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瓜子123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广东
5
关注
5
粉丝
0
主题
0
勋章
主贴
热门
瓜子123
2023-01-13
国人更穷
抱歉,原内容已删除
瓜子123
2023-01-05
看见这些置顶就明白老虎沦陷了
美股"科技神话"破灭?!能抄底吗?
瓜子123
2022-09-15
美股跌,A股大跌,美股涨,A股未必涨
纳斯达克又现暴跌,科技股泡沫破裂还是周期终结?
瓜子123
2022-08-17
他只是短期投机客而已,不要迷恋他
大空头为何疯狂撤离美股?这些指标或能提供线索
瓜子123
2022-08-12
与之前相比,无论退市多少,都是利空
盘前观察 | 5家国企中概宣布从美国退市,利空还是利好?
瓜子123
2022-08-08
为什么不可以是美元大涨导致原油价格下降呢
国际油价大跌!已跌至俄乌冲突爆发前水平!
瓜子123
2022-05-31
做空肯定需要唱空
“不过是又一次熊市反弹”!大摩:美股这波上涨空间有限
瓜子123
2022-05-25
史,现今哪个国家还因为新冠而封锁城市
抱歉,原内容已删除
瓜子123
2022-05-12
最后一句关键
对比2000年和2008年,美国科技股抛售会变得更猛烈吗?
瓜子123
2022-04-27
你说的是A股吧
抄底就被埋!今年美股流血,投资者流泪
瓜子123
2022-04-08
唱空美股是政治正确
要想获取投资高收益 4月关注哪些经济指标?
瓜子123
2022-03-02
格罗斯说:我可没说超过2%应当多谨慎
格罗斯出版回忆录谈及被解雇经历,警告高通胀之下应谨慎
瓜子123
2022-02-22
张亿东,抱着唱多A股的心态唱空美股。美国不企稳A股不止跌呀
首席声音 | 战争阴云下未必就现大熊市
瓜子123
2022-01-24
唱空无罪
美股技术性破位,泡沫正在破灭?
瓜子123
2021-12-17
众所周知,华尔街见闻是有目的性持续唱空A股
美联储加速紧缩 ,美股明年一季度要崩?
瓜子123
2021-11-24
格隆汇,你可得保持空仓,甚至是做空美股才行呀,不然你这言论连自己都不信
美联储换届:新主席,请开动联合印钞机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
{"i18n":{"language":"zh_CN"},"userPageInfo":{"id":"4098573827489720","uuid":"4098573827489720","gmtCreate":1635470760478,"gmtModify":1643023837376,"name":"瓜子123","pinyin":"gz123guazi123","introduction":"","introductionEn":null,"signature":"","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5,"headSize":5,"tweetSize":16,"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2,"level":{"id":0,"name":"","nameTw":"","represent":"","factor":"","iconColor":"","bgColor":""},"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7,"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2","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资深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10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063fb68ea29c9ae6858c58630e182d5","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96c699a93be4214d4b49aea6a5a5d1a4","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35b0e542a9ff77046ed69ef602bc105d","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4.07.25","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userBadgeCount":1,"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广东","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baikeInfo":{},"tab":"post","tweets":[{"id":626911814,"gmtCreate":1673622351538,"gmtModify":1673622353976,"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国人更穷","listText":"国人更穷","text":"国人更穷","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26911814","repostId":"2303840825","repostType":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06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28308713,"gmtCreate":1672877725333,"gmtModify":1672877729586,"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看见这些置顶就明白老虎沦陷了","listText":"看见这些置顶就明白老虎沦陷了","text":"看见这些置顶就明白老虎沦陷了","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28308713","repostId":"1158181722","repostType":2,"repost":{"id":"1158181722","kind":"news","weMediaInfo":{"introduction":"致力于提供最及时的财经资讯,最专业的解读分析,覆盖宏观经济、金融机构、A股市场、上市公司、投资理财等财经领域。","home_visible":1,"media_name":"券商中国","id":"9","head_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d482d56459984e8c86a6a137295b3c4f"},"pubTimestamp":1672819022,"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1158181722?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3-01-04 15:57","market":"us","language":"zh","title":"美股\"科技神话\"破灭?!能抄底吗?","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58181722","media":"券商中国","summary":"美股科技牛市2022年终结了,暴跌之后能否续写传奇?2022年,美股科技股在长达20年的大牛市后势头戛然而止,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值年内损失了近4万亿美元(约合27.6万亿元人民币)。奈飞、亚马逊以及Me","content":"<html><head></head><body><p>美股科技牛市2022年终结了,暴跌之后能否续写传奇?</p><p>2022年,美股科技股在长达20年的大牛市后势头戛然而止,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值年内损失了近4万亿美元(约合27.6万亿元人民币)。<a href=\"https://laohu8.com/S/NFLX\">奈飞</a>、<a href=\"https://laohu8.com/S/AMZN\">亚马逊</a>以及Meta等知名公司股价均腰斩,机构投资者同样损失惨重。基金方面,有“华尔街女王”的Cathie Wood旗下专注于押注成长股的旗舰创新ETF ARKK跌近70%。</p><p>在资金面持续收紧的背景下,硅谷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对加息比其他行业更敏感,因为许多科技公司通常是在盈利之前需要依靠大量的资金来追求其目标项目。但也有分析认为,这对整个科技行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短期的资金缺乏可以帮助淘汰市场上一些过剩资金,并确保更具财务可行性的公司能够生存下来。”</p><p>有分析师认为,美国科技股在经历了今年的暴跌后,明年将大幅反弹,因为上市公司将努力维持其盈利能力,而美联储也将逐步结束加息行动。据预计,2023年,处于有利地位的公司将走上一条“起伏但积极”的道路,而当前对长期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入手位置。</p><p><b>“科技神话”破灭的一年</b></p><p>回顾2020年新冠全球肆虐之初,居家办公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同时美联储选择不断超发货币以应对疫情危机,超宽松货币政策则催生出最近一波的牛市,美股科技股在短暂的休整后纷纷开启翻倍的走势。其中,<a href=\"https://laohu8.com/S/AAPL\">苹果</a>、<a href=\"https://laohu8.com/S/MSFT\">微软</a>和<a href=\"https://laohu8.com/S/GOOG\">谷歌</a>母公司Alphabet先后冲上两万亿美元市值,<a href=\"https://laohu8.com/S/TSLA\">特斯拉</a>也在2021年11月达到1.3万亿美元历史最高市值。彼时Facebook(现称META)有能力翻倍扩张员工规模,并在“元宇宙”上押注数十亿美元。亚马逊同样开启大规模招聘以满足在线购物需求的激增。</p><p>“在新冠疫情开始时,全球范围内人们将生活方式转为了线上,电子商务的激增导致了极快的收入增长。”回顾两年前,扎克伯格在给员工的备忘录中写道。“许多人预测,这将是一个永久性的高增长,所以我也决定大幅增加我们的投资。”</p><p>但在疫情好转、政策逐渐趋于放松的2022年,行情急转直下。道指年度收跌8.8%,纳指跌33.1%,标普500指数跌19.4%,均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差表现。科技股也在年内结束了长达20年的大牛市,大型科技公司在2022 年市值总共损失了近4万亿美元。苹果的市值现在徘徊在2万亿美元左右,奈飞、亚马逊的股价均腰斩,Meta的股票受到的打击更大,年内损失了近三分之二的市值。</p><p>美国众多科技公司接连宣布裁员。几个月的时间里,Netflix、<a href=\"https://laohu8.com/S/INTC\">英特尔</a>、Lyft、<a href=\"https://laohu8.com/S/TWTR\">Twitter</a>、Meta、亚马逊、Salesforce、Stripe、Snap等公司都陆续开启了规模空前的裁员行动。即便是尚未宣布裁员的谷歌和苹果也已冻结招聘。</p><p>机构投资者同样损失惨重,基金方面,曾经风头一时无两、让巴菲特都星光黯淡的“木头姐”Cathie Wood旗下专注于押注成长股的旗舰创新ETF ARKK跌近70%,其大量持仓的特斯拉、数字货币交易所Coinbase、云视频会议供应商<a href=\"https://laohu8.com/S/ZM\">Zoom</a>、流媒体Roku和远程医疗平台Teladoc Health均深度跳水。</p><p><b>科技股需要“恢复理智”</b></p><p>股票市场的连番下跌,也让一级市场难有起色,根据分析公司CB Insights的数据,全球风险投资在2022年三季度触及九个季度以来的最低点745亿美元,比2021年第四季度的峰值下降了58%。</p><p>另一组数据也表明了风险资本的偏好在降低:根据CB Insights,2021年平均每个工作日都有两家以上的新独角兽(价值10亿美元或以上的初创企业)诞生,但到了2022年三季度,每个工作日只有不到一个独角兽企业诞生,这是自两年多来的最低水平。</p><p>“人们在预测未来方面很糟糕,我们总是认为现在发生的事情将永远发生,”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Angela Lee接受采访时表示。“但现实情况是,疫情是一场黑天鹅事件,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p><p>硅谷的企业家们也开始了反思,Stripe、Twitter和Facebook的创始人接连承认,他们要么认为公司可能将高速发展,要么对疫情推动的行业增长过于乐观。扎克伯格在备忘录中写到,“不幸的是,事情并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发展。电子商务恢复了以前的趋势,而且宏观经济下行、竞争加剧、广告业务下降导致收入远低预期。”他说,“我错了,我对此负责。”</p><p>此外,为了抑制通胀,美联储批准在年内连续七次加息。而加息对科技行业打击尤甚。有分析认为,硅谷作为一个整体,对加息比其他行业更敏感,因为许多科技公司通常是在盈利之前需要依靠大量的资金来追求其目标项目。</p><p>但Angela Lee认为,加息或许不是坏事。“虽然勒紧裤腰带对科技创始人来说可能是痛苦的。”但Lee表示,这对整个科技行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短期的资金缺乏可以帮助淘汰市场上的一些过剩资金,并确保更具财务可行性的公司能够生存下来。</p><p><b>分析师:科技股适合长期布局</b></p><p>美国投行Wedbush分析师Dan Ives在最新报告中表示,美国科技股在经历了今年的暴跌后,明年将大幅反弹,因为上市公司将努力维持其盈利能力,而美联储也将逐步结束加息行动。</p><p>Ives在报告中写道,“在这场浩劫中,我们看到了增长机会,因为我们相信,尽管存在宏观经济和美联储的不确定性,但到2023年,科技股将比当前水平上涨约20%,其中大型科技公司、软件和芯片科技公司将领涨。”但Ives预计,2023年,处于有利地位的公司将走上一条“起伏但积极”的道路,而这对长期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入手位置。</p><p>Meta、微软、亚马逊和Alphabet已经开始努力通过削减成本和限制非战略性领域的支出,以“保持利润率不受影响”及抵御普遍预期即将到来的衰退。在削减成本的行动中,最近典型的例子就是科技公司近期一波又一波的“裁员潮”。</p><p>Ives认为,明年在云计算、软件、网络安全和其他科技领域的支出应该会保持坚挺,华尔街的策略建模和一些非公开数据已经将未来6到9个月宏观前景黯淡的可能性考虑在内了。“科技公司的估值低于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另据我们最近的行业数据,到2023年的科技公司成长显现出独立的弹性信号,以及2023年一系列并购将冲击科技行业,这对科技公司来说是一个利好因素。”他写道。</p><p>嘉实基金表示,当前美联储或已步入加息周期后半阶段,预计美债利率仍以震荡为主,而非趋势性上行。市场风格前期出现阶段性收敛,但并非切换,若经济和政策没有大的变化,在中期趋势上仍是朝着利于成长和小盘的方向在演进。美股方面,大型科技企业虽然面临从杀估值转向杀业绩的可能性,但在全球经济复苏,特别是中国这台超级发动机加速之时,全球科技巨头的业绩韧性依然相当强劲,长期投资机会值得关注。</p></body></html>","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美股\"科技神话\"破灭?!能抄底吗?</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美股\"科技神话\"破灭?!能抄底吗?\n</h2>\n\n<h4 class=\"meta\">\n\n\n<a class=\"head\" href=\"https://laohu8.com/wemedia/9\">\n\n\n<div class=\"h-thumb\" style=\"background-image: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d482d56459984e8c86a6a137295b3c4f);background-size:cover;\"></div>\n\n<div class=\"h-content\">\n<p class=\"h-name\">券商中国 </p>\n<p class=\"h-time\">2023-01-04 15:57</p>\n</div>\n\n</a>\n\n\n</h4>\n\n</header>\n<article>\n<html><head></head><body><p>美股科技牛市2022年终结了,暴跌之后能否续写传奇?</p><p>2022年,美股科技股在长达20年的大牛市后势头戛然而止,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值年内损失了近4万亿美元(约合27.6万亿元人民币)。<a href=\"https://laohu8.com/S/NFLX\">奈飞</a>、<a href=\"https://laohu8.com/S/AMZN\">亚马逊</a>以及Meta等知名公司股价均腰斩,机构投资者同样损失惨重。基金方面,有“华尔街女王”的Cathie Wood旗下专注于押注成长股的旗舰创新ETF ARKK跌近70%。</p><p>在资金面持续收紧的背景下,硅谷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对加息比其他行业更敏感,因为许多科技公司通常是在盈利之前需要依靠大量的资金来追求其目标项目。但也有分析认为,这对整个科技行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短期的资金缺乏可以帮助淘汰市场上一些过剩资金,并确保更具财务可行性的公司能够生存下来。”</p><p>有分析师认为,美国科技股在经历了今年的暴跌后,明年将大幅反弹,因为上市公司将努力维持其盈利能力,而美联储也将逐步结束加息行动。据预计,2023年,处于有利地位的公司将走上一条“起伏但积极”的道路,而当前对长期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入手位置。</p><p><b>“科技神话”破灭的一年</b></p><p>回顾2020年新冠全球肆虐之初,居家办公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同时美联储选择不断超发货币以应对疫情危机,超宽松货币政策则催生出最近一波的牛市,美股科技股在短暂的休整后纷纷开启翻倍的走势。其中,<a href=\"https://laohu8.com/S/AAPL\">苹果</a>、<a href=\"https://laohu8.com/S/MSFT\">微软</a>和<a href=\"https://laohu8.com/S/GOOG\">谷歌</a>母公司Alphabet先后冲上两万亿美元市值,<a href=\"https://laohu8.com/S/TSLA\">特斯拉</a>也在2021年11月达到1.3万亿美元历史最高市值。彼时Facebook(现称META)有能力翻倍扩张员工规模,并在“元宇宙”上押注数十亿美元。亚马逊同样开启大规模招聘以满足在线购物需求的激增。</p><p>“在新冠疫情开始时,全球范围内人们将生活方式转为了线上,电子商务的激增导致了极快的收入增长。”回顾两年前,扎克伯格在给员工的备忘录中写道。“许多人预测,这将是一个永久性的高增长,所以我也决定大幅增加我们的投资。”</p><p>但在疫情好转、政策逐渐趋于放松的2022年,行情急转直下。道指年度收跌8.8%,纳指跌33.1%,标普500指数跌19.4%,均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差表现。科技股也在年内结束了长达20年的大牛市,大型科技公司在2022 年市值总共损失了近4万亿美元。苹果的市值现在徘徊在2万亿美元左右,奈飞、亚马逊的股价均腰斩,Meta的股票受到的打击更大,年内损失了近三分之二的市值。</p><p>美国众多科技公司接连宣布裁员。几个月的时间里,Netflix、<a href=\"https://laohu8.com/S/INTC\">英特尔</a>、Lyft、<a href=\"https://laohu8.com/S/TWTR\">Twitter</a>、Meta、亚马逊、Salesforce、Stripe、Snap等公司都陆续开启了规模空前的裁员行动。即便是尚未宣布裁员的谷歌和苹果也已冻结招聘。</p><p>机构投资者同样损失惨重,基金方面,曾经风头一时无两、让巴菲特都星光黯淡的“木头姐”Cathie Wood旗下专注于押注成长股的旗舰创新ETF ARKK跌近70%,其大量持仓的特斯拉、数字货币交易所Coinbase、云视频会议供应商<a href=\"https://laohu8.com/S/ZM\">Zoom</a>、流媒体Roku和远程医疗平台Teladoc Health均深度跳水。</p><p><b>科技股需要“恢复理智”</b></p><p>股票市场的连番下跌,也让一级市场难有起色,根据分析公司CB Insights的数据,全球风险投资在2022年三季度触及九个季度以来的最低点745亿美元,比2021年第四季度的峰值下降了58%。</p><p>另一组数据也表明了风险资本的偏好在降低:根据CB Insights,2021年平均每个工作日都有两家以上的新独角兽(价值10亿美元或以上的初创企业)诞生,但到了2022年三季度,每个工作日只有不到一个独角兽企业诞生,这是自两年多来的最低水平。</p><p>“人们在预测未来方面很糟糕,我们总是认为现在发生的事情将永远发生,”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Angela Lee接受采访时表示。“但现实情况是,疫情是一场黑天鹅事件,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p><p>硅谷的企业家们也开始了反思,Stripe、Twitter和Facebook的创始人接连承认,他们要么认为公司可能将高速发展,要么对疫情推动的行业增长过于乐观。扎克伯格在备忘录中写到,“不幸的是,事情并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发展。电子商务恢复了以前的趋势,而且宏观经济下行、竞争加剧、广告业务下降导致收入远低预期。”他说,“我错了,我对此负责。”</p><p>此外,为了抑制通胀,美联储批准在年内连续七次加息。而加息对科技行业打击尤甚。有分析认为,硅谷作为一个整体,对加息比其他行业更敏感,因为许多科技公司通常是在盈利之前需要依靠大量的资金来追求其目标项目。</p><p>但Angela Lee认为,加息或许不是坏事。“虽然勒紧裤腰带对科技创始人来说可能是痛苦的。”但Lee表示,这对整个科技行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短期的资金缺乏可以帮助淘汰市场上的一些过剩资金,并确保更具财务可行性的公司能够生存下来。</p><p><b>分析师:科技股适合长期布局</b></p><p>美国投行Wedbush分析师Dan Ives在最新报告中表示,美国科技股在经历了今年的暴跌后,明年将大幅反弹,因为上市公司将努力维持其盈利能力,而美联储也将逐步结束加息行动。</p><p>Ives在报告中写道,“在这场浩劫中,我们看到了增长机会,因为我们相信,尽管存在宏观经济和美联储的不确定性,但到2023年,科技股将比当前水平上涨约20%,其中大型科技公司、软件和芯片科技公司将领涨。”但Ives预计,2023年,处于有利地位的公司将走上一条“起伏但积极”的道路,而这对长期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入手位置。</p><p>Meta、微软、亚马逊和Alphabet已经开始努力通过削减成本和限制非战略性领域的支出,以“保持利润率不受影响”及抵御普遍预期即将到来的衰退。在削减成本的行动中,最近典型的例子就是科技公司近期一波又一波的“裁员潮”。</p><p>Ives认为,明年在云计算、软件、网络安全和其他科技领域的支出应该会保持坚挺,华尔街的策略建模和一些非公开数据已经将未来6到9个月宏观前景黯淡的可能性考虑在内了。“科技公司的估值低于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另据我们最近的行业数据,到2023年的科技公司成长显现出独立的弹性信号,以及2023年一系列并购将冲击科技行业,这对科技公司来说是一个利好因素。”他写道。</p><p>嘉实基金表示,当前美联储或已步入加息周期后半阶段,预计美债利率仍以震荡为主,而非趋势性上行。市场风格前期出现阶段性收敛,但并非切换,若经济和政策没有大的变化,在中期趋势上仍是朝着利于成长和小盘的方向在演进。美股方面,大型科技企业虽然面临从杀估值转向杀业绩的可能性,但在全球经济复苏,特别是中国这台超级发动机加速之时,全球科技巨头的业绩韧性依然相当强劲,长期投资机会值得关注。</p></body></html>\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ae2abf9ec8f1b7ea73d3434d407bc48f","relate_stocks":{".IXIC":"NASDAQ Composite","GOOGL":"谷歌A","AAPL":"苹果","AMZN":"亚马逊","NFLX":"奈飞"},"source_url":"","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58181722","content_text":"美股科技牛市2022年终结了,暴跌之后能否续写传奇?2022年,美股科技股在长达20年的大牛市后势头戛然而止,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值年内损失了近4万亿美元(约合27.6万亿元人民币)。奈飞、亚马逊以及Meta等知名公司股价均腰斩,机构投资者同样损失惨重。基金方面,有“华尔街女王”的Cathie Wood旗下专注于押注成长股的旗舰创新ETF ARKK跌近70%。在资金面持续收紧的背景下,硅谷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对加息比其他行业更敏感,因为许多科技公司通常是在盈利之前需要依靠大量的资金来追求其目标项目。但也有分析认为,这对整个科技行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短期的资金缺乏可以帮助淘汰市场上一些过剩资金,并确保更具财务可行性的公司能够生存下来。”有分析师认为,美国科技股在经历了今年的暴跌后,明年将大幅反弹,因为上市公司将努力维持其盈利能力,而美联储也将逐步结束加息行动。据预计,2023年,处于有利地位的公司将走上一条“起伏但积极”的道路,而当前对长期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入手位置。“科技神话”破灭的一年回顾2020年新冠全球肆虐之初,居家办公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同时美联储选择不断超发货币以应对疫情危机,超宽松货币政策则催生出最近一波的牛市,美股科技股在短暂的休整后纷纷开启翻倍的走势。其中,苹果、微软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先后冲上两万亿美元市值,特斯拉也在2021年11月达到1.3万亿美元历史最高市值。彼时Facebook(现称META)有能力翻倍扩张员工规模,并在“元宇宙”上押注数十亿美元。亚马逊同样开启大规模招聘以满足在线购物需求的激增。“在新冠疫情开始时,全球范围内人们将生活方式转为了线上,电子商务的激增导致了极快的收入增长。”回顾两年前,扎克伯格在给员工的备忘录中写道。“许多人预测,这将是一个永久性的高增长,所以我也决定大幅增加我们的投资。”但在疫情好转、政策逐渐趋于放松的2022年,行情急转直下。道指年度收跌8.8%,纳指跌33.1%,标普500指数跌19.4%,均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差表现。科技股也在年内结束了长达20年的大牛市,大型科技公司在2022 年市值总共损失了近4万亿美元。苹果的市值现在徘徊在2万亿美元左右,奈飞、亚马逊的股价均腰斩,Meta的股票受到的打击更大,年内损失了近三分之二的市值。美国众多科技公司接连宣布裁员。几个月的时间里,Netflix、英特尔、Lyft、Twitter、Meta、亚马逊、Salesforce、Stripe、Snap等公司都陆续开启了规模空前的裁员行动。即便是尚未宣布裁员的谷歌和苹果也已冻结招聘。机构投资者同样损失惨重,基金方面,曾经风头一时无两、让巴菲特都星光黯淡的“木头姐”Cathie Wood旗下专注于押注成长股的旗舰创新ETF ARKK跌近70%,其大量持仓的特斯拉、数字货币交易所Coinbase、云视频会议供应商Zoom、流媒体Roku和远程医疗平台Teladoc Health均深度跳水。科技股需要“恢复理智”股票市场的连番下跌,也让一级市场难有起色,根据分析公司CB Insights的数据,全球风险投资在2022年三季度触及九个季度以来的最低点745亿美元,比2021年第四季度的峰值下降了58%。另一组数据也表明了风险资本的偏好在降低:根据CB Insights,2021年平均每个工作日都有两家以上的新独角兽(价值10亿美元或以上的初创企业)诞生,但到了2022年三季度,每个工作日只有不到一个独角兽企业诞生,这是自两年多来的最低水平。“人们在预测未来方面很糟糕,我们总是认为现在发生的事情将永远发生,”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Angela Lee接受采访时表示。“但现实情况是,疫情是一场黑天鹅事件,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硅谷的企业家们也开始了反思,Stripe、Twitter和Facebook的创始人接连承认,他们要么认为公司可能将高速发展,要么对疫情推动的行业增长过于乐观。扎克伯格在备忘录中写到,“不幸的是,事情并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发展。电子商务恢复了以前的趋势,而且宏观经济下行、竞争加剧、广告业务下降导致收入远低预期。”他说,“我错了,我对此负责。”此外,为了抑制通胀,美联储批准在年内连续七次加息。而加息对科技行业打击尤甚。有分析认为,硅谷作为一个整体,对加息比其他行业更敏感,因为许多科技公司通常是在盈利之前需要依靠大量的资金来追求其目标项目。但Angela Lee认为,加息或许不是坏事。“虽然勒紧裤腰带对科技创始人来说可能是痛苦的。”但Lee表示,这对整个科技行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短期的资金缺乏可以帮助淘汰市场上的一些过剩资金,并确保更具财务可行性的公司能够生存下来。分析师:科技股适合长期布局美国投行Wedbush分析师Dan Ives在最新报告中表示,美国科技股在经历了今年的暴跌后,明年将大幅反弹,因为上市公司将努力维持其盈利能力,而美联储也将逐步结束加息行动。Ives在报告中写道,“在这场浩劫中,我们看到了增长机会,因为我们相信,尽管存在宏观经济和美联储的不确定性,但到2023年,科技股将比当前水平上涨约20%,其中大型科技公司、软件和芯片科技公司将领涨。”但Ives预计,2023年,处于有利地位的公司将走上一条“起伏但积极”的道路,而这对长期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入手位置。Meta、微软、亚马逊和Alphabet已经开始努力通过削减成本和限制非战略性领域的支出,以“保持利润率不受影响”及抵御普遍预期即将到来的衰退。在削减成本的行动中,最近典型的例子就是科技公司近期一波又一波的“裁员潮”。Ives认为,明年在云计算、软件、网络安全和其他科技领域的支出应该会保持坚挺,华尔街的策略建模和一些非公开数据已经将未来6到9个月宏观前景黯淡的可能性考虑在内了。“科技公司的估值低于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另据我们最近的行业数据,到2023年的科技公司成长显现出独立的弹性信号,以及2023年一系列并购将冲击科技行业,这对科技公司来说是一个利好因素。”他写道。嘉实基金表示,当前美联储或已步入加息周期后半阶段,预计美债利率仍以震荡为主,而非趋势性上行。市场风格前期出现阶段性收敛,但并非切换,若经济和政策没有大的变化,在中期趋势上仍是朝着利于成长和小盘的方向在演进。美股方面,大型科技企业虽然面临从杀估值转向杀业绩的可能性,但在全球经济复苏,特别是中国这台超级发动机加速之时,全球科技巨头的业绩韧性依然相当强劲,长期投资机会值得关注。","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5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63285220,"gmtCreate":1663218073860,"gmtModify":1663218076078,"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美股跌,A股大跌,美股涨,A股未必涨","listText":"美股跌,A股大跌,美股涨,A股未必涨","text":"美股跌,A股大跌,美股涨,A股未必涨","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63285220","repostId":"1174036690","repostType":2,"repost":{"id":"1174036690","kind":"news","pubTimestamp":1663213784,"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1174036690?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2-09-15 11:49","market":"us","language":"zh","title":"纳斯达克又现暴跌,科技股泡沫破裂还是周期终结?","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74036690","media":"36氪","summary":"互联网还会继续重绘全球财富地图吗?","content":"<html><head></head><body><p>作者/宋婉心</p><p>美国最新通胀数据引发了市场恐慌情绪,对激进加息的担忧再度被推向高潮。</p><p>美国劳工部13日表示,美国8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3%,高于经济学家此前预期的8.1%。受消息影响,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5.16%,苹果、微软等六大科技公司市值共蒸发5000亿美元。</p><p>从来,左右科技股的涨跌都不止一个因素,回顾30年科技超级周期,每一次科技要素创新都伴随着金融政策的剧烈变化。多重因素交织影响,这次纳斯达克的暴跌,是泡沫的破裂还是周期的终结?</p><p><b>01 2000年:泡沫</b></p><p>2000年7月,吴甘沙从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毕业,踌躇满志的他加入了英特尔。</p><p>此时距离1993年万维网发明、CERN宣布网络免费使用过去了7年,1995年开始的互联网导入期也即将结束。90年代后半程,得益于PC的渗透率不断加深,以及资本宽松周期的到来,市场对科技股的偏好度明显变高。</p><p>吴甘沙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拿公司股票时股价“几乎就在最高点”。和上市以来大部分时间量价齐低的表现相比,搭上互联网快车的英特尔股价从 1995年的3.98 美元开始一路上涨,最高曾在 2000年9月达到75.81美元。</p><p>伴随互联网时代个人电脑普及率的提升,作为全球数一数二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和微软一起组成了“Wintel”联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占领办公桌和书桌。</p><p>从数据上看,1990年到1997年,美国家庭拥有计算机的比例从15%增长到了35%;截至1999年底,中国共有上网计算机350万台,上网用户数约890万。也正是这两个市场,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成为了科技互联网企业大放异彩的主要舞台。</p><p>但如果有投资者在2000年9月的最高点买入了英特尔的股票,那么直到今天,这次投资还未能实现盈亏平衡。触及最高点后的一个月里,英特尔累计暴跌45%,而到了2002年9月,英特尔股价甚至只剩13美元。至今22年时间里,英特尔股价再也未能爬到75.81美元的峰值。</p><p>更多公司的泡沫破裂时刻来得更早一些。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达到5048.62的峰值。创下历史新高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开始了倒闭潮。9·11事件后,情况更是急转直下,到了10月,纳斯达克整体市值已经蒸发了75%。</p><p>此后两年,纳指持续下跌,一度到达最高点的四分之一水平之下,贡献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金融泡沫之一。在这期间,很多互联网公司或人间蒸发,或一蹶不振,只有亚马逊、eBay等极少数“幸存者”。</p><p>堤坝的崩塌,实则是互联网盲从者的自我献祭。他们将创新这个增长的引擎,视作了换取利润的筹码。</p><p>互联网这头新兽,在90年代后半夜闯入了资本市场。.com模式带来的网络效应,成功说服了投资者将牌码押注“用户量飞涨但没有利润”的商业模式。</p><p>一个常被提及的例子是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初期始终坚持“get big first”,即为了追求市场领先地位,宁肯放弃盈利也要快速扩张,结果网络效应惊人。成立仅3年的亚马逊在1997年成功上市,并成为了资本热捧的对象。</p><p>二级市场科技股狂欢彻底颠覆了市场对互联网科技企业的估值方法论,沉寂多年的美国IPO市场躁动不已。1999年美国IPO公司数量达到了272家,而1995年这个数字还只是10,同时40%的风投资金都流向了互联网公司。</p><p>风投和企业家们急不可耐地把创业公司送往二级市场,导致一个畸形的考核指标出现了。资本更看重市占率,而不是公司的真实价值。成长股供给的气球越吹越大,这为日后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埋下了伏笔。</p><p>“当时的.com不用赚钱,亏钱也无所谓,只要有个概念就能上市,反正大家都是算未来它能赚多少钱。当大众形成预期,加上金融市场的反身性效应,没人会管那么多,膨胀会越来越大。”</p><p>说这话的是庄维国,1998年从北邮毕业后,他进入了中国最大的通讯设备制造商贝尔通信——那时的贝尔通信正处于高速发展期,规模是华为的三倍。聚集了众多中国计算机人才的贝尔通信,也成为了互联网行业由繁荣转向泡沫破裂的观察前线。</p><p>美国刮起的.com风潮很快影响到了国内的互联网融资。最早入华的风投IDG,当时目标很直接,就是在中国找和美国模式相同的公司。</p><p>和庄维国同一时间来到贝尔通信的王建岗看到.com的风口后,入职一年后便离职,押注自己大学时代的项目allyes.com。2000年初,王建岗向IDG传达allyes.com是中国版double click(美国一家网络广告服务商)的信息后,轻松拿下了150万美元融资。</p><p>金融数据公司同伴客数据联合创始人马志博认为,90年代中后期美联储趋势性流动性宽松无疑是这场互联网革命的催化剂,如果哪一天美联储发现泡沫推动的造富运动不可控了,那是因为股市不可能永远讨好所有人。</p><p>1995年和1998年,美联储密集进行了两次降息。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以市场为政策导向,侧重点在市场是否繁荣,加上美国金融市场主要融资手段为私有资本融资,对商业银行借贷掌控力不足,每一次救市后的降息都让借贷成本大幅降低,美元流动性开始泛滥,驱使股票投资偏好从盈利转向估值。</p><p>政策悬崖下,涌现了大量与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相关的股市投资泡沫事件,“便宜钱”不断涌入科技领域,投资者发现了新的淘金圣地。</p><p>2000年2月,美联储激进加息,高估值初创企业股价承压,市场投资者的恐慌被越推越高,一夜之间所有人都不再“装傻”。</p><p>当年3月,金融杂志《巴伦周刊》的一篇《Burning Up》报道中这样描述了互联网公司的经营现状:在调查的207家互联网公司中,71%的公司利润为负,51家公司的现金会在12个月内用完,就连明星公司亚马逊的现金流也只能维持10个月,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和早期投资者都在尽其所能的套现。从旧经济体系流向新经济体系的资金马上耗尽,无钱可烧也无钱可赚的互联网公司即将跌落神坛。</p><p>也是在2000年左右,中概股开启了第一波美股上市潮,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陆续登陆美国市场。</p><p>此时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还只是刚刚向世界崭露头角,尽管互联网泡沫很快让这波热浪冷却,但随着美国互联网行业进入恢复期,尤其是2003年携程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后,热情再度被点燃。</p><p>当时国内舆论讨论的是,赴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是国际投行和国际资本炒作的对象、分享的盛宴。但抛开风险不谈,撇去泡沫不看,这些中概股中很多都在日后构成了中国互联网的基本盘,并在接下来的移动互联网时期,成功闯入全球互联网行业谈判桌。</p><p><b>02 2010年:All in</b></p><p>互联网话语权的交接往往发生得悄无声息。</p><p>“2007到2009年有两个关键事件,一是外企失去公用车黑牌,二是内外企税制合并,政策红利到头了,外企不再威风。我认为那个时候开始,人才就开始流向国内互联网公司了。”吴甘沙感慨。</p><p>在科技创新周期的交替中,谁能开垦新的流量处女地,谁就能抢先撬动命运的杠杆。</p><p>2007年发布第一款iPhone的苹果凭一己之力,带动了智能手机这一新生产要素的出现,将流量入口从PC端迁移至移动端,上一代互联网入口随之红利殆尽。</p><p>凭借制造业优势和人口红利,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异军突起。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3.1万亿元,数字消费市场规模全球第一;10家企业跻身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三十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p><p>全球互联网企业谈判桌上,如今的中国企业不再停留在闯入阶段,更是占据了重要席位。当前竞争格局的形成背景错综复杂,过程交锋不断。</p><p>以2011年到2012年为例,彼时中概股信任危机席卷美国资本市场,浑水、香橼等机构做空一众中概股,两年内约40家企业退市,一时间气氛紧张。</p><p>对于聪明的投资者来说,这也是个发现“黄金坑”最佳时机。</p><p>互联网泡沫危机后,庄维国一直在等待科技股的机会。“从2005年开始观察(腾讯),从50块一路涨到176块,08年金融危机时跌得也不多,当时就觉得怎么好公司都在境外。”</p><p>在幸存的中概股企业中,庄维国选择了奇虎360。他的想法是:“不管当时推广安全卫士的手段是怎样的,客观上这款软件确实在每台电脑上做到了普及,且仅次于QQ。当时处在向移动互联网过渡的时期,360在PC的优势可以顺利传导到手机上。”</p><p>2012年到2014年初,奇虎360从十几美元翻十倍涨到120美元,成就了他在美股的第一桶金。他秉持的“向移动互联网过渡”投资原则,也成为支撑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股科技股十年长牛的基本逻辑之一。</p><p>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数字化兴起后,以FAANG(Facebook、亚马逊、苹果、奈飞、谷歌)为代表的五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在2009年至2018年间,利润增长6倍,占标普500比例从3%提升至9%。</p><p>科技长牛,科技要素生产力的提升不是唯一因素。广发证券发布的报告称,在08年金融危机后,美债长端利率持续低位,借贷成本极低,导致美国企业整体杠杆率持续走高。</p><p>得益于极低的借贷成本,高杠杆并未给美国企业带来明显的财务风险,反而助推其股价持续创新高。FAANG为代表的高利润率企业,在本身利润水平已经较高的情况下,回购股票进一步增强EPS,增厚企业的盈利能力。</p><p>宽松的金融环境下,美股科技股长期保持着“高利润率”和“高杠杆率”,扩张自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在“人力即资产”的互联网公司,对程序员的需求进入一个高潮。</p><p>“我们找工作太容易了,Google基本每一两周,就会招大几百的新人。”2014年许维在美国研究生毕业,那是“美国大厂”招兵买马的巅峰期。在Facebook任职几年后,他开始负责用户增长工作。</p><p>增长在Facebook是“一个永远不会错的公式”,许维做了很多增长相关的实验,以完善’增长公式’,确保调整某个指标就一定可以带来多少体量的用户。</p><p>Facebook众多增长手段中,“你可能认识的人(项目简称代码为PYMK)”被证明是最有效的增长工具之一,也是许维当时负责的主要项目,“核心目标是怎样更快地在x天内让用户加上y个好友,xy会根据不同地区进行区分”。</p><p>2017年时,Facebook美国地区DAU曾遭遇下降,许维组建了单独的美国增长团队,两个月时间,通过模型调整,即轻松从负增长转正,“像解数学题一样,很容易,我们有非常强大的实验系统,做实验时,每个版本有几十个实验一起run,整个系统也不会崩溃,而且我一个人就可以操控所有实验”。</p><p>依靠“公式”,Facebook成了一台十年永动的增长机器。对于身处2010年代的互联网企业而言,几乎所有人都将“无止境的增长”奉为圭臬。</p><p>多年博弈下来,中美互联网常常被认为是两个割裂的阵地,龃龉也时有发生,但对增长的追求却出奇地一致。</p><p>中国互联网产业中,为实现用户增长,“算法”的商业化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难以磨灭的注脚。</p><p>2012年,今日头条上线,靠去中心化的推荐算法,从门户网站的旧机制中挣脱了出来,5年时间DAU破亿。2016年上线的抖音,更是将算法这一手段运用纯熟,送上移动互联网时代发明宝座,以致之后的日子里,任何移动App增长做得如何,基本取决于对智能算法的研究有多深。</p><p>增长的另一个方向则是拓宽赛道,国内每个细分赛道都被移动互联网重做了一遍,众多“互联网第一股”由此诞生。2019年,互联网医美第一股新氧在纳斯达克上市;2018年,游戏直播第一股虎牙在纽交所、二手车电商第一股优信在纳斯达克分别上市;2017年,奢侈品电商第一股寺库在纳斯达克上市……</p><p>移动互联网疯狂的那几年,从创始人到LP,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几乎没有人是不赚钱的,所有人都坐进了飞速上升的电梯——按下按钮,关上门,享受增长。</p><p>行情越热,物价被哄抬得就越高,留给热钱的决策时间有限。</p><p>2016年,某头部手机厂商入局无人机业务,投资人蜂拥而至,争抢席位,一家头部外资硬科技企业投资部门也在其中。面对企业挑投资机构的局面,该手机厂商当时表态,“只给这家硬科技企业留一周的时间,来决定是否投资”。</p><p>新风口面前,大厂并不一定具备更多话语权。当时这一头部硬科技公司,挤不进大疆和3D Robotics两个头部无人机项目的投资人名单,已然落后一截。所以没纠结多久,时任CEO就决定抛开尽调、讨论等流程特批,在该手机厂商无人机项目还是张空白纸时,就投了2亿美元。</p><p>时代裹挟下,不经意间就被改变的还有个人命运。</p><p>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前一年,曾在美国惠普实验室担任主任研究员的张宏江回到了中国,参与创办了微软中国研究院担任副院长,和李开复、张亚勤、沈向洋这些名字一起,共同创造了微软亚洲研究院辉煌的历史。</p><p>2005年到2007年,国内互联网企业势头正猛,百度和阿里等头部互联网公司多次向张宏江抛来了橄榄枝,但他还是犹豫了。</p><p>2008年,张宏江微软研究院同事王坚入职阿里,帮助打下了阿里云的江山,并成为了“民企院士第一人”。拥有了王坚的阿里,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的关口,收获了下个关键十年的门票。</p><p>只是移动互联网的盛筵同样短暂,5年时间便趋近饱和,2016年上线的抖音,几乎占去了移动互联网的最后一个席位。</p><p><b>03 2022年:清算</b></p><p>去年四季度,Facebook这台增长机器第一次停了下来,流失了几十万用户。“如今增长模型帮不了Facebook了”,许维觉得公司“擅长的事”到头了,而目前还没找到新的增长方式。</p><p>“这个方法(增长公式)适用的条件,一是还处于垄断地位,二是市场依然有增量,这时可以通过内部方式去解决。”许维说,“但弊端就是,内部数据是短期的,没法衡量长期影响以及外部发生的变化。”</p><p>外部环境剧变,是两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命题。</p><p>2020年的疫情,为美股互联网公司带来意料之外的最后一场流量盛筵,之后便是持续收缩与衰退;美国政府在疫情期间大规模放水刺激经济,则制造了短时间股市欣欣向荣的假象。今年开始,“最坚硬的泡沫”正在进入破裂钱的最后阶段,投资人Jeremy Grantham日前警告,一场史诗级崩盘即将来临。</p><p>黄金20年结束的钟声已经敲响。“从去年到现在,我感觉像是对08年以来最辉煌时代的‘大清算’。”庄维国说。</p><p>马志博2008年到美国读书时,刚好碰上金融危机,一落地美国导师就说“没钱了”,而去加州的同学告诉他,公立学校穷到厕所里都没有手纸。“我后来进入高盛后发现,2008年是美国一个挺坏的转折,到现在也没有被纠正。”</p><p>“最简单的逻辑,经济危机时,大家就理应受苦,因为肯定是之前什么事没做好,但2008年的美国通过购买很多坏资产和公司,掩盖住了真相,不尊重经济周期。时至今日,导致当下的境况还不如2000年泡沫破裂时。”</p><p>2021年开始,互联网红利将尽、全球监管收紧、美联储加息一系列因素叠加,中概股和纳斯达克先后集体暴跌,瞬间抹去的,不止2020年的虚假繁荣,还有过往十年甚至二十年因红利而获得的全部增长。</p><p>今年6月13日,美股三大股指在跳空低开之后纷纷创下一年来新低,其中,标普500指数在经历了三连阴后,距离1月初的4804高位累计下跌22%,也就是说,美股正式入熊。纳斯达克则更为惨烈,距离年初高点已经累计下跌近30%。</p><p>据华尔街见闻,以看空闻名的美银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近日则表示,本世纪以来推动股市高市盈率的所有因素几乎都在逆转:量化宽松、财政扩张在逆转;贸易、人员、资本的自由流动在受限;地缘政治相对的和平态势也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高通胀的新常态,这意味着,现金、大宗商品、和做多波动性,都会优于债券和股票的表现。</p><p>几位国内外主权基金人告诉36氪,现在的策略是“无脑空”、“一反弹就去空”,“只盯着一个矛盾,就是现在联储没有办法解决通胀问题,那就要一直加息,而且还要缩表,两个一起进行的话,资产就是跌。目前还没看到宏观环境的拐点。”</p><p>一个月前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表示美国将继续采取措施“强力”抗击通胀,但同时警告称强力的加息措施将为美国家庭和企业带来“痛苦”。</p><p>而最新的机构预测显示,8月CPI数据超预期高企,美联储下次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为47%。市场预期美联储为控制物价,将持续激进加息。</p><p>受该消息影响,纽约股市三大股指9月13日大幅下跌。其中,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632.84点,收于11633.57点,跌幅为5.16%。板块方面,标普500指数十一大板块全线下跌,通信服务板块和科技板块分别以5.63%和5.35%的跌幅领跌。</p><p>面对似曾相识的一幕,担忧再次被提及:危机又要到来了吗?</p><p>如果说上一轮泡沫破裂是估值杀,这一次,互联网公司面临的则是业绩杀,背后是互联网的基本面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p><p>今年一季度奈飞流失200万用户的财报,让市场瞬间陷入恐慌,奈飞一天大跌35%,500亿美元市值凭空蒸发。</p><p>危机的到来并非毫无预兆。十年来,Netflix用户数能够不断增长,无他,唯有持续不断地烧钱,不过,一旦市场空间殆尽,之前所有为烧钱换取市场份额所掩盖的问题,都将一一败露。根据奈飞财报计算,如果把其内容成本平摊到每一个用户头上,奈飞单个用户的获取成本一直在上涨。</p><p>曾经,由于美国资本市场的上市门槛较低,同时对互联网科技企业认可度较高,又能吸纳全球的资金,中国互联网企业都热衷去美国上市。但受限于近期美股大盘表现,中概股也时不时大幅跳水甚至崩盘。</p><p>同样地,中概科技企业中的大多数也不得不面临红利见顶的问题。以电商为例,阿里今年5月发布的2022财年第四财季财报显示,阿里全年净利润470亿元,同比下滑67%,而电商奇迹拼多多去年四季度营收增速只有2.5%。阿里CFO徐宏表示,控制现金余额是自己在未来一年的主要任务之一。</p><p>所有有关各互联网公司衰落的指标和夸张的裁员体量,都指向一个未来——互联网难再有波澜。</p><p>回想2000年,马志博觉得那次泡沫破裂难称“悲惨”。之所以会破,“背后还是有主动意识,还有点理性”。他觉得现在的处境甚至还不及那时,互联网从无到有的革命是爆炸式的,“那一代人很幸运,现在哪怕互联网再怎样升级,也无法跟那个年代比较”。</p><p>“没有那个年代的革命式成长,面对的问题却更为严峻。”他总结。</p><p><b>04 “靠泡沫活着”</b></p><p>2016年以前,吴甘沙的身份是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离开英特尔后,吴甘沙创立自动驾驶企业驭势科技,按照他的描述,不是因为英特尔的不好,而是看到了“更好的未来”。</p><p>“20年一代,76年到96年是PC,乔布斯和比尔盖茨创建他们公司的时代,96年到16年是互联网,我猜想,2016年开始是人工智能。”吴甘沙说。</p><p>让他感到变化来临的事件是2016年围棋选手李世石输给了AlphaGo,“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件事击穿了大多数人对于AI的认知”。</p><p>一时间,投资人开始研究AI,拿着钱找团队,创业公司开始宣传自家的科学家和技术论文,热钱涌入AI产业。</p><p>据《2021年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蓝皮书》统计,过去九年(全球)人工智能领域IPO前的股权投资行为,共发生了2048起投资,投资金额达4800亿元,而投资的高峰期是在2015年-2018年,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所能渗透的智能硬件、VR/AR、电动汽车等产业链,也趁机坐上了加速器。</p><p>资本全力蒙眼狂奔,抢夺成熟厂商新项目的席位之外,“AI元年”里的投资人也将触角伸向更上游的位置:科学家。</p><p>在清华大学精仪系做科研时,吴冠豪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激光雷达,这是自动驾驶感知层面的关键技术。团队的几项核心技术论文发表后,投资人便络绎不绝找上门,表达投资意愿——哪怕在当时,有关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的感知路线之争,还不明晰,甚至市场更倾向于成本更低的摄像头方案。</p><p>刚在信通院工作一年的王世玮是吴冠豪在清华的同门师弟,吴冠豪将投资人意愿进行了转达,王世玮没犹豫太久,就决定辞职自己干。几乎在“探维科技” 成立之前,投资人就将钱塞到了手里,公司的开始极其顺利。</p><p>然而,情况很快急转直下。</p><p>自动驾驶赛道,2018年初还被捧在掌心,年中就变得门可罗雀。“我们从18年开始找第二轮融资,一直找到19年冬天,花了一年多时间”,王世玮说,第一轮融资都在聊前沿技术,到了第二轮,就都在聊“商业化基因”。</p><p>像18年前的那场泡沫一样,投资人们发现了一个从最开始就存在的残酷事实——AI公司们并没有收入。</p><p>随着产业遇冷,探维科技等一众上游公司被迫勒紧裤腰带。“天使轮融资用了小两年。”王世玮回忆。</p><p>资金流动的路径逐渐缩窄。下游公司在二级市场融资困难,投资机构退出也变难,二级市场缺乏资金流出,传导作用下,就缺少资金重新回到一级市场。</p><p>加之一二级市场均“投无可投”,基于互联网的共识正在解体,投资人悉数拥挤在“硬科技”池子里。“无共识”的大环境下,投资者注意力变得分散,这其中包括几次起落的人工智能、半导体,也包括新信仰元宇宙和Web3.0。</p><p>不变的是,钱总有出路,也总在制造新的泡沫。</p><p>去年年底,清科创业创始人倪正东在某论坛上表示,回想5年甚至10年前,谁要说自己投资半导体,别人会觉得你傻,但今天没有一个主流基金不在投半导体。倪正东给出的数据显示,在半导体这样一个典型马太效应的行业,去年投资案例数达到惊人的1000多起。</p><p>经历了互联网二十年沉浮的吴甘沙,现在也有点看不清局面了。“(1000多起)是什么概念?闻所未闻。”</p><p>地平线创始人余凯此前发过一条朋友圈,“国产芯片创业流片成功此起彼伏,骗着小白投资人,毫无意义,在当前开发测试验证的技术条件下,数字芯片想要声称由于自己技术追求高而流片失败都挺难的,流片成功毫无意义,有本事把芯片卖出去才是水平。”</p><p>王辰在一家A股上市芯片公司负责投融资,倒是已经对圈内的“疯狂”习以为常。“随随便便就几百亿估值,但根据我们的调研,那几家比较火的国产GPU研发团队都一般。”</p><p>王辰发现很多流片都没有做好的公司,却融了几十个亿,“这种项目能赚钱吗?投资人投这种根本就不想为LP赚钱”。</p><p>“但是从GP的角度,他们可以通过击鼓传花的方式取得表面上的高收益。”他举例表示,“比如50亿投下来,下一轮找新的基金来接变成100亿,他就翻了一倍。靠表面上的收益维持泡沫。”</p><p>如果回看GPU历史,不难发现这早已是一个巨头独占的战场,英伟达和AMD两家基本瓜分全部市场。单纯从商业竞争看,新公司并没有任何空间,从投资回报看,芯片行业周期长、投入高,商业化不确定性高。</p><p>这样一个市场,去年吸引了近2000亿元投资金额。</p><p>听起来不太符合逻辑,但王辰看得到高估值背后的原因,一是符合国家政策方向,再就是一级市场的寒冬环境。“接下来会更加寒冷,大家没什么东西可投,但资金总得找一个地方去拱泡沫。”</p><p>王辰进一步解释:“一级市场的泡沫更容易操纵,天然具备了泡沫的前提条件,几个交易者可以合谋把价格往上抬——当然是一个不公允的价格。”</p><p>投资人眼中,这波包括GPU在内的芯片投资机会,很可能是之后很长时间里少有的稍具确定性的赛道之一。</p><p>不过今年以来,王辰看GPU项目发现哄抬物价的现象少了很多,“之前的玩法已经开始被市场惩罚”。</p><p>前两年极度充裕的流动性带来的高估值,如今的二级市场已经无法承接,尤其是那些缺乏盈利能力的科技公司。估值倒挂,导致遍地是破发,商汤、格灵深瞳等今年流血上市的企业已经印证。</p><p>“还在融资的创业公司又不能自降身价,不然在一级市场,就是证明自己过期了的行为。”而糟糕的上市后表现,倒逼待上市公司一再推迟IPO计划,所有公司和钱都卡住了。</p><p>前所未有的衰退中,所有人都在全力寻找还能够对抗周期的赛道。芯片是一个,元宇宙也以救世主一般的姿态赶来了。</p><p>去年下半年,一个熟悉的场面缓缓展开:形形色色跟元宇宙沾边的BP,都拿到了融资;国内外各路Web2.0时代的公司纷纷改名,蹭上元宇宙的元素,并成功拉升股价——“.com泡沫”好像从未发生,人们奋不顾身投入信仰中的“下一代计算平台”的狂欢。</p><p>大厂同样掩饰不了焦虑。在许维入职Facebook前一年,2014年,公司就收购了Oculus,但往后多年,这家VR硬件公司都没有什么声响。</p><p>许维告诉36氪:“Facebook很早就开始寻找新增量,内部尝试孵化过无数个产品,大家都不知道是因为都失败了。”无奈之下,元宇宙给Facebook提供了讲新故事的机会,“该让Oculus做贡献了,加上苹果隐私政策让Facebook损失惨重,扎克伯格希望打破它,就不能再做最下游,必须成为一个新东西的上游”。</p><p>扎克伯格原本对新故事的构想是,Meta尽早抢占元宇宙赛道,从而后面的规则由他来制定,开发者也在他的体系下做东西,“这样它才能突破1万亿市值”。但改名Meta仅8个月过去,公司市值只剩下不到5000亿美元。</p><p>元宇宙风口的迅速起落可以被理解,毕竟如今“Web3.0”、“DAO”等听起来更为高端的新概念,已经接替元宇宙,夺走投资人的注意力。</p><p>据不完全统计,即使在如此寒冬,今年仅上半年,已有超过30家投资机构公布成立Web3投资基金,投资总规模超170亿美元,其中,红杉是1972年成立以来第一次推出特定行业基金,今年已投资超过20家Web3.0公司。</p><p>按照王辰的说法,资金总得找一个地方拱泡沫,“毕竟大多数人都要靠泡沫活着”。</p><p>从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人工智能、元宇宙,每每科技产业进入下行周期,总少不了惊慌的“泡沫论”。但如今看来,“泡沫”与否可能已经不再重要,科技问题也不再仅仅是科技问题,一种更复杂的不确定性笼罩着人们。</p></body></html>","source":"36k","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纳斯达克又现暴跌,科技股泡沫破裂还是周期终结?</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纳斯达克又现暴跌,科技股泡沫破裂还是周期终结?\n</h2>\n\n<h4 class=\"meta\">\n\n\n2022-09-15 11:49 北京时间 <a href=https://36kr.com/p/1915074080576001><strong>36氪</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作者/宋婉心美国最新通胀数据引发了市场恐慌情绪,对激进加息的担忧再度被推向高潮。美国劳工部13日表示,美国8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3%,高于经济学家此前预期的8.1%。受消息影响,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5.16%,苹果、微软等六大科技公司市值共蒸发5000亿美元。从来,左右科技股的涨跌都不止一个因素,回顾30年科技超级周期,每一次科技要素创新都伴随着金融政策的剧烈变化。多重因素交织影响,...</p>\n\n<a href=\"https://36kr.com/p/1915074080576001\">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8d7665b640c6daf26b451cc5367e24e1","relate_stocks":{".IXIC":"NASDAQ Composite"},"source_url":"https://36kr.com/p/1915074080576001","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74036690","content_text":"作者/宋婉心美国最新通胀数据引发了市场恐慌情绪,对激进加息的担忧再度被推向高潮。美国劳工部13日表示,美国8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3%,高于经济学家此前预期的8.1%。受消息影响,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5.16%,苹果、微软等六大科技公司市值共蒸发5000亿美元。从来,左右科技股的涨跌都不止一个因素,回顾30年科技超级周期,每一次科技要素创新都伴随着金融政策的剧烈变化。多重因素交织影响,这次纳斯达克的暴跌,是泡沫的破裂还是周期的终结?01 2000年:泡沫2000年7月,吴甘沙从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毕业,踌躇满志的他加入了英特尔。此时距离1993年万维网发明、CERN宣布网络免费使用过去了7年,1995年开始的互联网导入期也即将结束。90年代后半程,得益于PC的渗透率不断加深,以及资本宽松周期的到来,市场对科技股的偏好度明显变高。吴甘沙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拿公司股票时股价“几乎就在最高点”。和上市以来大部分时间量价齐低的表现相比,搭上互联网快车的英特尔股价从 1995年的3.98 美元开始一路上涨,最高曾在 2000年9月达到75.81美元。伴随互联网时代个人电脑普及率的提升,作为全球数一数二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和微软一起组成了“Wintel”联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占领办公桌和书桌。从数据上看,1990年到1997年,美国家庭拥有计算机的比例从15%增长到了35%;截至1999年底,中国共有上网计算机350万台,上网用户数约890万。也正是这两个市场,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成为了科技互联网企业大放异彩的主要舞台。但如果有投资者在2000年9月的最高点买入了英特尔的股票,那么直到今天,这次投资还未能实现盈亏平衡。触及最高点后的一个月里,英特尔累计暴跌45%,而到了2002年9月,英特尔股价甚至只剩13美元。至今22年时间里,英特尔股价再也未能爬到75.81美元的峰值。更多公司的泡沫破裂时刻来得更早一些。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达到5048.62的峰值。创下历史新高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开始了倒闭潮。9·11事件后,情况更是急转直下,到了10月,纳斯达克整体市值已经蒸发了75%。此后两年,纳指持续下跌,一度到达最高点的四分之一水平之下,贡献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金融泡沫之一。在这期间,很多互联网公司或人间蒸发,或一蹶不振,只有亚马逊、eBay等极少数“幸存者”。堤坝的崩塌,实则是互联网盲从者的自我献祭。他们将创新这个增长的引擎,视作了换取利润的筹码。互联网这头新兽,在90年代后半夜闯入了资本市场。.com模式带来的网络效应,成功说服了投资者将牌码押注“用户量飞涨但没有利润”的商业模式。一个常被提及的例子是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初期始终坚持“get big first”,即为了追求市场领先地位,宁肯放弃盈利也要快速扩张,结果网络效应惊人。成立仅3年的亚马逊在1997年成功上市,并成为了资本热捧的对象。二级市场科技股狂欢彻底颠覆了市场对互联网科技企业的估值方法论,沉寂多年的美国IPO市场躁动不已。1999年美国IPO公司数量达到了272家,而1995年这个数字还只是10,同时40%的风投资金都流向了互联网公司。风投和企业家们急不可耐地把创业公司送往二级市场,导致一个畸形的考核指标出现了。资本更看重市占率,而不是公司的真实价值。成长股供给的气球越吹越大,这为日后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埋下了伏笔。“当时的.com不用赚钱,亏钱也无所谓,只要有个概念就能上市,反正大家都是算未来它能赚多少钱。当大众形成预期,加上金融市场的反身性效应,没人会管那么多,膨胀会越来越大。”说这话的是庄维国,1998年从北邮毕业后,他进入了中国最大的通讯设备制造商贝尔通信——那时的贝尔通信正处于高速发展期,规模是华为的三倍。聚集了众多中国计算机人才的贝尔通信,也成为了互联网行业由繁荣转向泡沫破裂的观察前线。美国刮起的.com风潮很快影响到了国内的互联网融资。最早入华的风投IDG,当时目标很直接,就是在中国找和美国模式相同的公司。和庄维国同一时间来到贝尔通信的王建岗看到.com的风口后,入职一年后便离职,押注自己大学时代的项目allyes.com。2000年初,王建岗向IDG传达allyes.com是中国版double click(美国一家网络广告服务商)的信息后,轻松拿下了150万美元融资。金融数据公司同伴客数据联合创始人马志博认为,90年代中后期美联储趋势性流动性宽松无疑是这场互联网革命的催化剂,如果哪一天美联储发现泡沫推动的造富运动不可控了,那是因为股市不可能永远讨好所有人。1995年和1998年,美联储密集进行了两次降息。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以市场为政策导向,侧重点在市场是否繁荣,加上美国金融市场主要融资手段为私有资本融资,对商业银行借贷掌控力不足,每一次救市后的降息都让借贷成本大幅降低,美元流动性开始泛滥,驱使股票投资偏好从盈利转向估值。政策悬崖下,涌现了大量与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相关的股市投资泡沫事件,“便宜钱”不断涌入科技领域,投资者发现了新的淘金圣地。2000年2月,美联储激进加息,高估值初创企业股价承压,市场投资者的恐慌被越推越高,一夜之间所有人都不再“装傻”。当年3月,金融杂志《巴伦周刊》的一篇《Burning Up》报道中这样描述了互联网公司的经营现状:在调查的207家互联网公司中,71%的公司利润为负,51家公司的现金会在12个月内用完,就连明星公司亚马逊的现金流也只能维持10个月,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和早期投资者都在尽其所能的套现。从旧经济体系流向新经济体系的资金马上耗尽,无钱可烧也无钱可赚的互联网公司即将跌落神坛。也是在2000年左右,中概股开启了第一波美股上市潮,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陆续登陆美国市场。此时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还只是刚刚向世界崭露头角,尽管互联网泡沫很快让这波热浪冷却,但随着美国互联网行业进入恢复期,尤其是2003年携程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后,热情再度被点燃。当时国内舆论讨论的是,赴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是国际投行和国际资本炒作的对象、分享的盛宴。但抛开风险不谈,撇去泡沫不看,这些中概股中很多都在日后构成了中国互联网的基本盘,并在接下来的移动互联网时期,成功闯入全球互联网行业谈判桌。02 2010年:All in互联网话语权的交接往往发生得悄无声息。“2007到2009年有两个关键事件,一是外企失去公用车黑牌,二是内外企税制合并,政策红利到头了,外企不再威风。我认为那个时候开始,人才就开始流向国内互联网公司了。”吴甘沙感慨。在科技创新周期的交替中,谁能开垦新的流量处女地,谁就能抢先撬动命运的杠杆。2007年发布第一款iPhone的苹果凭一己之力,带动了智能手机这一新生产要素的出现,将流量入口从PC端迁移至移动端,上一代互联网入口随之红利殆尽。凭借制造业优势和人口红利,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异军突起。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3.1万亿元,数字消费市场规模全球第一;10家企业跻身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三十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全球互联网企业谈判桌上,如今的中国企业不再停留在闯入阶段,更是占据了重要席位。当前竞争格局的形成背景错综复杂,过程交锋不断。以2011年到2012年为例,彼时中概股信任危机席卷美国资本市场,浑水、香橼等机构做空一众中概股,两年内约40家企业退市,一时间气氛紧张。对于聪明的投资者来说,这也是个发现“黄金坑”最佳时机。互联网泡沫危机后,庄维国一直在等待科技股的机会。“从2005年开始观察(腾讯),从50块一路涨到176块,08年金融危机时跌得也不多,当时就觉得怎么好公司都在境外。”在幸存的中概股企业中,庄维国选择了奇虎360。他的想法是:“不管当时推广安全卫士的手段是怎样的,客观上这款软件确实在每台电脑上做到了普及,且仅次于QQ。当时处在向移动互联网过渡的时期,360在PC的优势可以顺利传导到手机上。”2012年到2014年初,奇虎360从十几美元翻十倍涨到120美元,成就了他在美股的第一桶金。他秉持的“向移动互联网过渡”投资原则,也成为支撑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股科技股十年长牛的基本逻辑之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数字化兴起后,以FAANG(Facebook、亚马逊、苹果、奈飞、谷歌)为代表的五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在2009年至2018年间,利润增长6倍,占标普500比例从3%提升至9%。科技长牛,科技要素生产力的提升不是唯一因素。广发证券发布的报告称,在08年金融危机后,美债长端利率持续低位,借贷成本极低,导致美国企业整体杠杆率持续走高。得益于极低的借贷成本,高杠杆并未给美国企业带来明显的财务风险,反而助推其股价持续创新高。FAANG为代表的高利润率企业,在本身利润水平已经较高的情况下,回购股票进一步增强EPS,增厚企业的盈利能力。宽松的金融环境下,美股科技股长期保持着“高利润率”和“高杠杆率”,扩张自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在“人力即资产”的互联网公司,对程序员的需求进入一个高潮。“我们找工作太容易了,Google基本每一两周,就会招大几百的新人。”2014年许维在美国研究生毕业,那是“美国大厂”招兵买马的巅峰期。在Facebook任职几年后,他开始负责用户增长工作。增长在Facebook是“一个永远不会错的公式”,许维做了很多增长相关的实验,以完善’增长公式’,确保调整某个指标就一定可以带来多少体量的用户。Facebook众多增长手段中,“你可能认识的人(项目简称代码为PYMK)”被证明是最有效的增长工具之一,也是许维当时负责的主要项目,“核心目标是怎样更快地在x天内让用户加上y个好友,xy会根据不同地区进行区分”。2017年时,Facebook美国地区DAU曾遭遇下降,许维组建了单独的美国增长团队,两个月时间,通过模型调整,即轻松从负增长转正,“像解数学题一样,很容易,我们有非常强大的实验系统,做实验时,每个版本有几十个实验一起run,整个系统也不会崩溃,而且我一个人就可以操控所有实验”。依靠“公式”,Facebook成了一台十年永动的增长机器。对于身处2010年代的互联网企业而言,几乎所有人都将“无止境的增长”奉为圭臬。多年博弈下来,中美互联网常常被认为是两个割裂的阵地,龃龉也时有发生,但对增长的追求却出奇地一致。中国互联网产业中,为实现用户增长,“算法”的商业化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难以磨灭的注脚。2012年,今日头条上线,靠去中心化的推荐算法,从门户网站的旧机制中挣脱了出来,5年时间DAU破亿。2016年上线的抖音,更是将算法这一手段运用纯熟,送上移动互联网时代发明宝座,以致之后的日子里,任何移动App增长做得如何,基本取决于对智能算法的研究有多深。增长的另一个方向则是拓宽赛道,国内每个细分赛道都被移动互联网重做了一遍,众多“互联网第一股”由此诞生。2019年,互联网医美第一股新氧在纳斯达克上市;2018年,游戏直播第一股虎牙在纽交所、二手车电商第一股优信在纳斯达克分别上市;2017年,奢侈品电商第一股寺库在纳斯达克上市……移动互联网疯狂的那几年,从创始人到LP,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几乎没有人是不赚钱的,所有人都坐进了飞速上升的电梯——按下按钮,关上门,享受增长。行情越热,物价被哄抬得就越高,留给热钱的决策时间有限。2016年,某头部手机厂商入局无人机业务,投资人蜂拥而至,争抢席位,一家头部外资硬科技企业投资部门也在其中。面对企业挑投资机构的局面,该手机厂商当时表态,“只给这家硬科技企业留一周的时间,来决定是否投资”。新风口面前,大厂并不一定具备更多话语权。当时这一头部硬科技公司,挤不进大疆和3D Robotics两个头部无人机项目的投资人名单,已然落后一截。所以没纠结多久,时任CEO就决定抛开尽调、讨论等流程特批,在该手机厂商无人机项目还是张空白纸时,就投了2亿美元。时代裹挟下,不经意间就被改变的还有个人命运。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前一年,曾在美国惠普实验室担任主任研究员的张宏江回到了中国,参与创办了微软中国研究院担任副院长,和李开复、张亚勤、沈向洋这些名字一起,共同创造了微软亚洲研究院辉煌的历史。2005年到2007年,国内互联网企业势头正猛,百度和阿里等头部互联网公司多次向张宏江抛来了橄榄枝,但他还是犹豫了。2008年,张宏江微软研究院同事王坚入职阿里,帮助打下了阿里云的江山,并成为了“民企院士第一人”。拥有了王坚的阿里,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的关口,收获了下个关键十年的门票。只是移动互联网的盛筵同样短暂,5年时间便趋近饱和,2016年上线的抖音,几乎占去了移动互联网的最后一个席位。03 2022年:清算去年四季度,Facebook这台增长机器第一次停了下来,流失了几十万用户。“如今增长模型帮不了Facebook了”,许维觉得公司“擅长的事”到头了,而目前还没找到新的增长方式。“这个方法(增长公式)适用的条件,一是还处于垄断地位,二是市场依然有增量,这时可以通过内部方式去解决。”许维说,“但弊端就是,内部数据是短期的,没法衡量长期影响以及外部发生的变化。”外部环境剧变,是两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命题。2020年的疫情,为美股互联网公司带来意料之外的最后一场流量盛筵,之后便是持续收缩与衰退;美国政府在疫情期间大规模放水刺激经济,则制造了短时间股市欣欣向荣的假象。今年开始,“最坚硬的泡沫”正在进入破裂钱的最后阶段,投资人Jeremy Grantham日前警告,一场史诗级崩盘即将来临。黄金20年结束的钟声已经敲响。“从去年到现在,我感觉像是对08年以来最辉煌时代的‘大清算’。”庄维国说。马志博2008年到美国读书时,刚好碰上金融危机,一落地美国导师就说“没钱了”,而去加州的同学告诉他,公立学校穷到厕所里都没有手纸。“我后来进入高盛后发现,2008年是美国一个挺坏的转折,到现在也没有被纠正。”“最简单的逻辑,经济危机时,大家就理应受苦,因为肯定是之前什么事没做好,但2008年的美国通过购买很多坏资产和公司,掩盖住了真相,不尊重经济周期。时至今日,导致当下的境况还不如2000年泡沫破裂时。”2021年开始,互联网红利将尽、全球监管收紧、美联储加息一系列因素叠加,中概股和纳斯达克先后集体暴跌,瞬间抹去的,不止2020年的虚假繁荣,还有过往十年甚至二十年因红利而获得的全部增长。今年6月13日,美股三大股指在跳空低开之后纷纷创下一年来新低,其中,标普500指数在经历了三连阴后,距离1月初的4804高位累计下跌22%,也就是说,美股正式入熊。纳斯达克则更为惨烈,距离年初高点已经累计下跌近30%。据华尔街见闻,以看空闻名的美银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近日则表示,本世纪以来推动股市高市盈率的所有因素几乎都在逆转:量化宽松、财政扩张在逆转;贸易、人员、资本的自由流动在受限;地缘政治相对的和平态势也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高通胀的新常态,这意味着,现金、大宗商品、和做多波动性,都会优于债券和股票的表现。几位国内外主权基金人告诉36氪,现在的策略是“无脑空”、“一反弹就去空”,“只盯着一个矛盾,就是现在联储没有办法解决通胀问题,那就要一直加息,而且还要缩表,两个一起进行的话,资产就是跌。目前还没看到宏观环境的拐点。”一个月前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表示美国将继续采取措施“强力”抗击通胀,但同时警告称强力的加息措施将为美国家庭和企业带来“痛苦”。而最新的机构预测显示,8月CPI数据超预期高企,美联储下次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为47%。市场预期美联储为控制物价,将持续激进加息。受该消息影响,纽约股市三大股指9月13日大幅下跌。其中,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632.84点,收于11633.57点,跌幅为5.16%。板块方面,标普500指数十一大板块全线下跌,通信服务板块和科技板块分别以5.63%和5.35%的跌幅领跌。面对似曾相识的一幕,担忧再次被提及:危机又要到来了吗?如果说上一轮泡沫破裂是估值杀,这一次,互联网公司面临的则是业绩杀,背后是互联网的基本面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年一季度奈飞流失200万用户的财报,让市场瞬间陷入恐慌,奈飞一天大跌35%,500亿美元市值凭空蒸发。危机的到来并非毫无预兆。十年来,Netflix用户数能够不断增长,无他,唯有持续不断地烧钱,不过,一旦市场空间殆尽,之前所有为烧钱换取市场份额所掩盖的问题,都将一一败露。根据奈飞财报计算,如果把其内容成本平摊到每一个用户头上,奈飞单个用户的获取成本一直在上涨。曾经,由于美国资本市场的上市门槛较低,同时对互联网科技企业认可度较高,又能吸纳全球的资金,中国互联网企业都热衷去美国上市。但受限于近期美股大盘表现,中概股也时不时大幅跳水甚至崩盘。同样地,中概科技企业中的大多数也不得不面临红利见顶的问题。以电商为例,阿里今年5月发布的2022财年第四财季财报显示,阿里全年净利润470亿元,同比下滑67%,而电商奇迹拼多多去年四季度营收增速只有2.5%。阿里CFO徐宏表示,控制现金余额是自己在未来一年的主要任务之一。所有有关各互联网公司衰落的指标和夸张的裁员体量,都指向一个未来——互联网难再有波澜。回想2000年,马志博觉得那次泡沫破裂难称“悲惨”。之所以会破,“背后还是有主动意识,还有点理性”。他觉得现在的处境甚至还不及那时,互联网从无到有的革命是爆炸式的,“那一代人很幸运,现在哪怕互联网再怎样升级,也无法跟那个年代比较”。“没有那个年代的革命式成长,面对的问题却更为严峻。”他总结。04 “靠泡沫活着”2016年以前,吴甘沙的身份是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离开英特尔后,吴甘沙创立自动驾驶企业驭势科技,按照他的描述,不是因为英特尔的不好,而是看到了“更好的未来”。“20年一代,76年到96年是PC,乔布斯和比尔盖茨创建他们公司的时代,96年到16年是互联网,我猜想,2016年开始是人工智能。”吴甘沙说。让他感到变化来临的事件是2016年围棋选手李世石输给了AlphaGo,“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件事击穿了大多数人对于AI的认知”。一时间,投资人开始研究AI,拿着钱找团队,创业公司开始宣传自家的科学家和技术论文,热钱涌入AI产业。据《2021年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蓝皮书》统计,过去九年(全球)人工智能领域IPO前的股权投资行为,共发生了2048起投资,投资金额达4800亿元,而投资的高峰期是在2015年-2018年,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所能渗透的智能硬件、VR/AR、电动汽车等产业链,也趁机坐上了加速器。资本全力蒙眼狂奔,抢夺成熟厂商新项目的席位之外,“AI元年”里的投资人也将触角伸向更上游的位置:科学家。在清华大学精仪系做科研时,吴冠豪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激光雷达,这是自动驾驶感知层面的关键技术。团队的几项核心技术论文发表后,投资人便络绎不绝找上门,表达投资意愿——哪怕在当时,有关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的感知路线之争,还不明晰,甚至市场更倾向于成本更低的摄像头方案。刚在信通院工作一年的王世玮是吴冠豪在清华的同门师弟,吴冠豪将投资人意愿进行了转达,王世玮没犹豫太久,就决定辞职自己干。几乎在“探维科技” 成立之前,投资人就将钱塞到了手里,公司的开始极其顺利。然而,情况很快急转直下。自动驾驶赛道,2018年初还被捧在掌心,年中就变得门可罗雀。“我们从18年开始找第二轮融资,一直找到19年冬天,花了一年多时间”,王世玮说,第一轮融资都在聊前沿技术,到了第二轮,就都在聊“商业化基因”。像18年前的那场泡沫一样,投资人们发现了一个从最开始就存在的残酷事实——AI公司们并没有收入。随着产业遇冷,探维科技等一众上游公司被迫勒紧裤腰带。“天使轮融资用了小两年。”王世玮回忆。资金流动的路径逐渐缩窄。下游公司在二级市场融资困难,投资机构退出也变难,二级市场缺乏资金流出,传导作用下,就缺少资金重新回到一级市场。加之一二级市场均“投无可投”,基于互联网的共识正在解体,投资人悉数拥挤在“硬科技”池子里。“无共识”的大环境下,投资者注意力变得分散,这其中包括几次起落的人工智能、半导体,也包括新信仰元宇宙和Web3.0。不变的是,钱总有出路,也总在制造新的泡沫。去年年底,清科创业创始人倪正东在某论坛上表示,回想5年甚至10年前,谁要说自己投资半导体,别人会觉得你傻,但今天没有一个主流基金不在投半导体。倪正东给出的数据显示,在半导体这样一个典型马太效应的行业,去年投资案例数达到惊人的1000多起。经历了互联网二十年沉浮的吴甘沙,现在也有点看不清局面了。“(1000多起)是什么概念?闻所未闻。”地平线创始人余凯此前发过一条朋友圈,“国产芯片创业流片成功此起彼伏,骗着小白投资人,毫无意义,在当前开发测试验证的技术条件下,数字芯片想要声称由于自己技术追求高而流片失败都挺难的,流片成功毫无意义,有本事把芯片卖出去才是水平。”王辰在一家A股上市芯片公司负责投融资,倒是已经对圈内的“疯狂”习以为常。“随随便便就几百亿估值,但根据我们的调研,那几家比较火的国产GPU研发团队都一般。”王辰发现很多流片都没有做好的公司,却融了几十个亿,“这种项目能赚钱吗?投资人投这种根本就不想为LP赚钱”。“但是从GP的角度,他们可以通过击鼓传花的方式取得表面上的高收益。”他举例表示,“比如50亿投下来,下一轮找新的基金来接变成100亿,他就翻了一倍。靠表面上的收益维持泡沫。”如果回看GPU历史,不难发现这早已是一个巨头独占的战场,英伟达和AMD两家基本瓜分全部市场。单纯从商业竞争看,新公司并没有任何空间,从投资回报看,芯片行业周期长、投入高,商业化不确定性高。这样一个市场,去年吸引了近2000亿元投资金额。听起来不太符合逻辑,但王辰看得到高估值背后的原因,一是符合国家政策方向,再就是一级市场的寒冬环境。“接下来会更加寒冷,大家没什么东西可投,但资金总得找一个地方去拱泡沫。”王辰进一步解释:“一级市场的泡沫更容易操纵,天然具备了泡沫的前提条件,几个交易者可以合谋把价格往上抬——当然是一个不公允的价格。”投资人眼中,这波包括GPU在内的芯片投资机会,很可能是之后很长时间里少有的稍具确定性的赛道之一。不过今年以来,王辰看GPU项目发现哄抬物价的现象少了很多,“之前的玩法已经开始被市场惩罚”。前两年极度充裕的流动性带来的高估值,如今的二级市场已经无法承接,尤其是那些缺乏盈利能力的科技公司。估值倒挂,导致遍地是破发,商汤、格灵深瞳等今年流血上市的企业已经印证。“还在融资的创业公司又不能自降身价,不然在一级市场,就是证明自己过期了的行为。”而糟糕的上市后表现,倒逼待上市公司一再推迟IPO计划,所有公司和钱都卡住了。前所未有的衰退中,所有人都在全力寻找还能够对抗周期的赛道。芯片是一个,元宇宙也以救世主一般的姿态赶来了。去年下半年,一个熟悉的场面缓缓展开:形形色色跟元宇宙沾边的BP,都拿到了融资;国内外各路Web2.0时代的公司纷纷改名,蹭上元宇宙的元素,并成功拉升股价——“.com泡沫”好像从未发生,人们奋不顾身投入信仰中的“下一代计算平台”的狂欢。大厂同样掩饰不了焦虑。在许维入职Facebook前一年,2014年,公司就收购了Oculus,但往后多年,这家VR硬件公司都没有什么声响。许维告诉36氪:“Facebook很早就开始寻找新增量,内部尝试孵化过无数个产品,大家都不知道是因为都失败了。”无奈之下,元宇宙给Facebook提供了讲新故事的机会,“该让Oculus做贡献了,加上苹果隐私政策让Facebook损失惨重,扎克伯格希望打破它,就不能再做最下游,必须成为一个新东西的上游”。扎克伯格原本对新故事的构想是,Meta尽早抢占元宇宙赛道,从而后面的规则由他来制定,开发者也在他的体系下做东西,“这样它才能突破1万亿市值”。但改名Meta仅8个月过去,公司市值只剩下不到5000亿美元。元宇宙风口的迅速起落可以被理解,毕竟如今“Web3.0”、“DAO”等听起来更为高端的新概念,已经接替元宇宙,夺走投资人的注意力。据不完全统计,即使在如此寒冬,今年仅上半年,已有超过30家投资机构公布成立Web3投资基金,投资总规模超170亿美元,其中,红杉是1972年成立以来第一次推出特定行业基金,今年已投资超过20家Web3.0公司。按照王辰的说法,资金总得找一个地方拱泡沫,“毕竟大多数人都要靠泡沫活着”。从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人工智能、元宇宙,每每科技产业进入下行周期,总少不了惊慌的“泡沫论”。但如今看来,“泡沫”与否可能已经不再重要,科技问题也不再仅仅是科技问题,一种更复杂的不确定性笼罩着人们。","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4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87311417,"gmtCreate":1660744877141,"gmtModify":1660744877141,"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他只是短期投机客而已,不要迷恋他","listText":"他只是短期投机客而已,不要迷恋他","text":"他只是短期投机客而已,不要迷恋他","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87311417","repostId":"2260550813","repostType":2,"repost":{"id":"2260550813","kind":"news","pubTimestamp":1660726466,"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2260550813?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2-08-17 16:54","market":"us","language":"zh","title":"大空头为何疯狂撤离美股?这些指标或能提供线索","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2260550813","media":"智通财经","summary":"美股自6月底以来一直在上涨。美国7月CPI环比持平,这进一步提振了股市。投资者认为,通胀正在见顶,因此美联储将停止紧缩政策 并考虑放松货币政策。不过,美国7月CPI仍同比上涨8.5%。如果通胀在今年剩","content":"<html><head></head><body><p>美股自6月底以来一直在上涨。美国7月CPI环比持平,这进一步提振了股市。投资者认为,通胀正在见顶,因此美联储将停止紧缩政策 并考虑放松货币政策。</p><p>不过,美国7月CPI仍同比上涨8.5%。如果通胀在今年剩余时间保持不变,2022年美国的通胀率仍将同比上涨6.5%,与美联储设定的2-3%的目标相去甚远。这或许就是好莱坞电影《大空头》原型Micheal Burry疯狂撤离美股的原因之一。</p><p>智通财经APP获悉,周一提交给SEC的13F文件显示,Burry旗下资产管理机构Scion Asset Management在第二季度抛售了包括Booking(BKNG.US),<a href=\"https://laohu8.com/S/GOOG\">谷歌</a>母公司Alphabet(GOOGL.US)和Facebook母公司<a href=\"https://laohu8.com/S/META\">Meta Platforms</a>(META.US)在内所有美股持仓,仅仅持有一只美股——私人监狱运营商GEO(GEO.US)。</p><p>而在披露这份令人震惊的报告之前,Burry 发布一条令人不安的推文。他写道:“纳斯达克指数目前较低点上涨了23%。恭喜你,我们现在迎来了熊市的反弹。在1929-1932年和2000-2002年的26次熊市反弹中,平均涨幅为23%。2000年之后,在市场触底前,有两次40%以上的熊市反弹和一次50%以上的反弹。”</p><p>Burry本人拒绝就最新13F文件发表公开评论。不过,Seeking Alpha撰稿人Garrett Duyck认为,宏观数据支持了Burry的悲观预测。</p><p><b>消费信贷</b></p><p>最近,Burry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消费信贷的担忧。正如他所指出的那样,6月美国消费信贷月度增幅超过400亿美元,是有记录以来第二高的单月增幅。2022年3月的单月增幅最高,达到470亿美元。这表明,消费者很难仅靠收入维持生活方式。</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f583e2ee1552e25718411aecfe08781e\" tg-width=\"992\" tg-height=\"618\"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几十年来,美国的人均未偿还信贷额一直在增长,目前达到每人 13897美元。在过去10年里,消费信贷总量的增长速度一直超过通胀率。</p><p>自2020年以来,经通胀调整后的消费信贷余额一直在下降。但历史表明,实际信贷的下降往往发生在经济衰退期间。</p><p>家庭过度杠杆化的和实际个人收入不断减少对经济来说是一个危险的组合。这有可能给消费者支出和公司收益带来压力,这也是信贷市场出现问题的前兆。</p><p>2022年美国实际个人收入增长0%。就业市场的疲软将导致实际收入下降。历史表明,实际收入与标普500指数的回报率是相关的。</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6164fcc86ed6c6feca660f027e2439a\" tg-width=\"998\" tg-height=\"640\"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b>商业状况疲软</b></p><p>目前美国就业市场表现强劲。但多份数据表明,事实并非如此。</p><p>美国8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降至-31.3,为2020年和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也远低于市场预期。</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8e9d6fe3ae547f70f2569aa1d3cd060\" tg-width=\"1000\" tg-height=\"620\"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同样,纽约联储新订单指数和出货量指数均大幅下降至-29.6和-24.1,暗示经济严重疲软。</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c7e6aa5de62ead8e50f675dc21ba5c3\" tg-width=\"997\" tg-height=\"639\"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全美住宅建筑商协会(NAHB)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NAHB房产市场指数降至49,连续第八个月下滑。该指数与美国失业率呈负相关,因为住房是美国经济的重要产业。</p><p>下图将美国失业率与倒挂的NAHB指数进行比较。今年NAHB指数已经偏离了失业率。最近三次出现这种偏离是在2000年、2006年和2018年,除了新冠疫情危机。NAHB 指数目前暗示失业率约为 4.2%,而当前的失业率为 3.5%。</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6257e01d6bfc7fe0166eb473c0674e0\" tg-width=\"1002\" tg-height=\"551\"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b>盈利或意外下降</b></p><p>尽管美国经济数据不断下滑,但标普500指数和股市的营收和盈利预期仍保持弹性。例如,标普500指数的每股收益预估从2022年第一季度到2023年第四季度将增长29%。而实际GDP已经出现了两个季度的负增长。</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ce83db20498b1968f827574a7ea686d\" tg-width=\"997\" tg-height=\"643\"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并未预测企业收益将会上升。该指数在上个月达到了历史最低点,低于2009年盈利最糟糕的时候。</p><p>美国成屋销售数据虽然不像消费者信心指数那么糟糕,但也在下降,从1月的649万套降至6月的512万套。房屋销售数据预示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的每股收益可能会下降10-30%。</p><p><a href=\"https://laohu8.com/S/USDindex.FOREX\">美元指数</a>也支持企业收益下滑的观点,因为美元走强影响公司利润,尤其是那些从美国以外地区赚钱利润的企业,包括标普500指数大部分成份股。美元指数和标普500指数收益之间的反向关系预示着修正幅度将下降10-30%。</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cb903f5fb2641e5aab2e3392bfcadb5\" tg-width=\"564\" tg-height=\"385\"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b>高估值</b></p><p>著名的巴菲特指标定义为美国上市公司市值与美国 GDP 的比率。威尔希尔5000指数通常被用作衡量美国上市公司市值的指标。当该比率低于1.0时,股票通常被视为处于公允估值水平,尽管该比率的长期<a href=\"https://laohu8.com/S/42T.SI\">趋势线</a>平均值为1.27,这也被一些人认为是公允估值水平。</p><p>在达到 2.035 的峰值后,该比率目前已降至1.543,但仍高于2000年的峰值。该比率要回归到均值可能需要很长时间。</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101565b90e6621efcf9e9578936103f\" tg-width=\"1004\" tg-height=\"62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b>央行政策</b></p><p>股市的走势与世界主要央行尤其是美联储的政策密切相关。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抵消这些不利的宏观环境和估值因素的影响。Yardeni Research将标普500指数与主要央行的总资产进行了比较。数据显示,主要央行的资产一直随着标普500指数的下降而下降。今年6月,标普指数的跌幅超过了央行资产。最近股市的反弹使得两者一度持平。</p><p>随着美联储加快缩表的速度,主要央行的资产可能会继续下跌,标普500指数很可能也会下跌。</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bb4c1d81acbf57a052d2009b02d836f\" tg-width=\"740\" tg-height=\"475\"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b>总结</b></p><p>通过抛空几乎所有的美股持仓,“大空头”Burry正在退出市场。</p><p>宏观数据似乎支持他的观点。美国消费者在苦苦挣扎,而房地产和商业状况预示着就业市场疲软。盈利预期过高,若业绩不及预期,股票估值或将遭受严重打击。</p><p>美联储转向货币宽松可能改变这一悲观前景。最近的市场反弹也是基于美联储转向的乐观预期。</p><p>然而,美国通胀仍处于高位,Seeking Alpha撰稿人Garrett 认为,市场情绪过于乐观。他建议在投资组合中继续持有大量现金头寸。</p></body></html>","source":"stock_zhitongcaijing","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大空头为何疯狂撤离美股?这些指标或能提供线索</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大空头为何疯狂撤离美股?这些指标或能提供线索\n</h2>\n\n<h4 class=\"meta\">\n\n\n2022-08-17 16:54 北京时间 <a href=http://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772755.html><strong>智通财经</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美股自6月底以来一直在上涨。美国7月CPI环比持平,这进一步提振了股市。投资者认为,通胀正在见顶,因此美联储将停止紧缩政策 并考虑放松货币政策。不过,美国7月CPI仍同比上涨8.5%。如果通胀在今年剩余时间保持不变,2022年美国的通胀率仍将同比上涨6.5%,与美联储设定的2-3%的目标相去甚远。这或许就是好莱坞电影《大空头》原型Micheal Burry疯狂撤离美股的原因之一。智通财经APP获悉...</p>\n\n<a href=\"http://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772755.html\">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a8fca69a364eb1ccaf6e9078f1721480","relate_stocks":{"161125":"标普500","513500":"标普500ETF","QID":"纳指两倍做空ETF","IVV":"标普500指数ETF","SH":"标普500反向ETF","UDOW":"道指三倍做多ETF-ProShares",".DJI":"道琼斯","SSO":"两倍做多标普500ETF",".IXIC":"NASDAQ Composite",".SPX":"S&P 500 Index","OEF":"标普100指数ETF-iShares","SPXU":"三倍做空标普500ETF","BK4534":"瑞士信贷持仓","OEX":"标普100","SQQQ":"纳指三倍做空ETF","DXD":"道指两倍做空ETF","QLD":"纳指两倍做多ETF","PSQ":"纳指反向ETF","SPY":"标普500ETF","BK4559":"巴菲特持仓","DDM":"道指两倍做多ETF","SDOW":"道指三倍做空ETF-ProShares","BK4550":"红杉资本持仓","DJX":"1/100道琼斯","SDS":"两倍做空标普500ETF","TQQQ":"纳指三倍做多ETF","QQQ":"纳指100ETF","DOG":"道指反向ETF","BK4581":"高盛持仓","BK4504":"桥水持仓","UPRO":"三倍做多标普500ETF"},"source_url":"http://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772755.html","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2260550813","content_text":"美股自6月底以来一直在上涨。美国7月CPI环比持平,这进一步提振了股市。投资者认为,通胀正在见顶,因此美联储将停止紧缩政策 并考虑放松货币政策。不过,美国7月CPI仍同比上涨8.5%。如果通胀在今年剩余时间保持不变,2022年美国的通胀率仍将同比上涨6.5%,与美联储设定的2-3%的目标相去甚远。这或许就是好莱坞电影《大空头》原型Micheal Burry疯狂撤离美股的原因之一。智通财经APP获悉,周一提交给SEC的13F文件显示,Burry旗下资产管理机构Scion Asset Management在第二季度抛售了包括Booking(BKNG.US),谷歌母公司Alphabet(GOOGL.US)和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META.US)在内所有美股持仓,仅仅持有一只美股——私人监狱运营商GEO(GEO.US)。而在披露这份令人震惊的报告之前,Burry 发布一条令人不安的推文。他写道:“纳斯达克指数目前较低点上涨了23%。恭喜你,我们现在迎来了熊市的反弹。在1929-1932年和2000-2002年的26次熊市反弹中,平均涨幅为23%。2000年之后,在市场触底前,有两次40%以上的熊市反弹和一次50%以上的反弹。”Burry本人拒绝就最新13F文件发表公开评论。不过,Seeking Alpha撰稿人Garrett Duyck认为,宏观数据支持了Burry的悲观预测。消费信贷最近,Burry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消费信贷的担忧。正如他所指出的那样,6月美国消费信贷月度增幅超过400亿美元,是有记录以来第二高的单月增幅。2022年3月的单月增幅最高,达到470亿美元。这表明,消费者很难仅靠收入维持生活方式。几十年来,美国的人均未偿还信贷额一直在增长,目前达到每人 13897美元。在过去10年里,消费信贷总量的增长速度一直超过通胀率。自2020年以来,经通胀调整后的消费信贷余额一直在下降。但历史表明,实际信贷的下降往往发生在经济衰退期间。家庭过度杠杆化的和实际个人收入不断减少对经济来说是一个危险的组合。这有可能给消费者支出和公司收益带来压力,这也是信贷市场出现问题的前兆。2022年美国实际个人收入增长0%。就业市场的疲软将导致实际收入下降。历史表明,实际收入与标普500指数的回报率是相关的。商业状况疲软目前美国就业市场表现强劲。但多份数据表明,事实并非如此。美国8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降至-31.3,为2020年和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也远低于市场预期。同样,纽约联储新订单指数和出货量指数均大幅下降至-29.6和-24.1,暗示经济严重疲软。全美住宅建筑商协会(NAHB)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NAHB房产市场指数降至49,连续第八个月下滑。该指数与美国失业率呈负相关,因为住房是美国经济的重要产业。下图将美国失业率与倒挂的NAHB指数进行比较。今年NAHB指数已经偏离了失业率。最近三次出现这种偏离是在2000年、2006年和2018年,除了新冠疫情危机。NAHB 指数目前暗示失业率约为 4.2%,而当前的失业率为 3.5%。盈利或意外下降尽管美国经济数据不断下滑,但标普500指数和股市的营收和盈利预期仍保持弹性。例如,标普500指数的每股收益预估从2022年第一季度到2023年第四季度将增长29%。而实际GDP已经出现了两个季度的负增长。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并未预测企业收益将会上升。该指数在上个月达到了历史最低点,低于2009年盈利最糟糕的时候。美国成屋销售数据虽然不像消费者信心指数那么糟糕,但也在下降,从1月的649万套降至6月的512万套。房屋销售数据预示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的每股收益可能会下降10-30%。美元指数也支持企业收益下滑的观点,因为美元走强影响公司利润,尤其是那些从美国以外地区赚钱利润的企业,包括标普500指数大部分成份股。美元指数和标普500指数收益之间的反向关系预示着修正幅度将下降10-30%。高估值著名的巴菲特指标定义为美国上市公司市值与美国 GDP 的比率。威尔希尔5000指数通常被用作衡量美国上市公司市值的指标。当该比率低于1.0时,股票通常被视为处于公允估值水平,尽管该比率的长期趋势线平均值为1.27,这也被一些人认为是公允估值水平。在达到 2.035 的峰值后,该比率目前已降至1.543,但仍高于2000年的峰值。该比率要回归到均值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央行政策股市的走势与世界主要央行尤其是美联储的政策密切相关。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抵消这些不利的宏观环境和估值因素的影响。Yardeni Research将标普500指数与主要央行的总资产进行了比较。数据显示,主要央行的资产一直随着标普500指数的下降而下降。今年6月,标普指数的跌幅超过了央行资产。最近股市的反弹使得两者一度持平。随着美联储加快缩表的速度,主要央行的资产可能会继续下跌,标普500指数很可能也会下跌。总结通过抛空几乎所有的美股持仓,“大空头”Burry正在退出市场。宏观数据似乎支持他的观点。美国消费者在苦苦挣扎,而房地产和商业状况预示着就业市场疲软。盈利预期过高,若业绩不及预期,股票估值或将遭受严重打击。美联储转向货币宽松可能改变这一悲观前景。最近的市场反弹也是基于美联储转向的乐观预期。然而,美国通胀仍处于高位,Seeking Alpha撰稿人Garrett 认为,市场情绪过于乐观。他建议在投资组合中继续持有大量现金头寸。","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79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84264057,"gmtCreate":1660315699184,"gmtModify":1660315699184,"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与之前相比,无论退市多少,都是利空","listText":"与之前相比,无论退市多少,都是利空","text":"与之前相比,无论退市多少,都是利空","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84264057","repostId":"1158574455","repostType":2,"repost":{"id":"1158574455","kind":"news","weMediaInfo":{"introduction":"提供来自华尔街的观点,观察市场,提供独道的解读视角。","home_visible":1,"media_name":"老虎锐评","id":"1005414032","head_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8274c5b9d4c2852bfb1c4d6ce16c68ba"},"pubTimestamp":1660308035,"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1158574455?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2-08-12 20:40","market":"us","language":"zh","title":"盘前观察 | 5家国企中概宣布从美国退市,利空还是利好?","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58574455","media":"老虎锐评","summary":"5家国企几乎同一时间宣布从美国纽交所退市,下表是他们宣布退市时间汇总。这个消息对于中概板块来说算是惊雷,在美国媒体也引发了关注。资本市场一时间对于这种现象有两种解读,一种是重大利好,一种是重大利空。认","content":"<html><head></head><body><p>5家国企几乎同一时间宣布从美国纽交所退市,下表是他们宣布退市时间汇总。这个消息对于中概板块来说算是惊雷,在美国媒体也引发了关注。资本市场一时间对于这种现象有两种解读,一种是重大利好,一种是重大利空。<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50d184ce6ddd252d9f47f3b19dc11be\" tg-width=\"631\" tg-height=\"126\" width=\"100%\" height=\"auto\"/>认为重大利好的,是认为这是中美在审计问题上达成协议,中概股将进入“国企离开民企留下”。认为重大利空的,是认为中美在审计问题上已经谈崩,国企率先退市,民企会随后退市,中概股将彻底进入退市节奏。在突发情况的时候,一拍脑袋的想法通常都是个性的体现(悲观的人悲观,乐观的人乐观),不是理性的分析,任何分析都需要有理有据。</p><p>第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这5家国企,把今天发出公告的时间都赶在了北京时间周五下午5点左右。周五,下午5点,这本来不应该是辛勤工作的时间点,特别是对于国企。但是这5家国企都紧赶慢赶发出了公告,这就证明退市的决定,不像是个体行为,更像是得到了命令,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那么这个命令是提前撤离的信号,还是有的放矢呢?这就需要对国企在中概上市的公司进行一个梳理。</p><p>川普时期,3家国企电信运营商已经从纽交所下市,这次又有5家国企宣布退市。但通过梳理,我发现依旧有两家国企没有宣布退市(至少目前没有)。一家是南航(ZNH),一家是东航(CEA)。这就证明,并非所有国企都接到了退市命令(如果这两家公司突然发公告就当我自己打嘴巴了),退市的国企对象被有的放矢。</p><p>能源公司(中石油、中石化)涉及到国家能源安全,保险(中国人寿)涉及到公民信息,金属公司(中国铝业)涉及到战略储备。相对来说,航空公司的数据就没有那么关键了。当然,有人说,航空公司也有公民的信息安全——中国航空公司和外国航空公司早就需要信息共享,不共享旅客信息,国际航空秩序根本就没法建立。你不可能运一飞机乘客到美国,而不告诉美国你都运的谁。</p><p>既然并非所有的国企都接到了退市通知,那么就是好现象,“国企离开民企留下”的理论就有基础。并且,如果真的是中美谈崩,所有公司都必须退市,那么也没有必要让5家国企同时表态。要走可以慢慢走,可以悄悄走,有的是时间,我看不出敲锣打鼓走人的意义。</p><p>这里还有一个背景,PCAOB一直坚持退市的公司都需要交出审计底稿这件事。这个新闻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大概能够判断出双方谈判的框架是什么: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公司(主要是国企)会退市,剩下的公司(主要是民企)继续留在美国,所以“国企离开民企留下”一直是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所以,今天5家国企同时离开正好符合了这个方向。当然,PCAOB是否还会坚持这些公司交出底稿,我认为他们会妥协,没有任何理由坚持。也正是可能有了PCAOB的妥协,所以5家国企才会第一时间内离场,为双方赶紧推进下一步工作腾出时间。</p><p>从资本市场盘前来看,认为这个消息是重大利空,我不太同意。</p><p><b>大市(美东时间9:00 AM)</b><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bad0928469c3e64282a73cb39185ebf\" tg-width=\"655\" tg-height=\"417\" width=\"100%\" height=\"auto\"/><b>公司新闻</b></p><p><b>苹果(AAPL):预计2022年可维持iPhone销量。</b>据报道,苹果已要求供应商在今年生产至少与2021年同样多的下一代iPhone,希望富裕消费者和竞争减少帮助抵消全球电子市场的低迷。苹果要求组装商生产9,000万部iPhone,预计2022年总共生产大约2.2亿部。</p><p><b>苹果(AAPL):与可再生能源公司Windlab签署15年电力采购协议。</b>苹果将从Windlab位于澳大利亚的风电场购买清洁电力,为期15年。目前该风电场Upper Burdekin正寻求开发批准,预计两年内动工,2026年送入电网。</p><p><b>谷歌(GOOGL):澳大利亚监管机构要求谷歌支付6,000万澳元罚款,因在收集数据中误导消费者。</b>澳联邦法院要求谷歌支付罚款,因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收集和使用安卓收集上的个人位置数据的行为向消费者作出误导性陈述。</p><p><b>辉瑞(PFE):宣布20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在婴儿的3期研究取得积极的顶线结果。</b>辉瑞计划今年年底前提交补充的生物制剂许可申请,并与监管机构进行讨论,其他实验相关的额外数据预计下半年公布。<b> </b></p><p><b>强生(JNJ):将转型生产玉米淀粉配方的婴儿爽身粉,将于2023年在全球范围内停用滑石粉。</b>强生正面临数万起诉讼,指控其婴儿爽身粉和其他滑石粉产品含有石棉,导致长期使用患癌,并因此面临天价索赔。</p></body></html>","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盘前观察 | 5家国企中概宣布从美国退市,利空还是利好?</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盘前观察 | 5家国企中概宣布从美国退市,利空还是利好?\n</h2>\n\n<h4 class=\"meta\">\n\n\n<a class=\"head\" href=\"https://laohu8.com/wemedia/1005414032\">\n\n\n<div class=\"h-thumb\" style=\"background-image: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8274c5b9d4c2852bfb1c4d6ce16c68ba);background-size:cover;\"></div>\n\n<div class=\"h-content\">\n<p class=\"h-name\">老虎锐评 </p>\n<p class=\"h-time\">2022-08-12 20:40</p>\n</div>\n\n</a>\n\n\n</h4>\n\n</header>\n<article>\n<html><head></head><body><p>5家国企几乎同一时间宣布从美国纽交所退市,下表是他们宣布退市时间汇总。这个消息对于中概板块来说算是惊雷,在美国媒体也引发了关注。资本市场一时间对于这种现象有两种解读,一种是重大利好,一种是重大利空。<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50d184ce6ddd252d9f47f3b19dc11be\" tg-width=\"631\" tg-height=\"126\" width=\"100%\" height=\"auto\"/>认为重大利好的,是认为这是中美在审计问题上达成协议,中概股将进入“国企离开民企留下”。认为重大利空的,是认为中美在审计问题上已经谈崩,国企率先退市,民企会随后退市,中概股将彻底进入退市节奏。在突发情况的时候,一拍脑袋的想法通常都是个性的体现(悲观的人悲观,乐观的人乐观),不是理性的分析,任何分析都需要有理有据。</p><p>第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这5家国企,把今天发出公告的时间都赶在了北京时间周五下午5点左右。周五,下午5点,这本来不应该是辛勤工作的时间点,特别是对于国企。但是这5家国企都紧赶慢赶发出了公告,这就证明退市的决定,不像是个体行为,更像是得到了命令,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那么这个命令是提前撤离的信号,还是有的放矢呢?这就需要对国企在中概上市的公司进行一个梳理。</p><p>川普时期,3家国企电信运营商已经从纽交所下市,这次又有5家国企宣布退市。但通过梳理,我发现依旧有两家国企没有宣布退市(至少目前没有)。一家是南航(ZNH),一家是东航(CEA)。这就证明,并非所有国企都接到了退市命令(如果这两家公司突然发公告就当我自己打嘴巴了),退市的国企对象被有的放矢。</p><p>能源公司(中石油、中石化)涉及到国家能源安全,保险(中国人寿)涉及到公民信息,金属公司(中国铝业)涉及到战略储备。相对来说,航空公司的数据就没有那么关键了。当然,有人说,航空公司也有公民的信息安全——中国航空公司和外国航空公司早就需要信息共享,不共享旅客信息,国际航空秩序根本就没法建立。你不可能运一飞机乘客到美国,而不告诉美国你都运的谁。</p><p>既然并非所有的国企都接到了退市通知,那么就是好现象,“国企离开民企留下”的理论就有基础。并且,如果真的是中美谈崩,所有公司都必须退市,那么也没有必要让5家国企同时表态。要走可以慢慢走,可以悄悄走,有的是时间,我看不出敲锣打鼓走人的意义。</p><p>这里还有一个背景,PCAOB一直坚持退市的公司都需要交出审计底稿这件事。这个新闻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大概能够判断出双方谈判的框架是什么: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公司(主要是国企)会退市,剩下的公司(主要是民企)继续留在美国,所以“国企离开民企留下”一直是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所以,今天5家国企同时离开正好符合了这个方向。当然,PCAOB是否还会坚持这些公司交出底稿,我认为他们会妥协,没有任何理由坚持。也正是可能有了PCAOB的妥协,所以5家国企才会第一时间内离场,为双方赶紧推进下一步工作腾出时间。</p><p>从资本市场盘前来看,认为这个消息是重大利空,我不太同意。</p><p><b>大市(美东时间9:00 AM)</b><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bad0928469c3e64282a73cb39185ebf\" tg-width=\"655\" tg-height=\"417\" width=\"100%\" height=\"auto\"/><b>公司新闻</b></p><p><b>苹果(AAPL):预计2022年可维持iPhone销量。</b>据报道,苹果已要求供应商在今年生产至少与2021年同样多的下一代iPhone,希望富裕消费者和竞争减少帮助抵消全球电子市场的低迷。苹果要求组装商生产9,000万部iPhone,预计2022年总共生产大约2.2亿部。</p><p><b>苹果(AAPL):与可再生能源公司Windlab签署15年电力采购协议。</b>苹果将从Windlab位于澳大利亚的风电场购买清洁电力,为期15年。目前该风电场Upper Burdekin正寻求开发批准,预计两年内动工,2026年送入电网。</p><p><b>谷歌(GOOGL):澳大利亚监管机构要求谷歌支付6,000万澳元罚款,因在收集数据中误导消费者。</b>澳联邦法院要求谷歌支付罚款,因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收集和使用安卓收集上的个人位置数据的行为向消费者作出误导性陈述。</p><p><b>辉瑞(PFE):宣布20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在婴儿的3期研究取得积极的顶线结果。</b>辉瑞计划今年年底前提交补充的生物制剂许可申请,并与监管机构进行讨论,其他实验相关的额外数据预计下半年公布。<b> </b></p><p><b>强生(JNJ):将转型生产玉米淀粉配方的婴儿爽身粉,将于2023年在全球范围内停用滑石粉。</b>强生正面临数万起诉讼,指控其婴儿爽身粉和其他滑石粉产品含有石棉,导致长期使用患癌,并因此面临天价索赔。</p></body></html>\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9e51dca4aea5a4f4975d48e2264c0446","relate_stocks":{".DJI":"道琼斯",".SPX":"S&P 500 Index",".IXIC":"NASDAQ Composite"},"source_url":"","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58574455","content_text":"5家国企几乎同一时间宣布从美国纽交所退市,下表是他们宣布退市时间汇总。这个消息对于中概板块来说算是惊雷,在美国媒体也引发了关注。资本市场一时间对于这种现象有两种解读,一种是重大利好,一种是重大利空。认为重大利好的,是认为这是中美在审计问题上达成协议,中概股将进入“国企离开民企留下”。认为重大利空的,是认为中美在审计问题上已经谈崩,国企率先退市,民企会随后退市,中概股将彻底进入退市节奏。在突发情况的时候,一拍脑袋的想法通常都是个性的体现(悲观的人悲观,乐观的人乐观),不是理性的分析,任何分析都需要有理有据。第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这5家国企,把今天发出公告的时间都赶在了北京时间周五下午5点左右。周五,下午5点,这本来不应该是辛勤工作的时间点,特别是对于国企。但是这5家国企都紧赶慢赶发出了公告,这就证明退市的决定,不像是个体行为,更像是得到了命令,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那么这个命令是提前撤离的信号,还是有的放矢呢?这就需要对国企在中概上市的公司进行一个梳理。川普时期,3家国企电信运营商已经从纽交所下市,这次又有5家国企宣布退市。但通过梳理,我发现依旧有两家国企没有宣布退市(至少目前没有)。一家是南航(ZNH),一家是东航(CEA)。这就证明,并非所有国企都接到了退市命令(如果这两家公司突然发公告就当我自己打嘴巴了),退市的国企对象被有的放矢。能源公司(中石油、中石化)涉及到国家能源安全,保险(中国人寿)涉及到公民信息,金属公司(中国铝业)涉及到战略储备。相对来说,航空公司的数据就没有那么关键了。当然,有人说,航空公司也有公民的信息安全——中国航空公司和外国航空公司早就需要信息共享,不共享旅客信息,国际航空秩序根本就没法建立。你不可能运一飞机乘客到美国,而不告诉美国你都运的谁。既然并非所有的国企都接到了退市通知,那么就是好现象,“国企离开民企留下”的理论就有基础。并且,如果真的是中美谈崩,所有公司都必须退市,那么也没有必要让5家国企同时表态。要走可以慢慢走,可以悄悄走,有的是时间,我看不出敲锣打鼓走人的意义。这里还有一个背景,PCAOB一直坚持退市的公司都需要交出审计底稿这件事。这个新闻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大概能够判断出双方谈判的框架是什么: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公司(主要是国企)会退市,剩下的公司(主要是民企)继续留在美国,所以“国企离开民企留下”一直是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所以,今天5家国企同时离开正好符合了这个方向。当然,PCAOB是否还会坚持这些公司交出底稿,我认为他们会妥协,没有任何理由坚持。也正是可能有了PCAOB的妥协,所以5家国企才会第一时间内离场,为双方赶紧推进下一步工作腾出时间。从资本市场盘前来看,认为这个消息是重大利空,我不太同意。大市(美东时间9:00 AM)公司新闻苹果(AAPL):预计2022年可维持iPhone销量。据报道,苹果已要求供应商在今年生产至少与2021年同样多的下一代iPhone,希望富裕消费者和竞争减少帮助抵消全球电子市场的低迷。苹果要求组装商生产9,000万部iPhone,预计2022年总共生产大约2.2亿部。苹果(AAPL):与可再生能源公司Windlab签署15年电力采购协议。苹果将从Windlab位于澳大利亚的风电场购买清洁电力,为期15年。目前该风电场Upper Burdekin正寻求开发批准,预计两年内动工,2026年送入电网。谷歌(GOOGL):澳大利亚监管机构要求谷歌支付6,000万澳元罚款,因在收集数据中误导消费者。澳联邦法院要求谷歌支付罚款,因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收集和使用安卓收集上的个人位置数据的行为向消费者作出误导性陈述。辉瑞(PFE):宣布20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在婴儿的3期研究取得积极的顶线结果。辉瑞计划今年年底前提交补充的生物制剂许可申请,并与监管机构进行讨论,其他实验相关的额外数据预计下半年公布。 强生(JNJ):将转型生产玉米淀粉配方的婴儿爽身粉,将于2023年在全球范围内停用滑石粉。强生正面临数万起诉讼,指控其婴儿爽身粉和其他滑石粉产品含有石棉,导致长期使用患癌,并因此面临天价索赔。","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76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85749335,"gmtCreate":1659959439332,"gmtModify":1659959439332,"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为什么不可以是美元大涨导致原油价格下降呢","listText":"为什么不可以是美元大涨导致原油价格下降呢","text":"为什么不可以是美元大涨导致原油价格下降呢","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85749335","repostId":"2257467505","repostType":2,"repost":{"id":"2257467505","kind":"news","pubTimestamp":1659921162,"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2257467505?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2-08-08 09:12","market":"hk","language":"zh","title":"国际油价大跌!已跌至俄乌冲突爆发前水平!","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2257467505","media":"央视网","summary":"上周国际油价累计大跌 美油跌超9%原油市场方面,尽管原油现货供应持续紧张,但市场对于发达经济体出现滞胀以及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情绪持续升温,投资者不断减仓以提前应对需求可能大幅下滑的局面,导致国际油价上周创出今年4月1日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其中,纽约油价累计下跌9.74%,布伦特油价累计下跌8.70%。至此,国际油价已跌至今年2月初,也就是俄乌冲突爆发前的水平。","content":"<div>\n<p>上周,在美联储加息步伐可能趋缓以及经济衰退忧虑升温等多空因素影响下,美国纽约股市三大股指持续震荡,全周累计涨跌不一。其中,标普500指数全周累计上涨0.36%,纳指全周累计上涨2.15%,而道指则因受美国制造业活动降温拖累,全周累计下跌0.13%。从板块来看,信息技术板块上周累计涨近2%,领跑大盘,而能源板块全周则累计下跌6.8%。上周欧洲主要三大股市全部累计上涨欧洲主要三大股市上周全部累计上涨,...</p>\n\n<a href=\"https://cj.sina.cn/article/normal_detail?url=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2-08-08/doc-imizmscv5289756.shtml\">Web Link</a>\n\n</div>\n","source":"sina_symbol","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国际油价大跌!已跌至俄乌冲突爆发前水平!</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国际油价大跌!已跌至俄乌冲突爆发前水平!\n</h2>\n\n<h4 class=\"meta\">\n\n\n2022-08-08 09:12 北京时间 <a href=https://cj.sina.cn/article/normal_detail?url=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2-08-08/doc-imizmscv5289756.shtml><strong>央视网</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上周,在美联储加息步伐可能趋缓以及经济衰退忧虑升温等多空因素影响下,美国纽约股市三大股指持续震荡,全周累计涨跌不一。其中,标普500指数全周累计上涨0.36%,纳指全周累计上涨2.15%,而道指则因受美国制造业活动降温拖累,全周累计下跌0.13%。从板块来看,信息技术板块上周累计涨近2%,领跑大盘,而能源板块全周则累计下跌6.8%。上周欧洲主要三大股市全部累计上涨欧洲主要三大股市上周全部累计上涨,...</p>\n\n<a href=\"https://cj.sina.cn/article/normal_detail?url=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2-08-08/doc-imizmscv5289756.shtml\">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relate_stocks":{"161125":"标普500","513500":"标普500ETF","BK4504":"桥水持仓","DDM":"道指两倍做多ETF","SPY":"标普500ETF","SDOW":"道指三倍做空ETF-ProShares","SDS":"两倍做空标普500ETF","TQQQ":"纳指三倍做多ETF","DJX":"1/100道琼斯","SCO":"二倍做空彭博原油指数ETF","DOG":"道指反向ETF","QQQ":"纳指100ETF","BK4581":"高盛持仓","BK4570":"地缘局势概念股","BK4534":"瑞士信贷持仓","UDOW":"道指三倍做多ETF-ProShares","UPRO":"三倍做多标普500ETF","QID":"纳指两倍做空ETF","SH":"标普500反向ETF","IVV":"标普500指数ETF","OEX":"标普100","BK4559":"巴菲特持仓","SSO":"两倍做多标普500ETF","BK4550":"红杉资本持仓","USO":"美国原油ETF","SPXU":"三倍做空标普500ETF","OEF":"标普100指数ETF-iShares","PSQ":"纳指反向ETF","QLD":"纳指两倍做多ETF",".DJI":"道琼斯",".IXIC":"NASDAQ Composite","SQQQ":"纳指三倍做空ETF","DXD":"道指两倍做空ETF",".SPX":"S&P 500 Index","UCO":"二倍做多彭博原油ETF"},"source_url":"https://cj.sina.cn/article/normal_detail?url=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2-08-08/doc-imizmscv5289756.shtml","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2257467505","content_text":"上周,在美联储加息步伐可能趋缓以及经济衰退忧虑升温等多空因素影响下,美国纽约股市三大股指持续震荡,全周累计涨跌不一。其中,标普500指数全周累计上涨0.36%,纳指全周累计上涨2.15%,而道指则因受美国制造业活动降温拖累,全周累计下跌0.13%。从板块来看,信息技术板块上周累计涨近2%,领跑大盘,而能源板块全周则累计下跌6.8%。上周欧洲主要三大股市全部累计上涨欧洲主要三大股市上周全部累计上涨,英国股市累涨0.22%,法国股市累涨0.37%,德国股市累涨0.67%。英国央行上周加息50个基点,市场同时也普遍预计欧洲央行将在9月再次加息。受加息预期的提振,银行板块上周累计上涨3%领跑欧股。上周国际油价累计大跌 美油跌超9%原油市场方面,尽管原油现货供应持续紧张,但市场对于发达经济体出现滞胀以及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情绪持续升温,投资者不断减仓以提前应对需求可能大幅下滑的局面,导致国际油价上周创出今年4月1日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其中,纽约油价累计下跌9.74%,布伦特油价累计下跌8.70%。至此,国际油价已跌至今年2月初,也就是俄乌冲突爆发前的水平。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意外强劲 市场本周聚焦美国7月CPI数据经济数据方面,上周五公布的美国7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达52.8万,远远高于市场预期,这意味着美国经济仍然能继续承受美联储激进加息,市场目前预计美联储9月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远高于加息50个基点。而美联储是否会维持激进加息路径,很可能将取决于本周三公布的美国7月消费者价格指数,也就是CPI。彭博社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7月CPI同比增幅可能从6月时的“破9”回到“超8”的区间,但核心CPI的同比增幅或将维持上行趋势。此外,美国能源信息局、欧佩克和国际能源署本周将分别发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他们对全球原油需求的展望,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34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17925951,"gmtCreate":1654011246474,"gmtModify":170485856458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做空肯定需要唱空","listText":"做空肯定需要唱空","text":"做空肯定需要唱空","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17925951","repostId":"2239175755","repostType":2,"repost":{"id":"2239175755","kind":"highlight","pubTimestamp":1654002481,"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2239175755?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2-05-31 21:08","market":"us","language":"zh","title":"“不过是又一次熊市反弹”!大摩:美股这波上涨空间有限","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2239175755","media":"华尔街见闻","summary":"针对近期美股反弹,大摩空头Michael Wilson警告称,由于增长风险仍然普遍存在,美股在熊市反弹行情中上涨空间有限。Michael Wilson在本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除了超卖反弹之外,上周美股","content":"<html><head></head><body><p>针对近期美股反弹,大摩空头Michael Wilson警告称,由于增长风险仍然普遍存在,美股在熊市反弹行情中上涨空间有限。</p><p>Michael Wilson在本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除了超卖反弹之外,上周美股反弹的主要理由是美联储可能正在考虑9月份暂停加息。但目前的通胀水平对美联储来说仍然太高,目前市场的关键问题是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盈利预期过高。</p><p>Wilson预计,标普500指数在本次反弹中将触及4250—4300点的最高点,较上周五收盘上涨3.4%。纳指和小盘股的反弹幅度可能会更大。但其提醒称,无论投资者期待什么,股市下跌的整体趋势恐难改变,上周美股亮眼的表现最终将被证明仅是熊市中的小幅反弹。标普500到8月中旬可能重回3400点,较目前水平下跌18%。</p><p>Wilson整体依然维持之前看空观点。</p><p>在之前的报告中,Wilson认为至少要等到标普500跌到3500点以下,才能触发“美联储看跌期权”行权(即逼迫美联储救市时的点位)。这背后主要是由于通胀的持续抬升导致美联储面临比过去救市时更加复杂的局面。抗通胀更高的优先级别使得美联储短期内不会由“由鹰转鸽”。</p><p>其认为考虑到盈利周期时间点,美股下跌最快将在第二季度财报季结束时完成,标普500需跌落至3400点才能更准确地反映未来盈利风险的水平。交易员应利用近期出现的市场反弹,减仓投资者组合中盈利预期恶化的股票。</p></body></html>","source":"wallstreetcn_api","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不过是又一次熊市反弹”!大摩:美股这波上涨空间有限</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不过是又一次熊市反弹”!大摩:美股这波上涨空间有限\n</h2>\n\n<h4 class=\"meta\">\n\n\n2022-05-31 21:08 北京时间 <a href=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60801><strong>华尔街见闻</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针对近期美股反弹,大摩空头Michael Wilson警告称,由于增长风险仍然普遍存在,美股在熊市反弹行情中上涨空间有限。Michael Wilson在本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除了超卖反弹之外,上周美股反弹的主要理由是美联储可能正在考虑9月份暂停加息。但目前的通胀水平对美联储来说仍然太高,目前市场的关键问题是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盈利预期过高。Wilson预计,标普500指数在本次反弹中将触及4250—...</p>\n\n<a href=\"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60801\">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4f6ec6e99c0c8b9feb7f296b78c65a54","relate_stocks":{".DJI":"道琼斯",".SPX":"S&P 500 Index",".IXIC":"NASDAQ Composite"},"source_url":"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60801","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2239175755","content_text":"针对近期美股反弹,大摩空头Michael Wilson警告称,由于增长风险仍然普遍存在,美股在熊市反弹行情中上涨空间有限。Michael Wilson在本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除了超卖反弹之外,上周美股反弹的主要理由是美联储可能正在考虑9月份暂停加息。但目前的通胀水平对美联储来说仍然太高,目前市场的关键问题是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盈利预期过高。Wilson预计,标普500指数在本次反弹中将触及4250—4300点的最高点,较上周五收盘上涨3.4%。纳指和小盘股的反弹幅度可能会更大。但其提醒称,无论投资者期待什么,股市下跌的整体趋势恐难改变,上周美股亮眼的表现最终将被证明仅是熊市中的小幅反弹。标普500到8月中旬可能重回3400点,较目前水平下跌18%。Wilson整体依然维持之前看空观点。在之前的报告中,Wilson认为至少要等到标普500跌到3500点以下,才能触发“美联储看跌期权”行权(即逼迫美联储救市时的点位)。这背后主要是由于通胀的持续抬升导致美联储面临比过去救市时更加复杂的局面。抗通胀更高的优先级别使得美联储短期内不会由“由鹰转鸽”。其认为考虑到盈利周期时间点,美股下跌最快将在第二季度财报季结束时完成,标普500需跌落至3400点才能更准确地反映未来盈利风险的水平。交易员应利用近期出现的市场反弹,减仓投资者组合中盈利预期恶化的股票。","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11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14822456,"gmtCreate":1653494210277,"gmtModify":1653494210277,"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史,现今哪个国家还因为新冠而封锁城市","listText":"史,现今哪个国家还因为新冠而封锁城市","text":"史,现今哪个国家还因为新冠而封锁城市","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14822456","repostId":"2238594819","repostType":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23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12272390,"gmtCreate":1652370878310,"gmtModify":165237087831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最后一句关键","listText":"最后一句关键","text":"最后一句关键","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12272390","repostId":"1179868138","repostType":2,"repost":{"id":"1179868138","kind":"news","weMediaInfo":{"introduction":"中国大陆领先的金融数据、信息和软件服务企业,总部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home_visible":1,"media_name":"Wind万得","id":"99","head_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c71e30d1317b4a5cb20a41998e10ac68"},"pubTimestamp":1652363112,"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1179868138?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2-05-12 21:45","market":"us","language":"zh","title":"对比2000年和2008年,美国科技股抛售会变得更猛烈吗?","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79868138","media":"Wind万得","summary":"香港万得通讯社综合报道,在美国股市近期的抛售潮中,科技股是最大受害者之一,其当前遭受的重创容易让人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和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期的崩盘。被视为反映美股表现主要指标的标普500指数正","content":"<html><head></head><body><p>香港万得通讯社综合报道,在美国股市近期的抛售潮中,科技股是最大受害者之一,其当前遭受的重创容易让人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和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期的崩盘。</p><p>被视为反映美股表现主要指标的标普500指数正快速滑向熊市领域,该指数自今年年初触及峰值以来已下跌近18%。而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跌幅更大,已然坠入熊市,该指数较去年11月创下的历史高位下挫29%,年初迄今跌超27%,4月还创出2008年10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p><p>据Barron's,衡量抛售程度的市场宽度指标显示,截至本周二,约75%的纳指成分股价格比52周高点低20%以上,同时,84%的成分股交投于200日移动均线下方。</p><p>美联储为遏制通胀而积极收紧货币政策被认为是造成本轮股市疲软的主要原因。继3月首先加息25个基点之后,美联储又在5月会议上大幅加息50个基点,并暗示未来可能会进行类似幅度的加息,此外,该央行还将缩减其庞大的资产负债表规模。</p><p>美联储紧缩预期推动美国国债收益率走高,削弱了股票、尤其是科技股和其他高成长股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对美联储激进加息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大幅放缓甚至衰退的担忧也加大了股市的抛压。鉴于最新CPI数据显示美国通胀率仍处于40年高位附近,美联储暂时不太可能逆转其当前的政策路径,这不免令人担心股市跌势还未到尽头。</p><p>与2008年和本世纪初时的熊市相比,纳指目前的跌幅远远低于当时。据Barron's,在那两次熊市中,纳指从巅峰到谷底分别下跌了59%和78%。</p><p>Barron's报道称,纳指从去年11月峰值开始下行到现在的这些交易日里下跌了29%,而在2008年和2000年的抛售潮中,在相似长度的交易日里,该指数较当时的峰值分别只下跌了17%和19%。Barron's指出,这并不意味着纳指本轮的跌势更快,因为在2000年初时,纳指曾在3月至5月短短52天里就大跌37%,之后指数开启反弹,到8月底收复了近一半失地。但是,进入2000年9月后,形势急转直下,纳指重拾跌势,并一直持续到2002年10月,在此期间该指数较2000年3月高点暴跌近80%。类似的“下跌、反弹、再下跌”的行情也在2008年熊市期间上演,尽管持续时间短得多。</p><p>Barron's指出,如果历史有借鉴意义的话,那么纳指在未来几个月内出现的任何反弹都可能不会给投资者带来安心的理由。</p><p>从波动性来看,虽然今年市场剧烈震荡,但尚未达到2000年的水平。2022年至今,纳指最大单日跌幅为5月5日录得的5%。而在2000年,该指数有13天下跌超过5%,2001年还有8天。2000年4月14日,纳指单日重挫9.7%,创近几十年来第二差单日表现,仅次于2020年3月16日12.3%的跌幅。</p><p>值得注意的是,科技行业大佬已经开始预警。曾执掌全球最大科技对冲基金的Dan Benton称,通胀升温、利率上升不利于市场。<a href=\"https://laohu8.com/S/MSFT\">微软</a>联合创始人比尔· 盖兹表示,加息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放缓,在这样的情况下熊市恐怕会强势来袭。<a href=\"https://laohu8.com/S/AMZN\">亚马逊</a>创始人贝索斯警告说,科技股的多头行情一旦结束,可能带来痛苦的教训。</p><p>不过,也有好消息。据Barron's指出,如今科技公司的财务状况要好得多,科技股的估值也比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破灭前便宜。1999年底时,纳指的预期市盈率超过100倍,而去年11月该指数接近其最新的峰值时,预期市盈率仅为33倍。</p></body></html>","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对比2000年和2008年,美国科技股抛售会变得更猛烈吗?</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对比2000年和2008年,美国科技股抛售会变得更猛烈吗?\n</h2>\n\n<h4 class=\"meta\">\n\n\n<a class=\"head\" href=\"https://laohu8.com/wemedia/99\">\n\n\n<div class=\"h-thumb\" style=\"background-image: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c71e30d1317b4a5cb20a41998e10ac68);background-size:cover;\"></div>\n\n<div class=\"h-content\">\n<p class=\"h-name\">Wind万得 </p>\n<p class=\"h-time\">2022-05-12 21:45</p>\n</div>\n\n</a>\n\n\n</h4>\n\n</header>\n<article>\n<html><head></head><body><p>香港万得通讯社综合报道,在美国股市近期的抛售潮中,科技股是最大受害者之一,其当前遭受的重创容易让人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和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期的崩盘。</p><p>被视为反映美股表现主要指标的标普500指数正快速滑向熊市领域,该指数自今年年初触及峰值以来已下跌近18%。而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跌幅更大,已然坠入熊市,该指数较去年11月创下的历史高位下挫29%,年初迄今跌超27%,4月还创出2008年10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p><p>据Barron's,衡量抛售程度的市场宽度指标显示,截至本周二,约75%的纳指成分股价格比52周高点低20%以上,同时,84%的成分股交投于200日移动均线下方。</p><p>美联储为遏制通胀而积极收紧货币政策被认为是造成本轮股市疲软的主要原因。继3月首先加息25个基点之后,美联储又在5月会议上大幅加息50个基点,并暗示未来可能会进行类似幅度的加息,此外,该央行还将缩减其庞大的资产负债表规模。</p><p>美联储紧缩预期推动美国国债收益率走高,削弱了股票、尤其是科技股和其他高成长股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对美联储激进加息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大幅放缓甚至衰退的担忧也加大了股市的抛压。鉴于最新CPI数据显示美国通胀率仍处于40年高位附近,美联储暂时不太可能逆转其当前的政策路径,这不免令人担心股市跌势还未到尽头。</p><p>与2008年和本世纪初时的熊市相比,纳指目前的跌幅远远低于当时。据Barron's,在那两次熊市中,纳指从巅峰到谷底分别下跌了59%和78%。</p><p>Barron's报道称,纳指从去年11月峰值开始下行到现在的这些交易日里下跌了29%,而在2008年和2000年的抛售潮中,在相似长度的交易日里,该指数较当时的峰值分别只下跌了17%和19%。Barron's指出,这并不意味着纳指本轮的跌势更快,因为在2000年初时,纳指曾在3月至5月短短52天里就大跌37%,之后指数开启反弹,到8月底收复了近一半失地。但是,进入2000年9月后,形势急转直下,纳指重拾跌势,并一直持续到2002年10月,在此期间该指数较2000年3月高点暴跌近80%。类似的“下跌、反弹、再下跌”的行情也在2008年熊市期间上演,尽管持续时间短得多。</p><p>Barron's指出,如果历史有借鉴意义的话,那么纳指在未来几个月内出现的任何反弹都可能不会给投资者带来安心的理由。</p><p>从波动性来看,虽然今年市场剧烈震荡,但尚未达到2000年的水平。2022年至今,纳指最大单日跌幅为5月5日录得的5%。而在2000年,该指数有13天下跌超过5%,2001年还有8天。2000年4月14日,纳指单日重挫9.7%,创近几十年来第二差单日表现,仅次于2020年3月16日12.3%的跌幅。</p><p>值得注意的是,科技行业大佬已经开始预警。曾执掌全球最大科技对冲基金的Dan Benton称,通胀升温、利率上升不利于市场。<a href=\"https://laohu8.com/S/MSFT\">微软</a>联合创始人比尔· 盖兹表示,加息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放缓,在这样的情况下熊市恐怕会强势来袭。<a href=\"https://laohu8.com/S/AMZN\">亚马逊</a>创始人贝索斯警告说,科技股的多头行情一旦结束,可能带来痛苦的教训。</p><p>不过,也有好消息。据Barron's指出,如今科技公司的财务状况要好得多,科技股的估值也比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破灭前便宜。1999年底时,纳指的预期市盈率超过100倍,而去年11月该指数接近其最新的峰值时,预期市盈率仅为33倍。</p></body></html>\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3e90f0093c95026e18203fb8d91b976d","relate_stocks":{".DJI":"道琼斯"},"source_url":"","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79868138","content_text":"香港万得通讯社综合报道,在美国股市近期的抛售潮中,科技股是最大受害者之一,其当前遭受的重创容易让人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和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期的崩盘。被视为反映美股表现主要指标的标普500指数正快速滑向熊市领域,该指数自今年年初触及峰值以来已下跌近18%。而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跌幅更大,已然坠入熊市,该指数较去年11月创下的历史高位下挫29%,年初迄今跌超27%,4月还创出2008年10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据Barron's,衡量抛售程度的市场宽度指标显示,截至本周二,约75%的纳指成分股价格比52周高点低20%以上,同时,84%的成分股交投于200日移动均线下方。美联储为遏制通胀而积极收紧货币政策被认为是造成本轮股市疲软的主要原因。继3月首先加息25个基点之后,美联储又在5月会议上大幅加息50个基点,并暗示未来可能会进行类似幅度的加息,此外,该央行还将缩减其庞大的资产负债表规模。美联储紧缩预期推动美国国债收益率走高,削弱了股票、尤其是科技股和其他高成长股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对美联储激进加息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大幅放缓甚至衰退的担忧也加大了股市的抛压。鉴于最新CPI数据显示美国通胀率仍处于40年高位附近,美联储暂时不太可能逆转其当前的政策路径,这不免令人担心股市跌势还未到尽头。与2008年和本世纪初时的熊市相比,纳指目前的跌幅远远低于当时。据Barron's,在那两次熊市中,纳指从巅峰到谷底分别下跌了59%和78%。Barron's报道称,纳指从去年11月峰值开始下行到现在的这些交易日里下跌了29%,而在2008年和2000年的抛售潮中,在相似长度的交易日里,该指数较当时的峰值分别只下跌了17%和19%。Barron's指出,这并不意味着纳指本轮的跌势更快,因为在2000年初时,纳指曾在3月至5月短短52天里就大跌37%,之后指数开启反弹,到8月底收复了近一半失地。但是,进入2000年9月后,形势急转直下,纳指重拾跌势,并一直持续到2002年10月,在此期间该指数较2000年3月高点暴跌近80%。类似的“下跌、反弹、再下跌”的行情也在2008年熊市期间上演,尽管持续时间短得多。Barron's指出,如果历史有借鉴意义的话,那么纳指在未来几个月内出现的任何反弹都可能不会给投资者带来安心的理由。从波动性来看,虽然今年市场剧烈震荡,但尚未达到2000年的水平。2022年至今,纳指最大单日跌幅为5月5日录得的5%。而在2000年,该指数有13天下跌超过5%,2001年还有8天。2000年4月14日,纳指单日重挫9.7%,创近几十年来第二差单日表现,仅次于2020年3月16日12.3%的跌幅。值得注意的是,科技行业大佬已经开始预警。曾执掌全球最大科技对冲基金的Dan Benton称,通胀升温、利率上升不利于市场。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 盖兹表示,加息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放缓,在这样的情况下熊市恐怕会强势来袭。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警告说,科技股的多头行情一旦结束,可能带来痛苦的教训。不过,也有好消息。据Barron's指出,如今科技公司的财务状况要好得多,科技股的估值也比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破灭前便宜。1999年底时,纳指的预期市盈率超过100倍,而去年11月该指数接近其最新的峰值时,预期市盈率仅为33倍。","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04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18276910,"gmtCreate":1651070336681,"gmtModify":1651070516678,"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你说的是A股吧","listText":"你说的是A股吧","text":"你说的是A股吧","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18276910","repostId":"1163628215","repostType":2,"repost":{"id":"1163628215","kind":"news","weMediaInfo":{"introduction":"追踪全球财经热点,精选影响您财富的资讯,投资理财必备神器!","home_visible":1,"media_name":"华尔街见闻","id":"1084101182","head_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66809d1f5c2e43e2bdf15820c6d6897e"},"pubTimestamp":1651069891,"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1163628215?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2-04-27 22:31","market":"us","language":"zh","title":"抄底就被埋!今年美股流血,投资者流泪","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63628215","media":"华尔街见闻","summary":"标普500指数今年有四次至少连续四天都在下跌,如果这种跌幅持续下去,今年对投资者来说将是1984年以来最差的一年。事实证明,如今投资者为抄底美股而付出的代价,比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高。美股","content":"<html><head></head><body><blockquote>标普500指数今年有四次至少连续四天都在下跌,如果这种跌幅持续下去,今年对投资者来说将是1984年以来最差的一年。</blockquote><p>事实证明,如今投资者为抄底美股而付出的代价,比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高。</p><p><b>美股正“血流不止”</b></p><p>2022年,标普500指数的平均下跌时长约为整整2天半,是1974年以来最长的;而每个下跌交易日后的平均反弹幅度为-0.2%,也是近50年来最糟糕的。</p><p>周二美股收盘,纳斯达克100指数跌近4%,至11个月来的最低水平。</p><p>与此同时,企业令人失望的财报业绩也令投资者遭受重创。Alphabet、<a href=\"https://laohu8.com/S/MSFT\">微软</a>和<a href=\"https://laohu8.com/S/TXN\">德州仪器</a>令人失望的财报,使得股市在盘后仍继续下跌。工业巨头<a href=\"https://laohu8.com/S/GE\">通用电气</a>的疲弱业绩、美元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上涨,以及一份显示消费者信心减弱的报告,都令投资者感到十分不安。</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3b09d1b59f75cd67db9adebc654f4ffd\" tg-width=\"840\" tg-height=\"470\" width=\"100%\" height=\"auto\"/></p><p>对于过去习惯于逢低买入的美国投资者来说,这种滋味可不太好受。<b>在2022年的前4个月里,标普500指数先后17次跌至年内低点,是1977年以来最多的次数。同时,该指数有四次至少连续四天都在下跌,如果这种跌幅持续下去,今年对投资者来说将是1984年以来最差的一年。</b></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6bb960b635066bc6f89da1235c7e54f\" tg-width=\"840\" tg-height=\"470\" width=\"100%\" height=\"auto\"/></p><p>据彭博报道,Stifel Nicolaus & Co.的股票衍生品策略师 Brian Donlin 表示:“现在的交易就像一个熊市。反弹时的抛售力度很大,而反弹的幅度越来越小。”</p><p>这与过去10年的情况截然不同:过去10年,所有股市基准指数基本都在下跌后上涨,美联储是最重要的幕后推手。</p><p><b>自金融危机以来,每次一次市场出现麻烦时,美联储都会出手救市,但如今却没有表现出这样的“同情”,而是急于抑制通胀。美联储在今年3月加息,这是至少自1994年以来,美联储首次在股市大跌后的一个月内就迅速启动加息周期。</b></p><p>价格的剧烈波动也是2022年股市的一个标志性特征。Strategas Securities 编制的数据显示,<b>标普500指数在86%的交易时段中至少波动了1%,正处于2009年以来最剧烈和疯狂的一年。</b></p><p><a href=\"https://laohu8.com/S/GS\">高盛</a>合伙人Tony Pasquariello上周五在一份报告中写道:</p><blockquote>量化宽松的派对已经结束,量化紧缩的时代很快就要开始,我们显然已经过渡到一个波动性大幅上升的制度体系。</blockquote><p><b>投资者正在疯狂撤资</b></p><p><b>而持续数天甚至数周的股市下跌,似乎终于影响了市场情绪,投资者正在从逢低买入的麻木状态中清醒过来。</b></p><p>第一季度逢低买入的投资者正以至少2015年以来的最快速度逃离股市。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本月已有近260亿美元从<a href=\"https://laohu8.com/S/PSFF\">Pacer Swan SOS Fund of Funds ETF|ETF</a>基金中撤出。</p><p>彭博表示,虽然包括 Vanguard <a href=\"https://laohu8.com/S/CSPX.UK\">标普500 ETF</a> 和 <a href=\"https://laohu8.com/S/EEME\">iShares</a> Core 标普500 ETF 在内的ETF部分资金流出,可能是由税收驱动的,但至少金融精选行业 SPDR基金(XLF)和 <a href=\"https://laohu8.com/S/EGRW\">iShares</a> Russell 2000 ETF 的资金流出是由投资者情绪驱动的。</p><p><b>但并非所有人都放弃了这种经过时间考验的逢低买入策略。</b><a href=\"https://laohu8.com/S/JPM\">摩根大通</a>的Marko Kolanovic是华尔街最坚定的多头策略师之一,他周一敦促客户增持股票,称市场可能在未来几天反弹,收复上周的失地。</p><p><b>尽管自2020年疫情使得股市触底以来,美国股市在两年内出现了惊人的99%的反弹幅度,看起来是有利可图,但抄底捞金的风险越来越大。</b>在本月早些时候短暂喘息之后,股市重新开始暴跌,标普500指数接近今年的低点,纳斯达克100指数重回2021年5月的水平。</p><p>彭博指出,虽然从长期来看,多头可能最终会获利,但市场的疲软仍会让人神经紧张。</p><p>据彭博报道,瑞穗国际多元资产策略主管Peter Chatwell表示:</p><blockquote>毫无疑问,市场的感觉已经转变。在股市中,“逢高卖出”似乎更有利可图。</blockquote><blockquote>我们预计熊市将持续到第二季度,只有当通胀风险显示出快要见顶的实质性迹象时,这种情况才会在下半年转为轻微的风险反弹。</blockquote></body></html>","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抄底就被埋!今年美股流血,投资者流泪</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抄底就被埋!今年美股流血,投资者流泪\n</h2>\n\n<h4 class=\"meta\">\n\n2022-04-27 22:31 北京时间 <strong>华尔街见闻</strong>\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标普500指数今年有四次至少连续四天都在下跌,如果这种跌幅持续下去,今年对投资者来说将是1984年以来最差的一年。事实证明,如今投资者为抄底美股而付出的代价,比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高。美股正“血流不止”2022年,标普500指数的平均下跌时长约为整整2天半,是1974年以来最长的;而每个下跌交易日后的平均反弹幅度为-0.2%,也是近50年来最糟糕的。周二美股收盘,纳斯达克100指数跌近...</p>\n\n<a href=\"\">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8563c55eda230bf12ce63dc5314b95d0","relate_stocks":{".IXIC":"NASDAQ Composite",".SPX":"S&P 500 Index",".DJI":"道琼斯"},"source_url":"","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63628215","content_text":"标普500指数今年有四次至少连续四天都在下跌,如果这种跌幅持续下去,今年对投资者来说将是1984年以来最差的一年。事实证明,如今投资者为抄底美股而付出的代价,比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高。美股正“血流不止”2022年,标普500指数的平均下跌时长约为整整2天半,是1974年以来最长的;而每个下跌交易日后的平均反弹幅度为-0.2%,也是近50年来最糟糕的。周二美股收盘,纳斯达克100指数跌近4%,至11个月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企业令人失望的财报业绩也令投资者遭受重创。Alphabet、微软和德州仪器令人失望的财报,使得股市在盘后仍继续下跌。工业巨头通用电气的疲弱业绩、美元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上涨,以及一份显示消费者信心减弱的报告,都令投资者感到十分不安。对于过去习惯于逢低买入的美国投资者来说,这种滋味可不太好受。在2022年的前4个月里,标普500指数先后17次跌至年内低点,是1977年以来最多的次数。同时,该指数有四次至少连续四天都在下跌,如果这种跌幅持续下去,今年对投资者来说将是1984年以来最差的一年。据彭博报道,Stifel Nicolaus & Co.的股票衍生品策略师 Brian Donlin 表示:“现在的交易就像一个熊市。反弹时的抛售力度很大,而反弹的幅度越来越小。”这与过去10年的情况截然不同:过去10年,所有股市基准指数基本都在下跌后上涨,美联储是最重要的幕后推手。自金融危机以来,每次一次市场出现麻烦时,美联储都会出手救市,但如今却没有表现出这样的“同情”,而是急于抑制通胀。美联储在今年3月加息,这是至少自1994年以来,美联储首次在股市大跌后的一个月内就迅速启动加息周期。价格的剧烈波动也是2022年股市的一个标志性特征。Strategas Securities 编制的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在86%的交易时段中至少波动了1%,正处于2009年以来最剧烈和疯狂的一年。高盛合伙人Tony Pasquariello上周五在一份报告中写道:量化宽松的派对已经结束,量化紧缩的时代很快就要开始,我们显然已经过渡到一个波动性大幅上升的制度体系。投资者正在疯狂撤资而持续数天甚至数周的股市下跌,似乎终于影响了市场情绪,投资者正在从逢低买入的麻木状态中清醒过来。第一季度逢低买入的投资者正以至少2015年以来的最快速度逃离股市。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本月已有近260亿美元从Pacer Swan SOS Fund of Funds ETF|ETF基金中撤出。彭博表示,虽然包括 Vanguard 标普500 ETF 和 iShares Core 标普500 ETF 在内的ETF部分资金流出,可能是由税收驱动的,但至少金融精选行业 SPDR基金(XLF)和 iShares Russell 2000 ETF 的资金流出是由投资者情绪驱动的。但并非所有人都放弃了这种经过时间考验的逢低买入策略。摩根大通的Marko Kolanovic是华尔街最坚定的多头策略师之一,他周一敦促客户增持股票,称市场可能在未来几天反弹,收复上周的失地。尽管自2020年疫情使得股市触底以来,美国股市在两年内出现了惊人的99%的反弹幅度,看起来是有利可图,但抄底捞金的风险越来越大。在本月早些时候短暂喘息之后,股市重新开始暴跌,标普500指数接近今年的低点,纳斯达克100指数重回2021年5月的水平。彭博指出,虽然从长期来看,多头可能最终会获利,但市场的疲软仍会让人神经紧张。据彭博报道,瑞穗国际多元资产策略主管Peter Chatwell表示:毫无疑问,市场的感觉已经转变。在股市中,“逢高卖出”似乎更有利可图。我们预计熊市将持续到第二季度,只有当通胀风险显示出快要见顶的实质性迹象时,这种情况才会在下半年转为轻微的风险反弹。","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99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19736028,"gmtCreate":1649427537660,"gmtModify":1649428041912,"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唱空美股是政治正确","listText":"唱空美股是政治正确","text":"唱空美股是政治正确","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19736028","repostId":"2225540303","repostType":2,"repost":{"id":"2225540303","kind":"highlight","pubTimestamp":1649405692,"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2225540303?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2-04-08 16:14","market":"hk","language":"zh","title":"要想获取投资高收益 4月关注哪些经济指标?","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2225540303","media":"智通财经网","summary":"景顺(Invesco)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Kristina Hooper给出了一些需要密切关注的全球经济指标。","content":"<html><body><div> <p>随着经济从新冠疫情中逐渐恢复,投资者对市场的关注度逐渐上升,如何把握全球经济形势及基本走向?如何能够在投资中快速获益?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一些全球经济指标,来判断市场走势,从而快速做出战略决策。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景顺(Invesco)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Kristina Hooper给出了一些建议。</p><p>以下是景顺认为值得关注的全球指标:</p><p><strong>欧洲经济数据</strong></p><p>欧洲处于俄乌危机的震中,欧元区经济显然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衰退风险。市场已经看到经济信心疲软,这很容易转化为经济活动的下滑。欧元区3月经济景气指数反映了这种恶化的情绪。由于消费者信心大幅下降,3月份该指数下降5.5点,至108.5。因此,应该关注欧洲的经济数据,尤其是消费者支出,因为这似乎是一个真正疲软的领域。另外,3月份的经济不确定性指数也急剧上升,上升10.7点至25.8。通常情况下,当经济不确定性上升时,资本支出会减少。因此,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这些情绪指标和商业投资。</p><p><strong>与能源生产有关的地缘政治发展</strong></p><p>很明显,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是经济学家和战略家们关注的焦点,因为它们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很多人担心油价会升至每桶150美元以上,但有必要指出的是,从历史上看,油价很少能在每桶100美元以上持续很长时间。高价格往往会减少需求,增加供应。</p><p>增加供应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地缘政治谈判,因此需要密切关注这些事态发展。虽然地缘政治的发展可能推高能源价格,如欧盟决定不再购买俄罗斯的能源,或者如果俄罗斯拒绝向欧盟出售能源。但美国这样的国家如果在短期内减少对化石燃料影响环境的关注,并允许更多的能源生产,则可以通过增加供应来使能源价格下降。美国和欧洲国家也可以放松对伊朗和委内瑞拉等国的制裁,以增加能源供应。目前,美国已经宣布计划大幅增加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石油释放量。</p><p><strong>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strong></p><p>供应链中断会对供应产生重大影响,也可能导致通胀压力。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前,全球供应链某些环节的供应中断已经开始改善。然而,最近一波新冠疫情使供应链问题再次恶化。最近,纽约联储创建了一个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2月份的最新数据显示,自2021年12月以来,全球供应链压力有所缓解。但是,由于俄乌站增和新冠疫情封锁,预计3月份的数据将会恶化。</p><p>这是一个有助于了解供应链中断程度的有用指标,这当然会对通胀产生影响。也就是说,这是对全球供应链的全局评估,这包括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为来源的运输成本,以及从主要经济体(中国、欧元区、日本、韩国、英国和美国)的PMI数据中提取的交货时间和积压订单量。这些指数由于没有给予投资者具体的压力感,因此个体存在局限性。</p><p><strong>集装箱价格</strong></p><p>除了供应链中断,密切关注集装箱运输价格也很重要。它们反映了多种因素,包括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短缺)以及油价。此外,由于运输成本的上升往往会增加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格,运输成本在通胀压力方面也会发挥重要作用。关注波罗的海货运指数(Freightose Baltic Index)、全球集装箱运价指数(Global Container Freight Index)、世界集装箱指数(the World Container Index)以及特定航线的集装箱成本。好消息是,集装箱价格自几个月前达到峰值以来已有所回落,尽管仍远高于疫情爆发前的水平。</p><p><strong>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strong></p><p>密歇根大学每月对消费者进行调查,询问他们认为现在是购买主要家用耐用品和汽车的好时机还是坏时机(两个独立的调查问题)。最近几个月,我们看到指数暴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表示现在不是购买这些商品的好时机。这对于降低通胀压力可能是积极的;这意味着,除非有必要,家庭将推迟购买大件商品。请记住,在通胀环境下的消费者通常会更快地购买商品,因为他们预计未来价格会上涨。需求的减少可能有助于缓解通胀压力。</p><p><strong>美国通胀预期</strong></p><p>美联储希望确保长期通胀预期保持良好稳定。当然,美联储遵循不同的从基于市场的到基于各种从经济学家到商界领袖再到消费者调查的通胀预期指标。然而,美联储最关心的仍然是消费者的通胀预期,因为它们是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纽约联储消费者调查和密歇根大学消费者通胀预期调查,尤其是长期预期,可能非常有用。截至目前,美国密歇根大学5-10年期通胀率预期仍处于高位,但似乎相对稳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预期可能会改变,通胀仍处于高位。</p><p><strong>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strong></p><p>众所周知,上周美国2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这可能是市场预期美国经济将恶化的一个指标。然而,其他收益率曲线似乎是健康的。密切关注收益率曲线,看看是否所有收益率曲线最终都出现倒挂。尤其需要密切关注3个月/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因为一些经济学家历来依赖这个指标来预测衰退。此外,遵循收益率曲线,倒挂需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具有预测性,而倒挂历来都不是股票可靠的卖出信号。在过去60年里,从2年期/10年期收益率曲线最初倒挂到衰退开始的时间中值为18个月。</p><p><strong>美国就业形势</strong></p><p>3月份的就业报告为美联储在5月份加息50个基点提供了两个理由。首先,该报告显示了创造就业的力量。美国3月非农就业人口新增43.1万,2月非农就业人数修正至75万人。其次,当月平均时薪增长了0.4%。</p><p>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更激进的全年利率路径已成定案。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仍然是美联储过于激进,而让美国陷入衰退。因此,预计美联储将尽最大努力避免经济衰退并通过其行动依赖数据来设计“软着陆”,这意味着需要密切关注就业报告,寻找未来几个月的疲软迹象。就业市场的任何明显疲软都可能成为美联储在今年晚些时候放缓紧缩计划的一个原因,因此我们需密切关注3月份的强劲势头是否持续还是逆转。相反,如果工资继续快速增长,美联储可能会担心可能出现工资-价格螺旋上升(工资上涨导致价格进一步上涨,进而导致工资进一步上涨的现象),这可能会导致美联储采取更激进的紧缩措施。</p><p><strong>结论</strong></p><p>在美国,四月是金融知识普及月,但在全球范围内,金融知识普及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希望这份“名单”能够帮助投资者理解这个充满挑战的经济环境。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尽管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战略决策,但它们的长期影响不大。长期来看,投资者的重点应该是保持投资组合在三大资产类别内的多样化,以帮助实现投资目标。</p> </div></body></html>","source":"highlight_zhitongcaijin","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要想获取投资高收益 4月关注哪些经济指标?</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要想获取投资高收益 4月关注哪些经济指标?\n</h2>\n\n<h4 class=\"meta\">\n\n\n2022-04-08 16:14 北京时间 <a href=http://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698258.html><strong>智通财经网</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随着经济从新冠疫情中逐渐恢复,投资者对市场的关注度逐渐上升,如何把握全球经济形势及基本走向?如何能够在投资中快速获益?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一些全球经济指标,来判断市场走势,从而快速做出战略决策。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景顺(Invesco)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Kristina Hooper给出了一些建议。以下是景顺认为值得关注的全球指标:欧洲经济数据欧洲处于俄乌危机的震中,欧元区经济显然面临着越来越大...</p>\n\n<a href=\"http://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698258.html\">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img.zhitongcaijing.com/image/20220408/20220408161716_67759.png?x-oss-process=image/format,jpg/quality,Q_80/resize,w_250","relate_stocks":{"161125":"标普500","513500":"标普500ETF","UPRO":"三倍做多标普500ETF","QID":"纳指两倍做空ETF","SH":"标普500反向ETF","IVV":"标普500指数ETF",".DJI":"道琼斯","SSO":"两倍做多标普500ETF",".IXIC":"NASDAQ Composite","SPXU":"三倍做空标普500ETF","BK4534":"瑞士信贷持仓","OEX":"标普100",".SPX":"S&P 500 Index","OEF":"标普100指数ETF-iShares","DXD":"道指两倍做空ETF","SQQQ":"纳指三倍做空ETF","QLD":"纳指两倍做多ETF","PSQ":"纳指反向ETF","SPY":"标普500ETF","BK4559":"巴菲特持仓","DDM":"道指两倍做多ETF","SDOW":"道指三倍做空ETF-ProShares","BK4550":"红杉资本持仓","DJX":"1/100道琼斯","SDS":"两倍做空标普500ETF","TQQQ":"纳指三倍做多ETF","DOG":"道指反向ETF","QQQ":"纳指100ETF","BK4581":"高盛持仓","BK4504":"桥水持仓","UDOW":"道指三倍做多ETF-ProShares"},"source_url":"http://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698258.html","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6ca2dcdccfa2217fb20a0351f4efe814","article_id":"2225540303","content_text":"随着经济从新冠疫情中逐渐恢复,投资者对市场的关注度逐渐上升,如何把握全球经济形势及基本走向?如何能够在投资中快速获益?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一些全球经济指标,来判断市场走势,从而快速做出战略决策。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景顺(Invesco)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Kristina Hooper给出了一些建议。以下是景顺认为值得关注的全球指标:欧洲经济数据欧洲处于俄乌危机的震中,欧元区经济显然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衰退风险。市场已经看到经济信心疲软,这很容易转化为经济活动的下滑。欧元区3月经济景气指数反映了这种恶化的情绪。由于消费者信心大幅下降,3月份该指数下降5.5点,至108.5。因此,应该关注欧洲的经济数据,尤其是消费者支出,因为这似乎是一个真正疲软的领域。另外,3月份的经济不确定性指数也急剧上升,上升10.7点至25.8。通常情况下,当经济不确定性上升时,资本支出会减少。因此,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这些情绪指标和商业投资。与能源生产有关的地缘政治发展很明显,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是经济学家和战略家们关注的焦点,因为它们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很多人担心油价会升至每桶150美元以上,但有必要指出的是,从历史上看,油价很少能在每桶100美元以上持续很长时间。高价格往往会减少需求,增加供应。增加供应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地缘政治谈判,因此需要密切关注这些事态发展。虽然地缘政治的发展可能推高能源价格,如欧盟决定不再购买俄罗斯的能源,或者如果俄罗斯拒绝向欧盟出售能源。但美国这样的国家如果在短期内减少对化石燃料影响环境的关注,并允许更多的能源生产,则可以通过增加供应来使能源价格下降。美国和欧洲国家也可以放松对伊朗和委内瑞拉等国的制裁,以增加能源供应。目前,美国已经宣布计划大幅增加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石油释放量。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供应链中断会对供应产生重大影响,也可能导致通胀压力。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前,全球供应链某些环节的供应中断已经开始改善。然而,最近一波新冠疫情使供应链问题再次恶化。最近,纽约联储创建了一个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2月份的最新数据显示,自2021年12月以来,全球供应链压力有所缓解。但是,由于俄乌站增和新冠疫情封锁,预计3月份的数据将会恶化。这是一个有助于了解供应链中断程度的有用指标,这当然会对通胀产生影响。也就是说,这是对全球供应链的全局评估,这包括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为来源的运输成本,以及从主要经济体(中国、欧元区、日本、韩国、英国和美国)的PMI数据中提取的交货时间和积压订单量。这些指数由于没有给予投资者具体的压力感,因此个体存在局限性。集装箱价格除了供应链中断,密切关注集装箱运输价格也很重要。它们反映了多种因素,包括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短缺)以及油价。此外,由于运输成本的上升往往会增加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格,运输成本在通胀压力方面也会发挥重要作用。关注波罗的海货运指数(Freightose Baltic Index)、全球集装箱运价指数(Global Container Freight Index)、世界集装箱指数(the World Container Index)以及特定航线的集装箱成本。好消息是,集装箱价格自几个月前达到峰值以来已有所回落,尽管仍远高于疫情爆发前的水平。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密歇根大学每月对消费者进行调查,询问他们认为现在是购买主要家用耐用品和汽车的好时机还是坏时机(两个独立的调查问题)。最近几个月,我们看到指数暴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表示现在不是购买这些商品的好时机。这对于降低通胀压力可能是积极的;这意味着,除非有必要,家庭将推迟购买大件商品。请记住,在通胀环境下的消费者通常会更快地购买商品,因为他们预计未来价格会上涨。需求的减少可能有助于缓解通胀压力。美国通胀预期美联储希望确保长期通胀预期保持良好稳定。当然,美联储遵循不同的从基于市场的到基于各种从经济学家到商界领袖再到消费者调查的通胀预期指标。然而,美联储最关心的仍然是消费者的通胀预期,因为它们是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纽约联储消费者调查和密歇根大学消费者通胀预期调查,尤其是长期预期,可能非常有用。截至目前,美国密歇根大学5-10年期通胀率预期仍处于高位,但似乎相对稳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预期可能会改变,通胀仍处于高位。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众所周知,上周美国2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这可能是市场预期美国经济将恶化的一个指标。然而,其他收益率曲线似乎是健康的。密切关注收益率曲线,看看是否所有收益率曲线最终都出现倒挂。尤其需要密切关注3个月/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因为一些经济学家历来依赖这个指标来预测衰退。此外,遵循收益率曲线,倒挂需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具有预测性,而倒挂历来都不是股票可靠的卖出信号。在过去60年里,从2年期/10年期收益率曲线最初倒挂到衰退开始的时间中值为18个月。美国就业形势3月份的就业报告为美联储在5月份加息50个基点提供了两个理由。首先,该报告显示了创造就业的力量。美国3月非农就业人口新增43.1万,2月非农就业人数修正至75万人。其次,当月平均时薪增长了0.4%。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更激进的全年利率路径已成定案。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仍然是美联储过于激进,而让美国陷入衰退。因此,预计美联储将尽最大努力避免经济衰退并通过其行动依赖数据来设计“软着陆”,这意味着需要密切关注就业报告,寻找未来几个月的疲软迹象。就业市场的任何明显疲软都可能成为美联储在今年晚些时候放缓紧缩计划的一个原因,因此我们需密切关注3月份的强劲势头是否持续还是逆转。相反,如果工资继续快速增长,美联储可能会担心可能出现工资-价格螺旋上升(工资上涨导致价格进一步上涨,进而导致工资进一步上涨的现象),这可能会导致美联储采取更激进的紧缩措施。结论在美国,四月是金融知识普及月,但在全球范围内,金融知识普及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希望这份“名单”能够帮助投资者理解这个充满挑战的经济环境。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尽管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战略决策,但它们的长期影响不大。长期来看,投资者的重点应该是保持投资组合在三大资产类别内的多样化,以帮助实现投资目标。","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9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32046263,"gmtCreate":1646177443354,"gmtModify":164618455395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格罗斯说:我可没说超过2%应当多谨慎","listText":"格罗斯说:我可没说超过2%应当多谨慎","text":"格罗斯说:我可没说超过2%应当多谨慎","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32046263","repostId":"2216146174","repostType":2,"repost":{"id":"2216146174","kind":"news","pubTimestamp":1646177145,"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2216146174?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2-03-02 07:25","market":"sh","language":"zh","title":"格罗斯出版回忆录谈及被解雇经历,警告高通胀之下应谨慎","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2216146174","media":"市场资讯","summary":"曾被称为“债市之王”的比尔·格罗斯在他自己出版的一本书中警告投资者要谨慎行事,并调低对回报的预期。现年77岁的格罗斯在这本名为《屹立不倒》的回忆录中写道,在政府债务不断膨胀的情况下,通胀率可能会保持高位,美联储2%的目标将成为“幻影”。格罗斯不愿透露2017年达成的保密协议的细节,他说“这笔钱并不重要,但被解雇的耻辱很难承受。”格罗斯之后跳槽到了现在名为骏利亨德森集团的公司。","content":"<html><head></head><body><p>曾被称为“债市之王”的比尔·格罗斯在他自己出版的一本书中警告投资者要谨慎行事,并调低对回报的预期。这本书涉及了诸多话题,其中包括他从<a href=\"https://laohu8.com/S/601099\">太平洋</a>投资管理公司 (Pimco)离职的不愉快经历。</p><p>现年77岁的格罗斯在这本名为《屹立不倒》(I’m Still Standing)的回忆录中写道,在政府债务不断膨胀的情况下,通胀率可能会保持高位,美联储2%的目标将成为“幻影”。格罗斯称债务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病毒”,他说,除非美联储继续购买债券,否则未来几十年美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可能上升一倍以上。</p><p>“股市,甚至债券都可以在低至温和的未来通胀环境下繁荣发展,”这位亿万富豪写道。 “但任何超过3%或更高的水平”都会威胁到市场。 “不要太兴奋。”</p><p>美国1月消费者价格上涨7.5%,创下四十年来最大涨幅,也导致股票和债券出现罕见的同步下跌。彭博跟踪股票和债券各60-40配置比例投资组合的一项指数,今年以来已下跌6.7%,迈向2008年以来的最差年度回报率。</p><p>格罗斯在1971年与他人共同创立了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Newport Beach的Pimco,将其打造成一家固定收益巨头,攀升至<a href=\"https://laohu8.com/S/JRJC\">金融界</a>的巅峰。在与其他高管发生冲突后,他于2014年离职。</p><p>他写道,他被从Pimco赶走,至少部分原因是他与母公司安联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发生冲突。格罗斯回忆说,在一次讨论奖金问题的会议上,他对当时的首席执行官Michael Diekmann说“ f --- off”。</p><p>格罗斯不愿透露2017年达成的保密协议的细节,他说“这笔钱并不重要,但被解雇的耻辱很难承受。”</p><p>格罗斯之后跳槽到了现在名为骏利亨德森集团的公司。他在书中承认,虽然他在骏利为投资者赚到了钱,但他的回报低于行业标准。他通过管理一支无限制基金而承担了更大风险,或许他本不该接受这个新职位。</p></body></html>","source":"sina_symbol","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格罗斯出版回忆录谈及被解雇经历,警告高通胀之下应谨慎</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格罗斯出版回忆录谈及被解雇经历,警告高通胀之下应谨慎\n</h2>\n\n<h4 class=\"meta\">\n\n\n2022-03-02 07:25 北京时间 <a href=https://cj.sina.cn/article/normal_detail?url=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22-03-02/doc-imcwipih6084458.shtml><strong>市场资讯</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曾被称为“债市之王”的比尔·格罗斯在他自己出版的一本书中警告投资者要谨慎行事,并调低对回报的预期。这本书涉及了诸多话题,其中包括他从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 (Pimco)离职的不愉快经历。现年77岁的格罗斯在这本名为《屹立不倒》(I’m Still Standing)的回忆录中写道,在政府债务不断膨胀的情况下,通胀率可能会保持高位,美联储2%的目标将成为“幻影”。格罗斯称债务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病毒”,...</p>\n\n<a href=\"https://cj.sina.cn/article/normal_detail?url=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22-03-02/doc-imcwipih6084458.shtml\">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1499eff99de54b99b89884d42b7ce5eb","relate_stocks":{"161125":"标普500","513500":"标普500ETF","QID":"纳指两倍做空ETF","IVV":"标普500指数ETF","SH":"标普500反向ETF","UDOW":"道指三倍做多ETF-ProShares",".DJI":"道琼斯","SSO":"两倍做多标普500ETF",".IXIC":"NASDAQ Composite",".SPX":"S&P 500 Index","OEF":"标普100指数ETF-iShares","SPXU":"三倍做空标普500ETF","BK4534":"瑞士信贷持仓","OEX":"标普100","SQQQ":"纳指三倍做空ETF","DXD":"道指两倍做空ETF","QLD":"纳指两倍做多ETF","PSQ":"纳指反向ETF","SPY":"标普500ETF","BK4559":"巴菲特持仓","DDM":"道指两倍做多ETF","SDOW":"道指三倍做空ETF-ProShares","BK4550":"红杉资本持仓","DJX":"1/100道琼斯","SDS":"两倍做空标普500ETF","TQQQ":"纳指三倍做多ETF","QQQ":"纳指100ETF","DOG":"道指反向ETF","BK4504":"桥水持仓","UPRO":"三倍做多标普500ETF"},"source_url":"https://cj.sina.cn/article/normal_detail?url=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22-03-02/doc-imcwipih6084458.shtml","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2216146174","content_text":"曾被称为“债市之王”的比尔·格罗斯在他自己出版的一本书中警告投资者要谨慎行事,并调低对回报的预期。这本书涉及了诸多话题,其中包括他从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 (Pimco)离职的不愉快经历。现年77岁的格罗斯在这本名为《屹立不倒》(I’m Still Standing)的回忆录中写道,在政府债务不断膨胀的情况下,通胀率可能会保持高位,美联储2%的目标将成为“幻影”。格罗斯称债务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病毒”,他说,除非美联储继续购买债券,否则未来几十年美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可能上升一倍以上。“股市,甚至债券都可以在低至温和的未来通胀环境下繁荣发展,”这位亿万富豪写道。 “但任何超过3%或更高的水平”都会威胁到市场。 “不要太兴奋。”美国1月消费者价格上涨7.5%,创下四十年来最大涨幅,也导致股票和债券出现罕见的同步下跌。彭博跟踪股票和债券各60-40配置比例投资组合的一项指数,今年以来已下跌6.7%,迈向2008年以来的最差年度回报率。格罗斯在1971年与他人共同创立了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Newport Beach的Pimco,将其打造成一家固定收益巨头,攀升至金融界的巅峰。在与其他高管发生冲突后,他于2014年离职。他写道,他被从Pimco赶走,至少部分原因是他与母公司安联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发生冲突。格罗斯回忆说,在一次讨论奖金问题的会议上,他对当时的首席执行官Michael Diekmann说“ f --- off”。格罗斯不愿透露2017年达成的保密协议的细节,他说“这笔钱并不重要,但被解雇的耻辱很难承受。”格罗斯之后跳槽到了现在名为骏利亨德森集团的公司。他在书中承认,虽然他在骏利为投资者赚到了钱,但他的回报低于行业标准。他通过管理一支无限制基金而承担了更大风险,或许他本不该接受这个新职位。","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70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38744316,"gmtCreate":1645545202146,"gmtModify":1645547691917,"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张亿东,抱着唱多A股的心态唱空美股。美国不企稳A股不止跌呀","listText":"张亿东,抱着唱多A股的心态唱空美股。美国不企稳A股不止跌呀","text":"张亿东,抱着唱多A股的心态唱空美股。美国不企稳A股不止跌呀","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38744316","repostId":"1126812691","repostType":2,"repost":{"id":"1126812691","kind":"news","weMediaInfo":{"introduction":"走近最优秀的投资人,聆听客观表达的理性声音,只做最好的原创财富资讯,洞见独立思想,回归资本常识。","home_visible":1,"media_name":"聪明投资者","id":"1072656223","head_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fb7d47b7d71e40bb922cfa2979932b7f"},"pubTimestamp":1645535075,"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1126812691?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2-02-22 21:04","market":"hk","language":"zh","title":"首席声音 | 战争阴云下未必就现大熊市","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26812691","media":"聪明投资者","summary":"精彩观点:1,现在美国经济的高频数据很好,再加上它的通胀比较高,这其实是投资时钟的过热期。二季度中后期,美股对应的就是投资时钟的滞胀期。那时还是会有再杀一波的压力。美股中期底部还没有到,美国上半年政策","content":"<html><head></head><body><p><b>精彩观点:</b></p><p><b>1,现在美国经济的高频数据很好,再加上它的通胀比较高,这其实是投资时钟的过热期。</b></p><p><b>二季度中后期,美股对应的就是投资时钟的滞胀期。那时还是会有再杀一波的压力。美股中期底部还没有到,美国上半年政策实质性的收缩还没有开始。</b></p><p><b>2,美国高通胀风险,一方面是需求端,一方面是供给端,再加上乌克兰问题的紧张,这些因素都使得今年上半年,美国的高通胀大概率具有粘性,不会明显回落。</b></p><p><b>所以,市场对于3月份、5月份、6月份这几次的美联储议息会议还是保持谨慎预期。</b></p><p><b>3,下半年将会看到美国通胀回落,下半年美国经济会放缓,美股年K线是下影线较长的小实体K线,这种乐观情形的概率更大。</b></p><p><b>4, 1948年的6月24号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当时全球股市都陷入恐慌,因为在柏林危机的初期,资本市场都觉得第三次世界大战了,快速下跌。</b></p><p><b>柏林危机对于美股当时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b></p><p><b>直接影响并不大,为什么?因为美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二战,当时不像现在,现在已经和平好久了,没有出现过大家担心的大战。</b></p><p><b>看看三次柏林危机,看看古巴导弹危机就知道的,两个核大国之间不太可能有正面交锋,最多就是小打小闹,代理人战争。</b></p><p><b>柏林危机的间接影响一直到9月底,为什么是间接影响?因为到1948年7月份以后,美股市场的主要矛盾又回归到了它的基本面,回归高通胀。</b></p><p><b>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比如说6月份调高准备金率,9月份再调,以及8月份加息,所以6月24号柏林危机爆发到9月27号,标普500下跌了10.3%。</b></p><p><b>所以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就算是高通胀以及战争阴云之下,也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中国投资者可以增强立足基本面进行价值投资的信心。</b></p><p><b>5,对于中国股票而言,今年上半年是投资时钟的衰退期,而下半年是投资时钟的弱复苏,中国经济跟美国经济不同步,对应的中国货币周期和美国货币政策周期也不同步。</b></p><p><b>6,低估值价值股,金融地产、周期价值等等,它们在今年的盈利至少不会比此前预期的差太多,反过来说,它的估值比较低,今年估值有可能会修复。</b></p><p><b>因为A股不是系统性风险,这些价值股的估值已经反映了过度悲观的预期,反而会获得价值重估。</b></p><p><b>同时2021年景气受损的行业,像一些社会服务业,特别是快递、旅游、餐饮、文化娱乐行业,这些行业受疫情影响比较明显,他们的景气,特别是在下半年,会得到修复。</b></p><p><b>猪周期相关的农业也一样,景气度也会得到修复。</b></p><p><b>7,今年海外美国持续加息,中国又要稳增长调结构,要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所以,在内外经济格局都有明显变化的时候,今年的科创行情会进入一个蛰伏期。</b></p><p><b>从短期的角度来说,特别是上半年,高估值、赛道拥挤,所以震荡分化,它们只能找预期差和性价比还可以的细分领域,机会主要还是在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b></p><p><b>8,港股而言,今年是一个反弹小牛市,优质价值股跌深反弹带来的。</b></p><p><b>与恒指相比,今年港股更好的指数是红筹指数(HSCCI),红筹指数基本上没有民企,主要是国企、央企。</b></p><p><b>今年价值股重估行情,主要体现在优质国企央企的金融、地产,以及香港本地的金融、地产,再加上部分优质周期价值股。</b></p><p><b>9,战略性配置优质的央企港股。</b></p><p>以上,是<a href=\"https://laohu8.com/S/601377\">兴业证券</a>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2月21日分享的最新观点。</p><p>张忆东分析了美国今年的通胀、加息以及近期地缘政治的影响,复盘了冷战初期的美股历史规律——高通胀、紧缩、战争阴云之下,也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还要看企业盈利和回购。</p><p>美股今年中期风险还未充分释放,对A股和港股仍有扰动,但是,中国股市对美股的震荡将逐步脱敏,应该立足中国经济、政策来把握今年的投资机会,建议防守反击。</p><p>聪明投资者整理了演讲全文,分享给大家。</p><p><b>短期加息预期强烈,中期美国无风险收益率的上行可能还没有结束</b></p><p>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于下阶段海外市场的看法、对中国经济的一些思考,以及对于 A股、美股、港股行情的判断。</p><p>首先,海外的展望,就是美国的通胀、加息以及地缘政治的影响。</p><p>对于美国通胀、美国加息,<b>近期全球市场依然呈现一种比较焦虑、比较紧张的状态</b>。美国<a href=\"https://laohu8.com/S/GOOG\">谷歌</a>搜索指数对于通胀这个词的搜索,现在是有谷歌指数以来的最高点。</p><p>现在市场对于美联储今年加息是5~7次的预期。根据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中隐含的利率显示3月、5月、6月、9月、12月,这五个月大家的预期差不多都超过了50%,今年至少五次加息已经是市场一致预期。</p><p>与此同时,拜登的支持率从去年年初刚刚上任时的60%左右,一路下到现在的40%左右。</p><p>政治上的压力也让政客们支持在经济还不错的情况下压通胀,至少在上半年,美国经济还没有大的风险的情况下,加息压通胀可能是各种因素的合力。</p><p>中期而言,美国无风险收益率的上行可能还没有结束,美国股市的估值调整还没有最终price in。</p><p>我们在1月25号提出,美股进入到阶段性的短期底部,但是中期底部可能还没有到。</p><p><b>上半年美国通胀具有高粘性,地缘政治风险引发全球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b></p><p>美国通胀、美国加息引发的中期风险还没有解除。今年1月份,美国CPI继续超过了7%,去年12月份是7%,创了过去40年的新高,1月份继续创新高。</p><p>美国高通胀风险,一方面是需求端,一方面是供给端。</p><p>纽约联储公布的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处于历史高位,关键是最近还没有明显的回落迹象,跟2020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相比竟然更高。</p><p>从供给端的角度来说,东南亚疫情对全球汽车芯片、美国疫情对劳动力市场还是会有影响。</p><p>从需求端,过去两年史无前例的美国大放水,在需求端对通胀也有一定的推波助澜,近期看到美国的房价、租金明显上涨,生活用品等商品的上涨仍比较明显。</p><p>再加上乌克兰问题的紧张使得全球油价、天然气价格飙升,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另外,欧洲铜、铝等相关有色金属限产,部分原材料的产能显著跟不上需求,供应链也收缩。</p><p>这些因素都使得今年上半年,美国的高通胀大概率具有粘性,不会明显回落,所以,市场对于3月份、5月份、6月份这几次的美联储议息会议还是保持谨慎预期。</p><p>地缘政治的风险导致欧洲通胀风险上升,进而使得欧央行也不得不接棒转鹰派。<b>欧美长端利率的上行风险都还没有结束。</b></p><p><b>美股短期类似2018年10月底到12月初,中期底部还没有到,二季度美股投资时钟走向滞胀期</b></p><p><b>美国目前通胀预期、加息预期已经很满,随便一个投资者甚至邻居阿婆都知道美国通胀高要加息,而对加息预期做反应,年初美国长端利率出现的陡升阶段已告一段落。</b></p><p>去年年底,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4%、1.5%,上升到今年2月初的2%左右,差不多60bp。</p><p><b>下个阶段美债长端收益率如果继续出现陡升,就要看实质性的加息节奏。</b>如果上半年连续加息,今年2季度可能还会有一次陡升的阶段。</p><p>但至少在一季度,美债收益率的陡升告一段落,对应的,短期美股在1月24号低点位置附近应该要喘息喘息。</p><p>1月24号到3月初,这个阶段有点像2018年10月底到2018年12月初这个阶段,是个喘息的窗口期。</p><p>2018年12月初之后,随着对于美国进一步收缩、美国经济下行的担心,美股又杀了一波。</p><p>不排除美股今年二季度也是如此,随着3月份实质性的收缩以后,到了二季度,市场对美国经济开始担心,那个时候美国股市的投资时钟就会从现在的过热期走向滞胀期。</p><p><b>现在美国经济的高频数据很好,再加上它的通胀比较高,这其实是投资时钟的过热期。</b></p><p><b>二季度中后期,美股对应的就是投资时钟的滞胀期,所以,还是会有再杀一把的压力。美股中期底部还没有到,美国上半年政策实质性的收缩还没有开始。</b></p><p><b>下半年出现美国通胀回落、经济放缓情形的概率较大,美股今年的低点很可能就是在二季度,全年就是一个下影线较长的小阴线</b></p><p>我们在1月份有一个报告,就是对于美国短期底和中期底的预测。</p><p>对于中期底,有两种情形分析,一种是悲观情形,一种是乐观情形。</p><p>悲观情形,如果美国的通胀持续超预期,下半年通胀没有下来,甚至比上半年还高,美联储只能辣手摧花,加息加缩表可能都会超预期。</p><p>这很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出现失速,甚至导致债务风险。因为美国现在330%的总债务率和120%多的政府债务率。</p><p>这种<b>悲观情况下,美股今年就是一个小熊市和大熊市之分,轻则像2018年四季度这样,全年跌20%以上,重则是一个跌幅更大的大熊市。</b></p><p><b>这种情况的概率比较低。</b></p><p>大概率是情形二,就是美国通胀在今年二季度开始缓慢回落,通胀高点在今年的一季度,二季度虽然仍在高位但开始缓慢回落,下半年看到通胀比较明显回落,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开始体现,美联储收紧的步伐将会放缓。</p><p>如此,美股今年的低点很可能就是在二季度,全年就是一个下影线较长的小阴线,甚至乐观一点,如果下半年美联储不单单没有达到当前预期的收紧力度,甚至有点放松的迹象,不排除全年是一个下影线较长的小阳线。</p><p>我们觉得是情形二,<b>下半年将会看到美国通胀回落,下半年美国经济会放缓,美股年K线是下影线较长的小实体K线,这种乐观情形的概率更大。</b></p><p>这种判断的逻辑是在哪?在通胀,我们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来看通胀。</p><p>从需求角度来说,相比过去两年,2022年是财政退潮,储蓄率就会显著回落。右上方这个图,红色的那条线是美国可支配收入,蓝色那条线是美国的储蓄率(个人存款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可以看到,2020年6月份,二季度,因为疫情,它开始直升机撒钱,储蓄率最高时将近35%。</p><p>到了2021年3月份,储蓄率是27%,而到了2021年12月,储蓄率已经降到了7%,降得非常快。</p><p>按照这个节奏,不排除到了今年中期,储蓄率回到历史平均水平,在5%左右,这个可能性还是有的。</p><p>储蓄率作为消费的缓冲垫,储蓄率转化成商品消费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今年下半年财政刺激退潮的影响会更加明显。</p><p>再叠加最近的收入上涨涨不过物价上涨,美国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等等都在快速回落。</p><p>到了今年下半年,美国刺激政策退潮之后,需求对于美国高通胀的<a href=\"https://laohu8.com/S/838275\">驱动力</a>将会显著放缓,再叠加高基数,2021年下半年的通胀基数已经开始偏高了。</p><p>从供给端的角度来说,今年下半年,整个供应链受到疫情的影响将缓和。4月份美国奥密克戎的疫苗就要开始普及了。</p><p>现在从海外的情况来看,随着疫苗的普及,致死率、重症率会减弱的。至于没有打疫苗的,仍有很大风险,如果大难不死,后面免疫力也会提升。</p><p>叠加刚才讲的需求端,随着储蓄率下降到低位、坐吃山空,美国人就开始找工作了,特别是中低收入的群体,就开始要找工作,所以,美国劳动力的紧张也将缓和。</p><p>美国过去近两年的直升机撒钱,助长了懒汉,一旦刺激政策退潮,有助于下半年美国劳动力市场吃紧状况缓和。</p><p>总体来说,今年下半年,美国通胀会回落,但还会在历史的相对高位,CPI可能还是在3%以上,核心PCE可能在2%以上,而上半年通胀始终在五点几以上的高粘性。</p><p><b>下半年美国加息和缩表不是系统性风险,美债收益率高点可能在二季度,在2.5%左右</b></p><p>如果这样判断,那么,全年的加息和下半年的缩表,累计效应也就不是系统性风险。</p><p>因为美联储还是按照数据、依赖于框架。</p><p>如果下半年通胀压力缓和,美联储下半年就不一定在上半年3-4次加息的基础上再加2-3次,有可能只加一次。</p><p>甚至更乐观一点,如果下半年美国经济下滑明显,不排除不加息,甚至要放一放鸽派的声音出来,可能还是有的。</p><p>全年加125个BP,目前是一致预期的下限。如果全年只加了3-4次,比如只是上半年加了,下半年不加,那就是超预期地好了。</p><p>我们可以拭目以待。</p><p>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因为美国现在的债务率太高了,如果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它总归要进行财政支出、要发债,所以它不希望债务率进一步恶化、还本付息的压力过大,所以,美联储尽量不加过头,总归是希望长端利率保持在低位。</p><p>到了11月初,拜登政府希望帮助民主党赢得中期选举,但按照现在的格局,不单单参议院他要输,有可能民主党长期主导的众议院都要输。</p><p>所以到了下半年,一旦通胀压力回落,拜登政府对于稳增长、稳股市有更强的诉求,试图助推民主党赢得国会选举。</p><p>这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加息。</p><p>再看缩表,除非是下半年通胀超预期,否则,缩表跟下半年的加息一样都会比目前市场预期的柔和。现在美债资产负债表高达8.7万亿美元,如果缩得过快,对于国债收益率来说,简直会飙升,就是一个系统性风险。</p><p>但是,我们看历史,2014年那一轮缩表,它是从4.5万亿美元缩到2018年底2019年初的3.7万亿美元,4年的缩表,到2018年四季度,导致美债10年期收益率升到了3.3%。</p><p>所以这一次缩表,第一,肯定不太可能像上一次缩得那么慢,因为通胀压力高。</p><p>第二,也不太可能缩得过快,害怕引发债务危机。</p><p>下半年缩表初期,不会导致美债收益率飙升到3%以上。今年加息也好,缩表也好,我们对于美债收益率高点,还是维持去年年底的判断,就是在2%以上的空间不大,可能不会超过2.5%。</p><p><b>我们判断,今年美债10年期收益率的高点可能在二季度,在2.5%左右。</b></p><p><b>以史为鉴,1948年第一次柏林危机前后的美股复盘,就算是高通胀以及战争阴云之下,也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b></p><p>以史为鉴,我们对冷战初期,高通胀以及战争阴霾之下的美股做一下复盘,就是1946年到1951年那个阶段的美股复盘,当前美股的内外部环境有点相似。</p><p>经济方面,二战之后,也出现过类似2020年疫情阶段的经济停滞。美国经济在二战出现战时繁荣,1938-1946年,每年的GDP复合增长率超过了13%。</p><p>但是,二战结束初期,经济还没有从战时顺利转型,一下子陷入了停滞,1946年GDP增速是负的11.6%。</p><p>另外,美国陷入高债务,联邦政府债务率从二战前100%不到的位置,在1946年飙升到118.9%,一直到2020年疫情的时候才打破。</p><p>还有要面对高通胀。二战时美国采取价格管制,但二战以后,从1946年7月份开始,美国通胀就开始飙升。</p><p>因为从1946年2月开始,美国逐步解除了价格管制,叠加供需失衡。</p><p>全球很多工厂,特别是欧洲、日本的工厂,都毁于战火。美国的工厂虽然还有,但都在军工了,不是民用,所以供给端、供应链完全摧毁,需要重建。</p><p>另外一块是需求,美国在战争里面发了战争财,盆满钵满,退伍军人都拿了钱,所以它的需求非常旺盛。</p><p>再加上二战之后的婴儿潮,退休退伍军人回到家生孩子,一下子供需严重失衡,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p><p>从1946年的7月份到1948年的8月份,美国的CPI指数升了31%,而且从1946年到1949年初,月同比一直维持在8%以上,在1946年年底1947年初,CPI同比最高时差不多是20%。</p><p>这段历史除了高债务、高通胀、经济的转型压力,还有战争阴霾。</p><p>1946年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国际关系开始处于冷战初期。</p><p>1948年的6月24号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一直到1949年的5月12号,危机才解除。</p><p>第一次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第一次重大的国际危机。</p><p>因为西方阵营的美、英、法为了扶持他们所占领的德国西占区,稳定战后混乱的德国经济市场以对抗苏联,所以,1948年6月在西占区实现货币改革、发行B记马克,并引入柏林西区。</p><p><b>在这种情况下,苏联1948年6月24日全面切断了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路交通与航运的联系,让西柏林成为一个孤岛。美苏两个阵营剑拔弩张。</b></p><p><b>当时全球股市都陷入恐慌,因为在柏林危机的初期,资本市场都觉得第三次世界大战了,快速下跌。</b></p><p>柏林危机对于美股当时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p><p><b>直接影响并不大,</b>跌到6月29号就开始反弹,美国就开始利用它的军事运输机,向西柏林大规模空投粮食、日用品,并且对于苏占区所需的煤炭、钢铁、电力反封锁。</p><p>跟现在不一样,很多人开始担心,美国会不会下场,北约会不会帮乌克兰出头,这就是资本市场想多了,不可能的。</p><p>看看三次柏林危机,看看古巴导弹危机就知道的,两个核大国之间不太可能有正面交锋,最多就是小打小闹,代理人战争,就是乌克兰和亲俄罗斯的乌克兰东部的民兵,你打我一迫击炮,我轰你两火箭弹的,大战不太可能。</p><p>当然欧洲自己觉得自己好像很光荣,但事实上被人家当枪使,挺有意思的。</p><p>历史能够告诉我们很多现在和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所以以史为鉴对我们还是有帮助的,帮我们理解国际形势,理解资本市场的演绎。</p><p>再回到柏林危机,回到1946年到1951年代的历史,<b>我们看到柏林危机的间接影响一直到9月底,为什么是间接影响?</b></p><p>因为到<b>1948年7月份以后,美股市场的主要矛盾又回归到了它的基本面,回归高通胀,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b>,比如说6月份调高准备金率,9月份再调,以及8月份加息,所以6月24号柏林危机爆发到9月27号,标普500下跌了10.3%。</p><p><b>所以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就算是高通胀以及战争阴云之下,也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中国投资者可以增强立足基本面进行价值投资的信心。</b></p><p><b>1947-1948年的这段历史可以拿来和今年做一个类比,战争阴霾高通胀政策收缩之下,美股没有出现大熊市,因为盈利</b></p><p>1946年开始高通胀,1947年CPI一直是在10%以上,1948年也在8%以上,面对这种高通胀,在1947年的下半年,美联储提高了短端国债利率,来压制通胀预期,但是美联储并没有放弃YCC,就是收益率曲线控制。</p><p>从1947年底到1948年末,美联储通过大量购买债券,来强制执行美债长期债券利率2.5%的上限,强制压住长债利率。</p><p>而且到了1949年,当美国经济再度有衰退风险的时候,美联储快速降低货币政策的利率。</p><p><b>战争阴霾,高通胀,加上政策收缩,但是美股1947年初到1948年底不过是一个区间震荡,并没有大家担心的大熊。</b></p><p><b>为什么没有?因为盈利!</b></p><p>这段时间,标普500指数PE估值由14.3倍下降至6.6倍,如果按照这样,美股不是大熊了吗?不是,这段时间,标普500指数下跌0.7%,因为,除了估值还要看盈利。</p><p>从盈利的角度来说,同期美国标普500指数EPS还是显著上升,标普500的EPS上升到了113.8%。</p><p>因为刚开始美国放开了价格管制,签署了关贸总协定,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所以美国的这些指数权重股,特别是价值股,它的盈利显著改善。</p><p>在这种情况下,估值下行,但盈利还是有支撑。</p><p>除了利率上行的压力之外,当时美股的估值下行,有一个是盈利改善引发的。</p><p>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无风险收益率是上行的,但盈利是改善的,使得美股区间震荡。</p><p><b>这段历史可以拿来和今年做一个类比。</b></p><p><b>如果美股今年不是个大熊,可能是下影线较长的小阴线、震荡市,它需要有一个基本面的支撑。</b></p><p>今年美国的基本面还是有亮点的,包括它的基建,疫苗的普及和治疗的特效药带来美国的社交型服务、消费的复苏,还是能够对于经济有所支撑。</p><p>还有美国未来5年的科技发展规划,包括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清洁能源为代表的,还是能够带来一个结构性亮点。</p><p><b>支撑美股的除了内生式企业盈利,还有美股的回购</b></p><p>这是对于海外市场的判断。总结下来就三点:</p><p>第一,美国的无风险收益率有望在二季度见到年内高点,从而带来风险资产的周期低点;</p><p>第二,美国的通胀有望在下半年回落;</p><p>第三,以史为鉴,高通胀下,<b>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关键还是要看企业盈利。</b></p><p>从企业盈利的角度来说,支撑美股的除了内生式企业盈利这个动能外,还有一个buyback的问题,就是美股的回购,相当于股份少了,EPS多了,美股回购的力度不容忽视。</p><p>经历了过去两年的业绩高光之后,如今标普500成分公司的自由现金流TTM在过去4个季度处于历史的最高值,现在美股标普500预期也下来了,下来反而安全。</p><p>所以美股如果下半年能够有所回升,应该不是大熊市而是震荡市,核心变量还是基本面。</p><p>以上是关于美国的内容。</p><p><b>一季度是政策宽松的窗口期,全年稳增长和调结构结合,中国资产的投资时钟2022年将从上半年的衰退期走向下半年的复苏期</b></p><p>第二部分聊一下对于中国宏观基本面趋势的判断,我更多从策略的角度跟大家来分享。</p><p>我并不关心宏观数据究竟是多少,我更加关注的是投资时钟。</p><p>我们判断,美国的投资时钟今年一季度是过热,美股的二季度是滞胀,而四季度有可能是衰退。</p><p>对于中国股票而言,今年上半年是投资时钟的衰退期,而下半年是投资时钟的弱复苏。</p><p>中国经济跟美国经济不同步,对应的中国货币周期和美国货币政策周期也不同步。</p><p>之所以,上半年处于投资时钟的衰退期,总体来说,今年的上半年受到房地产的拖累,消费也很难有惊喜。到二季度之后,出口对于GDP的贡献可能也开始弱化。</p><p>所以,稳字当头的政策导向下,要稳还是要靠基建,包括老基建、保障房、广义新基建。</p><p>除了做加法以外,此前做减法可能也会有些分化,比如,房地产行业,虽然还是会坚持房住不炒战略,但是对于房地产的限制可能会“因城施策“边际改善。</p><p>事实上,过去2个月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宽松的)政策,包括房地产的并购贷款的鼓励、房贷利率松动。</p><p>一季度是中国近一年内政策明显宽松的窗口区。一季度是宽货币、宽信用,是双宽,不排除还有一次降准,也不排除还有降息的可能性,这些都可能发生在一季度。</p><p>所以一季度利率的上行压力并不大,甚至有可能还会下行。</p><p>但是,随着美国3月中旬可能会加息,到了二季度,随着美国可能连续加息3次,二季度中国的政策宽松较第一季度应该会放缓,甚至不排除有些政策会进入观察区。</p><p>另外,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总定位,今年全年中国还是以宽货币、结构宽信用为主。</p><p>到了二季度以后,宽信用的效果开始体现,到了下半年随着经济企稳,经济复苏的逻辑被验证,稳增长将更多会体现出结构性宽信用,下半年利率可能会温和向上走。</p><p>基于投资时钟的判断,3月中旬之前中国股票行情可能侧重宽货币、顺周期,而到了二季度,就要看阿尔法,要看业绩、基本面改善,而这就要以中观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分析了。</p><p>放眼全年,结构性的宽信用更多会体现在短期稳增长、长期调结构的几个方向,包括:</p><p>1.<b>能源革命;</b></p><p>2.<b>万物智联、数字经济相关的新基建;</b></p><p>3.<b>自主可控、专精特新相关,不被别人卡脖子的领域,特别是军工、半导体、新材料等制造业的方向;</b></p><p>4.<b>保障房、农业现代化、智慧城市为代表的新型城镇化,以及区域协调发展。</b></p><p><b>其中第四个方向,特别是保障房、新基建,可能会在上半年重点发力。</b></p><p><b>今年的科创行情可能类似2004-2005年“五朵金花行情”的蛰伏期</b></p><p>拉长来看,我从2019年就一直说,现在这是一轮“朱格拉周期”<i>(朱格拉周期是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的一种为期1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i>。</p><p>类比2002年到2010年那个阶段,当时的朱格拉周期是怎么样的?是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全球化的周期。</p><p>这种周期更像是美国八九十年代的,是一种科技驱动的、结构性的朱格拉周期,而不是从一个小经济体到一个大经济体的总量扩张的周期。</p><p>但是,朱格拉周期是基本面大趋势,对应的,行情不是一根直线地涨。</p><p>比如说2002年到2010年朱格拉周期的“五朵金花”行情,从2002底到2004年4月份很精彩。但是,从2004年4月份到2005年下半年长达一年半,“五朵金花”处于调整、震荡,特别是2004年受宏观调控影响,钢铁、有色等都遭受重创。</p><p>之所以调整,短期的基本面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低于预期,也受股市自身调整的拖累、叠加。</p><p>在2003年上涨的时候,把预期打得比较满,一旦宏观调控,回撤也比较多。</p><p>但是到了2006年、2007年,当行情再度起来,五朵金花好行情再次焕发了行情的生命力,甚至上涨幅度超过了2002年到2004年初的第一阶段。</p><p>现在这一轮的科创行情也走了大概两年半以上,从2019年到2020年、2021年,剔除中间的疫情,差不多走了将近两年,相关板块很拥挤。</p><p><b>大家对于科技驱动、研究驱动制造业升级的长逻辑还是有信心的,但问题就是低碳科技、万物智联、半导体、军工、生命科技过去两年的预期打得太满,估值贵,一旦下跌,对于相关公司或细分行业的信仰开始动摇。</b></p><p><b>今年海外美国持续加息,中国又要稳增长调结构,要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所以,在内外经济格局都有明显变化的时候,今年的科创行情会进入一个蛰伏期。</b></p><p>后面随着估值的消化以及基本面改善,拉长来看,比如说到2023年-2024年,这些科创成长领域还能够寻找到符合长逻辑的阿尔法公司的。</p><p><b>找寻自信的力量,美股崩,对中国股市造成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很低</b></p><p>最后,我给大家汇报一下对行情的展望。</p><p>去年11月中旬,我们开策略会,我讲要《<b>找寻自信的力量</b>》。当时我说,今年国内、外部的不确定性,将会使得投资者失去信心。</p><p>今年年初以来,特别是A股,的确开始动摇过去两年的投资信仰了。</p><p>现在就需要寻找新的自信的力量。</p><p>寻找力量就要解除迷局。</p><p>现在中国投资者不自信,有的人觉得美股要崩,可能会“殃及池鱼”,对中国股市造成冲击。</p><p>我们觉得这个概率很低,我们还是认为今年的美股是震荡市,可以有“跌出来的机会”,虽然中期低点还没有到,但是美股全年不是大熊,而是下引线较长的小实体K线。</p><p>二季度美股调整,中国股市可能会有“假摔”影响。当美股风险释放,比如说美债收益率可能会上升到2.5%,对应的美股“杀估值”,应该会出现中期低点。</p><p>影响估值有两个因素,一是风险溢价,二是贴现率。</p><p>现在标普500的预测市盈率是20倍,纳斯达克是28倍。20倍的动态市盈率看上去是高于1990年以来75%分位,还是在历史的高位,但是我们要注意无风险收益率。</p><p>90年代,美国的无风险收益率全都是在5%以上,甚至在00年代,美国的10年国债收益率也经常是在3%以上。而现在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只有2%,就算二季度上升到2.5%,对应就是30倍左右市盈率,是合理的。</p><p>考虑到风险溢价的波动,美股动态市盈率回到15-18倍,美股到那个位置会有较强的支撑,不至于发生系统风险。</p><p>很多人说,从19倍降到十五六倍还是会有差别,但我们也不要忘记,还要看后面几个季度的盈利。美国上半年的经济还算可以,总体来说,权重股盈利还可以、回购的能力很强。</p><p><b>美国现在“杀估值”的风险可能在于风险溢价比较低,</b>风险溢价现在是在历史估值的下轨区域,在过去近10年的1/4的分位数,还没到过去十年的中位数。</p><p>反过来说,2015年或者2018年,见中期底部的时候,风险溢价至少都会回升到75%的分位。</p><p>到了今年中期,标普500风险溢价到了过去十年中位数的附近,那时候才是比较踏实的。</p><p>总之,上半年,美股可能还是需要消化估值,海外风险整体对于A股和港股还是一个扰动,将逐渐脱敏,下半年,随着美国政策环境的改善,美股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反而相对正面。</p><p><b>今年A股大盘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两条主线:2021年受损行业的价值重估和优质的成长股分化</b></p><p>对于A股而言,我倾向于<b>螺蛳壳里做道场,大盘指数跟去年差不多,去年是3300~3700点窄幅波动。</b></p><p><b>今年对于沪深300和上证综指来说,仍是震荡市,</b>估值中枢可能会略有提升,基本面略有下降。</p><p>所以,大盘指数也不是大年,但是,也不是大熊市。</p><p><b>今年主要有两条主线。</b></p><p><b>一是2021年受损行业的价值重估。</b></p><p>低估值价值股,金融地产、周期价值等等,它们在今年的盈利至少不会比此前预期的差太多。反过来说,它的估值比较低,今年估值有可能会修复。</p><p>因为A股不是系统性风险,这些价值股的估值已经反映了过度悲观的预期,反而会获得价值重估。</p><p>同时2021年景气受损的行业,像一些社会服务业,特别是快递、旅游、餐饮、文化娱乐行业,这些行业受疫情影响比较明显。他们的景气,特别是在下半年,会得到修复。</p><p>猪周期相关的农业也一样,景气度也会得到修复。</p><p>所以今年这些行业是一条主线,通过均值回归,寻找自信的力量。</p><p><b>二是科创赛道依然是长期主旋律。</b></p><p>从短期的角度来说,特别是上半年,高估值、赛道拥挤,所以震荡分化,它们只能找预期差和性价比还可以的细分领域精细化投资,机会主要还是在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p><p>一方面有年报、1季报、中报以及10月份的3季报,有三到四期的盈利夯实基本面基础,四季度动态估值就很有吸引力。</p><p>另一方面,叠加下半年中国经济稳增长复苏的逻辑已经很清晰了,被国内外投资者所信任;叠加下半年美国政策收缩的节奏力度放缓,美股优质成长股也将迎来反弹的机会。</p><p><b>因此,下半年的行情,特别是四季度可能再次回归优质的成长股。</b></p><p><b>今年A股行情可能介于2012和2014年之间,迷你版2014年行情</b></p><p>A股大盘目前3400点左右,我们判断,没有什么大的系统风险。</p><p>今年大盘行情可能介于2012年与2014年之间,这两年的行情基本上都是螺丝壳里做道场,其中2012年是弱震荡式行情,2014年是强震荡式行情,而今年是介于两者之间。</p><p>2012年,外部有欧债危机,内部有政治风险,当时稳增长的力度大打折扣。</p><p>而2014年则不然,2014年下半年,大家对一带一路的信心,以及因为2014年下半年,中国开始大力度地推动一带一路,同时大家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激情,改革牛、杠杆牛开始起来了。</p><p>而且在2014年7月份以后,社融数据明显改善,到了四季度,基本面都在显著好转。</p><p>2012年和2014年的共同点是,出现了受益于估值体系的转换,最终价值股受益于稳增长和价值重估。</p><p>兴业策略团队提出,2022年是个迷你版的2014,比2014年要弱,但没有系统性风险,还是会有结构性行情,只是说对于结构性的行情,价值优先,价值股打基础,下半年等待成长夯实基础,再寻找长期的力量。</p><p><b>标普500的风险溢价在历史均值下方,在25%分位,而 A股的沪深300则是在历史均值附近,在这个位置出现系统风险或者大熊的概率是极低的。</b></p><p>总的来说,今年可能类似于去年,在3300-3700点位核心区间波动,向下破3300的概率相对较小。</p><p>就算有,空间也不大,<b>大概率3300点附近是A股中期的底部区域</b>。</p><p><b>今年的港股是一个价值重估的“反弹小牛市”</b></p><p>对于港股而言,今年是一个反弹小牛市,优质价值股跌深反弹带来的。</p><p>与恒指相比,今年港股更好的指数是红筹指数(HSCCI),红筹指数基本上没有民企,主要是国企、央企。</p><p>国企指数可能比恒指弱。现在这个国企指数(HSCEI),全名叫中国企业指数,它已经不再像2018年以前,都是纯国有企业了。</p><p>国企指数从2018年开始改变了编制方式,把一些民企、互联网放进去,而且互联网的占比将近40%左右。</p><p>而恒生指数里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相关企业占比差不多只有30%,也就是说70%的企业是非互联网,而70%里边,一大半都是纯价值股。</p><p>今年价值股重估行情,主要体现在优质国企央企的金融、地产,以及香港本地的金融、地产,这两块加起来占据了恒生指数半壁江山,再加上一些周期股,差不多超过了50%。</p><p>占比超过恒指50%的这些价值板块,今年反弹30%-50%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主要是基本面的一些改善,叠加估值的修复。</p><p>占比约30%的互联网公司,也不至于像去年那样接近腰斩,今年可能就是在底部区域跌深反弹,俯卧撑,它对于指数的拖累有限。</p><p>我们测算,今年恒指有希望从23,000点回升到28,000点,而这个节奏像<a href=\"https://laohu8.com/S/NKE\">耐克</a>,上半年筑底、不断反弹、夯实底部,下半年将走高。</p><p>其中四季度,美国的中期选举和中国的二十大,政治因素明朗,加上中国经济复苏,都有助于港股在今年四季度呈现一个小高潮。</p><p>2022年全年来看,它是一个技术性的反弹小牛市。</p><p>拉长时间来看,<b>未来再看三五年,港股可能会重演1997年到2002年,或者是2011年到2015年底,2016年初,大箱体震荡,并且逐步寻找基本面自信心,重塑指数主心骨。</b></p><p>未来3年,甚至5年,恒指可能在23,000-30,000点的核心区域,进行大箱体震荡。</p><p><b>港股的三个长期配置机会</b></p><p>除了刚才讲的一些今年的跌深反弹机会以外,港股有三种长期配置的机会。</p><p>第一种,港股里面一些特色的科创品种,一些先进制造业、消费电子,跟数字经济、新能源车相关的特色品种。</p><p>第二种,港股特色的大消费,能够顺应共同富裕,顺应大时代的消费+。</p><p>1)比如家电中,海外出口链条的智能家居;</p><p>2)像快递、农业这种内生景气改善的行业;</p><p>3)利润率迎来确定性拐点的行业,比如乳液、啤酒。</p><p>4)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服饰,以及体育鞋服。</p><p>5)短期政策有一定压制,具有一些不确定性,但是长期发展空间非常向好的新兴消费,比如说物管、商管、职业教育。</p><p>6)医药今年会有个大分化。先调整之后,最后大分化。</p><p><b>港股医药的机会下半年可以看一看,但上半年还是要冷静,可能有跌深反弹。但可操作性比较差,高估值、没有收入、没有盈利的这些公司,反弹之后做空可能是更适合的策略。</b></p><p><b>第三个主线,应该战略性配置优质的央企港股。</b></p><p>2021年港股的电力运营商迎来了一个价值重估,揭开了央企港股价值重估的序幕。</p><p>战略看多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p><p>第一,基本面稳定,受政策风险因素小,规范靠谱。没有什么政策的监管风险,反而因为信用评级高,一旦有些政策改革红利,它们是受益的。</p><p>第二,安全边际高,低估值,对于喜欢配置类债券资产的,我建议强烈建议大家优先配置这种优质的央企港股,因为它的分红收益率很多都在8%以上。</p><p>第三,对于港股而言,要注意做空的力量,恰恰外资机构配置央企港股占比比较低,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因为它的配比较低,做空的动能也比较弱。</p><p>第四,央企重估,所需的资金配置力量在哪里?肯定是中资为主导。</p><p>一方面,内地的保险、资金、银行、理财、信托,这些偏好于固定收益,偏好于低风险、低波动,而且注重分红的机构资金,他们愿意战略性配置这些优质的港股央企。</p><p>另一方面,中长期的角度来说,“二老”,就是<a href=\"https://laohu8.com/S/603883\">老百姓</a>和老外,继续增持中国优质资产还是方兴未艾。</p><p>最后,国企改革相关的政策红利和转型红利。关注港股央企的基本面是否发生改变,因为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p><p>新时代的国企改革,对于优质国企央企的价值重估更凸显。</p><p>1)看市场化机制有没有改变,比如像电力、铁路,看看他们的定价机制有没有发生变化;</p><p>2)看一些优质资产的注入;</p><p>3)看供给侧改革,优化行业见证格局;</p><p>4)加强党建来控制成本,把一些利润漏锁牢牢地给它限制住,同时也是所谓的节源,节源某种程度也是一种变相的开流;</p><p>5)除了节流以外,还是看开源,从开源的角度来说,中国中长期实施“双循环”战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优质央企的基本面也迎来了转型的机遇期。</p><p>包括受益于数字安全、信息安全、万物互联、5G应用的TMT领域;受益于低碳环保新能源领域;受益于先进制造相关领域。</p></body></html>","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首席声音 | 战争阴云下未必就现大熊市</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首席声音 | 战争阴云下未必就现大熊市\n</h2>\n\n<h4 class=\"meta\">\n\n\n<a class=\"head\" href=\"https://laohu8.com/wemedia/1072656223\">\n\n\n<div class=\"h-thumb\" style=\"background-image: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fb7d47b7d71e40bb922cfa2979932b7f);background-size:cover;\"></div>\n\n<div class=\"h-content\">\n<p class=\"h-name\">聪明投资者 </p>\n<p class=\"h-time\">2022-02-22 21:04</p>\n</div>\n\n</a>\n\n\n</h4>\n\n</header>\n<article>\n<html><head></head><body><p><b>精彩观点:</b></p><p><b>1,现在美国经济的高频数据很好,再加上它的通胀比较高,这其实是投资时钟的过热期。</b></p><p><b>二季度中后期,美股对应的就是投资时钟的滞胀期。那时还是会有再杀一波的压力。美股中期底部还没有到,美国上半年政策实质性的收缩还没有开始。</b></p><p><b>2,美国高通胀风险,一方面是需求端,一方面是供给端,再加上乌克兰问题的紧张,这些因素都使得今年上半年,美国的高通胀大概率具有粘性,不会明显回落。</b></p><p><b>所以,市场对于3月份、5月份、6月份这几次的美联储议息会议还是保持谨慎预期。</b></p><p><b>3,下半年将会看到美国通胀回落,下半年美国经济会放缓,美股年K线是下影线较长的小实体K线,这种乐观情形的概率更大。</b></p><p><b>4, 1948年的6月24号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当时全球股市都陷入恐慌,因为在柏林危机的初期,资本市场都觉得第三次世界大战了,快速下跌。</b></p><p><b>柏林危机对于美股当时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b></p><p><b>直接影响并不大,为什么?因为美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二战,当时不像现在,现在已经和平好久了,没有出现过大家担心的大战。</b></p><p><b>看看三次柏林危机,看看古巴导弹危机就知道的,两个核大国之间不太可能有正面交锋,最多就是小打小闹,代理人战争。</b></p><p><b>柏林危机的间接影响一直到9月底,为什么是间接影响?因为到1948年7月份以后,美股市场的主要矛盾又回归到了它的基本面,回归高通胀。</b></p><p><b>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比如说6月份调高准备金率,9月份再调,以及8月份加息,所以6月24号柏林危机爆发到9月27号,标普500下跌了10.3%。</b></p><p><b>所以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就算是高通胀以及战争阴云之下,也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中国投资者可以增强立足基本面进行价值投资的信心。</b></p><p><b>5,对于中国股票而言,今年上半年是投资时钟的衰退期,而下半年是投资时钟的弱复苏,中国经济跟美国经济不同步,对应的中国货币周期和美国货币政策周期也不同步。</b></p><p><b>6,低估值价值股,金融地产、周期价值等等,它们在今年的盈利至少不会比此前预期的差太多,反过来说,它的估值比较低,今年估值有可能会修复。</b></p><p><b>因为A股不是系统性风险,这些价值股的估值已经反映了过度悲观的预期,反而会获得价值重估。</b></p><p><b>同时2021年景气受损的行业,像一些社会服务业,特别是快递、旅游、餐饮、文化娱乐行业,这些行业受疫情影响比较明显,他们的景气,特别是在下半年,会得到修复。</b></p><p><b>猪周期相关的农业也一样,景气度也会得到修复。</b></p><p><b>7,今年海外美国持续加息,中国又要稳增长调结构,要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所以,在内外经济格局都有明显变化的时候,今年的科创行情会进入一个蛰伏期。</b></p><p><b>从短期的角度来说,特别是上半年,高估值、赛道拥挤,所以震荡分化,它们只能找预期差和性价比还可以的细分领域,机会主要还是在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b></p><p><b>8,港股而言,今年是一个反弹小牛市,优质价值股跌深反弹带来的。</b></p><p><b>与恒指相比,今年港股更好的指数是红筹指数(HSCCI),红筹指数基本上没有民企,主要是国企、央企。</b></p><p><b>今年价值股重估行情,主要体现在优质国企央企的金融、地产,以及香港本地的金融、地产,再加上部分优质周期价值股。</b></p><p><b>9,战略性配置优质的央企港股。</b></p><p>以上,是<a href=\"https://laohu8.com/S/601377\">兴业证券</a>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2月21日分享的最新观点。</p><p>张忆东分析了美国今年的通胀、加息以及近期地缘政治的影响,复盘了冷战初期的美股历史规律——高通胀、紧缩、战争阴云之下,也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还要看企业盈利和回购。</p><p>美股今年中期风险还未充分释放,对A股和港股仍有扰动,但是,中国股市对美股的震荡将逐步脱敏,应该立足中国经济、政策来把握今年的投资机会,建议防守反击。</p><p>聪明投资者整理了演讲全文,分享给大家。</p><p><b>短期加息预期强烈,中期美国无风险收益率的上行可能还没有结束</b></p><p>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于下阶段海外市场的看法、对中国经济的一些思考,以及对于 A股、美股、港股行情的判断。</p><p>首先,海外的展望,就是美国的通胀、加息以及地缘政治的影响。</p><p>对于美国通胀、美国加息,<b>近期全球市场依然呈现一种比较焦虑、比较紧张的状态</b>。美国<a href=\"https://laohu8.com/S/GOOG\">谷歌</a>搜索指数对于通胀这个词的搜索,现在是有谷歌指数以来的最高点。</p><p>现在市场对于美联储今年加息是5~7次的预期。根据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中隐含的利率显示3月、5月、6月、9月、12月,这五个月大家的预期差不多都超过了50%,今年至少五次加息已经是市场一致预期。</p><p>与此同时,拜登的支持率从去年年初刚刚上任时的60%左右,一路下到现在的40%左右。</p><p>政治上的压力也让政客们支持在经济还不错的情况下压通胀,至少在上半年,美国经济还没有大的风险的情况下,加息压通胀可能是各种因素的合力。</p><p>中期而言,美国无风险收益率的上行可能还没有结束,美国股市的估值调整还没有最终price in。</p><p>我们在1月25号提出,美股进入到阶段性的短期底部,但是中期底部可能还没有到。</p><p><b>上半年美国通胀具有高粘性,地缘政治风险引发全球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b></p><p>美国通胀、美国加息引发的中期风险还没有解除。今年1月份,美国CPI继续超过了7%,去年12月份是7%,创了过去40年的新高,1月份继续创新高。</p><p>美国高通胀风险,一方面是需求端,一方面是供给端。</p><p>纽约联储公布的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处于历史高位,关键是最近还没有明显的回落迹象,跟2020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相比竟然更高。</p><p>从供给端的角度来说,东南亚疫情对全球汽车芯片、美国疫情对劳动力市场还是会有影响。</p><p>从需求端,过去两年史无前例的美国大放水,在需求端对通胀也有一定的推波助澜,近期看到美国的房价、租金明显上涨,生活用品等商品的上涨仍比较明显。</p><p>再加上乌克兰问题的紧张使得全球油价、天然气价格飙升,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另外,欧洲铜、铝等相关有色金属限产,部分原材料的产能显著跟不上需求,供应链也收缩。</p><p>这些因素都使得今年上半年,美国的高通胀大概率具有粘性,不会明显回落,所以,市场对于3月份、5月份、6月份这几次的美联储议息会议还是保持谨慎预期。</p><p>地缘政治的风险导致欧洲通胀风险上升,进而使得欧央行也不得不接棒转鹰派。<b>欧美长端利率的上行风险都还没有结束。</b></p><p><b>美股短期类似2018年10月底到12月初,中期底部还没有到,二季度美股投资时钟走向滞胀期</b></p><p><b>美国目前通胀预期、加息预期已经很满,随便一个投资者甚至邻居阿婆都知道美国通胀高要加息,而对加息预期做反应,年初美国长端利率出现的陡升阶段已告一段落。</b></p><p>去年年底,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4%、1.5%,上升到今年2月初的2%左右,差不多60bp。</p><p><b>下个阶段美债长端收益率如果继续出现陡升,就要看实质性的加息节奏。</b>如果上半年连续加息,今年2季度可能还会有一次陡升的阶段。</p><p>但至少在一季度,美债收益率的陡升告一段落,对应的,短期美股在1月24号低点位置附近应该要喘息喘息。</p><p>1月24号到3月初,这个阶段有点像2018年10月底到2018年12月初这个阶段,是个喘息的窗口期。</p><p>2018年12月初之后,随着对于美国进一步收缩、美国经济下行的担心,美股又杀了一波。</p><p>不排除美股今年二季度也是如此,随着3月份实质性的收缩以后,到了二季度,市场对美国经济开始担心,那个时候美国股市的投资时钟就会从现在的过热期走向滞胀期。</p><p><b>现在美国经济的高频数据很好,再加上它的通胀比较高,这其实是投资时钟的过热期。</b></p><p><b>二季度中后期,美股对应的就是投资时钟的滞胀期,所以,还是会有再杀一把的压力。美股中期底部还没有到,美国上半年政策实质性的收缩还没有开始。</b></p><p><b>下半年出现美国通胀回落、经济放缓情形的概率较大,美股今年的低点很可能就是在二季度,全年就是一个下影线较长的小阴线</b></p><p>我们在1月份有一个报告,就是对于美国短期底和中期底的预测。</p><p>对于中期底,有两种情形分析,一种是悲观情形,一种是乐观情形。</p><p>悲观情形,如果美国的通胀持续超预期,下半年通胀没有下来,甚至比上半年还高,美联储只能辣手摧花,加息加缩表可能都会超预期。</p><p>这很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出现失速,甚至导致债务风险。因为美国现在330%的总债务率和120%多的政府债务率。</p><p>这种<b>悲观情况下,美股今年就是一个小熊市和大熊市之分,轻则像2018年四季度这样,全年跌20%以上,重则是一个跌幅更大的大熊市。</b></p><p><b>这种情况的概率比较低。</b></p><p>大概率是情形二,就是美国通胀在今年二季度开始缓慢回落,通胀高点在今年的一季度,二季度虽然仍在高位但开始缓慢回落,下半年看到通胀比较明显回落,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开始体现,美联储收紧的步伐将会放缓。</p><p>如此,美股今年的低点很可能就是在二季度,全年就是一个下影线较长的小阴线,甚至乐观一点,如果下半年美联储不单单没有达到当前预期的收紧力度,甚至有点放松的迹象,不排除全年是一个下影线较长的小阳线。</p><p>我们觉得是情形二,<b>下半年将会看到美国通胀回落,下半年美国经济会放缓,美股年K线是下影线较长的小实体K线,这种乐观情形的概率更大。</b></p><p>这种判断的逻辑是在哪?在通胀,我们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来看通胀。</p><p>从需求角度来说,相比过去两年,2022年是财政退潮,储蓄率就会显著回落。右上方这个图,红色的那条线是美国可支配收入,蓝色那条线是美国的储蓄率(个人存款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可以看到,2020年6月份,二季度,因为疫情,它开始直升机撒钱,储蓄率最高时将近35%。</p><p>到了2021年3月份,储蓄率是27%,而到了2021年12月,储蓄率已经降到了7%,降得非常快。</p><p>按照这个节奏,不排除到了今年中期,储蓄率回到历史平均水平,在5%左右,这个可能性还是有的。</p><p>储蓄率作为消费的缓冲垫,储蓄率转化成商品消费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今年下半年财政刺激退潮的影响会更加明显。</p><p>再叠加最近的收入上涨涨不过物价上涨,美国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等等都在快速回落。</p><p>到了今年下半年,美国刺激政策退潮之后,需求对于美国高通胀的<a href=\"https://laohu8.com/S/838275\">驱动力</a>将会显著放缓,再叠加高基数,2021年下半年的通胀基数已经开始偏高了。</p><p>从供给端的角度来说,今年下半年,整个供应链受到疫情的影响将缓和。4月份美国奥密克戎的疫苗就要开始普及了。</p><p>现在从海外的情况来看,随着疫苗的普及,致死率、重症率会减弱的。至于没有打疫苗的,仍有很大风险,如果大难不死,后面免疫力也会提升。</p><p>叠加刚才讲的需求端,随着储蓄率下降到低位、坐吃山空,美国人就开始找工作了,特别是中低收入的群体,就开始要找工作,所以,美国劳动力的紧张也将缓和。</p><p>美国过去近两年的直升机撒钱,助长了懒汉,一旦刺激政策退潮,有助于下半年美国劳动力市场吃紧状况缓和。</p><p>总体来说,今年下半年,美国通胀会回落,但还会在历史的相对高位,CPI可能还是在3%以上,核心PCE可能在2%以上,而上半年通胀始终在五点几以上的高粘性。</p><p><b>下半年美国加息和缩表不是系统性风险,美债收益率高点可能在二季度,在2.5%左右</b></p><p>如果这样判断,那么,全年的加息和下半年的缩表,累计效应也就不是系统性风险。</p><p>因为美联储还是按照数据、依赖于框架。</p><p>如果下半年通胀压力缓和,美联储下半年就不一定在上半年3-4次加息的基础上再加2-3次,有可能只加一次。</p><p>甚至更乐观一点,如果下半年美国经济下滑明显,不排除不加息,甚至要放一放鸽派的声音出来,可能还是有的。</p><p>全年加125个BP,目前是一致预期的下限。如果全年只加了3-4次,比如只是上半年加了,下半年不加,那就是超预期地好了。</p><p>我们可以拭目以待。</p><p>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因为美国现在的债务率太高了,如果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它总归要进行财政支出、要发债,所以它不希望债务率进一步恶化、还本付息的压力过大,所以,美联储尽量不加过头,总归是希望长端利率保持在低位。</p><p>到了11月初,拜登政府希望帮助民主党赢得中期选举,但按照现在的格局,不单单参议院他要输,有可能民主党长期主导的众议院都要输。</p><p>所以到了下半年,一旦通胀压力回落,拜登政府对于稳增长、稳股市有更强的诉求,试图助推民主党赢得国会选举。</p><p>这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加息。</p><p>再看缩表,除非是下半年通胀超预期,否则,缩表跟下半年的加息一样都会比目前市场预期的柔和。现在美债资产负债表高达8.7万亿美元,如果缩得过快,对于国债收益率来说,简直会飙升,就是一个系统性风险。</p><p>但是,我们看历史,2014年那一轮缩表,它是从4.5万亿美元缩到2018年底2019年初的3.7万亿美元,4年的缩表,到2018年四季度,导致美债10年期收益率升到了3.3%。</p><p>所以这一次缩表,第一,肯定不太可能像上一次缩得那么慢,因为通胀压力高。</p><p>第二,也不太可能缩得过快,害怕引发债务危机。</p><p>下半年缩表初期,不会导致美债收益率飙升到3%以上。今年加息也好,缩表也好,我们对于美债收益率高点,还是维持去年年底的判断,就是在2%以上的空间不大,可能不会超过2.5%。</p><p><b>我们判断,今年美债10年期收益率的高点可能在二季度,在2.5%左右。</b></p><p><b>以史为鉴,1948年第一次柏林危机前后的美股复盘,就算是高通胀以及战争阴云之下,也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b></p><p>以史为鉴,我们对冷战初期,高通胀以及战争阴霾之下的美股做一下复盘,就是1946年到1951年那个阶段的美股复盘,当前美股的内外部环境有点相似。</p><p>经济方面,二战之后,也出现过类似2020年疫情阶段的经济停滞。美国经济在二战出现战时繁荣,1938-1946年,每年的GDP复合增长率超过了13%。</p><p>但是,二战结束初期,经济还没有从战时顺利转型,一下子陷入了停滞,1946年GDP增速是负的11.6%。</p><p>另外,美国陷入高债务,联邦政府债务率从二战前100%不到的位置,在1946年飙升到118.9%,一直到2020年疫情的时候才打破。</p><p>还有要面对高通胀。二战时美国采取价格管制,但二战以后,从1946年7月份开始,美国通胀就开始飙升。</p><p>因为从1946年2月开始,美国逐步解除了价格管制,叠加供需失衡。</p><p>全球很多工厂,特别是欧洲、日本的工厂,都毁于战火。美国的工厂虽然还有,但都在军工了,不是民用,所以供给端、供应链完全摧毁,需要重建。</p><p>另外一块是需求,美国在战争里面发了战争财,盆满钵满,退伍军人都拿了钱,所以它的需求非常旺盛。</p><p>再加上二战之后的婴儿潮,退休退伍军人回到家生孩子,一下子供需严重失衡,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p><p>从1946年的7月份到1948年的8月份,美国的CPI指数升了31%,而且从1946年到1949年初,月同比一直维持在8%以上,在1946年年底1947年初,CPI同比最高时差不多是20%。</p><p>这段历史除了高债务、高通胀、经济的转型压力,还有战争阴霾。</p><p>1946年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国际关系开始处于冷战初期。</p><p>1948年的6月24号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一直到1949年的5月12号,危机才解除。</p><p>第一次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第一次重大的国际危机。</p><p>因为西方阵营的美、英、法为了扶持他们所占领的德国西占区,稳定战后混乱的德国经济市场以对抗苏联,所以,1948年6月在西占区实现货币改革、发行B记马克,并引入柏林西区。</p><p><b>在这种情况下,苏联1948年6月24日全面切断了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路交通与航运的联系,让西柏林成为一个孤岛。美苏两个阵营剑拔弩张。</b></p><p><b>当时全球股市都陷入恐慌,因为在柏林危机的初期,资本市场都觉得第三次世界大战了,快速下跌。</b></p><p>柏林危机对于美股当时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p><p><b>直接影响并不大,</b>跌到6月29号就开始反弹,美国就开始利用它的军事运输机,向西柏林大规模空投粮食、日用品,并且对于苏占区所需的煤炭、钢铁、电力反封锁。</p><p>跟现在不一样,很多人开始担心,美国会不会下场,北约会不会帮乌克兰出头,这就是资本市场想多了,不可能的。</p><p>看看三次柏林危机,看看古巴导弹危机就知道的,两个核大国之间不太可能有正面交锋,最多就是小打小闹,代理人战争,就是乌克兰和亲俄罗斯的乌克兰东部的民兵,你打我一迫击炮,我轰你两火箭弹的,大战不太可能。</p><p>当然欧洲自己觉得自己好像很光荣,但事实上被人家当枪使,挺有意思的。</p><p>历史能够告诉我们很多现在和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所以以史为鉴对我们还是有帮助的,帮我们理解国际形势,理解资本市场的演绎。</p><p>再回到柏林危机,回到1946年到1951年代的历史,<b>我们看到柏林危机的间接影响一直到9月底,为什么是间接影响?</b></p><p>因为到<b>1948年7月份以后,美股市场的主要矛盾又回归到了它的基本面,回归高通胀,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b>,比如说6月份调高准备金率,9月份再调,以及8月份加息,所以6月24号柏林危机爆发到9月27号,标普500下跌了10.3%。</p><p><b>所以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就算是高通胀以及战争阴云之下,也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中国投资者可以增强立足基本面进行价值投资的信心。</b></p><p><b>1947-1948年的这段历史可以拿来和今年做一个类比,战争阴霾高通胀政策收缩之下,美股没有出现大熊市,因为盈利</b></p><p>1946年开始高通胀,1947年CPI一直是在10%以上,1948年也在8%以上,面对这种高通胀,在1947年的下半年,美联储提高了短端国债利率,来压制通胀预期,但是美联储并没有放弃YCC,就是收益率曲线控制。</p><p>从1947年底到1948年末,美联储通过大量购买债券,来强制执行美债长期债券利率2.5%的上限,强制压住长债利率。</p><p>而且到了1949年,当美国经济再度有衰退风险的时候,美联储快速降低货币政策的利率。</p><p><b>战争阴霾,高通胀,加上政策收缩,但是美股1947年初到1948年底不过是一个区间震荡,并没有大家担心的大熊。</b></p><p><b>为什么没有?因为盈利!</b></p><p>这段时间,标普500指数PE估值由14.3倍下降至6.6倍,如果按照这样,美股不是大熊了吗?不是,这段时间,标普500指数下跌0.7%,因为,除了估值还要看盈利。</p><p>从盈利的角度来说,同期美国标普500指数EPS还是显著上升,标普500的EPS上升到了113.8%。</p><p>因为刚开始美国放开了价格管制,签署了关贸总协定,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所以美国的这些指数权重股,特别是价值股,它的盈利显著改善。</p><p>在这种情况下,估值下行,但盈利还是有支撑。</p><p>除了利率上行的压力之外,当时美股的估值下行,有一个是盈利改善引发的。</p><p>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无风险收益率是上行的,但盈利是改善的,使得美股区间震荡。</p><p><b>这段历史可以拿来和今年做一个类比。</b></p><p><b>如果美股今年不是个大熊,可能是下影线较长的小阴线、震荡市,它需要有一个基本面的支撑。</b></p><p>今年美国的基本面还是有亮点的,包括它的基建,疫苗的普及和治疗的特效药带来美国的社交型服务、消费的复苏,还是能够对于经济有所支撑。</p><p>还有美国未来5年的科技发展规划,包括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清洁能源为代表的,还是能够带来一个结构性亮点。</p><p><b>支撑美股的除了内生式企业盈利,还有美股的回购</b></p><p>这是对于海外市场的判断。总结下来就三点:</p><p>第一,美国的无风险收益率有望在二季度见到年内高点,从而带来风险资产的周期低点;</p><p>第二,美国的通胀有望在下半年回落;</p><p>第三,以史为鉴,高通胀下,<b>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关键还是要看企业盈利。</b></p><p>从企业盈利的角度来说,支撑美股的除了内生式企业盈利这个动能外,还有一个buyback的问题,就是美股的回购,相当于股份少了,EPS多了,美股回购的力度不容忽视。</p><p>经历了过去两年的业绩高光之后,如今标普500成分公司的自由现金流TTM在过去4个季度处于历史的最高值,现在美股标普500预期也下来了,下来反而安全。</p><p>所以美股如果下半年能够有所回升,应该不是大熊市而是震荡市,核心变量还是基本面。</p><p>以上是关于美国的内容。</p><p><b>一季度是政策宽松的窗口期,全年稳增长和调结构结合,中国资产的投资时钟2022年将从上半年的衰退期走向下半年的复苏期</b></p><p>第二部分聊一下对于中国宏观基本面趋势的判断,我更多从策略的角度跟大家来分享。</p><p>我并不关心宏观数据究竟是多少,我更加关注的是投资时钟。</p><p>我们判断,美国的投资时钟今年一季度是过热,美股的二季度是滞胀,而四季度有可能是衰退。</p><p>对于中国股票而言,今年上半年是投资时钟的衰退期,而下半年是投资时钟的弱复苏。</p><p>中国经济跟美国经济不同步,对应的中国货币周期和美国货币政策周期也不同步。</p><p>之所以,上半年处于投资时钟的衰退期,总体来说,今年的上半年受到房地产的拖累,消费也很难有惊喜。到二季度之后,出口对于GDP的贡献可能也开始弱化。</p><p>所以,稳字当头的政策导向下,要稳还是要靠基建,包括老基建、保障房、广义新基建。</p><p>除了做加法以外,此前做减法可能也会有些分化,比如,房地产行业,虽然还是会坚持房住不炒战略,但是对于房地产的限制可能会“因城施策“边际改善。</p><p>事实上,过去2个月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宽松的)政策,包括房地产的并购贷款的鼓励、房贷利率松动。</p><p>一季度是中国近一年内政策明显宽松的窗口区。一季度是宽货币、宽信用,是双宽,不排除还有一次降准,也不排除还有降息的可能性,这些都可能发生在一季度。</p><p>所以一季度利率的上行压力并不大,甚至有可能还会下行。</p><p>但是,随着美国3月中旬可能会加息,到了二季度,随着美国可能连续加息3次,二季度中国的政策宽松较第一季度应该会放缓,甚至不排除有些政策会进入观察区。</p><p>另外,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总定位,今年全年中国还是以宽货币、结构宽信用为主。</p><p>到了二季度以后,宽信用的效果开始体现,到了下半年随着经济企稳,经济复苏的逻辑被验证,稳增长将更多会体现出结构性宽信用,下半年利率可能会温和向上走。</p><p>基于投资时钟的判断,3月中旬之前中国股票行情可能侧重宽货币、顺周期,而到了二季度,就要看阿尔法,要看业绩、基本面改善,而这就要以中观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分析了。</p><p>放眼全年,结构性的宽信用更多会体现在短期稳增长、长期调结构的几个方向,包括:</p><p>1.<b>能源革命;</b></p><p>2.<b>万物智联、数字经济相关的新基建;</b></p><p>3.<b>自主可控、专精特新相关,不被别人卡脖子的领域,特别是军工、半导体、新材料等制造业的方向;</b></p><p>4.<b>保障房、农业现代化、智慧城市为代表的新型城镇化,以及区域协调发展。</b></p><p><b>其中第四个方向,特别是保障房、新基建,可能会在上半年重点发力。</b></p><p><b>今年的科创行情可能类似2004-2005年“五朵金花行情”的蛰伏期</b></p><p>拉长来看,我从2019年就一直说,现在这是一轮“朱格拉周期”<i>(朱格拉周期是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的一种为期1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i>。</p><p>类比2002年到2010年那个阶段,当时的朱格拉周期是怎么样的?是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全球化的周期。</p><p>这种周期更像是美国八九十年代的,是一种科技驱动的、结构性的朱格拉周期,而不是从一个小经济体到一个大经济体的总量扩张的周期。</p><p>但是,朱格拉周期是基本面大趋势,对应的,行情不是一根直线地涨。</p><p>比如说2002年到2010年朱格拉周期的“五朵金花”行情,从2002底到2004年4月份很精彩。但是,从2004年4月份到2005年下半年长达一年半,“五朵金花”处于调整、震荡,特别是2004年受宏观调控影响,钢铁、有色等都遭受重创。</p><p>之所以调整,短期的基本面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低于预期,也受股市自身调整的拖累、叠加。</p><p>在2003年上涨的时候,把预期打得比较满,一旦宏观调控,回撤也比较多。</p><p>但是到了2006年、2007年,当行情再度起来,五朵金花好行情再次焕发了行情的生命力,甚至上涨幅度超过了2002年到2004年初的第一阶段。</p><p>现在这一轮的科创行情也走了大概两年半以上,从2019年到2020年、2021年,剔除中间的疫情,差不多走了将近两年,相关板块很拥挤。</p><p><b>大家对于科技驱动、研究驱动制造业升级的长逻辑还是有信心的,但问题就是低碳科技、万物智联、半导体、军工、生命科技过去两年的预期打得太满,估值贵,一旦下跌,对于相关公司或细分行业的信仰开始动摇。</b></p><p><b>今年海外美国持续加息,中国又要稳增长调结构,要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所以,在内外经济格局都有明显变化的时候,今年的科创行情会进入一个蛰伏期。</b></p><p>后面随着估值的消化以及基本面改善,拉长来看,比如说到2023年-2024年,这些科创成长领域还能够寻找到符合长逻辑的阿尔法公司的。</p><p><b>找寻自信的力量,美股崩,对中国股市造成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很低</b></p><p>最后,我给大家汇报一下对行情的展望。</p><p>去年11月中旬,我们开策略会,我讲要《<b>找寻自信的力量</b>》。当时我说,今年国内、外部的不确定性,将会使得投资者失去信心。</p><p>今年年初以来,特别是A股,的确开始动摇过去两年的投资信仰了。</p><p>现在就需要寻找新的自信的力量。</p><p>寻找力量就要解除迷局。</p><p>现在中国投资者不自信,有的人觉得美股要崩,可能会“殃及池鱼”,对中国股市造成冲击。</p><p>我们觉得这个概率很低,我们还是认为今年的美股是震荡市,可以有“跌出来的机会”,虽然中期低点还没有到,但是美股全年不是大熊,而是下引线较长的小实体K线。</p><p>二季度美股调整,中国股市可能会有“假摔”影响。当美股风险释放,比如说美债收益率可能会上升到2.5%,对应的美股“杀估值”,应该会出现中期低点。</p><p>影响估值有两个因素,一是风险溢价,二是贴现率。</p><p>现在标普500的预测市盈率是20倍,纳斯达克是28倍。20倍的动态市盈率看上去是高于1990年以来75%分位,还是在历史的高位,但是我们要注意无风险收益率。</p><p>90年代,美国的无风险收益率全都是在5%以上,甚至在00年代,美国的10年国债收益率也经常是在3%以上。而现在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只有2%,就算二季度上升到2.5%,对应就是30倍左右市盈率,是合理的。</p><p>考虑到风险溢价的波动,美股动态市盈率回到15-18倍,美股到那个位置会有较强的支撑,不至于发生系统风险。</p><p>很多人说,从19倍降到十五六倍还是会有差别,但我们也不要忘记,还要看后面几个季度的盈利。美国上半年的经济还算可以,总体来说,权重股盈利还可以、回购的能力很强。</p><p><b>美国现在“杀估值”的风险可能在于风险溢价比较低,</b>风险溢价现在是在历史估值的下轨区域,在过去近10年的1/4的分位数,还没到过去十年的中位数。</p><p>反过来说,2015年或者2018年,见中期底部的时候,风险溢价至少都会回升到75%的分位。</p><p>到了今年中期,标普500风险溢价到了过去十年中位数的附近,那时候才是比较踏实的。</p><p>总之,上半年,美股可能还是需要消化估值,海外风险整体对于A股和港股还是一个扰动,将逐渐脱敏,下半年,随着美国政策环境的改善,美股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反而相对正面。</p><p><b>今年A股大盘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两条主线:2021年受损行业的价值重估和优质的成长股分化</b></p><p>对于A股而言,我倾向于<b>螺蛳壳里做道场,大盘指数跟去年差不多,去年是3300~3700点窄幅波动。</b></p><p><b>今年对于沪深300和上证综指来说,仍是震荡市,</b>估值中枢可能会略有提升,基本面略有下降。</p><p>所以,大盘指数也不是大年,但是,也不是大熊市。</p><p><b>今年主要有两条主线。</b></p><p><b>一是2021年受损行业的价值重估。</b></p><p>低估值价值股,金融地产、周期价值等等,它们在今年的盈利至少不会比此前预期的差太多。反过来说,它的估值比较低,今年估值有可能会修复。</p><p>因为A股不是系统性风险,这些价值股的估值已经反映了过度悲观的预期,反而会获得价值重估。</p><p>同时2021年景气受损的行业,像一些社会服务业,特别是快递、旅游、餐饮、文化娱乐行业,这些行业受疫情影响比较明显。他们的景气,特别是在下半年,会得到修复。</p><p>猪周期相关的农业也一样,景气度也会得到修复。</p><p>所以今年这些行业是一条主线,通过均值回归,寻找自信的力量。</p><p><b>二是科创赛道依然是长期主旋律。</b></p><p>从短期的角度来说,特别是上半年,高估值、赛道拥挤,所以震荡分化,它们只能找预期差和性价比还可以的细分领域精细化投资,机会主要还是在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p><p>一方面有年报、1季报、中报以及10月份的3季报,有三到四期的盈利夯实基本面基础,四季度动态估值就很有吸引力。</p><p>另一方面,叠加下半年中国经济稳增长复苏的逻辑已经很清晰了,被国内外投资者所信任;叠加下半年美国政策收缩的节奏力度放缓,美股优质成长股也将迎来反弹的机会。</p><p><b>因此,下半年的行情,特别是四季度可能再次回归优质的成长股。</b></p><p><b>今年A股行情可能介于2012和2014年之间,迷你版2014年行情</b></p><p>A股大盘目前3400点左右,我们判断,没有什么大的系统风险。</p><p>今年大盘行情可能介于2012年与2014年之间,这两年的行情基本上都是螺丝壳里做道场,其中2012年是弱震荡式行情,2014年是强震荡式行情,而今年是介于两者之间。</p><p>2012年,外部有欧债危机,内部有政治风险,当时稳增长的力度大打折扣。</p><p>而2014年则不然,2014年下半年,大家对一带一路的信心,以及因为2014年下半年,中国开始大力度地推动一带一路,同时大家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激情,改革牛、杠杆牛开始起来了。</p><p>而且在2014年7月份以后,社融数据明显改善,到了四季度,基本面都在显著好转。</p><p>2012年和2014年的共同点是,出现了受益于估值体系的转换,最终价值股受益于稳增长和价值重估。</p><p>兴业策略团队提出,2022年是个迷你版的2014,比2014年要弱,但没有系统性风险,还是会有结构性行情,只是说对于结构性的行情,价值优先,价值股打基础,下半年等待成长夯实基础,再寻找长期的力量。</p><p><b>标普500的风险溢价在历史均值下方,在25%分位,而 A股的沪深300则是在历史均值附近,在这个位置出现系统风险或者大熊的概率是极低的。</b></p><p>总的来说,今年可能类似于去年,在3300-3700点位核心区间波动,向下破3300的概率相对较小。</p><p>就算有,空间也不大,<b>大概率3300点附近是A股中期的底部区域</b>。</p><p><b>今年的港股是一个价值重估的“反弹小牛市”</b></p><p>对于港股而言,今年是一个反弹小牛市,优质价值股跌深反弹带来的。</p><p>与恒指相比,今年港股更好的指数是红筹指数(HSCCI),红筹指数基本上没有民企,主要是国企、央企。</p><p>国企指数可能比恒指弱。现在这个国企指数(HSCEI),全名叫中国企业指数,它已经不再像2018年以前,都是纯国有企业了。</p><p>国企指数从2018年开始改变了编制方式,把一些民企、互联网放进去,而且互联网的占比将近40%左右。</p><p>而恒生指数里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相关企业占比差不多只有30%,也就是说70%的企业是非互联网,而70%里边,一大半都是纯价值股。</p><p>今年价值股重估行情,主要体现在优质国企央企的金融、地产,以及香港本地的金融、地产,这两块加起来占据了恒生指数半壁江山,再加上一些周期股,差不多超过了50%。</p><p>占比超过恒指50%的这些价值板块,今年反弹30%-50%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主要是基本面的一些改善,叠加估值的修复。</p><p>占比约30%的互联网公司,也不至于像去年那样接近腰斩,今年可能就是在底部区域跌深反弹,俯卧撑,它对于指数的拖累有限。</p><p>我们测算,今年恒指有希望从23,000点回升到28,000点,而这个节奏像<a href=\"https://laohu8.com/S/NKE\">耐克</a>,上半年筑底、不断反弹、夯实底部,下半年将走高。</p><p>其中四季度,美国的中期选举和中国的二十大,政治因素明朗,加上中国经济复苏,都有助于港股在今年四季度呈现一个小高潮。</p><p>2022年全年来看,它是一个技术性的反弹小牛市。</p><p>拉长时间来看,<b>未来再看三五年,港股可能会重演1997年到2002年,或者是2011年到2015年底,2016年初,大箱体震荡,并且逐步寻找基本面自信心,重塑指数主心骨。</b></p><p>未来3年,甚至5年,恒指可能在23,000-30,000点的核心区域,进行大箱体震荡。</p><p><b>港股的三个长期配置机会</b></p><p>除了刚才讲的一些今年的跌深反弹机会以外,港股有三种长期配置的机会。</p><p>第一种,港股里面一些特色的科创品种,一些先进制造业、消费电子,跟数字经济、新能源车相关的特色品种。</p><p>第二种,港股特色的大消费,能够顺应共同富裕,顺应大时代的消费+。</p><p>1)比如家电中,海外出口链条的智能家居;</p><p>2)像快递、农业这种内生景气改善的行业;</p><p>3)利润率迎来确定性拐点的行业,比如乳液、啤酒。</p><p>4)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服饰,以及体育鞋服。</p><p>5)短期政策有一定压制,具有一些不确定性,但是长期发展空间非常向好的新兴消费,比如说物管、商管、职业教育。</p><p>6)医药今年会有个大分化。先调整之后,最后大分化。</p><p><b>港股医药的机会下半年可以看一看,但上半年还是要冷静,可能有跌深反弹。但可操作性比较差,高估值、没有收入、没有盈利的这些公司,反弹之后做空可能是更适合的策略。</b></p><p><b>第三个主线,应该战略性配置优质的央企港股。</b></p><p>2021年港股的电力运营商迎来了一个价值重估,揭开了央企港股价值重估的序幕。</p><p>战略看多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p><p>第一,基本面稳定,受政策风险因素小,规范靠谱。没有什么政策的监管风险,反而因为信用评级高,一旦有些政策改革红利,它们是受益的。</p><p>第二,安全边际高,低估值,对于喜欢配置类债券资产的,我建议强烈建议大家优先配置这种优质的央企港股,因为它的分红收益率很多都在8%以上。</p><p>第三,对于港股而言,要注意做空的力量,恰恰外资机构配置央企港股占比比较低,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因为它的配比较低,做空的动能也比较弱。</p><p>第四,央企重估,所需的资金配置力量在哪里?肯定是中资为主导。</p><p>一方面,内地的保险、资金、银行、理财、信托,这些偏好于固定收益,偏好于低风险、低波动,而且注重分红的机构资金,他们愿意战略性配置这些优质的港股央企。</p><p>另一方面,中长期的角度来说,“二老”,就是<a href=\"https://laohu8.com/S/603883\">老百姓</a>和老外,继续增持中国优质资产还是方兴未艾。</p><p>最后,国企改革相关的政策红利和转型红利。关注港股央企的基本面是否发生改变,因为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p><p>新时代的国企改革,对于优质国企央企的价值重估更凸显。</p><p>1)看市场化机制有没有改变,比如像电力、铁路,看看他们的定价机制有没有发生变化;</p><p>2)看一些优质资产的注入;</p><p>3)看供给侧改革,优化行业见证格局;</p><p>4)加强党建来控制成本,把一些利润漏锁牢牢地给它限制住,同时也是所谓的节源,节源某种程度也是一种变相的开流;</p><p>5)除了节流以外,还是看开源,从开源的角度来说,中国中长期实施“双循环”战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优质央企的基本面也迎来了转型的机遇期。</p><p>包括受益于数字安全、信息安全、万物互联、5G应用的TMT领域;受益于低碳环保新能源领域;受益于先进制造相关领域。</p></body></html>\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41a3265725dba67c0660b26a189585aa","relate_stocks":{".DJI":"道琼斯",".IXIC":"NASDAQ Composite",".SPX":"S&P 500 Index"},"source_url":"","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26812691","content_text":"精彩观点:1,现在美国经济的高频数据很好,再加上它的通胀比较高,这其实是投资时钟的过热期。二季度中后期,美股对应的就是投资时钟的滞胀期。那时还是会有再杀一波的压力。美股中期底部还没有到,美国上半年政策实质性的收缩还没有开始。2,美国高通胀风险,一方面是需求端,一方面是供给端,再加上乌克兰问题的紧张,这些因素都使得今年上半年,美国的高通胀大概率具有粘性,不会明显回落。所以,市场对于3月份、5月份、6月份这几次的美联储议息会议还是保持谨慎预期。3,下半年将会看到美国通胀回落,下半年美国经济会放缓,美股年K线是下影线较长的小实体K线,这种乐观情形的概率更大。4, 1948年的6月24号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当时全球股市都陷入恐慌,因为在柏林危机的初期,资本市场都觉得第三次世界大战了,快速下跌。柏林危机对于美股当时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并不大,为什么?因为美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二战,当时不像现在,现在已经和平好久了,没有出现过大家担心的大战。看看三次柏林危机,看看古巴导弹危机就知道的,两个核大国之间不太可能有正面交锋,最多就是小打小闹,代理人战争。柏林危机的间接影响一直到9月底,为什么是间接影响?因为到1948年7月份以后,美股市场的主要矛盾又回归到了它的基本面,回归高通胀。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比如说6月份调高准备金率,9月份再调,以及8月份加息,所以6月24号柏林危机爆发到9月27号,标普500下跌了10.3%。所以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就算是高通胀以及战争阴云之下,也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中国投资者可以增强立足基本面进行价值投资的信心。5,对于中国股票而言,今年上半年是投资时钟的衰退期,而下半年是投资时钟的弱复苏,中国经济跟美国经济不同步,对应的中国货币周期和美国货币政策周期也不同步。6,低估值价值股,金融地产、周期价值等等,它们在今年的盈利至少不会比此前预期的差太多,反过来说,它的估值比较低,今年估值有可能会修复。因为A股不是系统性风险,这些价值股的估值已经反映了过度悲观的预期,反而会获得价值重估。同时2021年景气受损的行业,像一些社会服务业,特别是快递、旅游、餐饮、文化娱乐行业,这些行业受疫情影响比较明显,他们的景气,特别是在下半年,会得到修复。猪周期相关的农业也一样,景气度也会得到修复。7,今年海外美国持续加息,中国又要稳增长调结构,要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所以,在内外经济格局都有明显变化的时候,今年的科创行情会进入一个蛰伏期。从短期的角度来说,特别是上半年,高估值、赛道拥挤,所以震荡分化,它们只能找预期差和性价比还可以的细分领域,机会主要还是在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8,港股而言,今年是一个反弹小牛市,优质价值股跌深反弹带来的。与恒指相比,今年港股更好的指数是红筹指数(HSCCI),红筹指数基本上没有民企,主要是国企、央企。今年价值股重估行情,主要体现在优质国企央企的金融、地产,以及香港本地的金融、地产,再加上部分优质周期价值股。9,战略性配置优质的央企港股。以上,是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2月21日分享的最新观点。张忆东分析了美国今年的通胀、加息以及近期地缘政治的影响,复盘了冷战初期的美股历史规律——高通胀、紧缩、战争阴云之下,也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还要看企业盈利和回购。美股今年中期风险还未充分释放,对A股和港股仍有扰动,但是,中国股市对美股的震荡将逐步脱敏,应该立足中国经济、政策来把握今年的投资机会,建议防守反击。聪明投资者整理了演讲全文,分享给大家。短期加息预期强烈,中期美国无风险收益率的上行可能还没有结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于下阶段海外市场的看法、对中国经济的一些思考,以及对于 A股、美股、港股行情的判断。首先,海外的展望,就是美国的通胀、加息以及地缘政治的影响。对于美国通胀、美国加息,近期全球市场依然呈现一种比较焦虑、比较紧张的状态。美国谷歌搜索指数对于通胀这个词的搜索,现在是有谷歌指数以来的最高点。现在市场对于美联储今年加息是5~7次的预期。根据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中隐含的利率显示3月、5月、6月、9月、12月,这五个月大家的预期差不多都超过了50%,今年至少五次加息已经是市场一致预期。与此同时,拜登的支持率从去年年初刚刚上任时的60%左右,一路下到现在的40%左右。政治上的压力也让政客们支持在经济还不错的情况下压通胀,至少在上半年,美国经济还没有大的风险的情况下,加息压通胀可能是各种因素的合力。中期而言,美国无风险收益率的上行可能还没有结束,美国股市的估值调整还没有最终price in。我们在1月25号提出,美股进入到阶段性的短期底部,但是中期底部可能还没有到。上半年美国通胀具有高粘性,地缘政治风险引发全球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美国通胀、美国加息引发的中期风险还没有解除。今年1月份,美国CPI继续超过了7%,去年12月份是7%,创了过去40年的新高,1月份继续创新高。美国高通胀风险,一方面是需求端,一方面是供给端。纽约联储公布的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处于历史高位,关键是最近还没有明显的回落迹象,跟2020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相比竟然更高。从供给端的角度来说,东南亚疫情对全球汽车芯片、美国疫情对劳动力市场还是会有影响。从需求端,过去两年史无前例的美国大放水,在需求端对通胀也有一定的推波助澜,近期看到美国的房价、租金明显上涨,生活用品等商品的上涨仍比较明显。再加上乌克兰问题的紧张使得全球油价、天然气价格飙升,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另外,欧洲铜、铝等相关有色金属限产,部分原材料的产能显著跟不上需求,供应链也收缩。这些因素都使得今年上半年,美国的高通胀大概率具有粘性,不会明显回落,所以,市场对于3月份、5月份、6月份这几次的美联储议息会议还是保持谨慎预期。地缘政治的风险导致欧洲通胀风险上升,进而使得欧央行也不得不接棒转鹰派。欧美长端利率的上行风险都还没有结束。美股短期类似2018年10月底到12月初,中期底部还没有到,二季度美股投资时钟走向滞胀期美国目前通胀预期、加息预期已经很满,随便一个投资者甚至邻居阿婆都知道美国通胀高要加息,而对加息预期做反应,年初美国长端利率出现的陡升阶段已告一段落。去年年底,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4%、1.5%,上升到今年2月初的2%左右,差不多60bp。下个阶段美债长端收益率如果继续出现陡升,就要看实质性的加息节奏。如果上半年连续加息,今年2季度可能还会有一次陡升的阶段。但至少在一季度,美债收益率的陡升告一段落,对应的,短期美股在1月24号低点位置附近应该要喘息喘息。1月24号到3月初,这个阶段有点像2018年10月底到2018年12月初这个阶段,是个喘息的窗口期。2018年12月初之后,随着对于美国进一步收缩、美国经济下行的担心,美股又杀了一波。不排除美股今年二季度也是如此,随着3月份实质性的收缩以后,到了二季度,市场对美国经济开始担心,那个时候美国股市的投资时钟就会从现在的过热期走向滞胀期。现在美国经济的高频数据很好,再加上它的通胀比较高,这其实是投资时钟的过热期。二季度中后期,美股对应的就是投资时钟的滞胀期,所以,还是会有再杀一把的压力。美股中期底部还没有到,美国上半年政策实质性的收缩还没有开始。下半年出现美国通胀回落、经济放缓情形的概率较大,美股今年的低点很可能就是在二季度,全年就是一个下影线较长的小阴线我们在1月份有一个报告,就是对于美国短期底和中期底的预测。对于中期底,有两种情形分析,一种是悲观情形,一种是乐观情形。悲观情形,如果美国的通胀持续超预期,下半年通胀没有下来,甚至比上半年还高,美联储只能辣手摧花,加息加缩表可能都会超预期。这很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出现失速,甚至导致债务风险。因为美国现在330%的总债务率和120%多的政府债务率。这种悲观情况下,美股今年就是一个小熊市和大熊市之分,轻则像2018年四季度这样,全年跌20%以上,重则是一个跌幅更大的大熊市。这种情况的概率比较低。大概率是情形二,就是美国通胀在今年二季度开始缓慢回落,通胀高点在今年的一季度,二季度虽然仍在高位但开始缓慢回落,下半年看到通胀比较明显回落,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开始体现,美联储收紧的步伐将会放缓。如此,美股今年的低点很可能就是在二季度,全年就是一个下影线较长的小阴线,甚至乐观一点,如果下半年美联储不单单没有达到当前预期的收紧力度,甚至有点放松的迹象,不排除全年是一个下影线较长的小阳线。我们觉得是情形二,下半年将会看到美国通胀回落,下半年美国经济会放缓,美股年K线是下影线较长的小实体K线,这种乐观情形的概率更大。这种判断的逻辑是在哪?在通胀,我们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来看通胀。从需求角度来说,相比过去两年,2022年是财政退潮,储蓄率就会显著回落。右上方这个图,红色的那条线是美国可支配收入,蓝色那条线是美国的储蓄率(个人存款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可以看到,2020年6月份,二季度,因为疫情,它开始直升机撒钱,储蓄率最高时将近35%。到了2021年3月份,储蓄率是27%,而到了2021年12月,储蓄率已经降到了7%,降得非常快。按照这个节奏,不排除到了今年中期,储蓄率回到历史平均水平,在5%左右,这个可能性还是有的。储蓄率作为消费的缓冲垫,储蓄率转化成商品消费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今年下半年财政刺激退潮的影响会更加明显。再叠加最近的收入上涨涨不过物价上涨,美国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等等都在快速回落。到了今年下半年,美国刺激政策退潮之后,需求对于美国高通胀的驱动力将会显著放缓,再叠加高基数,2021年下半年的通胀基数已经开始偏高了。从供给端的角度来说,今年下半年,整个供应链受到疫情的影响将缓和。4月份美国奥密克戎的疫苗就要开始普及了。现在从海外的情况来看,随着疫苗的普及,致死率、重症率会减弱的。至于没有打疫苗的,仍有很大风险,如果大难不死,后面免疫力也会提升。叠加刚才讲的需求端,随着储蓄率下降到低位、坐吃山空,美国人就开始找工作了,特别是中低收入的群体,就开始要找工作,所以,美国劳动力的紧张也将缓和。美国过去近两年的直升机撒钱,助长了懒汉,一旦刺激政策退潮,有助于下半年美国劳动力市场吃紧状况缓和。总体来说,今年下半年,美国通胀会回落,但还会在历史的相对高位,CPI可能还是在3%以上,核心PCE可能在2%以上,而上半年通胀始终在五点几以上的高粘性。下半年美国加息和缩表不是系统性风险,美债收益率高点可能在二季度,在2.5%左右如果这样判断,那么,全年的加息和下半年的缩表,累计效应也就不是系统性风险。因为美联储还是按照数据、依赖于框架。如果下半年通胀压力缓和,美联储下半年就不一定在上半年3-4次加息的基础上再加2-3次,有可能只加一次。甚至更乐观一点,如果下半年美国经济下滑明显,不排除不加息,甚至要放一放鸽派的声音出来,可能还是有的。全年加125个BP,目前是一致预期的下限。如果全年只加了3-4次,比如只是上半年加了,下半年不加,那就是超预期地好了。我们可以拭目以待。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因为美国现在的债务率太高了,如果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它总归要进行财政支出、要发债,所以它不希望债务率进一步恶化、还本付息的压力过大,所以,美联储尽量不加过头,总归是希望长端利率保持在低位。到了11月初,拜登政府希望帮助民主党赢得中期选举,但按照现在的格局,不单单参议院他要输,有可能民主党长期主导的众议院都要输。所以到了下半年,一旦通胀压力回落,拜登政府对于稳增长、稳股市有更强的诉求,试图助推民主党赢得国会选举。这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加息。再看缩表,除非是下半年通胀超预期,否则,缩表跟下半年的加息一样都会比目前市场预期的柔和。现在美债资产负债表高达8.7万亿美元,如果缩得过快,对于国债收益率来说,简直会飙升,就是一个系统性风险。但是,我们看历史,2014年那一轮缩表,它是从4.5万亿美元缩到2018年底2019年初的3.7万亿美元,4年的缩表,到2018年四季度,导致美债10年期收益率升到了3.3%。所以这一次缩表,第一,肯定不太可能像上一次缩得那么慢,因为通胀压力高。第二,也不太可能缩得过快,害怕引发债务危机。下半年缩表初期,不会导致美债收益率飙升到3%以上。今年加息也好,缩表也好,我们对于美债收益率高点,还是维持去年年底的判断,就是在2%以上的空间不大,可能不会超过2.5%。我们判断,今年美债10年期收益率的高点可能在二季度,在2.5%左右。以史为鉴,1948年第一次柏林危机前后的美股复盘,就算是高通胀以及战争阴云之下,也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以史为鉴,我们对冷战初期,高通胀以及战争阴霾之下的美股做一下复盘,就是1946年到1951年那个阶段的美股复盘,当前美股的内外部环境有点相似。经济方面,二战之后,也出现过类似2020年疫情阶段的经济停滞。美国经济在二战出现战时繁荣,1938-1946年,每年的GDP复合增长率超过了13%。但是,二战结束初期,经济还没有从战时顺利转型,一下子陷入了停滞,1946年GDP增速是负的11.6%。另外,美国陷入高债务,联邦政府债务率从二战前100%不到的位置,在1946年飙升到118.9%,一直到2020年疫情的时候才打破。还有要面对高通胀。二战时美国采取价格管制,但二战以后,从1946年7月份开始,美国通胀就开始飙升。因为从1946年2月开始,美国逐步解除了价格管制,叠加供需失衡。全球很多工厂,特别是欧洲、日本的工厂,都毁于战火。美国的工厂虽然还有,但都在军工了,不是民用,所以供给端、供应链完全摧毁,需要重建。另外一块是需求,美国在战争里面发了战争财,盆满钵满,退伍军人都拿了钱,所以它的需求非常旺盛。再加上二战之后的婴儿潮,退休退伍军人回到家生孩子,一下子供需严重失衡,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46年的7月份到1948年的8月份,美国的CPI指数升了31%,而且从1946年到1949年初,月同比一直维持在8%以上,在1946年年底1947年初,CPI同比最高时差不多是20%。这段历史除了高债务、高通胀、经济的转型压力,还有战争阴霾。1946年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国际关系开始处于冷战初期。1948年的6月24号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一直到1949年的5月12号,危机才解除。第一次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第一次重大的国际危机。因为西方阵营的美、英、法为了扶持他们所占领的德国西占区,稳定战后混乱的德国经济市场以对抗苏联,所以,1948年6月在西占区实现货币改革、发行B记马克,并引入柏林西区。在这种情况下,苏联1948年6月24日全面切断了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路交通与航运的联系,让西柏林成为一个孤岛。美苏两个阵营剑拔弩张。当时全球股市都陷入恐慌,因为在柏林危机的初期,资本市场都觉得第三次世界大战了,快速下跌。柏林危机对于美股当时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并不大,跌到6月29号就开始反弹,美国就开始利用它的军事运输机,向西柏林大规模空投粮食、日用品,并且对于苏占区所需的煤炭、钢铁、电力反封锁。跟现在不一样,很多人开始担心,美国会不会下场,北约会不会帮乌克兰出头,这就是资本市场想多了,不可能的。看看三次柏林危机,看看古巴导弹危机就知道的,两个核大国之间不太可能有正面交锋,最多就是小打小闹,代理人战争,就是乌克兰和亲俄罗斯的乌克兰东部的民兵,你打我一迫击炮,我轰你两火箭弹的,大战不太可能。当然欧洲自己觉得自己好像很光荣,但事实上被人家当枪使,挺有意思的。历史能够告诉我们很多现在和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所以以史为鉴对我们还是有帮助的,帮我们理解国际形势,理解资本市场的演绎。再回到柏林危机,回到1946年到1951年代的历史,我们看到柏林危机的间接影响一直到9月底,为什么是间接影响?因为到1948年7月份以后,美股市场的主要矛盾又回归到了它的基本面,回归高通胀,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比如说6月份调高准备金率,9月份再调,以及8月份加息,所以6月24号柏林危机爆发到9月27号,标普500下跌了10.3%。所以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就算是高通胀以及战争阴云之下,也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中国投资者可以增强立足基本面进行价值投资的信心。1947-1948年的这段历史可以拿来和今年做一个类比,战争阴霾高通胀政策收缩之下,美股没有出现大熊市,因为盈利1946年开始高通胀,1947年CPI一直是在10%以上,1948年也在8%以上,面对这种高通胀,在1947年的下半年,美联储提高了短端国债利率,来压制通胀预期,但是美联储并没有放弃YCC,就是收益率曲线控制。从1947年底到1948年末,美联储通过大量购买债券,来强制执行美债长期债券利率2.5%的上限,强制压住长债利率。而且到了1949年,当美国经济再度有衰退风险的时候,美联储快速降低货币政策的利率。战争阴霾,高通胀,加上政策收缩,但是美股1947年初到1948年底不过是一个区间震荡,并没有大家担心的大熊。为什么没有?因为盈利!这段时间,标普500指数PE估值由14.3倍下降至6.6倍,如果按照这样,美股不是大熊了吗?不是,这段时间,标普500指数下跌0.7%,因为,除了估值还要看盈利。从盈利的角度来说,同期美国标普500指数EPS还是显著上升,标普500的EPS上升到了113.8%。因为刚开始美国放开了价格管制,签署了关贸总协定,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所以美国的这些指数权重股,特别是价值股,它的盈利显著改善。在这种情况下,估值下行,但盈利还是有支撑。除了利率上行的压力之外,当时美股的估值下行,有一个是盈利改善引发的。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无风险收益率是上行的,但盈利是改善的,使得美股区间震荡。这段历史可以拿来和今年做一个类比。如果美股今年不是个大熊,可能是下影线较长的小阴线、震荡市,它需要有一个基本面的支撑。今年美国的基本面还是有亮点的,包括它的基建,疫苗的普及和治疗的特效药带来美国的社交型服务、消费的复苏,还是能够对于经济有所支撑。还有美国未来5年的科技发展规划,包括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清洁能源为代表的,还是能够带来一个结构性亮点。支撑美股的除了内生式企业盈利,还有美股的回购这是对于海外市场的判断。总结下来就三点:第一,美国的无风险收益率有望在二季度见到年内高点,从而带来风险资产的周期低点;第二,美国的通胀有望在下半年回落;第三,以史为鉴,高通胀下,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关键还是要看企业盈利。从企业盈利的角度来说,支撑美股的除了内生式企业盈利这个动能外,还有一个buyback的问题,就是美股的回购,相当于股份少了,EPS多了,美股回购的力度不容忽视。经历了过去两年的业绩高光之后,如今标普500成分公司的自由现金流TTM在过去4个季度处于历史的最高值,现在美股标普500预期也下来了,下来反而安全。所以美股如果下半年能够有所回升,应该不是大熊市而是震荡市,核心变量还是基本面。以上是关于美国的内容。一季度是政策宽松的窗口期,全年稳增长和调结构结合,中国资产的投资时钟2022年将从上半年的衰退期走向下半年的复苏期第二部分聊一下对于中国宏观基本面趋势的判断,我更多从策略的角度跟大家来分享。我并不关心宏观数据究竟是多少,我更加关注的是投资时钟。我们判断,美国的投资时钟今年一季度是过热,美股的二季度是滞胀,而四季度有可能是衰退。对于中国股票而言,今年上半年是投资时钟的衰退期,而下半年是投资时钟的弱复苏。中国经济跟美国经济不同步,对应的中国货币周期和美国货币政策周期也不同步。之所以,上半年处于投资时钟的衰退期,总体来说,今年的上半年受到房地产的拖累,消费也很难有惊喜。到二季度之后,出口对于GDP的贡献可能也开始弱化。所以,稳字当头的政策导向下,要稳还是要靠基建,包括老基建、保障房、广义新基建。除了做加法以外,此前做减法可能也会有些分化,比如,房地产行业,虽然还是会坚持房住不炒战略,但是对于房地产的限制可能会“因城施策“边际改善。事实上,过去2个月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宽松的)政策,包括房地产的并购贷款的鼓励、房贷利率松动。一季度是中国近一年内政策明显宽松的窗口区。一季度是宽货币、宽信用,是双宽,不排除还有一次降准,也不排除还有降息的可能性,这些都可能发生在一季度。所以一季度利率的上行压力并不大,甚至有可能还会下行。但是,随着美国3月中旬可能会加息,到了二季度,随着美国可能连续加息3次,二季度中国的政策宽松较第一季度应该会放缓,甚至不排除有些政策会进入观察区。另外,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总定位,今年全年中国还是以宽货币、结构宽信用为主。到了二季度以后,宽信用的效果开始体现,到了下半年随着经济企稳,经济复苏的逻辑被验证,稳增长将更多会体现出结构性宽信用,下半年利率可能会温和向上走。基于投资时钟的判断,3月中旬之前中国股票行情可能侧重宽货币、顺周期,而到了二季度,就要看阿尔法,要看业绩、基本面改善,而这就要以中观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分析了。放眼全年,结构性的宽信用更多会体现在短期稳增长、长期调结构的几个方向,包括:1.能源革命;2.万物智联、数字经济相关的新基建;3.自主可控、专精特新相关,不被别人卡脖子的领域,特别是军工、半导体、新材料等制造业的方向;4.保障房、农业现代化、智慧城市为代表的新型城镇化,以及区域协调发展。其中第四个方向,特别是保障房、新基建,可能会在上半年重点发力。今年的科创行情可能类似2004-2005年“五朵金花行情”的蛰伏期拉长来看,我从2019年就一直说,现在这是一轮“朱格拉周期”(朱格拉周期是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的一种为期1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类比2002年到2010年那个阶段,当时的朱格拉周期是怎么样的?是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全球化的周期。这种周期更像是美国八九十年代的,是一种科技驱动的、结构性的朱格拉周期,而不是从一个小经济体到一个大经济体的总量扩张的周期。但是,朱格拉周期是基本面大趋势,对应的,行情不是一根直线地涨。比如说2002年到2010年朱格拉周期的“五朵金花”行情,从2002底到2004年4月份很精彩。但是,从2004年4月份到2005年下半年长达一年半,“五朵金花”处于调整、震荡,特别是2004年受宏观调控影响,钢铁、有色等都遭受重创。之所以调整,短期的基本面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低于预期,也受股市自身调整的拖累、叠加。在2003年上涨的时候,把预期打得比较满,一旦宏观调控,回撤也比较多。但是到了2006年、2007年,当行情再度起来,五朵金花好行情再次焕发了行情的生命力,甚至上涨幅度超过了2002年到2004年初的第一阶段。现在这一轮的科创行情也走了大概两年半以上,从2019年到2020年、2021年,剔除中间的疫情,差不多走了将近两年,相关板块很拥挤。大家对于科技驱动、研究驱动制造业升级的长逻辑还是有信心的,但问题就是低碳科技、万物智联、半导体、军工、生命科技过去两年的预期打得太满,估值贵,一旦下跌,对于相关公司或细分行业的信仰开始动摇。今年海外美国持续加息,中国又要稳增长调结构,要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所以,在内外经济格局都有明显变化的时候,今年的科创行情会进入一个蛰伏期。后面随着估值的消化以及基本面改善,拉长来看,比如说到2023年-2024年,这些科创成长领域还能够寻找到符合长逻辑的阿尔法公司的。找寻自信的力量,美股崩,对中国股市造成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很低最后,我给大家汇报一下对行情的展望。去年11月中旬,我们开策略会,我讲要《找寻自信的力量》。当时我说,今年国内、外部的不确定性,将会使得投资者失去信心。今年年初以来,特别是A股,的确开始动摇过去两年的投资信仰了。现在就需要寻找新的自信的力量。寻找力量就要解除迷局。现在中国投资者不自信,有的人觉得美股要崩,可能会“殃及池鱼”,对中国股市造成冲击。我们觉得这个概率很低,我们还是认为今年的美股是震荡市,可以有“跌出来的机会”,虽然中期低点还没有到,但是美股全年不是大熊,而是下引线较长的小实体K线。二季度美股调整,中国股市可能会有“假摔”影响。当美股风险释放,比如说美债收益率可能会上升到2.5%,对应的美股“杀估值”,应该会出现中期低点。影响估值有两个因素,一是风险溢价,二是贴现率。现在标普500的预测市盈率是20倍,纳斯达克是28倍。20倍的动态市盈率看上去是高于1990年以来75%分位,还是在历史的高位,但是我们要注意无风险收益率。90年代,美国的无风险收益率全都是在5%以上,甚至在00年代,美国的10年国债收益率也经常是在3%以上。而现在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只有2%,就算二季度上升到2.5%,对应就是30倍左右市盈率,是合理的。考虑到风险溢价的波动,美股动态市盈率回到15-18倍,美股到那个位置会有较强的支撑,不至于发生系统风险。很多人说,从19倍降到十五六倍还是会有差别,但我们也不要忘记,还要看后面几个季度的盈利。美国上半年的经济还算可以,总体来说,权重股盈利还可以、回购的能力很强。美国现在“杀估值”的风险可能在于风险溢价比较低,风险溢价现在是在历史估值的下轨区域,在过去近10年的1/4的分位数,还没到过去十年的中位数。反过来说,2015年或者2018年,见中期底部的时候,风险溢价至少都会回升到75%的分位。到了今年中期,标普500风险溢价到了过去十年中位数的附近,那时候才是比较踏实的。总之,上半年,美股可能还是需要消化估值,海外风险整体对于A股和港股还是一个扰动,将逐渐脱敏,下半年,随着美国政策环境的改善,美股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反而相对正面。今年A股大盘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两条主线:2021年受损行业的价值重估和优质的成长股分化对于A股而言,我倾向于螺蛳壳里做道场,大盘指数跟去年差不多,去年是3300~3700点窄幅波动。今年对于沪深300和上证综指来说,仍是震荡市,估值中枢可能会略有提升,基本面略有下降。所以,大盘指数也不是大年,但是,也不是大熊市。今年主要有两条主线。一是2021年受损行业的价值重估。低估值价值股,金融地产、周期价值等等,它们在今年的盈利至少不会比此前预期的差太多。反过来说,它的估值比较低,今年估值有可能会修复。因为A股不是系统性风险,这些价值股的估值已经反映了过度悲观的预期,反而会获得价值重估。同时2021年景气受损的行业,像一些社会服务业,特别是快递、旅游、餐饮、文化娱乐行业,这些行业受疫情影响比较明显。他们的景气,特别是在下半年,会得到修复。猪周期相关的农业也一样,景气度也会得到修复。所以今年这些行业是一条主线,通过均值回归,寻找自信的力量。二是科创赛道依然是长期主旋律。从短期的角度来说,特别是上半年,高估值、赛道拥挤,所以震荡分化,它们只能找预期差和性价比还可以的细分领域精细化投资,机会主要还是在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一方面有年报、1季报、中报以及10月份的3季报,有三到四期的盈利夯实基本面基础,四季度动态估值就很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叠加下半年中国经济稳增长复苏的逻辑已经很清晰了,被国内外投资者所信任;叠加下半年美国政策收缩的节奏力度放缓,美股优质成长股也将迎来反弹的机会。因此,下半年的行情,特别是四季度可能再次回归优质的成长股。今年A股行情可能介于2012和2014年之间,迷你版2014年行情A股大盘目前3400点左右,我们判断,没有什么大的系统风险。今年大盘行情可能介于2012年与2014年之间,这两年的行情基本上都是螺丝壳里做道场,其中2012年是弱震荡式行情,2014年是强震荡式行情,而今年是介于两者之间。2012年,外部有欧债危机,内部有政治风险,当时稳增长的力度大打折扣。而2014年则不然,2014年下半年,大家对一带一路的信心,以及因为2014年下半年,中国开始大力度地推动一带一路,同时大家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激情,改革牛、杠杆牛开始起来了。而且在2014年7月份以后,社融数据明显改善,到了四季度,基本面都在显著好转。2012年和2014年的共同点是,出现了受益于估值体系的转换,最终价值股受益于稳增长和价值重估。兴业策略团队提出,2022年是个迷你版的2014,比2014年要弱,但没有系统性风险,还是会有结构性行情,只是说对于结构性的行情,价值优先,价值股打基础,下半年等待成长夯实基础,再寻找长期的力量。标普500的风险溢价在历史均值下方,在25%分位,而 A股的沪深300则是在历史均值附近,在这个位置出现系统风险或者大熊的概率是极低的。总的来说,今年可能类似于去年,在3300-3700点位核心区间波动,向下破3300的概率相对较小。就算有,空间也不大,大概率3300点附近是A股中期的底部区域。今年的港股是一个价值重估的“反弹小牛市”对于港股而言,今年是一个反弹小牛市,优质价值股跌深反弹带来的。与恒指相比,今年港股更好的指数是红筹指数(HSCCI),红筹指数基本上没有民企,主要是国企、央企。国企指数可能比恒指弱。现在这个国企指数(HSCEI),全名叫中国企业指数,它已经不再像2018年以前,都是纯国有企业了。国企指数从2018年开始改变了编制方式,把一些民企、互联网放进去,而且互联网的占比将近40%左右。而恒生指数里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相关企业占比差不多只有30%,也就是说70%的企业是非互联网,而70%里边,一大半都是纯价值股。今年价值股重估行情,主要体现在优质国企央企的金融、地产,以及香港本地的金融、地产,这两块加起来占据了恒生指数半壁江山,再加上一些周期股,差不多超过了50%。占比超过恒指50%的这些价值板块,今年反弹30%-50%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主要是基本面的一些改善,叠加估值的修复。占比约30%的互联网公司,也不至于像去年那样接近腰斩,今年可能就是在底部区域跌深反弹,俯卧撑,它对于指数的拖累有限。我们测算,今年恒指有希望从23,000点回升到28,000点,而这个节奏像耐克,上半年筑底、不断反弹、夯实底部,下半年将走高。其中四季度,美国的中期选举和中国的二十大,政治因素明朗,加上中国经济复苏,都有助于港股在今年四季度呈现一个小高潮。2022年全年来看,它是一个技术性的反弹小牛市。拉长时间来看,未来再看三五年,港股可能会重演1997年到2002年,或者是2011年到2015年底,2016年初,大箱体震荡,并且逐步寻找基本面自信心,重塑指数主心骨。未来3年,甚至5年,恒指可能在23,000-30,000点的核心区域,进行大箱体震荡。港股的三个长期配置机会除了刚才讲的一些今年的跌深反弹机会以外,港股有三种长期配置的机会。第一种,港股里面一些特色的科创品种,一些先进制造业、消费电子,跟数字经济、新能源车相关的特色品种。第二种,港股特色的大消费,能够顺应共同富裕,顺应大时代的消费+。1)比如家电中,海外出口链条的智能家居;2)像快递、农业这种内生景气改善的行业;3)利润率迎来确定性拐点的行业,比如乳液、啤酒。4)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服饰,以及体育鞋服。5)短期政策有一定压制,具有一些不确定性,但是长期发展空间非常向好的新兴消费,比如说物管、商管、职业教育。6)医药今年会有个大分化。先调整之后,最后大分化。港股医药的机会下半年可以看一看,但上半年还是要冷静,可能有跌深反弹。但可操作性比较差,高估值、没有收入、没有盈利的这些公司,反弹之后做空可能是更适合的策略。第三个主线,应该战略性配置优质的央企港股。2021年港股的电力运营商迎来了一个价值重估,揭开了央企港股价值重估的序幕。战略看多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基本面稳定,受政策风险因素小,规范靠谱。没有什么政策的监管风险,反而因为信用评级高,一旦有些政策改革红利,它们是受益的。第二,安全边际高,低估值,对于喜欢配置类债券资产的,我建议强烈建议大家优先配置这种优质的央企港股,因为它的分红收益率很多都在8%以上。第三,对于港股而言,要注意做空的力量,恰恰外资机构配置央企港股占比比较低,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因为它的配比较低,做空的动能也比较弱。第四,央企重估,所需的资金配置力量在哪里?肯定是中资为主导。一方面,内地的保险、资金、银行、理财、信托,这些偏好于固定收益,偏好于低风险、低波动,而且注重分红的机构资金,他们愿意战略性配置这些优质的港股央企。另一方面,中长期的角度来说,“二老”,就是老百姓和老外,继续增持中国优质资产还是方兴未艾。最后,国企改革相关的政策红利和转型红利。关注港股央企的基本面是否发生改变,因为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新时代的国企改革,对于优质国企央企的价值重估更凸显。1)看市场化机制有没有改变,比如像电力、铁路,看看他们的定价机制有没有发生变化;2)看一些优质资产的注入;3)看供给侧改革,优化行业见证格局;4)加强党建来控制成本,把一些利润漏锁牢牢地给它限制住,同时也是所谓的节源,节源某种程度也是一种变相的开流;5)除了节流以外,还是看开源,从开源的角度来说,中国中长期实施“双循环”战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优质央企的基本面也迎来了转型的机遇期。包括受益于数字安全、信息安全、万物互联、5G应用的TMT领域;受益于低碳环保新能源领域;受益于先进制造相关领域。","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46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30469117,"gmtCreate":1643021755731,"gmtModify":1643023543756,"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唱空无罪","listText":"唱空无罪","text":"唱空无罪","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30469117","repostId":"2205205160","repostType":2,"repost":{"id":"2205205160","kind":"news","pubTimestamp":1642988189,"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2205205160?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2-01-24 09:36","market":"us","language":"zh","title":"美股技术性破位,泡沫正在破灭?","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2205205160","media":"第一财经","summary":" 这次新兴市场表现能否优于美股? 2022年开年,面临着4次加息叠加三季度量化紧缩的预期,长牛11年不倒的美股似乎开始动摇了。 标普500指数自高位下跌8%,纳斯达克100指数正式进入修正区间,目前已自历史高点下跌10%。 价值投资掌门人之一杰里米·格兰瑟姆称“美股泡沫正在破灭”,美股主要股指将腰斩。 尽管目前很少有人会做出“美股腰斩”的大胆判断,但回调大概率仍将在一季度持续。","content":"<div>\n<p>这次新兴市场表现能否优于美股?2022年开年,面临着4次加息叠加三季度量化紧缩(QT)的预期,长牛11年不倒的美股似乎开始动摇了。标普500指数自高位下跌8%,纳斯达克100指数正式进入修正区间,目前已自历史高点下跌10%。过去十年的低通胀和更加耐心的美联储成了市场“逢跌买入”的底气,但这一策略开始受到质疑,因为这一次美联储正受到高通胀的“挟持”,而失业率又已跌至低位,可谓想要鸽派也找不到正当理由...</p>\n\n<a href=\"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2022-01-23/doc-ikyamrmz6984852.shtml\">Web Link</a>\n\n</div>\n","source":"sina","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美股技术性破位,泡沫正在破灭?</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美股技术性破位,泡沫正在破灭?\n</h2>\n\n<h4 class=\"meta\">\n\n\n2022-01-24 09:36 北京时间 <a href=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2022-01-23/doc-ikyamrmz6984852.shtml><strong>第一财经</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这次新兴市场表现能否优于美股?2022年开年,面临着4次加息叠加三季度量化紧缩(QT)的预期,长牛11年不倒的美股似乎开始动摇了。标普500指数自高位下跌8%,纳斯达克100指数正式进入修正区间,目前已自历史高点下跌10%。过去十年的低通胀和更加耐心的美联储成了市场“逢跌买入”的底气,但这一策略开始受到质疑,因为这一次美联储正受到高通胀的“挟持”,而失业率又已跌至低位,可谓想要鸽派也找不到正当理由...</p>\n\n<a href=\"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2022-01-23/doc-ikyamrmz6984852.shtml\">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9fa7c522340c9f1e78e78f0c1543440e","relate_stocks":{".IXIC":"NASDAQ Composite",".SPX":"S&P 500 Index","SPY":"标普500ETF","BK4534":"瑞士信贷持仓","QNETCN":"纳斯达克中美互联网老虎指数","BK4533":"AQR资本管理(全球第二大对冲基金)","TQQQ":"纳指三倍做多ETF","BK4559":"巴菲特持仓","QQQ":"纳指100ETF","BK4550":"红杉资本持仓","BK4552":"Archegos爆仓风波概念","BK4561":"索罗斯持仓","03086":"华夏纳指","TTTN":"老虎中美互联网巨头ETF","BK4504":"桥水持仓","NDX":"纳斯达克100指数","BK4127":"投资银行业与经纪业","GS":"高盛",".DJI":"道琼斯","SQQQ":"纳指三倍做空ETF"},"source_url":"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2022-01-23/doc-ikyamrmz6984852.shtml","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b0d1b7e8843deea78cc308b15114de44","article_id":"2205205160","content_text":"这次新兴市场表现能否优于美股?2022年开年,面临着4次加息叠加三季度量化紧缩(QT)的预期,长牛11年不倒的美股似乎开始动摇了。标普500指数自高位下跌8%,纳斯达克100指数正式进入修正区间,目前已自历史高点下跌10%。过去十年的低通胀和更加耐心的美联储成了市场“逢跌买入”的底气,但这一策略开始受到质疑,因为这一次美联储正受到高通胀的“挟持”,而失业率又已跌至低位,可谓想要鸽派也找不到正当理由。价值投资掌门人之一杰里米·格兰瑟姆(Jeremy Grantham)称“美股泡沫正在破灭”,美股主要股指将腰斩。他曾完美地预测过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的次贷危机。高估值、盈利不确定的成长股最容易在当前的环境下遭遇暴击,一直倡导价值成长投资的“木头姐”的基金从高点回撤了一大半,她旗下的新兴互联网基金管理规模更是下降了超70%。多位华尔街大行交易主管、交易员对记者表示,在高通胀、低失业率的背景下,预计这次紧缩会非常快。资深美股交易员、清溪资产合伙人司徒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科技股已经正式破位,纳斯达克指数怎么样也要去碰一下200周均线。目前令人担心的是对冲基金杠杆都普遍很高,市场下挫导致的解杠杆可能进一步冲击市场。”尽管目前很少有人会做出“美股腰斩”的大胆判断,但回调大概率仍将在一季度持续。交银国际研究部主管洪灏则认为,除了加息、美债收益率飙升等原因,美股盈利周期见顶并开始回落,这是股指必然承压的根本理由,“这个盈利周期,也是在2018年9月预测当时纳指见顶的因子。”美联储将快速紧缩“一看到美联储2021年12月会议纪要提到了‘缩表’,我马上就砍掉了部分美股仓位,在7%的通胀下,估计这次紧缩会比上次快很多,6~7月可能就会开始量化紧缩(QT)。”纽约某投行资深主管冯磊(Mitch)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时表示,政策制定者仍在讨论缩表的方式,并称,有时可能需要两次、三次或四次政策会议才能做出决定。 据记者了解,目前华尔街主流投行已经将2022年的加息预期调至4次,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最为鹰派的高盛已将缩表预期从12月提前至7月。 “我们对标普500指数的年底基本目标为4400点,对应市盈率18倍(目前约21倍),而市场的普遍预测中值高达约4800~4900点。”摩根士丹利美股首席策略师威尔逊(Michael Wilson)近期表示。此前的乐观态度也意味着目前情绪突变后市场可能遭遇的回调压力之大。截至上周五收盘,标普500指数报4397.93,而前一周收盘则是4662.85点,再早前标普500指数更是一度触及4818.62点的历史高点。显然,随着鲍威尔“大变脸”,对美股无比乐观的交易员已改变立场,并开始备战极为动荡的2022年。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一批基金经理可能都未曾经历过熊市,甚至没想过通胀还能有“飞”起的一天。“而且QT也不会等到加息结束后才启动,预计6月后就会开始紧缩,‘加息+缩表’的组合对市场的冲击将是巨大的。”冯磊称,“现在劳动力市场非常景气,人手紧缺而导致薪资攀升,同时供应链瓶颈导致通胀居高难下。在这两大挑战下,美联储加息过程将会非常快。”2021年,多数机构认为2023年才会启动加息,美联储自身也这么认为,如今,紧缩预期已发生巨变。随着失业率来到4%以下(3.9%),薪资增速不断攀升,美联储的重点已从稳就业转到了抗通胀上。1月12日公布CPI同比上涨7%,这是美国1982年以来最大的年度涨幅。因此,QE时代已经过去,QT时代快来了。从去年11月开始,美联储宣布Taper,即削减每月购债规模,从1200亿美元降至900亿美元;12月开始,美联储宣布Taper翻倍,即进一步降至600亿美元。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数据不难看出,美联储在1月前两周的QE量约325亿美元,差不多就是以月均600亿美元的速度缩减购债量,按照这种速度,确实可以在3月底结束QE。值得注意的是,1月的前两周已经基本上停止了M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QE操作,将购债额度留给国债,而这已开始导致美国的房贷价格上升。房地美上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0年期固定利率贷款的平均利率为3.45%,较一周前的3.22%继续攀升,为连续第三周上升,创下2020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1月19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升至1.9%。美股技术性破位加息往往不会过度影响美股走势,但QT的冲击历来是巨大的。“上一轮缩表发生在2017年10月,距离2015年12月正式加息后约2年时间,这次最多间隔4~6个月,紧缩速度和力度都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冯磊表示,参考1994年,美联储激进加息,从1994年2月4日至1995年2月1日,基准利率从3.25%提升至6%,加息幅度为275个基点。当年标普500年内跌幅达8%~9%。他称,2017年10月启动缩表后,2018年前三个季度美债利率上行,美股同样走高,这主要因为当时盈利基本面在2017年底通过的特朗普税改推动下持续上行,抵御了货币收紧的压力,但2018年四季度,增长见顶、市场大跌,年内最大回撤近15%。“若取平均值,预计2022年美股可能出现10%左右的回撤,也不排除20%的可能。同时发生且利率是0、资产负债表从8.75万亿美元的高位开始缩小,这都是前所未见的。”伴随着QT预期,对利率、流动性变化最为敏感的纳斯达克100指数正式进入修正区间,目前已自历史高点下跌10%。现在的问题是,空头能否带动纳指下破15000。司徒捷对记者表示,纳斯达克100指数自疫情暴发以来首度有效下破100日均线,后续很有可能要去触碰一下200日均线。嘉盛集团全球研究主管韦勒告诉记者:“纳指上周收盘价位下方还有200日均线和15000关口水平,股指不会即刻推低的概率也因此升温,而且美债实际收益率涨势(推低科技股的关键驱动)近日暂歇。此外,尽管纳指上周五推低,其波动率(VIX)反而在小幅下行。”韦勒表示,这个科技股密集型股指过去10年平均年回报率为22.5%,涵盖范围更广的标普500指数的平均年回报率仅14.7%。纳斯达克100指数多头对这样大步向前的行情也许慢慢习以为常、丧失了警惕,看到2022年初7%的暴跌才会大惊失色。“该股指技术面仍处于长期上涨趋势中,交易者过去但凡尝试挑战这样的趋势都迅速落败。话虽如此,纳指这次的下跌正值特别微妙的时刻。毕竟,在其市值中占比高达45%的科技股将在接下来两周里密集发布财报。”他表示,盈利将是未来的关键,需要关注财报表现,尤其是几大权重股:微软、特斯拉、苹果、亚马逊、谷歌、Meta Platforms(脸书网)。无论如何,交易员普遍认为,纳指的前景将在两周后变得清晰。如果投资者对上述巨头的财报做出积极回应,帮助纳指守住落在15000区域的200日均线,则可能巩固其长期上涨趋势。但若业绩或指引显露颓势,再得到下破15000的佐证,股指今年的开局可能成为十多年里最低迷的一次。新兴市场能否反超?在过去三个加息周期中的两个周期中,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表现都好于标普500指数。今年以来,美股表现落后于MSCI新兴市场指数8%。这次新兴市场表现能否优于美股?渣打全球首席策略师罗伯逊告诉记者,资金流动数据显示,投资者一直在寻求利用新兴市场估值大幅折让的机会,到2021年底,新兴市场的估值较标普500折让了45%。而相比起不断回撤的美股,新兴市场股票目前已连续5周获得资金流入,其中ETF产品占了大部分资金流入,资金进一步向中国倾斜。“我们不想夸大对美股的悲观情绪——毕竟,标普500和纳指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修正幅度分别为8%和12%,而VIX波动率指数只攀升到25.5%,这些走势并不意味着美股将出现全面熊市,而且美国经济扩张周期仍在持续。”但罗伯逊也表示,一些早期证据表明,变化正在逐步发生。例如,以科技股为主的非必需消费品板块的表现落后于必需品板块约8%,与标普500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之间的表现差距类似。IT板块落后于能源板块的幅度高达25%。从全球来看,巴西和港股今年迄今上涨了4%~5%,而标普500指数则下跌了6%。这种轮动若持续,可能美元将继续表现不佳。根据通联数据Datayes,尽管A股持续回调,但上周北向资金净流入291.97亿元,似乎外资显示出逆势抄底的迹象。根据记者对多家国际大型资管机构的采访,相对于美股更低的估值是外资对A股更为乐观的理由,其乐观程度远超更关注经济下行压力的境内投资者。各界预计,随着政策支持不断传导,二季度后,A股市场有望企稳。上投摩根副总经理兼投资副总监孙芳对记者表示,从流动性来看,2022年的政策环境会更为友好。首先是在持续成长的板块中寻找基本面优质的机会,选择投资标的最终落实到的还是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情况。例如,新能源、光伏行业的产业链依然状况良好,又如储能、军工等成长类行业的最终走势,都和盈利息息相关。哪些板块的成长性更高,其表现就更有相对优势。","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36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99973857,"gmtCreate":1639744050468,"gmtModify":1639744409253,"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众所周知,华尔街见闻是有目的性持续唱空A股","listText":"众所周知,华尔街见闻是有目的性持续唱空A股","text":"众所周知,华尔街见闻是有目的性持续唱空A股","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99973857","repostId":"2192922811","repostType":2,"repost":{"id":"2192922811","kind":"highlight","pubTimestamp":1639734298,"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2192922811?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1-12-17 17:44","market":"us","language":"zh","title":"美联储加速紧缩 ,美股明年一季度要崩?","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2192922811","media":"华尔街见闻","summary":"随着美联储进一步转鹰,经济学家们对未来市场状况表现担忧。\n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们远不如高盛乐观,直到上周晚些时候,还预计美联储将按兵不动,不会在2022年加息。\n但情况在上周末发生变化,大摩罕见地“认","content":"<p>随着美联储进一步转鹰,经济学家们对未来市场状况表现担忧。</p>\n<p><a href=\"https://laohu8.com/S/MS\">摩根士丹利</a>的经济学家们远不如<a href=\"https://laohu8.com/S/GS\">高盛</a>乐观,直到上周晚些时候,还预计美联储将按兵不动,不会在2022年加息。</p>\n<p>但情况在上周末发生变化,大摩罕见地“认错”,并预计2022年将有两次加息。虽然本周美联储FOMC会议仍并未确定加息路线,但多数官员仍预计明年会加息三次。</p>\n<p>摩根士丹利首席市场经济学家Michael Wilson对于美联储激进的缩减计划持看跌态度,他预计标准普尔指数2022年将收于4400点,比当前水平低约5%。在其最新的战略展望文章中,Wilson警告称:</p>\n<blockquote>\n <b>“美联储转向更激进的缩减计划,将给资产价格带来超出大多数人预料的风险。”</b>\n</blockquote>\n<p>这位摩根士丹利策略师认为,此次Taper与2014年有所不同,原因有三:</p>\n<ol>\n <li>美联储此次退出量化宽松的速度要快得多:在2014年,美联储用了10个月的时间才缩减其量化宽松计划。这一次将在四个半月内完成,快了一倍;</li>\n <li>今天的资产价格要高得多,并且不仅仅是某个板块或个股,而是大部分,使得更容易受到流动性迅速减少的影响;</li>\n <li>当下的经济增长正在减速而不是加速,但2013-2014年间增长还在加速,<b>“这才是真正区分赢家和输家的关键所在”。</b></li>\n</ol>\n<p>因此,<b>如果美联储逐步缩减并且很快开始加息,其结果将是经济衰退和市场崩盘</b>。</p>\n<p>金融博客网站ZeroHedge直言:</p>\n<blockquote>\n “鲍威尔在通胀见顶、全球经济正滑向快速放缓之际仓促扼杀通胀,他即将引发市场的噩梦。过去一年他曾认为通胀是暂时的,直到两周前他才承认了自己的判断错误。”\n</blockquote>\n<h2>三种情况</h2>\n<p>在Wilson发布于11月的展望中,未来一年的美国市场,将要面对的是比正常情况下更大的经济和政策的不确定性,这也是美国股市在未来3到6个月走低的主要因素之一。</p>\n<p>在这种不确定之下,有三种不同的情况,<b>但随着本周FOMC落幕,美联储的表态已经决定了第三种情况的发生。</b></p>\n<p><b>1.经济适度增长,通胀降低(金发姑娘经济)</b></p>\n<p>这是在11月中旬,奥密克戎疫情还未爆发时许多人的观点。这种情况下,明年第一季度供应链修复,供给增加,企业过剩需求得以满足。</p>\n<p>通胀回落至2-3%,这使得美联储可以逐步缩减购债规模(Taper),并可能在2022年加息1-2次。多数人认为经济和市场能够承受这种适度的紧缩。</p>\n<p>在这种情况下,收益增长稳健,利率表现良好,股票估值仍处于高位(远期每股收益增长20-21倍)。标普500指数将在未来一年里上涨5-10%,大约到达5000点,这是属于牛市的情况。</p>\n<p><b>2.供给增加,但需求减少</b></p>\n<p>在这种情况下,供应确实有所改善,但要满足许多商品不可持续的需求、和对于那些对高价格变得更加谨慎的消费者来说已经太晚。</p>\n<p>需求减少,高价格便会导致折扣,并对商品经济的许多领域产生一丝通缩的迹象。虽然服务业的表现会改善并保持增长,但商品生产企业却受到了影响,因为它们在可支配消费品中占了更大的比例。</p>\n<p>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可能会决定放弃更激进的紧缩政策。但利率下降也不足以抵消对利润率和盈利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最终会令人失望。股票的风险溢价飙升,市盈率跌幅超出了基本假设,这是属于熊市的情况。</p>\n<p><b>3.通胀依旧居高不下,美联储反应更为激进(真正发生的情况)</b></p>\n<p>通胀将被证明更具有黏性,因为供应链和劳动力短缺在短期内仍难以解决。美联储被迫加快Taper,甚至以比投资者预期更激进的方式加息。</p>\n<p>在这种情况下,明年的利率将继续上升至2-2.5%。</p>\n<p>与此同时,经营杠杆开始下降,因为成本与收入的增长将更加一致,利润率的上行空间有限。随着估值下降,市盈率最终按照传统的中期周期变换正常化,这将使得短期内的变化区间变窄。</p>\n<p>虽然对于市盈率下降的多少仍存在争议,摩根士丹利认为,到2022年底,18倍的市盈率较为正确。再加上10%的收入增长,将使得标普500较当前点位略有下降。</p>\n<h2>资产价格迎来风险</h2>\n<p>在美联储看来,<b>稳定物价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充分就业</b>,这意味着通货膨胀已成为政策围绕的中心。</p>\n<p>事实确实如此,美联储本周FOMC上宣布将在3月中旬结束购债。摩根士丹利认为,这将对资产价格产生影响。</p>\n<p>大摩的基本假设是,美国经济能应对量化宽松政策的结束,甚至是明年的一些加息。而最大的风险一直是投资者对股市、房地产以及其他资产的杠杆程度。如果资产市场的修正力度更大,可能会对经济产生比正常情况下更大的影响。</p>\n<p>当仅仅考虑股市时,很容易看到消费者净值急剧增加,因为其中许多关键资产在过去18个月里不可避免地增值。</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c3d65e9ba27c5b0b176b19ad8b1a624e\" tg-width=\"1230\" tg-height=\"413\"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如果价格保持高位,对于需求来说是件好事,但这也极大地增加了反向情况下痛苦的可能性:<b>如果紧缩导致资产价格大幅缩水,那么它也将迅速使得经济变得紧缩。</b></p>\n<p><b>摩根士丹利认为:“未来3-4个月内,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带来的风险最大。”</b></p>\n<h2>山雨欲来风满楼</h2>\n<p>美银通过追踪股债收益率曲线发现,<b>随着美联储进一步转鹰,明年一季度出现风险回避事件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大。</b></p>\n<p>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奥密克戎出现的七天中下跌至1.34%,随后在鲍威尔鹰派发言之后反弹。</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aab6bd96867fb77e826327d652b8230\" tg-width=\"804\" tg-height=\"60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相应地,12月初,“衰退曲线”2y10y利差下降25个基点,自3月31日达到峰值以来,该利差已从158降至80个基点,降幅为78个基点。美联储没有采取任何紧缩措施,资产负债表仍在扩张,联邦基金利率处于零区间。</p>\n<p><b>2y10y曲线进入负区间通常被视为衰退即将到来的信号,而现在距离这个节点仅差80个基点。</b></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659de93389c99b8c09112fcd4152aa9\" tg-width=\"811\" tg-height=\"638\"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对比2y10y利差曲线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曲线,可以看到2021年是首个收益率曲线趋平,但美联储仍在扩表的时期。之前的2011-2012年和2014-2016年,只是在Taper接近尾声时才出现小幅趋平。</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53f494e738f3b0c5a62fb3f6357790a\" tg-width=\"744\" tg-height=\"560\"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而过往的三个加息周期中,大多数收益率曲线趋平发生在加息开始之后。而本周期尚未出现任何加息,但曲线距离反转只有80个基点。<b>在不引起利差曲线转负的情况下,留给美联储加息的空间已经不多。</b></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55033ac3c8159e886fa69f57b951343\" tg-width=\"742\" tg-height=\"612\"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此刻,美联储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b>要么放任通胀预期上升,要么必须接受收益率曲线趋平,衰退几率增加。</b>本周美联储宣布加速缩减购债规模,美银预计将最早在2022年3月加息25个基点(甚至50个基点)。作为回应,第一季度市场可能出现避险事件。本周FOMC会议只是大转变的前奏。</p>","source":"wallstreetcn_api","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美联储加速紧缩 ,美股明年一季度要崩?</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美联储加速紧缩 ,美股明年一季度要崩?\n</h2>\n\n<h4 class=\"meta\">\n\n\n2021-12-17 17:44 北京时间 <a href=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47365><strong>华尔街见闻</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随着美联储进一步转鹰,经济学家们对未来市场状况表现担忧。\n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们远不如高盛乐观,直到上周晚些时候,还预计美联储将按兵不动,不会在2022年加息。\n但情况在上周末发生变化,大摩罕见地“认错”,并预计2022年将有两次加息。虽然本周美联储FOMC会议仍并未确定加息路线,但多数官员仍预计明年会加息三次。\n摩根士丹利首席市场经济学家Michael Wilson对于美联储激进的缩减计划持看跌...</p>\n\n<a href=\"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47365\">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6a1de7aced7748879f251930783a3cb1","relate_stocks":{"161125":"标普500","513500":"标普500ETF","SPXU":"三倍做空标普500ETF","OEF":"标普100指数ETF-iShares","DXD":"道指两倍做空ETF","SQQQ":"纳指三倍做空ETF","QLD":"纳指两倍做多ETF","PSQ":"纳指反向ETF","SPY":"标普500ETF","DDM":"道指两倍做多ETF","SDOW":"道指三倍做空ETF-ProShares","BK4534":"瑞士信贷持仓","DJX":"1/100道琼斯","SDS":"两倍做空标普500ETF","TQQQ":"纳指三倍做多ETF","DOG":"道指反向ETF","QQQ":"纳指100ETF",".DJI":"道琼斯",".IXIC":"NASDAQ Composite","BK4559":"巴菲特持仓","BK4550":"红杉资本持仓",".SPX":"S&P 500 Index","OEX":"标普100","UPRO":"三倍做多标普500ETF","UDOW":"道指三倍做多ETF-ProShares","QID":"纳指两倍做空ETF","IVV":"标普500指数ETF","SH":"标普500反向ETF","BK4504":"桥水持仓","SSO":"两倍做多标普500ETF"},"source_url":"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47365","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2192922811","content_text":"随着美联储进一步转鹰,经济学家们对未来市场状况表现担忧。\n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们远不如高盛乐观,直到上周晚些时候,还预计美联储将按兵不动,不会在2022年加息。\n但情况在上周末发生变化,大摩罕见地“认错”,并预计2022年将有两次加息。虽然本周美联储FOMC会议仍并未确定加息路线,但多数官员仍预计明年会加息三次。\n摩根士丹利首席市场经济学家Michael Wilson对于美联储激进的缩减计划持看跌态度,他预计标准普尔指数2022年将收于4400点,比当前水平低约5%。在其最新的战略展望文章中,Wilson警告称:\n\n“美联储转向更激进的缩减计划,将给资产价格带来超出大多数人预料的风险。”\n\n这位摩根士丹利策略师认为,此次Taper与2014年有所不同,原因有三:\n\n美联储此次退出量化宽松的速度要快得多:在2014年,美联储用了10个月的时间才缩减其量化宽松计划。这一次将在四个半月内完成,快了一倍;\n今天的资产价格要高得多,并且不仅仅是某个板块或个股,而是大部分,使得更容易受到流动性迅速减少的影响;\n当下的经济增长正在减速而不是加速,但2013-2014年间增长还在加速,“这才是真正区分赢家和输家的关键所在”。\n\n因此,如果美联储逐步缩减并且很快开始加息,其结果将是经济衰退和市场崩盘。\n金融博客网站ZeroHedge直言:\n\n “鲍威尔在通胀见顶、全球经济正滑向快速放缓之际仓促扼杀通胀,他即将引发市场的噩梦。过去一年他曾认为通胀是暂时的,直到两周前他才承认了自己的判断错误。”\n\n三种情况\n在Wilson发布于11月的展望中,未来一年的美国市场,将要面对的是比正常情况下更大的经济和政策的不确定性,这也是美国股市在未来3到6个月走低的主要因素之一。\n在这种不确定之下,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但随着本周FOMC落幕,美联储的表态已经决定了第三种情况的发生。\n1.经济适度增长,通胀降低(金发姑娘经济)\n这是在11月中旬,奥密克戎疫情还未爆发时许多人的观点。这种情况下,明年第一季度供应链修复,供给增加,企业过剩需求得以满足。\n通胀回落至2-3%,这使得美联储可以逐步缩减购债规模(Taper),并可能在2022年加息1-2次。多数人认为经济和市场能够承受这种适度的紧缩。\n在这种情况下,收益增长稳健,利率表现良好,股票估值仍处于高位(远期每股收益增长20-21倍)。标普500指数将在未来一年里上涨5-10%,大约到达5000点,这是属于牛市的情况。\n2.供给增加,但需求减少\n在这种情况下,供应确实有所改善,但要满足许多商品不可持续的需求、和对于那些对高价格变得更加谨慎的消费者来说已经太晚。\n需求减少,高价格便会导致折扣,并对商品经济的许多领域产生一丝通缩的迹象。虽然服务业的表现会改善并保持增长,但商品生产企业却受到了影响,因为它们在可支配消费品中占了更大的比例。\n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可能会决定放弃更激进的紧缩政策。但利率下降也不足以抵消对利润率和盈利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最终会令人失望。股票的风险溢价飙升,市盈率跌幅超出了基本假设,这是属于熊市的情况。\n3.通胀依旧居高不下,美联储反应更为激进(真正发生的情况)\n通胀将被证明更具有黏性,因为供应链和劳动力短缺在短期内仍难以解决。美联储被迫加快Taper,甚至以比投资者预期更激进的方式加息。\n在这种情况下,明年的利率将继续上升至2-2.5%。\n与此同时,经营杠杆开始下降,因为成本与收入的增长将更加一致,利润率的上行空间有限。随着估值下降,市盈率最终按照传统的中期周期变换正常化,这将使得短期内的变化区间变窄。\n虽然对于市盈率下降的多少仍存在争议,摩根士丹利认为,到2022年底,18倍的市盈率较为正确。再加上10%的收入增长,将使得标普500较当前点位略有下降。\n资产价格迎来风险\n在美联储看来,稳定物价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充分就业,这意味着通货膨胀已成为政策围绕的中心。\n事实确实如此,美联储本周FOMC上宣布将在3月中旬结束购债。摩根士丹利认为,这将对资产价格产生影响。\n大摩的基本假设是,美国经济能应对量化宽松政策的结束,甚至是明年的一些加息。而最大的风险一直是投资者对股市、房地产以及其他资产的杠杆程度。如果资产市场的修正力度更大,可能会对经济产生比正常情况下更大的影响。\n当仅仅考虑股市时,很容易看到消费者净值急剧增加,因为其中许多关键资产在过去18个月里不可避免地增值。\n\n如果价格保持高位,对于需求来说是件好事,但这也极大地增加了反向情况下痛苦的可能性:如果紧缩导致资产价格大幅缩水,那么它也将迅速使得经济变得紧缩。\n摩根士丹利认为:“未来3-4个月内,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带来的风险最大。”\n山雨欲来风满楼\n美银通过追踪股债收益率曲线发现,随着美联储进一步转鹰,明年一季度出现风险回避事件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大。\n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奥密克戎出现的七天中下跌至1.34%,随后在鲍威尔鹰派发言之后反弹。\n\n相应地,12月初,“衰退曲线”2y10y利差下降25个基点,自3月31日达到峰值以来,该利差已从158降至80个基点,降幅为78个基点。美联储没有采取任何紧缩措施,资产负债表仍在扩张,联邦基金利率处于零区间。\n2y10y曲线进入负区间通常被视为衰退即将到来的信号,而现在距离这个节点仅差80个基点。\n\n对比2y10y利差曲线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曲线,可以看到2021年是首个收益率曲线趋平,但美联储仍在扩表的时期。之前的2011-2012年和2014-2016年,只是在Taper接近尾声时才出现小幅趋平。\n\n而过往的三个加息周期中,大多数收益率曲线趋平发生在加息开始之后。而本周期尚未出现任何加息,但曲线距离反转只有80个基点。在不引起利差曲线转负的情况下,留给美联储加息的空间已经不多。\n\n此刻,美联储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要么放任通胀预期上升,要么必须接受收益率曲线趋平,衰退几率增加。本周美联储宣布加速缩减购债规模,美银预计将最早在2022年3月加息25个基点(甚至50个基点)。作为回应,第一季度市场可能出现避险事件。本周FOMC会议只是大转变的前奏。","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25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874609896,"gmtCreate":1637764197638,"gmtModify":1637764484742,"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格隆汇,你可得保持空仓,甚至是做空美股才行呀,不然你这言论连自己都不信","listText":"格隆汇,你可得保持空仓,甚至是做空美股才行呀,不然你这言论连自己都不信","text":"格隆汇,你可得保持空仓,甚至是做空美股才行呀,不然你这言论连自己都不信","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874609896","repostId":"1141005229","repostType":2,"repost":{"id":"1141005229","kind":"news","weMediaInfo":{"introduction":"格隆汇旗下公众号。分享和探讨港股、美国中概股以及少量估值确有吸引力之A股的投资线索、投资机会与投资心得.","home_visible":1,"media_name":"格隆汇","id":"3","head_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24397cd0a72f485e9734d658c5a0841d"},"pubTimestamp":1637677458,"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1141005229?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1-11-23 22:24","market":"us","language":"zh","title":"美联储换届:新主席,请开动联合印钞机","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41005229","media":"格隆汇","summary":"“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当美联储主席就成!”\n\n这是199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年,《财富》杂志给出的惊人言论。\n的确,执掌全球货币之锚的美联储主席,在资本市场甚至是经济界看来,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content":"<blockquote>\n <b><i>“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当美联储主席就成!”</i></b>\n</blockquote>\n<p>这是199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年,《财富》杂志给出的惊人言论。</p>\n<p>的确,执掌全球货币之锚的美联储主席,在资本市场甚至是经济界看来,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还有一个人事任免堪比美国总统选举,那美联储主席一定是其中一个。</p>\n<p>昨晚,这部“悬疑大戏”终于露出真身,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获得了拜登总统的正式提名,也宣告了他战胜了另一位女竞争对手--布雷德纳。</p>\n<p><b>随着新一届主席提名尘埃落定,面对当前通胀高企的局面,鲍威尔乃至美联储,又将何去何从?</b></p>\n<p><b>1、</b><b><b>两种政策框架</b></b></p>\n<p>决定美联储何时taper的关键变量有两个:<b>失业和通胀。</b>它们对应的是美联储的“双重使命”,货币政策需要在最大可能就业与稳定物价中取得平衡。</p>\n<p>但“失业与通胀”是一个自我矛盾的关系。</p>\n<p>盯着失业,就意味着在美国经济活动趋弱的时候,美联储更愿意提供货币宽松环境去刺激经济活动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这也就意味着美联储的要倾向扩表,失业率只要一直不下去,那就继续宽松。</p>\n<p>盯着通胀,就意味着要控制物价水平在合理范围,出现通胀过快上涨要么说明供应链出问题,要么说明市场货币量泛滥,美联储就会倾向收紧流动性。但通胀数据更加直接反应流动性情况,所以美联储会倾向关注通胀。</p>\n<p>在两个变量的平衡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就逐渐形成了<b>两种政策框架</b>:</p>\n<p>(1)在经济风平浪静,物价尚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社会没有动荡的时候,则<b>美联储会开启“放水模式”,即闭眼放水,无脑放水,只要通胀没起来,就会一直放,甚至通胀起来了,也就是简单收一收,然后为下一次放水做准备。</b></p>\n<p>这个时候,美联储就像一个慈祥的老爷爷,倾其所有去呵护市场流动性,绝不搞事情:“鸽”声嘹亮。这种模式我们概括为一句话:<b>无通胀不收水</b>。</p>\n<p>(2)然而,一旦通胀到达临界值,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政治动荡,游行示威此起彼伏,则美联储这副慈善面孔立即收起来,变得凶残,<b>政策目标也由“无脑放水”变成“无脑紧缩”,即只要通胀还在一定水平之上,就绝不收水,哪怕把股价房价都干下来,哀鸿遍野。</b></p>\n<p>这种模式我们概括为另一句话:<b>有通胀则不降息</b>。</p>\n<p><b>这两种政策框架之下的美联储,仿佛两个不同物种;处在美联储不同政策框架下的金融市场与投资者,也仿佛夏虫井蛙,不可与冰天共语。</b></p>\n<p>事实上,从“无脑放水”到“无脑紧缩”,是美联储政策的大周期循环;而大周期之内会有小周期;即“无脑放水”的政策框架下也会局部收水,甚至加息。这样就给投资者带来了较大的迷惑性,继而<b>当美联储的总框架从一种切换到另一种的时候,这个转折点往往被人所忽视。</b></p>\n<p><b>处在“无脑放水”周期之内的投资者,以为宽松的环境会永远持续下去,以为即便收水或者加息,也不过是一阵冷风,不以为意。事实上,当美联储的政策框架一旦切换,就会持续很久,给市场带来的冲击会很大。</b></p>\n<p>用今天流行的大白话来讲就是,货币政策转弯,“不会急转,但一定会转”。正如灰犀牛,你对它视而不见,它就从远处慢慢地冲过来,到你面前,把你顶翻。</p>\n<p><b>今天,美联储换届之际,其货币政策框架也处在切换的前夜。</b></p>\n<p><b>2、</b><b><b>斗争</b></b></p>\n<p>我们回顾历史上最近的一次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切换,1970年。看看那次切换前后,都发生了什么。</p>\n<p>1970年之前,历届美联储都是以无通胀不加息的操作思路为主,这是一个相对更加放任的风格,而此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盘,随着新的联储主席上台,美国易放难收的货币政策<a href=\"https://laohu8.com/S/0NQC.UK\">潘多拉</a>魔盒被从此打开。</p>\n<p>在19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盘的前夕,时任美联储主席马丁(任期1951-1970)的作风是以稳定物价为货币政策的优先目标,也就是<b>“有通胀则不降息”</b>的模式。所以在他的任期治理的前15年,美国CPI同比增长长期围绕2%小幅波动的稳健状态。</p>\n<p>但1963年11月,肯尼迪遇刺,战后激进主义者约翰逊上台后,美国政府开始借由越战和“伟大社会”等政治诉求强力游说及胁迫美联储大规模放水,自此美联储的相对美国政府的独立性被不断攻破,马丁也不断被政府和美联储内部边缘化。</p>\n<p>面对开始飙升的通胀,马丁一次次想要收紧货币政策都未争取到支持,最终不断被迫妥协延迟加息,导致美国的大通胀的苗头一步步酝酿、发酵。1966年开始,美国CPI开始加速攀升,至1970年初马丁卸任时,CPI已经超过了6%。</p>\n<p>1970年2月,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夕,阿瑟·伯恩斯接替马丁任美联储主席。相对马丁,伯恩斯却认为物价上涨不是货币现象,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充分就业,至于物价上涨,那是要靠依靠财政和收入政策条件。<b>潜台词就是,美联储的任务是保就业,通胀什么的不太care。</b></p>\n<p>伯恩斯的风格也完美切合美国政府的想法,由此美联储开启一场更加激进的货币宽松进程。</p>\n<p>1970年开始,美联储开始稳步下调利率,到1972年,美国M1和M2增速分别达到8.4%和12.8%,创出了一个新的历史峰值。</p>\n<p>快速的放水刺激,理所当然刺激通胀抬头,1973开始,美国的通胀开始遏制不住上涨,尤其10月石油危机爆发之前,美国CPI增速已经达到7.4%,到次年底,通胀率已经飙升到了12%的历史新高。</p>\n<p>水门事件之后,尼克松被迫辞职。1974年8月9日,福特就任总统,接过美国已经极高通胀的烂摊子。</p>\n<p>所以福特总统在执政期间,只好想方设法控制通胀,当时的思潮一直纠缠在究竟是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激进的财政赤字导致了奇高的通胀,但整体偏向认为是财政赤字应该背锅,所以大家都继续发对收缩货币。</p>\n<p>但在控制通胀还是达成了一定共识,当年M1增速开始回落影响通胀回落。到1976年底,美国CPI增速下降到4.3%的低点。</p>\n<p>但很快,吉米·<a href=\"https://laohu8.com/S/CRI\">卡特</a>担任新一届美国总统,新官上任三把火,大搞经济刺激计划是主戏,期望美联储放水自然成为目标,伯恩斯继续配合新总统的刺激方案,导致M1开始再度回升。</p>\n<p>1978年2月,卡特的支持者米勒开始接任美联储主席,美联储几乎成为了美国白宫的傀儡,坚定认为货币政策不是引发通胀的根本原因。即使是到1979年石油危机再次来袭,经济开始陷入滞胀,美联储仍然不愿意收缩货币。最后,导致到了1980年初,美国的通胀率站上了15%的历史高点。</p>\n<p>1979年8月,沃尔克出任美联储主席,与上两任不同的是,他坚信只有货币政策能治理通胀,美联储也重新回到了<b>“有通胀则不降息”</b>的模式。</p>\n<p>沃尔克上任之后就开始大幅提高利率,同时减少货币发行,这导致了随后美国经济的泡沫快速刺破,失业率开飙升。但在当时沃尔克也承受了巨大的政治压力,好在1983年1季度开始,美国通胀降到了4%以下,GDP也恢复了正增长,美国经济发展重现回到正轨。</p>\n<p>回顾1951年至1980年的美国经济历史,显然一部美联储对于看待通胀问题上两大模式的斗争史,以及美联储在政府与各种利益势力的“影响”下逐渐丧失关键而宝贵的“独立性”。</p>\n<p>现在看来,沃尔克的政策对于当时美国经济来说,不失为一次非常及时且重要的“刮骨疗毒”,但当时美国政府包括美联储内部已经对“放水救就业,不救通胀”的操作意识积重难返,导致往后几乎都是“不通胀不加息”的模式占据了上风。</p>\n<p><b>随之而来的,是美国政府连年不断飙升的负债规模与再也不能自拔的美联储。到如今,美国政府的负债已经大到入不敷出,再也玩不下去,危机一触即发的爆雷节点。</b></p>\n<p><b>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开,就很难重新关上。</b></p>\n<p><b>3、</b><b><b>当下</b></b></p>\n<p><b>最新的数据显示,美国通胀达到了6.2%,是31年以来最高,</b>如果沃尔克他老人家还在,收货币会是他明确的政策选项,因为经历过那一段痛苦滞胀历史的他,肯定不希望重蹈覆辙。</p>\n<p>其实,美联储不是没有机会,过去的十几年,至少有数次非常关键的机会窗口可以收紧,但还是一次次被错过了:</p>\n<p><b>2007年</b>是一个机会,那是格林斯潘上台30周年的时刻,但次年的金融海啸使得机会稍纵即逝,为了救市,美联储推出QE,继续开启印钞机;</p>\n<p>到了<b>2016年</b>,救市QE已经结束,也是一次很好的收水机会,但狂人特朗普获得总统选举,作为生意人的他,减税、托股市,并多次给美联储施压,让其继续推行宽松政策,美联储同样错过收水机会;</p>\n<p>到<b>2018年</b>,鲍威尔顶住压力,做了几次加息,算是将收水动作付诸现实,抓住了这次收水机会,如果得以继续,局面或许会不一样,可惜2020年,新冠疫情袭来,引发经济危机,股市跌成狗,和2008年一样,为了救市,美联储再次启动印钞机,只是这一次,更加的无底线。</p>\n<p>对比一下,疫情爆发以来的一年多时间,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增加了4万亿美元,扩大了一倍,超过08年金融危机后多次QE的总额,流动性造成的资产泡沫,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p>\n<p>我相信美联储的主席不会看不到这一切,但是,<b>已经受到过大政治羁绊的美联储,还能想过去那样坚持独立性吗?</b></p>\n<p>问题成疑。</p>\n<p>站在2021年,历史似乎又面临1970年代的滞胀的极端局面,但是当代的保罗沃尔克又在哪呢?</p>\n<p><b>可惜,鲍威尔并不是沃尔克。</b>有人说鲍威尔的连任,使得收水行动得以延续,对他寄以厚望,但实际上,自格林斯潘开始,一直到伯南克、耶伦,再到现在的鲍老爷子,骨子里还是属于宽松派,奉行“无通胀不加息”的自由放任主义思维。</p>\n<p>你能想象这样一群人,会突然间转死性,成为“有通胀就加息”那一派人吗?</p>\n<p>可以肯定的是,哪怕鲍威尔继续推进Taper和加息,只不过是美联储历史阶段的一朵小浪花,面对积重难返的局面,即使他想这么做,他也不可能成为当代的沃尔克,不可能成为那个宁愿顶着“被暗杀”的危险也要强力收货币的孤胆英雄。</p>\n<p>因为现在的美国社会,上至精英,下至百姓,已经被货币吹起来的资产泡沫宠得忘乎所以,某程度上,说这个国家已经被金融绑架都不为过。</p>\n<p>所以,鲍威尔的连任,不见得是一件好事,<b>从长远角度看,美联储的总路线还是会偏宽松,流动性过度造成的资产泡沫还会继续吹大,股市、楼市还是会一派“欣欣向荣”,实际上,现在已经找不到谁能够阻止这个进程,除非来一次战争,又或者严重的社会危机。</b></p>\n<p>只是,不知道这种泡沫最后会以什么结局收场,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泡沫破裂,造成的灾难后果将无以复加,对比1980年代收水所付出的惨重代价,将有过之而无不及。</p>\n<p>身处这个大时代的我们,似乎都逃不过。</p>","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美联储换届:新主席,请开动联合印钞机</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美联储换届:新主席,请开动联合印钞机\n</h2>\n\n<h4 class=\"meta\">\n\n\n<a class=\"head\" href=\"https://laohu8.com/wemedia/3\">\n\n\n<div class=\"h-thumb\" style=\"background-image: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24397cd0a72f485e9734d658c5a0841d);background-size:cover;\"></div>\n\n<div class=\"h-content\">\n<p class=\"h-name\">格隆汇 </p>\n<p class=\"h-time\">2021-11-23 22:24</p>\n</div>\n\n</a>\n\n\n</h4>\n\n</header>\n<article>\n<blockquote>\n <b><i>“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当美联储主席就成!”</i></b>\n</blockquote>\n<p>这是199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年,《财富》杂志给出的惊人言论。</p>\n<p>的确,执掌全球货币之锚的美联储主席,在资本市场甚至是经济界看来,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还有一个人事任免堪比美国总统选举,那美联储主席一定是其中一个。</p>\n<p>昨晚,这部“悬疑大戏”终于露出真身,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获得了拜登总统的正式提名,也宣告了他战胜了另一位女竞争对手--布雷德纳。</p>\n<p><b>随着新一届主席提名尘埃落定,面对当前通胀高企的局面,鲍威尔乃至美联储,又将何去何从?</b></p>\n<p><b>1、</b><b><b>两种政策框架</b></b></p>\n<p>决定美联储何时taper的关键变量有两个:<b>失业和通胀。</b>它们对应的是美联储的“双重使命”,货币政策需要在最大可能就业与稳定物价中取得平衡。</p>\n<p>但“失业与通胀”是一个自我矛盾的关系。</p>\n<p>盯着失业,就意味着在美国经济活动趋弱的时候,美联储更愿意提供货币宽松环境去刺激经济活动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这也就意味着美联储的要倾向扩表,失业率只要一直不下去,那就继续宽松。</p>\n<p>盯着通胀,就意味着要控制物价水平在合理范围,出现通胀过快上涨要么说明供应链出问题,要么说明市场货币量泛滥,美联储就会倾向收紧流动性。但通胀数据更加直接反应流动性情况,所以美联储会倾向关注通胀。</p>\n<p>在两个变量的平衡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就逐渐形成了<b>两种政策框架</b>:</p>\n<p>(1)在经济风平浪静,物价尚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社会没有动荡的时候,则<b>美联储会开启“放水模式”,即闭眼放水,无脑放水,只要通胀没起来,就会一直放,甚至通胀起来了,也就是简单收一收,然后为下一次放水做准备。</b></p>\n<p>这个时候,美联储就像一个慈祥的老爷爷,倾其所有去呵护市场流动性,绝不搞事情:“鸽”声嘹亮。这种模式我们概括为一句话:<b>无通胀不收水</b>。</p>\n<p>(2)然而,一旦通胀到达临界值,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政治动荡,游行示威此起彼伏,则美联储这副慈善面孔立即收起来,变得凶残,<b>政策目标也由“无脑放水”变成“无脑紧缩”,即只要通胀还在一定水平之上,就绝不收水,哪怕把股价房价都干下来,哀鸿遍野。</b></p>\n<p>这种模式我们概括为另一句话:<b>有通胀则不降息</b>。</p>\n<p><b>这两种政策框架之下的美联储,仿佛两个不同物种;处在美联储不同政策框架下的金融市场与投资者,也仿佛夏虫井蛙,不可与冰天共语。</b></p>\n<p>事实上,从“无脑放水”到“无脑紧缩”,是美联储政策的大周期循环;而大周期之内会有小周期;即“无脑放水”的政策框架下也会局部收水,甚至加息。这样就给投资者带来了较大的迷惑性,继而<b>当美联储的总框架从一种切换到另一种的时候,这个转折点往往被人所忽视。</b></p>\n<p><b>处在“无脑放水”周期之内的投资者,以为宽松的环境会永远持续下去,以为即便收水或者加息,也不过是一阵冷风,不以为意。事实上,当美联储的政策框架一旦切换,就会持续很久,给市场带来的冲击会很大。</b></p>\n<p>用今天流行的大白话来讲就是,货币政策转弯,“不会急转,但一定会转”。正如灰犀牛,你对它视而不见,它就从远处慢慢地冲过来,到你面前,把你顶翻。</p>\n<p><b>今天,美联储换届之际,其货币政策框架也处在切换的前夜。</b></p>\n<p><b>2、</b><b><b>斗争</b></b></p>\n<p>我们回顾历史上最近的一次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切换,1970年。看看那次切换前后,都发生了什么。</p>\n<p>1970年之前,历届美联储都是以无通胀不加息的操作思路为主,这是一个相对更加放任的风格,而此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盘,随着新的联储主席上台,美国易放难收的货币政策<a href=\"https://laohu8.com/S/0NQC.UK\">潘多拉</a>魔盒被从此打开。</p>\n<p>在19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盘的前夕,时任美联储主席马丁(任期1951-1970)的作风是以稳定物价为货币政策的优先目标,也就是<b>“有通胀则不降息”</b>的模式。所以在他的任期治理的前15年,美国CPI同比增长长期围绕2%小幅波动的稳健状态。</p>\n<p>但1963年11月,肯尼迪遇刺,战后激进主义者约翰逊上台后,美国政府开始借由越战和“伟大社会”等政治诉求强力游说及胁迫美联储大规模放水,自此美联储的相对美国政府的独立性被不断攻破,马丁也不断被政府和美联储内部边缘化。</p>\n<p>面对开始飙升的通胀,马丁一次次想要收紧货币政策都未争取到支持,最终不断被迫妥协延迟加息,导致美国的大通胀的苗头一步步酝酿、发酵。1966年开始,美国CPI开始加速攀升,至1970年初马丁卸任时,CPI已经超过了6%。</p>\n<p>1970年2月,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夕,阿瑟·伯恩斯接替马丁任美联储主席。相对马丁,伯恩斯却认为物价上涨不是货币现象,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充分就业,至于物价上涨,那是要靠依靠财政和收入政策条件。<b>潜台词就是,美联储的任务是保就业,通胀什么的不太care。</b></p>\n<p>伯恩斯的风格也完美切合美国政府的想法,由此美联储开启一场更加激进的货币宽松进程。</p>\n<p>1970年开始,美联储开始稳步下调利率,到1972年,美国M1和M2增速分别达到8.4%和12.8%,创出了一个新的历史峰值。</p>\n<p>快速的放水刺激,理所当然刺激通胀抬头,1973开始,美国的通胀开始遏制不住上涨,尤其10月石油危机爆发之前,美国CPI增速已经达到7.4%,到次年底,通胀率已经飙升到了12%的历史新高。</p>\n<p>水门事件之后,尼克松被迫辞职。1974年8月9日,福特就任总统,接过美国已经极高通胀的烂摊子。</p>\n<p>所以福特总统在执政期间,只好想方设法控制通胀,当时的思潮一直纠缠在究竟是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激进的财政赤字导致了奇高的通胀,但整体偏向认为是财政赤字应该背锅,所以大家都继续发对收缩货币。</p>\n<p>但在控制通胀还是达成了一定共识,当年M1增速开始回落影响通胀回落。到1976年底,美国CPI增速下降到4.3%的低点。</p>\n<p>但很快,吉米·<a href=\"https://laohu8.com/S/CRI\">卡特</a>担任新一届美国总统,新官上任三把火,大搞经济刺激计划是主戏,期望美联储放水自然成为目标,伯恩斯继续配合新总统的刺激方案,导致M1开始再度回升。</p>\n<p>1978年2月,卡特的支持者米勒开始接任美联储主席,美联储几乎成为了美国白宫的傀儡,坚定认为货币政策不是引发通胀的根本原因。即使是到1979年石油危机再次来袭,经济开始陷入滞胀,美联储仍然不愿意收缩货币。最后,导致到了1980年初,美国的通胀率站上了15%的历史高点。</p>\n<p>1979年8月,沃尔克出任美联储主席,与上两任不同的是,他坚信只有货币政策能治理通胀,美联储也重新回到了<b>“有通胀则不降息”</b>的模式。</p>\n<p>沃尔克上任之后就开始大幅提高利率,同时减少货币发行,这导致了随后美国经济的泡沫快速刺破,失业率开飙升。但在当时沃尔克也承受了巨大的政治压力,好在1983年1季度开始,美国通胀降到了4%以下,GDP也恢复了正增长,美国经济发展重现回到正轨。</p>\n<p>回顾1951年至1980年的美国经济历史,显然一部美联储对于看待通胀问题上两大模式的斗争史,以及美联储在政府与各种利益势力的“影响”下逐渐丧失关键而宝贵的“独立性”。</p>\n<p>现在看来,沃尔克的政策对于当时美国经济来说,不失为一次非常及时且重要的“刮骨疗毒”,但当时美国政府包括美联储内部已经对“放水救就业,不救通胀”的操作意识积重难返,导致往后几乎都是“不通胀不加息”的模式占据了上风。</p>\n<p><b>随之而来的,是美国政府连年不断飙升的负债规模与再也不能自拔的美联储。到如今,美国政府的负债已经大到入不敷出,再也玩不下去,危机一触即发的爆雷节点。</b></p>\n<p><b>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开,就很难重新关上。</b></p>\n<p><b>3、</b><b><b>当下</b></b></p>\n<p><b>最新的数据显示,美国通胀达到了6.2%,是31年以来最高,</b>如果沃尔克他老人家还在,收货币会是他明确的政策选项,因为经历过那一段痛苦滞胀历史的他,肯定不希望重蹈覆辙。</p>\n<p>其实,美联储不是没有机会,过去的十几年,至少有数次非常关键的机会窗口可以收紧,但还是一次次被错过了:</p>\n<p><b>2007年</b>是一个机会,那是格林斯潘上台30周年的时刻,但次年的金融海啸使得机会稍纵即逝,为了救市,美联储推出QE,继续开启印钞机;</p>\n<p>到了<b>2016年</b>,救市QE已经结束,也是一次很好的收水机会,但狂人特朗普获得总统选举,作为生意人的他,减税、托股市,并多次给美联储施压,让其继续推行宽松政策,美联储同样错过收水机会;</p>\n<p>到<b>2018年</b>,鲍威尔顶住压力,做了几次加息,算是将收水动作付诸现实,抓住了这次收水机会,如果得以继续,局面或许会不一样,可惜2020年,新冠疫情袭来,引发经济危机,股市跌成狗,和2008年一样,为了救市,美联储再次启动印钞机,只是这一次,更加的无底线。</p>\n<p>对比一下,疫情爆发以来的一年多时间,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增加了4万亿美元,扩大了一倍,超过08年金融危机后多次QE的总额,流动性造成的资产泡沫,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p>\n<p>我相信美联储的主席不会看不到这一切,但是,<b>已经受到过大政治羁绊的美联储,还能想过去那样坚持独立性吗?</b></p>\n<p>问题成疑。</p>\n<p>站在2021年,历史似乎又面临1970年代的滞胀的极端局面,但是当代的保罗沃尔克又在哪呢?</p>\n<p><b>可惜,鲍威尔并不是沃尔克。</b>有人说鲍威尔的连任,使得收水行动得以延续,对他寄以厚望,但实际上,自格林斯潘开始,一直到伯南克、耶伦,再到现在的鲍老爷子,骨子里还是属于宽松派,奉行“无通胀不加息”的自由放任主义思维。</p>\n<p>你能想象这样一群人,会突然间转死性,成为“有通胀就加息”那一派人吗?</p>\n<p>可以肯定的是,哪怕鲍威尔继续推进Taper和加息,只不过是美联储历史阶段的一朵小浪花,面对积重难返的局面,即使他想这么做,他也不可能成为当代的沃尔克,不可能成为那个宁愿顶着“被暗杀”的危险也要强力收货币的孤胆英雄。</p>\n<p>因为现在的美国社会,上至精英,下至百姓,已经被货币吹起来的资产泡沫宠得忘乎所以,某程度上,说这个国家已经被金融绑架都不为过。</p>\n<p>所以,鲍威尔的连任,不见得是一件好事,<b>从长远角度看,美联储的总路线还是会偏宽松,流动性过度造成的资产泡沫还会继续吹大,股市、楼市还是会一派“欣欣向荣”,实际上,现在已经找不到谁能够阻止这个进程,除非来一次战争,又或者严重的社会危机。</b></p>\n<p>只是,不知道这种泡沫最后会以什么结局收场,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泡沫破裂,造成的灾难后果将无以复加,对比1980年代收水所付出的惨重代价,将有过之而无不及。</p>\n<p>身处这个大时代的我们,似乎都逃不过。</p>\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f09c44f289c2f0d40610768fe6661fab","relate_stocks":{"161125":"标普500","513500":"标普500ETF","SPY":"标普500ETF","SDOW":"道指三倍做空ETF-ProShares","SDS":"两倍做空标普500ETF","TQQQ":"纳指三倍做多ETF","DJX":"1/100道琼斯","QQQ":"纳指100ETF","BK4504":"桥水持仓","UPRO":"三倍做多标普500ETF","UDOW":"道指三倍做多ETF-ProShares","QID":"纳指两倍做空ETF","SH":"标普500反向ETF","SSO":"两倍做多标普500ETF","OEF":"标普100指数ETF-iShares",".DJI":"道琼斯","SQQQ":"纳指三倍做空ETF",".IXIC":"NASDAQ Composite","DXD":"道指两倍做空ETF","OEX":"标普100"},"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41005229","content_text":"“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当美联储主席就成!”\n\n这是199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年,《财富》杂志给出的惊人言论。\n的确,执掌全球货币之锚的美联储主席,在资本市场甚至是经济界看来,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还有一个人事任免堪比美国总统选举,那美联储主席一定是其中一个。\n昨晚,这部“悬疑大戏”终于露出真身,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获得了拜登总统的正式提名,也宣告了他战胜了另一位女竞争对手--布雷德纳。\n随着新一届主席提名尘埃落定,面对当前通胀高企的局面,鲍威尔乃至美联储,又将何去何从?\n1、两种政策框架\n决定美联储何时taper的关键变量有两个:失业和通胀。它们对应的是美联储的“双重使命”,货币政策需要在最大可能就业与稳定物价中取得平衡。\n但“失业与通胀”是一个自我矛盾的关系。\n盯着失业,就意味着在美国经济活动趋弱的时候,美联储更愿意提供货币宽松环境去刺激经济活动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这也就意味着美联储的要倾向扩表,失业率只要一直不下去,那就继续宽松。\n盯着通胀,就意味着要控制物价水平在合理范围,出现通胀过快上涨要么说明供应链出问题,要么说明市场货币量泛滥,美联储就会倾向收紧流动性。但通胀数据更加直接反应流动性情况,所以美联储会倾向关注通胀。\n在两个变量的平衡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就逐渐形成了两种政策框架:\n(1)在经济风平浪静,物价尚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社会没有动荡的时候,则美联储会开启“放水模式”,即闭眼放水,无脑放水,只要通胀没起来,就会一直放,甚至通胀起来了,也就是简单收一收,然后为下一次放水做准备。\n这个时候,美联储就像一个慈祥的老爷爷,倾其所有去呵护市场流动性,绝不搞事情:“鸽”声嘹亮。这种模式我们概括为一句话:无通胀不收水。\n(2)然而,一旦通胀到达临界值,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政治动荡,游行示威此起彼伏,则美联储这副慈善面孔立即收起来,变得凶残,政策目标也由“无脑放水”变成“无脑紧缩”,即只要通胀还在一定水平之上,就绝不收水,哪怕把股价房价都干下来,哀鸿遍野。\n这种模式我们概括为另一句话:有通胀则不降息。\n这两种政策框架之下的美联储,仿佛两个不同物种;处在美联储不同政策框架下的金融市场与投资者,也仿佛夏虫井蛙,不可与冰天共语。\n事实上,从“无脑放水”到“无脑紧缩”,是美联储政策的大周期循环;而大周期之内会有小周期;即“无脑放水”的政策框架下也会局部收水,甚至加息。这样就给投资者带来了较大的迷惑性,继而当美联储的总框架从一种切换到另一种的时候,这个转折点往往被人所忽视。\n处在“无脑放水”周期之内的投资者,以为宽松的环境会永远持续下去,以为即便收水或者加息,也不过是一阵冷风,不以为意。事实上,当美联储的政策框架一旦切换,就会持续很久,给市场带来的冲击会很大。\n用今天流行的大白话来讲就是,货币政策转弯,“不会急转,但一定会转”。正如灰犀牛,你对它视而不见,它就从远处慢慢地冲过来,到你面前,把你顶翻。\n今天,美联储换届之际,其货币政策框架也处在切换的前夜。\n2、斗争\n我们回顾历史上最近的一次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切换,1970年。看看那次切换前后,都发生了什么。\n1970年之前,历届美联储都是以无通胀不加息的操作思路为主,这是一个相对更加放任的风格,而此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盘,随着新的联储主席上台,美国易放难收的货币政策潘多拉魔盒被从此打开。\n在19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盘的前夕,时任美联储主席马丁(任期1951-1970)的作风是以稳定物价为货币政策的优先目标,也就是“有通胀则不降息”的模式。所以在他的任期治理的前15年,美国CPI同比增长长期围绕2%小幅波动的稳健状态。\n但1963年11月,肯尼迪遇刺,战后激进主义者约翰逊上台后,美国政府开始借由越战和“伟大社会”等政治诉求强力游说及胁迫美联储大规模放水,自此美联储的相对美国政府的独立性被不断攻破,马丁也不断被政府和美联储内部边缘化。\n面对开始飙升的通胀,马丁一次次想要收紧货币政策都未争取到支持,最终不断被迫妥协延迟加息,导致美国的大通胀的苗头一步步酝酿、发酵。1966年开始,美国CPI开始加速攀升,至1970年初马丁卸任时,CPI已经超过了6%。\n1970年2月,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夕,阿瑟·伯恩斯接替马丁任美联储主席。相对马丁,伯恩斯却认为物价上涨不是货币现象,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充分就业,至于物价上涨,那是要靠依靠财政和收入政策条件。潜台词就是,美联储的任务是保就业,通胀什么的不太care。\n伯恩斯的风格也完美切合美国政府的想法,由此美联储开启一场更加激进的货币宽松进程。\n1970年开始,美联储开始稳步下调利率,到1972年,美国M1和M2增速分别达到8.4%和12.8%,创出了一个新的历史峰值。\n快速的放水刺激,理所当然刺激通胀抬头,1973开始,美国的通胀开始遏制不住上涨,尤其10月石油危机爆发之前,美国CPI增速已经达到7.4%,到次年底,通胀率已经飙升到了12%的历史新高。\n水门事件之后,尼克松被迫辞职。1974年8月9日,福特就任总统,接过美国已经极高通胀的烂摊子。\n所以福特总统在执政期间,只好想方设法控制通胀,当时的思潮一直纠缠在究竟是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激进的财政赤字导致了奇高的通胀,但整体偏向认为是财政赤字应该背锅,所以大家都继续发对收缩货币。\n但在控制通胀还是达成了一定共识,当年M1增速开始回落影响通胀回落。到1976年底,美国CPI增速下降到4.3%的低点。\n但很快,吉米·卡特担任新一届美国总统,新官上任三把火,大搞经济刺激计划是主戏,期望美联储放水自然成为目标,伯恩斯继续配合新总统的刺激方案,导致M1开始再度回升。\n1978年2月,卡特的支持者米勒开始接任美联储主席,美联储几乎成为了美国白宫的傀儡,坚定认为货币政策不是引发通胀的根本原因。即使是到1979年石油危机再次来袭,经济开始陷入滞胀,美联储仍然不愿意收缩货币。最后,导致到了1980年初,美国的通胀率站上了15%的历史高点。\n1979年8月,沃尔克出任美联储主席,与上两任不同的是,他坚信只有货币政策能治理通胀,美联储也重新回到了“有通胀则不降息”的模式。\n沃尔克上任之后就开始大幅提高利率,同时减少货币发行,这导致了随后美国经济的泡沫快速刺破,失业率开飙升。但在当时沃尔克也承受了巨大的政治压力,好在1983年1季度开始,美国通胀降到了4%以下,GDP也恢复了正增长,美国经济发展重现回到正轨。\n回顾1951年至1980年的美国经济历史,显然一部美联储对于看待通胀问题上两大模式的斗争史,以及美联储在政府与各种利益势力的“影响”下逐渐丧失关键而宝贵的“独立性”。\n现在看来,沃尔克的政策对于当时美国经济来说,不失为一次非常及时且重要的“刮骨疗毒”,但当时美国政府包括美联储内部已经对“放水救就业,不救通胀”的操作意识积重难返,导致往后几乎都是“不通胀不加息”的模式占据了上风。\n随之而来的,是美国政府连年不断飙升的负债规模与再也不能自拔的美联储。到如今,美国政府的负债已经大到入不敷出,再也玩不下去,危机一触即发的爆雷节点。\n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开,就很难重新关上。\n3、当下\n最新的数据显示,美国通胀达到了6.2%,是31年以来最高,如果沃尔克他老人家还在,收货币会是他明确的政策选项,因为经历过那一段痛苦滞胀历史的他,肯定不希望重蹈覆辙。\n其实,美联储不是没有机会,过去的十几年,至少有数次非常关键的机会窗口可以收紧,但还是一次次被错过了:\n2007年是一个机会,那是格林斯潘上台30周年的时刻,但次年的金融海啸使得机会稍纵即逝,为了救市,美联储推出QE,继续开启印钞机;\n到了2016年,救市QE已经结束,也是一次很好的收水机会,但狂人特朗普获得总统选举,作为生意人的他,减税、托股市,并多次给美联储施压,让其继续推行宽松政策,美联储同样错过收水机会;\n到2018年,鲍威尔顶住压力,做了几次加息,算是将收水动作付诸现实,抓住了这次收水机会,如果得以继续,局面或许会不一样,可惜2020年,新冠疫情袭来,引发经济危机,股市跌成狗,和2008年一样,为了救市,美联储再次启动印钞机,只是这一次,更加的无底线。\n对比一下,疫情爆发以来的一年多时间,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增加了4万亿美元,扩大了一倍,超过08年金融危机后多次QE的总额,流动性造成的资产泡沫,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n我相信美联储的主席不会看不到这一切,但是,已经受到过大政治羁绊的美联储,还能想过去那样坚持独立性吗?\n问题成疑。\n站在2021年,历史似乎又面临1970年代的滞胀的极端局面,但是当代的保罗沃尔克又在哪呢?\n可惜,鲍威尔并不是沃尔克。有人说鲍威尔的连任,使得收水行动得以延续,对他寄以厚望,但实际上,自格林斯潘开始,一直到伯南克、耶伦,再到现在的鲍老爷子,骨子里还是属于宽松派,奉行“无通胀不加息”的自由放任主义思维。\n你能想象这样一群人,会突然间转死性,成为“有通胀就加息”那一派人吗?\n可以肯定的是,哪怕鲍威尔继续推进Taper和加息,只不过是美联储历史阶段的一朵小浪花,面对积重难返的局面,即使他想这么做,他也不可能成为当代的沃尔克,不可能成为那个宁愿顶着“被暗杀”的危险也要强力收货币的孤胆英雄。\n因为现在的美国社会,上至精英,下至百姓,已经被货币吹起来的资产泡沫宠得忘乎所以,某程度上,说这个国家已经被金融绑架都不为过。\n所以,鲍威尔的连任,不见得是一件好事,从长远角度看,美联储的总路线还是会偏宽松,流动性过度造成的资产泡沫还会继续吹大,股市、楼市还是会一派“欣欣向荣”,实际上,现在已经找不到谁能够阻止这个进程,除非来一次战争,又或者严重的社会危机。\n只是,不知道这种泡沫最后会以什么结局收场,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泡沫破裂,造成的灾难后果将无以复加,对比1980年代收水所付出的惨重代价,将有过之而无不及。\n身处这个大时代的我们,似乎都逃不过。","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38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hots":[{"id":626911814,"gmtCreate":1673622351538,"gmtModify":1673622353976,"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573827489720","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国人更穷","listText":"国人更穷","text":"国人更穷","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26911814","repostId":"2303840825","repostType":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06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28308713,"gmtCreate":1672877725333,"gmtModify":1672877729586,"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573827489720","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看见这些置顶就明白老虎沦陷了","listText":"看见这些置顶就明白老虎沦陷了","text":"看见这些置顶就明白老虎沦陷了","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28308713","repostId":"1158181722","repostType":2,"repost":{"id":"1158181722","kind":"news","weMediaInfo":{"introduction":"致力于提供最及时的财经资讯,最专业的解读分析,覆盖宏观经济、金融机构、A股市场、上市公司、投资理财等财经领域。","home_visible":1,"media_name":"券商中国","id":"9","head_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d482d56459984e8c86a6a137295b3c4f"},"pubTimestamp":1672819022,"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1158181722?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3-01-04 15:57","market":"us","language":"zh","title":"美股\"科技神话\"破灭?!能抄底吗?","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58181722","media":"券商中国","summary":"美股科技牛市2022年终结了,暴跌之后能否续写传奇?2022年,美股科技股在长达20年的大牛市后势头戛然而止,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值年内损失了近4万亿美元(约合27.6万亿元人民币)。奈飞、亚马逊以及Me","content":"<html><head></head><body><p>美股科技牛市2022年终结了,暴跌之后能否续写传奇?</p><p>2022年,美股科技股在长达20年的大牛市后势头戛然而止,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值年内损失了近4万亿美元(约合27.6万亿元人民币)。<a href=\"https://laohu8.com/S/NFLX\">奈飞</a>、<a href=\"https://laohu8.com/S/AMZN\">亚马逊</a>以及Meta等知名公司股价均腰斩,机构投资者同样损失惨重。基金方面,有“华尔街女王”的Cathie Wood旗下专注于押注成长股的旗舰创新ETF ARKK跌近70%。</p><p>在资金面持续收紧的背景下,硅谷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对加息比其他行业更敏感,因为许多科技公司通常是在盈利之前需要依靠大量的资金来追求其目标项目。但也有分析认为,这对整个科技行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短期的资金缺乏可以帮助淘汰市场上一些过剩资金,并确保更具财务可行性的公司能够生存下来。”</p><p>有分析师认为,美国科技股在经历了今年的暴跌后,明年将大幅反弹,因为上市公司将努力维持其盈利能力,而美联储也将逐步结束加息行动。据预计,2023年,处于有利地位的公司将走上一条“起伏但积极”的道路,而当前对长期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入手位置。</p><p><b>“科技神话”破灭的一年</b></p><p>回顾2020年新冠全球肆虐之初,居家办公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同时美联储选择不断超发货币以应对疫情危机,超宽松货币政策则催生出最近一波的牛市,美股科技股在短暂的休整后纷纷开启翻倍的走势。其中,<a href=\"https://laohu8.com/S/AAPL\">苹果</a>、<a href=\"https://laohu8.com/S/MSFT\">微软</a>和<a href=\"https://laohu8.com/S/GOOG\">谷歌</a>母公司Alphabet先后冲上两万亿美元市值,<a href=\"https://laohu8.com/S/TSLA\">特斯拉</a>也在2021年11月达到1.3万亿美元历史最高市值。彼时Facebook(现称META)有能力翻倍扩张员工规模,并在“元宇宙”上押注数十亿美元。亚马逊同样开启大规模招聘以满足在线购物需求的激增。</p><p>“在新冠疫情开始时,全球范围内人们将生活方式转为了线上,电子商务的激增导致了极快的收入增长。”回顾两年前,扎克伯格在给员工的备忘录中写道。“许多人预测,这将是一个永久性的高增长,所以我也决定大幅增加我们的投资。”</p><p>但在疫情好转、政策逐渐趋于放松的2022年,行情急转直下。道指年度收跌8.8%,纳指跌33.1%,标普500指数跌19.4%,均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差表现。科技股也在年内结束了长达20年的大牛市,大型科技公司在2022 年市值总共损失了近4万亿美元。苹果的市值现在徘徊在2万亿美元左右,奈飞、亚马逊的股价均腰斩,Meta的股票受到的打击更大,年内损失了近三分之二的市值。</p><p>美国众多科技公司接连宣布裁员。几个月的时间里,Netflix、<a href=\"https://laohu8.com/S/INTC\">英特尔</a>、Lyft、<a href=\"https://laohu8.com/S/TWTR\">Twitter</a>、Meta、亚马逊、Salesforce、Stripe、Snap等公司都陆续开启了规模空前的裁员行动。即便是尚未宣布裁员的谷歌和苹果也已冻结招聘。</p><p>机构投资者同样损失惨重,基金方面,曾经风头一时无两、让巴菲特都星光黯淡的“木头姐”Cathie Wood旗下专注于押注成长股的旗舰创新ETF ARKK跌近70%,其大量持仓的特斯拉、数字货币交易所Coinbase、云视频会议供应商<a href=\"https://laohu8.com/S/ZM\">Zoom</a>、流媒体Roku和远程医疗平台Teladoc Health均深度跳水。</p><p><b>科技股需要“恢复理智”</b></p><p>股票市场的连番下跌,也让一级市场难有起色,根据分析公司CB Insights的数据,全球风险投资在2022年三季度触及九个季度以来的最低点745亿美元,比2021年第四季度的峰值下降了58%。</p><p>另一组数据也表明了风险资本的偏好在降低:根据CB Insights,2021年平均每个工作日都有两家以上的新独角兽(价值10亿美元或以上的初创企业)诞生,但到了2022年三季度,每个工作日只有不到一个独角兽企业诞生,这是自两年多来的最低水平。</p><p>“人们在预测未来方面很糟糕,我们总是认为现在发生的事情将永远发生,”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Angela Lee接受采访时表示。“但现实情况是,疫情是一场黑天鹅事件,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p><p>硅谷的企业家们也开始了反思,Stripe、Twitter和Facebook的创始人接连承认,他们要么认为公司可能将高速发展,要么对疫情推动的行业增长过于乐观。扎克伯格在备忘录中写到,“不幸的是,事情并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发展。电子商务恢复了以前的趋势,而且宏观经济下行、竞争加剧、广告业务下降导致收入远低预期。”他说,“我错了,我对此负责。”</p><p>此外,为了抑制通胀,美联储批准在年内连续七次加息。而加息对科技行业打击尤甚。有分析认为,硅谷作为一个整体,对加息比其他行业更敏感,因为许多科技公司通常是在盈利之前需要依靠大量的资金来追求其目标项目。</p><p>但Angela Lee认为,加息或许不是坏事。“虽然勒紧裤腰带对科技创始人来说可能是痛苦的。”但Lee表示,这对整个科技行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短期的资金缺乏可以帮助淘汰市场上的一些过剩资金,并确保更具财务可行性的公司能够生存下来。</p><p><b>分析师:科技股适合长期布局</b></p><p>美国投行Wedbush分析师Dan Ives在最新报告中表示,美国科技股在经历了今年的暴跌后,明年将大幅反弹,因为上市公司将努力维持其盈利能力,而美联储也将逐步结束加息行动。</p><p>Ives在报告中写道,“在这场浩劫中,我们看到了增长机会,因为我们相信,尽管存在宏观经济和美联储的不确定性,但到2023年,科技股将比当前水平上涨约20%,其中大型科技公司、软件和芯片科技公司将领涨。”但Ives预计,2023年,处于有利地位的公司将走上一条“起伏但积极”的道路,而这对长期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入手位置。</p><p>Meta、微软、亚马逊和Alphabet已经开始努力通过削减成本和限制非战略性领域的支出,以“保持利润率不受影响”及抵御普遍预期即将到来的衰退。在削减成本的行动中,最近典型的例子就是科技公司近期一波又一波的“裁员潮”。</p><p>Ives认为,明年在云计算、软件、网络安全和其他科技领域的支出应该会保持坚挺,华尔街的策略建模和一些非公开数据已经将未来6到9个月宏观前景黯淡的可能性考虑在内了。“科技公司的估值低于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另据我们最近的行业数据,到2023年的科技公司成长显现出独立的弹性信号,以及2023年一系列并购将冲击科技行业,这对科技公司来说是一个利好因素。”他写道。</p><p>嘉实基金表示,当前美联储或已步入加息周期后半阶段,预计美债利率仍以震荡为主,而非趋势性上行。市场风格前期出现阶段性收敛,但并非切换,若经济和政策没有大的变化,在中期趋势上仍是朝着利于成长和小盘的方向在演进。美股方面,大型科技企业虽然面临从杀估值转向杀业绩的可能性,但在全球经济复苏,特别是中国这台超级发动机加速之时,全球科技巨头的业绩韧性依然相当强劲,长期投资机会值得关注。</p></body></html>","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美股\"科技神话\"破灭?!能抄底吗?</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美股\"科技神话\"破灭?!能抄底吗?\n</h2>\n\n<h4 class=\"meta\">\n\n\n<a class=\"head\" href=\"https://laohu8.com/wemedia/9\">\n\n\n<div class=\"h-thumb\" style=\"background-image: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d482d56459984e8c86a6a137295b3c4f);background-size:cover;\"></div>\n\n<div class=\"h-content\">\n<p class=\"h-name\">券商中国 </p>\n<p class=\"h-time\">2023-01-04 15:57</p>\n</div>\n\n</a>\n\n\n</h4>\n\n</header>\n<article>\n<html><head></head><body><p>美股科技牛市2022年终结了,暴跌之后能否续写传奇?</p><p>2022年,美股科技股在长达20年的大牛市后势头戛然而止,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值年内损失了近4万亿美元(约合27.6万亿元人民币)。<a href=\"https://laohu8.com/S/NFLX\">奈飞</a>、<a href=\"https://laohu8.com/S/AMZN\">亚马逊</a>以及Meta等知名公司股价均腰斩,机构投资者同样损失惨重。基金方面,有“华尔街女王”的Cathie Wood旗下专注于押注成长股的旗舰创新ETF ARKK跌近70%。</p><p>在资金面持续收紧的背景下,硅谷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对加息比其他行业更敏感,因为许多科技公司通常是在盈利之前需要依靠大量的资金来追求其目标项目。但也有分析认为,这对整个科技行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短期的资金缺乏可以帮助淘汰市场上一些过剩资金,并确保更具财务可行性的公司能够生存下来。”</p><p>有分析师认为,美国科技股在经历了今年的暴跌后,明年将大幅反弹,因为上市公司将努力维持其盈利能力,而美联储也将逐步结束加息行动。据预计,2023年,处于有利地位的公司将走上一条“起伏但积极”的道路,而当前对长期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入手位置。</p><p><b>“科技神话”破灭的一年</b></p><p>回顾2020年新冠全球肆虐之初,居家办公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同时美联储选择不断超发货币以应对疫情危机,超宽松货币政策则催生出最近一波的牛市,美股科技股在短暂的休整后纷纷开启翻倍的走势。其中,<a href=\"https://laohu8.com/S/AAPL\">苹果</a>、<a href=\"https://laohu8.com/S/MSFT\">微软</a>和<a href=\"https://laohu8.com/S/GOOG\">谷歌</a>母公司Alphabet先后冲上两万亿美元市值,<a href=\"https://laohu8.com/S/TSLA\">特斯拉</a>也在2021年11月达到1.3万亿美元历史最高市值。彼时Facebook(现称META)有能力翻倍扩张员工规模,并在“元宇宙”上押注数十亿美元。亚马逊同样开启大规模招聘以满足在线购物需求的激增。</p><p>“在新冠疫情开始时,全球范围内人们将生活方式转为了线上,电子商务的激增导致了极快的收入增长。”回顾两年前,扎克伯格在给员工的备忘录中写道。“许多人预测,这将是一个永久性的高增长,所以我也决定大幅增加我们的投资。”</p><p>但在疫情好转、政策逐渐趋于放松的2022年,行情急转直下。道指年度收跌8.8%,纳指跌33.1%,标普500指数跌19.4%,均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差表现。科技股也在年内结束了长达20年的大牛市,大型科技公司在2022 年市值总共损失了近4万亿美元。苹果的市值现在徘徊在2万亿美元左右,奈飞、亚马逊的股价均腰斩,Meta的股票受到的打击更大,年内损失了近三分之二的市值。</p><p>美国众多科技公司接连宣布裁员。几个月的时间里,Netflix、<a href=\"https://laohu8.com/S/INTC\">英特尔</a>、Lyft、<a href=\"https://laohu8.com/S/TWTR\">Twitter</a>、Meta、亚马逊、Salesforce、Stripe、Snap等公司都陆续开启了规模空前的裁员行动。即便是尚未宣布裁员的谷歌和苹果也已冻结招聘。</p><p>机构投资者同样损失惨重,基金方面,曾经风头一时无两、让巴菲特都星光黯淡的“木头姐”Cathie Wood旗下专注于押注成长股的旗舰创新ETF ARKK跌近70%,其大量持仓的特斯拉、数字货币交易所Coinbase、云视频会议供应商<a href=\"https://laohu8.com/S/ZM\">Zoom</a>、流媒体Roku和远程医疗平台Teladoc Health均深度跳水。</p><p><b>科技股需要“恢复理智”</b></p><p>股票市场的连番下跌,也让一级市场难有起色,根据分析公司CB Insights的数据,全球风险投资在2022年三季度触及九个季度以来的最低点745亿美元,比2021年第四季度的峰值下降了58%。</p><p>另一组数据也表明了风险资本的偏好在降低:根据CB Insights,2021年平均每个工作日都有两家以上的新独角兽(价值10亿美元或以上的初创企业)诞生,但到了2022年三季度,每个工作日只有不到一个独角兽企业诞生,这是自两年多来的最低水平。</p><p>“人们在预测未来方面很糟糕,我们总是认为现在发生的事情将永远发生,”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Angela Lee接受采访时表示。“但现实情况是,疫情是一场黑天鹅事件,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p><p>硅谷的企业家们也开始了反思,Stripe、Twitter和Facebook的创始人接连承认,他们要么认为公司可能将高速发展,要么对疫情推动的行业增长过于乐观。扎克伯格在备忘录中写到,“不幸的是,事情并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发展。电子商务恢复了以前的趋势,而且宏观经济下行、竞争加剧、广告业务下降导致收入远低预期。”他说,“我错了,我对此负责。”</p><p>此外,为了抑制通胀,美联储批准在年内连续七次加息。而加息对科技行业打击尤甚。有分析认为,硅谷作为一个整体,对加息比其他行业更敏感,因为许多科技公司通常是在盈利之前需要依靠大量的资金来追求其目标项目。</p><p>但Angela Lee认为,加息或许不是坏事。“虽然勒紧裤腰带对科技创始人来说可能是痛苦的。”但Lee表示,这对整个科技行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短期的资金缺乏可以帮助淘汰市场上的一些过剩资金,并确保更具财务可行性的公司能够生存下来。</p><p><b>分析师:科技股适合长期布局</b></p><p>美国投行Wedbush分析师Dan Ives在最新报告中表示,美国科技股在经历了今年的暴跌后,明年将大幅反弹,因为上市公司将努力维持其盈利能力,而美联储也将逐步结束加息行动。</p><p>Ives在报告中写道,“在这场浩劫中,我们看到了增长机会,因为我们相信,尽管存在宏观经济和美联储的不确定性,但到2023年,科技股将比当前水平上涨约20%,其中大型科技公司、软件和芯片科技公司将领涨。”但Ives预计,2023年,处于有利地位的公司将走上一条“起伏但积极”的道路,而这对长期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入手位置。</p><p>Meta、微软、亚马逊和Alphabet已经开始努力通过削减成本和限制非战略性领域的支出,以“保持利润率不受影响”及抵御普遍预期即将到来的衰退。在削减成本的行动中,最近典型的例子就是科技公司近期一波又一波的“裁员潮”。</p><p>Ives认为,明年在云计算、软件、网络安全和其他科技领域的支出应该会保持坚挺,华尔街的策略建模和一些非公开数据已经将未来6到9个月宏观前景黯淡的可能性考虑在内了。“科技公司的估值低于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另据我们最近的行业数据,到2023年的科技公司成长显现出独立的弹性信号,以及2023年一系列并购将冲击科技行业,这对科技公司来说是一个利好因素。”他写道。</p><p>嘉实基金表示,当前美联储或已步入加息周期后半阶段,预计美债利率仍以震荡为主,而非趋势性上行。市场风格前期出现阶段性收敛,但并非切换,若经济和政策没有大的变化,在中期趋势上仍是朝着利于成长和小盘的方向在演进。美股方面,大型科技企业虽然面临从杀估值转向杀业绩的可能性,但在全球经济复苏,特别是中国这台超级发动机加速之时,全球科技巨头的业绩韧性依然相当强劲,长期投资机会值得关注。</p></body></html>\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ae2abf9ec8f1b7ea73d3434d407bc48f","relate_stocks":{".IXIC":"NASDAQ Composite","GOOGL":"谷歌A","AAPL":"苹果","AMZN":"亚马逊","NFLX":"奈飞"},"source_url":"","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58181722","content_text":"美股科技牛市2022年终结了,暴跌之后能否续写传奇?2022年,美股科技股在长达20年的大牛市后势头戛然而止,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值年内损失了近4万亿美元(约合27.6万亿元人民币)。奈飞、亚马逊以及Meta等知名公司股价均腰斩,机构投资者同样损失惨重。基金方面,有“华尔街女王”的Cathie Wood旗下专注于押注成长股的旗舰创新ETF ARKK跌近70%。在资金面持续收紧的背景下,硅谷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对加息比其他行业更敏感,因为许多科技公司通常是在盈利之前需要依靠大量的资金来追求其目标项目。但也有分析认为,这对整个科技行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短期的资金缺乏可以帮助淘汰市场上一些过剩资金,并确保更具财务可行性的公司能够生存下来。”有分析师认为,美国科技股在经历了今年的暴跌后,明年将大幅反弹,因为上市公司将努力维持其盈利能力,而美联储也将逐步结束加息行动。据预计,2023年,处于有利地位的公司将走上一条“起伏但积极”的道路,而当前对长期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入手位置。“科技神话”破灭的一年回顾2020年新冠全球肆虐之初,居家办公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同时美联储选择不断超发货币以应对疫情危机,超宽松货币政策则催生出最近一波的牛市,美股科技股在短暂的休整后纷纷开启翻倍的走势。其中,苹果、微软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先后冲上两万亿美元市值,特斯拉也在2021年11月达到1.3万亿美元历史最高市值。彼时Facebook(现称META)有能力翻倍扩张员工规模,并在“元宇宙”上押注数十亿美元。亚马逊同样开启大规模招聘以满足在线购物需求的激增。“在新冠疫情开始时,全球范围内人们将生活方式转为了线上,电子商务的激增导致了极快的收入增长。”回顾两年前,扎克伯格在给员工的备忘录中写道。“许多人预测,这将是一个永久性的高增长,所以我也决定大幅增加我们的投资。”但在疫情好转、政策逐渐趋于放松的2022年,行情急转直下。道指年度收跌8.8%,纳指跌33.1%,标普500指数跌19.4%,均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差表现。科技股也在年内结束了长达20年的大牛市,大型科技公司在2022 年市值总共损失了近4万亿美元。苹果的市值现在徘徊在2万亿美元左右,奈飞、亚马逊的股价均腰斩,Meta的股票受到的打击更大,年内损失了近三分之二的市值。美国众多科技公司接连宣布裁员。几个月的时间里,Netflix、英特尔、Lyft、Twitter、Meta、亚马逊、Salesforce、Stripe、Snap等公司都陆续开启了规模空前的裁员行动。即便是尚未宣布裁员的谷歌和苹果也已冻结招聘。机构投资者同样损失惨重,基金方面,曾经风头一时无两、让巴菲特都星光黯淡的“木头姐”Cathie Wood旗下专注于押注成长股的旗舰创新ETF ARKK跌近70%,其大量持仓的特斯拉、数字货币交易所Coinbase、云视频会议供应商Zoom、流媒体Roku和远程医疗平台Teladoc Health均深度跳水。科技股需要“恢复理智”股票市场的连番下跌,也让一级市场难有起色,根据分析公司CB Insights的数据,全球风险投资在2022年三季度触及九个季度以来的最低点745亿美元,比2021年第四季度的峰值下降了58%。另一组数据也表明了风险资本的偏好在降低:根据CB Insights,2021年平均每个工作日都有两家以上的新独角兽(价值10亿美元或以上的初创企业)诞生,但到了2022年三季度,每个工作日只有不到一个独角兽企业诞生,这是自两年多来的最低水平。“人们在预测未来方面很糟糕,我们总是认为现在发生的事情将永远发生,”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Angela Lee接受采访时表示。“但现实情况是,疫情是一场黑天鹅事件,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硅谷的企业家们也开始了反思,Stripe、Twitter和Facebook的创始人接连承认,他们要么认为公司可能将高速发展,要么对疫情推动的行业增长过于乐观。扎克伯格在备忘录中写到,“不幸的是,事情并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发展。电子商务恢复了以前的趋势,而且宏观经济下行、竞争加剧、广告业务下降导致收入远低预期。”他说,“我错了,我对此负责。”此外,为了抑制通胀,美联储批准在年内连续七次加息。而加息对科技行业打击尤甚。有分析认为,硅谷作为一个整体,对加息比其他行业更敏感,因为许多科技公司通常是在盈利之前需要依靠大量的资金来追求其目标项目。但Angela Lee认为,加息或许不是坏事。“虽然勒紧裤腰带对科技创始人来说可能是痛苦的。”但Lee表示,这对整个科技行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短期的资金缺乏可以帮助淘汰市场上的一些过剩资金,并确保更具财务可行性的公司能够生存下来。分析师:科技股适合长期布局美国投行Wedbush分析师Dan Ives在最新报告中表示,美国科技股在经历了今年的暴跌后,明年将大幅反弹,因为上市公司将努力维持其盈利能力,而美联储也将逐步结束加息行动。Ives在报告中写道,“在这场浩劫中,我们看到了增长机会,因为我们相信,尽管存在宏观经济和美联储的不确定性,但到2023年,科技股将比当前水平上涨约20%,其中大型科技公司、软件和芯片科技公司将领涨。”但Ives预计,2023年,处于有利地位的公司将走上一条“起伏但积极”的道路,而这对长期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入手位置。Meta、微软、亚马逊和Alphabet已经开始努力通过削减成本和限制非战略性领域的支出,以“保持利润率不受影响”及抵御普遍预期即将到来的衰退。在削减成本的行动中,最近典型的例子就是科技公司近期一波又一波的“裁员潮”。Ives认为,明年在云计算、软件、网络安全和其他科技领域的支出应该会保持坚挺,华尔街的策略建模和一些非公开数据已经将未来6到9个月宏观前景黯淡的可能性考虑在内了。“科技公司的估值低于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另据我们最近的行业数据,到2023年的科技公司成长显现出独立的弹性信号,以及2023年一系列并购将冲击科技行业,这对科技公司来说是一个利好因素。”他写道。嘉实基金表示,当前美联储或已步入加息周期后半阶段,预计美债利率仍以震荡为主,而非趋势性上行。市场风格前期出现阶段性收敛,但并非切换,若经济和政策没有大的变化,在中期趋势上仍是朝着利于成长和小盘的方向在演进。美股方面,大型科技企业虽然面临从杀估值转向杀业绩的可能性,但在全球经济复苏,特别是中国这台超级发动机加速之时,全球科技巨头的业绩韧性依然相当强劲,长期投资机会值得关注。","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5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63285220,"gmtCreate":1663218073860,"gmtModify":1663218076078,"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573827489720","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美股跌,A股大跌,美股涨,A股未必涨","listText":"美股跌,A股大跌,美股涨,A股未必涨","text":"美股跌,A股大跌,美股涨,A股未必涨","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63285220","repostId":"1174036690","repostType":2,"repost":{"id":"1174036690","kind":"news","pubTimestamp":1663213784,"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1174036690?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2-09-15 11:49","market":"us","language":"zh","title":"纳斯达克又现暴跌,科技股泡沫破裂还是周期终结?","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74036690","media":"36氪","summary":"互联网还会继续重绘全球财富地图吗?","content":"<html><head></head><body><p>作者/宋婉心</p><p>美国最新通胀数据引发了市场恐慌情绪,对激进加息的担忧再度被推向高潮。</p><p>美国劳工部13日表示,美国8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3%,高于经济学家此前预期的8.1%。受消息影响,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5.16%,苹果、微软等六大科技公司市值共蒸发5000亿美元。</p><p>从来,左右科技股的涨跌都不止一个因素,回顾30年科技超级周期,每一次科技要素创新都伴随着金融政策的剧烈变化。多重因素交织影响,这次纳斯达克的暴跌,是泡沫的破裂还是周期的终结?</p><p><b>01 2000年:泡沫</b></p><p>2000年7月,吴甘沙从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毕业,踌躇满志的他加入了英特尔。</p><p>此时距离1993年万维网发明、CERN宣布网络免费使用过去了7年,1995年开始的互联网导入期也即将结束。90年代后半程,得益于PC的渗透率不断加深,以及资本宽松周期的到来,市场对科技股的偏好度明显变高。</p><p>吴甘沙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拿公司股票时股价“几乎就在最高点”。和上市以来大部分时间量价齐低的表现相比,搭上互联网快车的英特尔股价从 1995年的3.98 美元开始一路上涨,最高曾在 2000年9月达到75.81美元。</p><p>伴随互联网时代个人电脑普及率的提升,作为全球数一数二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和微软一起组成了“Wintel”联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占领办公桌和书桌。</p><p>从数据上看,1990年到1997年,美国家庭拥有计算机的比例从15%增长到了35%;截至1999年底,中国共有上网计算机350万台,上网用户数约890万。也正是这两个市场,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成为了科技互联网企业大放异彩的主要舞台。</p><p>但如果有投资者在2000年9月的最高点买入了英特尔的股票,那么直到今天,这次投资还未能实现盈亏平衡。触及最高点后的一个月里,英特尔累计暴跌45%,而到了2002年9月,英特尔股价甚至只剩13美元。至今22年时间里,英特尔股价再也未能爬到75.81美元的峰值。</p><p>更多公司的泡沫破裂时刻来得更早一些。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达到5048.62的峰值。创下历史新高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开始了倒闭潮。9·11事件后,情况更是急转直下,到了10月,纳斯达克整体市值已经蒸发了75%。</p><p>此后两年,纳指持续下跌,一度到达最高点的四分之一水平之下,贡献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金融泡沫之一。在这期间,很多互联网公司或人间蒸发,或一蹶不振,只有亚马逊、eBay等极少数“幸存者”。</p><p>堤坝的崩塌,实则是互联网盲从者的自我献祭。他们将创新这个增长的引擎,视作了换取利润的筹码。</p><p>互联网这头新兽,在90年代后半夜闯入了资本市场。.com模式带来的网络效应,成功说服了投资者将牌码押注“用户量飞涨但没有利润”的商业模式。</p><p>一个常被提及的例子是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初期始终坚持“get big first”,即为了追求市场领先地位,宁肯放弃盈利也要快速扩张,结果网络效应惊人。成立仅3年的亚马逊在1997年成功上市,并成为了资本热捧的对象。</p><p>二级市场科技股狂欢彻底颠覆了市场对互联网科技企业的估值方法论,沉寂多年的美国IPO市场躁动不已。1999年美国IPO公司数量达到了272家,而1995年这个数字还只是10,同时40%的风投资金都流向了互联网公司。</p><p>风投和企业家们急不可耐地把创业公司送往二级市场,导致一个畸形的考核指标出现了。资本更看重市占率,而不是公司的真实价值。成长股供给的气球越吹越大,这为日后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埋下了伏笔。</p><p>“当时的.com不用赚钱,亏钱也无所谓,只要有个概念就能上市,反正大家都是算未来它能赚多少钱。当大众形成预期,加上金融市场的反身性效应,没人会管那么多,膨胀会越来越大。”</p><p>说这话的是庄维国,1998年从北邮毕业后,他进入了中国最大的通讯设备制造商贝尔通信——那时的贝尔通信正处于高速发展期,规模是华为的三倍。聚集了众多中国计算机人才的贝尔通信,也成为了互联网行业由繁荣转向泡沫破裂的观察前线。</p><p>美国刮起的.com风潮很快影响到了国内的互联网融资。最早入华的风投IDG,当时目标很直接,就是在中国找和美国模式相同的公司。</p><p>和庄维国同一时间来到贝尔通信的王建岗看到.com的风口后,入职一年后便离职,押注自己大学时代的项目allyes.com。2000年初,王建岗向IDG传达allyes.com是中国版double click(美国一家网络广告服务商)的信息后,轻松拿下了150万美元融资。</p><p>金融数据公司同伴客数据联合创始人马志博认为,90年代中后期美联储趋势性流动性宽松无疑是这场互联网革命的催化剂,如果哪一天美联储发现泡沫推动的造富运动不可控了,那是因为股市不可能永远讨好所有人。</p><p>1995年和1998年,美联储密集进行了两次降息。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以市场为政策导向,侧重点在市场是否繁荣,加上美国金融市场主要融资手段为私有资本融资,对商业银行借贷掌控力不足,每一次救市后的降息都让借贷成本大幅降低,美元流动性开始泛滥,驱使股票投资偏好从盈利转向估值。</p><p>政策悬崖下,涌现了大量与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相关的股市投资泡沫事件,“便宜钱”不断涌入科技领域,投资者发现了新的淘金圣地。</p><p>2000年2月,美联储激进加息,高估值初创企业股价承压,市场投资者的恐慌被越推越高,一夜之间所有人都不再“装傻”。</p><p>当年3月,金融杂志《巴伦周刊》的一篇《Burning Up》报道中这样描述了互联网公司的经营现状:在调查的207家互联网公司中,71%的公司利润为负,51家公司的现金会在12个月内用完,就连明星公司亚马逊的现金流也只能维持10个月,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和早期投资者都在尽其所能的套现。从旧经济体系流向新经济体系的资金马上耗尽,无钱可烧也无钱可赚的互联网公司即将跌落神坛。</p><p>也是在2000年左右,中概股开启了第一波美股上市潮,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陆续登陆美国市场。</p><p>此时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还只是刚刚向世界崭露头角,尽管互联网泡沫很快让这波热浪冷却,但随着美国互联网行业进入恢复期,尤其是2003年携程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后,热情再度被点燃。</p><p>当时国内舆论讨论的是,赴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是国际投行和国际资本炒作的对象、分享的盛宴。但抛开风险不谈,撇去泡沫不看,这些中概股中很多都在日后构成了中国互联网的基本盘,并在接下来的移动互联网时期,成功闯入全球互联网行业谈判桌。</p><p><b>02 2010年:All in</b></p><p>互联网话语权的交接往往发生得悄无声息。</p><p>“2007到2009年有两个关键事件,一是外企失去公用车黑牌,二是内外企税制合并,政策红利到头了,外企不再威风。我认为那个时候开始,人才就开始流向国内互联网公司了。”吴甘沙感慨。</p><p>在科技创新周期的交替中,谁能开垦新的流量处女地,谁就能抢先撬动命运的杠杆。</p><p>2007年发布第一款iPhone的苹果凭一己之力,带动了智能手机这一新生产要素的出现,将流量入口从PC端迁移至移动端,上一代互联网入口随之红利殆尽。</p><p>凭借制造业优势和人口红利,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异军突起。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3.1万亿元,数字消费市场规模全球第一;10家企业跻身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三十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p><p>全球互联网企业谈判桌上,如今的中国企业不再停留在闯入阶段,更是占据了重要席位。当前竞争格局的形成背景错综复杂,过程交锋不断。</p><p>以2011年到2012年为例,彼时中概股信任危机席卷美国资本市场,浑水、香橼等机构做空一众中概股,两年内约40家企业退市,一时间气氛紧张。</p><p>对于聪明的投资者来说,这也是个发现“黄金坑”最佳时机。</p><p>互联网泡沫危机后,庄维国一直在等待科技股的机会。“从2005年开始观察(腾讯),从50块一路涨到176块,08年金融危机时跌得也不多,当时就觉得怎么好公司都在境外。”</p><p>在幸存的中概股企业中,庄维国选择了奇虎360。他的想法是:“不管当时推广安全卫士的手段是怎样的,客观上这款软件确实在每台电脑上做到了普及,且仅次于QQ。当时处在向移动互联网过渡的时期,360在PC的优势可以顺利传导到手机上。”</p><p>2012年到2014年初,奇虎360从十几美元翻十倍涨到120美元,成就了他在美股的第一桶金。他秉持的“向移动互联网过渡”投资原则,也成为支撑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股科技股十年长牛的基本逻辑之一。</p><p>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数字化兴起后,以FAANG(Facebook、亚马逊、苹果、奈飞、谷歌)为代表的五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在2009年至2018年间,利润增长6倍,占标普500比例从3%提升至9%。</p><p>科技长牛,科技要素生产力的提升不是唯一因素。广发证券发布的报告称,在08年金融危机后,美债长端利率持续低位,借贷成本极低,导致美国企业整体杠杆率持续走高。</p><p>得益于极低的借贷成本,高杠杆并未给美国企业带来明显的财务风险,反而助推其股价持续创新高。FAANG为代表的高利润率企业,在本身利润水平已经较高的情况下,回购股票进一步增强EPS,增厚企业的盈利能力。</p><p>宽松的金融环境下,美股科技股长期保持着“高利润率”和“高杠杆率”,扩张自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在“人力即资产”的互联网公司,对程序员的需求进入一个高潮。</p><p>“我们找工作太容易了,Google基本每一两周,就会招大几百的新人。”2014年许维在美国研究生毕业,那是“美国大厂”招兵买马的巅峰期。在Facebook任职几年后,他开始负责用户增长工作。</p><p>增长在Facebook是“一个永远不会错的公式”,许维做了很多增长相关的实验,以完善’增长公式’,确保调整某个指标就一定可以带来多少体量的用户。</p><p>Facebook众多增长手段中,“你可能认识的人(项目简称代码为PYMK)”被证明是最有效的增长工具之一,也是许维当时负责的主要项目,“核心目标是怎样更快地在x天内让用户加上y个好友,xy会根据不同地区进行区分”。</p><p>2017年时,Facebook美国地区DAU曾遭遇下降,许维组建了单独的美国增长团队,两个月时间,通过模型调整,即轻松从负增长转正,“像解数学题一样,很容易,我们有非常强大的实验系统,做实验时,每个版本有几十个实验一起run,整个系统也不会崩溃,而且我一个人就可以操控所有实验”。</p><p>依靠“公式”,Facebook成了一台十年永动的增长机器。对于身处2010年代的互联网企业而言,几乎所有人都将“无止境的增长”奉为圭臬。</p><p>多年博弈下来,中美互联网常常被认为是两个割裂的阵地,龃龉也时有发生,但对增长的追求却出奇地一致。</p><p>中国互联网产业中,为实现用户增长,“算法”的商业化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难以磨灭的注脚。</p><p>2012年,今日头条上线,靠去中心化的推荐算法,从门户网站的旧机制中挣脱了出来,5年时间DAU破亿。2016年上线的抖音,更是将算法这一手段运用纯熟,送上移动互联网时代发明宝座,以致之后的日子里,任何移动App增长做得如何,基本取决于对智能算法的研究有多深。</p><p>增长的另一个方向则是拓宽赛道,国内每个细分赛道都被移动互联网重做了一遍,众多“互联网第一股”由此诞生。2019年,互联网医美第一股新氧在纳斯达克上市;2018年,游戏直播第一股虎牙在纽交所、二手车电商第一股优信在纳斯达克分别上市;2017年,奢侈品电商第一股寺库在纳斯达克上市……</p><p>移动互联网疯狂的那几年,从创始人到LP,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几乎没有人是不赚钱的,所有人都坐进了飞速上升的电梯——按下按钮,关上门,享受增长。</p><p>行情越热,物价被哄抬得就越高,留给热钱的决策时间有限。</p><p>2016年,某头部手机厂商入局无人机业务,投资人蜂拥而至,争抢席位,一家头部外资硬科技企业投资部门也在其中。面对企业挑投资机构的局面,该手机厂商当时表态,“只给这家硬科技企业留一周的时间,来决定是否投资”。</p><p>新风口面前,大厂并不一定具备更多话语权。当时这一头部硬科技公司,挤不进大疆和3D Robotics两个头部无人机项目的投资人名单,已然落后一截。所以没纠结多久,时任CEO就决定抛开尽调、讨论等流程特批,在该手机厂商无人机项目还是张空白纸时,就投了2亿美元。</p><p>时代裹挟下,不经意间就被改变的还有个人命运。</p><p>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前一年,曾在美国惠普实验室担任主任研究员的张宏江回到了中国,参与创办了微软中国研究院担任副院长,和李开复、张亚勤、沈向洋这些名字一起,共同创造了微软亚洲研究院辉煌的历史。</p><p>2005年到2007年,国内互联网企业势头正猛,百度和阿里等头部互联网公司多次向张宏江抛来了橄榄枝,但他还是犹豫了。</p><p>2008年,张宏江微软研究院同事王坚入职阿里,帮助打下了阿里云的江山,并成为了“民企院士第一人”。拥有了王坚的阿里,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的关口,收获了下个关键十年的门票。</p><p>只是移动互联网的盛筵同样短暂,5年时间便趋近饱和,2016年上线的抖音,几乎占去了移动互联网的最后一个席位。</p><p><b>03 2022年:清算</b></p><p>去年四季度,Facebook这台增长机器第一次停了下来,流失了几十万用户。“如今增长模型帮不了Facebook了”,许维觉得公司“擅长的事”到头了,而目前还没找到新的增长方式。</p><p>“这个方法(增长公式)适用的条件,一是还处于垄断地位,二是市场依然有增量,这时可以通过内部方式去解决。”许维说,“但弊端就是,内部数据是短期的,没法衡量长期影响以及外部发生的变化。”</p><p>外部环境剧变,是两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命题。</p><p>2020年的疫情,为美股互联网公司带来意料之外的最后一场流量盛筵,之后便是持续收缩与衰退;美国政府在疫情期间大规模放水刺激经济,则制造了短时间股市欣欣向荣的假象。今年开始,“最坚硬的泡沫”正在进入破裂钱的最后阶段,投资人Jeremy Grantham日前警告,一场史诗级崩盘即将来临。</p><p>黄金20年结束的钟声已经敲响。“从去年到现在,我感觉像是对08年以来最辉煌时代的‘大清算’。”庄维国说。</p><p>马志博2008年到美国读书时,刚好碰上金融危机,一落地美国导师就说“没钱了”,而去加州的同学告诉他,公立学校穷到厕所里都没有手纸。“我后来进入高盛后发现,2008年是美国一个挺坏的转折,到现在也没有被纠正。”</p><p>“最简单的逻辑,经济危机时,大家就理应受苦,因为肯定是之前什么事没做好,但2008年的美国通过购买很多坏资产和公司,掩盖住了真相,不尊重经济周期。时至今日,导致当下的境况还不如2000年泡沫破裂时。”</p><p>2021年开始,互联网红利将尽、全球监管收紧、美联储加息一系列因素叠加,中概股和纳斯达克先后集体暴跌,瞬间抹去的,不止2020年的虚假繁荣,还有过往十年甚至二十年因红利而获得的全部增长。</p><p>今年6月13日,美股三大股指在跳空低开之后纷纷创下一年来新低,其中,标普500指数在经历了三连阴后,距离1月初的4804高位累计下跌22%,也就是说,美股正式入熊。纳斯达克则更为惨烈,距离年初高点已经累计下跌近30%。</p><p>据华尔街见闻,以看空闻名的美银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近日则表示,本世纪以来推动股市高市盈率的所有因素几乎都在逆转:量化宽松、财政扩张在逆转;贸易、人员、资本的自由流动在受限;地缘政治相对的和平态势也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高通胀的新常态,这意味着,现金、大宗商品、和做多波动性,都会优于债券和股票的表现。</p><p>几位国内外主权基金人告诉36氪,现在的策略是“无脑空”、“一反弹就去空”,“只盯着一个矛盾,就是现在联储没有办法解决通胀问题,那就要一直加息,而且还要缩表,两个一起进行的话,资产就是跌。目前还没看到宏观环境的拐点。”</p><p>一个月前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表示美国将继续采取措施“强力”抗击通胀,但同时警告称强力的加息措施将为美国家庭和企业带来“痛苦”。</p><p>而最新的机构预测显示,8月CPI数据超预期高企,美联储下次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为47%。市场预期美联储为控制物价,将持续激进加息。</p><p>受该消息影响,纽约股市三大股指9月13日大幅下跌。其中,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632.84点,收于11633.57点,跌幅为5.16%。板块方面,标普500指数十一大板块全线下跌,通信服务板块和科技板块分别以5.63%和5.35%的跌幅领跌。</p><p>面对似曾相识的一幕,担忧再次被提及:危机又要到来了吗?</p><p>如果说上一轮泡沫破裂是估值杀,这一次,互联网公司面临的则是业绩杀,背后是互联网的基本面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p><p>今年一季度奈飞流失200万用户的财报,让市场瞬间陷入恐慌,奈飞一天大跌35%,500亿美元市值凭空蒸发。</p><p>危机的到来并非毫无预兆。十年来,Netflix用户数能够不断增长,无他,唯有持续不断地烧钱,不过,一旦市场空间殆尽,之前所有为烧钱换取市场份额所掩盖的问题,都将一一败露。根据奈飞财报计算,如果把其内容成本平摊到每一个用户头上,奈飞单个用户的获取成本一直在上涨。</p><p>曾经,由于美国资本市场的上市门槛较低,同时对互联网科技企业认可度较高,又能吸纳全球的资金,中国互联网企业都热衷去美国上市。但受限于近期美股大盘表现,中概股也时不时大幅跳水甚至崩盘。</p><p>同样地,中概科技企业中的大多数也不得不面临红利见顶的问题。以电商为例,阿里今年5月发布的2022财年第四财季财报显示,阿里全年净利润470亿元,同比下滑67%,而电商奇迹拼多多去年四季度营收增速只有2.5%。阿里CFO徐宏表示,控制现金余额是自己在未来一年的主要任务之一。</p><p>所有有关各互联网公司衰落的指标和夸张的裁员体量,都指向一个未来——互联网难再有波澜。</p><p>回想2000年,马志博觉得那次泡沫破裂难称“悲惨”。之所以会破,“背后还是有主动意识,还有点理性”。他觉得现在的处境甚至还不及那时,互联网从无到有的革命是爆炸式的,“那一代人很幸运,现在哪怕互联网再怎样升级,也无法跟那个年代比较”。</p><p>“没有那个年代的革命式成长,面对的问题却更为严峻。”他总结。</p><p><b>04 “靠泡沫活着”</b></p><p>2016年以前,吴甘沙的身份是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离开英特尔后,吴甘沙创立自动驾驶企业驭势科技,按照他的描述,不是因为英特尔的不好,而是看到了“更好的未来”。</p><p>“20年一代,76年到96年是PC,乔布斯和比尔盖茨创建他们公司的时代,96年到16年是互联网,我猜想,2016年开始是人工智能。”吴甘沙说。</p><p>让他感到变化来临的事件是2016年围棋选手李世石输给了AlphaGo,“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件事击穿了大多数人对于AI的认知”。</p><p>一时间,投资人开始研究AI,拿着钱找团队,创业公司开始宣传自家的科学家和技术论文,热钱涌入AI产业。</p><p>据《2021年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蓝皮书》统计,过去九年(全球)人工智能领域IPO前的股权投资行为,共发生了2048起投资,投资金额达4800亿元,而投资的高峰期是在2015年-2018年,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所能渗透的智能硬件、VR/AR、电动汽车等产业链,也趁机坐上了加速器。</p><p>资本全力蒙眼狂奔,抢夺成熟厂商新项目的席位之外,“AI元年”里的投资人也将触角伸向更上游的位置:科学家。</p><p>在清华大学精仪系做科研时,吴冠豪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激光雷达,这是自动驾驶感知层面的关键技术。团队的几项核心技术论文发表后,投资人便络绎不绝找上门,表达投资意愿——哪怕在当时,有关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的感知路线之争,还不明晰,甚至市场更倾向于成本更低的摄像头方案。</p><p>刚在信通院工作一年的王世玮是吴冠豪在清华的同门师弟,吴冠豪将投资人意愿进行了转达,王世玮没犹豫太久,就决定辞职自己干。几乎在“探维科技” 成立之前,投资人就将钱塞到了手里,公司的开始极其顺利。</p><p>然而,情况很快急转直下。</p><p>自动驾驶赛道,2018年初还被捧在掌心,年中就变得门可罗雀。“我们从18年开始找第二轮融资,一直找到19年冬天,花了一年多时间”,王世玮说,第一轮融资都在聊前沿技术,到了第二轮,就都在聊“商业化基因”。</p><p>像18年前的那场泡沫一样,投资人们发现了一个从最开始就存在的残酷事实——AI公司们并没有收入。</p><p>随着产业遇冷,探维科技等一众上游公司被迫勒紧裤腰带。“天使轮融资用了小两年。”王世玮回忆。</p><p>资金流动的路径逐渐缩窄。下游公司在二级市场融资困难,投资机构退出也变难,二级市场缺乏资金流出,传导作用下,就缺少资金重新回到一级市场。</p><p>加之一二级市场均“投无可投”,基于互联网的共识正在解体,投资人悉数拥挤在“硬科技”池子里。“无共识”的大环境下,投资者注意力变得分散,这其中包括几次起落的人工智能、半导体,也包括新信仰元宇宙和Web3.0。</p><p>不变的是,钱总有出路,也总在制造新的泡沫。</p><p>去年年底,清科创业创始人倪正东在某论坛上表示,回想5年甚至10年前,谁要说自己投资半导体,别人会觉得你傻,但今天没有一个主流基金不在投半导体。倪正东给出的数据显示,在半导体这样一个典型马太效应的行业,去年投资案例数达到惊人的1000多起。</p><p>经历了互联网二十年沉浮的吴甘沙,现在也有点看不清局面了。“(1000多起)是什么概念?闻所未闻。”</p><p>地平线创始人余凯此前发过一条朋友圈,“国产芯片创业流片成功此起彼伏,骗着小白投资人,毫无意义,在当前开发测试验证的技术条件下,数字芯片想要声称由于自己技术追求高而流片失败都挺难的,流片成功毫无意义,有本事把芯片卖出去才是水平。”</p><p>王辰在一家A股上市芯片公司负责投融资,倒是已经对圈内的“疯狂”习以为常。“随随便便就几百亿估值,但根据我们的调研,那几家比较火的国产GPU研发团队都一般。”</p><p>王辰发现很多流片都没有做好的公司,却融了几十个亿,“这种项目能赚钱吗?投资人投这种根本就不想为LP赚钱”。</p><p>“但是从GP的角度,他们可以通过击鼓传花的方式取得表面上的高收益。”他举例表示,“比如50亿投下来,下一轮找新的基金来接变成100亿,他就翻了一倍。靠表面上的收益维持泡沫。”</p><p>如果回看GPU历史,不难发现这早已是一个巨头独占的战场,英伟达和AMD两家基本瓜分全部市场。单纯从商业竞争看,新公司并没有任何空间,从投资回报看,芯片行业周期长、投入高,商业化不确定性高。</p><p>这样一个市场,去年吸引了近2000亿元投资金额。</p><p>听起来不太符合逻辑,但王辰看得到高估值背后的原因,一是符合国家政策方向,再就是一级市场的寒冬环境。“接下来会更加寒冷,大家没什么东西可投,但资金总得找一个地方去拱泡沫。”</p><p>王辰进一步解释:“一级市场的泡沫更容易操纵,天然具备了泡沫的前提条件,几个交易者可以合谋把价格往上抬——当然是一个不公允的价格。”</p><p>投资人眼中,这波包括GPU在内的芯片投资机会,很可能是之后很长时间里少有的稍具确定性的赛道之一。</p><p>不过今年以来,王辰看GPU项目发现哄抬物价的现象少了很多,“之前的玩法已经开始被市场惩罚”。</p><p>前两年极度充裕的流动性带来的高估值,如今的二级市场已经无法承接,尤其是那些缺乏盈利能力的科技公司。估值倒挂,导致遍地是破发,商汤、格灵深瞳等今年流血上市的企业已经印证。</p><p>“还在融资的创业公司又不能自降身价,不然在一级市场,就是证明自己过期了的行为。”而糟糕的上市后表现,倒逼待上市公司一再推迟IPO计划,所有公司和钱都卡住了。</p><p>前所未有的衰退中,所有人都在全力寻找还能够对抗周期的赛道。芯片是一个,元宇宙也以救世主一般的姿态赶来了。</p><p>去年下半年,一个熟悉的场面缓缓展开:形形色色跟元宇宙沾边的BP,都拿到了融资;国内外各路Web2.0时代的公司纷纷改名,蹭上元宇宙的元素,并成功拉升股价——“.com泡沫”好像从未发生,人们奋不顾身投入信仰中的“下一代计算平台”的狂欢。</p><p>大厂同样掩饰不了焦虑。在许维入职Facebook前一年,2014年,公司就收购了Oculus,但往后多年,这家VR硬件公司都没有什么声响。</p><p>许维告诉36氪:“Facebook很早就开始寻找新增量,内部尝试孵化过无数个产品,大家都不知道是因为都失败了。”无奈之下,元宇宙给Facebook提供了讲新故事的机会,“该让Oculus做贡献了,加上苹果隐私政策让Facebook损失惨重,扎克伯格希望打破它,就不能再做最下游,必须成为一个新东西的上游”。</p><p>扎克伯格原本对新故事的构想是,Meta尽早抢占元宇宙赛道,从而后面的规则由他来制定,开发者也在他的体系下做东西,“这样它才能突破1万亿市值”。但改名Meta仅8个月过去,公司市值只剩下不到5000亿美元。</p><p>元宇宙风口的迅速起落可以被理解,毕竟如今“Web3.0”、“DAO”等听起来更为高端的新概念,已经接替元宇宙,夺走投资人的注意力。</p><p>据不完全统计,即使在如此寒冬,今年仅上半年,已有超过30家投资机构公布成立Web3投资基金,投资总规模超170亿美元,其中,红杉是1972年成立以来第一次推出特定行业基金,今年已投资超过20家Web3.0公司。</p><p>按照王辰的说法,资金总得找一个地方拱泡沫,“毕竟大多数人都要靠泡沫活着”。</p><p>从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人工智能、元宇宙,每每科技产业进入下行周期,总少不了惊慌的“泡沫论”。但如今看来,“泡沫”与否可能已经不再重要,科技问题也不再仅仅是科技问题,一种更复杂的不确定性笼罩着人们。</p></body></html>","source":"36k","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纳斯达克又现暴跌,科技股泡沫破裂还是周期终结?</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纳斯达克又现暴跌,科技股泡沫破裂还是周期终结?\n</h2>\n\n<h4 class=\"meta\">\n\n\n2022-09-15 11:49 北京时间 <a href=https://36kr.com/p/1915074080576001><strong>36氪</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作者/宋婉心美国最新通胀数据引发了市场恐慌情绪,对激进加息的担忧再度被推向高潮。美国劳工部13日表示,美国8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3%,高于经济学家此前预期的8.1%。受消息影响,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5.16%,苹果、微软等六大科技公司市值共蒸发5000亿美元。从来,左右科技股的涨跌都不止一个因素,回顾30年科技超级周期,每一次科技要素创新都伴随着金融政策的剧烈变化。多重因素交织影响,...</p>\n\n<a href=\"https://36kr.com/p/1915074080576001\">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8d7665b640c6daf26b451cc5367e24e1","relate_stocks":{".IXIC":"NASDAQ Composite"},"source_url":"https://36kr.com/p/1915074080576001","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74036690","content_text":"作者/宋婉心美国最新通胀数据引发了市场恐慌情绪,对激进加息的担忧再度被推向高潮。美国劳工部13日表示,美国8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3%,高于经济学家此前预期的8.1%。受消息影响,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5.16%,苹果、微软等六大科技公司市值共蒸发5000亿美元。从来,左右科技股的涨跌都不止一个因素,回顾30年科技超级周期,每一次科技要素创新都伴随着金融政策的剧烈变化。多重因素交织影响,这次纳斯达克的暴跌,是泡沫的破裂还是周期的终结?01 2000年:泡沫2000年7月,吴甘沙从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毕业,踌躇满志的他加入了英特尔。此时距离1993年万维网发明、CERN宣布网络免费使用过去了7年,1995年开始的互联网导入期也即将结束。90年代后半程,得益于PC的渗透率不断加深,以及资本宽松周期的到来,市场对科技股的偏好度明显变高。吴甘沙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拿公司股票时股价“几乎就在最高点”。和上市以来大部分时间量价齐低的表现相比,搭上互联网快车的英特尔股价从 1995年的3.98 美元开始一路上涨,最高曾在 2000年9月达到75.81美元。伴随互联网时代个人电脑普及率的提升,作为全球数一数二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和微软一起组成了“Wintel”联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占领办公桌和书桌。从数据上看,1990年到1997年,美国家庭拥有计算机的比例从15%增长到了35%;截至1999年底,中国共有上网计算机350万台,上网用户数约890万。也正是这两个市场,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成为了科技互联网企业大放异彩的主要舞台。但如果有投资者在2000年9月的最高点买入了英特尔的股票,那么直到今天,这次投资还未能实现盈亏平衡。触及最高点后的一个月里,英特尔累计暴跌45%,而到了2002年9月,英特尔股价甚至只剩13美元。至今22年时间里,英特尔股价再也未能爬到75.81美元的峰值。更多公司的泡沫破裂时刻来得更早一些。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达到5048.62的峰值。创下历史新高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开始了倒闭潮。9·11事件后,情况更是急转直下,到了10月,纳斯达克整体市值已经蒸发了75%。此后两年,纳指持续下跌,一度到达最高点的四分之一水平之下,贡献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金融泡沫之一。在这期间,很多互联网公司或人间蒸发,或一蹶不振,只有亚马逊、eBay等极少数“幸存者”。堤坝的崩塌,实则是互联网盲从者的自我献祭。他们将创新这个增长的引擎,视作了换取利润的筹码。互联网这头新兽,在90年代后半夜闯入了资本市场。.com模式带来的网络效应,成功说服了投资者将牌码押注“用户量飞涨但没有利润”的商业模式。一个常被提及的例子是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初期始终坚持“get big first”,即为了追求市场领先地位,宁肯放弃盈利也要快速扩张,结果网络效应惊人。成立仅3年的亚马逊在1997年成功上市,并成为了资本热捧的对象。二级市场科技股狂欢彻底颠覆了市场对互联网科技企业的估值方法论,沉寂多年的美国IPO市场躁动不已。1999年美国IPO公司数量达到了272家,而1995年这个数字还只是10,同时40%的风投资金都流向了互联网公司。风投和企业家们急不可耐地把创业公司送往二级市场,导致一个畸形的考核指标出现了。资本更看重市占率,而不是公司的真实价值。成长股供给的气球越吹越大,这为日后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埋下了伏笔。“当时的.com不用赚钱,亏钱也无所谓,只要有个概念就能上市,反正大家都是算未来它能赚多少钱。当大众形成预期,加上金融市场的反身性效应,没人会管那么多,膨胀会越来越大。”说这话的是庄维国,1998年从北邮毕业后,他进入了中国最大的通讯设备制造商贝尔通信——那时的贝尔通信正处于高速发展期,规模是华为的三倍。聚集了众多中国计算机人才的贝尔通信,也成为了互联网行业由繁荣转向泡沫破裂的观察前线。美国刮起的.com风潮很快影响到了国内的互联网融资。最早入华的风投IDG,当时目标很直接,就是在中国找和美国模式相同的公司。和庄维国同一时间来到贝尔通信的王建岗看到.com的风口后,入职一年后便离职,押注自己大学时代的项目allyes.com。2000年初,王建岗向IDG传达allyes.com是中国版double click(美国一家网络广告服务商)的信息后,轻松拿下了150万美元融资。金融数据公司同伴客数据联合创始人马志博认为,90年代中后期美联储趋势性流动性宽松无疑是这场互联网革命的催化剂,如果哪一天美联储发现泡沫推动的造富运动不可控了,那是因为股市不可能永远讨好所有人。1995年和1998年,美联储密集进行了两次降息。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以市场为政策导向,侧重点在市场是否繁荣,加上美国金融市场主要融资手段为私有资本融资,对商业银行借贷掌控力不足,每一次救市后的降息都让借贷成本大幅降低,美元流动性开始泛滥,驱使股票投资偏好从盈利转向估值。政策悬崖下,涌现了大量与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相关的股市投资泡沫事件,“便宜钱”不断涌入科技领域,投资者发现了新的淘金圣地。2000年2月,美联储激进加息,高估值初创企业股价承压,市场投资者的恐慌被越推越高,一夜之间所有人都不再“装傻”。当年3月,金融杂志《巴伦周刊》的一篇《Burning Up》报道中这样描述了互联网公司的经营现状:在调查的207家互联网公司中,71%的公司利润为负,51家公司的现金会在12个月内用完,就连明星公司亚马逊的现金流也只能维持10个月,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和早期投资者都在尽其所能的套现。从旧经济体系流向新经济体系的资金马上耗尽,无钱可烧也无钱可赚的互联网公司即将跌落神坛。也是在2000年左右,中概股开启了第一波美股上市潮,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陆续登陆美国市场。此时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还只是刚刚向世界崭露头角,尽管互联网泡沫很快让这波热浪冷却,但随着美国互联网行业进入恢复期,尤其是2003年携程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后,热情再度被点燃。当时国内舆论讨论的是,赴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是国际投行和国际资本炒作的对象、分享的盛宴。但抛开风险不谈,撇去泡沫不看,这些中概股中很多都在日后构成了中国互联网的基本盘,并在接下来的移动互联网时期,成功闯入全球互联网行业谈判桌。02 2010年:All in互联网话语权的交接往往发生得悄无声息。“2007到2009年有两个关键事件,一是外企失去公用车黑牌,二是内外企税制合并,政策红利到头了,外企不再威风。我认为那个时候开始,人才就开始流向国内互联网公司了。”吴甘沙感慨。在科技创新周期的交替中,谁能开垦新的流量处女地,谁就能抢先撬动命运的杠杆。2007年发布第一款iPhone的苹果凭一己之力,带动了智能手机这一新生产要素的出现,将流量入口从PC端迁移至移动端,上一代互联网入口随之红利殆尽。凭借制造业优势和人口红利,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异军突起。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3.1万亿元,数字消费市场规模全球第一;10家企业跻身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三十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全球互联网企业谈判桌上,如今的中国企业不再停留在闯入阶段,更是占据了重要席位。当前竞争格局的形成背景错综复杂,过程交锋不断。以2011年到2012年为例,彼时中概股信任危机席卷美国资本市场,浑水、香橼等机构做空一众中概股,两年内约40家企业退市,一时间气氛紧张。对于聪明的投资者来说,这也是个发现“黄金坑”最佳时机。互联网泡沫危机后,庄维国一直在等待科技股的机会。“从2005年开始观察(腾讯),从50块一路涨到176块,08年金融危机时跌得也不多,当时就觉得怎么好公司都在境外。”在幸存的中概股企业中,庄维国选择了奇虎360。他的想法是:“不管当时推广安全卫士的手段是怎样的,客观上这款软件确实在每台电脑上做到了普及,且仅次于QQ。当时处在向移动互联网过渡的时期,360在PC的优势可以顺利传导到手机上。”2012年到2014年初,奇虎360从十几美元翻十倍涨到120美元,成就了他在美股的第一桶金。他秉持的“向移动互联网过渡”投资原则,也成为支撑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股科技股十年长牛的基本逻辑之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数字化兴起后,以FAANG(Facebook、亚马逊、苹果、奈飞、谷歌)为代表的五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在2009年至2018年间,利润增长6倍,占标普500比例从3%提升至9%。科技长牛,科技要素生产力的提升不是唯一因素。广发证券发布的报告称,在08年金融危机后,美债长端利率持续低位,借贷成本极低,导致美国企业整体杠杆率持续走高。得益于极低的借贷成本,高杠杆并未给美国企业带来明显的财务风险,反而助推其股价持续创新高。FAANG为代表的高利润率企业,在本身利润水平已经较高的情况下,回购股票进一步增强EPS,增厚企业的盈利能力。宽松的金融环境下,美股科技股长期保持着“高利润率”和“高杠杆率”,扩张自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在“人力即资产”的互联网公司,对程序员的需求进入一个高潮。“我们找工作太容易了,Google基本每一两周,就会招大几百的新人。”2014年许维在美国研究生毕业,那是“美国大厂”招兵买马的巅峰期。在Facebook任职几年后,他开始负责用户增长工作。增长在Facebook是“一个永远不会错的公式”,许维做了很多增长相关的实验,以完善’增长公式’,确保调整某个指标就一定可以带来多少体量的用户。Facebook众多增长手段中,“你可能认识的人(项目简称代码为PYMK)”被证明是最有效的增长工具之一,也是许维当时负责的主要项目,“核心目标是怎样更快地在x天内让用户加上y个好友,xy会根据不同地区进行区分”。2017年时,Facebook美国地区DAU曾遭遇下降,许维组建了单独的美国增长团队,两个月时间,通过模型调整,即轻松从负增长转正,“像解数学题一样,很容易,我们有非常强大的实验系统,做实验时,每个版本有几十个实验一起run,整个系统也不会崩溃,而且我一个人就可以操控所有实验”。依靠“公式”,Facebook成了一台十年永动的增长机器。对于身处2010年代的互联网企业而言,几乎所有人都将“无止境的增长”奉为圭臬。多年博弈下来,中美互联网常常被认为是两个割裂的阵地,龃龉也时有发生,但对增长的追求却出奇地一致。中国互联网产业中,为实现用户增长,“算法”的商业化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难以磨灭的注脚。2012年,今日头条上线,靠去中心化的推荐算法,从门户网站的旧机制中挣脱了出来,5年时间DAU破亿。2016年上线的抖音,更是将算法这一手段运用纯熟,送上移动互联网时代发明宝座,以致之后的日子里,任何移动App增长做得如何,基本取决于对智能算法的研究有多深。增长的另一个方向则是拓宽赛道,国内每个细分赛道都被移动互联网重做了一遍,众多“互联网第一股”由此诞生。2019年,互联网医美第一股新氧在纳斯达克上市;2018年,游戏直播第一股虎牙在纽交所、二手车电商第一股优信在纳斯达克分别上市;2017年,奢侈品电商第一股寺库在纳斯达克上市……移动互联网疯狂的那几年,从创始人到LP,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几乎没有人是不赚钱的,所有人都坐进了飞速上升的电梯——按下按钮,关上门,享受增长。行情越热,物价被哄抬得就越高,留给热钱的决策时间有限。2016年,某头部手机厂商入局无人机业务,投资人蜂拥而至,争抢席位,一家头部外资硬科技企业投资部门也在其中。面对企业挑投资机构的局面,该手机厂商当时表态,“只给这家硬科技企业留一周的时间,来决定是否投资”。新风口面前,大厂并不一定具备更多话语权。当时这一头部硬科技公司,挤不进大疆和3D Robotics两个头部无人机项目的投资人名单,已然落后一截。所以没纠结多久,时任CEO就决定抛开尽调、讨论等流程特批,在该手机厂商无人机项目还是张空白纸时,就投了2亿美元。时代裹挟下,不经意间就被改变的还有个人命运。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前一年,曾在美国惠普实验室担任主任研究员的张宏江回到了中国,参与创办了微软中国研究院担任副院长,和李开复、张亚勤、沈向洋这些名字一起,共同创造了微软亚洲研究院辉煌的历史。2005年到2007年,国内互联网企业势头正猛,百度和阿里等头部互联网公司多次向张宏江抛来了橄榄枝,但他还是犹豫了。2008年,张宏江微软研究院同事王坚入职阿里,帮助打下了阿里云的江山,并成为了“民企院士第一人”。拥有了王坚的阿里,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的关口,收获了下个关键十年的门票。只是移动互联网的盛筵同样短暂,5年时间便趋近饱和,2016年上线的抖音,几乎占去了移动互联网的最后一个席位。03 2022年:清算去年四季度,Facebook这台增长机器第一次停了下来,流失了几十万用户。“如今增长模型帮不了Facebook了”,许维觉得公司“擅长的事”到头了,而目前还没找到新的增长方式。“这个方法(增长公式)适用的条件,一是还处于垄断地位,二是市场依然有增量,这时可以通过内部方式去解决。”许维说,“但弊端就是,内部数据是短期的,没法衡量长期影响以及外部发生的变化。”外部环境剧变,是两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命题。2020年的疫情,为美股互联网公司带来意料之外的最后一场流量盛筵,之后便是持续收缩与衰退;美国政府在疫情期间大规模放水刺激经济,则制造了短时间股市欣欣向荣的假象。今年开始,“最坚硬的泡沫”正在进入破裂钱的最后阶段,投资人Jeremy Grantham日前警告,一场史诗级崩盘即将来临。黄金20年结束的钟声已经敲响。“从去年到现在,我感觉像是对08年以来最辉煌时代的‘大清算’。”庄维国说。马志博2008年到美国读书时,刚好碰上金融危机,一落地美国导师就说“没钱了”,而去加州的同学告诉他,公立学校穷到厕所里都没有手纸。“我后来进入高盛后发现,2008年是美国一个挺坏的转折,到现在也没有被纠正。”“最简单的逻辑,经济危机时,大家就理应受苦,因为肯定是之前什么事没做好,但2008年的美国通过购买很多坏资产和公司,掩盖住了真相,不尊重经济周期。时至今日,导致当下的境况还不如2000年泡沫破裂时。”2021年开始,互联网红利将尽、全球监管收紧、美联储加息一系列因素叠加,中概股和纳斯达克先后集体暴跌,瞬间抹去的,不止2020年的虚假繁荣,还有过往十年甚至二十年因红利而获得的全部增长。今年6月13日,美股三大股指在跳空低开之后纷纷创下一年来新低,其中,标普500指数在经历了三连阴后,距离1月初的4804高位累计下跌22%,也就是说,美股正式入熊。纳斯达克则更为惨烈,距离年初高点已经累计下跌近30%。据华尔街见闻,以看空闻名的美银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近日则表示,本世纪以来推动股市高市盈率的所有因素几乎都在逆转:量化宽松、财政扩张在逆转;贸易、人员、资本的自由流动在受限;地缘政治相对的和平态势也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高通胀的新常态,这意味着,现金、大宗商品、和做多波动性,都会优于债券和股票的表现。几位国内外主权基金人告诉36氪,现在的策略是“无脑空”、“一反弹就去空”,“只盯着一个矛盾,就是现在联储没有办法解决通胀问题,那就要一直加息,而且还要缩表,两个一起进行的话,资产就是跌。目前还没看到宏观环境的拐点。”一个月前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表示美国将继续采取措施“强力”抗击通胀,但同时警告称强力的加息措施将为美国家庭和企业带来“痛苦”。而最新的机构预测显示,8月CPI数据超预期高企,美联储下次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为47%。市场预期美联储为控制物价,将持续激进加息。受该消息影响,纽约股市三大股指9月13日大幅下跌。其中,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632.84点,收于11633.57点,跌幅为5.16%。板块方面,标普500指数十一大板块全线下跌,通信服务板块和科技板块分别以5.63%和5.35%的跌幅领跌。面对似曾相识的一幕,担忧再次被提及:危机又要到来了吗?如果说上一轮泡沫破裂是估值杀,这一次,互联网公司面临的则是业绩杀,背后是互联网的基本面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年一季度奈飞流失200万用户的财报,让市场瞬间陷入恐慌,奈飞一天大跌35%,500亿美元市值凭空蒸发。危机的到来并非毫无预兆。十年来,Netflix用户数能够不断增长,无他,唯有持续不断地烧钱,不过,一旦市场空间殆尽,之前所有为烧钱换取市场份额所掩盖的问题,都将一一败露。根据奈飞财报计算,如果把其内容成本平摊到每一个用户头上,奈飞单个用户的获取成本一直在上涨。曾经,由于美国资本市场的上市门槛较低,同时对互联网科技企业认可度较高,又能吸纳全球的资金,中国互联网企业都热衷去美国上市。但受限于近期美股大盘表现,中概股也时不时大幅跳水甚至崩盘。同样地,中概科技企业中的大多数也不得不面临红利见顶的问题。以电商为例,阿里今年5月发布的2022财年第四财季财报显示,阿里全年净利润470亿元,同比下滑67%,而电商奇迹拼多多去年四季度营收增速只有2.5%。阿里CFO徐宏表示,控制现金余额是自己在未来一年的主要任务之一。所有有关各互联网公司衰落的指标和夸张的裁员体量,都指向一个未来——互联网难再有波澜。回想2000年,马志博觉得那次泡沫破裂难称“悲惨”。之所以会破,“背后还是有主动意识,还有点理性”。他觉得现在的处境甚至还不及那时,互联网从无到有的革命是爆炸式的,“那一代人很幸运,现在哪怕互联网再怎样升级,也无法跟那个年代比较”。“没有那个年代的革命式成长,面对的问题却更为严峻。”他总结。04 “靠泡沫活着”2016年以前,吴甘沙的身份是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离开英特尔后,吴甘沙创立自动驾驶企业驭势科技,按照他的描述,不是因为英特尔的不好,而是看到了“更好的未来”。“20年一代,76年到96年是PC,乔布斯和比尔盖茨创建他们公司的时代,96年到16年是互联网,我猜想,2016年开始是人工智能。”吴甘沙说。让他感到变化来临的事件是2016年围棋选手李世石输给了AlphaGo,“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件事击穿了大多数人对于AI的认知”。一时间,投资人开始研究AI,拿着钱找团队,创业公司开始宣传自家的科学家和技术论文,热钱涌入AI产业。据《2021年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蓝皮书》统计,过去九年(全球)人工智能领域IPO前的股权投资行为,共发生了2048起投资,投资金额达4800亿元,而投资的高峰期是在2015年-2018年,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所能渗透的智能硬件、VR/AR、电动汽车等产业链,也趁机坐上了加速器。资本全力蒙眼狂奔,抢夺成熟厂商新项目的席位之外,“AI元年”里的投资人也将触角伸向更上游的位置:科学家。在清华大学精仪系做科研时,吴冠豪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激光雷达,这是自动驾驶感知层面的关键技术。团队的几项核心技术论文发表后,投资人便络绎不绝找上门,表达投资意愿——哪怕在当时,有关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的感知路线之争,还不明晰,甚至市场更倾向于成本更低的摄像头方案。刚在信通院工作一年的王世玮是吴冠豪在清华的同门师弟,吴冠豪将投资人意愿进行了转达,王世玮没犹豫太久,就决定辞职自己干。几乎在“探维科技” 成立之前,投资人就将钱塞到了手里,公司的开始极其顺利。然而,情况很快急转直下。自动驾驶赛道,2018年初还被捧在掌心,年中就变得门可罗雀。“我们从18年开始找第二轮融资,一直找到19年冬天,花了一年多时间”,王世玮说,第一轮融资都在聊前沿技术,到了第二轮,就都在聊“商业化基因”。像18年前的那场泡沫一样,投资人们发现了一个从最开始就存在的残酷事实——AI公司们并没有收入。随着产业遇冷,探维科技等一众上游公司被迫勒紧裤腰带。“天使轮融资用了小两年。”王世玮回忆。资金流动的路径逐渐缩窄。下游公司在二级市场融资困难,投资机构退出也变难,二级市场缺乏资金流出,传导作用下,就缺少资金重新回到一级市场。加之一二级市场均“投无可投”,基于互联网的共识正在解体,投资人悉数拥挤在“硬科技”池子里。“无共识”的大环境下,投资者注意力变得分散,这其中包括几次起落的人工智能、半导体,也包括新信仰元宇宙和Web3.0。不变的是,钱总有出路,也总在制造新的泡沫。去年年底,清科创业创始人倪正东在某论坛上表示,回想5年甚至10年前,谁要说自己投资半导体,别人会觉得你傻,但今天没有一个主流基金不在投半导体。倪正东给出的数据显示,在半导体这样一个典型马太效应的行业,去年投资案例数达到惊人的1000多起。经历了互联网二十年沉浮的吴甘沙,现在也有点看不清局面了。“(1000多起)是什么概念?闻所未闻。”地平线创始人余凯此前发过一条朋友圈,“国产芯片创业流片成功此起彼伏,骗着小白投资人,毫无意义,在当前开发测试验证的技术条件下,数字芯片想要声称由于自己技术追求高而流片失败都挺难的,流片成功毫无意义,有本事把芯片卖出去才是水平。”王辰在一家A股上市芯片公司负责投融资,倒是已经对圈内的“疯狂”习以为常。“随随便便就几百亿估值,但根据我们的调研,那几家比较火的国产GPU研发团队都一般。”王辰发现很多流片都没有做好的公司,却融了几十个亿,“这种项目能赚钱吗?投资人投这种根本就不想为LP赚钱”。“但是从GP的角度,他们可以通过击鼓传花的方式取得表面上的高收益。”他举例表示,“比如50亿投下来,下一轮找新的基金来接变成100亿,他就翻了一倍。靠表面上的收益维持泡沫。”如果回看GPU历史,不难发现这早已是一个巨头独占的战场,英伟达和AMD两家基本瓜分全部市场。单纯从商业竞争看,新公司并没有任何空间,从投资回报看,芯片行业周期长、投入高,商业化不确定性高。这样一个市场,去年吸引了近2000亿元投资金额。听起来不太符合逻辑,但王辰看得到高估值背后的原因,一是符合国家政策方向,再就是一级市场的寒冬环境。“接下来会更加寒冷,大家没什么东西可投,但资金总得找一个地方去拱泡沫。”王辰进一步解释:“一级市场的泡沫更容易操纵,天然具备了泡沫的前提条件,几个交易者可以合谋把价格往上抬——当然是一个不公允的价格。”投资人眼中,这波包括GPU在内的芯片投资机会,很可能是之后很长时间里少有的稍具确定性的赛道之一。不过今年以来,王辰看GPU项目发现哄抬物价的现象少了很多,“之前的玩法已经开始被市场惩罚”。前两年极度充裕的流动性带来的高估值,如今的二级市场已经无法承接,尤其是那些缺乏盈利能力的科技公司。估值倒挂,导致遍地是破发,商汤、格灵深瞳等今年流血上市的企业已经印证。“还在融资的创业公司又不能自降身价,不然在一级市场,就是证明自己过期了的行为。”而糟糕的上市后表现,倒逼待上市公司一再推迟IPO计划,所有公司和钱都卡住了。前所未有的衰退中,所有人都在全力寻找还能够对抗周期的赛道。芯片是一个,元宇宙也以救世主一般的姿态赶来了。去年下半年,一个熟悉的场面缓缓展开:形形色色跟元宇宙沾边的BP,都拿到了融资;国内外各路Web2.0时代的公司纷纷改名,蹭上元宇宙的元素,并成功拉升股价——“.com泡沫”好像从未发生,人们奋不顾身投入信仰中的“下一代计算平台”的狂欢。大厂同样掩饰不了焦虑。在许维入职Facebook前一年,2014年,公司就收购了Oculus,但往后多年,这家VR硬件公司都没有什么声响。许维告诉36氪:“Facebook很早就开始寻找新增量,内部尝试孵化过无数个产品,大家都不知道是因为都失败了。”无奈之下,元宇宙给Facebook提供了讲新故事的机会,“该让Oculus做贡献了,加上苹果隐私政策让Facebook损失惨重,扎克伯格希望打破它,就不能再做最下游,必须成为一个新东西的上游”。扎克伯格原本对新故事的构想是,Meta尽早抢占元宇宙赛道,从而后面的规则由他来制定,开发者也在他的体系下做东西,“这样它才能突破1万亿市值”。但改名Meta仅8个月过去,公司市值只剩下不到5000亿美元。元宇宙风口的迅速起落可以被理解,毕竟如今“Web3.0”、“DAO”等听起来更为高端的新概念,已经接替元宇宙,夺走投资人的注意力。据不完全统计,即使在如此寒冬,今年仅上半年,已有超过30家投资机构公布成立Web3投资基金,投资总规模超170亿美元,其中,红杉是1972年成立以来第一次推出特定行业基金,今年已投资超过20家Web3.0公司。按照王辰的说法,资金总得找一个地方拱泡沫,“毕竟大多数人都要靠泡沫活着”。从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人工智能、元宇宙,每每科技产业进入下行周期,总少不了惊慌的“泡沫论”。但如今看来,“泡沫”与否可能已经不再重要,科技问题也不再仅仅是科技问题,一种更复杂的不确定性笼罩着人们。","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4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87311417,"gmtCreate":1660744877141,"gmtModify":1660744877141,"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573827489720","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他只是短期投机客而已,不要迷恋他","listText":"他只是短期投机客而已,不要迷恋他","text":"他只是短期投机客而已,不要迷恋他","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87311417","repostId":"2260550813","repostType":2,"repost":{"id":"2260550813","kind":"news","pubTimestamp":1660726466,"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2260550813?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2-08-17 16:54","market":"us","language":"zh","title":"大空头为何疯狂撤离美股?这些指标或能提供线索","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2260550813","media":"智通财经","summary":"美股自6月底以来一直在上涨。美国7月CPI环比持平,这进一步提振了股市。投资者认为,通胀正在见顶,因此美联储将停止紧缩政策 并考虑放松货币政策。不过,美国7月CPI仍同比上涨8.5%。如果通胀在今年剩","content":"<html><head></head><body><p>美股自6月底以来一直在上涨。美国7月CPI环比持平,这进一步提振了股市。投资者认为,通胀正在见顶,因此美联储将停止紧缩政策 并考虑放松货币政策。</p><p>不过,美国7月CPI仍同比上涨8.5%。如果通胀在今年剩余时间保持不变,2022年美国的通胀率仍将同比上涨6.5%,与美联储设定的2-3%的目标相去甚远。这或许就是好莱坞电影《大空头》原型Micheal Burry疯狂撤离美股的原因之一。</p><p>智通财经APP获悉,周一提交给SEC的13F文件显示,Burry旗下资产管理机构Scion Asset Management在第二季度抛售了包括Booking(BKNG.US),<a href=\"https://laohu8.com/S/GOOG\">谷歌</a>母公司Alphabet(GOOGL.US)和Facebook母公司<a href=\"https://laohu8.com/S/META\">Meta Platforms</a>(META.US)在内所有美股持仓,仅仅持有一只美股——私人监狱运营商GEO(GEO.US)。</p><p>而在披露这份令人震惊的报告之前,Burry 发布一条令人不安的推文。他写道:“纳斯达克指数目前较低点上涨了23%。恭喜你,我们现在迎来了熊市的反弹。在1929-1932年和2000-2002年的26次熊市反弹中,平均涨幅为23%。2000年之后,在市场触底前,有两次40%以上的熊市反弹和一次50%以上的反弹。”</p><p>Burry本人拒绝就最新13F文件发表公开评论。不过,Seeking Alpha撰稿人Garrett Duyck认为,宏观数据支持了Burry的悲观预测。</p><p><b>消费信贷</b></p><p>最近,Burry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消费信贷的担忧。正如他所指出的那样,6月美国消费信贷月度增幅超过400亿美元,是有记录以来第二高的单月增幅。2022年3月的单月增幅最高,达到470亿美元。这表明,消费者很难仅靠收入维持生活方式。</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f583e2ee1552e25718411aecfe08781e\" tg-width=\"992\" tg-height=\"618\"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几十年来,美国的人均未偿还信贷额一直在增长,目前达到每人 13897美元。在过去10年里,消费信贷总量的增长速度一直超过通胀率。</p><p>自2020年以来,经通胀调整后的消费信贷余额一直在下降。但历史表明,实际信贷的下降往往发生在经济衰退期间。</p><p>家庭过度杠杆化的和实际个人收入不断减少对经济来说是一个危险的组合。这有可能给消费者支出和公司收益带来压力,这也是信贷市场出现问题的前兆。</p><p>2022年美国实际个人收入增长0%。就业市场的疲软将导致实际收入下降。历史表明,实际收入与标普500指数的回报率是相关的。</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6164fcc86ed6c6feca660f027e2439a\" tg-width=\"998\" tg-height=\"640\"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b>商业状况疲软</b></p><p>目前美国就业市场表现强劲。但多份数据表明,事实并非如此。</p><p>美国8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降至-31.3,为2020年和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也远低于市场预期。</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8e9d6fe3ae547f70f2569aa1d3cd060\" tg-width=\"1000\" tg-height=\"620\"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同样,纽约联储新订单指数和出货量指数均大幅下降至-29.6和-24.1,暗示经济严重疲软。</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c7e6aa5de62ead8e50f675dc21ba5c3\" tg-width=\"997\" tg-height=\"639\"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全美住宅建筑商协会(NAHB)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NAHB房产市场指数降至49,连续第八个月下滑。该指数与美国失业率呈负相关,因为住房是美国经济的重要产业。</p><p>下图将美国失业率与倒挂的NAHB指数进行比较。今年NAHB指数已经偏离了失业率。最近三次出现这种偏离是在2000年、2006年和2018年,除了新冠疫情危机。NAHB 指数目前暗示失业率约为 4.2%,而当前的失业率为 3.5%。</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6257e01d6bfc7fe0166eb473c0674e0\" tg-width=\"1002\" tg-height=\"551\"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b>盈利或意外下降</b></p><p>尽管美国经济数据不断下滑,但标普500指数和股市的营收和盈利预期仍保持弹性。例如,标普500指数的每股收益预估从2022年第一季度到2023年第四季度将增长29%。而实际GDP已经出现了两个季度的负增长。</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ce83db20498b1968f827574a7ea686d\" tg-width=\"997\" tg-height=\"643\"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并未预测企业收益将会上升。该指数在上个月达到了历史最低点,低于2009年盈利最糟糕的时候。</p><p>美国成屋销售数据虽然不像消费者信心指数那么糟糕,但也在下降,从1月的649万套降至6月的512万套。房屋销售数据预示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的每股收益可能会下降10-30%。</p><p><a href=\"https://laohu8.com/S/USDindex.FOREX\">美元指数</a>也支持企业收益下滑的观点,因为美元走强影响公司利润,尤其是那些从美国以外地区赚钱利润的企业,包括标普500指数大部分成份股。美元指数和标普500指数收益之间的反向关系预示着修正幅度将下降10-30%。</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cb903f5fb2641e5aab2e3392bfcadb5\" tg-width=\"564\" tg-height=\"385\"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b>高估值</b></p><p>著名的巴菲特指标定义为美国上市公司市值与美国 GDP 的比率。威尔希尔5000指数通常被用作衡量美国上市公司市值的指标。当该比率低于1.0时,股票通常被视为处于公允估值水平,尽管该比率的长期<a href=\"https://laohu8.com/S/42T.SI\">趋势线</a>平均值为1.27,这也被一些人认为是公允估值水平。</p><p>在达到 2.035 的峰值后,该比率目前已降至1.543,但仍高于2000年的峰值。该比率要回归到均值可能需要很长时间。</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101565b90e6621efcf9e9578936103f\" tg-width=\"1004\" tg-height=\"62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b>央行政策</b></p><p>股市的走势与世界主要央行尤其是美联储的政策密切相关。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抵消这些不利的宏观环境和估值因素的影响。Yardeni Research将标普500指数与主要央行的总资产进行了比较。数据显示,主要央行的资产一直随着标普500指数的下降而下降。今年6月,标普指数的跌幅超过了央行资产。最近股市的反弹使得两者一度持平。</p><p>随着美联储加快缩表的速度,主要央行的资产可能会继续下跌,标普500指数很可能也会下跌。</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bb4c1d81acbf57a052d2009b02d836f\" tg-width=\"740\" tg-height=\"475\"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b>总结</b></p><p>通过抛空几乎所有的美股持仓,“大空头”Burry正在退出市场。</p><p>宏观数据似乎支持他的观点。美国消费者在苦苦挣扎,而房地产和商业状况预示着就业市场疲软。盈利预期过高,若业绩不及预期,股票估值或将遭受严重打击。</p><p>美联储转向货币宽松可能改变这一悲观前景。最近的市场反弹也是基于美联储转向的乐观预期。</p><p>然而,美国通胀仍处于高位,Seeking Alpha撰稿人Garrett 认为,市场情绪过于乐观。他建议在投资组合中继续持有大量现金头寸。</p></body></html>","source":"stock_zhitongcaijing","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大空头为何疯狂撤离美股?这些指标或能提供线索</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大空头为何疯狂撤离美股?这些指标或能提供线索\n</h2>\n\n<h4 class=\"meta\">\n\n\n2022-08-17 16:54 北京时间 <a href=http://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772755.html><strong>智通财经</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美股自6月底以来一直在上涨。美国7月CPI环比持平,这进一步提振了股市。投资者认为,通胀正在见顶,因此美联储将停止紧缩政策 并考虑放松货币政策。不过,美国7月CPI仍同比上涨8.5%。如果通胀在今年剩余时间保持不变,2022年美国的通胀率仍将同比上涨6.5%,与美联储设定的2-3%的目标相去甚远。这或许就是好莱坞电影《大空头》原型Micheal Burry疯狂撤离美股的原因之一。智通财经APP获悉...</p>\n\n<a href=\"http://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772755.html\">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a8fca69a364eb1ccaf6e9078f1721480","relate_stocks":{"161125":"标普500","513500":"标普500ETF","QID":"纳指两倍做空ETF","IVV":"标普500指数ETF","SH":"标普500反向ETF","UDOW":"道指三倍做多ETF-ProShares",".DJI":"道琼斯","SSO":"两倍做多标普500ETF",".IXIC":"NASDAQ Composite",".SPX":"S&P 500 Index","OEF":"标普100指数ETF-iShares","SPXU":"三倍做空标普500ETF","BK4534":"瑞士信贷持仓","OEX":"标普100","SQQQ":"纳指三倍做空ETF","DXD":"道指两倍做空ETF","QLD":"纳指两倍做多ETF","PSQ":"纳指反向ETF","SPY":"标普500ETF","BK4559":"巴菲特持仓","DDM":"道指两倍做多ETF","SDOW":"道指三倍做空ETF-ProShares","BK4550":"红杉资本持仓","DJX":"1/100道琼斯","SDS":"两倍做空标普500ETF","TQQQ":"纳指三倍做多ETF","QQQ":"纳指100ETF","DOG":"道指反向ETF","BK4581":"高盛持仓","BK4504":"桥水持仓","UPRO":"三倍做多标普500ETF"},"source_url":"http://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772755.html","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2260550813","content_text":"美股自6月底以来一直在上涨。美国7月CPI环比持平,这进一步提振了股市。投资者认为,通胀正在见顶,因此美联储将停止紧缩政策 并考虑放松货币政策。不过,美国7月CPI仍同比上涨8.5%。如果通胀在今年剩余时间保持不变,2022年美国的通胀率仍将同比上涨6.5%,与美联储设定的2-3%的目标相去甚远。这或许就是好莱坞电影《大空头》原型Micheal Burry疯狂撤离美股的原因之一。智通财经APP获悉,周一提交给SEC的13F文件显示,Burry旗下资产管理机构Scion Asset Management在第二季度抛售了包括Booking(BKNG.US),谷歌母公司Alphabet(GOOGL.US)和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META.US)在内所有美股持仓,仅仅持有一只美股——私人监狱运营商GEO(GEO.US)。而在披露这份令人震惊的报告之前,Burry 发布一条令人不安的推文。他写道:“纳斯达克指数目前较低点上涨了23%。恭喜你,我们现在迎来了熊市的反弹。在1929-1932年和2000-2002年的26次熊市反弹中,平均涨幅为23%。2000年之后,在市场触底前,有两次40%以上的熊市反弹和一次50%以上的反弹。”Burry本人拒绝就最新13F文件发表公开评论。不过,Seeking Alpha撰稿人Garrett Duyck认为,宏观数据支持了Burry的悲观预测。消费信贷最近,Burry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消费信贷的担忧。正如他所指出的那样,6月美国消费信贷月度增幅超过400亿美元,是有记录以来第二高的单月增幅。2022年3月的单月增幅最高,达到470亿美元。这表明,消费者很难仅靠收入维持生活方式。几十年来,美国的人均未偿还信贷额一直在增长,目前达到每人 13897美元。在过去10年里,消费信贷总量的增长速度一直超过通胀率。自2020年以来,经通胀调整后的消费信贷余额一直在下降。但历史表明,实际信贷的下降往往发生在经济衰退期间。家庭过度杠杆化的和实际个人收入不断减少对经济来说是一个危险的组合。这有可能给消费者支出和公司收益带来压力,这也是信贷市场出现问题的前兆。2022年美国实际个人收入增长0%。就业市场的疲软将导致实际收入下降。历史表明,实际收入与标普500指数的回报率是相关的。商业状况疲软目前美国就业市场表现强劲。但多份数据表明,事实并非如此。美国8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降至-31.3,为2020年和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也远低于市场预期。同样,纽约联储新订单指数和出货量指数均大幅下降至-29.6和-24.1,暗示经济严重疲软。全美住宅建筑商协会(NAHB)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NAHB房产市场指数降至49,连续第八个月下滑。该指数与美国失业率呈负相关,因为住房是美国经济的重要产业。下图将美国失业率与倒挂的NAHB指数进行比较。今年NAHB指数已经偏离了失业率。最近三次出现这种偏离是在2000年、2006年和2018年,除了新冠疫情危机。NAHB 指数目前暗示失业率约为 4.2%,而当前的失业率为 3.5%。盈利或意外下降尽管美国经济数据不断下滑,但标普500指数和股市的营收和盈利预期仍保持弹性。例如,标普500指数的每股收益预估从2022年第一季度到2023年第四季度将增长29%。而实际GDP已经出现了两个季度的负增长。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并未预测企业收益将会上升。该指数在上个月达到了历史最低点,低于2009年盈利最糟糕的时候。美国成屋销售数据虽然不像消费者信心指数那么糟糕,但也在下降,从1月的649万套降至6月的512万套。房屋销售数据预示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的每股收益可能会下降10-30%。美元指数也支持企业收益下滑的观点,因为美元走强影响公司利润,尤其是那些从美国以外地区赚钱利润的企业,包括标普500指数大部分成份股。美元指数和标普500指数收益之间的反向关系预示着修正幅度将下降10-30%。高估值著名的巴菲特指标定义为美国上市公司市值与美国 GDP 的比率。威尔希尔5000指数通常被用作衡量美国上市公司市值的指标。当该比率低于1.0时,股票通常被视为处于公允估值水平,尽管该比率的长期趋势线平均值为1.27,这也被一些人认为是公允估值水平。在达到 2.035 的峰值后,该比率目前已降至1.543,但仍高于2000年的峰值。该比率要回归到均值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央行政策股市的走势与世界主要央行尤其是美联储的政策密切相关。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抵消这些不利的宏观环境和估值因素的影响。Yardeni Research将标普500指数与主要央行的总资产进行了比较。数据显示,主要央行的资产一直随着标普500指数的下降而下降。今年6月,标普指数的跌幅超过了央行资产。最近股市的反弹使得两者一度持平。随着美联储加快缩表的速度,主要央行的资产可能会继续下跌,标普500指数很可能也会下跌。总结通过抛空几乎所有的美股持仓,“大空头”Burry正在退出市场。宏观数据似乎支持他的观点。美国消费者在苦苦挣扎,而房地产和商业状况预示着就业市场疲软。盈利预期过高,若业绩不及预期,股票估值或将遭受严重打击。美联储转向货币宽松可能改变这一悲观前景。最近的市场反弹也是基于美联储转向的乐观预期。然而,美国通胀仍处于高位,Seeking Alpha撰稿人Garrett 认为,市场情绪过于乐观。他建议在投资组合中继续持有大量现金头寸。","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79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84264057,"gmtCreate":1660315699184,"gmtModify":1660315699184,"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573827489720","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与之前相比,无论退市多少,都是利空","listText":"与之前相比,无论退市多少,都是利空","text":"与之前相比,无论退市多少,都是利空","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84264057","repostId":"1158574455","repostType":2,"repost":{"id":"1158574455","kind":"news","weMediaInfo":{"introduction":"提供来自华尔街的观点,观察市场,提供独道的解读视角。","home_visible":1,"media_name":"老虎锐评","id":"1005414032","head_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8274c5b9d4c2852bfb1c4d6ce16c68ba"},"pubTimestamp":1660308035,"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1158574455?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2-08-12 20:40","market":"us","language":"zh","title":"盘前观察 | 5家国企中概宣布从美国退市,利空还是利好?","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58574455","media":"老虎锐评","summary":"5家国企几乎同一时间宣布从美国纽交所退市,下表是他们宣布退市时间汇总。这个消息对于中概板块来说算是惊雷,在美国媒体也引发了关注。资本市场一时间对于这种现象有两种解读,一种是重大利好,一种是重大利空。认","content":"<html><head></head><body><p>5家国企几乎同一时间宣布从美国纽交所退市,下表是他们宣布退市时间汇总。这个消息对于中概板块来说算是惊雷,在美国媒体也引发了关注。资本市场一时间对于这种现象有两种解读,一种是重大利好,一种是重大利空。<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50d184ce6ddd252d9f47f3b19dc11be\" tg-width=\"631\" tg-height=\"126\" width=\"100%\" height=\"auto\"/>认为重大利好的,是认为这是中美在审计问题上达成协议,中概股将进入“国企离开民企留下”。认为重大利空的,是认为中美在审计问题上已经谈崩,国企率先退市,民企会随后退市,中概股将彻底进入退市节奏。在突发情况的时候,一拍脑袋的想法通常都是个性的体现(悲观的人悲观,乐观的人乐观),不是理性的分析,任何分析都需要有理有据。</p><p>第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这5家国企,把今天发出公告的时间都赶在了北京时间周五下午5点左右。周五,下午5点,这本来不应该是辛勤工作的时间点,特别是对于国企。但是这5家国企都紧赶慢赶发出了公告,这就证明退市的决定,不像是个体行为,更像是得到了命令,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那么这个命令是提前撤离的信号,还是有的放矢呢?这就需要对国企在中概上市的公司进行一个梳理。</p><p>川普时期,3家国企电信运营商已经从纽交所下市,这次又有5家国企宣布退市。但通过梳理,我发现依旧有两家国企没有宣布退市(至少目前没有)。一家是南航(ZNH),一家是东航(CEA)。这就证明,并非所有国企都接到了退市命令(如果这两家公司突然发公告就当我自己打嘴巴了),退市的国企对象被有的放矢。</p><p>能源公司(中石油、中石化)涉及到国家能源安全,保险(中国人寿)涉及到公民信息,金属公司(中国铝业)涉及到战略储备。相对来说,航空公司的数据就没有那么关键了。当然,有人说,航空公司也有公民的信息安全——中国航空公司和外国航空公司早就需要信息共享,不共享旅客信息,国际航空秩序根本就没法建立。你不可能运一飞机乘客到美国,而不告诉美国你都运的谁。</p><p>既然并非所有的国企都接到了退市通知,那么就是好现象,“国企离开民企留下”的理论就有基础。并且,如果真的是中美谈崩,所有公司都必须退市,那么也没有必要让5家国企同时表态。要走可以慢慢走,可以悄悄走,有的是时间,我看不出敲锣打鼓走人的意义。</p><p>这里还有一个背景,PCAOB一直坚持退市的公司都需要交出审计底稿这件事。这个新闻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大概能够判断出双方谈判的框架是什么: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公司(主要是国企)会退市,剩下的公司(主要是民企)继续留在美国,所以“国企离开民企留下”一直是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所以,今天5家国企同时离开正好符合了这个方向。当然,PCAOB是否还会坚持这些公司交出底稿,我认为他们会妥协,没有任何理由坚持。也正是可能有了PCAOB的妥协,所以5家国企才会第一时间内离场,为双方赶紧推进下一步工作腾出时间。</p><p>从资本市场盘前来看,认为这个消息是重大利空,我不太同意。</p><p><b>大市(美东时间9:00 AM)</b><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bad0928469c3e64282a73cb39185ebf\" tg-width=\"655\" tg-height=\"417\" width=\"100%\" height=\"auto\"/><b>公司新闻</b></p><p><b>苹果(AAPL):预计2022年可维持iPhone销量。</b>据报道,苹果已要求供应商在今年生产至少与2021年同样多的下一代iPhone,希望富裕消费者和竞争减少帮助抵消全球电子市场的低迷。苹果要求组装商生产9,000万部iPhone,预计2022年总共生产大约2.2亿部。</p><p><b>苹果(AAPL):与可再生能源公司Windlab签署15年电力采购协议。</b>苹果将从Windlab位于澳大利亚的风电场购买清洁电力,为期15年。目前该风电场Upper Burdekin正寻求开发批准,预计两年内动工,2026年送入电网。</p><p><b>谷歌(GOOGL):澳大利亚监管机构要求谷歌支付6,000万澳元罚款,因在收集数据中误导消费者。</b>澳联邦法院要求谷歌支付罚款,因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收集和使用安卓收集上的个人位置数据的行为向消费者作出误导性陈述。</p><p><b>辉瑞(PFE):宣布20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在婴儿的3期研究取得积极的顶线结果。</b>辉瑞计划今年年底前提交补充的生物制剂许可申请,并与监管机构进行讨论,其他实验相关的额外数据预计下半年公布。<b> </b></p><p><b>强生(JNJ):将转型生产玉米淀粉配方的婴儿爽身粉,将于2023年在全球范围内停用滑石粉。</b>强生正面临数万起诉讼,指控其婴儿爽身粉和其他滑石粉产品含有石棉,导致长期使用患癌,并因此面临天价索赔。</p></body></html>","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盘前观察 | 5家国企中概宣布从美国退市,利空还是利好?</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盘前观察 | 5家国企中概宣布从美国退市,利空还是利好?\n</h2>\n\n<h4 class=\"meta\">\n\n\n<a class=\"head\" href=\"https://laohu8.com/wemedia/1005414032\">\n\n\n<div class=\"h-thumb\" style=\"background-image: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8274c5b9d4c2852bfb1c4d6ce16c68ba);background-size:cover;\"></div>\n\n<div class=\"h-content\">\n<p class=\"h-name\">老虎锐评 </p>\n<p class=\"h-time\">2022-08-12 20:40</p>\n</div>\n\n</a>\n\n\n</h4>\n\n</header>\n<article>\n<html><head></head><body><p>5家国企几乎同一时间宣布从美国纽交所退市,下表是他们宣布退市时间汇总。这个消息对于中概板块来说算是惊雷,在美国媒体也引发了关注。资本市场一时间对于这种现象有两种解读,一种是重大利好,一种是重大利空。<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50d184ce6ddd252d9f47f3b19dc11be\" tg-width=\"631\" tg-height=\"126\" width=\"100%\" height=\"auto\"/>认为重大利好的,是认为这是中美在审计问题上达成协议,中概股将进入“国企离开民企留下”。认为重大利空的,是认为中美在审计问题上已经谈崩,国企率先退市,民企会随后退市,中概股将彻底进入退市节奏。在突发情况的时候,一拍脑袋的想法通常都是个性的体现(悲观的人悲观,乐观的人乐观),不是理性的分析,任何分析都需要有理有据。</p><p>第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这5家国企,把今天发出公告的时间都赶在了北京时间周五下午5点左右。周五,下午5点,这本来不应该是辛勤工作的时间点,特别是对于国企。但是这5家国企都紧赶慢赶发出了公告,这就证明退市的决定,不像是个体行为,更像是得到了命令,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那么这个命令是提前撤离的信号,还是有的放矢呢?这就需要对国企在中概上市的公司进行一个梳理。</p><p>川普时期,3家国企电信运营商已经从纽交所下市,这次又有5家国企宣布退市。但通过梳理,我发现依旧有两家国企没有宣布退市(至少目前没有)。一家是南航(ZNH),一家是东航(CEA)。这就证明,并非所有国企都接到了退市命令(如果这两家公司突然发公告就当我自己打嘴巴了),退市的国企对象被有的放矢。</p><p>能源公司(中石油、中石化)涉及到国家能源安全,保险(中国人寿)涉及到公民信息,金属公司(中国铝业)涉及到战略储备。相对来说,航空公司的数据就没有那么关键了。当然,有人说,航空公司也有公民的信息安全——中国航空公司和外国航空公司早就需要信息共享,不共享旅客信息,国际航空秩序根本就没法建立。你不可能运一飞机乘客到美国,而不告诉美国你都运的谁。</p><p>既然并非所有的国企都接到了退市通知,那么就是好现象,“国企离开民企留下”的理论就有基础。并且,如果真的是中美谈崩,所有公司都必须退市,那么也没有必要让5家国企同时表态。要走可以慢慢走,可以悄悄走,有的是时间,我看不出敲锣打鼓走人的意义。</p><p>这里还有一个背景,PCAOB一直坚持退市的公司都需要交出审计底稿这件事。这个新闻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大概能够判断出双方谈判的框架是什么: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公司(主要是国企)会退市,剩下的公司(主要是民企)继续留在美国,所以“国企离开民企留下”一直是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所以,今天5家国企同时离开正好符合了这个方向。当然,PCAOB是否还会坚持这些公司交出底稿,我认为他们会妥协,没有任何理由坚持。也正是可能有了PCAOB的妥协,所以5家国企才会第一时间内离场,为双方赶紧推进下一步工作腾出时间。</p><p>从资本市场盘前来看,认为这个消息是重大利空,我不太同意。</p><p><b>大市(美东时间9:00 AM)</b><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bad0928469c3e64282a73cb39185ebf\" tg-width=\"655\" tg-height=\"417\" width=\"100%\" height=\"auto\"/><b>公司新闻</b></p><p><b>苹果(AAPL):预计2022年可维持iPhone销量。</b>据报道,苹果已要求供应商在今年生产至少与2021年同样多的下一代iPhone,希望富裕消费者和竞争减少帮助抵消全球电子市场的低迷。苹果要求组装商生产9,000万部iPhone,预计2022年总共生产大约2.2亿部。</p><p><b>苹果(AAPL):与可再生能源公司Windlab签署15年电力采购协议。</b>苹果将从Windlab位于澳大利亚的风电场购买清洁电力,为期15年。目前该风电场Upper Burdekin正寻求开发批准,预计两年内动工,2026年送入电网。</p><p><b>谷歌(GOOGL):澳大利亚监管机构要求谷歌支付6,000万澳元罚款,因在收集数据中误导消费者。</b>澳联邦法院要求谷歌支付罚款,因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收集和使用安卓收集上的个人位置数据的行为向消费者作出误导性陈述。</p><p><b>辉瑞(PFE):宣布20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在婴儿的3期研究取得积极的顶线结果。</b>辉瑞计划今年年底前提交补充的生物制剂许可申请,并与监管机构进行讨论,其他实验相关的额外数据预计下半年公布。<b> </b></p><p><b>强生(JNJ):将转型生产玉米淀粉配方的婴儿爽身粉,将于2023年在全球范围内停用滑石粉。</b>强生正面临数万起诉讼,指控其婴儿爽身粉和其他滑石粉产品含有石棉,导致长期使用患癌,并因此面临天价索赔。</p></body></html>\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9e51dca4aea5a4f4975d48e2264c0446","relate_stocks":{".DJI":"道琼斯",".SPX":"S&P 500 Index",".IXIC":"NASDAQ Composite"},"source_url":"","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58574455","content_text":"5家国企几乎同一时间宣布从美国纽交所退市,下表是他们宣布退市时间汇总。这个消息对于中概板块来说算是惊雷,在美国媒体也引发了关注。资本市场一时间对于这种现象有两种解读,一种是重大利好,一种是重大利空。认为重大利好的,是认为这是中美在审计问题上达成协议,中概股将进入“国企离开民企留下”。认为重大利空的,是认为中美在审计问题上已经谈崩,国企率先退市,民企会随后退市,中概股将彻底进入退市节奏。在突发情况的时候,一拍脑袋的想法通常都是个性的体现(悲观的人悲观,乐观的人乐观),不是理性的分析,任何分析都需要有理有据。第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这5家国企,把今天发出公告的时间都赶在了北京时间周五下午5点左右。周五,下午5点,这本来不应该是辛勤工作的时间点,特别是对于国企。但是这5家国企都紧赶慢赶发出了公告,这就证明退市的决定,不像是个体行为,更像是得到了命令,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那么这个命令是提前撤离的信号,还是有的放矢呢?这就需要对国企在中概上市的公司进行一个梳理。川普时期,3家国企电信运营商已经从纽交所下市,这次又有5家国企宣布退市。但通过梳理,我发现依旧有两家国企没有宣布退市(至少目前没有)。一家是南航(ZNH),一家是东航(CEA)。这就证明,并非所有国企都接到了退市命令(如果这两家公司突然发公告就当我自己打嘴巴了),退市的国企对象被有的放矢。能源公司(中石油、中石化)涉及到国家能源安全,保险(中国人寿)涉及到公民信息,金属公司(中国铝业)涉及到战略储备。相对来说,航空公司的数据就没有那么关键了。当然,有人说,航空公司也有公民的信息安全——中国航空公司和外国航空公司早就需要信息共享,不共享旅客信息,国际航空秩序根本就没法建立。你不可能运一飞机乘客到美国,而不告诉美国你都运的谁。既然并非所有的国企都接到了退市通知,那么就是好现象,“国企离开民企留下”的理论就有基础。并且,如果真的是中美谈崩,所有公司都必须退市,那么也没有必要让5家国企同时表态。要走可以慢慢走,可以悄悄走,有的是时间,我看不出敲锣打鼓走人的意义。这里还有一个背景,PCAOB一直坚持退市的公司都需要交出审计底稿这件事。这个新闻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大概能够判断出双方谈判的框架是什么: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公司(主要是国企)会退市,剩下的公司(主要是民企)继续留在美国,所以“国企离开民企留下”一直是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所以,今天5家国企同时离开正好符合了这个方向。当然,PCAOB是否还会坚持这些公司交出底稿,我认为他们会妥协,没有任何理由坚持。也正是可能有了PCAOB的妥协,所以5家国企才会第一时间内离场,为双方赶紧推进下一步工作腾出时间。从资本市场盘前来看,认为这个消息是重大利空,我不太同意。大市(美东时间9:00 AM)公司新闻苹果(AAPL):预计2022年可维持iPhone销量。据报道,苹果已要求供应商在今年生产至少与2021年同样多的下一代iPhone,希望富裕消费者和竞争减少帮助抵消全球电子市场的低迷。苹果要求组装商生产9,000万部iPhone,预计2022年总共生产大约2.2亿部。苹果(AAPL):与可再生能源公司Windlab签署15年电力采购协议。苹果将从Windlab位于澳大利亚的风电场购买清洁电力,为期15年。目前该风电场Upper Burdekin正寻求开发批准,预计两年内动工,2026年送入电网。谷歌(GOOGL):澳大利亚监管机构要求谷歌支付6,000万澳元罚款,因在收集数据中误导消费者。澳联邦法院要求谷歌支付罚款,因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收集和使用安卓收集上的个人位置数据的行为向消费者作出误导性陈述。辉瑞(PFE):宣布20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在婴儿的3期研究取得积极的顶线结果。辉瑞计划今年年底前提交补充的生物制剂许可申请,并与监管机构进行讨论,其他实验相关的额外数据预计下半年公布。 强生(JNJ):将转型生产玉米淀粉配方的婴儿爽身粉,将于2023年在全球范围内停用滑石粉。强生正面临数万起诉讼,指控其婴儿爽身粉和其他滑石粉产品含有石棉,导致长期使用患癌,并因此面临天价索赔。","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76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85749335,"gmtCreate":1659959439332,"gmtModify":1659959439332,"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573827489720","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为什么不可以是美元大涨导致原油价格下降呢","listText":"为什么不可以是美元大涨导致原油价格下降呢","text":"为什么不可以是美元大涨导致原油价格下降呢","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85749335","repostId":"2257467505","repostType":2,"repost":{"id":"2257467505","kind":"news","pubTimestamp":1659921162,"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2257467505?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2-08-08 09:12","market":"hk","language":"zh","title":"国际油价大跌!已跌至俄乌冲突爆发前水平!","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2257467505","media":"央视网","summary":"上周国际油价累计大跌 美油跌超9%原油市场方面,尽管原油现货供应持续紧张,但市场对于发达经济体出现滞胀以及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情绪持续升温,投资者不断减仓以提前应对需求可能大幅下滑的局面,导致国际油价上周创出今年4月1日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其中,纽约油价累计下跌9.74%,布伦特油价累计下跌8.70%。至此,国际油价已跌至今年2月初,也就是俄乌冲突爆发前的水平。","content":"<div>\n<p>上周,在美联储加息步伐可能趋缓以及经济衰退忧虑升温等多空因素影响下,美国纽约股市三大股指持续震荡,全周累计涨跌不一。其中,标普500指数全周累计上涨0.36%,纳指全周累计上涨2.15%,而道指则因受美国制造业活动降温拖累,全周累计下跌0.13%。从板块来看,信息技术板块上周累计涨近2%,领跑大盘,而能源板块全周则累计下跌6.8%。上周欧洲主要三大股市全部累计上涨欧洲主要三大股市上周全部累计上涨,...</p>\n\n<a href=\"https://cj.sina.cn/article/normal_detail?url=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2-08-08/doc-imizmscv5289756.shtml\">Web Link</a>\n\n</div>\n","source":"sina_symbol","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国际油价大跌!已跌至俄乌冲突爆发前水平!</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国际油价大跌!已跌至俄乌冲突爆发前水平!\n</h2>\n\n<h4 class=\"meta\">\n\n\n2022-08-08 09:12 北京时间 <a href=https://cj.sina.cn/article/normal_detail?url=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2-08-08/doc-imizmscv5289756.shtml><strong>央视网</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上周,在美联储加息步伐可能趋缓以及经济衰退忧虑升温等多空因素影响下,美国纽约股市三大股指持续震荡,全周累计涨跌不一。其中,标普500指数全周累计上涨0.36%,纳指全周累计上涨2.15%,而道指则因受美国制造业活动降温拖累,全周累计下跌0.13%。从板块来看,信息技术板块上周累计涨近2%,领跑大盘,而能源板块全周则累计下跌6.8%。上周欧洲主要三大股市全部累计上涨欧洲主要三大股市上周全部累计上涨,...</p>\n\n<a href=\"https://cj.sina.cn/article/normal_detail?url=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2-08-08/doc-imizmscv5289756.shtml\">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relate_stocks":{"161125":"标普500","513500":"标普500ETF","BK4504":"桥水持仓","DDM":"道指两倍做多ETF","SPY":"标普500ETF","SDOW":"道指三倍做空ETF-ProShares","SDS":"两倍做空标普500ETF","TQQQ":"纳指三倍做多ETF","DJX":"1/100道琼斯","SCO":"二倍做空彭博原油指数ETF","DOG":"道指反向ETF","QQQ":"纳指100ETF","BK4581":"高盛持仓","BK4570":"地缘局势概念股","BK4534":"瑞士信贷持仓","UDOW":"道指三倍做多ETF-ProShares","UPRO":"三倍做多标普500ETF","QID":"纳指两倍做空ETF","SH":"标普500反向ETF","IVV":"标普500指数ETF","OEX":"标普100","BK4559":"巴菲特持仓","SSO":"两倍做多标普500ETF","BK4550":"红杉资本持仓","USO":"美国原油ETF","SPXU":"三倍做空标普500ETF","OEF":"标普100指数ETF-iShares","PSQ":"纳指反向ETF","QLD":"纳指两倍做多ETF",".DJI":"道琼斯",".IXIC":"NASDAQ Composite","SQQQ":"纳指三倍做空ETF","DXD":"道指两倍做空ETF",".SPX":"S&P 500 Index","UCO":"二倍做多彭博原油ETF"},"source_url":"https://cj.sina.cn/article/normal_detail?url=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2-08-08/doc-imizmscv5289756.shtml","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2257467505","content_text":"上周,在美联储加息步伐可能趋缓以及经济衰退忧虑升温等多空因素影响下,美国纽约股市三大股指持续震荡,全周累计涨跌不一。其中,标普500指数全周累计上涨0.36%,纳指全周累计上涨2.15%,而道指则因受美国制造业活动降温拖累,全周累计下跌0.13%。从板块来看,信息技术板块上周累计涨近2%,领跑大盘,而能源板块全周则累计下跌6.8%。上周欧洲主要三大股市全部累计上涨欧洲主要三大股市上周全部累计上涨,英国股市累涨0.22%,法国股市累涨0.37%,德国股市累涨0.67%。英国央行上周加息50个基点,市场同时也普遍预计欧洲央行将在9月再次加息。受加息预期的提振,银行板块上周累计上涨3%领跑欧股。上周国际油价累计大跌 美油跌超9%原油市场方面,尽管原油现货供应持续紧张,但市场对于发达经济体出现滞胀以及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情绪持续升温,投资者不断减仓以提前应对需求可能大幅下滑的局面,导致国际油价上周创出今年4月1日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其中,纽约油价累计下跌9.74%,布伦特油价累计下跌8.70%。至此,国际油价已跌至今年2月初,也就是俄乌冲突爆发前的水平。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意外强劲 市场本周聚焦美国7月CPI数据经济数据方面,上周五公布的美国7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达52.8万,远远高于市场预期,这意味着美国经济仍然能继续承受美联储激进加息,市场目前预计美联储9月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远高于加息50个基点。而美联储是否会维持激进加息路径,很可能将取决于本周三公布的美国7月消费者价格指数,也就是CPI。彭博社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7月CPI同比增幅可能从6月时的“破9”回到“超8”的区间,但核心CPI的同比增幅或将维持上行趋势。此外,美国能源信息局、欧佩克和国际能源署本周将分别发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他们对全球原油需求的展望,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34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17925951,"gmtCreate":1654011246474,"gmtModify":170485856458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573827489720","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做空肯定需要唱空","listText":"做空肯定需要唱空","text":"做空肯定需要唱空","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17925951","repostId":"2239175755","repostType":2,"repost":{"id":"2239175755","kind":"highlight","pubTimestamp":1654002481,"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2239175755?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2-05-31 21:08","market":"us","language":"zh","title":"“不过是又一次熊市反弹”!大摩:美股这波上涨空间有限","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2239175755","media":"华尔街见闻","summary":"针对近期美股反弹,大摩空头Michael Wilson警告称,由于增长风险仍然普遍存在,美股在熊市反弹行情中上涨空间有限。Michael Wilson在本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除了超卖反弹之外,上周美股","content":"<html><head></head><body><p>针对近期美股反弹,大摩空头Michael Wilson警告称,由于增长风险仍然普遍存在,美股在熊市反弹行情中上涨空间有限。</p><p>Michael Wilson在本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除了超卖反弹之外,上周美股反弹的主要理由是美联储可能正在考虑9月份暂停加息。但目前的通胀水平对美联储来说仍然太高,目前市场的关键问题是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盈利预期过高。</p><p>Wilson预计,标普500指数在本次反弹中将触及4250—4300点的最高点,较上周五收盘上涨3.4%。纳指和小盘股的反弹幅度可能会更大。但其提醒称,无论投资者期待什么,股市下跌的整体趋势恐难改变,上周美股亮眼的表现最终将被证明仅是熊市中的小幅反弹。标普500到8月中旬可能重回3400点,较目前水平下跌18%。</p><p>Wilson整体依然维持之前看空观点。</p><p>在之前的报告中,Wilson认为至少要等到标普500跌到3500点以下,才能触发“美联储看跌期权”行权(即逼迫美联储救市时的点位)。这背后主要是由于通胀的持续抬升导致美联储面临比过去救市时更加复杂的局面。抗通胀更高的优先级别使得美联储短期内不会由“由鹰转鸽”。</p><p>其认为考虑到盈利周期时间点,美股下跌最快将在第二季度财报季结束时完成,标普500需跌落至3400点才能更准确地反映未来盈利风险的水平。交易员应利用近期出现的市场反弹,减仓投资者组合中盈利预期恶化的股票。</p></body></html>","source":"wallstreetcn_api","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不过是又一次熊市反弹”!大摩:美股这波上涨空间有限</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不过是又一次熊市反弹”!大摩:美股这波上涨空间有限\n</h2>\n\n<h4 class=\"meta\">\n\n\n2022-05-31 21:08 北京时间 <a href=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60801><strong>华尔街见闻</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针对近期美股反弹,大摩空头Michael Wilson警告称,由于增长风险仍然普遍存在,美股在熊市反弹行情中上涨空间有限。Michael Wilson在本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除了超卖反弹之外,上周美股反弹的主要理由是美联储可能正在考虑9月份暂停加息。但目前的通胀水平对美联储来说仍然太高,目前市场的关键问题是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盈利预期过高。Wilson预计,标普500指数在本次反弹中将触及4250—...</p>\n\n<a href=\"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60801\">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4f6ec6e99c0c8b9feb7f296b78c65a54","relate_stocks":{".DJI":"道琼斯",".SPX":"S&P 500 Index",".IXIC":"NASDAQ Composite"},"source_url":"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60801","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2239175755","content_text":"针对近期美股反弹,大摩空头Michael Wilson警告称,由于增长风险仍然普遍存在,美股在熊市反弹行情中上涨空间有限。Michael Wilson在本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除了超卖反弹之外,上周美股反弹的主要理由是美联储可能正在考虑9月份暂停加息。但目前的通胀水平对美联储来说仍然太高,目前市场的关键问题是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盈利预期过高。Wilson预计,标普500指数在本次反弹中将触及4250—4300点的最高点,较上周五收盘上涨3.4%。纳指和小盘股的反弹幅度可能会更大。但其提醒称,无论投资者期待什么,股市下跌的整体趋势恐难改变,上周美股亮眼的表现最终将被证明仅是熊市中的小幅反弹。标普500到8月中旬可能重回3400点,较目前水平下跌18%。Wilson整体依然维持之前看空观点。在之前的报告中,Wilson认为至少要等到标普500跌到3500点以下,才能触发“美联储看跌期权”行权(即逼迫美联储救市时的点位)。这背后主要是由于通胀的持续抬升导致美联储面临比过去救市时更加复杂的局面。抗通胀更高的优先级别使得美联储短期内不会由“由鹰转鸽”。其认为考虑到盈利周期时间点,美股下跌最快将在第二季度财报季结束时完成,标普500需跌落至3400点才能更准确地反映未来盈利风险的水平。交易员应利用近期出现的市场反弹,减仓投资者组合中盈利预期恶化的股票。","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11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14822456,"gmtCreate":1653494210277,"gmtModify":1653494210277,"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573827489720","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史,现今哪个国家还因为新冠而封锁城市","listText":"史,现今哪个国家还因为新冠而封锁城市","text":"史,现今哪个国家还因为新冠而封锁城市","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14822456","repostId":"2238594819","repostType":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23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12272390,"gmtCreate":1652370878310,"gmtModify":165237087831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573827489720","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最后一句关键","listText":"最后一句关键","text":"最后一句关键","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12272390","repostId":"1179868138","repostType":2,"repost":{"id":"1179868138","kind":"news","weMediaInfo":{"introduction":"中国大陆领先的金融数据、信息和软件服务企业,总部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home_visible":1,"media_name":"Wind万得","id":"99","head_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c71e30d1317b4a5cb20a41998e10ac68"},"pubTimestamp":1652363112,"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1179868138?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2-05-12 21:45","market":"us","language":"zh","title":"对比2000年和2008年,美国科技股抛售会变得更猛烈吗?","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79868138","media":"Wind万得","summary":"香港万得通讯社综合报道,在美国股市近期的抛售潮中,科技股是最大受害者之一,其当前遭受的重创容易让人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和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期的崩盘。被视为反映美股表现主要指标的标普500指数正","content":"<html><head></head><body><p>香港万得通讯社综合报道,在美国股市近期的抛售潮中,科技股是最大受害者之一,其当前遭受的重创容易让人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和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期的崩盘。</p><p>被视为反映美股表现主要指标的标普500指数正快速滑向熊市领域,该指数自今年年初触及峰值以来已下跌近18%。而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跌幅更大,已然坠入熊市,该指数较去年11月创下的历史高位下挫29%,年初迄今跌超27%,4月还创出2008年10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p><p>据Barron's,衡量抛售程度的市场宽度指标显示,截至本周二,约75%的纳指成分股价格比52周高点低20%以上,同时,84%的成分股交投于200日移动均线下方。</p><p>美联储为遏制通胀而积极收紧货币政策被认为是造成本轮股市疲软的主要原因。继3月首先加息25个基点之后,美联储又在5月会议上大幅加息50个基点,并暗示未来可能会进行类似幅度的加息,此外,该央行还将缩减其庞大的资产负债表规模。</p><p>美联储紧缩预期推动美国国债收益率走高,削弱了股票、尤其是科技股和其他高成长股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对美联储激进加息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大幅放缓甚至衰退的担忧也加大了股市的抛压。鉴于最新CPI数据显示美国通胀率仍处于40年高位附近,美联储暂时不太可能逆转其当前的政策路径,这不免令人担心股市跌势还未到尽头。</p><p>与2008年和本世纪初时的熊市相比,纳指目前的跌幅远远低于当时。据Barron's,在那两次熊市中,纳指从巅峰到谷底分别下跌了59%和78%。</p><p>Barron's报道称,纳指从去年11月峰值开始下行到现在的这些交易日里下跌了29%,而在2008年和2000年的抛售潮中,在相似长度的交易日里,该指数较当时的峰值分别只下跌了17%和19%。Barron's指出,这并不意味着纳指本轮的跌势更快,因为在2000年初时,纳指曾在3月至5月短短52天里就大跌37%,之后指数开启反弹,到8月底收复了近一半失地。但是,进入2000年9月后,形势急转直下,纳指重拾跌势,并一直持续到2002年10月,在此期间该指数较2000年3月高点暴跌近80%。类似的“下跌、反弹、再下跌”的行情也在2008年熊市期间上演,尽管持续时间短得多。</p><p>Barron's指出,如果历史有借鉴意义的话,那么纳指在未来几个月内出现的任何反弹都可能不会给投资者带来安心的理由。</p><p>从波动性来看,虽然今年市场剧烈震荡,但尚未达到2000年的水平。2022年至今,纳指最大单日跌幅为5月5日录得的5%。而在2000年,该指数有13天下跌超过5%,2001年还有8天。2000年4月14日,纳指单日重挫9.7%,创近几十年来第二差单日表现,仅次于2020年3月16日12.3%的跌幅。</p><p>值得注意的是,科技行业大佬已经开始预警。曾执掌全球最大科技对冲基金的Dan Benton称,通胀升温、利率上升不利于市场。<a href=\"https://laohu8.com/S/MSFT\">微软</a>联合创始人比尔· 盖兹表示,加息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放缓,在这样的情况下熊市恐怕会强势来袭。<a href=\"https://laohu8.com/S/AMZN\">亚马逊</a>创始人贝索斯警告说,科技股的多头行情一旦结束,可能带来痛苦的教训。</p><p>不过,也有好消息。据Barron's指出,如今科技公司的财务状况要好得多,科技股的估值也比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破灭前便宜。1999年底时,纳指的预期市盈率超过100倍,而去年11月该指数接近其最新的峰值时,预期市盈率仅为33倍。</p></body></html>","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对比2000年和2008年,美国科技股抛售会变得更猛烈吗?</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对比2000年和2008年,美国科技股抛售会变得更猛烈吗?\n</h2>\n\n<h4 class=\"meta\">\n\n\n<a class=\"head\" href=\"https://laohu8.com/wemedia/99\">\n\n\n<div class=\"h-thumb\" style=\"background-image: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c71e30d1317b4a5cb20a41998e10ac68);background-size:cover;\"></div>\n\n<div class=\"h-content\">\n<p class=\"h-name\">Wind万得 </p>\n<p class=\"h-time\">2022-05-12 21:45</p>\n</div>\n\n</a>\n\n\n</h4>\n\n</header>\n<article>\n<html><head></head><body><p>香港万得通讯社综合报道,在美国股市近期的抛售潮中,科技股是最大受害者之一,其当前遭受的重创容易让人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和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期的崩盘。</p><p>被视为反映美股表现主要指标的标普500指数正快速滑向熊市领域,该指数自今年年初触及峰值以来已下跌近18%。而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跌幅更大,已然坠入熊市,该指数较去年11月创下的历史高位下挫29%,年初迄今跌超27%,4月还创出2008年10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p><p>据Barron's,衡量抛售程度的市场宽度指标显示,截至本周二,约75%的纳指成分股价格比52周高点低20%以上,同时,84%的成分股交投于200日移动均线下方。</p><p>美联储为遏制通胀而积极收紧货币政策被认为是造成本轮股市疲软的主要原因。继3月首先加息25个基点之后,美联储又在5月会议上大幅加息50个基点,并暗示未来可能会进行类似幅度的加息,此外,该央行还将缩减其庞大的资产负债表规模。</p><p>美联储紧缩预期推动美国国债收益率走高,削弱了股票、尤其是科技股和其他高成长股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对美联储激进加息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大幅放缓甚至衰退的担忧也加大了股市的抛压。鉴于最新CPI数据显示美国通胀率仍处于40年高位附近,美联储暂时不太可能逆转其当前的政策路径,这不免令人担心股市跌势还未到尽头。</p><p>与2008年和本世纪初时的熊市相比,纳指目前的跌幅远远低于当时。据Barron's,在那两次熊市中,纳指从巅峰到谷底分别下跌了59%和78%。</p><p>Barron's报道称,纳指从去年11月峰值开始下行到现在的这些交易日里下跌了29%,而在2008年和2000年的抛售潮中,在相似长度的交易日里,该指数较当时的峰值分别只下跌了17%和19%。Barron's指出,这并不意味着纳指本轮的跌势更快,因为在2000年初时,纳指曾在3月至5月短短52天里就大跌37%,之后指数开启反弹,到8月底收复了近一半失地。但是,进入2000年9月后,形势急转直下,纳指重拾跌势,并一直持续到2002年10月,在此期间该指数较2000年3月高点暴跌近80%。类似的“下跌、反弹、再下跌”的行情也在2008年熊市期间上演,尽管持续时间短得多。</p><p>Barron's指出,如果历史有借鉴意义的话,那么纳指在未来几个月内出现的任何反弹都可能不会给投资者带来安心的理由。</p><p>从波动性来看,虽然今年市场剧烈震荡,但尚未达到2000年的水平。2022年至今,纳指最大单日跌幅为5月5日录得的5%。而在2000年,该指数有13天下跌超过5%,2001年还有8天。2000年4月14日,纳指单日重挫9.7%,创近几十年来第二差单日表现,仅次于2020年3月16日12.3%的跌幅。</p><p>值得注意的是,科技行业大佬已经开始预警。曾执掌全球最大科技对冲基金的Dan Benton称,通胀升温、利率上升不利于市场。<a href=\"https://laohu8.com/S/MSFT\">微软</a>联合创始人比尔· 盖兹表示,加息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放缓,在这样的情况下熊市恐怕会强势来袭。<a href=\"https://laohu8.com/S/AMZN\">亚马逊</a>创始人贝索斯警告说,科技股的多头行情一旦结束,可能带来痛苦的教训。</p><p>不过,也有好消息。据Barron's指出,如今科技公司的财务状况要好得多,科技股的估值也比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破灭前便宜。1999年底时,纳指的预期市盈率超过100倍,而去年11月该指数接近其最新的峰值时,预期市盈率仅为33倍。</p></body></html>\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3e90f0093c95026e18203fb8d91b976d","relate_stocks":{".DJI":"道琼斯"},"source_url":"","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79868138","content_text":"香港万得通讯社综合报道,在美国股市近期的抛售潮中,科技股是最大受害者之一,其当前遭受的重创容易让人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和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期的崩盘。被视为反映美股表现主要指标的标普500指数正快速滑向熊市领域,该指数自今年年初触及峰值以来已下跌近18%。而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跌幅更大,已然坠入熊市,该指数较去年11月创下的历史高位下挫29%,年初迄今跌超27%,4月还创出2008年10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据Barron's,衡量抛售程度的市场宽度指标显示,截至本周二,约75%的纳指成分股价格比52周高点低20%以上,同时,84%的成分股交投于200日移动均线下方。美联储为遏制通胀而积极收紧货币政策被认为是造成本轮股市疲软的主要原因。继3月首先加息25个基点之后,美联储又在5月会议上大幅加息50个基点,并暗示未来可能会进行类似幅度的加息,此外,该央行还将缩减其庞大的资产负债表规模。美联储紧缩预期推动美国国债收益率走高,削弱了股票、尤其是科技股和其他高成长股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对美联储激进加息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大幅放缓甚至衰退的担忧也加大了股市的抛压。鉴于最新CPI数据显示美国通胀率仍处于40年高位附近,美联储暂时不太可能逆转其当前的政策路径,这不免令人担心股市跌势还未到尽头。与2008年和本世纪初时的熊市相比,纳指目前的跌幅远远低于当时。据Barron's,在那两次熊市中,纳指从巅峰到谷底分别下跌了59%和78%。Barron's报道称,纳指从去年11月峰值开始下行到现在的这些交易日里下跌了29%,而在2008年和2000年的抛售潮中,在相似长度的交易日里,该指数较当时的峰值分别只下跌了17%和19%。Barron's指出,这并不意味着纳指本轮的跌势更快,因为在2000年初时,纳指曾在3月至5月短短52天里就大跌37%,之后指数开启反弹,到8月底收复了近一半失地。但是,进入2000年9月后,形势急转直下,纳指重拾跌势,并一直持续到2002年10月,在此期间该指数较2000年3月高点暴跌近80%。类似的“下跌、反弹、再下跌”的行情也在2008年熊市期间上演,尽管持续时间短得多。Barron's指出,如果历史有借鉴意义的话,那么纳指在未来几个月内出现的任何反弹都可能不会给投资者带来安心的理由。从波动性来看,虽然今年市场剧烈震荡,但尚未达到2000年的水平。2022年至今,纳指最大单日跌幅为5月5日录得的5%。而在2000年,该指数有13天下跌超过5%,2001年还有8天。2000年4月14日,纳指单日重挫9.7%,创近几十年来第二差单日表现,仅次于2020年3月16日12.3%的跌幅。值得注意的是,科技行业大佬已经开始预警。曾执掌全球最大科技对冲基金的Dan Benton称,通胀升温、利率上升不利于市场。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 盖兹表示,加息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放缓,在这样的情况下熊市恐怕会强势来袭。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警告说,科技股的多头行情一旦结束,可能带来痛苦的教训。不过,也有好消息。据Barron's指出,如今科技公司的财务状况要好得多,科技股的估值也比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破灭前便宜。1999年底时,纳指的预期市盈率超过100倍,而去年11月该指数接近其最新的峰值时,预期市盈率仅为33倍。","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04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18276910,"gmtCreate":1651070336681,"gmtModify":1651070516678,"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573827489720","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你说的是A股吧","listText":"你说的是A股吧","text":"你说的是A股吧","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18276910","repostId":"1163628215","repostType":2,"repost":{"id":"1163628215","kind":"news","weMediaInfo":{"introduction":"追踪全球财经热点,精选影响您财富的资讯,投资理财必备神器!","home_visible":1,"media_name":"华尔街见闻","id":"1084101182","head_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66809d1f5c2e43e2bdf15820c6d6897e"},"pubTimestamp":1651069891,"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1163628215?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2-04-27 22:31","market":"us","language":"zh","title":"抄底就被埋!今年美股流血,投资者流泪","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63628215","media":"华尔街见闻","summary":"标普500指数今年有四次至少连续四天都在下跌,如果这种跌幅持续下去,今年对投资者来说将是1984年以来最差的一年。事实证明,如今投资者为抄底美股而付出的代价,比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高。美股","content":"<html><head></head><body><blockquote>标普500指数今年有四次至少连续四天都在下跌,如果这种跌幅持续下去,今年对投资者来说将是1984年以来最差的一年。</blockquote><p>事实证明,如今投资者为抄底美股而付出的代价,比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高。</p><p><b>美股正“血流不止”</b></p><p>2022年,标普500指数的平均下跌时长约为整整2天半,是1974年以来最长的;而每个下跌交易日后的平均反弹幅度为-0.2%,也是近50年来最糟糕的。</p><p>周二美股收盘,纳斯达克100指数跌近4%,至11个月来的最低水平。</p><p>与此同时,企业令人失望的财报业绩也令投资者遭受重创。Alphabet、<a href=\"https://laohu8.com/S/MSFT\">微软</a>和<a href=\"https://laohu8.com/S/TXN\">德州仪器</a>令人失望的财报,使得股市在盘后仍继续下跌。工业巨头<a href=\"https://laohu8.com/S/GE\">通用电气</a>的疲弱业绩、美元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上涨,以及一份显示消费者信心减弱的报告,都令投资者感到十分不安。</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3b09d1b59f75cd67db9adebc654f4ffd\" tg-width=\"840\" tg-height=\"470\" width=\"100%\" height=\"auto\"/></p><p>对于过去习惯于逢低买入的美国投资者来说,这种滋味可不太好受。<b>在2022年的前4个月里,标普500指数先后17次跌至年内低点,是1977年以来最多的次数。同时,该指数有四次至少连续四天都在下跌,如果这种跌幅持续下去,今年对投资者来说将是1984年以来最差的一年。</b></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6bb960b635066bc6f89da1235c7e54f\" tg-width=\"840\" tg-height=\"470\" width=\"100%\" height=\"auto\"/></p><p>据彭博报道,Stifel Nicolaus & Co.的股票衍生品策略师 Brian Donlin 表示:“现在的交易就像一个熊市。反弹时的抛售力度很大,而反弹的幅度越来越小。”</p><p>这与过去10年的情况截然不同:过去10年,所有股市基准指数基本都在下跌后上涨,美联储是最重要的幕后推手。</p><p><b>自金融危机以来,每次一次市场出现麻烦时,美联储都会出手救市,但如今却没有表现出这样的“同情”,而是急于抑制通胀。美联储在今年3月加息,这是至少自1994年以来,美联储首次在股市大跌后的一个月内就迅速启动加息周期。</b></p><p>价格的剧烈波动也是2022年股市的一个标志性特征。Strategas Securities 编制的数据显示,<b>标普500指数在86%的交易时段中至少波动了1%,正处于2009年以来最剧烈和疯狂的一年。</b></p><p><a href=\"https://laohu8.com/S/GS\">高盛</a>合伙人Tony Pasquariello上周五在一份报告中写道:</p><blockquote>量化宽松的派对已经结束,量化紧缩的时代很快就要开始,我们显然已经过渡到一个波动性大幅上升的制度体系。</blockquote><p><b>投资者正在疯狂撤资</b></p><p><b>而持续数天甚至数周的股市下跌,似乎终于影响了市场情绪,投资者正在从逢低买入的麻木状态中清醒过来。</b></p><p>第一季度逢低买入的投资者正以至少2015年以来的最快速度逃离股市。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本月已有近260亿美元从<a href=\"https://laohu8.com/S/PSFF\">Pacer Swan SOS Fund of Funds ETF|ETF</a>基金中撤出。</p><p>彭博表示,虽然包括 Vanguard <a href=\"https://laohu8.com/S/CSPX.UK\">标普500 ETF</a> 和 <a href=\"https://laohu8.com/S/EEME\">iShares</a> Core 标普500 ETF 在内的ETF部分资金流出,可能是由税收驱动的,但至少金融精选行业 SPDR基金(XLF)和 <a href=\"https://laohu8.com/S/EGRW\">iShares</a> Russell 2000 ETF 的资金流出是由投资者情绪驱动的。</p><p><b>但并非所有人都放弃了这种经过时间考验的逢低买入策略。</b><a href=\"https://laohu8.com/S/JPM\">摩根大通</a>的Marko Kolanovic是华尔街最坚定的多头策略师之一,他周一敦促客户增持股票,称市场可能在未来几天反弹,收复上周的失地。</p><p><b>尽管自2020年疫情使得股市触底以来,美国股市在两年内出现了惊人的99%的反弹幅度,看起来是有利可图,但抄底捞金的风险越来越大。</b>在本月早些时候短暂喘息之后,股市重新开始暴跌,标普500指数接近今年的低点,纳斯达克100指数重回2021年5月的水平。</p><p>彭博指出,虽然从长期来看,多头可能最终会获利,但市场的疲软仍会让人神经紧张。</p><p>据彭博报道,瑞穗国际多元资产策略主管Peter Chatwell表示:</p><blockquote>毫无疑问,市场的感觉已经转变。在股市中,“逢高卖出”似乎更有利可图。</blockquote><blockquote>我们预计熊市将持续到第二季度,只有当通胀风险显示出快要见顶的实质性迹象时,这种情况才会在下半年转为轻微的风险反弹。</blockquote></body></html>","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抄底就被埋!今年美股流血,投资者流泪</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抄底就被埋!今年美股流血,投资者流泪\n</h2>\n\n<h4 class=\"meta\">\n\n2022-04-27 22:31 北京时间 <strong>华尔街见闻</strong>\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标普500指数今年有四次至少连续四天都在下跌,如果这种跌幅持续下去,今年对投资者来说将是1984年以来最差的一年。事实证明,如今投资者为抄底美股而付出的代价,比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高。美股正“血流不止”2022年,标普500指数的平均下跌时长约为整整2天半,是1974年以来最长的;而每个下跌交易日后的平均反弹幅度为-0.2%,也是近50年来最糟糕的。周二美股收盘,纳斯达克100指数跌近...</p>\n\n<a href=\"\">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8563c55eda230bf12ce63dc5314b95d0","relate_stocks":{".IXIC":"NASDAQ Composite",".SPX":"S&P 500 Index",".DJI":"道琼斯"},"source_url":"","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63628215","content_text":"标普500指数今年有四次至少连续四天都在下跌,如果这种跌幅持续下去,今年对投资者来说将是1984年以来最差的一年。事实证明,如今投资者为抄底美股而付出的代价,比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高。美股正“血流不止”2022年,标普500指数的平均下跌时长约为整整2天半,是1974年以来最长的;而每个下跌交易日后的平均反弹幅度为-0.2%,也是近50年来最糟糕的。周二美股收盘,纳斯达克100指数跌近4%,至11个月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企业令人失望的财报业绩也令投资者遭受重创。Alphabet、微软和德州仪器令人失望的财报,使得股市在盘后仍继续下跌。工业巨头通用电气的疲弱业绩、美元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上涨,以及一份显示消费者信心减弱的报告,都令投资者感到十分不安。对于过去习惯于逢低买入的美国投资者来说,这种滋味可不太好受。在2022年的前4个月里,标普500指数先后17次跌至年内低点,是1977年以来最多的次数。同时,该指数有四次至少连续四天都在下跌,如果这种跌幅持续下去,今年对投资者来说将是1984年以来最差的一年。据彭博报道,Stifel Nicolaus & Co.的股票衍生品策略师 Brian Donlin 表示:“现在的交易就像一个熊市。反弹时的抛售力度很大,而反弹的幅度越来越小。”这与过去10年的情况截然不同:过去10年,所有股市基准指数基本都在下跌后上涨,美联储是最重要的幕后推手。自金融危机以来,每次一次市场出现麻烦时,美联储都会出手救市,但如今却没有表现出这样的“同情”,而是急于抑制通胀。美联储在今年3月加息,这是至少自1994年以来,美联储首次在股市大跌后的一个月内就迅速启动加息周期。价格的剧烈波动也是2022年股市的一个标志性特征。Strategas Securities 编制的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在86%的交易时段中至少波动了1%,正处于2009年以来最剧烈和疯狂的一年。高盛合伙人Tony Pasquariello上周五在一份报告中写道:量化宽松的派对已经结束,量化紧缩的时代很快就要开始,我们显然已经过渡到一个波动性大幅上升的制度体系。投资者正在疯狂撤资而持续数天甚至数周的股市下跌,似乎终于影响了市场情绪,投资者正在从逢低买入的麻木状态中清醒过来。第一季度逢低买入的投资者正以至少2015年以来的最快速度逃离股市。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本月已有近260亿美元从Pacer Swan SOS Fund of Funds ETF|ETF基金中撤出。彭博表示,虽然包括 Vanguard 标普500 ETF 和 iShares Core 标普500 ETF 在内的ETF部分资金流出,可能是由税收驱动的,但至少金融精选行业 SPDR基金(XLF)和 iShares Russell 2000 ETF 的资金流出是由投资者情绪驱动的。但并非所有人都放弃了这种经过时间考验的逢低买入策略。摩根大通的Marko Kolanovic是华尔街最坚定的多头策略师之一,他周一敦促客户增持股票,称市场可能在未来几天反弹,收复上周的失地。尽管自2020年疫情使得股市触底以来,美国股市在两年内出现了惊人的99%的反弹幅度,看起来是有利可图,但抄底捞金的风险越来越大。在本月早些时候短暂喘息之后,股市重新开始暴跌,标普500指数接近今年的低点,纳斯达克100指数重回2021年5月的水平。彭博指出,虽然从长期来看,多头可能最终会获利,但市场的疲软仍会让人神经紧张。据彭博报道,瑞穗国际多元资产策略主管Peter Chatwell表示:毫无疑问,市场的感觉已经转变。在股市中,“逢高卖出”似乎更有利可图。我们预计熊市将持续到第二季度,只有当通胀风险显示出快要见顶的实质性迹象时,这种情况才会在下半年转为轻微的风险反弹。","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99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19736028,"gmtCreate":1649427537660,"gmtModify":1649428041912,"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573827489720","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唱空美股是政治正确","listText":"唱空美股是政治正确","text":"唱空美股是政治正确","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19736028","repostId":"2225540303","repostType":2,"repost":{"id":"2225540303","kind":"highlight","pubTimestamp":1649405692,"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2225540303?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2-04-08 16:14","market":"hk","language":"zh","title":"要想获取投资高收益 4月关注哪些经济指标?","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2225540303","media":"智通财经网","summary":"景顺(Invesco)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Kristina Hooper给出了一些需要密切关注的全球经济指标。","content":"<html><body><div> <p>随着经济从新冠疫情中逐渐恢复,投资者对市场的关注度逐渐上升,如何把握全球经济形势及基本走向?如何能够在投资中快速获益?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一些全球经济指标,来判断市场走势,从而快速做出战略决策。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景顺(Invesco)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Kristina Hooper给出了一些建议。</p><p>以下是景顺认为值得关注的全球指标:</p><p><strong>欧洲经济数据</strong></p><p>欧洲处于俄乌危机的震中,欧元区经济显然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衰退风险。市场已经看到经济信心疲软,这很容易转化为经济活动的下滑。欧元区3月经济景气指数反映了这种恶化的情绪。由于消费者信心大幅下降,3月份该指数下降5.5点,至108.5。因此,应该关注欧洲的经济数据,尤其是消费者支出,因为这似乎是一个真正疲软的领域。另外,3月份的经济不确定性指数也急剧上升,上升10.7点至25.8。通常情况下,当经济不确定性上升时,资本支出会减少。因此,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这些情绪指标和商业投资。</p><p><strong>与能源生产有关的地缘政治发展</strong></p><p>很明显,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是经济学家和战略家们关注的焦点,因为它们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很多人担心油价会升至每桶150美元以上,但有必要指出的是,从历史上看,油价很少能在每桶100美元以上持续很长时间。高价格往往会减少需求,增加供应。</p><p>增加供应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地缘政治谈判,因此需要密切关注这些事态发展。虽然地缘政治的发展可能推高能源价格,如欧盟决定不再购买俄罗斯的能源,或者如果俄罗斯拒绝向欧盟出售能源。但美国这样的国家如果在短期内减少对化石燃料影响环境的关注,并允许更多的能源生产,则可以通过增加供应来使能源价格下降。美国和欧洲国家也可以放松对伊朗和委内瑞拉等国的制裁,以增加能源供应。目前,美国已经宣布计划大幅增加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石油释放量。</p><p><strong>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strong></p><p>供应链中断会对供应产生重大影响,也可能导致通胀压力。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前,全球供应链某些环节的供应中断已经开始改善。然而,最近一波新冠疫情使供应链问题再次恶化。最近,纽约联储创建了一个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2月份的最新数据显示,自2021年12月以来,全球供应链压力有所缓解。但是,由于俄乌站增和新冠疫情封锁,预计3月份的数据将会恶化。</p><p>这是一个有助于了解供应链中断程度的有用指标,这当然会对通胀产生影响。也就是说,这是对全球供应链的全局评估,这包括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为来源的运输成本,以及从主要经济体(中国、欧元区、日本、韩国、英国和美国)的PMI数据中提取的交货时间和积压订单量。这些指数由于没有给予投资者具体的压力感,因此个体存在局限性。</p><p><strong>集装箱价格</strong></p><p>除了供应链中断,密切关注集装箱运输价格也很重要。它们反映了多种因素,包括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短缺)以及油价。此外,由于运输成本的上升往往会增加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格,运输成本在通胀压力方面也会发挥重要作用。关注波罗的海货运指数(Freightose Baltic Index)、全球集装箱运价指数(Global Container Freight Index)、世界集装箱指数(the World Container Index)以及特定航线的集装箱成本。好消息是,集装箱价格自几个月前达到峰值以来已有所回落,尽管仍远高于疫情爆发前的水平。</p><p><strong>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strong></p><p>密歇根大学每月对消费者进行调查,询问他们认为现在是购买主要家用耐用品和汽车的好时机还是坏时机(两个独立的调查问题)。最近几个月,我们看到指数暴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表示现在不是购买这些商品的好时机。这对于降低通胀压力可能是积极的;这意味着,除非有必要,家庭将推迟购买大件商品。请记住,在通胀环境下的消费者通常会更快地购买商品,因为他们预计未来价格会上涨。需求的减少可能有助于缓解通胀压力。</p><p><strong>美国通胀预期</strong></p><p>美联储希望确保长期通胀预期保持良好稳定。当然,美联储遵循不同的从基于市场的到基于各种从经济学家到商界领袖再到消费者调查的通胀预期指标。然而,美联储最关心的仍然是消费者的通胀预期,因为它们是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纽约联储消费者调查和密歇根大学消费者通胀预期调查,尤其是长期预期,可能非常有用。截至目前,美国密歇根大学5-10年期通胀率预期仍处于高位,但似乎相对稳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预期可能会改变,通胀仍处于高位。</p><p><strong>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strong></p><p>众所周知,上周美国2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这可能是市场预期美国经济将恶化的一个指标。然而,其他收益率曲线似乎是健康的。密切关注收益率曲线,看看是否所有收益率曲线最终都出现倒挂。尤其需要密切关注3个月/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因为一些经济学家历来依赖这个指标来预测衰退。此外,遵循收益率曲线,倒挂需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具有预测性,而倒挂历来都不是股票可靠的卖出信号。在过去60年里,从2年期/10年期收益率曲线最初倒挂到衰退开始的时间中值为18个月。</p><p><strong>美国就业形势</strong></p><p>3月份的就业报告为美联储在5月份加息50个基点提供了两个理由。首先,该报告显示了创造就业的力量。美国3月非农就业人口新增43.1万,2月非农就业人数修正至75万人。其次,当月平均时薪增长了0.4%。</p><p>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更激进的全年利率路径已成定案。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仍然是美联储过于激进,而让美国陷入衰退。因此,预计美联储将尽最大努力避免经济衰退并通过其行动依赖数据来设计“软着陆”,这意味着需要密切关注就业报告,寻找未来几个月的疲软迹象。就业市场的任何明显疲软都可能成为美联储在今年晚些时候放缓紧缩计划的一个原因,因此我们需密切关注3月份的强劲势头是否持续还是逆转。相反,如果工资继续快速增长,美联储可能会担心可能出现工资-价格螺旋上升(工资上涨导致价格进一步上涨,进而导致工资进一步上涨的现象),这可能会导致美联储采取更激进的紧缩措施。</p><p><strong>结论</strong></p><p>在美国,四月是金融知识普及月,但在全球范围内,金融知识普及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希望这份“名单”能够帮助投资者理解这个充满挑战的经济环境。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尽管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战略决策,但它们的长期影响不大。长期来看,投资者的重点应该是保持投资组合在三大资产类别内的多样化,以帮助实现投资目标。</p> </div></body></html>","source":"highlight_zhitongcaijin","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要想获取投资高收益 4月关注哪些经济指标?</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要想获取投资高收益 4月关注哪些经济指标?\n</h2>\n\n<h4 class=\"meta\">\n\n\n2022-04-08 16:14 北京时间 <a href=http://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698258.html><strong>智通财经网</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随着经济从新冠疫情中逐渐恢复,投资者对市场的关注度逐渐上升,如何把握全球经济形势及基本走向?如何能够在投资中快速获益?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一些全球经济指标,来判断市场走势,从而快速做出战略决策。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景顺(Invesco)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Kristina Hooper给出了一些建议。以下是景顺认为值得关注的全球指标:欧洲经济数据欧洲处于俄乌危机的震中,欧元区经济显然面临着越来越大...</p>\n\n<a href=\"http://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698258.html\">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img.zhitongcaijing.com/image/20220408/20220408161716_67759.png?x-oss-process=image/format,jpg/quality,Q_80/resize,w_250","relate_stocks":{"161125":"标普500","513500":"标普500ETF","UPRO":"三倍做多标普500ETF","QID":"纳指两倍做空ETF","SH":"标普500反向ETF","IVV":"标普500指数ETF",".DJI":"道琼斯","SSO":"两倍做多标普500ETF",".IXIC":"NASDAQ Composite","SPXU":"三倍做空标普500ETF","BK4534":"瑞士信贷持仓","OEX":"标普100",".SPX":"S&P 500 Index","OEF":"标普100指数ETF-iShares","DXD":"道指两倍做空ETF","SQQQ":"纳指三倍做空ETF","QLD":"纳指两倍做多ETF","PSQ":"纳指反向ETF","SPY":"标普500ETF","BK4559":"巴菲特持仓","DDM":"道指两倍做多ETF","SDOW":"道指三倍做空ETF-ProShares","BK4550":"红杉资本持仓","DJX":"1/100道琼斯","SDS":"两倍做空标普500ETF","TQQQ":"纳指三倍做多ETF","DOG":"道指反向ETF","QQQ":"纳指100ETF","BK4581":"高盛持仓","BK4504":"桥水持仓","UDOW":"道指三倍做多ETF-ProShares"},"source_url":"http://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698258.html","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6ca2dcdccfa2217fb20a0351f4efe814","article_id":"2225540303","content_text":"随着经济从新冠疫情中逐渐恢复,投资者对市场的关注度逐渐上升,如何把握全球经济形势及基本走向?如何能够在投资中快速获益?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一些全球经济指标,来判断市场走势,从而快速做出战略决策。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景顺(Invesco)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Kristina Hooper给出了一些建议。以下是景顺认为值得关注的全球指标:欧洲经济数据欧洲处于俄乌危机的震中,欧元区经济显然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衰退风险。市场已经看到经济信心疲软,这很容易转化为经济活动的下滑。欧元区3月经济景气指数反映了这种恶化的情绪。由于消费者信心大幅下降,3月份该指数下降5.5点,至108.5。因此,应该关注欧洲的经济数据,尤其是消费者支出,因为这似乎是一个真正疲软的领域。另外,3月份的经济不确定性指数也急剧上升,上升10.7点至25.8。通常情况下,当经济不确定性上升时,资本支出会减少。因此,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这些情绪指标和商业投资。与能源生产有关的地缘政治发展很明显,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是经济学家和战略家们关注的焦点,因为它们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很多人担心油价会升至每桶150美元以上,但有必要指出的是,从历史上看,油价很少能在每桶100美元以上持续很长时间。高价格往往会减少需求,增加供应。增加供应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地缘政治谈判,因此需要密切关注这些事态发展。虽然地缘政治的发展可能推高能源价格,如欧盟决定不再购买俄罗斯的能源,或者如果俄罗斯拒绝向欧盟出售能源。但美国这样的国家如果在短期内减少对化石燃料影响环境的关注,并允许更多的能源生产,则可以通过增加供应来使能源价格下降。美国和欧洲国家也可以放松对伊朗和委内瑞拉等国的制裁,以增加能源供应。目前,美国已经宣布计划大幅增加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石油释放量。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供应链中断会对供应产生重大影响,也可能导致通胀压力。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前,全球供应链某些环节的供应中断已经开始改善。然而,最近一波新冠疫情使供应链问题再次恶化。最近,纽约联储创建了一个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2月份的最新数据显示,自2021年12月以来,全球供应链压力有所缓解。但是,由于俄乌站增和新冠疫情封锁,预计3月份的数据将会恶化。这是一个有助于了解供应链中断程度的有用指标,这当然会对通胀产生影响。也就是说,这是对全球供应链的全局评估,这包括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为来源的运输成本,以及从主要经济体(中国、欧元区、日本、韩国、英国和美国)的PMI数据中提取的交货时间和积压订单量。这些指数由于没有给予投资者具体的压力感,因此个体存在局限性。集装箱价格除了供应链中断,密切关注集装箱运输价格也很重要。它们反映了多种因素,包括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短缺)以及油价。此外,由于运输成本的上升往往会增加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格,运输成本在通胀压力方面也会发挥重要作用。关注波罗的海货运指数(Freightose Baltic Index)、全球集装箱运价指数(Global Container Freight Index)、世界集装箱指数(the World Container Index)以及特定航线的集装箱成本。好消息是,集装箱价格自几个月前达到峰值以来已有所回落,尽管仍远高于疫情爆发前的水平。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密歇根大学每月对消费者进行调查,询问他们认为现在是购买主要家用耐用品和汽车的好时机还是坏时机(两个独立的调查问题)。最近几个月,我们看到指数暴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表示现在不是购买这些商品的好时机。这对于降低通胀压力可能是积极的;这意味着,除非有必要,家庭将推迟购买大件商品。请记住,在通胀环境下的消费者通常会更快地购买商品,因为他们预计未来价格会上涨。需求的减少可能有助于缓解通胀压力。美国通胀预期美联储希望确保长期通胀预期保持良好稳定。当然,美联储遵循不同的从基于市场的到基于各种从经济学家到商界领袖再到消费者调查的通胀预期指标。然而,美联储最关心的仍然是消费者的通胀预期,因为它们是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纽约联储消费者调查和密歇根大学消费者通胀预期调查,尤其是长期预期,可能非常有用。截至目前,美国密歇根大学5-10年期通胀率预期仍处于高位,但似乎相对稳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预期可能会改变,通胀仍处于高位。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众所周知,上周美国2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这可能是市场预期美国经济将恶化的一个指标。然而,其他收益率曲线似乎是健康的。密切关注收益率曲线,看看是否所有收益率曲线最终都出现倒挂。尤其需要密切关注3个月/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因为一些经济学家历来依赖这个指标来预测衰退。此外,遵循收益率曲线,倒挂需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具有预测性,而倒挂历来都不是股票可靠的卖出信号。在过去60年里,从2年期/10年期收益率曲线最初倒挂到衰退开始的时间中值为18个月。美国就业形势3月份的就业报告为美联储在5月份加息50个基点提供了两个理由。首先,该报告显示了创造就业的力量。美国3月非农就业人口新增43.1万,2月非农就业人数修正至75万人。其次,当月平均时薪增长了0.4%。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更激进的全年利率路径已成定案。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仍然是美联储过于激进,而让美国陷入衰退。因此,预计美联储将尽最大努力避免经济衰退并通过其行动依赖数据来设计“软着陆”,这意味着需要密切关注就业报告,寻找未来几个月的疲软迹象。就业市场的任何明显疲软都可能成为美联储在今年晚些时候放缓紧缩计划的一个原因,因此我们需密切关注3月份的强劲势头是否持续还是逆转。相反,如果工资继续快速增长,美联储可能会担心可能出现工资-价格螺旋上升(工资上涨导致价格进一步上涨,进而导致工资进一步上涨的现象),这可能会导致美联储采取更激进的紧缩措施。结论在美国,四月是金融知识普及月,但在全球范围内,金融知识普及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希望这份“名单”能够帮助投资者理解这个充满挑战的经济环境。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尽管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战略决策,但它们的长期影响不大。长期来看,投资者的重点应该是保持投资组合在三大资产类别内的多样化,以帮助实现投资目标。","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9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32046263,"gmtCreate":1646177443354,"gmtModify":164618455395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573827489720","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格罗斯说:我可没说超过2%应当多谨慎","listText":"格罗斯说:我可没说超过2%应当多谨慎","text":"格罗斯说:我可没说超过2%应当多谨慎","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32046263","repostId":"2216146174","repostType":2,"repost":{"id":"2216146174","kind":"news","pubTimestamp":1646177145,"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2216146174?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2-03-02 07:25","market":"sh","language":"zh","title":"格罗斯出版回忆录谈及被解雇经历,警告高通胀之下应谨慎","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2216146174","media":"市场资讯","summary":"曾被称为“债市之王”的比尔·格罗斯在他自己出版的一本书中警告投资者要谨慎行事,并调低对回报的预期。现年77岁的格罗斯在这本名为《屹立不倒》的回忆录中写道,在政府债务不断膨胀的情况下,通胀率可能会保持高位,美联储2%的目标将成为“幻影”。格罗斯不愿透露2017年达成的保密协议的细节,他说“这笔钱并不重要,但被解雇的耻辱很难承受。”格罗斯之后跳槽到了现在名为骏利亨德森集团的公司。","content":"<html><head></head><body><p>曾被称为“债市之王”的比尔·格罗斯在他自己出版的一本书中警告投资者要谨慎行事,并调低对回报的预期。这本书涉及了诸多话题,其中包括他从<a href=\"https://laohu8.com/S/601099\">太平洋</a>投资管理公司 (Pimco)离职的不愉快经历。</p><p>现年77岁的格罗斯在这本名为《屹立不倒》(I’m Still Standing)的回忆录中写道,在政府债务不断膨胀的情况下,通胀率可能会保持高位,美联储2%的目标将成为“幻影”。格罗斯称债务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病毒”,他说,除非美联储继续购买债券,否则未来几十年美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可能上升一倍以上。</p><p>“股市,甚至债券都可以在低至温和的未来通胀环境下繁荣发展,”这位亿万富豪写道。 “但任何超过3%或更高的水平”都会威胁到市场。 “不要太兴奋。”</p><p>美国1月消费者价格上涨7.5%,创下四十年来最大涨幅,也导致股票和债券出现罕见的同步下跌。彭博跟踪股票和债券各60-40配置比例投资组合的一项指数,今年以来已下跌6.7%,迈向2008年以来的最差年度回报率。</p><p>格罗斯在1971年与他人共同创立了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Newport Beach的Pimco,将其打造成一家固定收益巨头,攀升至<a href=\"https://laohu8.com/S/JRJC\">金融界</a>的巅峰。在与其他高管发生冲突后,他于2014年离职。</p><p>他写道,他被从Pimco赶走,至少部分原因是他与母公司安联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发生冲突。格罗斯回忆说,在一次讨论奖金问题的会议上,他对当时的首席执行官Michael Diekmann说“ f --- off”。</p><p>格罗斯不愿透露2017年达成的保密协议的细节,他说“这笔钱并不重要,但被解雇的耻辱很难承受。”</p><p>格罗斯之后跳槽到了现在名为骏利亨德森集团的公司。他在书中承认,虽然他在骏利为投资者赚到了钱,但他的回报低于行业标准。他通过管理一支无限制基金而承担了更大风险,或许他本不该接受这个新职位。</p></body></html>","source":"sina_symbol","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格罗斯出版回忆录谈及被解雇经历,警告高通胀之下应谨慎</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格罗斯出版回忆录谈及被解雇经历,警告高通胀之下应谨慎\n</h2>\n\n<h4 class=\"meta\">\n\n\n2022-03-02 07:25 北京时间 <a href=https://cj.sina.cn/article/normal_detail?url=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22-03-02/doc-imcwipih6084458.shtml><strong>市场资讯</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曾被称为“债市之王”的比尔·格罗斯在他自己出版的一本书中警告投资者要谨慎行事,并调低对回报的预期。这本书涉及了诸多话题,其中包括他从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 (Pimco)离职的不愉快经历。现年77岁的格罗斯在这本名为《屹立不倒》(I’m Still Standing)的回忆录中写道,在政府债务不断膨胀的情况下,通胀率可能会保持高位,美联储2%的目标将成为“幻影”。格罗斯称债务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病毒”,...</p>\n\n<a href=\"https://cj.sina.cn/article/normal_detail?url=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22-03-02/doc-imcwipih6084458.shtml\">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1499eff99de54b99b89884d42b7ce5eb","relate_stocks":{"161125":"标普500","513500":"标普500ETF","QID":"纳指两倍做空ETF","IVV":"标普500指数ETF","SH":"标普500反向ETF","UDOW":"道指三倍做多ETF-ProShares",".DJI":"道琼斯","SSO":"两倍做多标普500ETF",".IXIC":"NASDAQ Composite",".SPX":"S&P 500 Index","OEF":"标普100指数ETF-iShares","SPXU":"三倍做空标普500ETF","BK4534":"瑞士信贷持仓","OEX":"标普100","SQQQ":"纳指三倍做空ETF","DXD":"道指两倍做空ETF","QLD":"纳指两倍做多ETF","PSQ":"纳指反向ETF","SPY":"标普500ETF","BK4559":"巴菲特持仓","DDM":"道指两倍做多ETF","SDOW":"道指三倍做空ETF-ProShares","BK4550":"红杉资本持仓","DJX":"1/100道琼斯","SDS":"两倍做空标普500ETF","TQQQ":"纳指三倍做多ETF","QQQ":"纳指100ETF","DOG":"道指反向ETF","BK4504":"桥水持仓","UPRO":"三倍做多标普500ETF"},"source_url":"https://cj.sina.cn/article/normal_detail?url=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22-03-02/doc-imcwipih6084458.shtml","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2216146174","content_text":"曾被称为“债市之王”的比尔·格罗斯在他自己出版的一本书中警告投资者要谨慎行事,并调低对回报的预期。这本书涉及了诸多话题,其中包括他从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 (Pimco)离职的不愉快经历。现年77岁的格罗斯在这本名为《屹立不倒》(I’m Still Standing)的回忆录中写道,在政府债务不断膨胀的情况下,通胀率可能会保持高位,美联储2%的目标将成为“幻影”。格罗斯称债务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病毒”,他说,除非美联储继续购买债券,否则未来几十年美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可能上升一倍以上。“股市,甚至债券都可以在低至温和的未来通胀环境下繁荣发展,”这位亿万富豪写道。 “但任何超过3%或更高的水平”都会威胁到市场。 “不要太兴奋。”美国1月消费者价格上涨7.5%,创下四十年来最大涨幅,也导致股票和债券出现罕见的同步下跌。彭博跟踪股票和债券各60-40配置比例投资组合的一项指数,今年以来已下跌6.7%,迈向2008年以来的最差年度回报率。格罗斯在1971年与他人共同创立了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Newport Beach的Pimco,将其打造成一家固定收益巨头,攀升至金融界的巅峰。在与其他高管发生冲突后,他于2014年离职。他写道,他被从Pimco赶走,至少部分原因是他与母公司安联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发生冲突。格罗斯回忆说,在一次讨论奖金问题的会议上,他对当时的首席执行官Michael Diekmann说“ f --- off”。格罗斯不愿透露2017年达成的保密协议的细节,他说“这笔钱并不重要,但被解雇的耻辱很难承受。”格罗斯之后跳槽到了现在名为骏利亨德森集团的公司。他在书中承认,虽然他在骏利为投资者赚到了钱,但他的回报低于行业标准。他通过管理一支无限制基金而承担了更大风险,或许他本不该接受这个新职位。","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70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38744316,"gmtCreate":1645545202146,"gmtModify":1645547691917,"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573827489720","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张亿东,抱着唱多A股的心态唱空美股。美国不企稳A股不止跌呀","listText":"张亿东,抱着唱多A股的心态唱空美股。美国不企稳A股不止跌呀","text":"张亿东,抱着唱多A股的心态唱空美股。美国不企稳A股不止跌呀","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38744316","repostId":"1126812691","repostType":2,"repost":{"id":"1126812691","kind":"news","weMediaInfo":{"introduction":"走近最优秀的投资人,聆听客观表达的理性声音,只做最好的原创财富资讯,洞见独立思想,回归资本常识。","home_visible":1,"media_name":"聪明投资者","id":"1072656223","head_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fb7d47b7d71e40bb922cfa2979932b7f"},"pubTimestamp":1645535075,"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1126812691?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2-02-22 21:04","market":"hk","language":"zh","title":"首席声音 | 战争阴云下未必就现大熊市","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26812691","media":"聪明投资者","summary":"精彩观点:1,现在美国经济的高频数据很好,再加上它的通胀比较高,这其实是投资时钟的过热期。二季度中后期,美股对应的就是投资时钟的滞胀期。那时还是会有再杀一波的压力。美股中期底部还没有到,美国上半年政策","content":"<html><head></head><body><p><b>精彩观点:</b></p><p><b>1,现在美国经济的高频数据很好,再加上它的通胀比较高,这其实是投资时钟的过热期。</b></p><p><b>二季度中后期,美股对应的就是投资时钟的滞胀期。那时还是会有再杀一波的压力。美股中期底部还没有到,美国上半年政策实质性的收缩还没有开始。</b></p><p><b>2,美国高通胀风险,一方面是需求端,一方面是供给端,再加上乌克兰问题的紧张,这些因素都使得今年上半年,美国的高通胀大概率具有粘性,不会明显回落。</b></p><p><b>所以,市场对于3月份、5月份、6月份这几次的美联储议息会议还是保持谨慎预期。</b></p><p><b>3,下半年将会看到美国通胀回落,下半年美国经济会放缓,美股年K线是下影线较长的小实体K线,这种乐观情形的概率更大。</b></p><p><b>4, 1948年的6月24号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当时全球股市都陷入恐慌,因为在柏林危机的初期,资本市场都觉得第三次世界大战了,快速下跌。</b></p><p><b>柏林危机对于美股当时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b></p><p><b>直接影响并不大,为什么?因为美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二战,当时不像现在,现在已经和平好久了,没有出现过大家担心的大战。</b></p><p><b>看看三次柏林危机,看看古巴导弹危机就知道的,两个核大国之间不太可能有正面交锋,最多就是小打小闹,代理人战争。</b></p><p><b>柏林危机的间接影响一直到9月底,为什么是间接影响?因为到1948年7月份以后,美股市场的主要矛盾又回归到了它的基本面,回归高通胀。</b></p><p><b>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比如说6月份调高准备金率,9月份再调,以及8月份加息,所以6月24号柏林危机爆发到9月27号,标普500下跌了10.3%。</b></p><p><b>所以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就算是高通胀以及战争阴云之下,也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中国投资者可以增强立足基本面进行价值投资的信心。</b></p><p><b>5,对于中国股票而言,今年上半年是投资时钟的衰退期,而下半年是投资时钟的弱复苏,中国经济跟美国经济不同步,对应的中国货币周期和美国货币政策周期也不同步。</b></p><p><b>6,低估值价值股,金融地产、周期价值等等,它们在今年的盈利至少不会比此前预期的差太多,反过来说,它的估值比较低,今年估值有可能会修复。</b></p><p><b>因为A股不是系统性风险,这些价值股的估值已经反映了过度悲观的预期,反而会获得价值重估。</b></p><p><b>同时2021年景气受损的行业,像一些社会服务业,特别是快递、旅游、餐饮、文化娱乐行业,这些行业受疫情影响比较明显,他们的景气,特别是在下半年,会得到修复。</b></p><p><b>猪周期相关的农业也一样,景气度也会得到修复。</b></p><p><b>7,今年海外美国持续加息,中国又要稳增长调结构,要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所以,在内外经济格局都有明显变化的时候,今年的科创行情会进入一个蛰伏期。</b></p><p><b>从短期的角度来说,特别是上半年,高估值、赛道拥挤,所以震荡分化,它们只能找预期差和性价比还可以的细分领域,机会主要还是在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b></p><p><b>8,港股而言,今年是一个反弹小牛市,优质价值股跌深反弹带来的。</b></p><p><b>与恒指相比,今年港股更好的指数是红筹指数(HSCCI),红筹指数基本上没有民企,主要是国企、央企。</b></p><p><b>今年价值股重估行情,主要体现在优质国企央企的金融、地产,以及香港本地的金融、地产,再加上部分优质周期价值股。</b></p><p><b>9,战略性配置优质的央企港股。</b></p><p>以上,是<a href=\"https://laohu8.com/S/601377\">兴业证券</a>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2月21日分享的最新观点。</p><p>张忆东分析了美国今年的通胀、加息以及近期地缘政治的影响,复盘了冷战初期的美股历史规律——高通胀、紧缩、战争阴云之下,也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还要看企业盈利和回购。</p><p>美股今年中期风险还未充分释放,对A股和港股仍有扰动,但是,中国股市对美股的震荡将逐步脱敏,应该立足中国经济、政策来把握今年的投资机会,建议防守反击。</p><p>聪明投资者整理了演讲全文,分享给大家。</p><p><b>短期加息预期强烈,中期美国无风险收益率的上行可能还没有结束</b></p><p>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于下阶段海外市场的看法、对中国经济的一些思考,以及对于 A股、美股、港股行情的判断。</p><p>首先,海外的展望,就是美国的通胀、加息以及地缘政治的影响。</p><p>对于美国通胀、美国加息,<b>近期全球市场依然呈现一种比较焦虑、比较紧张的状态</b>。美国<a href=\"https://laohu8.com/S/GOOG\">谷歌</a>搜索指数对于通胀这个词的搜索,现在是有谷歌指数以来的最高点。</p><p>现在市场对于美联储今年加息是5~7次的预期。根据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中隐含的利率显示3月、5月、6月、9月、12月,这五个月大家的预期差不多都超过了50%,今年至少五次加息已经是市场一致预期。</p><p>与此同时,拜登的支持率从去年年初刚刚上任时的60%左右,一路下到现在的40%左右。</p><p>政治上的压力也让政客们支持在经济还不错的情况下压通胀,至少在上半年,美国经济还没有大的风险的情况下,加息压通胀可能是各种因素的合力。</p><p>中期而言,美国无风险收益率的上行可能还没有结束,美国股市的估值调整还没有最终price in。</p><p>我们在1月25号提出,美股进入到阶段性的短期底部,但是中期底部可能还没有到。</p><p><b>上半年美国通胀具有高粘性,地缘政治风险引发全球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b></p><p>美国通胀、美国加息引发的中期风险还没有解除。今年1月份,美国CPI继续超过了7%,去年12月份是7%,创了过去40年的新高,1月份继续创新高。</p><p>美国高通胀风险,一方面是需求端,一方面是供给端。</p><p>纽约联储公布的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处于历史高位,关键是最近还没有明显的回落迹象,跟2020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相比竟然更高。</p><p>从供给端的角度来说,东南亚疫情对全球汽车芯片、美国疫情对劳动力市场还是会有影响。</p><p>从需求端,过去两年史无前例的美国大放水,在需求端对通胀也有一定的推波助澜,近期看到美国的房价、租金明显上涨,生活用品等商品的上涨仍比较明显。</p><p>再加上乌克兰问题的紧张使得全球油价、天然气价格飙升,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另外,欧洲铜、铝等相关有色金属限产,部分原材料的产能显著跟不上需求,供应链也收缩。</p><p>这些因素都使得今年上半年,美国的高通胀大概率具有粘性,不会明显回落,所以,市场对于3月份、5月份、6月份这几次的美联储议息会议还是保持谨慎预期。</p><p>地缘政治的风险导致欧洲通胀风险上升,进而使得欧央行也不得不接棒转鹰派。<b>欧美长端利率的上行风险都还没有结束。</b></p><p><b>美股短期类似2018年10月底到12月初,中期底部还没有到,二季度美股投资时钟走向滞胀期</b></p><p><b>美国目前通胀预期、加息预期已经很满,随便一个投资者甚至邻居阿婆都知道美国通胀高要加息,而对加息预期做反应,年初美国长端利率出现的陡升阶段已告一段落。</b></p><p>去年年底,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4%、1.5%,上升到今年2月初的2%左右,差不多60bp。</p><p><b>下个阶段美债长端收益率如果继续出现陡升,就要看实质性的加息节奏。</b>如果上半年连续加息,今年2季度可能还会有一次陡升的阶段。</p><p>但至少在一季度,美债收益率的陡升告一段落,对应的,短期美股在1月24号低点位置附近应该要喘息喘息。</p><p>1月24号到3月初,这个阶段有点像2018年10月底到2018年12月初这个阶段,是个喘息的窗口期。</p><p>2018年12月初之后,随着对于美国进一步收缩、美国经济下行的担心,美股又杀了一波。</p><p>不排除美股今年二季度也是如此,随着3月份实质性的收缩以后,到了二季度,市场对美国经济开始担心,那个时候美国股市的投资时钟就会从现在的过热期走向滞胀期。</p><p><b>现在美国经济的高频数据很好,再加上它的通胀比较高,这其实是投资时钟的过热期。</b></p><p><b>二季度中后期,美股对应的就是投资时钟的滞胀期,所以,还是会有再杀一把的压力。美股中期底部还没有到,美国上半年政策实质性的收缩还没有开始。</b></p><p><b>下半年出现美国通胀回落、经济放缓情形的概率较大,美股今年的低点很可能就是在二季度,全年就是一个下影线较长的小阴线</b></p><p>我们在1月份有一个报告,就是对于美国短期底和中期底的预测。</p><p>对于中期底,有两种情形分析,一种是悲观情形,一种是乐观情形。</p><p>悲观情形,如果美国的通胀持续超预期,下半年通胀没有下来,甚至比上半年还高,美联储只能辣手摧花,加息加缩表可能都会超预期。</p><p>这很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出现失速,甚至导致债务风险。因为美国现在330%的总债务率和120%多的政府债务率。</p><p>这种<b>悲观情况下,美股今年就是一个小熊市和大熊市之分,轻则像2018年四季度这样,全年跌20%以上,重则是一个跌幅更大的大熊市。</b></p><p><b>这种情况的概率比较低。</b></p><p>大概率是情形二,就是美国通胀在今年二季度开始缓慢回落,通胀高点在今年的一季度,二季度虽然仍在高位但开始缓慢回落,下半年看到通胀比较明显回落,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开始体现,美联储收紧的步伐将会放缓。</p><p>如此,美股今年的低点很可能就是在二季度,全年就是一个下影线较长的小阴线,甚至乐观一点,如果下半年美联储不单单没有达到当前预期的收紧力度,甚至有点放松的迹象,不排除全年是一个下影线较长的小阳线。</p><p>我们觉得是情形二,<b>下半年将会看到美国通胀回落,下半年美国经济会放缓,美股年K线是下影线较长的小实体K线,这种乐观情形的概率更大。</b></p><p>这种判断的逻辑是在哪?在通胀,我们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来看通胀。</p><p>从需求角度来说,相比过去两年,2022年是财政退潮,储蓄率就会显著回落。右上方这个图,红色的那条线是美国可支配收入,蓝色那条线是美国的储蓄率(个人存款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可以看到,2020年6月份,二季度,因为疫情,它开始直升机撒钱,储蓄率最高时将近35%。</p><p>到了2021年3月份,储蓄率是27%,而到了2021年12月,储蓄率已经降到了7%,降得非常快。</p><p>按照这个节奏,不排除到了今年中期,储蓄率回到历史平均水平,在5%左右,这个可能性还是有的。</p><p>储蓄率作为消费的缓冲垫,储蓄率转化成商品消费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今年下半年财政刺激退潮的影响会更加明显。</p><p>再叠加最近的收入上涨涨不过物价上涨,美国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等等都在快速回落。</p><p>到了今年下半年,美国刺激政策退潮之后,需求对于美国高通胀的<a href=\"https://laohu8.com/S/838275\">驱动力</a>将会显著放缓,再叠加高基数,2021年下半年的通胀基数已经开始偏高了。</p><p>从供给端的角度来说,今年下半年,整个供应链受到疫情的影响将缓和。4月份美国奥密克戎的疫苗就要开始普及了。</p><p>现在从海外的情况来看,随着疫苗的普及,致死率、重症率会减弱的。至于没有打疫苗的,仍有很大风险,如果大难不死,后面免疫力也会提升。</p><p>叠加刚才讲的需求端,随着储蓄率下降到低位、坐吃山空,美国人就开始找工作了,特别是中低收入的群体,就开始要找工作,所以,美国劳动力的紧张也将缓和。</p><p>美国过去近两年的直升机撒钱,助长了懒汉,一旦刺激政策退潮,有助于下半年美国劳动力市场吃紧状况缓和。</p><p>总体来说,今年下半年,美国通胀会回落,但还会在历史的相对高位,CPI可能还是在3%以上,核心PCE可能在2%以上,而上半年通胀始终在五点几以上的高粘性。</p><p><b>下半年美国加息和缩表不是系统性风险,美债收益率高点可能在二季度,在2.5%左右</b></p><p>如果这样判断,那么,全年的加息和下半年的缩表,累计效应也就不是系统性风险。</p><p>因为美联储还是按照数据、依赖于框架。</p><p>如果下半年通胀压力缓和,美联储下半年就不一定在上半年3-4次加息的基础上再加2-3次,有可能只加一次。</p><p>甚至更乐观一点,如果下半年美国经济下滑明显,不排除不加息,甚至要放一放鸽派的声音出来,可能还是有的。</p><p>全年加125个BP,目前是一致预期的下限。如果全年只加了3-4次,比如只是上半年加了,下半年不加,那就是超预期地好了。</p><p>我们可以拭目以待。</p><p>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因为美国现在的债务率太高了,如果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它总归要进行财政支出、要发债,所以它不希望债务率进一步恶化、还本付息的压力过大,所以,美联储尽量不加过头,总归是希望长端利率保持在低位。</p><p>到了11月初,拜登政府希望帮助民主党赢得中期选举,但按照现在的格局,不单单参议院他要输,有可能民主党长期主导的众议院都要输。</p><p>所以到了下半年,一旦通胀压力回落,拜登政府对于稳增长、稳股市有更强的诉求,试图助推民主党赢得国会选举。</p><p>这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加息。</p><p>再看缩表,除非是下半年通胀超预期,否则,缩表跟下半年的加息一样都会比目前市场预期的柔和。现在美债资产负债表高达8.7万亿美元,如果缩得过快,对于国债收益率来说,简直会飙升,就是一个系统性风险。</p><p>但是,我们看历史,2014年那一轮缩表,它是从4.5万亿美元缩到2018年底2019年初的3.7万亿美元,4年的缩表,到2018年四季度,导致美债10年期收益率升到了3.3%。</p><p>所以这一次缩表,第一,肯定不太可能像上一次缩得那么慢,因为通胀压力高。</p><p>第二,也不太可能缩得过快,害怕引发债务危机。</p><p>下半年缩表初期,不会导致美债收益率飙升到3%以上。今年加息也好,缩表也好,我们对于美债收益率高点,还是维持去年年底的判断,就是在2%以上的空间不大,可能不会超过2.5%。</p><p><b>我们判断,今年美债10年期收益率的高点可能在二季度,在2.5%左右。</b></p><p><b>以史为鉴,1948年第一次柏林危机前后的美股复盘,就算是高通胀以及战争阴云之下,也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b></p><p>以史为鉴,我们对冷战初期,高通胀以及战争阴霾之下的美股做一下复盘,就是1946年到1951年那个阶段的美股复盘,当前美股的内外部环境有点相似。</p><p>经济方面,二战之后,也出现过类似2020年疫情阶段的经济停滞。美国经济在二战出现战时繁荣,1938-1946年,每年的GDP复合增长率超过了13%。</p><p>但是,二战结束初期,经济还没有从战时顺利转型,一下子陷入了停滞,1946年GDP增速是负的11.6%。</p><p>另外,美国陷入高债务,联邦政府债务率从二战前100%不到的位置,在1946年飙升到118.9%,一直到2020年疫情的时候才打破。</p><p>还有要面对高通胀。二战时美国采取价格管制,但二战以后,从1946年7月份开始,美国通胀就开始飙升。</p><p>因为从1946年2月开始,美国逐步解除了价格管制,叠加供需失衡。</p><p>全球很多工厂,特别是欧洲、日本的工厂,都毁于战火。美国的工厂虽然还有,但都在军工了,不是民用,所以供给端、供应链完全摧毁,需要重建。</p><p>另外一块是需求,美国在战争里面发了战争财,盆满钵满,退伍军人都拿了钱,所以它的需求非常旺盛。</p><p>再加上二战之后的婴儿潮,退休退伍军人回到家生孩子,一下子供需严重失衡,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p><p>从1946年的7月份到1948年的8月份,美国的CPI指数升了31%,而且从1946年到1949年初,月同比一直维持在8%以上,在1946年年底1947年初,CPI同比最高时差不多是20%。</p><p>这段历史除了高债务、高通胀、经济的转型压力,还有战争阴霾。</p><p>1946年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国际关系开始处于冷战初期。</p><p>1948年的6月24号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一直到1949年的5月12号,危机才解除。</p><p>第一次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第一次重大的国际危机。</p><p>因为西方阵营的美、英、法为了扶持他们所占领的德国西占区,稳定战后混乱的德国经济市场以对抗苏联,所以,1948年6月在西占区实现货币改革、发行B记马克,并引入柏林西区。</p><p><b>在这种情况下,苏联1948年6月24日全面切断了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路交通与航运的联系,让西柏林成为一个孤岛。美苏两个阵营剑拔弩张。</b></p><p><b>当时全球股市都陷入恐慌,因为在柏林危机的初期,资本市场都觉得第三次世界大战了,快速下跌。</b></p><p>柏林危机对于美股当时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p><p><b>直接影响并不大,</b>跌到6月29号就开始反弹,美国就开始利用它的军事运输机,向西柏林大规模空投粮食、日用品,并且对于苏占区所需的煤炭、钢铁、电力反封锁。</p><p>跟现在不一样,很多人开始担心,美国会不会下场,北约会不会帮乌克兰出头,这就是资本市场想多了,不可能的。</p><p>看看三次柏林危机,看看古巴导弹危机就知道的,两个核大国之间不太可能有正面交锋,最多就是小打小闹,代理人战争,就是乌克兰和亲俄罗斯的乌克兰东部的民兵,你打我一迫击炮,我轰你两火箭弹的,大战不太可能。</p><p>当然欧洲自己觉得自己好像很光荣,但事实上被人家当枪使,挺有意思的。</p><p>历史能够告诉我们很多现在和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所以以史为鉴对我们还是有帮助的,帮我们理解国际形势,理解资本市场的演绎。</p><p>再回到柏林危机,回到1946年到1951年代的历史,<b>我们看到柏林危机的间接影响一直到9月底,为什么是间接影响?</b></p><p>因为到<b>1948年7月份以后,美股市场的主要矛盾又回归到了它的基本面,回归高通胀,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b>,比如说6月份调高准备金率,9月份再调,以及8月份加息,所以6月24号柏林危机爆发到9月27号,标普500下跌了10.3%。</p><p><b>所以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就算是高通胀以及战争阴云之下,也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中国投资者可以增强立足基本面进行价值投资的信心。</b></p><p><b>1947-1948年的这段历史可以拿来和今年做一个类比,战争阴霾高通胀政策收缩之下,美股没有出现大熊市,因为盈利</b></p><p>1946年开始高通胀,1947年CPI一直是在10%以上,1948年也在8%以上,面对这种高通胀,在1947年的下半年,美联储提高了短端国债利率,来压制通胀预期,但是美联储并没有放弃YCC,就是收益率曲线控制。</p><p>从1947年底到1948年末,美联储通过大量购买债券,来强制执行美债长期债券利率2.5%的上限,强制压住长债利率。</p><p>而且到了1949年,当美国经济再度有衰退风险的时候,美联储快速降低货币政策的利率。</p><p><b>战争阴霾,高通胀,加上政策收缩,但是美股1947年初到1948年底不过是一个区间震荡,并没有大家担心的大熊。</b></p><p><b>为什么没有?因为盈利!</b></p><p>这段时间,标普500指数PE估值由14.3倍下降至6.6倍,如果按照这样,美股不是大熊了吗?不是,这段时间,标普500指数下跌0.7%,因为,除了估值还要看盈利。</p><p>从盈利的角度来说,同期美国标普500指数EPS还是显著上升,标普500的EPS上升到了113.8%。</p><p>因为刚开始美国放开了价格管制,签署了关贸总协定,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所以美国的这些指数权重股,特别是价值股,它的盈利显著改善。</p><p>在这种情况下,估值下行,但盈利还是有支撑。</p><p>除了利率上行的压力之外,当时美股的估值下行,有一个是盈利改善引发的。</p><p>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无风险收益率是上行的,但盈利是改善的,使得美股区间震荡。</p><p><b>这段历史可以拿来和今年做一个类比。</b></p><p><b>如果美股今年不是个大熊,可能是下影线较长的小阴线、震荡市,它需要有一个基本面的支撑。</b></p><p>今年美国的基本面还是有亮点的,包括它的基建,疫苗的普及和治疗的特效药带来美国的社交型服务、消费的复苏,还是能够对于经济有所支撑。</p><p>还有美国未来5年的科技发展规划,包括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清洁能源为代表的,还是能够带来一个结构性亮点。</p><p><b>支撑美股的除了内生式企业盈利,还有美股的回购</b></p><p>这是对于海外市场的判断。总结下来就三点:</p><p>第一,美国的无风险收益率有望在二季度见到年内高点,从而带来风险资产的周期低点;</p><p>第二,美国的通胀有望在下半年回落;</p><p>第三,以史为鉴,高通胀下,<b>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关键还是要看企业盈利。</b></p><p>从企业盈利的角度来说,支撑美股的除了内生式企业盈利这个动能外,还有一个buyback的问题,就是美股的回购,相当于股份少了,EPS多了,美股回购的力度不容忽视。</p><p>经历了过去两年的业绩高光之后,如今标普500成分公司的自由现金流TTM在过去4个季度处于历史的最高值,现在美股标普500预期也下来了,下来反而安全。</p><p>所以美股如果下半年能够有所回升,应该不是大熊市而是震荡市,核心变量还是基本面。</p><p>以上是关于美国的内容。</p><p><b>一季度是政策宽松的窗口期,全年稳增长和调结构结合,中国资产的投资时钟2022年将从上半年的衰退期走向下半年的复苏期</b></p><p>第二部分聊一下对于中国宏观基本面趋势的判断,我更多从策略的角度跟大家来分享。</p><p>我并不关心宏观数据究竟是多少,我更加关注的是投资时钟。</p><p>我们判断,美国的投资时钟今年一季度是过热,美股的二季度是滞胀,而四季度有可能是衰退。</p><p>对于中国股票而言,今年上半年是投资时钟的衰退期,而下半年是投资时钟的弱复苏。</p><p>中国经济跟美国经济不同步,对应的中国货币周期和美国货币政策周期也不同步。</p><p>之所以,上半年处于投资时钟的衰退期,总体来说,今年的上半年受到房地产的拖累,消费也很难有惊喜。到二季度之后,出口对于GDP的贡献可能也开始弱化。</p><p>所以,稳字当头的政策导向下,要稳还是要靠基建,包括老基建、保障房、广义新基建。</p><p>除了做加法以外,此前做减法可能也会有些分化,比如,房地产行业,虽然还是会坚持房住不炒战略,但是对于房地产的限制可能会“因城施策“边际改善。</p><p>事实上,过去2个月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宽松的)政策,包括房地产的并购贷款的鼓励、房贷利率松动。</p><p>一季度是中国近一年内政策明显宽松的窗口区。一季度是宽货币、宽信用,是双宽,不排除还有一次降准,也不排除还有降息的可能性,这些都可能发生在一季度。</p><p>所以一季度利率的上行压力并不大,甚至有可能还会下行。</p><p>但是,随着美国3月中旬可能会加息,到了二季度,随着美国可能连续加息3次,二季度中国的政策宽松较第一季度应该会放缓,甚至不排除有些政策会进入观察区。</p><p>另外,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总定位,今年全年中国还是以宽货币、结构宽信用为主。</p><p>到了二季度以后,宽信用的效果开始体现,到了下半年随着经济企稳,经济复苏的逻辑被验证,稳增长将更多会体现出结构性宽信用,下半年利率可能会温和向上走。</p><p>基于投资时钟的判断,3月中旬之前中国股票行情可能侧重宽货币、顺周期,而到了二季度,就要看阿尔法,要看业绩、基本面改善,而这就要以中观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分析了。</p><p>放眼全年,结构性的宽信用更多会体现在短期稳增长、长期调结构的几个方向,包括:</p><p>1.<b>能源革命;</b></p><p>2.<b>万物智联、数字经济相关的新基建;</b></p><p>3.<b>自主可控、专精特新相关,不被别人卡脖子的领域,特别是军工、半导体、新材料等制造业的方向;</b></p><p>4.<b>保障房、农业现代化、智慧城市为代表的新型城镇化,以及区域协调发展。</b></p><p><b>其中第四个方向,特别是保障房、新基建,可能会在上半年重点发力。</b></p><p><b>今年的科创行情可能类似2004-2005年“五朵金花行情”的蛰伏期</b></p><p>拉长来看,我从2019年就一直说,现在这是一轮“朱格拉周期”<i>(朱格拉周期是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的一种为期1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i>。</p><p>类比2002年到2010年那个阶段,当时的朱格拉周期是怎么样的?是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全球化的周期。</p><p>这种周期更像是美国八九十年代的,是一种科技驱动的、结构性的朱格拉周期,而不是从一个小经济体到一个大经济体的总量扩张的周期。</p><p>但是,朱格拉周期是基本面大趋势,对应的,行情不是一根直线地涨。</p><p>比如说2002年到2010年朱格拉周期的“五朵金花”行情,从2002底到2004年4月份很精彩。但是,从2004年4月份到2005年下半年长达一年半,“五朵金花”处于调整、震荡,特别是2004年受宏观调控影响,钢铁、有色等都遭受重创。</p><p>之所以调整,短期的基本面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低于预期,也受股市自身调整的拖累、叠加。</p><p>在2003年上涨的时候,把预期打得比较满,一旦宏观调控,回撤也比较多。</p><p>但是到了2006年、2007年,当行情再度起来,五朵金花好行情再次焕发了行情的生命力,甚至上涨幅度超过了2002年到2004年初的第一阶段。</p><p>现在这一轮的科创行情也走了大概两年半以上,从2019年到2020年、2021年,剔除中间的疫情,差不多走了将近两年,相关板块很拥挤。</p><p><b>大家对于科技驱动、研究驱动制造业升级的长逻辑还是有信心的,但问题就是低碳科技、万物智联、半导体、军工、生命科技过去两年的预期打得太满,估值贵,一旦下跌,对于相关公司或细分行业的信仰开始动摇。</b></p><p><b>今年海外美国持续加息,中国又要稳增长调结构,要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所以,在内外经济格局都有明显变化的时候,今年的科创行情会进入一个蛰伏期。</b></p><p>后面随着估值的消化以及基本面改善,拉长来看,比如说到2023年-2024年,这些科创成长领域还能够寻找到符合长逻辑的阿尔法公司的。</p><p><b>找寻自信的力量,美股崩,对中国股市造成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很低</b></p><p>最后,我给大家汇报一下对行情的展望。</p><p>去年11月中旬,我们开策略会,我讲要《<b>找寻自信的力量</b>》。当时我说,今年国内、外部的不确定性,将会使得投资者失去信心。</p><p>今年年初以来,特别是A股,的确开始动摇过去两年的投资信仰了。</p><p>现在就需要寻找新的自信的力量。</p><p>寻找力量就要解除迷局。</p><p>现在中国投资者不自信,有的人觉得美股要崩,可能会“殃及池鱼”,对中国股市造成冲击。</p><p>我们觉得这个概率很低,我们还是认为今年的美股是震荡市,可以有“跌出来的机会”,虽然中期低点还没有到,但是美股全年不是大熊,而是下引线较长的小实体K线。</p><p>二季度美股调整,中国股市可能会有“假摔”影响。当美股风险释放,比如说美债收益率可能会上升到2.5%,对应的美股“杀估值”,应该会出现中期低点。</p><p>影响估值有两个因素,一是风险溢价,二是贴现率。</p><p>现在标普500的预测市盈率是20倍,纳斯达克是28倍。20倍的动态市盈率看上去是高于1990年以来75%分位,还是在历史的高位,但是我们要注意无风险收益率。</p><p>90年代,美国的无风险收益率全都是在5%以上,甚至在00年代,美国的10年国债收益率也经常是在3%以上。而现在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只有2%,就算二季度上升到2.5%,对应就是30倍左右市盈率,是合理的。</p><p>考虑到风险溢价的波动,美股动态市盈率回到15-18倍,美股到那个位置会有较强的支撑,不至于发生系统风险。</p><p>很多人说,从19倍降到十五六倍还是会有差别,但我们也不要忘记,还要看后面几个季度的盈利。美国上半年的经济还算可以,总体来说,权重股盈利还可以、回购的能力很强。</p><p><b>美国现在“杀估值”的风险可能在于风险溢价比较低,</b>风险溢价现在是在历史估值的下轨区域,在过去近10年的1/4的分位数,还没到过去十年的中位数。</p><p>反过来说,2015年或者2018年,见中期底部的时候,风险溢价至少都会回升到75%的分位。</p><p>到了今年中期,标普500风险溢价到了过去十年中位数的附近,那时候才是比较踏实的。</p><p>总之,上半年,美股可能还是需要消化估值,海外风险整体对于A股和港股还是一个扰动,将逐渐脱敏,下半年,随着美国政策环境的改善,美股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反而相对正面。</p><p><b>今年A股大盘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两条主线:2021年受损行业的价值重估和优质的成长股分化</b></p><p>对于A股而言,我倾向于<b>螺蛳壳里做道场,大盘指数跟去年差不多,去年是3300~3700点窄幅波动。</b></p><p><b>今年对于沪深300和上证综指来说,仍是震荡市,</b>估值中枢可能会略有提升,基本面略有下降。</p><p>所以,大盘指数也不是大年,但是,也不是大熊市。</p><p><b>今年主要有两条主线。</b></p><p><b>一是2021年受损行业的价值重估。</b></p><p>低估值价值股,金融地产、周期价值等等,它们在今年的盈利至少不会比此前预期的差太多。反过来说,它的估值比较低,今年估值有可能会修复。</p><p>因为A股不是系统性风险,这些价值股的估值已经反映了过度悲观的预期,反而会获得价值重估。</p><p>同时2021年景气受损的行业,像一些社会服务业,特别是快递、旅游、餐饮、文化娱乐行业,这些行业受疫情影响比较明显。他们的景气,特别是在下半年,会得到修复。</p><p>猪周期相关的农业也一样,景气度也会得到修复。</p><p>所以今年这些行业是一条主线,通过均值回归,寻找自信的力量。</p><p><b>二是科创赛道依然是长期主旋律。</b></p><p>从短期的角度来说,特别是上半年,高估值、赛道拥挤,所以震荡分化,它们只能找预期差和性价比还可以的细分领域精细化投资,机会主要还是在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p><p>一方面有年报、1季报、中报以及10月份的3季报,有三到四期的盈利夯实基本面基础,四季度动态估值就很有吸引力。</p><p>另一方面,叠加下半年中国经济稳增长复苏的逻辑已经很清晰了,被国内外投资者所信任;叠加下半年美国政策收缩的节奏力度放缓,美股优质成长股也将迎来反弹的机会。</p><p><b>因此,下半年的行情,特别是四季度可能再次回归优质的成长股。</b></p><p><b>今年A股行情可能介于2012和2014年之间,迷你版2014年行情</b></p><p>A股大盘目前3400点左右,我们判断,没有什么大的系统风险。</p><p>今年大盘行情可能介于2012年与2014年之间,这两年的行情基本上都是螺丝壳里做道场,其中2012年是弱震荡式行情,2014年是强震荡式行情,而今年是介于两者之间。</p><p>2012年,外部有欧债危机,内部有政治风险,当时稳增长的力度大打折扣。</p><p>而2014年则不然,2014年下半年,大家对一带一路的信心,以及因为2014年下半年,中国开始大力度地推动一带一路,同时大家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激情,改革牛、杠杆牛开始起来了。</p><p>而且在2014年7月份以后,社融数据明显改善,到了四季度,基本面都在显著好转。</p><p>2012年和2014年的共同点是,出现了受益于估值体系的转换,最终价值股受益于稳增长和价值重估。</p><p>兴业策略团队提出,2022年是个迷你版的2014,比2014年要弱,但没有系统性风险,还是会有结构性行情,只是说对于结构性的行情,价值优先,价值股打基础,下半年等待成长夯实基础,再寻找长期的力量。</p><p><b>标普500的风险溢价在历史均值下方,在25%分位,而 A股的沪深300则是在历史均值附近,在这个位置出现系统风险或者大熊的概率是极低的。</b></p><p>总的来说,今年可能类似于去年,在3300-3700点位核心区间波动,向下破3300的概率相对较小。</p><p>就算有,空间也不大,<b>大概率3300点附近是A股中期的底部区域</b>。</p><p><b>今年的港股是一个价值重估的“反弹小牛市”</b></p><p>对于港股而言,今年是一个反弹小牛市,优质价值股跌深反弹带来的。</p><p>与恒指相比,今年港股更好的指数是红筹指数(HSCCI),红筹指数基本上没有民企,主要是国企、央企。</p><p>国企指数可能比恒指弱。现在这个国企指数(HSCEI),全名叫中国企业指数,它已经不再像2018年以前,都是纯国有企业了。</p><p>国企指数从2018年开始改变了编制方式,把一些民企、互联网放进去,而且互联网的占比将近40%左右。</p><p>而恒生指数里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相关企业占比差不多只有30%,也就是说70%的企业是非互联网,而70%里边,一大半都是纯价值股。</p><p>今年价值股重估行情,主要体现在优质国企央企的金融、地产,以及香港本地的金融、地产,这两块加起来占据了恒生指数半壁江山,再加上一些周期股,差不多超过了50%。</p><p>占比超过恒指50%的这些价值板块,今年反弹30%-50%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主要是基本面的一些改善,叠加估值的修复。</p><p>占比约30%的互联网公司,也不至于像去年那样接近腰斩,今年可能就是在底部区域跌深反弹,俯卧撑,它对于指数的拖累有限。</p><p>我们测算,今年恒指有希望从23,000点回升到28,000点,而这个节奏像<a href=\"https://laohu8.com/S/NKE\">耐克</a>,上半年筑底、不断反弹、夯实底部,下半年将走高。</p><p>其中四季度,美国的中期选举和中国的二十大,政治因素明朗,加上中国经济复苏,都有助于港股在今年四季度呈现一个小高潮。</p><p>2022年全年来看,它是一个技术性的反弹小牛市。</p><p>拉长时间来看,<b>未来再看三五年,港股可能会重演1997年到2002年,或者是2011年到2015年底,2016年初,大箱体震荡,并且逐步寻找基本面自信心,重塑指数主心骨。</b></p><p>未来3年,甚至5年,恒指可能在23,000-30,000点的核心区域,进行大箱体震荡。</p><p><b>港股的三个长期配置机会</b></p><p>除了刚才讲的一些今年的跌深反弹机会以外,港股有三种长期配置的机会。</p><p>第一种,港股里面一些特色的科创品种,一些先进制造业、消费电子,跟数字经济、新能源车相关的特色品种。</p><p>第二种,港股特色的大消费,能够顺应共同富裕,顺应大时代的消费+。</p><p>1)比如家电中,海外出口链条的智能家居;</p><p>2)像快递、农业这种内生景气改善的行业;</p><p>3)利润率迎来确定性拐点的行业,比如乳液、啤酒。</p><p>4)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服饰,以及体育鞋服。</p><p>5)短期政策有一定压制,具有一些不确定性,但是长期发展空间非常向好的新兴消费,比如说物管、商管、职业教育。</p><p>6)医药今年会有个大分化。先调整之后,最后大分化。</p><p><b>港股医药的机会下半年可以看一看,但上半年还是要冷静,可能有跌深反弹。但可操作性比较差,高估值、没有收入、没有盈利的这些公司,反弹之后做空可能是更适合的策略。</b></p><p><b>第三个主线,应该战略性配置优质的央企港股。</b></p><p>2021年港股的电力运营商迎来了一个价值重估,揭开了央企港股价值重估的序幕。</p><p>战略看多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p><p>第一,基本面稳定,受政策风险因素小,规范靠谱。没有什么政策的监管风险,反而因为信用评级高,一旦有些政策改革红利,它们是受益的。</p><p>第二,安全边际高,低估值,对于喜欢配置类债券资产的,我建议强烈建议大家优先配置这种优质的央企港股,因为它的分红收益率很多都在8%以上。</p><p>第三,对于港股而言,要注意做空的力量,恰恰外资机构配置央企港股占比比较低,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因为它的配比较低,做空的动能也比较弱。</p><p>第四,央企重估,所需的资金配置力量在哪里?肯定是中资为主导。</p><p>一方面,内地的保险、资金、银行、理财、信托,这些偏好于固定收益,偏好于低风险、低波动,而且注重分红的机构资金,他们愿意战略性配置这些优质的港股央企。</p><p>另一方面,中长期的角度来说,“二老”,就是<a href=\"https://laohu8.com/S/603883\">老百姓</a>和老外,继续增持中国优质资产还是方兴未艾。</p><p>最后,国企改革相关的政策红利和转型红利。关注港股央企的基本面是否发生改变,因为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p><p>新时代的国企改革,对于优质国企央企的价值重估更凸显。</p><p>1)看市场化机制有没有改变,比如像电力、铁路,看看他们的定价机制有没有发生变化;</p><p>2)看一些优质资产的注入;</p><p>3)看供给侧改革,优化行业见证格局;</p><p>4)加强党建来控制成本,把一些利润漏锁牢牢地给它限制住,同时也是所谓的节源,节源某种程度也是一种变相的开流;</p><p>5)除了节流以外,还是看开源,从开源的角度来说,中国中长期实施“双循环”战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优质央企的基本面也迎来了转型的机遇期。</p><p>包括受益于数字安全、信息安全、万物互联、5G应用的TMT领域;受益于低碳环保新能源领域;受益于先进制造相关领域。</p></body></html>","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首席声音 | 战争阴云下未必就现大熊市</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首席声音 | 战争阴云下未必就现大熊市\n</h2>\n\n<h4 class=\"meta\">\n\n\n<a class=\"head\" href=\"https://laohu8.com/wemedia/1072656223\">\n\n\n<div class=\"h-thumb\" style=\"background-image: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fb7d47b7d71e40bb922cfa2979932b7f);background-size:cover;\"></div>\n\n<div class=\"h-content\">\n<p class=\"h-name\">聪明投资者 </p>\n<p class=\"h-time\">2022-02-22 21:04</p>\n</div>\n\n</a>\n\n\n</h4>\n\n</header>\n<article>\n<html><head></head><body><p><b>精彩观点:</b></p><p><b>1,现在美国经济的高频数据很好,再加上它的通胀比较高,这其实是投资时钟的过热期。</b></p><p><b>二季度中后期,美股对应的就是投资时钟的滞胀期。那时还是会有再杀一波的压力。美股中期底部还没有到,美国上半年政策实质性的收缩还没有开始。</b></p><p><b>2,美国高通胀风险,一方面是需求端,一方面是供给端,再加上乌克兰问题的紧张,这些因素都使得今年上半年,美国的高通胀大概率具有粘性,不会明显回落。</b></p><p><b>所以,市场对于3月份、5月份、6月份这几次的美联储议息会议还是保持谨慎预期。</b></p><p><b>3,下半年将会看到美国通胀回落,下半年美国经济会放缓,美股年K线是下影线较长的小实体K线,这种乐观情形的概率更大。</b></p><p><b>4, 1948年的6月24号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当时全球股市都陷入恐慌,因为在柏林危机的初期,资本市场都觉得第三次世界大战了,快速下跌。</b></p><p><b>柏林危机对于美股当时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b></p><p><b>直接影响并不大,为什么?因为美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二战,当时不像现在,现在已经和平好久了,没有出现过大家担心的大战。</b></p><p><b>看看三次柏林危机,看看古巴导弹危机就知道的,两个核大国之间不太可能有正面交锋,最多就是小打小闹,代理人战争。</b></p><p><b>柏林危机的间接影响一直到9月底,为什么是间接影响?因为到1948年7月份以后,美股市场的主要矛盾又回归到了它的基本面,回归高通胀。</b></p><p><b>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比如说6月份调高准备金率,9月份再调,以及8月份加息,所以6月24号柏林危机爆发到9月27号,标普500下跌了10.3%。</b></p><p><b>所以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就算是高通胀以及战争阴云之下,也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中国投资者可以增强立足基本面进行价值投资的信心。</b></p><p><b>5,对于中国股票而言,今年上半年是投资时钟的衰退期,而下半年是投资时钟的弱复苏,中国经济跟美国经济不同步,对应的中国货币周期和美国货币政策周期也不同步。</b></p><p><b>6,低估值价值股,金融地产、周期价值等等,它们在今年的盈利至少不会比此前预期的差太多,反过来说,它的估值比较低,今年估值有可能会修复。</b></p><p><b>因为A股不是系统性风险,这些价值股的估值已经反映了过度悲观的预期,反而会获得价值重估。</b></p><p><b>同时2021年景气受损的行业,像一些社会服务业,特别是快递、旅游、餐饮、文化娱乐行业,这些行业受疫情影响比较明显,他们的景气,特别是在下半年,会得到修复。</b></p><p><b>猪周期相关的农业也一样,景气度也会得到修复。</b></p><p><b>7,今年海外美国持续加息,中国又要稳增长调结构,要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所以,在内外经济格局都有明显变化的时候,今年的科创行情会进入一个蛰伏期。</b></p><p><b>从短期的角度来说,特别是上半年,高估值、赛道拥挤,所以震荡分化,它们只能找预期差和性价比还可以的细分领域,机会主要还是在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b></p><p><b>8,港股而言,今年是一个反弹小牛市,优质价值股跌深反弹带来的。</b></p><p><b>与恒指相比,今年港股更好的指数是红筹指数(HSCCI),红筹指数基本上没有民企,主要是国企、央企。</b></p><p><b>今年价值股重估行情,主要体现在优质国企央企的金融、地产,以及香港本地的金融、地产,再加上部分优质周期价值股。</b></p><p><b>9,战略性配置优质的央企港股。</b></p><p>以上,是<a href=\"https://laohu8.com/S/601377\">兴业证券</a>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2月21日分享的最新观点。</p><p>张忆东分析了美国今年的通胀、加息以及近期地缘政治的影响,复盘了冷战初期的美股历史规律——高通胀、紧缩、战争阴云之下,也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还要看企业盈利和回购。</p><p>美股今年中期风险还未充分释放,对A股和港股仍有扰动,但是,中国股市对美股的震荡将逐步脱敏,应该立足中国经济、政策来把握今年的投资机会,建议防守反击。</p><p>聪明投资者整理了演讲全文,分享给大家。</p><p><b>短期加息预期强烈,中期美国无风险收益率的上行可能还没有结束</b></p><p>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于下阶段海外市场的看法、对中国经济的一些思考,以及对于 A股、美股、港股行情的判断。</p><p>首先,海外的展望,就是美国的通胀、加息以及地缘政治的影响。</p><p>对于美国通胀、美国加息,<b>近期全球市场依然呈现一种比较焦虑、比较紧张的状态</b>。美国<a href=\"https://laohu8.com/S/GOOG\">谷歌</a>搜索指数对于通胀这个词的搜索,现在是有谷歌指数以来的最高点。</p><p>现在市场对于美联储今年加息是5~7次的预期。根据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中隐含的利率显示3月、5月、6月、9月、12月,这五个月大家的预期差不多都超过了50%,今年至少五次加息已经是市场一致预期。</p><p>与此同时,拜登的支持率从去年年初刚刚上任时的60%左右,一路下到现在的40%左右。</p><p>政治上的压力也让政客们支持在经济还不错的情况下压通胀,至少在上半年,美国经济还没有大的风险的情况下,加息压通胀可能是各种因素的合力。</p><p>中期而言,美国无风险收益率的上行可能还没有结束,美国股市的估值调整还没有最终price in。</p><p>我们在1月25号提出,美股进入到阶段性的短期底部,但是中期底部可能还没有到。</p><p><b>上半年美国通胀具有高粘性,地缘政治风险引发全球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b></p><p>美国通胀、美国加息引发的中期风险还没有解除。今年1月份,美国CPI继续超过了7%,去年12月份是7%,创了过去40年的新高,1月份继续创新高。</p><p>美国高通胀风险,一方面是需求端,一方面是供给端。</p><p>纽约联储公布的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处于历史高位,关键是最近还没有明显的回落迹象,跟2020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相比竟然更高。</p><p>从供给端的角度来说,东南亚疫情对全球汽车芯片、美国疫情对劳动力市场还是会有影响。</p><p>从需求端,过去两年史无前例的美国大放水,在需求端对通胀也有一定的推波助澜,近期看到美国的房价、租金明显上涨,生活用品等商品的上涨仍比较明显。</p><p>再加上乌克兰问题的紧张使得全球油价、天然气价格飙升,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另外,欧洲铜、铝等相关有色金属限产,部分原材料的产能显著跟不上需求,供应链也收缩。</p><p>这些因素都使得今年上半年,美国的高通胀大概率具有粘性,不会明显回落,所以,市场对于3月份、5月份、6月份这几次的美联储议息会议还是保持谨慎预期。</p><p>地缘政治的风险导致欧洲通胀风险上升,进而使得欧央行也不得不接棒转鹰派。<b>欧美长端利率的上行风险都还没有结束。</b></p><p><b>美股短期类似2018年10月底到12月初,中期底部还没有到,二季度美股投资时钟走向滞胀期</b></p><p><b>美国目前通胀预期、加息预期已经很满,随便一个投资者甚至邻居阿婆都知道美国通胀高要加息,而对加息预期做反应,年初美国长端利率出现的陡升阶段已告一段落。</b></p><p>去年年底,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4%、1.5%,上升到今年2月初的2%左右,差不多60bp。</p><p><b>下个阶段美债长端收益率如果继续出现陡升,就要看实质性的加息节奏。</b>如果上半年连续加息,今年2季度可能还会有一次陡升的阶段。</p><p>但至少在一季度,美债收益率的陡升告一段落,对应的,短期美股在1月24号低点位置附近应该要喘息喘息。</p><p>1月24号到3月初,这个阶段有点像2018年10月底到2018年12月初这个阶段,是个喘息的窗口期。</p><p>2018年12月初之后,随着对于美国进一步收缩、美国经济下行的担心,美股又杀了一波。</p><p>不排除美股今年二季度也是如此,随着3月份实质性的收缩以后,到了二季度,市场对美国经济开始担心,那个时候美国股市的投资时钟就会从现在的过热期走向滞胀期。</p><p><b>现在美国经济的高频数据很好,再加上它的通胀比较高,这其实是投资时钟的过热期。</b></p><p><b>二季度中后期,美股对应的就是投资时钟的滞胀期,所以,还是会有再杀一把的压力。美股中期底部还没有到,美国上半年政策实质性的收缩还没有开始。</b></p><p><b>下半年出现美国通胀回落、经济放缓情形的概率较大,美股今年的低点很可能就是在二季度,全年就是一个下影线较长的小阴线</b></p><p>我们在1月份有一个报告,就是对于美国短期底和中期底的预测。</p><p>对于中期底,有两种情形分析,一种是悲观情形,一种是乐观情形。</p><p>悲观情形,如果美国的通胀持续超预期,下半年通胀没有下来,甚至比上半年还高,美联储只能辣手摧花,加息加缩表可能都会超预期。</p><p>这很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出现失速,甚至导致债务风险。因为美国现在330%的总债务率和120%多的政府债务率。</p><p>这种<b>悲观情况下,美股今年就是一个小熊市和大熊市之分,轻则像2018年四季度这样,全年跌20%以上,重则是一个跌幅更大的大熊市。</b></p><p><b>这种情况的概率比较低。</b></p><p>大概率是情形二,就是美国通胀在今年二季度开始缓慢回落,通胀高点在今年的一季度,二季度虽然仍在高位但开始缓慢回落,下半年看到通胀比较明显回落,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开始体现,美联储收紧的步伐将会放缓。</p><p>如此,美股今年的低点很可能就是在二季度,全年就是一个下影线较长的小阴线,甚至乐观一点,如果下半年美联储不单单没有达到当前预期的收紧力度,甚至有点放松的迹象,不排除全年是一个下影线较长的小阳线。</p><p>我们觉得是情形二,<b>下半年将会看到美国通胀回落,下半年美国经济会放缓,美股年K线是下影线较长的小实体K线,这种乐观情形的概率更大。</b></p><p>这种判断的逻辑是在哪?在通胀,我们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来看通胀。</p><p>从需求角度来说,相比过去两年,2022年是财政退潮,储蓄率就会显著回落。右上方这个图,红色的那条线是美国可支配收入,蓝色那条线是美国的储蓄率(个人存款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可以看到,2020年6月份,二季度,因为疫情,它开始直升机撒钱,储蓄率最高时将近35%。</p><p>到了2021年3月份,储蓄率是27%,而到了2021年12月,储蓄率已经降到了7%,降得非常快。</p><p>按照这个节奏,不排除到了今年中期,储蓄率回到历史平均水平,在5%左右,这个可能性还是有的。</p><p>储蓄率作为消费的缓冲垫,储蓄率转化成商品消费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今年下半年财政刺激退潮的影响会更加明显。</p><p>再叠加最近的收入上涨涨不过物价上涨,美国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等等都在快速回落。</p><p>到了今年下半年,美国刺激政策退潮之后,需求对于美国高通胀的<a href=\"https://laohu8.com/S/838275\">驱动力</a>将会显著放缓,再叠加高基数,2021年下半年的通胀基数已经开始偏高了。</p><p>从供给端的角度来说,今年下半年,整个供应链受到疫情的影响将缓和。4月份美国奥密克戎的疫苗就要开始普及了。</p><p>现在从海外的情况来看,随着疫苗的普及,致死率、重症率会减弱的。至于没有打疫苗的,仍有很大风险,如果大难不死,后面免疫力也会提升。</p><p>叠加刚才讲的需求端,随着储蓄率下降到低位、坐吃山空,美国人就开始找工作了,特别是中低收入的群体,就开始要找工作,所以,美国劳动力的紧张也将缓和。</p><p>美国过去近两年的直升机撒钱,助长了懒汉,一旦刺激政策退潮,有助于下半年美国劳动力市场吃紧状况缓和。</p><p>总体来说,今年下半年,美国通胀会回落,但还会在历史的相对高位,CPI可能还是在3%以上,核心PCE可能在2%以上,而上半年通胀始终在五点几以上的高粘性。</p><p><b>下半年美国加息和缩表不是系统性风险,美债收益率高点可能在二季度,在2.5%左右</b></p><p>如果这样判断,那么,全年的加息和下半年的缩表,累计效应也就不是系统性风险。</p><p>因为美联储还是按照数据、依赖于框架。</p><p>如果下半年通胀压力缓和,美联储下半年就不一定在上半年3-4次加息的基础上再加2-3次,有可能只加一次。</p><p>甚至更乐观一点,如果下半年美国经济下滑明显,不排除不加息,甚至要放一放鸽派的声音出来,可能还是有的。</p><p>全年加125个BP,目前是一致预期的下限。如果全年只加了3-4次,比如只是上半年加了,下半年不加,那就是超预期地好了。</p><p>我们可以拭目以待。</p><p>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因为美国现在的债务率太高了,如果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它总归要进行财政支出、要发债,所以它不希望债务率进一步恶化、还本付息的压力过大,所以,美联储尽量不加过头,总归是希望长端利率保持在低位。</p><p>到了11月初,拜登政府希望帮助民主党赢得中期选举,但按照现在的格局,不单单参议院他要输,有可能民主党长期主导的众议院都要输。</p><p>所以到了下半年,一旦通胀压力回落,拜登政府对于稳增长、稳股市有更强的诉求,试图助推民主党赢得国会选举。</p><p>这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加息。</p><p>再看缩表,除非是下半年通胀超预期,否则,缩表跟下半年的加息一样都会比目前市场预期的柔和。现在美债资产负债表高达8.7万亿美元,如果缩得过快,对于国债收益率来说,简直会飙升,就是一个系统性风险。</p><p>但是,我们看历史,2014年那一轮缩表,它是从4.5万亿美元缩到2018年底2019年初的3.7万亿美元,4年的缩表,到2018年四季度,导致美债10年期收益率升到了3.3%。</p><p>所以这一次缩表,第一,肯定不太可能像上一次缩得那么慢,因为通胀压力高。</p><p>第二,也不太可能缩得过快,害怕引发债务危机。</p><p>下半年缩表初期,不会导致美债收益率飙升到3%以上。今年加息也好,缩表也好,我们对于美债收益率高点,还是维持去年年底的判断,就是在2%以上的空间不大,可能不会超过2.5%。</p><p><b>我们判断,今年美债10年期收益率的高点可能在二季度,在2.5%左右。</b></p><p><b>以史为鉴,1948年第一次柏林危机前后的美股复盘,就算是高通胀以及战争阴云之下,也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b></p><p>以史为鉴,我们对冷战初期,高通胀以及战争阴霾之下的美股做一下复盘,就是1946年到1951年那个阶段的美股复盘,当前美股的内外部环境有点相似。</p><p>经济方面,二战之后,也出现过类似2020年疫情阶段的经济停滞。美国经济在二战出现战时繁荣,1938-1946年,每年的GDP复合增长率超过了13%。</p><p>但是,二战结束初期,经济还没有从战时顺利转型,一下子陷入了停滞,1946年GDP增速是负的11.6%。</p><p>另外,美国陷入高债务,联邦政府债务率从二战前100%不到的位置,在1946年飙升到118.9%,一直到2020年疫情的时候才打破。</p><p>还有要面对高通胀。二战时美国采取价格管制,但二战以后,从1946年7月份开始,美国通胀就开始飙升。</p><p>因为从1946年2月开始,美国逐步解除了价格管制,叠加供需失衡。</p><p>全球很多工厂,特别是欧洲、日本的工厂,都毁于战火。美国的工厂虽然还有,但都在军工了,不是民用,所以供给端、供应链完全摧毁,需要重建。</p><p>另外一块是需求,美国在战争里面发了战争财,盆满钵满,退伍军人都拿了钱,所以它的需求非常旺盛。</p><p>再加上二战之后的婴儿潮,退休退伍军人回到家生孩子,一下子供需严重失衡,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p><p>从1946年的7月份到1948年的8月份,美国的CPI指数升了31%,而且从1946年到1949年初,月同比一直维持在8%以上,在1946年年底1947年初,CPI同比最高时差不多是20%。</p><p>这段历史除了高债务、高通胀、经济的转型压力,还有战争阴霾。</p><p>1946年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国际关系开始处于冷战初期。</p><p>1948年的6月24号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一直到1949年的5月12号,危机才解除。</p><p>第一次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第一次重大的国际危机。</p><p>因为西方阵营的美、英、法为了扶持他们所占领的德国西占区,稳定战后混乱的德国经济市场以对抗苏联,所以,1948年6月在西占区实现货币改革、发行B记马克,并引入柏林西区。</p><p><b>在这种情况下,苏联1948年6月24日全面切断了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路交通与航运的联系,让西柏林成为一个孤岛。美苏两个阵营剑拔弩张。</b></p><p><b>当时全球股市都陷入恐慌,因为在柏林危机的初期,资本市场都觉得第三次世界大战了,快速下跌。</b></p><p>柏林危机对于美股当时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p><p><b>直接影响并不大,</b>跌到6月29号就开始反弹,美国就开始利用它的军事运输机,向西柏林大规模空投粮食、日用品,并且对于苏占区所需的煤炭、钢铁、电力反封锁。</p><p>跟现在不一样,很多人开始担心,美国会不会下场,北约会不会帮乌克兰出头,这就是资本市场想多了,不可能的。</p><p>看看三次柏林危机,看看古巴导弹危机就知道的,两个核大国之间不太可能有正面交锋,最多就是小打小闹,代理人战争,就是乌克兰和亲俄罗斯的乌克兰东部的民兵,你打我一迫击炮,我轰你两火箭弹的,大战不太可能。</p><p>当然欧洲自己觉得自己好像很光荣,但事实上被人家当枪使,挺有意思的。</p><p>历史能够告诉我们很多现在和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所以以史为鉴对我们还是有帮助的,帮我们理解国际形势,理解资本市场的演绎。</p><p>再回到柏林危机,回到1946年到1951年代的历史,<b>我们看到柏林危机的间接影响一直到9月底,为什么是间接影响?</b></p><p>因为到<b>1948年7月份以后,美股市场的主要矛盾又回归到了它的基本面,回归高通胀,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b>,比如说6月份调高准备金率,9月份再调,以及8月份加息,所以6月24号柏林危机爆发到9月27号,标普500下跌了10.3%。</p><p><b>所以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就算是高通胀以及战争阴云之下,也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中国投资者可以增强立足基本面进行价值投资的信心。</b></p><p><b>1947-1948年的这段历史可以拿来和今年做一个类比,战争阴霾高通胀政策收缩之下,美股没有出现大熊市,因为盈利</b></p><p>1946年开始高通胀,1947年CPI一直是在10%以上,1948年也在8%以上,面对这种高通胀,在1947年的下半年,美联储提高了短端国债利率,来压制通胀预期,但是美联储并没有放弃YCC,就是收益率曲线控制。</p><p>从1947年底到1948年末,美联储通过大量购买债券,来强制执行美债长期债券利率2.5%的上限,强制压住长债利率。</p><p>而且到了1949年,当美国经济再度有衰退风险的时候,美联储快速降低货币政策的利率。</p><p><b>战争阴霾,高通胀,加上政策收缩,但是美股1947年初到1948年底不过是一个区间震荡,并没有大家担心的大熊。</b></p><p><b>为什么没有?因为盈利!</b></p><p>这段时间,标普500指数PE估值由14.3倍下降至6.6倍,如果按照这样,美股不是大熊了吗?不是,这段时间,标普500指数下跌0.7%,因为,除了估值还要看盈利。</p><p>从盈利的角度来说,同期美国标普500指数EPS还是显著上升,标普500的EPS上升到了113.8%。</p><p>因为刚开始美国放开了价格管制,签署了关贸总协定,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所以美国的这些指数权重股,特别是价值股,它的盈利显著改善。</p><p>在这种情况下,估值下行,但盈利还是有支撑。</p><p>除了利率上行的压力之外,当时美股的估值下行,有一个是盈利改善引发的。</p><p>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无风险收益率是上行的,但盈利是改善的,使得美股区间震荡。</p><p><b>这段历史可以拿来和今年做一个类比。</b></p><p><b>如果美股今年不是个大熊,可能是下影线较长的小阴线、震荡市,它需要有一个基本面的支撑。</b></p><p>今年美国的基本面还是有亮点的,包括它的基建,疫苗的普及和治疗的特效药带来美国的社交型服务、消费的复苏,还是能够对于经济有所支撑。</p><p>还有美国未来5年的科技发展规划,包括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清洁能源为代表的,还是能够带来一个结构性亮点。</p><p><b>支撑美股的除了内生式企业盈利,还有美股的回购</b></p><p>这是对于海外市场的判断。总结下来就三点:</p><p>第一,美国的无风险收益率有望在二季度见到年内高点,从而带来风险资产的周期低点;</p><p>第二,美国的通胀有望在下半年回落;</p><p>第三,以史为鉴,高通胀下,<b>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关键还是要看企业盈利。</b></p><p>从企业盈利的角度来说,支撑美股的除了内生式企业盈利这个动能外,还有一个buyback的问题,就是美股的回购,相当于股份少了,EPS多了,美股回购的力度不容忽视。</p><p>经历了过去两年的业绩高光之后,如今标普500成分公司的自由现金流TTM在过去4个季度处于历史的最高值,现在美股标普500预期也下来了,下来反而安全。</p><p>所以美股如果下半年能够有所回升,应该不是大熊市而是震荡市,核心变量还是基本面。</p><p>以上是关于美国的内容。</p><p><b>一季度是政策宽松的窗口期,全年稳增长和调结构结合,中国资产的投资时钟2022年将从上半年的衰退期走向下半年的复苏期</b></p><p>第二部分聊一下对于中国宏观基本面趋势的判断,我更多从策略的角度跟大家来分享。</p><p>我并不关心宏观数据究竟是多少,我更加关注的是投资时钟。</p><p>我们判断,美国的投资时钟今年一季度是过热,美股的二季度是滞胀,而四季度有可能是衰退。</p><p>对于中国股票而言,今年上半年是投资时钟的衰退期,而下半年是投资时钟的弱复苏。</p><p>中国经济跟美国经济不同步,对应的中国货币周期和美国货币政策周期也不同步。</p><p>之所以,上半年处于投资时钟的衰退期,总体来说,今年的上半年受到房地产的拖累,消费也很难有惊喜。到二季度之后,出口对于GDP的贡献可能也开始弱化。</p><p>所以,稳字当头的政策导向下,要稳还是要靠基建,包括老基建、保障房、广义新基建。</p><p>除了做加法以外,此前做减法可能也会有些分化,比如,房地产行业,虽然还是会坚持房住不炒战略,但是对于房地产的限制可能会“因城施策“边际改善。</p><p>事实上,过去2个月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宽松的)政策,包括房地产的并购贷款的鼓励、房贷利率松动。</p><p>一季度是中国近一年内政策明显宽松的窗口区。一季度是宽货币、宽信用,是双宽,不排除还有一次降准,也不排除还有降息的可能性,这些都可能发生在一季度。</p><p>所以一季度利率的上行压力并不大,甚至有可能还会下行。</p><p>但是,随着美国3月中旬可能会加息,到了二季度,随着美国可能连续加息3次,二季度中国的政策宽松较第一季度应该会放缓,甚至不排除有些政策会进入观察区。</p><p>另外,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总定位,今年全年中国还是以宽货币、结构宽信用为主。</p><p>到了二季度以后,宽信用的效果开始体现,到了下半年随着经济企稳,经济复苏的逻辑被验证,稳增长将更多会体现出结构性宽信用,下半年利率可能会温和向上走。</p><p>基于投资时钟的判断,3月中旬之前中国股票行情可能侧重宽货币、顺周期,而到了二季度,就要看阿尔法,要看业绩、基本面改善,而这就要以中观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分析了。</p><p>放眼全年,结构性的宽信用更多会体现在短期稳增长、长期调结构的几个方向,包括:</p><p>1.<b>能源革命;</b></p><p>2.<b>万物智联、数字经济相关的新基建;</b></p><p>3.<b>自主可控、专精特新相关,不被别人卡脖子的领域,特别是军工、半导体、新材料等制造业的方向;</b></p><p>4.<b>保障房、农业现代化、智慧城市为代表的新型城镇化,以及区域协调发展。</b></p><p><b>其中第四个方向,特别是保障房、新基建,可能会在上半年重点发力。</b></p><p><b>今年的科创行情可能类似2004-2005年“五朵金花行情”的蛰伏期</b></p><p>拉长来看,我从2019年就一直说,现在这是一轮“朱格拉周期”<i>(朱格拉周期是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的一种为期1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i>。</p><p>类比2002年到2010年那个阶段,当时的朱格拉周期是怎么样的?是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全球化的周期。</p><p>这种周期更像是美国八九十年代的,是一种科技驱动的、结构性的朱格拉周期,而不是从一个小经济体到一个大经济体的总量扩张的周期。</p><p>但是,朱格拉周期是基本面大趋势,对应的,行情不是一根直线地涨。</p><p>比如说2002年到2010年朱格拉周期的“五朵金花”行情,从2002底到2004年4月份很精彩。但是,从2004年4月份到2005年下半年长达一年半,“五朵金花”处于调整、震荡,特别是2004年受宏观调控影响,钢铁、有色等都遭受重创。</p><p>之所以调整,短期的基本面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低于预期,也受股市自身调整的拖累、叠加。</p><p>在2003年上涨的时候,把预期打得比较满,一旦宏观调控,回撤也比较多。</p><p>但是到了2006年、2007年,当行情再度起来,五朵金花好行情再次焕发了行情的生命力,甚至上涨幅度超过了2002年到2004年初的第一阶段。</p><p>现在这一轮的科创行情也走了大概两年半以上,从2019年到2020年、2021年,剔除中间的疫情,差不多走了将近两年,相关板块很拥挤。</p><p><b>大家对于科技驱动、研究驱动制造业升级的长逻辑还是有信心的,但问题就是低碳科技、万物智联、半导体、军工、生命科技过去两年的预期打得太满,估值贵,一旦下跌,对于相关公司或细分行业的信仰开始动摇。</b></p><p><b>今年海外美国持续加息,中国又要稳增长调结构,要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所以,在内外经济格局都有明显变化的时候,今年的科创行情会进入一个蛰伏期。</b></p><p>后面随着估值的消化以及基本面改善,拉长来看,比如说到2023年-2024年,这些科创成长领域还能够寻找到符合长逻辑的阿尔法公司的。</p><p><b>找寻自信的力量,美股崩,对中国股市造成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很低</b></p><p>最后,我给大家汇报一下对行情的展望。</p><p>去年11月中旬,我们开策略会,我讲要《<b>找寻自信的力量</b>》。当时我说,今年国内、外部的不确定性,将会使得投资者失去信心。</p><p>今年年初以来,特别是A股,的确开始动摇过去两年的投资信仰了。</p><p>现在就需要寻找新的自信的力量。</p><p>寻找力量就要解除迷局。</p><p>现在中国投资者不自信,有的人觉得美股要崩,可能会“殃及池鱼”,对中国股市造成冲击。</p><p>我们觉得这个概率很低,我们还是认为今年的美股是震荡市,可以有“跌出来的机会”,虽然中期低点还没有到,但是美股全年不是大熊,而是下引线较长的小实体K线。</p><p>二季度美股调整,中国股市可能会有“假摔”影响。当美股风险释放,比如说美债收益率可能会上升到2.5%,对应的美股“杀估值”,应该会出现中期低点。</p><p>影响估值有两个因素,一是风险溢价,二是贴现率。</p><p>现在标普500的预测市盈率是20倍,纳斯达克是28倍。20倍的动态市盈率看上去是高于1990年以来75%分位,还是在历史的高位,但是我们要注意无风险收益率。</p><p>90年代,美国的无风险收益率全都是在5%以上,甚至在00年代,美国的10年国债收益率也经常是在3%以上。而现在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只有2%,就算二季度上升到2.5%,对应就是30倍左右市盈率,是合理的。</p><p>考虑到风险溢价的波动,美股动态市盈率回到15-18倍,美股到那个位置会有较强的支撑,不至于发生系统风险。</p><p>很多人说,从19倍降到十五六倍还是会有差别,但我们也不要忘记,还要看后面几个季度的盈利。美国上半年的经济还算可以,总体来说,权重股盈利还可以、回购的能力很强。</p><p><b>美国现在“杀估值”的风险可能在于风险溢价比较低,</b>风险溢价现在是在历史估值的下轨区域,在过去近10年的1/4的分位数,还没到过去十年的中位数。</p><p>反过来说,2015年或者2018年,见中期底部的时候,风险溢价至少都会回升到75%的分位。</p><p>到了今年中期,标普500风险溢价到了过去十年中位数的附近,那时候才是比较踏实的。</p><p>总之,上半年,美股可能还是需要消化估值,海外风险整体对于A股和港股还是一个扰动,将逐渐脱敏,下半年,随着美国政策环境的改善,美股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反而相对正面。</p><p><b>今年A股大盘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两条主线:2021年受损行业的价值重估和优质的成长股分化</b></p><p>对于A股而言,我倾向于<b>螺蛳壳里做道场,大盘指数跟去年差不多,去年是3300~3700点窄幅波动。</b></p><p><b>今年对于沪深300和上证综指来说,仍是震荡市,</b>估值中枢可能会略有提升,基本面略有下降。</p><p>所以,大盘指数也不是大年,但是,也不是大熊市。</p><p><b>今年主要有两条主线。</b></p><p><b>一是2021年受损行业的价值重估。</b></p><p>低估值价值股,金融地产、周期价值等等,它们在今年的盈利至少不会比此前预期的差太多。反过来说,它的估值比较低,今年估值有可能会修复。</p><p>因为A股不是系统性风险,这些价值股的估值已经反映了过度悲观的预期,反而会获得价值重估。</p><p>同时2021年景气受损的行业,像一些社会服务业,特别是快递、旅游、餐饮、文化娱乐行业,这些行业受疫情影响比较明显。他们的景气,特别是在下半年,会得到修复。</p><p>猪周期相关的农业也一样,景气度也会得到修复。</p><p>所以今年这些行业是一条主线,通过均值回归,寻找自信的力量。</p><p><b>二是科创赛道依然是长期主旋律。</b></p><p>从短期的角度来说,特别是上半年,高估值、赛道拥挤,所以震荡分化,它们只能找预期差和性价比还可以的细分领域精细化投资,机会主要还是在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p><p>一方面有年报、1季报、中报以及10月份的3季报,有三到四期的盈利夯实基本面基础,四季度动态估值就很有吸引力。</p><p>另一方面,叠加下半年中国经济稳增长复苏的逻辑已经很清晰了,被国内外投资者所信任;叠加下半年美国政策收缩的节奏力度放缓,美股优质成长股也将迎来反弹的机会。</p><p><b>因此,下半年的行情,特别是四季度可能再次回归优质的成长股。</b></p><p><b>今年A股行情可能介于2012和2014年之间,迷你版2014年行情</b></p><p>A股大盘目前3400点左右,我们判断,没有什么大的系统风险。</p><p>今年大盘行情可能介于2012年与2014年之间,这两年的行情基本上都是螺丝壳里做道场,其中2012年是弱震荡式行情,2014年是强震荡式行情,而今年是介于两者之间。</p><p>2012年,外部有欧债危机,内部有政治风险,当时稳增长的力度大打折扣。</p><p>而2014年则不然,2014年下半年,大家对一带一路的信心,以及因为2014年下半年,中国开始大力度地推动一带一路,同时大家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激情,改革牛、杠杆牛开始起来了。</p><p>而且在2014年7月份以后,社融数据明显改善,到了四季度,基本面都在显著好转。</p><p>2012年和2014年的共同点是,出现了受益于估值体系的转换,最终价值股受益于稳增长和价值重估。</p><p>兴业策略团队提出,2022年是个迷你版的2014,比2014年要弱,但没有系统性风险,还是会有结构性行情,只是说对于结构性的行情,价值优先,价值股打基础,下半年等待成长夯实基础,再寻找长期的力量。</p><p><b>标普500的风险溢价在历史均值下方,在25%分位,而 A股的沪深300则是在历史均值附近,在这个位置出现系统风险或者大熊的概率是极低的。</b></p><p>总的来说,今年可能类似于去年,在3300-3700点位核心区间波动,向下破3300的概率相对较小。</p><p>就算有,空间也不大,<b>大概率3300点附近是A股中期的底部区域</b>。</p><p><b>今年的港股是一个价值重估的“反弹小牛市”</b></p><p>对于港股而言,今年是一个反弹小牛市,优质价值股跌深反弹带来的。</p><p>与恒指相比,今年港股更好的指数是红筹指数(HSCCI),红筹指数基本上没有民企,主要是国企、央企。</p><p>国企指数可能比恒指弱。现在这个国企指数(HSCEI),全名叫中国企业指数,它已经不再像2018年以前,都是纯国有企业了。</p><p>国企指数从2018年开始改变了编制方式,把一些民企、互联网放进去,而且互联网的占比将近40%左右。</p><p>而恒生指数里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相关企业占比差不多只有30%,也就是说70%的企业是非互联网,而70%里边,一大半都是纯价值股。</p><p>今年价值股重估行情,主要体现在优质国企央企的金融、地产,以及香港本地的金融、地产,这两块加起来占据了恒生指数半壁江山,再加上一些周期股,差不多超过了50%。</p><p>占比超过恒指50%的这些价值板块,今年反弹30%-50%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主要是基本面的一些改善,叠加估值的修复。</p><p>占比约30%的互联网公司,也不至于像去年那样接近腰斩,今年可能就是在底部区域跌深反弹,俯卧撑,它对于指数的拖累有限。</p><p>我们测算,今年恒指有希望从23,000点回升到28,000点,而这个节奏像<a href=\"https://laohu8.com/S/NKE\">耐克</a>,上半年筑底、不断反弹、夯实底部,下半年将走高。</p><p>其中四季度,美国的中期选举和中国的二十大,政治因素明朗,加上中国经济复苏,都有助于港股在今年四季度呈现一个小高潮。</p><p>2022年全年来看,它是一个技术性的反弹小牛市。</p><p>拉长时间来看,<b>未来再看三五年,港股可能会重演1997年到2002年,或者是2011年到2015年底,2016年初,大箱体震荡,并且逐步寻找基本面自信心,重塑指数主心骨。</b></p><p>未来3年,甚至5年,恒指可能在23,000-30,000点的核心区域,进行大箱体震荡。</p><p><b>港股的三个长期配置机会</b></p><p>除了刚才讲的一些今年的跌深反弹机会以外,港股有三种长期配置的机会。</p><p>第一种,港股里面一些特色的科创品种,一些先进制造业、消费电子,跟数字经济、新能源车相关的特色品种。</p><p>第二种,港股特色的大消费,能够顺应共同富裕,顺应大时代的消费+。</p><p>1)比如家电中,海外出口链条的智能家居;</p><p>2)像快递、农业这种内生景气改善的行业;</p><p>3)利润率迎来确定性拐点的行业,比如乳液、啤酒。</p><p>4)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服饰,以及体育鞋服。</p><p>5)短期政策有一定压制,具有一些不确定性,但是长期发展空间非常向好的新兴消费,比如说物管、商管、职业教育。</p><p>6)医药今年会有个大分化。先调整之后,最后大分化。</p><p><b>港股医药的机会下半年可以看一看,但上半年还是要冷静,可能有跌深反弹。但可操作性比较差,高估值、没有收入、没有盈利的这些公司,反弹之后做空可能是更适合的策略。</b></p><p><b>第三个主线,应该战略性配置优质的央企港股。</b></p><p>2021年港股的电力运营商迎来了一个价值重估,揭开了央企港股价值重估的序幕。</p><p>战略看多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p><p>第一,基本面稳定,受政策风险因素小,规范靠谱。没有什么政策的监管风险,反而因为信用评级高,一旦有些政策改革红利,它们是受益的。</p><p>第二,安全边际高,低估值,对于喜欢配置类债券资产的,我建议强烈建议大家优先配置这种优质的央企港股,因为它的分红收益率很多都在8%以上。</p><p>第三,对于港股而言,要注意做空的力量,恰恰外资机构配置央企港股占比比较低,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因为它的配比较低,做空的动能也比较弱。</p><p>第四,央企重估,所需的资金配置力量在哪里?肯定是中资为主导。</p><p>一方面,内地的保险、资金、银行、理财、信托,这些偏好于固定收益,偏好于低风险、低波动,而且注重分红的机构资金,他们愿意战略性配置这些优质的港股央企。</p><p>另一方面,中长期的角度来说,“二老”,就是<a href=\"https://laohu8.com/S/603883\">老百姓</a>和老外,继续增持中国优质资产还是方兴未艾。</p><p>最后,国企改革相关的政策红利和转型红利。关注港股央企的基本面是否发生改变,因为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p><p>新时代的国企改革,对于优质国企央企的价值重估更凸显。</p><p>1)看市场化机制有没有改变,比如像电力、铁路,看看他们的定价机制有没有发生变化;</p><p>2)看一些优质资产的注入;</p><p>3)看供给侧改革,优化行业见证格局;</p><p>4)加强党建来控制成本,把一些利润漏锁牢牢地给它限制住,同时也是所谓的节源,节源某种程度也是一种变相的开流;</p><p>5)除了节流以外,还是看开源,从开源的角度来说,中国中长期实施“双循环”战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优质央企的基本面也迎来了转型的机遇期。</p><p>包括受益于数字安全、信息安全、万物互联、5G应用的TMT领域;受益于低碳环保新能源领域;受益于先进制造相关领域。</p></body></html>\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41a3265725dba67c0660b26a189585aa","relate_stocks":{".DJI":"道琼斯",".IXIC":"NASDAQ Composite",".SPX":"S&P 500 Index"},"source_url":"","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26812691","content_text":"精彩观点:1,现在美国经济的高频数据很好,再加上它的通胀比较高,这其实是投资时钟的过热期。二季度中后期,美股对应的就是投资时钟的滞胀期。那时还是会有再杀一波的压力。美股中期底部还没有到,美国上半年政策实质性的收缩还没有开始。2,美国高通胀风险,一方面是需求端,一方面是供给端,再加上乌克兰问题的紧张,这些因素都使得今年上半年,美国的高通胀大概率具有粘性,不会明显回落。所以,市场对于3月份、5月份、6月份这几次的美联储议息会议还是保持谨慎预期。3,下半年将会看到美国通胀回落,下半年美国经济会放缓,美股年K线是下影线较长的小实体K线,这种乐观情形的概率更大。4, 1948年的6月24号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当时全球股市都陷入恐慌,因为在柏林危机的初期,资本市场都觉得第三次世界大战了,快速下跌。柏林危机对于美股当时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并不大,为什么?因为美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二战,当时不像现在,现在已经和平好久了,没有出现过大家担心的大战。看看三次柏林危机,看看古巴导弹危机就知道的,两个核大国之间不太可能有正面交锋,最多就是小打小闹,代理人战争。柏林危机的间接影响一直到9月底,为什么是间接影响?因为到1948年7月份以后,美股市场的主要矛盾又回归到了它的基本面,回归高通胀。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比如说6月份调高准备金率,9月份再调,以及8月份加息,所以6月24号柏林危机爆发到9月27号,标普500下跌了10.3%。所以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就算是高通胀以及战争阴云之下,也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中国投资者可以增强立足基本面进行价值投资的信心。5,对于中国股票而言,今年上半年是投资时钟的衰退期,而下半年是投资时钟的弱复苏,中国经济跟美国经济不同步,对应的中国货币周期和美国货币政策周期也不同步。6,低估值价值股,金融地产、周期价值等等,它们在今年的盈利至少不会比此前预期的差太多,反过来说,它的估值比较低,今年估值有可能会修复。因为A股不是系统性风险,这些价值股的估值已经反映了过度悲观的预期,反而会获得价值重估。同时2021年景气受损的行业,像一些社会服务业,特别是快递、旅游、餐饮、文化娱乐行业,这些行业受疫情影响比较明显,他们的景气,特别是在下半年,会得到修复。猪周期相关的农业也一样,景气度也会得到修复。7,今年海外美国持续加息,中国又要稳增长调结构,要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所以,在内外经济格局都有明显变化的时候,今年的科创行情会进入一个蛰伏期。从短期的角度来说,特别是上半年,高估值、赛道拥挤,所以震荡分化,它们只能找预期差和性价比还可以的细分领域,机会主要还是在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8,港股而言,今年是一个反弹小牛市,优质价值股跌深反弹带来的。与恒指相比,今年港股更好的指数是红筹指数(HSCCI),红筹指数基本上没有民企,主要是国企、央企。今年价值股重估行情,主要体现在优质国企央企的金融、地产,以及香港本地的金融、地产,再加上部分优质周期价值股。9,战略性配置优质的央企港股。以上,是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2月21日分享的最新观点。张忆东分析了美国今年的通胀、加息以及近期地缘政治的影响,复盘了冷战初期的美股历史规律——高通胀、紧缩、战争阴云之下,也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还要看企业盈利和回购。美股今年中期风险还未充分释放,对A股和港股仍有扰动,但是,中国股市对美股的震荡将逐步脱敏,应该立足中国经济、政策来把握今年的投资机会,建议防守反击。聪明投资者整理了演讲全文,分享给大家。短期加息预期强烈,中期美国无风险收益率的上行可能还没有结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于下阶段海外市场的看法、对中国经济的一些思考,以及对于 A股、美股、港股行情的判断。首先,海外的展望,就是美国的通胀、加息以及地缘政治的影响。对于美国通胀、美国加息,近期全球市场依然呈现一种比较焦虑、比较紧张的状态。美国谷歌搜索指数对于通胀这个词的搜索,现在是有谷歌指数以来的最高点。现在市场对于美联储今年加息是5~7次的预期。根据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中隐含的利率显示3月、5月、6月、9月、12月,这五个月大家的预期差不多都超过了50%,今年至少五次加息已经是市场一致预期。与此同时,拜登的支持率从去年年初刚刚上任时的60%左右,一路下到现在的40%左右。政治上的压力也让政客们支持在经济还不错的情况下压通胀,至少在上半年,美国经济还没有大的风险的情况下,加息压通胀可能是各种因素的合力。中期而言,美国无风险收益率的上行可能还没有结束,美国股市的估值调整还没有最终price in。我们在1月25号提出,美股进入到阶段性的短期底部,但是中期底部可能还没有到。上半年美国通胀具有高粘性,地缘政治风险引发全球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美国通胀、美国加息引发的中期风险还没有解除。今年1月份,美国CPI继续超过了7%,去年12月份是7%,创了过去40年的新高,1月份继续创新高。美国高通胀风险,一方面是需求端,一方面是供给端。纽约联储公布的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处于历史高位,关键是最近还没有明显的回落迹象,跟2020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相比竟然更高。从供给端的角度来说,东南亚疫情对全球汽车芯片、美国疫情对劳动力市场还是会有影响。从需求端,过去两年史无前例的美国大放水,在需求端对通胀也有一定的推波助澜,近期看到美国的房价、租金明显上涨,生活用品等商品的上涨仍比较明显。再加上乌克兰问题的紧张使得全球油价、天然气价格飙升,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另外,欧洲铜、铝等相关有色金属限产,部分原材料的产能显著跟不上需求,供应链也收缩。这些因素都使得今年上半年,美国的高通胀大概率具有粘性,不会明显回落,所以,市场对于3月份、5月份、6月份这几次的美联储议息会议还是保持谨慎预期。地缘政治的风险导致欧洲通胀风险上升,进而使得欧央行也不得不接棒转鹰派。欧美长端利率的上行风险都还没有结束。美股短期类似2018年10月底到12月初,中期底部还没有到,二季度美股投资时钟走向滞胀期美国目前通胀预期、加息预期已经很满,随便一个投资者甚至邻居阿婆都知道美国通胀高要加息,而对加息预期做反应,年初美国长端利率出现的陡升阶段已告一段落。去年年底,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4%、1.5%,上升到今年2月初的2%左右,差不多60bp。下个阶段美债长端收益率如果继续出现陡升,就要看实质性的加息节奏。如果上半年连续加息,今年2季度可能还会有一次陡升的阶段。但至少在一季度,美债收益率的陡升告一段落,对应的,短期美股在1月24号低点位置附近应该要喘息喘息。1月24号到3月初,这个阶段有点像2018年10月底到2018年12月初这个阶段,是个喘息的窗口期。2018年12月初之后,随着对于美国进一步收缩、美国经济下行的担心,美股又杀了一波。不排除美股今年二季度也是如此,随着3月份实质性的收缩以后,到了二季度,市场对美国经济开始担心,那个时候美国股市的投资时钟就会从现在的过热期走向滞胀期。现在美国经济的高频数据很好,再加上它的通胀比较高,这其实是投资时钟的过热期。二季度中后期,美股对应的就是投资时钟的滞胀期,所以,还是会有再杀一把的压力。美股中期底部还没有到,美国上半年政策实质性的收缩还没有开始。下半年出现美国通胀回落、经济放缓情形的概率较大,美股今年的低点很可能就是在二季度,全年就是一个下影线较长的小阴线我们在1月份有一个报告,就是对于美国短期底和中期底的预测。对于中期底,有两种情形分析,一种是悲观情形,一种是乐观情形。悲观情形,如果美国的通胀持续超预期,下半年通胀没有下来,甚至比上半年还高,美联储只能辣手摧花,加息加缩表可能都会超预期。这很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出现失速,甚至导致债务风险。因为美国现在330%的总债务率和120%多的政府债务率。这种悲观情况下,美股今年就是一个小熊市和大熊市之分,轻则像2018年四季度这样,全年跌20%以上,重则是一个跌幅更大的大熊市。这种情况的概率比较低。大概率是情形二,就是美国通胀在今年二季度开始缓慢回落,通胀高点在今年的一季度,二季度虽然仍在高位但开始缓慢回落,下半年看到通胀比较明显回落,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开始体现,美联储收紧的步伐将会放缓。如此,美股今年的低点很可能就是在二季度,全年就是一个下影线较长的小阴线,甚至乐观一点,如果下半年美联储不单单没有达到当前预期的收紧力度,甚至有点放松的迹象,不排除全年是一个下影线较长的小阳线。我们觉得是情形二,下半年将会看到美国通胀回落,下半年美国经济会放缓,美股年K线是下影线较长的小实体K线,这种乐观情形的概率更大。这种判断的逻辑是在哪?在通胀,我们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来看通胀。从需求角度来说,相比过去两年,2022年是财政退潮,储蓄率就会显著回落。右上方这个图,红色的那条线是美国可支配收入,蓝色那条线是美国的储蓄率(个人存款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可以看到,2020年6月份,二季度,因为疫情,它开始直升机撒钱,储蓄率最高时将近35%。到了2021年3月份,储蓄率是27%,而到了2021年12月,储蓄率已经降到了7%,降得非常快。按照这个节奏,不排除到了今年中期,储蓄率回到历史平均水平,在5%左右,这个可能性还是有的。储蓄率作为消费的缓冲垫,储蓄率转化成商品消费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今年下半年财政刺激退潮的影响会更加明显。再叠加最近的收入上涨涨不过物价上涨,美国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等等都在快速回落。到了今年下半年,美国刺激政策退潮之后,需求对于美国高通胀的驱动力将会显著放缓,再叠加高基数,2021年下半年的通胀基数已经开始偏高了。从供给端的角度来说,今年下半年,整个供应链受到疫情的影响将缓和。4月份美国奥密克戎的疫苗就要开始普及了。现在从海外的情况来看,随着疫苗的普及,致死率、重症率会减弱的。至于没有打疫苗的,仍有很大风险,如果大难不死,后面免疫力也会提升。叠加刚才讲的需求端,随着储蓄率下降到低位、坐吃山空,美国人就开始找工作了,特别是中低收入的群体,就开始要找工作,所以,美国劳动力的紧张也将缓和。美国过去近两年的直升机撒钱,助长了懒汉,一旦刺激政策退潮,有助于下半年美国劳动力市场吃紧状况缓和。总体来说,今年下半年,美国通胀会回落,但还会在历史的相对高位,CPI可能还是在3%以上,核心PCE可能在2%以上,而上半年通胀始终在五点几以上的高粘性。下半年美国加息和缩表不是系统性风险,美债收益率高点可能在二季度,在2.5%左右如果这样判断,那么,全年的加息和下半年的缩表,累计效应也就不是系统性风险。因为美联储还是按照数据、依赖于框架。如果下半年通胀压力缓和,美联储下半年就不一定在上半年3-4次加息的基础上再加2-3次,有可能只加一次。甚至更乐观一点,如果下半年美国经济下滑明显,不排除不加息,甚至要放一放鸽派的声音出来,可能还是有的。全年加125个BP,目前是一致预期的下限。如果全年只加了3-4次,比如只是上半年加了,下半年不加,那就是超预期地好了。我们可以拭目以待。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因为美国现在的债务率太高了,如果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它总归要进行财政支出、要发债,所以它不希望债务率进一步恶化、还本付息的压力过大,所以,美联储尽量不加过头,总归是希望长端利率保持在低位。到了11月初,拜登政府希望帮助民主党赢得中期选举,但按照现在的格局,不单单参议院他要输,有可能民主党长期主导的众议院都要输。所以到了下半年,一旦通胀压力回落,拜登政府对于稳增长、稳股市有更强的诉求,试图助推民主党赢得国会选举。这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加息。再看缩表,除非是下半年通胀超预期,否则,缩表跟下半年的加息一样都会比目前市场预期的柔和。现在美债资产负债表高达8.7万亿美元,如果缩得过快,对于国债收益率来说,简直会飙升,就是一个系统性风险。但是,我们看历史,2014年那一轮缩表,它是从4.5万亿美元缩到2018年底2019年初的3.7万亿美元,4年的缩表,到2018年四季度,导致美债10年期收益率升到了3.3%。所以这一次缩表,第一,肯定不太可能像上一次缩得那么慢,因为通胀压力高。第二,也不太可能缩得过快,害怕引发债务危机。下半年缩表初期,不会导致美债收益率飙升到3%以上。今年加息也好,缩表也好,我们对于美债收益率高点,还是维持去年年底的判断,就是在2%以上的空间不大,可能不会超过2.5%。我们判断,今年美债10年期收益率的高点可能在二季度,在2.5%左右。以史为鉴,1948年第一次柏林危机前后的美股复盘,就算是高通胀以及战争阴云之下,也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以史为鉴,我们对冷战初期,高通胀以及战争阴霾之下的美股做一下复盘,就是1946年到1951年那个阶段的美股复盘,当前美股的内外部环境有点相似。经济方面,二战之后,也出现过类似2020年疫情阶段的经济停滞。美国经济在二战出现战时繁荣,1938-1946年,每年的GDP复合增长率超过了13%。但是,二战结束初期,经济还没有从战时顺利转型,一下子陷入了停滞,1946年GDP增速是负的11.6%。另外,美国陷入高债务,联邦政府债务率从二战前100%不到的位置,在1946年飙升到118.9%,一直到2020年疫情的时候才打破。还有要面对高通胀。二战时美国采取价格管制,但二战以后,从1946年7月份开始,美国通胀就开始飙升。因为从1946年2月开始,美国逐步解除了价格管制,叠加供需失衡。全球很多工厂,特别是欧洲、日本的工厂,都毁于战火。美国的工厂虽然还有,但都在军工了,不是民用,所以供给端、供应链完全摧毁,需要重建。另外一块是需求,美国在战争里面发了战争财,盆满钵满,退伍军人都拿了钱,所以它的需求非常旺盛。再加上二战之后的婴儿潮,退休退伍军人回到家生孩子,一下子供需严重失衡,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46年的7月份到1948年的8月份,美国的CPI指数升了31%,而且从1946年到1949年初,月同比一直维持在8%以上,在1946年年底1947年初,CPI同比最高时差不多是20%。这段历史除了高债务、高通胀、经济的转型压力,还有战争阴霾。1946年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国际关系开始处于冷战初期。1948年的6月24号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一直到1949年的5月12号,危机才解除。第一次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第一次重大的国际危机。因为西方阵营的美、英、法为了扶持他们所占领的德国西占区,稳定战后混乱的德国经济市场以对抗苏联,所以,1948年6月在西占区实现货币改革、发行B记马克,并引入柏林西区。在这种情况下,苏联1948年6月24日全面切断了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路交通与航运的联系,让西柏林成为一个孤岛。美苏两个阵营剑拔弩张。当时全球股市都陷入恐慌,因为在柏林危机的初期,资本市场都觉得第三次世界大战了,快速下跌。柏林危机对于美股当时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并不大,跌到6月29号就开始反弹,美国就开始利用它的军事运输机,向西柏林大规模空投粮食、日用品,并且对于苏占区所需的煤炭、钢铁、电力反封锁。跟现在不一样,很多人开始担心,美国会不会下场,北约会不会帮乌克兰出头,这就是资本市场想多了,不可能的。看看三次柏林危机,看看古巴导弹危机就知道的,两个核大国之间不太可能有正面交锋,最多就是小打小闹,代理人战争,就是乌克兰和亲俄罗斯的乌克兰东部的民兵,你打我一迫击炮,我轰你两火箭弹的,大战不太可能。当然欧洲自己觉得自己好像很光荣,但事实上被人家当枪使,挺有意思的。历史能够告诉我们很多现在和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所以以史为鉴对我们还是有帮助的,帮我们理解国际形势,理解资本市场的演绎。再回到柏林危机,回到1946年到1951年代的历史,我们看到柏林危机的间接影响一直到9月底,为什么是间接影响?因为到1948年7月份以后,美股市场的主要矛盾又回归到了它的基本面,回归高通胀,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比如说6月份调高准备金率,9月份再调,以及8月份加息,所以6月24号柏林危机爆发到9月27号,标普500下跌了10.3%。所以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就算是高通胀以及战争阴云之下,也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中国投资者可以增强立足基本面进行价值投资的信心。1947-1948年的这段历史可以拿来和今年做一个类比,战争阴霾高通胀政策收缩之下,美股没有出现大熊市,因为盈利1946年开始高通胀,1947年CPI一直是在10%以上,1948年也在8%以上,面对这种高通胀,在1947年的下半年,美联储提高了短端国债利率,来压制通胀预期,但是美联储并没有放弃YCC,就是收益率曲线控制。从1947年底到1948年末,美联储通过大量购买债券,来强制执行美债长期债券利率2.5%的上限,强制压住长债利率。而且到了1949年,当美国经济再度有衰退风险的时候,美联储快速降低货币政策的利率。战争阴霾,高通胀,加上政策收缩,但是美股1947年初到1948年底不过是一个区间震荡,并没有大家担心的大熊。为什么没有?因为盈利!这段时间,标普500指数PE估值由14.3倍下降至6.6倍,如果按照这样,美股不是大熊了吗?不是,这段时间,标普500指数下跌0.7%,因为,除了估值还要看盈利。从盈利的角度来说,同期美国标普500指数EPS还是显著上升,标普500的EPS上升到了113.8%。因为刚开始美国放开了价格管制,签署了关贸总协定,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所以美国的这些指数权重股,特别是价值股,它的盈利显著改善。在这种情况下,估值下行,但盈利还是有支撑。除了利率上行的压力之外,当时美股的估值下行,有一个是盈利改善引发的。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无风险收益率是上行的,但盈利是改善的,使得美股区间震荡。这段历史可以拿来和今年做一个类比。如果美股今年不是个大熊,可能是下影线较长的小阴线、震荡市,它需要有一个基本面的支撑。今年美国的基本面还是有亮点的,包括它的基建,疫苗的普及和治疗的特效药带来美国的社交型服务、消费的复苏,还是能够对于经济有所支撑。还有美国未来5年的科技发展规划,包括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清洁能源为代表的,还是能够带来一个结构性亮点。支撑美股的除了内生式企业盈利,还有美股的回购这是对于海外市场的判断。总结下来就三点:第一,美国的无风险收益率有望在二季度见到年内高点,从而带来风险资产的周期低点;第二,美国的通胀有望在下半年回落;第三,以史为鉴,高通胀下,不是必然会出现大熊市,关键还是要看企业盈利。从企业盈利的角度来说,支撑美股的除了内生式企业盈利这个动能外,还有一个buyback的问题,就是美股的回购,相当于股份少了,EPS多了,美股回购的力度不容忽视。经历了过去两年的业绩高光之后,如今标普500成分公司的自由现金流TTM在过去4个季度处于历史的最高值,现在美股标普500预期也下来了,下来反而安全。所以美股如果下半年能够有所回升,应该不是大熊市而是震荡市,核心变量还是基本面。以上是关于美国的内容。一季度是政策宽松的窗口期,全年稳增长和调结构结合,中国资产的投资时钟2022年将从上半年的衰退期走向下半年的复苏期第二部分聊一下对于中国宏观基本面趋势的判断,我更多从策略的角度跟大家来分享。我并不关心宏观数据究竟是多少,我更加关注的是投资时钟。我们判断,美国的投资时钟今年一季度是过热,美股的二季度是滞胀,而四季度有可能是衰退。对于中国股票而言,今年上半年是投资时钟的衰退期,而下半年是投资时钟的弱复苏。中国经济跟美国经济不同步,对应的中国货币周期和美国货币政策周期也不同步。之所以,上半年处于投资时钟的衰退期,总体来说,今年的上半年受到房地产的拖累,消费也很难有惊喜。到二季度之后,出口对于GDP的贡献可能也开始弱化。所以,稳字当头的政策导向下,要稳还是要靠基建,包括老基建、保障房、广义新基建。除了做加法以外,此前做减法可能也会有些分化,比如,房地产行业,虽然还是会坚持房住不炒战略,但是对于房地产的限制可能会“因城施策“边际改善。事实上,过去2个月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宽松的)政策,包括房地产的并购贷款的鼓励、房贷利率松动。一季度是中国近一年内政策明显宽松的窗口区。一季度是宽货币、宽信用,是双宽,不排除还有一次降准,也不排除还有降息的可能性,这些都可能发生在一季度。所以一季度利率的上行压力并不大,甚至有可能还会下行。但是,随着美国3月中旬可能会加息,到了二季度,随着美国可能连续加息3次,二季度中国的政策宽松较第一季度应该会放缓,甚至不排除有些政策会进入观察区。另外,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总定位,今年全年中国还是以宽货币、结构宽信用为主。到了二季度以后,宽信用的效果开始体现,到了下半年随着经济企稳,经济复苏的逻辑被验证,稳增长将更多会体现出结构性宽信用,下半年利率可能会温和向上走。基于投资时钟的判断,3月中旬之前中国股票行情可能侧重宽货币、顺周期,而到了二季度,就要看阿尔法,要看业绩、基本面改善,而这就要以中观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分析了。放眼全年,结构性的宽信用更多会体现在短期稳增长、长期调结构的几个方向,包括:1.能源革命;2.万物智联、数字经济相关的新基建;3.自主可控、专精特新相关,不被别人卡脖子的领域,特别是军工、半导体、新材料等制造业的方向;4.保障房、农业现代化、智慧城市为代表的新型城镇化,以及区域协调发展。其中第四个方向,特别是保障房、新基建,可能会在上半年重点发力。今年的科创行情可能类似2004-2005年“五朵金花行情”的蛰伏期拉长来看,我从2019年就一直说,现在这是一轮“朱格拉周期”(朱格拉周期是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的一种为期1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类比2002年到2010年那个阶段,当时的朱格拉周期是怎么样的?是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全球化的周期。这种周期更像是美国八九十年代的,是一种科技驱动的、结构性的朱格拉周期,而不是从一个小经济体到一个大经济体的总量扩张的周期。但是,朱格拉周期是基本面大趋势,对应的,行情不是一根直线地涨。比如说2002年到2010年朱格拉周期的“五朵金花”行情,从2002底到2004年4月份很精彩。但是,从2004年4月份到2005年下半年长达一年半,“五朵金花”处于调整、震荡,特别是2004年受宏观调控影响,钢铁、有色等都遭受重创。之所以调整,短期的基本面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低于预期,也受股市自身调整的拖累、叠加。在2003年上涨的时候,把预期打得比较满,一旦宏观调控,回撤也比较多。但是到了2006年、2007年,当行情再度起来,五朵金花好行情再次焕发了行情的生命力,甚至上涨幅度超过了2002年到2004年初的第一阶段。现在这一轮的科创行情也走了大概两年半以上,从2019年到2020年、2021年,剔除中间的疫情,差不多走了将近两年,相关板块很拥挤。大家对于科技驱动、研究驱动制造业升级的长逻辑还是有信心的,但问题就是低碳科技、万物智联、半导体、军工、生命科技过去两年的预期打得太满,估值贵,一旦下跌,对于相关公司或细分行业的信仰开始动摇。今年海外美国持续加息,中国又要稳增长调结构,要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所以,在内外经济格局都有明显变化的时候,今年的科创行情会进入一个蛰伏期。后面随着估值的消化以及基本面改善,拉长来看,比如说到2023年-2024年,这些科创成长领域还能够寻找到符合长逻辑的阿尔法公司的。找寻自信的力量,美股崩,对中国股市造成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很低最后,我给大家汇报一下对行情的展望。去年11月中旬,我们开策略会,我讲要《找寻自信的力量》。当时我说,今年国内、外部的不确定性,将会使得投资者失去信心。今年年初以来,特别是A股,的确开始动摇过去两年的投资信仰了。现在就需要寻找新的自信的力量。寻找力量就要解除迷局。现在中国投资者不自信,有的人觉得美股要崩,可能会“殃及池鱼”,对中国股市造成冲击。我们觉得这个概率很低,我们还是认为今年的美股是震荡市,可以有“跌出来的机会”,虽然中期低点还没有到,但是美股全年不是大熊,而是下引线较长的小实体K线。二季度美股调整,中国股市可能会有“假摔”影响。当美股风险释放,比如说美债收益率可能会上升到2.5%,对应的美股“杀估值”,应该会出现中期低点。影响估值有两个因素,一是风险溢价,二是贴现率。现在标普500的预测市盈率是20倍,纳斯达克是28倍。20倍的动态市盈率看上去是高于1990年以来75%分位,还是在历史的高位,但是我们要注意无风险收益率。90年代,美国的无风险收益率全都是在5%以上,甚至在00年代,美国的10年国债收益率也经常是在3%以上。而现在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只有2%,就算二季度上升到2.5%,对应就是30倍左右市盈率,是合理的。考虑到风险溢价的波动,美股动态市盈率回到15-18倍,美股到那个位置会有较强的支撑,不至于发生系统风险。很多人说,从19倍降到十五六倍还是会有差别,但我们也不要忘记,还要看后面几个季度的盈利。美国上半年的经济还算可以,总体来说,权重股盈利还可以、回购的能力很强。美国现在“杀估值”的风险可能在于风险溢价比较低,风险溢价现在是在历史估值的下轨区域,在过去近10年的1/4的分位数,还没到过去十年的中位数。反过来说,2015年或者2018年,见中期底部的时候,风险溢价至少都会回升到75%的分位。到了今年中期,标普500风险溢价到了过去十年中位数的附近,那时候才是比较踏实的。总之,上半年,美股可能还是需要消化估值,海外风险整体对于A股和港股还是一个扰动,将逐渐脱敏,下半年,随着美国政策环境的改善,美股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反而相对正面。今年A股大盘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两条主线:2021年受损行业的价值重估和优质的成长股分化对于A股而言,我倾向于螺蛳壳里做道场,大盘指数跟去年差不多,去年是3300~3700点窄幅波动。今年对于沪深300和上证综指来说,仍是震荡市,估值中枢可能会略有提升,基本面略有下降。所以,大盘指数也不是大年,但是,也不是大熊市。今年主要有两条主线。一是2021年受损行业的价值重估。低估值价值股,金融地产、周期价值等等,它们在今年的盈利至少不会比此前预期的差太多。反过来说,它的估值比较低,今年估值有可能会修复。因为A股不是系统性风险,这些价值股的估值已经反映了过度悲观的预期,反而会获得价值重估。同时2021年景气受损的行业,像一些社会服务业,特别是快递、旅游、餐饮、文化娱乐行业,这些行业受疫情影响比较明显。他们的景气,特别是在下半年,会得到修复。猪周期相关的农业也一样,景气度也会得到修复。所以今年这些行业是一条主线,通过均值回归,寻找自信的力量。二是科创赛道依然是长期主旋律。从短期的角度来说,特别是上半年,高估值、赛道拥挤,所以震荡分化,它们只能找预期差和性价比还可以的细分领域精细化投资,机会主要还是在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一方面有年报、1季报、中报以及10月份的3季报,有三到四期的盈利夯实基本面基础,四季度动态估值就很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叠加下半年中国经济稳增长复苏的逻辑已经很清晰了,被国内外投资者所信任;叠加下半年美国政策收缩的节奏力度放缓,美股优质成长股也将迎来反弹的机会。因此,下半年的行情,特别是四季度可能再次回归优质的成长股。今年A股行情可能介于2012和2014年之间,迷你版2014年行情A股大盘目前3400点左右,我们判断,没有什么大的系统风险。今年大盘行情可能介于2012年与2014年之间,这两年的行情基本上都是螺丝壳里做道场,其中2012年是弱震荡式行情,2014年是强震荡式行情,而今年是介于两者之间。2012年,外部有欧债危机,内部有政治风险,当时稳增长的力度大打折扣。而2014年则不然,2014年下半年,大家对一带一路的信心,以及因为2014年下半年,中国开始大力度地推动一带一路,同时大家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激情,改革牛、杠杆牛开始起来了。而且在2014年7月份以后,社融数据明显改善,到了四季度,基本面都在显著好转。2012年和2014年的共同点是,出现了受益于估值体系的转换,最终价值股受益于稳增长和价值重估。兴业策略团队提出,2022年是个迷你版的2014,比2014年要弱,但没有系统性风险,还是会有结构性行情,只是说对于结构性的行情,价值优先,价值股打基础,下半年等待成长夯实基础,再寻找长期的力量。标普500的风险溢价在历史均值下方,在25%分位,而 A股的沪深300则是在历史均值附近,在这个位置出现系统风险或者大熊的概率是极低的。总的来说,今年可能类似于去年,在3300-3700点位核心区间波动,向下破3300的概率相对较小。就算有,空间也不大,大概率3300点附近是A股中期的底部区域。今年的港股是一个价值重估的“反弹小牛市”对于港股而言,今年是一个反弹小牛市,优质价值股跌深反弹带来的。与恒指相比,今年港股更好的指数是红筹指数(HSCCI),红筹指数基本上没有民企,主要是国企、央企。国企指数可能比恒指弱。现在这个国企指数(HSCEI),全名叫中国企业指数,它已经不再像2018年以前,都是纯国有企业了。国企指数从2018年开始改变了编制方式,把一些民企、互联网放进去,而且互联网的占比将近40%左右。而恒生指数里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相关企业占比差不多只有30%,也就是说70%的企业是非互联网,而70%里边,一大半都是纯价值股。今年价值股重估行情,主要体现在优质国企央企的金融、地产,以及香港本地的金融、地产,这两块加起来占据了恒生指数半壁江山,再加上一些周期股,差不多超过了50%。占比超过恒指50%的这些价值板块,今年反弹30%-50%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主要是基本面的一些改善,叠加估值的修复。占比约30%的互联网公司,也不至于像去年那样接近腰斩,今年可能就是在底部区域跌深反弹,俯卧撑,它对于指数的拖累有限。我们测算,今年恒指有希望从23,000点回升到28,000点,而这个节奏像耐克,上半年筑底、不断反弹、夯实底部,下半年将走高。其中四季度,美国的中期选举和中国的二十大,政治因素明朗,加上中国经济复苏,都有助于港股在今年四季度呈现一个小高潮。2022年全年来看,它是一个技术性的反弹小牛市。拉长时间来看,未来再看三五年,港股可能会重演1997年到2002年,或者是2011年到2015年底,2016年初,大箱体震荡,并且逐步寻找基本面自信心,重塑指数主心骨。未来3年,甚至5年,恒指可能在23,000-30,000点的核心区域,进行大箱体震荡。港股的三个长期配置机会除了刚才讲的一些今年的跌深反弹机会以外,港股有三种长期配置的机会。第一种,港股里面一些特色的科创品种,一些先进制造业、消费电子,跟数字经济、新能源车相关的特色品种。第二种,港股特色的大消费,能够顺应共同富裕,顺应大时代的消费+。1)比如家电中,海外出口链条的智能家居;2)像快递、农业这种内生景气改善的行业;3)利润率迎来确定性拐点的行业,比如乳液、啤酒。4)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服饰,以及体育鞋服。5)短期政策有一定压制,具有一些不确定性,但是长期发展空间非常向好的新兴消费,比如说物管、商管、职业教育。6)医药今年会有个大分化。先调整之后,最后大分化。港股医药的机会下半年可以看一看,但上半年还是要冷静,可能有跌深反弹。但可操作性比较差,高估值、没有收入、没有盈利的这些公司,反弹之后做空可能是更适合的策略。第三个主线,应该战略性配置优质的央企港股。2021年港股的电力运营商迎来了一个价值重估,揭开了央企港股价值重估的序幕。战略看多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基本面稳定,受政策风险因素小,规范靠谱。没有什么政策的监管风险,反而因为信用评级高,一旦有些政策改革红利,它们是受益的。第二,安全边际高,低估值,对于喜欢配置类债券资产的,我建议强烈建议大家优先配置这种优质的央企港股,因为它的分红收益率很多都在8%以上。第三,对于港股而言,要注意做空的力量,恰恰外资机构配置央企港股占比比较低,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因为它的配比较低,做空的动能也比较弱。第四,央企重估,所需的资金配置力量在哪里?肯定是中资为主导。一方面,内地的保险、资金、银行、理财、信托,这些偏好于固定收益,偏好于低风险、低波动,而且注重分红的机构资金,他们愿意战略性配置这些优质的港股央企。另一方面,中长期的角度来说,“二老”,就是老百姓和老外,继续增持中国优质资产还是方兴未艾。最后,国企改革相关的政策红利和转型红利。关注港股央企的基本面是否发生改变,因为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新时代的国企改革,对于优质国企央企的价值重估更凸显。1)看市场化机制有没有改变,比如像电力、铁路,看看他们的定价机制有没有发生变化;2)看一些优质资产的注入;3)看供给侧改革,优化行业见证格局;4)加强党建来控制成本,把一些利润漏锁牢牢地给它限制住,同时也是所谓的节源,节源某种程度也是一种变相的开流;5)除了节流以外,还是看开源,从开源的角度来说,中国中长期实施“双循环”战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优质央企的基本面也迎来了转型的机遇期。包括受益于数字安全、信息安全、万物互联、5G应用的TMT领域;受益于低碳环保新能源领域;受益于先进制造相关领域。","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46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30469117,"gmtCreate":1643021755731,"gmtModify":1643023543756,"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573827489720","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唱空无罪","listText":"唱空无罪","text":"唱空无罪","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30469117","repostId":"2205205160","repostType":2,"repost":{"id":"2205205160","kind":"news","pubTimestamp":1642988189,"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2205205160?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2-01-24 09:36","market":"us","language":"zh","title":"美股技术性破位,泡沫正在破灭?","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2205205160","media":"第一财经","summary":" 这次新兴市场表现能否优于美股? 2022年开年,面临着4次加息叠加三季度量化紧缩的预期,长牛11年不倒的美股似乎开始动摇了。 标普500指数自高位下跌8%,纳斯达克100指数正式进入修正区间,目前已自历史高点下跌10%。 价值投资掌门人之一杰里米·格兰瑟姆称“美股泡沫正在破灭”,美股主要股指将腰斩。 尽管目前很少有人会做出“美股腰斩”的大胆判断,但回调大概率仍将在一季度持续。","content":"<div>\n<p>这次新兴市场表现能否优于美股?2022年开年,面临着4次加息叠加三季度量化紧缩(QT)的预期,长牛11年不倒的美股似乎开始动摇了。标普500指数自高位下跌8%,纳斯达克100指数正式进入修正区间,目前已自历史高点下跌10%。过去十年的低通胀和更加耐心的美联储成了市场“逢跌买入”的底气,但这一策略开始受到质疑,因为这一次美联储正受到高通胀的“挟持”,而失业率又已跌至低位,可谓想要鸽派也找不到正当理由...</p>\n\n<a href=\"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2022-01-23/doc-ikyamrmz6984852.shtml\">Web Link</a>\n\n</div>\n","source":"sina","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美股技术性破位,泡沫正在破灭?</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美股技术性破位,泡沫正在破灭?\n</h2>\n\n<h4 class=\"meta\">\n\n\n2022-01-24 09:36 北京时间 <a href=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2022-01-23/doc-ikyamrmz6984852.shtml><strong>第一财经</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这次新兴市场表现能否优于美股?2022年开年,面临着4次加息叠加三季度量化紧缩(QT)的预期,长牛11年不倒的美股似乎开始动摇了。标普500指数自高位下跌8%,纳斯达克100指数正式进入修正区间,目前已自历史高点下跌10%。过去十年的低通胀和更加耐心的美联储成了市场“逢跌买入”的底气,但这一策略开始受到质疑,因为这一次美联储正受到高通胀的“挟持”,而失业率又已跌至低位,可谓想要鸽派也找不到正当理由...</p>\n\n<a href=\"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2022-01-23/doc-ikyamrmz6984852.shtml\">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9fa7c522340c9f1e78e78f0c1543440e","relate_stocks":{".IXIC":"NASDAQ Composite",".SPX":"S&P 500 Index","SPY":"标普500ETF","BK4534":"瑞士信贷持仓","QNETCN":"纳斯达克中美互联网老虎指数","BK4533":"AQR资本管理(全球第二大对冲基金)","TQQQ":"纳指三倍做多ETF","BK4559":"巴菲特持仓","QQQ":"纳指100ETF","BK4550":"红杉资本持仓","BK4552":"Archegos爆仓风波概念","BK4561":"索罗斯持仓","03086":"华夏纳指","TTTN":"老虎中美互联网巨头ETF","BK4504":"桥水持仓","NDX":"纳斯达克100指数","BK4127":"投资银行业与经纪业","GS":"高盛",".DJI":"道琼斯","SQQQ":"纳指三倍做空ETF"},"source_url":"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2022-01-23/doc-ikyamrmz6984852.shtml","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b0d1b7e8843deea78cc308b15114de44","article_id":"2205205160","content_text":"这次新兴市场表现能否优于美股?2022年开年,面临着4次加息叠加三季度量化紧缩(QT)的预期,长牛11年不倒的美股似乎开始动摇了。标普500指数自高位下跌8%,纳斯达克100指数正式进入修正区间,目前已自历史高点下跌10%。过去十年的低通胀和更加耐心的美联储成了市场“逢跌买入”的底气,但这一策略开始受到质疑,因为这一次美联储正受到高通胀的“挟持”,而失业率又已跌至低位,可谓想要鸽派也找不到正当理由。价值投资掌门人之一杰里米·格兰瑟姆(Jeremy Grantham)称“美股泡沫正在破灭”,美股主要股指将腰斩。他曾完美地预测过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的次贷危机。高估值、盈利不确定的成长股最容易在当前的环境下遭遇暴击,一直倡导价值成长投资的“木头姐”的基金从高点回撤了一大半,她旗下的新兴互联网基金管理规模更是下降了超70%。多位华尔街大行交易主管、交易员对记者表示,在高通胀、低失业率的背景下,预计这次紧缩会非常快。资深美股交易员、清溪资产合伙人司徒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科技股已经正式破位,纳斯达克指数怎么样也要去碰一下200周均线。目前令人担心的是对冲基金杠杆都普遍很高,市场下挫导致的解杠杆可能进一步冲击市场。”尽管目前很少有人会做出“美股腰斩”的大胆判断,但回调大概率仍将在一季度持续。交银国际研究部主管洪灏则认为,除了加息、美债收益率飙升等原因,美股盈利周期见顶并开始回落,这是股指必然承压的根本理由,“这个盈利周期,也是在2018年9月预测当时纳指见顶的因子。”美联储将快速紧缩“一看到美联储2021年12月会议纪要提到了‘缩表’,我马上就砍掉了部分美股仓位,在7%的通胀下,估计这次紧缩会比上次快很多,6~7月可能就会开始量化紧缩(QT)。”纽约某投行资深主管冯磊(Mitch)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时表示,政策制定者仍在讨论缩表的方式,并称,有时可能需要两次、三次或四次政策会议才能做出决定。 据记者了解,目前华尔街主流投行已经将2022年的加息预期调至4次,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最为鹰派的高盛已将缩表预期从12月提前至7月。 “我们对标普500指数的年底基本目标为4400点,对应市盈率18倍(目前约21倍),而市场的普遍预测中值高达约4800~4900点。”摩根士丹利美股首席策略师威尔逊(Michael Wilson)近期表示。此前的乐观态度也意味着目前情绪突变后市场可能遭遇的回调压力之大。截至上周五收盘,标普500指数报4397.93,而前一周收盘则是4662.85点,再早前标普500指数更是一度触及4818.62点的历史高点。显然,随着鲍威尔“大变脸”,对美股无比乐观的交易员已改变立场,并开始备战极为动荡的2022年。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一批基金经理可能都未曾经历过熊市,甚至没想过通胀还能有“飞”起的一天。“而且QT也不会等到加息结束后才启动,预计6月后就会开始紧缩,‘加息+缩表’的组合对市场的冲击将是巨大的。”冯磊称,“现在劳动力市场非常景气,人手紧缺而导致薪资攀升,同时供应链瓶颈导致通胀居高难下。在这两大挑战下,美联储加息过程将会非常快。”2021年,多数机构认为2023年才会启动加息,美联储自身也这么认为,如今,紧缩预期已发生巨变。随着失业率来到4%以下(3.9%),薪资增速不断攀升,美联储的重点已从稳就业转到了抗通胀上。1月12日公布CPI同比上涨7%,这是美国1982年以来最大的年度涨幅。因此,QE时代已经过去,QT时代快来了。从去年11月开始,美联储宣布Taper,即削减每月购债规模,从1200亿美元降至900亿美元;12月开始,美联储宣布Taper翻倍,即进一步降至600亿美元。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数据不难看出,美联储在1月前两周的QE量约325亿美元,差不多就是以月均600亿美元的速度缩减购债量,按照这种速度,确实可以在3月底结束QE。值得注意的是,1月的前两周已经基本上停止了M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QE操作,将购债额度留给国债,而这已开始导致美国的房贷价格上升。房地美上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0年期固定利率贷款的平均利率为3.45%,较一周前的3.22%继续攀升,为连续第三周上升,创下2020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1月19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升至1.9%。美股技术性破位加息往往不会过度影响美股走势,但QT的冲击历来是巨大的。“上一轮缩表发生在2017年10月,距离2015年12月正式加息后约2年时间,这次最多间隔4~6个月,紧缩速度和力度都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冯磊表示,参考1994年,美联储激进加息,从1994年2月4日至1995年2月1日,基准利率从3.25%提升至6%,加息幅度为275个基点。当年标普500年内跌幅达8%~9%。他称,2017年10月启动缩表后,2018年前三个季度美债利率上行,美股同样走高,这主要因为当时盈利基本面在2017年底通过的特朗普税改推动下持续上行,抵御了货币收紧的压力,但2018年四季度,增长见顶、市场大跌,年内最大回撤近15%。“若取平均值,预计2022年美股可能出现10%左右的回撤,也不排除20%的可能。同时发生且利率是0、资产负债表从8.75万亿美元的高位开始缩小,这都是前所未见的。”伴随着QT预期,对利率、流动性变化最为敏感的纳斯达克100指数正式进入修正区间,目前已自历史高点下跌10%。现在的问题是,空头能否带动纳指下破15000。司徒捷对记者表示,纳斯达克100指数自疫情暴发以来首度有效下破100日均线,后续很有可能要去触碰一下200日均线。嘉盛集团全球研究主管韦勒告诉记者:“纳指上周收盘价位下方还有200日均线和15000关口水平,股指不会即刻推低的概率也因此升温,而且美债实际收益率涨势(推低科技股的关键驱动)近日暂歇。此外,尽管纳指上周五推低,其波动率(VIX)反而在小幅下行。”韦勒表示,这个科技股密集型股指过去10年平均年回报率为22.5%,涵盖范围更广的标普500指数的平均年回报率仅14.7%。纳斯达克100指数多头对这样大步向前的行情也许慢慢习以为常、丧失了警惕,看到2022年初7%的暴跌才会大惊失色。“该股指技术面仍处于长期上涨趋势中,交易者过去但凡尝试挑战这样的趋势都迅速落败。话虽如此,纳指这次的下跌正值特别微妙的时刻。毕竟,在其市值中占比高达45%的科技股将在接下来两周里密集发布财报。”他表示,盈利将是未来的关键,需要关注财报表现,尤其是几大权重股:微软、特斯拉、苹果、亚马逊、谷歌、Meta Platforms(脸书网)。无论如何,交易员普遍认为,纳指的前景将在两周后变得清晰。如果投资者对上述巨头的财报做出积极回应,帮助纳指守住落在15000区域的200日均线,则可能巩固其长期上涨趋势。但若业绩或指引显露颓势,再得到下破15000的佐证,股指今年的开局可能成为十多年里最低迷的一次。新兴市场能否反超?在过去三个加息周期中的两个周期中,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表现都好于标普500指数。今年以来,美股表现落后于MSCI新兴市场指数8%。这次新兴市场表现能否优于美股?渣打全球首席策略师罗伯逊告诉记者,资金流动数据显示,投资者一直在寻求利用新兴市场估值大幅折让的机会,到2021年底,新兴市场的估值较标普500折让了45%。而相比起不断回撤的美股,新兴市场股票目前已连续5周获得资金流入,其中ETF产品占了大部分资金流入,资金进一步向中国倾斜。“我们不想夸大对美股的悲观情绪——毕竟,标普500和纳指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修正幅度分别为8%和12%,而VIX波动率指数只攀升到25.5%,这些走势并不意味着美股将出现全面熊市,而且美国经济扩张周期仍在持续。”但罗伯逊也表示,一些早期证据表明,变化正在逐步发生。例如,以科技股为主的非必需消费品板块的表现落后于必需品板块约8%,与标普500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之间的表现差距类似。IT板块落后于能源板块的幅度高达25%。从全球来看,巴西和港股今年迄今上涨了4%~5%,而标普500指数则下跌了6%。这种轮动若持续,可能美元将继续表现不佳。根据通联数据Datayes,尽管A股持续回调,但上周北向资金净流入291.97亿元,似乎外资显示出逆势抄底的迹象。根据记者对多家国际大型资管机构的采访,相对于美股更低的估值是外资对A股更为乐观的理由,其乐观程度远超更关注经济下行压力的境内投资者。各界预计,随着政策支持不断传导,二季度后,A股市场有望企稳。上投摩根副总经理兼投资副总监孙芳对记者表示,从流动性来看,2022年的政策环境会更为友好。首先是在持续成长的板块中寻找基本面优质的机会,选择投资标的最终落实到的还是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情况。例如,新能源、光伏行业的产业链依然状况良好,又如储能、军工等成长类行业的最终走势,都和盈利息息相关。哪些板块的成长性更高,其表现就更有相对优势。","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36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99973857,"gmtCreate":1639744050468,"gmtModify":1639744409253,"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573827489720","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众所周知,华尔街见闻是有目的性持续唱空A股","listText":"众所周知,华尔街见闻是有目的性持续唱空A股","text":"众所周知,华尔街见闻是有目的性持续唱空A股","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99973857","repostId":"2192922811","repostType":2,"repost":{"id":"2192922811","kind":"highlight","pubTimestamp":1639734298,"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2192922811?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1-12-17 17:44","market":"us","language":"zh","title":"美联储加速紧缩 ,美股明年一季度要崩?","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2192922811","media":"华尔街见闻","summary":"随着美联储进一步转鹰,经济学家们对未来市场状况表现担忧。\n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们远不如高盛乐观,直到上周晚些时候,还预计美联储将按兵不动,不会在2022年加息。\n但情况在上周末发生变化,大摩罕见地“认","content":"<p>随着美联储进一步转鹰,经济学家们对未来市场状况表现担忧。</p>\n<p><a href=\"https://laohu8.com/S/MS\">摩根士丹利</a>的经济学家们远不如<a href=\"https://laohu8.com/S/GS\">高盛</a>乐观,直到上周晚些时候,还预计美联储将按兵不动,不会在2022年加息。</p>\n<p>但情况在上周末发生变化,大摩罕见地“认错”,并预计2022年将有两次加息。虽然本周美联储FOMC会议仍并未确定加息路线,但多数官员仍预计明年会加息三次。</p>\n<p>摩根士丹利首席市场经济学家Michael Wilson对于美联储激进的缩减计划持看跌态度,他预计标准普尔指数2022年将收于4400点,比当前水平低约5%。在其最新的战略展望文章中,Wilson警告称:</p>\n<blockquote>\n <b>“美联储转向更激进的缩减计划,将给资产价格带来超出大多数人预料的风险。”</b>\n</blockquote>\n<p>这位摩根士丹利策略师认为,此次Taper与2014年有所不同,原因有三:</p>\n<ol>\n <li>美联储此次退出量化宽松的速度要快得多:在2014年,美联储用了10个月的时间才缩减其量化宽松计划。这一次将在四个半月内完成,快了一倍;</li>\n <li>今天的资产价格要高得多,并且不仅仅是某个板块或个股,而是大部分,使得更容易受到流动性迅速减少的影响;</li>\n <li>当下的经济增长正在减速而不是加速,但2013-2014年间增长还在加速,<b>“这才是真正区分赢家和输家的关键所在”。</b></li>\n</ol>\n<p>因此,<b>如果美联储逐步缩减并且很快开始加息,其结果将是经济衰退和市场崩盘</b>。</p>\n<p>金融博客网站ZeroHedge直言:</p>\n<blockquote>\n “鲍威尔在通胀见顶、全球经济正滑向快速放缓之际仓促扼杀通胀,他即将引发市场的噩梦。过去一年他曾认为通胀是暂时的,直到两周前他才承认了自己的判断错误。”\n</blockquote>\n<h2>三种情况</h2>\n<p>在Wilson发布于11月的展望中,未来一年的美国市场,将要面对的是比正常情况下更大的经济和政策的不确定性,这也是美国股市在未来3到6个月走低的主要因素之一。</p>\n<p>在这种不确定之下,有三种不同的情况,<b>但随着本周FOMC落幕,美联储的表态已经决定了第三种情况的发生。</b></p>\n<p><b>1.经济适度增长,通胀降低(金发姑娘经济)</b></p>\n<p>这是在11月中旬,奥密克戎疫情还未爆发时许多人的观点。这种情况下,明年第一季度供应链修复,供给增加,企业过剩需求得以满足。</p>\n<p>通胀回落至2-3%,这使得美联储可以逐步缩减购债规模(Taper),并可能在2022年加息1-2次。多数人认为经济和市场能够承受这种适度的紧缩。</p>\n<p>在这种情况下,收益增长稳健,利率表现良好,股票估值仍处于高位(远期每股收益增长20-21倍)。标普500指数将在未来一年里上涨5-10%,大约到达5000点,这是属于牛市的情况。</p>\n<p><b>2.供给增加,但需求减少</b></p>\n<p>在这种情况下,供应确实有所改善,但要满足许多商品不可持续的需求、和对于那些对高价格变得更加谨慎的消费者来说已经太晚。</p>\n<p>需求减少,高价格便会导致折扣,并对商品经济的许多领域产生一丝通缩的迹象。虽然服务业的表现会改善并保持增长,但商品生产企业却受到了影响,因为它们在可支配消费品中占了更大的比例。</p>\n<p>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可能会决定放弃更激进的紧缩政策。但利率下降也不足以抵消对利润率和盈利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最终会令人失望。股票的风险溢价飙升,市盈率跌幅超出了基本假设,这是属于熊市的情况。</p>\n<p><b>3.通胀依旧居高不下,美联储反应更为激进(真正发生的情况)</b></p>\n<p>通胀将被证明更具有黏性,因为供应链和劳动力短缺在短期内仍难以解决。美联储被迫加快Taper,甚至以比投资者预期更激进的方式加息。</p>\n<p>在这种情况下,明年的利率将继续上升至2-2.5%。</p>\n<p>与此同时,经营杠杆开始下降,因为成本与收入的增长将更加一致,利润率的上行空间有限。随着估值下降,市盈率最终按照传统的中期周期变换正常化,这将使得短期内的变化区间变窄。</p>\n<p>虽然对于市盈率下降的多少仍存在争议,摩根士丹利认为,到2022年底,18倍的市盈率较为正确。再加上10%的收入增长,将使得标普500较当前点位略有下降。</p>\n<h2>资产价格迎来风险</h2>\n<p>在美联储看来,<b>稳定物价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充分就业</b>,这意味着通货膨胀已成为政策围绕的中心。</p>\n<p>事实确实如此,美联储本周FOMC上宣布将在3月中旬结束购债。摩根士丹利认为,这将对资产价格产生影响。</p>\n<p>大摩的基本假设是,美国经济能应对量化宽松政策的结束,甚至是明年的一些加息。而最大的风险一直是投资者对股市、房地产以及其他资产的杠杆程度。如果资产市场的修正力度更大,可能会对经济产生比正常情况下更大的影响。</p>\n<p>当仅仅考虑股市时,很容易看到消费者净值急剧增加,因为其中许多关键资产在过去18个月里不可避免地增值。</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c3d65e9ba27c5b0b176b19ad8b1a624e\" tg-width=\"1230\" tg-height=\"413\"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如果价格保持高位,对于需求来说是件好事,但这也极大地增加了反向情况下痛苦的可能性:<b>如果紧缩导致资产价格大幅缩水,那么它也将迅速使得经济变得紧缩。</b></p>\n<p><b>摩根士丹利认为:“未来3-4个月内,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带来的风险最大。”</b></p>\n<h2>山雨欲来风满楼</h2>\n<p>美银通过追踪股债收益率曲线发现,<b>随着美联储进一步转鹰,明年一季度出现风险回避事件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大。</b></p>\n<p>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奥密克戎出现的七天中下跌至1.34%,随后在鲍威尔鹰派发言之后反弹。</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aab6bd96867fb77e826327d652b8230\" tg-width=\"804\" tg-height=\"60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相应地,12月初,“衰退曲线”2y10y利差下降25个基点,自3月31日达到峰值以来,该利差已从158降至80个基点,降幅为78个基点。美联储没有采取任何紧缩措施,资产负债表仍在扩张,联邦基金利率处于零区间。</p>\n<p><b>2y10y曲线进入负区间通常被视为衰退即将到来的信号,而现在距离这个节点仅差80个基点。</b></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659de93389c99b8c09112fcd4152aa9\" tg-width=\"811\" tg-height=\"638\"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对比2y10y利差曲线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曲线,可以看到2021年是首个收益率曲线趋平,但美联储仍在扩表的时期。之前的2011-2012年和2014-2016年,只是在Taper接近尾声时才出现小幅趋平。</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53f494e738f3b0c5a62fb3f6357790a\" tg-width=\"744\" tg-height=\"560\"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而过往的三个加息周期中,大多数收益率曲线趋平发生在加息开始之后。而本周期尚未出现任何加息,但曲线距离反转只有80个基点。<b>在不引起利差曲线转负的情况下,留给美联储加息的空间已经不多。</b></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55033ac3c8159e886fa69f57b951343\" tg-width=\"742\" tg-height=\"612\"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此刻,美联储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b>要么放任通胀预期上升,要么必须接受收益率曲线趋平,衰退几率增加。</b>本周美联储宣布加速缩减购债规模,美银预计将最早在2022年3月加息25个基点(甚至50个基点)。作为回应,第一季度市场可能出现避险事件。本周FOMC会议只是大转变的前奏。</p>","source":"wallstreetcn_api","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美联储加速紧缩 ,美股明年一季度要崩?</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美联储加速紧缩 ,美股明年一季度要崩?\n</h2>\n\n<h4 class=\"meta\">\n\n\n2021-12-17 17:44 北京时间 <a href=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47365><strong>华尔街见闻</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随着美联储进一步转鹰,经济学家们对未来市场状况表现担忧。\n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们远不如高盛乐观,直到上周晚些时候,还预计美联储将按兵不动,不会在2022年加息。\n但情况在上周末发生变化,大摩罕见地“认错”,并预计2022年将有两次加息。虽然本周美联储FOMC会议仍并未确定加息路线,但多数官员仍预计明年会加息三次。\n摩根士丹利首席市场经济学家Michael Wilson对于美联储激进的缩减计划持看跌...</p>\n\n<a href=\"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47365\">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6a1de7aced7748879f251930783a3cb1","relate_stocks":{"161125":"标普500","513500":"标普500ETF","SPXU":"三倍做空标普500ETF","OEF":"标普100指数ETF-iShares","DXD":"道指两倍做空ETF","SQQQ":"纳指三倍做空ETF","QLD":"纳指两倍做多ETF","PSQ":"纳指反向ETF","SPY":"标普500ETF","DDM":"道指两倍做多ETF","SDOW":"道指三倍做空ETF-ProShares","BK4534":"瑞士信贷持仓","DJX":"1/100道琼斯","SDS":"两倍做空标普500ETF","TQQQ":"纳指三倍做多ETF","DOG":"道指反向ETF","QQQ":"纳指100ETF",".DJI":"道琼斯",".IXIC":"NASDAQ Composite","BK4559":"巴菲特持仓","BK4550":"红杉资本持仓",".SPX":"S&P 500 Index","OEX":"标普100","UPRO":"三倍做多标普500ETF","UDOW":"道指三倍做多ETF-ProShares","QID":"纳指两倍做空ETF","IVV":"标普500指数ETF","SH":"标普500反向ETF","BK4504":"桥水持仓","SSO":"两倍做多标普500ETF"},"source_url":"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47365","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2192922811","content_text":"随着美联储进一步转鹰,经济学家们对未来市场状况表现担忧。\n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们远不如高盛乐观,直到上周晚些时候,还预计美联储将按兵不动,不会在2022年加息。\n但情况在上周末发生变化,大摩罕见地“认错”,并预计2022年将有两次加息。虽然本周美联储FOMC会议仍并未确定加息路线,但多数官员仍预计明年会加息三次。\n摩根士丹利首席市场经济学家Michael Wilson对于美联储激进的缩减计划持看跌态度,他预计标准普尔指数2022年将收于4400点,比当前水平低约5%。在其最新的战略展望文章中,Wilson警告称:\n\n“美联储转向更激进的缩减计划,将给资产价格带来超出大多数人预料的风险。”\n\n这位摩根士丹利策略师认为,此次Taper与2014年有所不同,原因有三:\n\n美联储此次退出量化宽松的速度要快得多:在2014年,美联储用了10个月的时间才缩减其量化宽松计划。这一次将在四个半月内完成,快了一倍;\n今天的资产价格要高得多,并且不仅仅是某个板块或个股,而是大部分,使得更容易受到流动性迅速减少的影响;\n当下的经济增长正在减速而不是加速,但2013-2014年间增长还在加速,“这才是真正区分赢家和输家的关键所在”。\n\n因此,如果美联储逐步缩减并且很快开始加息,其结果将是经济衰退和市场崩盘。\n金融博客网站ZeroHedge直言:\n\n “鲍威尔在通胀见顶、全球经济正滑向快速放缓之际仓促扼杀通胀,他即将引发市场的噩梦。过去一年他曾认为通胀是暂时的,直到两周前他才承认了自己的判断错误。”\n\n三种情况\n在Wilson发布于11月的展望中,未来一年的美国市场,将要面对的是比正常情况下更大的经济和政策的不确定性,这也是美国股市在未来3到6个月走低的主要因素之一。\n在这种不确定之下,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但随着本周FOMC落幕,美联储的表态已经决定了第三种情况的发生。\n1.经济适度增长,通胀降低(金发姑娘经济)\n这是在11月中旬,奥密克戎疫情还未爆发时许多人的观点。这种情况下,明年第一季度供应链修复,供给增加,企业过剩需求得以满足。\n通胀回落至2-3%,这使得美联储可以逐步缩减购债规模(Taper),并可能在2022年加息1-2次。多数人认为经济和市场能够承受这种适度的紧缩。\n在这种情况下,收益增长稳健,利率表现良好,股票估值仍处于高位(远期每股收益增长20-21倍)。标普500指数将在未来一年里上涨5-10%,大约到达5000点,这是属于牛市的情况。\n2.供给增加,但需求减少\n在这种情况下,供应确实有所改善,但要满足许多商品不可持续的需求、和对于那些对高价格变得更加谨慎的消费者来说已经太晚。\n需求减少,高价格便会导致折扣,并对商品经济的许多领域产生一丝通缩的迹象。虽然服务业的表现会改善并保持增长,但商品生产企业却受到了影响,因为它们在可支配消费品中占了更大的比例。\n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可能会决定放弃更激进的紧缩政策。但利率下降也不足以抵消对利润率和盈利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最终会令人失望。股票的风险溢价飙升,市盈率跌幅超出了基本假设,这是属于熊市的情况。\n3.通胀依旧居高不下,美联储反应更为激进(真正发生的情况)\n通胀将被证明更具有黏性,因为供应链和劳动力短缺在短期内仍难以解决。美联储被迫加快Taper,甚至以比投资者预期更激进的方式加息。\n在这种情况下,明年的利率将继续上升至2-2.5%。\n与此同时,经营杠杆开始下降,因为成本与收入的增长将更加一致,利润率的上行空间有限。随着估值下降,市盈率最终按照传统的中期周期变换正常化,这将使得短期内的变化区间变窄。\n虽然对于市盈率下降的多少仍存在争议,摩根士丹利认为,到2022年底,18倍的市盈率较为正确。再加上10%的收入增长,将使得标普500较当前点位略有下降。\n资产价格迎来风险\n在美联储看来,稳定物价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充分就业,这意味着通货膨胀已成为政策围绕的中心。\n事实确实如此,美联储本周FOMC上宣布将在3月中旬结束购债。摩根士丹利认为,这将对资产价格产生影响。\n大摩的基本假设是,美国经济能应对量化宽松政策的结束,甚至是明年的一些加息。而最大的风险一直是投资者对股市、房地产以及其他资产的杠杆程度。如果资产市场的修正力度更大,可能会对经济产生比正常情况下更大的影响。\n当仅仅考虑股市时,很容易看到消费者净值急剧增加,因为其中许多关键资产在过去18个月里不可避免地增值。\n\n如果价格保持高位,对于需求来说是件好事,但这也极大地增加了反向情况下痛苦的可能性:如果紧缩导致资产价格大幅缩水,那么它也将迅速使得经济变得紧缩。\n摩根士丹利认为:“未来3-4个月内,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带来的风险最大。”\n山雨欲来风满楼\n美银通过追踪股债收益率曲线发现,随着美联储进一步转鹰,明年一季度出现风险回避事件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大。\n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奥密克戎出现的七天中下跌至1.34%,随后在鲍威尔鹰派发言之后反弹。\n\n相应地,12月初,“衰退曲线”2y10y利差下降25个基点,自3月31日达到峰值以来,该利差已从158降至80个基点,降幅为78个基点。美联储没有采取任何紧缩措施,资产负债表仍在扩张,联邦基金利率处于零区间。\n2y10y曲线进入负区间通常被视为衰退即将到来的信号,而现在距离这个节点仅差80个基点。\n\n对比2y10y利差曲线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曲线,可以看到2021年是首个收益率曲线趋平,但美联储仍在扩表的时期。之前的2011-2012年和2014-2016年,只是在Taper接近尾声时才出现小幅趋平。\n\n而过往的三个加息周期中,大多数收益率曲线趋平发生在加息开始之后。而本周期尚未出现任何加息,但曲线距离反转只有80个基点。在不引起利差曲线转负的情况下,留给美联储加息的空间已经不多。\n\n此刻,美联储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要么放任通胀预期上升,要么必须接受收益率曲线趋平,衰退几率增加。本周美联储宣布加速缩减购债规模,美银预计将最早在2022年3月加息25个基点(甚至50个基点)。作为回应,第一季度市场可能出现避险事件。本周FOMC会议只是大转变的前奏。","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25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874609896,"gmtCreate":1637764197638,"gmtModify":1637764484742,"author":{"id":"4098573827489720","authorId":"4098573827489720","name":"瓜子123","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bb52a6e1bb6c806cf63e81a9b0c388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573827489720","authorIdStr":"4098573827489720"},"themes":[],"htmlText":"格隆汇,你可得保持空仓,甚至是做空美股才行呀,不然你这言论连自己都不信","listText":"格隆汇,你可得保持空仓,甚至是做空美股才行呀,不然你这言论连自己都不信","text":"格隆汇,你可得保持空仓,甚至是做空美股才行呀,不然你这言论连自己都不信","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874609896","repostId":"1141005229","repostType":2,"repost":{"id":"1141005229","kind":"news","weMediaInfo":{"introduction":"格隆汇旗下公众号。分享和探讨港股、美国中概股以及少量估值确有吸引力之A股的投资线索、投资机会与投资心得.","home_visible":1,"media_name":"格隆汇","id":"3","head_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24397cd0a72f485e9734d658c5a0841d"},"pubTimestamp":1637677458,"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1141005229?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1-11-23 22:24","market":"us","language":"zh","title":"美联储换届:新主席,请开动联合印钞机","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41005229","media":"格隆汇","summary":"“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当美联储主席就成!”\n\n这是199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年,《财富》杂志给出的惊人言论。\n的确,执掌全球货币之锚的美联储主席,在资本市场甚至是经济界看来,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content":"<blockquote>\n <b><i>“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当美联储主席就成!”</i></b>\n</blockquote>\n<p>这是199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年,《财富》杂志给出的惊人言论。</p>\n<p>的确,执掌全球货币之锚的美联储主席,在资本市场甚至是经济界看来,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还有一个人事任免堪比美国总统选举,那美联储主席一定是其中一个。</p>\n<p>昨晚,这部“悬疑大戏”终于露出真身,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获得了拜登总统的正式提名,也宣告了他战胜了另一位女竞争对手--布雷德纳。</p>\n<p><b>随着新一届主席提名尘埃落定,面对当前通胀高企的局面,鲍威尔乃至美联储,又将何去何从?</b></p>\n<p><b>1、</b><b><b>两种政策框架</b></b></p>\n<p>决定美联储何时taper的关键变量有两个:<b>失业和通胀。</b>它们对应的是美联储的“双重使命”,货币政策需要在最大可能就业与稳定物价中取得平衡。</p>\n<p>但“失业与通胀”是一个自我矛盾的关系。</p>\n<p>盯着失业,就意味着在美国经济活动趋弱的时候,美联储更愿意提供货币宽松环境去刺激经济活动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这也就意味着美联储的要倾向扩表,失业率只要一直不下去,那就继续宽松。</p>\n<p>盯着通胀,就意味着要控制物价水平在合理范围,出现通胀过快上涨要么说明供应链出问题,要么说明市场货币量泛滥,美联储就会倾向收紧流动性。但通胀数据更加直接反应流动性情况,所以美联储会倾向关注通胀。</p>\n<p>在两个变量的平衡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就逐渐形成了<b>两种政策框架</b>:</p>\n<p>(1)在经济风平浪静,物价尚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社会没有动荡的时候,则<b>美联储会开启“放水模式”,即闭眼放水,无脑放水,只要通胀没起来,就会一直放,甚至通胀起来了,也就是简单收一收,然后为下一次放水做准备。</b></p>\n<p>这个时候,美联储就像一个慈祥的老爷爷,倾其所有去呵护市场流动性,绝不搞事情:“鸽”声嘹亮。这种模式我们概括为一句话:<b>无通胀不收水</b>。</p>\n<p>(2)然而,一旦通胀到达临界值,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政治动荡,游行示威此起彼伏,则美联储这副慈善面孔立即收起来,变得凶残,<b>政策目标也由“无脑放水”变成“无脑紧缩”,即只要通胀还在一定水平之上,就绝不收水,哪怕把股价房价都干下来,哀鸿遍野。</b></p>\n<p>这种模式我们概括为另一句话:<b>有通胀则不降息</b>。</p>\n<p><b>这两种政策框架之下的美联储,仿佛两个不同物种;处在美联储不同政策框架下的金融市场与投资者,也仿佛夏虫井蛙,不可与冰天共语。</b></p>\n<p>事实上,从“无脑放水”到“无脑紧缩”,是美联储政策的大周期循环;而大周期之内会有小周期;即“无脑放水”的政策框架下也会局部收水,甚至加息。这样就给投资者带来了较大的迷惑性,继而<b>当美联储的总框架从一种切换到另一种的时候,这个转折点往往被人所忽视。</b></p>\n<p><b>处在“无脑放水”周期之内的投资者,以为宽松的环境会永远持续下去,以为即便收水或者加息,也不过是一阵冷风,不以为意。事实上,当美联储的政策框架一旦切换,就会持续很久,给市场带来的冲击会很大。</b></p>\n<p>用今天流行的大白话来讲就是,货币政策转弯,“不会急转,但一定会转”。正如灰犀牛,你对它视而不见,它就从远处慢慢地冲过来,到你面前,把你顶翻。</p>\n<p><b>今天,美联储换届之际,其货币政策框架也处在切换的前夜。</b></p>\n<p><b>2、</b><b><b>斗争</b></b></p>\n<p>我们回顾历史上最近的一次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切换,1970年。看看那次切换前后,都发生了什么。</p>\n<p>1970年之前,历届美联储都是以无通胀不加息的操作思路为主,这是一个相对更加放任的风格,而此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盘,随着新的联储主席上台,美国易放难收的货币政策<a href=\"https://laohu8.com/S/0NQC.UK\">潘多拉</a>魔盒被从此打开。</p>\n<p>在19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盘的前夕,时任美联储主席马丁(任期1951-1970)的作风是以稳定物价为货币政策的优先目标,也就是<b>“有通胀则不降息”</b>的模式。所以在他的任期治理的前15年,美国CPI同比增长长期围绕2%小幅波动的稳健状态。</p>\n<p>但1963年11月,肯尼迪遇刺,战后激进主义者约翰逊上台后,美国政府开始借由越战和“伟大社会”等政治诉求强力游说及胁迫美联储大规模放水,自此美联储的相对美国政府的独立性被不断攻破,马丁也不断被政府和美联储内部边缘化。</p>\n<p>面对开始飙升的通胀,马丁一次次想要收紧货币政策都未争取到支持,最终不断被迫妥协延迟加息,导致美国的大通胀的苗头一步步酝酿、发酵。1966年开始,美国CPI开始加速攀升,至1970年初马丁卸任时,CPI已经超过了6%。</p>\n<p>1970年2月,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夕,阿瑟·伯恩斯接替马丁任美联储主席。相对马丁,伯恩斯却认为物价上涨不是货币现象,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充分就业,至于物价上涨,那是要靠依靠财政和收入政策条件。<b>潜台词就是,美联储的任务是保就业,通胀什么的不太care。</b></p>\n<p>伯恩斯的风格也完美切合美国政府的想法,由此美联储开启一场更加激进的货币宽松进程。</p>\n<p>1970年开始,美联储开始稳步下调利率,到1972年,美国M1和M2增速分别达到8.4%和12.8%,创出了一个新的历史峰值。</p>\n<p>快速的放水刺激,理所当然刺激通胀抬头,1973开始,美国的通胀开始遏制不住上涨,尤其10月石油危机爆发之前,美国CPI增速已经达到7.4%,到次年底,通胀率已经飙升到了12%的历史新高。</p>\n<p>水门事件之后,尼克松被迫辞职。1974年8月9日,福特就任总统,接过美国已经极高通胀的烂摊子。</p>\n<p>所以福特总统在执政期间,只好想方设法控制通胀,当时的思潮一直纠缠在究竟是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激进的财政赤字导致了奇高的通胀,但整体偏向认为是财政赤字应该背锅,所以大家都继续发对收缩货币。</p>\n<p>但在控制通胀还是达成了一定共识,当年M1增速开始回落影响通胀回落。到1976年底,美国CPI增速下降到4.3%的低点。</p>\n<p>但很快,吉米·<a href=\"https://laohu8.com/S/CRI\">卡特</a>担任新一届美国总统,新官上任三把火,大搞经济刺激计划是主戏,期望美联储放水自然成为目标,伯恩斯继续配合新总统的刺激方案,导致M1开始再度回升。</p>\n<p>1978年2月,卡特的支持者米勒开始接任美联储主席,美联储几乎成为了美国白宫的傀儡,坚定认为货币政策不是引发通胀的根本原因。即使是到1979年石油危机再次来袭,经济开始陷入滞胀,美联储仍然不愿意收缩货币。最后,导致到了1980年初,美国的通胀率站上了15%的历史高点。</p>\n<p>1979年8月,沃尔克出任美联储主席,与上两任不同的是,他坚信只有货币政策能治理通胀,美联储也重新回到了<b>“有通胀则不降息”</b>的模式。</p>\n<p>沃尔克上任之后就开始大幅提高利率,同时减少货币发行,这导致了随后美国经济的泡沫快速刺破,失业率开飙升。但在当时沃尔克也承受了巨大的政治压力,好在1983年1季度开始,美国通胀降到了4%以下,GDP也恢复了正增长,美国经济发展重现回到正轨。</p>\n<p>回顾1951年至1980年的美国经济历史,显然一部美联储对于看待通胀问题上两大模式的斗争史,以及美联储在政府与各种利益势力的“影响”下逐渐丧失关键而宝贵的“独立性”。</p>\n<p>现在看来,沃尔克的政策对于当时美国经济来说,不失为一次非常及时且重要的“刮骨疗毒”,但当时美国政府包括美联储内部已经对“放水救就业,不救通胀”的操作意识积重难返,导致往后几乎都是“不通胀不加息”的模式占据了上风。</p>\n<p><b>随之而来的,是美国政府连年不断飙升的负债规模与再也不能自拔的美联储。到如今,美国政府的负债已经大到入不敷出,再也玩不下去,危机一触即发的爆雷节点。</b></p>\n<p><b>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开,就很难重新关上。</b></p>\n<p><b>3、</b><b><b>当下</b></b></p>\n<p><b>最新的数据显示,美国通胀达到了6.2%,是31年以来最高,</b>如果沃尔克他老人家还在,收货币会是他明确的政策选项,因为经历过那一段痛苦滞胀历史的他,肯定不希望重蹈覆辙。</p>\n<p>其实,美联储不是没有机会,过去的十几年,至少有数次非常关键的机会窗口可以收紧,但还是一次次被错过了:</p>\n<p><b>2007年</b>是一个机会,那是格林斯潘上台30周年的时刻,但次年的金融海啸使得机会稍纵即逝,为了救市,美联储推出QE,继续开启印钞机;</p>\n<p>到了<b>2016年</b>,救市QE已经结束,也是一次很好的收水机会,但狂人特朗普获得总统选举,作为生意人的他,减税、托股市,并多次给美联储施压,让其继续推行宽松政策,美联储同样错过收水机会;</p>\n<p>到<b>2018年</b>,鲍威尔顶住压力,做了几次加息,算是将收水动作付诸现实,抓住了这次收水机会,如果得以继续,局面或许会不一样,可惜2020年,新冠疫情袭来,引发经济危机,股市跌成狗,和2008年一样,为了救市,美联储再次启动印钞机,只是这一次,更加的无底线。</p>\n<p>对比一下,疫情爆发以来的一年多时间,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增加了4万亿美元,扩大了一倍,超过08年金融危机后多次QE的总额,流动性造成的资产泡沫,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p>\n<p>我相信美联储的主席不会看不到这一切,但是,<b>已经受到过大政治羁绊的美联储,还能想过去那样坚持独立性吗?</b></p>\n<p>问题成疑。</p>\n<p>站在2021年,历史似乎又面临1970年代的滞胀的极端局面,但是当代的保罗沃尔克又在哪呢?</p>\n<p><b>可惜,鲍威尔并不是沃尔克。</b>有人说鲍威尔的连任,使得收水行动得以延续,对他寄以厚望,但实际上,自格林斯潘开始,一直到伯南克、耶伦,再到现在的鲍老爷子,骨子里还是属于宽松派,奉行“无通胀不加息”的自由放任主义思维。</p>\n<p>你能想象这样一群人,会突然间转死性,成为“有通胀就加息”那一派人吗?</p>\n<p>可以肯定的是,哪怕鲍威尔继续推进Taper和加息,只不过是美联储历史阶段的一朵小浪花,面对积重难返的局面,即使他想这么做,他也不可能成为当代的沃尔克,不可能成为那个宁愿顶着“被暗杀”的危险也要强力收货币的孤胆英雄。</p>\n<p>因为现在的美国社会,上至精英,下至百姓,已经被货币吹起来的资产泡沫宠得忘乎所以,某程度上,说这个国家已经被金融绑架都不为过。</p>\n<p>所以,鲍威尔的连任,不见得是一件好事,<b>从长远角度看,美联储的总路线还是会偏宽松,流动性过度造成的资产泡沫还会继续吹大,股市、楼市还是会一派“欣欣向荣”,实际上,现在已经找不到谁能够阻止这个进程,除非来一次战争,又或者严重的社会危机。</b></p>\n<p>只是,不知道这种泡沫最后会以什么结局收场,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泡沫破裂,造成的灾难后果将无以复加,对比1980年代收水所付出的惨重代价,将有过之而无不及。</p>\n<p>身处这个大时代的我们,似乎都逃不过。</p>","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美联储换届:新主席,请开动联合印钞机</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美联储换届:新主席,请开动联合印钞机\n</h2>\n\n<h4 class=\"meta\">\n\n\n<a class=\"head\" href=\"https://laohu8.com/wemedia/3\">\n\n\n<div class=\"h-thumb\" style=\"background-image: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24397cd0a72f485e9734d658c5a0841d);background-size:cover;\"></div>\n\n<div class=\"h-content\">\n<p class=\"h-name\">格隆汇 </p>\n<p class=\"h-time\">2021-11-23 22:24</p>\n</div>\n\n</a>\n\n\n</h4>\n\n</header>\n<article>\n<blockquote>\n <b><i>“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当美联储主席就成!”</i></b>\n</blockquote>\n<p>这是199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年,《财富》杂志给出的惊人言论。</p>\n<p>的确,执掌全球货币之锚的美联储主席,在资本市场甚至是经济界看来,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还有一个人事任免堪比美国总统选举,那美联储主席一定是其中一个。</p>\n<p>昨晚,这部“悬疑大戏”终于露出真身,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获得了拜登总统的正式提名,也宣告了他战胜了另一位女竞争对手--布雷德纳。</p>\n<p><b>随着新一届主席提名尘埃落定,面对当前通胀高企的局面,鲍威尔乃至美联储,又将何去何从?</b></p>\n<p><b>1、</b><b><b>两种政策框架</b></b></p>\n<p>决定美联储何时taper的关键变量有两个:<b>失业和通胀。</b>它们对应的是美联储的“双重使命”,货币政策需要在最大可能就业与稳定物价中取得平衡。</p>\n<p>但“失业与通胀”是一个自我矛盾的关系。</p>\n<p>盯着失业,就意味着在美国经济活动趋弱的时候,美联储更愿意提供货币宽松环境去刺激经济活动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这也就意味着美联储的要倾向扩表,失业率只要一直不下去,那就继续宽松。</p>\n<p>盯着通胀,就意味着要控制物价水平在合理范围,出现通胀过快上涨要么说明供应链出问题,要么说明市场货币量泛滥,美联储就会倾向收紧流动性。但通胀数据更加直接反应流动性情况,所以美联储会倾向关注通胀。</p>\n<p>在两个变量的平衡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就逐渐形成了<b>两种政策框架</b>:</p>\n<p>(1)在经济风平浪静,物价尚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社会没有动荡的时候,则<b>美联储会开启“放水模式”,即闭眼放水,无脑放水,只要通胀没起来,就会一直放,甚至通胀起来了,也就是简单收一收,然后为下一次放水做准备。</b></p>\n<p>这个时候,美联储就像一个慈祥的老爷爷,倾其所有去呵护市场流动性,绝不搞事情:“鸽”声嘹亮。这种模式我们概括为一句话:<b>无通胀不收水</b>。</p>\n<p>(2)然而,一旦通胀到达临界值,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政治动荡,游行示威此起彼伏,则美联储这副慈善面孔立即收起来,变得凶残,<b>政策目标也由“无脑放水”变成“无脑紧缩”,即只要通胀还在一定水平之上,就绝不收水,哪怕把股价房价都干下来,哀鸿遍野。</b></p>\n<p>这种模式我们概括为另一句话:<b>有通胀则不降息</b>。</p>\n<p><b>这两种政策框架之下的美联储,仿佛两个不同物种;处在美联储不同政策框架下的金融市场与投资者,也仿佛夏虫井蛙,不可与冰天共语。</b></p>\n<p>事实上,从“无脑放水”到“无脑紧缩”,是美联储政策的大周期循环;而大周期之内会有小周期;即“无脑放水”的政策框架下也会局部收水,甚至加息。这样就给投资者带来了较大的迷惑性,继而<b>当美联储的总框架从一种切换到另一种的时候,这个转折点往往被人所忽视。</b></p>\n<p><b>处在“无脑放水”周期之内的投资者,以为宽松的环境会永远持续下去,以为即便收水或者加息,也不过是一阵冷风,不以为意。事实上,当美联储的政策框架一旦切换,就会持续很久,给市场带来的冲击会很大。</b></p>\n<p>用今天流行的大白话来讲就是,货币政策转弯,“不会急转,但一定会转”。正如灰犀牛,你对它视而不见,它就从远处慢慢地冲过来,到你面前,把你顶翻。</p>\n<p><b>今天,美联储换届之际,其货币政策框架也处在切换的前夜。</b></p>\n<p><b>2、</b><b><b>斗争</b></b></p>\n<p>我们回顾历史上最近的一次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切换,1970年。看看那次切换前后,都发生了什么。</p>\n<p>1970年之前,历届美联储都是以无通胀不加息的操作思路为主,这是一个相对更加放任的风格,而此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盘,随着新的联储主席上台,美国易放难收的货币政策<a href=\"https://laohu8.com/S/0NQC.UK\">潘多拉</a>魔盒被从此打开。</p>\n<p>在19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盘的前夕,时任美联储主席马丁(任期1951-1970)的作风是以稳定物价为货币政策的优先目标,也就是<b>“有通胀则不降息”</b>的模式。所以在他的任期治理的前15年,美国CPI同比增长长期围绕2%小幅波动的稳健状态。</p>\n<p>但1963年11月,肯尼迪遇刺,战后激进主义者约翰逊上台后,美国政府开始借由越战和“伟大社会”等政治诉求强力游说及胁迫美联储大规模放水,自此美联储的相对美国政府的独立性被不断攻破,马丁也不断被政府和美联储内部边缘化。</p>\n<p>面对开始飙升的通胀,马丁一次次想要收紧货币政策都未争取到支持,最终不断被迫妥协延迟加息,导致美国的大通胀的苗头一步步酝酿、发酵。1966年开始,美国CPI开始加速攀升,至1970年初马丁卸任时,CPI已经超过了6%。</p>\n<p>1970年2月,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夕,阿瑟·伯恩斯接替马丁任美联储主席。相对马丁,伯恩斯却认为物价上涨不是货币现象,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充分就业,至于物价上涨,那是要靠依靠财政和收入政策条件。<b>潜台词就是,美联储的任务是保就业,通胀什么的不太care。</b></p>\n<p>伯恩斯的风格也完美切合美国政府的想法,由此美联储开启一场更加激进的货币宽松进程。</p>\n<p>1970年开始,美联储开始稳步下调利率,到1972年,美国M1和M2增速分别达到8.4%和12.8%,创出了一个新的历史峰值。</p>\n<p>快速的放水刺激,理所当然刺激通胀抬头,1973开始,美国的通胀开始遏制不住上涨,尤其10月石油危机爆发之前,美国CPI增速已经达到7.4%,到次年底,通胀率已经飙升到了12%的历史新高。</p>\n<p>水门事件之后,尼克松被迫辞职。1974年8月9日,福特就任总统,接过美国已经极高通胀的烂摊子。</p>\n<p>所以福特总统在执政期间,只好想方设法控制通胀,当时的思潮一直纠缠在究竟是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激进的财政赤字导致了奇高的通胀,但整体偏向认为是财政赤字应该背锅,所以大家都继续发对收缩货币。</p>\n<p>但在控制通胀还是达成了一定共识,当年M1增速开始回落影响通胀回落。到1976年底,美国CPI增速下降到4.3%的低点。</p>\n<p>但很快,吉米·<a href=\"https://laohu8.com/S/CRI\">卡特</a>担任新一届美国总统,新官上任三把火,大搞经济刺激计划是主戏,期望美联储放水自然成为目标,伯恩斯继续配合新总统的刺激方案,导致M1开始再度回升。</p>\n<p>1978年2月,卡特的支持者米勒开始接任美联储主席,美联储几乎成为了美国白宫的傀儡,坚定认为货币政策不是引发通胀的根本原因。即使是到1979年石油危机再次来袭,经济开始陷入滞胀,美联储仍然不愿意收缩货币。最后,导致到了1980年初,美国的通胀率站上了15%的历史高点。</p>\n<p>1979年8月,沃尔克出任美联储主席,与上两任不同的是,他坚信只有货币政策能治理通胀,美联储也重新回到了<b>“有通胀则不降息”</b>的模式。</p>\n<p>沃尔克上任之后就开始大幅提高利率,同时减少货币发行,这导致了随后美国经济的泡沫快速刺破,失业率开飙升。但在当时沃尔克也承受了巨大的政治压力,好在1983年1季度开始,美国通胀降到了4%以下,GDP也恢复了正增长,美国经济发展重现回到正轨。</p>\n<p>回顾1951年至1980年的美国经济历史,显然一部美联储对于看待通胀问题上两大模式的斗争史,以及美联储在政府与各种利益势力的“影响”下逐渐丧失关键而宝贵的“独立性”。</p>\n<p>现在看来,沃尔克的政策对于当时美国经济来说,不失为一次非常及时且重要的“刮骨疗毒”,但当时美国政府包括美联储内部已经对“放水救就业,不救通胀”的操作意识积重难返,导致往后几乎都是“不通胀不加息”的模式占据了上风。</p>\n<p><b>随之而来的,是美国政府连年不断飙升的负债规模与再也不能自拔的美联储。到如今,美国政府的负债已经大到入不敷出,再也玩不下去,危机一触即发的爆雷节点。</b></p>\n<p><b>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开,就很难重新关上。</b></p>\n<p><b>3、</b><b><b>当下</b></b></p>\n<p><b>最新的数据显示,美国通胀达到了6.2%,是31年以来最高,</b>如果沃尔克他老人家还在,收货币会是他明确的政策选项,因为经历过那一段痛苦滞胀历史的他,肯定不希望重蹈覆辙。</p>\n<p>其实,美联储不是没有机会,过去的十几年,至少有数次非常关键的机会窗口可以收紧,但还是一次次被错过了:</p>\n<p><b>2007年</b>是一个机会,那是格林斯潘上台30周年的时刻,但次年的金融海啸使得机会稍纵即逝,为了救市,美联储推出QE,继续开启印钞机;</p>\n<p>到了<b>2016年</b>,救市QE已经结束,也是一次很好的收水机会,但狂人特朗普获得总统选举,作为生意人的他,减税、托股市,并多次给美联储施压,让其继续推行宽松政策,美联储同样错过收水机会;</p>\n<p>到<b>2018年</b>,鲍威尔顶住压力,做了几次加息,算是将收水动作付诸现实,抓住了这次收水机会,如果得以继续,局面或许会不一样,可惜2020年,新冠疫情袭来,引发经济危机,股市跌成狗,和2008年一样,为了救市,美联储再次启动印钞机,只是这一次,更加的无底线。</p>\n<p>对比一下,疫情爆发以来的一年多时间,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增加了4万亿美元,扩大了一倍,超过08年金融危机后多次QE的总额,流动性造成的资产泡沫,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p>\n<p>我相信美联储的主席不会看不到这一切,但是,<b>已经受到过大政治羁绊的美联储,还能想过去那样坚持独立性吗?</b></p>\n<p>问题成疑。</p>\n<p>站在2021年,历史似乎又面临1970年代的滞胀的极端局面,但是当代的保罗沃尔克又在哪呢?</p>\n<p><b>可惜,鲍威尔并不是沃尔克。</b>有人说鲍威尔的连任,使得收水行动得以延续,对他寄以厚望,但实际上,自格林斯潘开始,一直到伯南克、耶伦,再到现在的鲍老爷子,骨子里还是属于宽松派,奉行“无通胀不加息”的自由放任主义思维。</p>\n<p>你能想象这样一群人,会突然间转死性,成为“有通胀就加息”那一派人吗?</p>\n<p>可以肯定的是,哪怕鲍威尔继续推进Taper和加息,只不过是美联储历史阶段的一朵小浪花,面对积重难返的局面,即使他想这么做,他也不可能成为当代的沃尔克,不可能成为那个宁愿顶着“被暗杀”的危险也要强力收货币的孤胆英雄。</p>\n<p>因为现在的美国社会,上至精英,下至百姓,已经被货币吹起来的资产泡沫宠得忘乎所以,某程度上,说这个国家已经被金融绑架都不为过。</p>\n<p>所以,鲍威尔的连任,不见得是一件好事,<b>从长远角度看,美联储的总路线还是会偏宽松,流动性过度造成的资产泡沫还会继续吹大,股市、楼市还是会一派“欣欣向荣”,实际上,现在已经找不到谁能够阻止这个进程,除非来一次战争,又或者严重的社会危机。</b></p>\n<p>只是,不知道这种泡沫最后会以什么结局收场,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泡沫破裂,造成的灾难后果将无以复加,对比1980年代收水所付出的惨重代价,将有过之而无不及。</p>\n<p>身处这个大时代的我们,似乎都逃不过。</p>\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f09c44f289c2f0d40610768fe6661fab","relate_stocks":{"161125":"标普500","513500":"标普500ETF","SPY":"标普500ETF","SDOW":"道指三倍做空ETF-ProShares","SDS":"两倍做空标普500ETF","TQQQ":"纳指三倍做多ETF","DJX":"1/100道琼斯","QQQ":"纳指100ETF","BK4504":"桥水持仓","UPRO":"三倍做多标普500ETF","UDOW":"道指三倍做多ETF-ProShares","QID":"纳指两倍做空ETF","SH":"标普500反向ETF","SSO":"两倍做多标普500ETF","OEF":"标普100指数ETF-iShares",".DJI":"道琼斯","SQQQ":"纳指三倍做空ETF",".IXIC":"NASDAQ Composite","DXD":"道指两倍做空ETF","OEX":"标普100"},"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41005229","content_text":"“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当美联储主席就成!”\n\n这是199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年,《财富》杂志给出的惊人言论。\n的确,执掌全球货币之锚的美联储主席,在资本市场甚至是经济界看来,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还有一个人事任免堪比美国总统选举,那美联储主席一定是其中一个。\n昨晚,这部“悬疑大戏”终于露出真身,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获得了拜登总统的正式提名,也宣告了他战胜了另一位女竞争对手--布雷德纳。\n随着新一届主席提名尘埃落定,面对当前通胀高企的局面,鲍威尔乃至美联储,又将何去何从?\n1、两种政策框架\n决定美联储何时taper的关键变量有两个:失业和通胀。它们对应的是美联储的“双重使命”,货币政策需要在最大可能就业与稳定物价中取得平衡。\n但“失业与通胀”是一个自我矛盾的关系。\n盯着失业,就意味着在美国经济活动趋弱的时候,美联储更愿意提供货币宽松环境去刺激经济活动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这也就意味着美联储的要倾向扩表,失业率只要一直不下去,那就继续宽松。\n盯着通胀,就意味着要控制物价水平在合理范围,出现通胀过快上涨要么说明供应链出问题,要么说明市场货币量泛滥,美联储就会倾向收紧流动性。但通胀数据更加直接反应流动性情况,所以美联储会倾向关注通胀。\n在两个变量的平衡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就逐渐形成了两种政策框架:\n(1)在经济风平浪静,物价尚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社会没有动荡的时候,则美联储会开启“放水模式”,即闭眼放水,无脑放水,只要通胀没起来,就会一直放,甚至通胀起来了,也就是简单收一收,然后为下一次放水做准备。\n这个时候,美联储就像一个慈祥的老爷爷,倾其所有去呵护市场流动性,绝不搞事情:“鸽”声嘹亮。这种模式我们概括为一句话:无通胀不收水。\n(2)然而,一旦通胀到达临界值,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政治动荡,游行示威此起彼伏,则美联储这副慈善面孔立即收起来,变得凶残,政策目标也由“无脑放水”变成“无脑紧缩”,即只要通胀还在一定水平之上,就绝不收水,哪怕把股价房价都干下来,哀鸿遍野。\n这种模式我们概括为另一句话:有通胀则不降息。\n这两种政策框架之下的美联储,仿佛两个不同物种;处在美联储不同政策框架下的金融市场与投资者,也仿佛夏虫井蛙,不可与冰天共语。\n事实上,从“无脑放水”到“无脑紧缩”,是美联储政策的大周期循环;而大周期之内会有小周期;即“无脑放水”的政策框架下也会局部收水,甚至加息。这样就给投资者带来了较大的迷惑性,继而当美联储的总框架从一种切换到另一种的时候,这个转折点往往被人所忽视。\n处在“无脑放水”周期之内的投资者,以为宽松的环境会永远持续下去,以为即便收水或者加息,也不过是一阵冷风,不以为意。事实上,当美联储的政策框架一旦切换,就会持续很久,给市场带来的冲击会很大。\n用今天流行的大白话来讲就是,货币政策转弯,“不会急转,但一定会转”。正如灰犀牛,你对它视而不见,它就从远处慢慢地冲过来,到你面前,把你顶翻。\n今天,美联储换届之际,其货币政策框架也处在切换的前夜。\n2、斗争\n我们回顾历史上最近的一次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切换,1970年。看看那次切换前后,都发生了什么。\n1970年之前,历届美联储都是以无通胀不加息的操作思路为主,这是一个相对更加放任的风格,而此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盘,随着新的联储主席上台,美国易放难收的货币政策潘多拉魔盒被从此打开。\n在19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盘的前夕,时任美联储主席马丁(任期1951-1970)的作风是以稳定物价为货币政策的优先目标,也就是“有通胀则不降息”的模式。所以在他的任期治理的前15年,美国CPI同比增长长期围绕2%小幅波动的稳健状态。\n但1963年11月,肯尼迪遇刺,战后激进主义者约翰逊上台后,美国政府开始借由越战和“伟大社会”等政治诉求强力游说及胁迫美联储大规模放水,自此美联储的相对美国政府的独立性被不断攻破,马丁也不断被政府和美联储内部边缘化。\n面对开始飙升的通胀,马丁一次次想要收紧货币政策都未争取到支持,最终不断被迫妥协延迟加息,导致美国的大通胀的苗头一步步酝酿、发酵。1966年开始,美国CPI开始加速攀升,至1970年初马丁卸任时,CPI已经超过了6%。\n1970年2月,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夕,阿瑟·伯恩斯接替马丁任美联储主席。相对马丁,伯恩斯却认为物价上涨不是货币现象,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充分就业,至于物价上涨,那是要靠依靠财政和收入政策条件。潜台词就是,美联储的任务是保就业,通胀什么的不太care。\n伯恩斯的风格也完美切合美国政府的想法,由此美联储开启一场更加激进的货币宽松进程。\n1970年开始,美联储开始稳步下调利率,到1972年,美国M1和M2增速分别达到8.4%和12.8%,创出了一个新的历史峰值。\n快速的放水刺激,理所当然刺激通胀抬头,1973开始,美国的通胀开始遏制不住上涨,尤其10月石油危机爆发之前,美国CPI增速已经达到7.4%,到次年底,通胀率已经飙升到了12%的历史新高。\n水门事件之后,尼克松被迫辞职。1974年8月9日,福特就任总统,接过美国已经极高通胀的烂摊子。\n所以福特总统在执政期间,只好想方设法控制通胀,当时的思潮一直纠缠在究竟是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激进的财政赤字导致了奇高的通胀,但整体偏向认为是财政赤字应该背锅,所以大家都继续发对收缩货币。\n但在控制通胀还是达成了一定共识,当年M1增速开始回落影响通胀回落。到1976年底,美国CPI增速下降到4.3%的低点。\n但很快,吉米·卡特担任新一届美国总统,新官上任三把火,大搞经济刺激计划是主戏,期望美联储放水自然成为目标,伯恩斯继续配合新总统的刺激方案,导致M1开始再度回升。\n1978年2月,卡特的支持者米勒开始接任美联储主席,美联储几乎成为了美国白宫的傀儡,坚定认为货币政策不是引发通胀的根本原因。即使是到1979年石油危机再次来袭,经济开始陷入滞胀,美联储仍然不愿意收缩货币。最后,导致到了1980年初,美国的通胀率站上了15%的历史高点。\n1979年8月,沃尔克出任美联储主席,与上两任不同的是,他坚信只有货币政策能治理通胀,美联储也重新回到了“有通胀则不降息”的模式。\n沃尔克上任之后就开始大幅提高利率,同时减少货币发行,这导致了随后美国经济的泡沫快速刺破,失业率开飙升。但在当时沃尔克也承受了巨大的政治压力,好在1983年1季度开始,美国通胀降到了4%以下,GDP也恢复了正增长,美国经济发展重现回到正轨。\n回顾1951年至1980年的美国经济历史,显然一部美联储对于看待通胀问题上两大模式的斗争史,以及美联储在政府与各种利益势力的“影响”下逐渐丧失关键而宝贵的“独立性”。\n现在看来,沃尔克的政策对于当时美国经济来说,不失为一次非常及时且重要的“刮骨疗毒”,但当时美国政府包括美联储内部已经对“放水救就业,不救通胀”的操作意识积重难返,导致往后几乎都是“不通胀不加息”的模式占据了上风。\n随之而来的,是美国政府连年不断飙升的负债规模与再也不能自拔的美联储。到如今,美国政府的负债已经大到入不敷出,再也玩不下去,危机一触即发的爆雷节点。\n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开,就很难重新关上。\n3、当下\n最新的数据显示,美国通胀达到了6.2%,是31年以来最高,如果沃尔克他老人家还在,收货币会是他明确的政策选项,因为经历过那一段痛苦滞胀历史的他,肯定不希望重蹈覆辙。\n其实,美联储不是没有机会,过去的十几年,至少有数次非常关键的机会窗口可以收紧,但还是一次次被错过了:\n2007年是一个机会,那是格林斯潘上台30周年的时刻,但次年的金融海啸使得机会稍纵即逝,为了救市,美联储推出QE,继续开启印钞机;\n到了2016年,救市QE已经结束,也是一次很好的收水机会,但狂人特朗普获得总统选举,作为生意人的他,减税、托股市,并多次给美联储施压,让其继续推行宽松政策,美联储同样错过收水机会;\n到2018年,鲍威尔顶住压力,做了几次加息,算是将收水动作付诸现实,抓住了这次收水机会,如果得以继续,局面或许会不一样,可惜2020年,新冠疫情袭来,引发经济危机,股市跌成狗,和2008年一样,为了救市,美联储再次启动印钞机,只是这一次,更加的无底线。\n对比一下,疫情爆发以来的一年多时间,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增加了4万亿美元,扩大了一倍,超过08年金融危机后多次QE的总额,流动性造成的资产泡沫,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n我相信美联储的主席不会看不到这一切,但是,已经受到过大政治羁绊的美联储,还能想过去那样坚持独立性吗?\n问题成疑。\n站在2021年,历史似乎又面临1970年代的滞胀的极端局面,但是当代的保罗沃尔克又在哪呢?\n可惜,鲍威尔并不是沃尔克。有人说鲍威尔的连任,使得收水行动得以延续,对他寄以厚望,但实际上,自格林斯潘开始,一直到伯南克、耶伦,再到现在的鲍老爷子,骨子里还是属于宽松派,奉行“无通胀不加息”的自由放任主义思维。\n你能想象这样一群人,会突然间转死性,成为“有通胀就加息”那一派人吗?\n可以肯定的是,哪怕鲍威尔继续推进Taper和加息,只不过是美联储历史阶段的一朵小浪花,面对积重难返的局面,即使他想这么做,他也不可能成为当代的沃尔克,不可能成为那个宁愿顶着“被暗杀”的危险也要强力收货币的孤胆英雄。\n因为现在的美国社会,上至精英,下至百姓,已经被货币吹起来的资产泡沫宠得忘乎所以,某程度上,说这个国家已经被金融绑架都不为过。\n所以,鲍威尔的连任,不见得是一件好事,从长远角度看,美联储的总路线还是会偏宽松,流动性过度造成的资产泡沫还会继续吹大,股市、楼市还是会一派“欣欣向荣”,实际上,现在已经找不到谁能够阻止这个进程,除非来一次战争,又或者严重的社会危机。\n只是,不知道这种泡沫最后会以什么结局收场,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泡沫破裂,造成的灾难后果将无以复加,对比1980年代收水所付出的惨重代价,将有过之而无不及。\n身处这个大时代的我们,似乎都逃不过。","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38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l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