30亿。另据凤凰网财经《投资观察》报道,“2022年,蔡嵩松操盘的基金产品全线亏损,5只基金合计亏损144.56亿元,基民损失惨重。” 诺安基金在2023年9月披露公告显示,基金经理蔡嵩松因离任诺安成长、诺安积极回报以及诺安和鑫三只基金,卸任了所有在管产品,离任原因只有四个字:个人原因。 网易财经援引财新的报道,在蔡嵩松离职前,相关的调查工作就已经展开。而且,监管当时已经认定蔡嵩松为不适当人选,取消基金从业资格,并加入了黑名单。 旗下顶流基金经理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难道诺安基金毫不知情?为何仅仅只是在离任原因中“个人原因”四个字? 在更早
蔡嵩松涉案一事,诺安基金究竟向投资者隐瞒了多少?

消费金融,是否堪当商业银行下一个风口?

近几年,消费金融在商业银行各业务板块之中发展势头很猛,然而,繁华之下是否潜伏了危机? 从宏观角度看,消费金融无疑符合大政方针,国内迅速膨胀的消费金融信贷规模,似乎也印证了消费领域确实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微观上看,对于同时面临获客难、资产荒、息差收窄等多方压力的商业银行来说,消费金融至少可以在两个方面解决“燃眉之急”,一是增强盈利能力(扩大资负息差),二是实现快速拓客(开拓展业区域和下沉客群)。 2022年起,在整体经济和消费市场承压的大环境下,商业银行消费信贷规模逆势增长。根据人民银行公示数据,到2023年底,中国个人消费性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余额为19.77万亿元,同比增长9.4%。新增1.70万亿元。 消费金融是否堪当商业银行下一个业务风口?宁波银行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押宝消金板块,宁波银行的得失 2021年12月,宁波银行通过竞拍获得了原华融消金的70%股权;2022年5月,受让中国华融持有的公司全部股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并完成工商变更登记;2022年7月,受让新安资产持有的公司全部股权,股权占比增至76.67%。 宁波银行2023年财报显示,银行母公司对宁银消金的注册资本从11.9亿元提升至46.9亿元,投入不可谓不大,从整个宁波银行的层面看,消费贷也在举起大旗。 截至2023年末,宁波银行个人贷款和垫款总额5071.9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64%;消费贷规模较上年末增加约776亿元。尤其该行零售贷款四季度新增332.6亿元,同比多增156亿。从存量结构看,该行个人消费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已经上行至25.6%,2023年的增长势头尤其强劲。 从资产投放平均利率上看,个人贷款平均利率虽有下降,但仍然维持在6%以上,显著优于对公贷款。理论上讲,个人业务对营收及利润的贡献应该有所上升。 但是,从营业收入和利润总和上看,2023年,宁波银行个人业务却发
消费金融,是否堪当商业银行下一个风口?

飞书裁员,不可能回到day 1状态

作者:秦楠 来源:大厂风云 日前,飞书CEO谢欣发布了一封全员信,宣布公司将进行团队精简,并为受影响的员工提供补偿方案和转岗机会,“这一次调整,不仅是团队规模的调整,更重要的是要重新回到初创公司的 day 1 状态——方向更聚焦、组织更高效,团队也要更有战斗力。” 无论官方给出的原因是什么,飞书都借着裁员完成了一次朴实无华的降本增效,这让其向着盈利迈进了一大步。 但以张一鸣和大字节的格局,降本增效绝不是盈利的正确打开方式,或许AI才是。 1、 高起点下的波折 飞书不必,也不可能“重新回到初创公司的 day 1 状态”。 一方面,飞书的发展速度并不慢,即使相对于初创公司而言。 2022年飞书的营收达到了1亿美元,同比增长2.7倍,2023年,飞书的软件订阅收入再次翻倍增长,达到了2亿美元。 在中国SaaS服务市场中,年度订阅收入达 2 亿美元的公司少之又少,而飞书上线还不到 5 年,取得这一成绩实属难得。 另一方面,你见过“day 1”能达到数千人团队的初创团队吗?无论飞书还是其他大厂,以初创的心态经营成熟的团队、产品只是高层的一场幻梦。 飞书裁员,根本原因或许还是亏损带来的压力。 钉钉的人员规模在1500人左右,而企业微信、腾讯文档与腾讯会议合计人员规模约2000人,而飞书人员高峰期达到6000 多人,2024年前后也有5000人。但即使以 5000 人计算,2 亿美元的收入,人均创收也只有不到30万元人民币,低于字节跳动平均40万的工资成本,飞书的成本可不仅仅是员工工资。 飞书与抖音都立项于 2016 年。在习惯了靠 “大力出奇迹” 加速增长,快速获得正反馈的字节跳动体系内,飞书已享受了难得的耐心。 从教育到元宇宙再到游戏的全面撤退,例如2023年年底,从2018年就开始布局的游戏业务宣布业务大调整,除了数据不错的《星球重启》和《晶核》等数据不错的项目将保持运营,其他将
飞书裁员,不可能回到day 1状态

王良时代的招商银行,业绩增长与助力房地产二选一?

不久前,国常会明确:要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持续抓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进一步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系统谋划相关支持政策,有效激发潜在需求,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宏观在疾呼,市场在渴求。 然而,房地产的高风险依然让大量银行望而却步,其中也包括招商银行,年报中,招行57次提及“房地产”,大多与“风险”一词相伴。 2023年末,招商银行在房地产业不良率5.26%,持续恶化,而房地产业贷款和垫款金额3266.67亿元,短短两年时间,下降了近20%。 王良时代的招商银行似乎正面临一个艰难而又坚定的抉择:业绩增长与助力房地产,二选一? 截至2023年末,招行年内创造了3391.23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4%,13年来首次下降。 利率下行是贯穿整个复苏周期的主流节奏,面对净息差的下降,各个银行的对冲手段都是增加在贷余额和非息净收入,然而这对于招商银行而言,这二者都是极其困难的。 2022年末,招商银行贷款和垫款总额突破6万亿元,虽然2023年再次增长了近4600亿元,但若以增幅论,增长不到8%,并不能抵御息差下降带来的营收缺口,非利息净收入方面,招行2023年实现1244.54亿元,同比下降1.65%,不增反降。 对冲息差下降的两个手段失效,本质上都反映了招商银行正面临大而难增的困境,今天很痛苦,明天或许还会接着痛苦。 业绩发布会上,招行行长王良也强调,受制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下调,保险费率、代销基金费率降低等政策,今年的业绩增长将面临压力,一季度招行的整体经营仍会承压。 饶是营收下降,招商银行2023年仍然实现归母净利润1466.02亿元,比上年增加了约66亿元。 降收增利的原因不单单是降本增效:其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仅减少16亿元。净利增长最大的助力来源于信用减值损失的大幅压降,少计提了150亿元以上,这也
王良时代的招商银行,业绩增长与助力房地产二选一?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