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数字财经
读懂数字财经
数字科技,在此读懂
IP属地:未知
0关注
128粉丝
0主题
0勋章

辛巴给了快手私域流量“一耳光”

成龙肯定不会想到,本来是要去赚辛巴的钱,却Duang的一声成了辛巴的赚钱工具。果然:是兄弟,就砍我。2019年8月20日,辛巴请来成龙、王力宏等42位当红明星出席婚礼,这本来应该是一场大型炫富,却被辛巴玩成了出圈的营销。网传这场婚礼辛巴夫妇豪掷7000万,但据辛巴:其实只花了3000多万。笔者认为,后一个说法更加可信,倒不是出于对辛巴的信任,而是这场婚礼,辛巴带货的成交额为1.3亿元,如果成本是7000万,他可能就亏了,亏钱这种事很不“辛巴”。这场婚礼最终成了是教科书式的流量变现。婚礼成了流量平台,42位明星的知名度、粉丝群体成为了公域流量,而辛巴将他们转化成为了自己的私域流量。辛巴或许很跋扈,或许炒作时无所不用其极,但不得不承认:他真的很懂营销,更懂流量。但辛巴却被快手给安排了。8000万粉丝,一场直播烧了2500万元买流量,在线观看人数却连100万还不到,2021年10月7日,辛巴大骂快手相关负责人,“欠我的流量还给我”。8000万粉丝+2500万推广=不到100万在线观看人数?这简直是朝着快手的脸上打了“一耳光”。要知道,快手一直都努力地给自己贴私域流量的标签,这也是快手一直标榜自己不同于友商的竞争力之一。1、良品铺子也给了快手一耳光不久前,快手发布的《快手私域经营白皮书》大秀肌肉:在快手平台,有九成的经营者已经开展了私域经营,78.59%的私域经营者借助平台丰富的私域经营工具赚到了钱。私域贡献了70%电商的交易额,80%的直播打赏金额,粉丝贡献了超70%的评论,电商复购率超过70%,直播间粉丝贡献的转发、点赞和评论占比高达92%、92%和83%。互联网世界流行一个说法:相比于抖音,快手的确有其更明显的私域属性,甚至有人说:快手10万粉丝即大V。事实是否真的如此?良品铺子与快手头部主播散打哥在2020年7月联合开展的直播带货有几千万人次观看,以六小时成交1400万元的
辛巴给了快手私域流量“一耳光”

万亿招行35年历话:三任行长留下了什么?

“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力!”——袁庚每一个打开袁庚履历的人都会受到震撼。$招商银行(600036)$ $招商银行(03968)$ 这是一位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而百战不死的老兵,有媒体将袁庚称为“百战英豪、谍战之王”;同时他也是深圳蛇口工业区的奠基人。1979年,已经62岁高龄的袁庚挂帅蛇口,同时担任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是招商局的实际负责人,招商局第十七任至二十任时期的第二掌门。值得一提的是,在招商局官网上,袁庚是唯一与历届掌门人共同公示的第二掌门人。“在这个‘山崖海角’做一个试验,哪怕试坏了,也无碍大局。”这是袁庚的一句口头禅。任上,袁庚走在改革前沿,推动了两家世界五百强公司的成立,其中一家是中国平安。“袁董是我国改革开放大业的一代伟人,蛇口精神之父,平安事业的孕育者、推动者和最坚定的支持者,亦是我本人终身受益的恩师,我们铭记不忘。坊间一直有传说,我曾是袁董的司机,可惜我无此荣幸。”中国平安掌舵人马明哲在悼念中说道。(全文附在文末。)另外一家五百强则是本文的主角:招商银行。袁庚是招行首任董事长,而王世祯则是被他“忽悠”过来的首任行长,零售之王35年的传奇大幕由这么两位富有传奇性的老人拉开。一、来自造船工程师的奠基董事会要像外国的董事会那样真管而不能假管,不能是橡皮图章;董事会不能干预我行长的经营管理,否则我没法做。——王世祯“当时真叫作‘一张白纸’,什么也没有,没有经验,没有制度。说起来都令人难以相信。我们信贷部的经理,曾经在一个本子上记账。”王世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回忆。1987年,招商银
万亿招行35年历话:三任行长留下了什么?

小米失去性价比高地

雷军搞不清楚的是:小米是卖手机的,不是卖“低毛利率”的。性价比被很多人简单的看做是“便宜”,或者公司毛利率低就代表产品性价比高,但在读懂君并不这么认为,性价比高的前提是同等性能下便宜,小米曾是性价比的代名词,但如今它仅仅只是在同等参数下,略微便宜而已。十年前,中国手机行业有两个神奇的现象,一个是熬夜排队买新款的苹果,一个是加钱从黄牛手里买小米。而那时候的华为手机就像是角落里的老鼠,只能吃各个手机品牌的残羹剩饭,对于购买过华为C8812、C8813的骨灰级用户而言,那时候的华为与诺基亚一样,唯一的优点是抗摔。雷军曾说过,华为分离出来一个子品牌,从诞生之日就怎么low怎么来,并表示:“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嘛!”雷军说的没有错,荣耀那时候的确有点low,最喜欢做的就是碰瓷小米,读懂君早年在数码店里买手机的时候,销售就拿着荣耀手机说“这款就是对标小米”。如今的荣耀还会碰瓷小米吗?十年后的今天,大家只热衷于讨论的是“华为把高端市场让了出来,为何小米没有把握住机会?”不知不觉间,二者已经完成了主角与配角的互换,这对于小米而言是多么讽刺!1、过去十年里,由于智能手机在国内的普及率不断增加,行业“涨潮”,几个主要的手机品牌出货量都水涨船高,均成为一方巨头。在行业大繁荣时期,它们的差距没有那么明显,但当潮水退去,一切都格外分明了。据Canalys数据,本季度全球和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大盘出货量同比分别下滑8.9%和10.1%,环比分别下滑7.7%和10.9%。智能手机市场在萎缩,小米自然不能独善其身,也交出了一份营收、净利双跌的2季度财报。但不寻常的是,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机手机在大陆出货量的跌幅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OPPO、VIVO身上。这些出货量去了哪里?答案是,被荣耀吃掉了一大半,苹果吃掉了一小半。Canalys数据显示,二季度荣耀在中国大陆的出货量达到1300万台,同比增长8
小米失去性价比高地

“多招员工减轻加班压力”靠谱吗?聊聊猿辅导的厕所和粉笔的业绩

几盒雪糕将宝马送到了风口浪尖,也拯救了刚刚还在舆论漩涡中挣扎的猿辅导。 据封面新闻报道,猿辅导武汉公司近日被举报单日加班超6小时,时薪是17元有员工因为受不了加班辞职,并申请了劳动仲裁。据举报员工核算出自己的时薪是17元,更让人惊讶的是“上厕所都要先报备。找领导交涉,他说不愿意做就走,很快会有人来顶替你。” 猿辅导的厕所在过去就颇具话题性,脉脉上曾有帖子吐槽:难以厕所自由,无法“自由”的原因是厕所不够,也有前员工爆料称“10分钟上厕所时间和同事交流工作,会被领导问。”该爆料主要是吐槽猿辅导某领导,爆料还提及“上班带耳机听歌工作,被判定为触犯黄线,被劝离职。” 而针对“单日加班6小时”、“上厕所要报备”等问题,猿辅导似乎没有给出公开回复,仅有工作人员回应称,举报的离职员工自己不愿意加班也不想让同事加班,他投诉的惩罚措施“没那么严重,加班情况在很多公司存在”,公司考虑多招员工减轻加班压力。 上述的一切展示出了一个核心问题: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猿辅导需要通过员工的高效(或许也可以说高强度)的工作来扩收增利。那“多招员工减轻加班压力”的说法靠谱吗?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猿辅导旗下上市公司粉笔(HK:02469)来窥见一二——如果猿辅导旗下的粉笔以增加雇员的方式来减少加班,会对业绩造成多大影响? 2022年粉笔的毛利率从24.5%大幅提升至48.6%,得益于毛利率的改善,2022年粉笔科技经调整净利润扭亏,从-8.22亿元大幅提升至1.91亿元。 粉笔的毛利率是如何提升这么快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优化雇员结构,“优化”代表的意义不用过多解释了。 猿辅导于2019年、2020年、2021年与截至2021年及2022年,雇员福利开支总额分别为3.38亿元、11.73亿元、27.19亿元和15.69亿元 ,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29.2%、55.0%、79.3%和55.8%,亦即自20
“多招员工减轻加班压力”靠谱吗?聊聊猿辅导的厕所和粉笔的业绩

将“快乐”写入愿景与价值观的长沙银行,股价为何不快乐?

这是一家将“快乐”写入公司愿景和价值观的银行。 它的愿景是“做中国最快乐的银行”,还以“快乐同行”作为价值观的一部分。 同时,它在3年前便开始提倡生态银行,这在银行业算是一种战略的超前,“当我们提出‘打造区域领先的生态银行’时,生态还主要是互联网巨头和大银行的专属标签, 而今天构建生态已成为越来越多中小银行的共识。” 2022年年报中,它提了11次快乐,60次生态。 这是一家业绩与盈利能力逆势提高的银行。 2022 年,利率下行影响整个银行业,招商、宁波这类明星行都不可避免地遭遇息差、利差降低的挑战。 但这家银行的净息差同比上升 0.01 个百分点;净利差同比上升 0.04 个百分点。 它是怎么实现的?贷款平均利率保持下降趋势的同时,计息负债端的利率也在下降,而且降幅超过了生息资产。 在计息负债端,已发行债券和同业负债融资成本大幅下降,贡献很大,而在生息资产的调节上,消费贷是最亮的星。 2022年,该行的营收同比增长 9.58%,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 8.04%。 更惊人的是,自2009年以来,它的营收、净利润一直保持正增长。 这是一家资产质量逆势改善的银行。 2022年末,它的不良贷款率为 1.16%,较上年末下降 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 311.09%, 较上年末上升 13.22 个百分点。 这家银行的关注类贷款率为1.48%,也较上年末下降 0.50 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的“预备役”规模也在减少。 这是一家董事长致辞中出现了《三体》的银行。 它的董事长赵小中提到:“《三体》中的太阳系曾遭受歌者文明的降维打击,中小银行也一直面临着来自强大竞争对手的全面挤压,应对策略除了被动下沉,还可以主动向上,突破低维竞争......” 这番“科幻”范十足的表态,展现出了领导人的前瞻与格局。 这家银行叫做长沙银行,然而如此让人眼前一亮的它,股价却长期“不快乐”,以近期股价计
将“快乐”写入愿景与价值观的长沙银行,股价为何不快乐?

校园贷是个贷最后一片蓝海

天的校园贷已经不是“开正门,堵偏门”的问题,而是根本没有门。 在读懂君的抽样调查中,无论是持牌消费金融还是银行又或是互联网巨头、助贷平台,这些正规军和新势力中仅有一家对在校学生开展信贷业务。 凡事都有两面性,这样的市场现状也意味着——校园贷是个人信贷的最后一片蓝海。 或许是看到了这个商机,今年上半年读懂君收到了一个来自国内顶尖金融科技公司的调研问卷,问卷内容就是统计对校园贷的看法,但之后很久未见该公司有相关动作。 读懂君对于校园贷的原罪、黑历史还算了解,如果你想吐槽,还请看完全文,如果你等不及了,也请看完下面一句——校园贷不是魔鬼,急功近利的向学生大额授信、高利率和暴力催收才是。 1、校园贷,最后一片蓝海 作为强周期行业,当下的金融业很闹心,尤其在个贷领域尤为闹心,甚至不少如互联网公司一样传出“降本增效”的声音。 有几则数据比较能说明问题—— 央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2022年末7.98亿张的基础上减少700万张至7.91亿张。 信用卡进入存量时代,各大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扩张只有一条路径——内卷。 另一方面,据原银保监会数据:截至2022年末,(持牌)消费金融行业资产总额为8844.41亿元,而2021年末则为7530亿元。 看似保持增长,但2021年年中成立的蚂蚁消费金融一家就贡献了超过千亿的资产,而这千亿资产来自此前蚂蚁旗下小贷公司的“平移”,故而消费金融行业的总资产整体增长也并不容乐观。 以上只是两个细分行业的表现,“降息+弱催收”时代,个贷领域的资产荒不可避免,而更加悲观的数据在未来。 信贷是个成年人生意,18周岁是个必要条件,近几年新生儿数据并不乐观,2016年后新生儿数量持续呈下降趋势,2022年首次跌破千万,这虽然不会影响当下的个贷市场,但打击会在2034年(对应2016年的新生儿)之后来临
校园贷是个贷最后一片蓝海

进度缓慢、人才离职、自动驾驶靠“剪”?小米能否扛起造车的大旗

“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与这句一同出现的,还有小米集团账上趴着的现金——1080亿元。 作者:阿信 编辑:读懂君 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突破百万销售量,并预计2024年产能释放上升至360万辆,而同年正是小米汽车全面量产的既定时间点。 以年销量100万辆车为目标的雷军该如何面对这个新崛起的巨无霸? 自宣布造车至今的500 天时间里,雷军称自己对汽车工业有了更深的理解,明确对造车一定要有敬畏之心。雷军称,汽车非常复杂,绝对不能着急,也希望大家给一些耐心,给一些鼓励。 去年3月,51岁的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小米新品发布会上,宣布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车行业。对于雷军来说,这是他人生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 如果顺利的话,电动汽车将会是小米第二增长曲线,毕竟比亚迪弯道超车的神话已然珠玉在前,汽车这庞大的市场空间足以支撑起千亿乃至万亿市值的上市公司。 但进展似乎没那么顺利。 1、坏消息 据相关报道介绍,小米汽车的开发项目进度远不如预期。“明面上看起来在顺利推进,但实际进度慢了不少。”据内部人员透露,造成项目进度缓慢的原因主要是交付延迟、产品功能被砍,甚至是部门目标不明确。 造车路上,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钱也不是万能的。据了解,小米之前为造车重金“请”来的不少技术人才最近选择离开,研发团队的稳定性也面临着挑战。他们离开的原因主要是对第一款产品缺乏信心。 一些丑闻也不期而至。 今年8月,小米公布了自动驾驶的研发成果,视频中小米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可以胜任包括无保护左转、环道行驶、事故车避让等多个困难场景下的任务。实际上,据可靠资料及媒体报道:小米官方发布的自动驾驶测试视频是经过剪辑拼接的,很少有一镜到底的部分。 这不禁让人想起多年前FF91的首秀,小米造车真的只要烧钱就可以了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无从得知,毕竟小米还没有为造车烧多少钱。 2、研发与基本盘
进度缓慢、人才离职、自动驾驶靠“剪”?小米能否扛起造车的大旗

用京东的逻辑:我没考上清华,是因为不知道清华的分数线?

1月17日,京东小家电采销在直播过程中声称拼多多屏蔽了京东总部的IP(网络地址),导致其无法查看拼多多商品价格,进而无法实时比价让利消费者,并现场喊话拼多多,“恳请停止屏蔽IP、停止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恳请拼多多直接比价。” $京东(JD)$ $京东集团-SW(09618)$ $拼多多(PDD)$ 这番讲话让读懂君茅塞顿开,困扰多年的问题有了答案:原来我没考上清华,是因为不知道清华的分数线啊?这不怪我天赋不够、努力不够,怪清华不提前告诉我分数线啊,清华要是告诉我分数线要小700分,我不高低得考个701分? 过去的问题得到了答案,新的问题来了:京东总部的IP被屏蔽了,就不能租个神不知鬼不觉的办公场地、接个宽带去查看拼多多的价格?世界上最贵的一批高管和打工人,居然连这么简单解决方案都想不出来? 双11期间,京东采销人员在朋友圈公开喊话李佳琦“二选一”,该人员称京东收到了品牌商海氏的律师函,被海氏投诉由于京东自营店中某款海氏烤箱的价格低于李佳琦直播间售价,违反了他们与李佳琦签署的“底价协议”,并要求赔偿巨额违约金。该京东工作人员表示,产品为京东自营产品,其价格低是因为京东自掏腰包进行了补贴。 更有意思的是,京东采销的朋友圈居然会被各个媒体疯狂报道,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采销每天都和媒体打交道,聚集了大量媒体朋友,以至于让媒体们能看到并对其朋友圈如此感兴趣。 这两起事件中,京东采销的表态不禁让人想到了周鸿祎之前的演讲中的那句分享“比如大个子,我们俩打架,我打得过他吗?我的目标把对方放倒,我见他就主动地躺在地上了,我已经把自己放倒了,你还能让我更糟
用京东的逻辑:我没考上清华,是因为不知道清华的分数线?

静默扣费无人知?知乎盈利路漫漫

相比于主流的娱乐型内容App,知乎的使用频率并不高,所以开通会员的你,还记得自己同时也开通了自动续费的协议吗? 来源:大厂风云 作者:厂兄 2022年,知乎总收入为36.049亿元,较2021年增长21.8%,往期金额最高的广告收入在2022年下降近2亿元成为第三大收入,而付费会员收入则同比增长84.1%达12.3亿元,成为“全村的希望”。 就在付费会员收入强劲增长的同时,黑猫投诉上出现了近5000条有关于知乎的投诉,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围绕知乎会员自动扣费的相关问题,很多用户表示忘记了自动扣费要求取消、知乎仅以站内信形式通知扣费...... 另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知乎销售费用增加了24%,但月活用户仅仅增加了5.6%,而上一年是40%,增速断崖式下跌;同时,虽然其收入增长超过20%,但却换来了更大规模的亏损:净亏损15.784亿元同比扩大21.52%。 这些数据让人看不到知乎盈利的前景。 1、 知乎匮乏的“想象力” 互联网公司的一个特点是:跑马圈地之后,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毛利率以增加盈利水平。 但知乎不是这样。 2019年以来,知乎毛利率仅在2020年有过一次大幅提升,之后逐步下降至50%左右,而且除2020年外,知乎的毛利率一直低于销售费用率,亦即仅仅销售费用一项就把知乎的毛利全部吞噬,甚至还“没吃饱”! 2020年之后,知乎毛利率与销售费用率的差距甚至在逐渐拉大,这种情况下知乎怎么可能盈利? 以上造成一个现象:知乎常年增收不增利,虽然近年来虽然知乎的营收屡创新高,但经营亏损也在2020年之后同步增长,且经营亏损率在2021、2022两年稳定在43%以上。 为何知乎的销售费用率一直保持高位? 细翻知乎上市文件及财报,不难发现:作为垂直类平台,知乎维持当前规模月活所需销售费用在2020年后就开始逐年提高,从2020年的10.7元上升至2022年的20元。
静默扣费无人知?知乎盈利路漫漫

去51信用卡上班吧,能在公司烧烤!居然还“烧”盈利了

“对了总部的一楼也作为露营地了。” 2016年,51信用卡获得近4亿美元融资;2018年,成为国内信用卡管理第一股,单年盈利超20亿元! 即使在互联网金融神仙打架的年代,51信用卡也是一个独特的存在,由于用户群体多为信用卡人群,这意味着它的资产质量好于多数同业,用户的精准度、活跃度也要高于同业。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的51信用卡年营收3.96亿元、信贷撮合量为25亿元...... 孙海涛似乎铁了心不再深扎金融,昔日的小弟弟们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而他却带着51信用卡越来越“不务正业”,把目光放在了实体行业,成为了一家有烟火气的公司。 “我们现在的重点是搞露营。”51信用卡员工杰瑞表示。 51信用卡在杭州有自己的办公楼,“我的老同事经常在公司烧烤,对了,总部的一楼也做城市露营地了。”51信用卡前员工劳斯的朋友圈时常被老同事们的照片刷屏。 然而,就这么一个“不务正业”的金融科技公司,居然盈利了。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经营溢利约为人民币3370万元,经调整净溢利约为人民币1120万元,同比扭亏。 不过露营业务服务收入仅1110万元,在收入中占比不大,但是51信用卡的员工们却都玩嗨了,“一楼这两天还摆了小泳池 可以带娃来。”杰瑞提到。 “现在在公司工作幸福吗?”读懂君问。 “必须幸福啊 我们现在午餐都是一楼营地解决。”杰瑞说。 这还没完,51信用卡在杭州·西溪首座还有一栋自己的办公楼,面积3150平方米,来感受一下之前的画风(至于上面为啥要说之前呢?因为现在改营地了嘛......): 这气派的办公楼,以后就算完全不做金融生意了,把办公楼租出去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不过51信用卡目前似乎没有这个打算,毕竟还得让客户在公司露营...... “露营的生意是好的,而且营地前期投入都很大。”杰瑞很看好公司
去51信用卡上班吧,能在公司烧烤!居然还“烧”盈利了

年利率高达35.9%!宜人金科“省钱礼包”暗藏套路

在宜人金科旗下的宜享花App上,读懂君获得了近几年价格最高的一笔贷款额度——年利率35.9%。 不过,宜人金科也提供了多种降息方案,比如在极其显眼的位置一项名为“省钱礼包”的产品,勾选后年利率降至23.99%,这当然不是免费的。 省下来的利息钱,将全部用于购买“省钱礼包”,读懂君的借款成本依然是35.9%,借款人没有少花一分钱。 但宜人金科的这笔贷款利率究竟是符合监管要求的23.99%还是35.9%呢? 2009年3月,“穷人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尤努斯博士来到了中国,与唐宁进行了亲切交流,从此唐宁获得了一个头衔“尤努斯的中国门徒”。 但尤努斯不会知道,唐宁在中国是如何“为穷人贷款”的。 在P2P时代,宜人贷(宜人金科的前身)的砍头息、高利率、阴阳合同等问题被媒体多次曝光,同时其本身也获取暴利;在监管趋严之后,宜人金科(YRD.US)旗下的宜享花依然发放年利率高达35.9%的贷款。 或是为了合规考虑,宜享花设置了包括“省钱礼包”在内的多种降息措施,但读懂君实操后发现,借款人依然逃不掉35.9%的年利率。 1、 往事:一个“好用户”的投诉 2019年,P2P还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彼时的宜人贷既是投资人信赖的“P2P第一股”,也是诸多借款人的沉重负担。 一位昵称为“bale米啊米”的用户在黑猫投诉称:2019年12月在宜人贷办理了贷款,到账85000元,合同金额却是101190.47元,除此之外该用户每年还要付出近36%的年利率,最终这85000的贷款连本带利换了140142.15。 这种贷款金额与合同金额不一致的情况被媒体称为阴阳合同,而多出来的钱则被业内称为砍头息,此前曾被包括中新经纬在内的多家媒体点名曝光。 与许多无力还款和恶意逃废债的用户不同,“bale米啊米”老老实实地还完了35期本息,最后一期的还款日为2022年12月3日。 在监管趋严之前,宜人贷凭
年利率高达35.9%!宜人金科“省钱礼包”暗藏套路

2017年以来营收、净利润首次负增长!360数科的钱去哪了?

划几个重点: 1、 如标题,360数科迎来了2017年以来营收和净利润首次负增长,这与利率下调和逾期率上升有关;整个信贷行业的红线是利率,对此360数科明显越来越合规了,合规的代价很惨痛。 2、 为什么360数科总收入微降的情况下,净利润大跌?核心是不良率较2021年末大幅增加,这也导致其拨备大幅提升。回答下,360数科的钱哪去了?净利润的很大一部分在拨备里。 3、 四项拨备总金额为65.84亿元,占了总收入的39.8%、成本及开支的一半以上,360数科可以说自己的科技公司,但金融属性是无法摆脱的,简单讲最适合它的标签还是那个老梗——金融科技。 4、四季度360数科轻资本、重资本的助贷规模缩小了,那谁增加了?表内贷款,或者说小贷公司的直接贷款规模增加了,这成了“全村的希望”。 5、怎么看360数科营收、净利润下滑?一次极限状态下的业绩,大概率已经触底,即使没有也无限接近底部。 近日,360数科发布2022年年报——全年净收入总额为165.54亿元,较2021年小幅下滑,净利润为40.05亿元,同比下滑超30%。(本文涉及货币均为人民币) 这是2017年以来360数科首次出现营收、净利润下跌的情况,读懂君相信这大概率也是其成立以来首次。 这是不是意味着360数科不能打了? 恰恰相反,读懂君认为这是360数科的极限承压下的数据,代表了它的下限。 而且360数科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小了——2022年年末在贷余额同比增加了15.1%至1634亿元,然而其营收居然下降了,这意味着360数科在2022年大幅降息以迎合监管。 降息是360数科营收降低的主要原因,那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逾期率上升导致的拨备增加。 越是体量大的公司,越容易受到宏观环境影响,宏观环境好的时候,大公司增长要比中小公司更快,宏观环境差的时候它们受的负面影响也更大。 恰恰在360数科的赛道中,它就是大公司。
2017年以来营收、净利润首次负增长!360数科的钱去哪了?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联合度小满发布2023年金融科技十大趋势

2023金融科技行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前沿技术?1月5日,北大光华度小满金融科技实验室联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研究团队发布了《2023年金融科技趋势展望》,提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因果推断、多模态情感计算、科技伦理治理、链上分布式金融应用、隐私计算、图计算、虚拟数字技术、自动机器学习和云上能力升级等十大技术趋势。 报告研究团队访谈了多位金融科技行业的技术专家、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科研学者,以及相关企业。 “大模型是数字经济时代智能信息处理的基础设施”,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认为,“如果将它的能力放在金融行业中去处理原有的任务,性能和效果将会有显著的提升。如果把各类金融大数据注进大模型去做经济形势的预测,与现有的主流经典分析方法论将会有质的区别,国际上如果因此出了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将人工智能用于金融研究或预测),我一点都不感到惊奇,甚至是可期待的。” 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教授、IEEE Fellow郭嵩认为,“对于金融行业来说,数据的使用和安全更加重要。「隐私、安全和公平性」是最需要关注的三个话题。隐私计算、联邦学习、数据的选择和算法改进,分别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三个问题。此外,从治理角度来看,区块链作为一种基础设施,也是数据治理的重要技术手段,目的是对数据和其他资源进行分布式的自治化治理。” 度小满CTO许冬亮表示,“当前,金融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正在加速,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是关键驱动要素,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必将革新金融行业的现有服务模式。基于图计算、多模态等技术对于大数据的深入理解和洞察,降低了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成本,扩大了服务人群的边界;因果推断、AutoML(自动化机器学习)等技术让业务决策更智能,RPA、情感计算、数字人等技术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提升了用户的服务体验”。他认为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潜力目前可能只发挥了不到1%,随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联合度小满发布2023年金融科技十大趋势

毛利率相差近20个百分点!每日优鲜与叮咚买菜没有可比性

同为前置仓模式,自营与加盟差距有多大?加盟模式下的每日优鲜毛利率常年在10%以下,甚至为负;而叮咚买菜的自营模式毛利率却逐步攀升至20%以上,在最新财报中更是达到了30%以上。若以2021年前三季度的真实毛利率论,二者相差近20个百分点。前置仓是不是“长坡”未有公论,但每日优鲜一定不是“厚雪”,叮咚买菜会是吗?去年此刻,每日优鲜与叮咚买菜开始走向不同的结局。2021 年 8 月,梁昌霖在临时召开的一场战略会上宣布:公司战略调整为“效率优先,兼顾规模”,他直言公司想要活下去,首先的问题是要从资本输血变成自我造血。而在1个多月前上市敲钟之时,梁昌霖依然坚持“规模论”,他说:“叮咚买菜并不想成为一家“小而美”的公司,所以盈利并不是叮咚买菜目前的首要追求,下一步,公司还会进一步的扩张、追求更大的规模。”然而,2021年后半年,一系列外部环境、事件让资本对中概股的态度发生根本性转变,军人出身的梁昌霖嗅到了危险的气味及时调整了战略,而事实上他的老对手、少年天才徐正也表现出了对盈利的渴望。在2021年3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徐正曾表示:未来公司将有序按照城市维度,实现履约利润的盈利,整个前置仓业务实现经营性现金流转正。同赛道的两家公司,几乎同时有了追求盈利的想法,但结局却完全不同。每日优鲜的财报静止于2021年三季度,最终于今年7月以一个很不体面的方式落幕,而叮咚买菜则在2022年第二季度实现盈利: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叮咚买菜2022年第二季度净利润为2060万元,2021年同期净亏损17.285亿元。电话会上梁昌霖在今年二季度财报会议上指出,公司有信心在今年期末实现全面盈利。虽然盈利,但叮咚买菜依然面临诸多争议。譬如疫情的助攻,在疫情影响最严重的2020一季度和2022二季度,叮咚买菜毛利率大增,后疫情时代,叮咚买菜的毛利率能否保持下去、是否还有增长空间?再者,此次财
毛利率相差近20个百分点!每日优鲜与叮咚买菜没有可比性

朱健掌舵下的上海银行:“二哥”变“四弟”、频领巨额罚单

12月6日晚间,国泰君安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提请审议提名朱健先生为公司董事候选人的议案》,同意提名朱健为第六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并提交至公司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同意朱健正式任职公司董事后担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 兜兜转转,朱健又回到了老东家。 2020年9月,朱健告别国泰君安,出任上海银行行长,完成了一次跨行业的华丽转变。 彼时,城商行“‘北京’第一、‘上海’第二”的排名深入人心,然而世易时移,朱健掌舵下的上海银行已不再是万年“二哥”,而变成了新晋“四弟”,今年前三季度营收较“三哥”宁波银行少了近80亿元。 “二哥”是如何变“四弟”的?背后的原因或许很多元,但消费贷的收缩一定是原因之一。 朱健上任之时,上海银行正经历历史变革——疫情的第一年,这家被称为消费贷之王的城商行却在消费贷上“主动收紧高风险业务与高风险客户信贷投放,遏制存量客群共债风险增长”。 此后,上海银行的个人消费贷余额连年下降:从2019年末的1750.6亿元降低至2023上半年末的1031亿元。 媒体喜欢将“2016年~2019年”增长过快的消费贷作为上海银行业绩失速的原因之一,但读懂君的看法却刚好相反:主动收缩消费贷才是上海银行业绩失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主动收缩消费贷的利弊均十分明显:在风险上行期间,主动收缩有利于控制风险、降低信用减值准备的计提,进而更好地控制整体的不良率和净利润数据平滑变动;但消费贷本身是个高息差产品,主动收缩消费贷也意味着上海银行放弃了这个增收利器,营收增长会面临更大挑战。 兼具高风险、高息差产品该不该做?每个机构的看法、选择不尽相同,但所有人都有一个共识:高息差可以覆盖高风险,招商银行旗下的招联消费金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招联消费金融2022年末的贷款余额为 1,676.07 亿元,实现营收175.01 亿元,虽然计提了近114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拨
朱健掌舵下的上海银行:“二哥”变“四弟”、频领巨额罚单

“遥遥领先”的小鹏开始举债!销量连续下滑,会成第二个威马吗

当比亚迪和特斯拉两个龙头轮番降价PK,谁会先倒下?答案是:小弟弟们。 被戏称为“造车三傻”的蔚小理在2023年一季度出现了同一现象:汽车销售毛利率急剧下降,甚至直接转负。 如果说未来有一天,蔚小理会被两大巨头陆续卷死,那么第一个被卷死的很可能是刚刚宣布在北京正式开放城市NGP、一直“遥遥领先”的小鹏汽车。 原因很简单,蔚来与理想虽然毛利率大幅下跌,但是保住了营收,而小鹏的汽车利润率已经转负,却依然没有阻止销量连续5个季度下跌的趋势——从2021年四季度的41751辆一路下跌至今年一季度的18230辆,一季度营收更是同比近乎腰斩。 毛利率为负是什么概念呢?小鹏每卖一辆车,都是亏的,这还没算上行政、研发、销售费用三大费用。 一位高瞻远瞩的小鹏车主在懂车帝评论道:“小鹏的产品是没问题的,是非常优秀的,甚至领先同级别竞品很多,现在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品牌问题”,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销量,现在大家对产品是认可的,但是影响大家的决策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我买完之后这个品牌会不会倒掉?” “虽然有大量现金储备不会倒掉,但是消费者不懂啊,他就觉得你卖的少,就有这个风险”这位车主还特意用括号补充了一下小鹏的现金储备。 诚然,虽然现金储备不及一些友商,但截至2023年3月31日,小鹏汽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定期存款为人民币341.2亿元,这对于新老车主来说一记定心丸。 但这颗定心丸真的好吃吗?需要仔细考虑一下。 2022年,小鹏经营现金流净流出超过80亿元;而投资活动现金流虽然净流入48亿元,但主要由于短期存款到期,对现金储备并无任何帮助,至于融资现金流,虽然是净流入,但却是由借款产生。 2022年,小鹏新增贷款超68亿元,同比增加700%,小鹏现金储备充足的背后,是已经开始大笔举债的事实。 由借款产生的债权会产生利息,这会反过来加剧小鹏汽车现金储备下降的速度,如果小
“遥遥领先”的小鹏开始举债!销量连续下滑,会成第二个威马吗

逆势加码房地产!宁波银行能成为银行业的可口可乐吗?

近年来,关于城商行零售之王的归属坊间多有议论,热门人选无外乎: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但对于宁波银行读懂君想到了另一个对标物、巴菲特老爷子的经典案例——可口可乐。 当然,这种比较仅仅是基于营收、利润的增长层面,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有诸多不同的商业逻辑,但相同的是,它们都穿越了周期,甚至宁波银行的表现还要更加稳健一点。 “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这个很有逼格经营策略值得银行业学习。 4月5日晚,宁波银行(002142)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578.79亿元,同比增长9.67%;实现归属净利润230.75亿元,同比增长18.05%。 这个成绩不可谓不亮眼,营收、归属净利润增速甚至超过了招商银行,但宁波银行最惊艳的是在房地产行业的表现。 截至2022年末,未及时收缩房地产业贷款的招商银行不良率飙升至4.08%,较2020年末上升了十几倍;已经连续三年收缩房地产业贷款的民生银行不良率也从2020年末的0.69%升高至2022年末的4.28%。 而宁波银行居然在大半个银行业房地产贷款缩水的情况下逆势增长,2022年末房地产业贷款余额超过2020年、2021年总和,而不良率居然还降到了0.41%!这个成绩恐怕只有哈尔滨银行能够媲美,详见《哈尔滨银行不良率之谜》。 当然,2022年的宁波银行也有一些指标不可避免地随宏观环境下滑。 比如盈利能力方面,2022年末宁波银行的净息差为 2.02%,同比下降0.19 个百分点;但相比于读懂君此前写过的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等股份制大行,这个表现已经十分优秀,仅次于招商银行;且其三四季度净息差环比连续升高,盈利能力已经开始复苏,由于宁波银行中长期贷款占比低,这更加会助力其盈利能力的复苏。 再比如资产质量指标方面,2022年末宁波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有所恶化,同比下降了17.62个百分点,饶是如此依然保持在500
逆势加码房地产!宁波银行能成为银行业的可口可乐吗?

服务小微依然是金融科技上市公司的关键词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灵活把握政策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用好降准、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重要补充力量,服务小微依然是金融科技上市公司的2022年关键词。 2022年,奇富科技的小微贷产品帮助金融机构服务了91万个体工商户和108万小微企业主,支持了约600万人就业,此外奇富科技还支持金融机构,升级了对小微企业的服务内容,将简单的融资需求对接,拓展至综合性增值服务,针对不同的行业展开有侧重性的增值服务,如提供行业信息、交流展会分享、剖析公司业务、测算企业利润、协助发布咨询等全方位扶持。通过一系列增值服务,奇富科技帮助小微企业健全风险缓释机制,引导小微企业向成本可负担和商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消费金融起家的乐信对于小微企业的帮扶也没有落下,并且从小微企业延伸至小小微企业。 乐信四季度延续了持续向好态势、V型反转趋势明显,营收与利润已连续三个季度环比双位数增长。与此同时乐信也利用旗下业务生态有效助力商户增长、促进消费复苏。四季度,乐信继续助力小微、小小微企业经营恢复,促成小微贷款额50亿元;今年年初,“春雨消费复苏行动”推出包括促进居民消费、促进商户增长、促进小微企业复苏三方面9项措施,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立足于创新之城深圳的小赢科技也在2022年总净收入在年度和季度基础上都迅速增长的同时,充分发挥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连接器”作用,不断完善自身科技能力,精细化运营,锚定小微企业和新市民群体,多维共频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质效。 小赢科技在2021年推出“微光计划”,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加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供给,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小赢科技服务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
服务小微依然是金融科技上市公司的关键词

24%后,陆金所、360数科等上市公司还能有什么大利空?

曾经,以P2P、助贷、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为主角的互联网信贷市场充斥着一些问题——数据、催收、砍头息,这一切问题都可以看做是高利率的“并发症”。过去几年里,监管一步步解决掉高利率的“并发症”,将99%的玩家淘汰,最终以非正式的方式一锤定音——利率24%!经过一年左右的整改、适应,助贷和消费金融公司都很痛苦,但头部和腰部也都扛了下来,这也意味着,这个市场不会再有大利空了,触底反弹不远了。未来的助贷,必将奔跑于阳光下。二季报,助贷上市公司步履一致的保持低调。受24%利率上限和疫情的双重影响,它们的收入、净利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若抛去财务数据看,2022年二季度,是值得被这个行业铭记的。这个季度,助贷上市公司基本确定了,它们可以全面实现24%的利率,这最核心也是最后一个核弹级的政策风险终将平稳落地,“达摩利斯之剑”即将成为过去式。这个行业还会有什么大利空吗?很难找到了。在24%的新常态下,助贷的发展路径已经变得十分清晰:降低成本、扩大规模,从过去粗放式的跑马圈地转变为高效、精细化运营,比如:探索消费金融之外的小微金融、房抵贷、车抵贷业务;再比如:以线下团队获客降低成本。当利润不够厚的时候,就要将规模做大!1、24%阵痛24%的窗口指导初期,无论是消费金融还是助贷,均是忧心忡忡。据了解,大量资金方在与助贷平台合作时,会将"IRR24%“作为一个强制条件,这无疑给”降费“增加了一丝紧迫性。无论是放贷还是助贷都像是在做夹心饼干,上层是利率上限,下层是资金成本,中间才是它们的收入,如今“上层”压降,它们的业绩不可避免的受到负面影响,甚至有刚刚实现盈利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因为24%的利率限制而再次陷入阶段性亏损。挑战虽然剧烈但并不是毁灭性的,时间为平台们换来了空间。多家助贷上市公司均在二季度财报或财报会中明确表示,公司能够经受住24%的考验,并且它们24%以内的贷款比例越来越高。去年第四季
24%后,陆金所、360数科等上市公司还能有什么大利空?

2022年0添置!美团要放弃共享单车了吗?

美团公布的2022年年报中,在“单车及电单车”添置一项中没有列示任何数据,这也意味着2022年美团没有添置新的单车,2022年美团单车0添置的原因是什么?《大厂风云》就此向美团求证,截至发稿前未获回复。 另一方面,美团打车业务放弃自营,全面转向聚合模式,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劣,自营模式通过提供稳定和更为可控的车源供给,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而聚合模式的优点则是轻,纯纯的流量生意,过去美团曾采取“自营+聚合”的模式来运营打车业务,但结果是:即便在滴滴风波的窗口期,美团依然没有实现逆袭,两轮驱动的业务模式砍成单轮驱动。 单车与打车构成了美团出行业务的核心版图,单车的0添置和打车放弃自营说明了什么? 1、 美团单车的泥潭 美团历年财报显示,2018~2020年其添置单车及电单车规模不断增加,2020年达到了惊人的69.51亿元,而在之后添置规模呈断崖式下滑,2021年仅1.17亿元,2022年更是0添置。 共享单车是一个高损耗的产品,需要不断投放新的单车来弥补损耗,而美团2022年的0添置难免会让人产生一个疑问:美团难道要放弃共享单车了?应该不是,毕竟0添置不代表0投放,还有一种东西叫库存。 另据多个媒体:“今年美团在业内率先跨出一步,投放置换更多升级优化的新车,以新产品、新技术提升用户体验。”不过2023年新投放的单车是库存还是新添置的就不得而知了。 复盘过去几年美团单车业务,这根本就是一个“两轮吞金兽”。 据历年财报,美团共添置了账面价值超过82亿元的单车及电单车,2018年收购之时,直接花费为2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保守估计为160亿元以上,二者总和为242亿元,这还没有算上美团单车经营中必不可少的三大费用。 这巨大的投入为美团带来多少直接收入尚未可知,但却为美团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2018年收购的摩拜而获得的单车大部分在2019年第三季度就已经到期,然后被替换为“
2022年0添置!美团要放弃共享单车了吗?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