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说说
科技说说
科技说说,说说科技。专注金融、零售、文娱、智能硬件等领域。
IP属地:未知
0关注
237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科技说说
2022-06-12

折叠屏手机悄悄破圈:出货量逆势大增,下一个市场主力?

几年前,折叠屏手机刚刚问世时,就被吐槽重厚、脆弱,价格还贵,貌似没有入手的必要。不过,随着技术的迭代、成本的下降,以及各大厂商的相继入局,折叠屏手机如今也逐渐成为了“香饽饽”。过去一个月里,OPPO、华为、小米、荣耀先后发布了新款折叠屏手机,截至目前,主流国产手机大厂皆已“折叠”。毫无疑问,在目前相对低迷的手机消费市场,折叠屏成为了众多手机商追求的下一个风口。折叠屏手机悄悄破圈根据DSCC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为222万部,同比增长571%,为折叠智能手机有史以来业绩第三好的季度;但与2021年第四季度创下的420万台的历史新高相比,环比下降了47%。不过很明显,这次没有假日经济的加持。其中,三星依旧占据了榜首,占据了74%的市场份额,华为排名第二,占比20%,OPPO则后来居上,排名第三。这足以说明,三星在折叠屏手机行业几乎是一家独秀,产品足够优秀才能吸引用户。根据不同型号的出货量来看,2022年第一季度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最高的三款机型分别是三星Z Flip 3、Z Fold 3和华为P50 Pocket,而去年同期前三名分别为华为MateX2 5G、Z Fold 2以及Z Flip 5G,可见第一季度华为发布的P50 Pocket还是比较受大众欢迎的。而从折叠屏的设计趋势看,似乎今年消费者对折叠屏的喜好由大屏转向了轻便小巧地翻盖折叠屏。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市场上翻盖式折叠屏手机更加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这也是三星和华为更受追捧的原因之一。相较于平板式折叠方案,翻盖式更像是一台手机,携带更加方便。为什么是“折叠屏”手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手机演变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屏幕的升级,屏幕的技术创新则被看作是行业的突破点。同时,在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中,谁都不愿放过这个机会。这也就造成了即便短期内不盈利,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布局折叠屏手机。而
折叠屏手机悄悄破圈:出货量逆势大增,下一个市场主力?
avatar科技说说
2023-03-31

vivo博鳌行:避开内卷 高端质变

博鳌亚洲论坛成立迄今已有22年的时间,而在这二十余年里,伴随着亚洲腾飞、推动亚洲发展和互联互通,博鳌亚洲论坛已经成为亚洲及其他大洲有关国家政府、工商界、学术界领袖就重要事务对话的高端平台。 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正以“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为主题,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展开经验分享,抓住下一个周期的前行力量。3月30日,202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其中vivo以战略合作伙伴深度参会,vivo X Fold2系列手机荣膺博鳌亚洲论坛官方指定手机,vivo和博鳌论坛的互相选择,恰恰是对科技未来和对高质量发展的响应。 尤其是随着消费者换机周期的延长和手机销量增长的放缓,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正将“高端化”视为生死局,在冲击高端化路途中不计成本的“下注”。但随着智能手机的硬件和性能逐渐趋向同质化,手机品牌的高端化走得越发不容易,吃下高端化这个“硬骨头”,还得有真功夫。 打响高端化战役,vivo在2022年交出了一张令人瞩目的答卷。根据咨询机构Counterpoint公布的中国智能手机高端市场销售统计报告显示,vivo在2022年上半年高端手机市场中的占比达13%,相较于2021年翻番,在2022年底发布的全新X90系列开售销量更是两倍于上一代X80系列。2022年全年,vivo以19.2%的市场份额保持了第一名,国产手机品牌中OPPO、荣耀、小米紧跟其后,行业“VO荣米”格局初步形成。 那么,国产手机集体高端化下的vivo为何能胜出?什么是vivo实现高端跃迁的底层密码?vivo如何“埋头种因”发展为全球性的创新科技巨头?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论坛峰会之一博鳌亚洲论坛,自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胡柏山的访谈中,我们窥见了vivo的答案。而vivo的这些答案,无疑为众多科技创新企业甚至亚洲全部企业带来一些重要的借鉴作用。 以“差异化竞争”成就高质量发展 胡柏
vivo博鳌行:避开内卷 高端质变
avatar科技说说
2022-11-26

“车芯荒”2023年将持续:赛道大火,造车却艰难

芯片,一个芝麻小的零部件,成为了当下汽车产业最棘手的问题。 “现在仍处于‘缺芯’状态,而且明年的预测也不太乐观。”日前,在2022博世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创新体验日上,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坦言,汽车行业所面临的芯片短缺问题仍然存在。 其实,缺芯早已成为汽车产业链的顽疾。一方面,自2020年疫情以来,受半导体停工停产的影响,导致车载芯片供应链受到冲击;另一方面,“新四化”时代来临,汽车对芯片的需求不断激增。 “车芯”紧缺仍将持续 智能网联汽车是集感知、决策、控制等功能为一体的协同式智能交通工具,而车载智能网联芯片是整车智能化、网联化功能实现的关键载体,也是汽车产业价值链变革中的价值高地。 有数据显示,一辆传统汽车的芯片用量大约是500~600颗,但智能网联汽车芯片的绝对用量在5000颗以上。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曾表示,小鹏旗下车型搭载的车规级芯片数量在1万颗以上。 数量多,供应紧缺,这也导致整车企业产能严重不足。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日前表示,“缺芯、贵电”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目前面临的“最痛点”。 而对于芯片的持续短缺,徐大全认为这个错误是“三到四年前犯下的”。他认为,3、4年前,主机厂和Tier 1集体对未来发展速度预测不足,在3、4年前没有将订单给到芯片供应商。 那么,芯片荒何时才能被解决呢? 有业内人士认为,芯片危机尚未结束,复苏的路还很长。预计从2023年开始,将掀起一波成熟制程产能扩张投资热潮。但投资产出需要一定时间,2023年的投资增长,在之后18-32个月内无法在产能上显现出效果。 最重要的是,芯片公司还需要6-9个月的时间来提高产量,这意味着在2024年年底或2025年年初之前,全球性的车用芯片短缺问题不会得到解决。 另有业内资深专家也认为,2023年车用芯片应该还会处于短缺状态,尽管台积电、英飞凌、安森美等主流芯片制造商纷纷宣布扩产,但这些产能真正释放还需一
“车芯荒”2023年将持续:赛道大火,造车却艰难
avatar科技说说
2023-02-17

判赔6140余万元!全能车为何被定性不正当竞争?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资源节约型经济形态,既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也能助力发展成果共享。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着重指出,要“深入发展共享经济”,因为其是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 但就在共享经济呈欣欣向荣发展之势时,却有一些“毒瘤”出现。而这个“毒瘤”,正是“不正当竞争”,其不仅违背了共享经济的正常运行机制,还破坏了现有秩序,造成了巨大损失。 就像在共享单车行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的全能车,对整个行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而像哈啰单车等企业则为了维护整个共享单车行业的权益,数年来持续对全能车发起诉讼,并最终取得了预期结果。 近日,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审结哈啰单车诉全能车网络不正当竞争案,全能车被判赔6140余万元。大快人心的结果,不仅引发共享单车行业震动,也让业界对共享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多深入思考。 以时间线梳理!绝不放弃的诉讼历程 哈啰单车获得6140余万元赔偿的最终结果来之不易,必须有绝不放弃的决心,方能获得最终的胜利。我们不妨以时间线进行全盘梳理,将全能车对整个共享单车市场正常秩序的扰乱,以及各种诉讼与纠缠清晰展露出来,还原事情全貌。 2017年,正是共享经济如火如荼的迅猛发展期。共享单车行业作为共享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竞争也趋向白热化,各大企业大规模投放共享单车展开“白刃战”。 不过,正当各大企业拿出硬实力比拼时,想要空手套白狼的全能车却伺机出现。2017年3月,全能车APP开始内测,期间只收取1元押金。其宣称用户无需下载多个APP,仅凭全能车,缴纳一份押金就能任意使用包括摩拜、ofo、小蓝等在内的多家共享单车。 凭借不合规的“二次共享”商业逻辑,再加上低廉的押金和颇具噱头的宣传,全能车很快积累起了第一批用户,正式版也在随后上线。但当时所有的共享单车企业都公开表示未与全能车展开任何形式的合作,也对全能车进行过多次封禁。 比如,早在2017年的5、6月份,哈啰单车的
判赔6140余万元!全能车为何被定性不正当竞争?
avatar科技说说
2022-08-12

零售新时代,实体门店如何掘金“即时零售”?

行为改变专家、NLP大师级实践者安迪·拉梅奇在其知名著作《即时满足:让人嗨起来的动机心理学》中对“棉花糖实验”提出全新见解,为“即时满足”正名。他指出,“即时满足”就是要尽早满足自己的要求。从这一观点继续向外拓展、延伸,可以发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快节奏下,大众迫切希望自己的即时生活需求被尽快满足。而在海量即时需求真实存在的大背景下,新的风口、新的“秘密金矿”正在迅速衍生。最直接的体现是,后疫情时代,人们对于生活日用品的即时性需求大大提升。从生鲜蔬菜到食品饮料,从电子产品到日化美妆,越来越多的商品通过即时配送的方式,第一时间送达到消费者手中。即时需求,正在被全面满足。从“小超市”到即时零售近日,央视专题报道了百万杂货店店主的逆袭案例。一名杂货店老板依托于即时配送,做到了百万营业额。而这个数字,在一年前还离他很遥远。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架起了本地门店和线上配送坚固而又通畅的“云端”桥梁。在报道中,央视详尽阐述了即时零售:核心是本地门店加上即时配送,也是外卖和实体结合产生的新业态,连接了实体门店和消费者。它们的“合体”,在激发新消费需求的同时,也让疫情期间线下客流量减少的小店有了更多可能。从局部上升到整体来看,北京通州杂货店老板,只是即时零售的一个缩影。在市场需求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实体门店也正在逐步复苏和增长。数据最有说服力:今年1-7月,美团上的便利店和超市交易量增长了54%,其中夫妻小店增幅高达110%。在疫情过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企稳回升。这样的走势,颇为不易。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7万亿,同比增长3.1%。亮眼数据的背后,也是即时零售与其他消费形态共同努力的结果。时效性、确定性、认可度缺一不可在过去的数年内,餐饮外卖和同城物流引领着即时配送品类的扩张。而在这之中,新的配送需求被不断挖掘。消费升级的本质是需求升级,随着生
零售新时代,实体门店如何掘金“即时零售”?
avatar科技说说
2023-03-19

黑鲨手机“崩盘”,电竞手机始终是个伪需求?

又一家手机厂商正在倒闭的边缘苦苦挣扎。 据悉,游戏手机赛道头部的黑鲨品牌,有多款机型在官网全部售罄,甚至有网友发现,号称是今年新旗舰的黑鲨6系列工程机也在二手平台公开叫卖,标价3900元。 从年初被曝光大规模裁员,到如今新机现身二手平台,黑鲨手机似乎正在狼狈收场。 高光时刻不复来 今年年初,有关黑鲨手机大规模裁员、拖欠补偿金的风闻已经甚嚣尘上。 据媒体报道,自2022年9月开始,黑鲨已前后进行了5轮裁员,裁员比例高达80%。 在黑鲨上海浦东新区的办公地点,甚至有人拉起了大字横幅。黑鲨CEO罗语周的微博更是成为了讨薪讨赔偿金的重灾区。 那么,曾经垂类游戏手机领域第一的黑鲨,为何会沦落至此呢? 资料显示,成立于2017年8月份,黑鲨专注于电竞游戏手机,曾是垂类手机赛道的黑马,一度被雷军看好。早期黑鲨与小米合作密切,小米不仅对其开放了供应链资源,雷军本人也多次出席黑鲨新机发布会为其站台。 而在多个方面的优势加持下,黑鲨从2017年到2019年的两年时间里,在游戏手机品类市场中占据了将近一半的份额,把华硕ROG、红魔等其他游戏手机品牌远远甩在身后。数据更是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黑鲨在游戏手机市场中的份额直接超过了70%。 然而在一年后,黑鲨又出人意外地跌落神坛,市场份额缩水至17%。而摘得游戏手机销量桂冠的不是别人,正是小米旗下主打游戏手机的Redmi K系列。 小米此前发布的K40游戏增强版直接与黑鲨形成了竞争,有意思的是,这款手机还使用了黑鲨肩键技术,而后续的K50电竞版更是进一步蚕食了黑鲨的市场份额。数据显示,2022年1-9月,黑鲨手机仅卖出15万台。 2022年年初,腾讯曾打算收购黑鲨手机,然而到了年底,据相关媒体报道,腾讯已经单方面终止收购,之后也就有了黑鲨开启大规模裁员的局面出现。 腾讯为何终止收购黑鲨,肯定有自身的原因。但黑鲨走到今天这一步,绝对怪不了腾讯,甚至
黑鲨手机“崩盘”,电竞手机始终是个伪需求?
avatar科技说说
2021-07-01

滴滴悄悄上市:招股书三次变更耐人寻味

北京时间6月30日,创业九年且融资21次的滴滴低调在纽交所上市,最终当日以14.14美元/ADS报收,市值达到680.8亿美元。原本滴滴成功上市,应该是为投资人们带来了一场期待已久的财富盛宴,但令许多人不曾注意的是,其先后三次提交的招股说明书,却非常耐人寻味。笔者注意到,滴滴三次提交的招股说明书时间节点分别为:第一次,4月9日秘密提交;第二次,6月10日正式提交;第三次,6月28日更新版本。如果拿第一次与第三次提交的更新版本对比,可以发现内容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高管团队股权结构及公司治理部分。高管股权结构变更:给自己发红包?对于创立九年,经历无数风波才看见曙光的滴滴来说,上市应当是与员工共同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刻。但让人讶异的是,招股说明书中某些内容的变动,却成为狂欢中的杂音。主要表现为,管理层似乎在给自己“发红包”。具体来看,在招股说明书的Management和Principal Shareholders这两章,有持股的详细信息。而将4月9日秘密提交的版本,和最新的6月28日版本对比,就能发现第二季度大额增发给管理层的详细数据。4月9日招股书P195股权架构图,P196的注释说明中有管理层持股的详细,如下图所示:简单来说,就是经历多次融资,截至2021年3月底高管持股比例仅占3.7%。其中,程维的家族信托Xiaocheng Investment Limited 持有31,156,189股,占总股本的比2.9%,柳青的家族信托Investor Link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3,055,556股,占比不足0.3%,因不足1%甚至没有在上表中显示。但在最新的6月28日版本中,P217开始的PRINCIPAL SHAREHOLDERS章节中,开始有所变化。从P218上图和P219注释中可以看到,给高管增发的期权主要在名为Steady Prominent L
滴滴悄悄上市:招股书三次变更耐人寻味
avatar科技说说
2022-05-27

抗疫下半场:mRNA疫苗或将成为新主力

近段时间以来,全国疫情整体呈现稳定下降态势。尤其是最近一周,全国每天新增本土感染者已经降至1200例以下,波及范围进一步缩小。目前来看,虽然抗疫之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越是在这个关键时刻,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放在首位。因此,除了在防止疫情蔓延的措施上落实到位外,还应该加强疫苗的接种、研发,以及引进工作。多重优势+亮眼数据,mRNA疫苗表现抢眼纵观全球新冠疫苗的发展大背景,mRNA疫苗正在受到广泛关注,且引人注目的大动作不断。据财联社报道,德国百欧恩泰公司(BioNTech)表示,正在准备相关文件,用以支持其新冠mRNA疫苗BNT162b2将适用接种人群扩展至6个月至5岁以下儿童。BioNTech表示,预计本周内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交相关数据,用于申请紧急使用(EUA)授权;并在接下来几周内,将数据提交给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其他监管机构。BioNTech之所以先后向FDA、EMA等相关监管机构提交申请,源于对mRNA疫苗有充足的信心。就在当地时间5月23日,BioNTech公布的一项2/3期试验数据:6个月至5岁以下儿童接种3微克剂量(约为成人用量的十分之一)的BNT162b2作为加强针后,可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率达80.3%。今年以来,中国港澳台地区已先后开始为本地区5-11岁儿童接种复必泰疫苗。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登记的辉瑞/BioNTech以及莫德纳的mRNA疫苗数据显示,两种mRNA疫苗的有效保护率均超过90%,远超世界卫生组织50%的要求。同时,也超过了目前保护率居于前列的两款传统灭活疫苗CoronaVac和BBIBP-CorV。另据国际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调研显示,以辉瑞/BioNTech新冠mRNA疫苗为例,mRNA疫苗对多数新冠变异毒株能保持良好效果
抗疫下半场:mRNA疫苗或将成为新主力
avatar科技说说
2022-06-05

手机销量断崖式下滑:厂商618清库存,卖不动谁之祸?

智能手机市场正值寒冬!由于受疫情影响,国内手机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再加上产品的芯片、形态、功能没有显著进步或者革新等,消费者的换机意愿也比较低。根据信通院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4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8742.5万部,同比下降30.3%。GfK预测称,2022年中国智能机销量将跌破3亿,回落到2013年之前的水平,并且这种下降趋势在短期的未来可能仍将持续。因此,在行业表现不佳的情况下,以“618”电商大促为关键节点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商家一边是备战清库存,一边也在调整过冬的策略。618“机海战术”促销近日,各大手机厂商摩拳擦掌,拉开了“618”的预热大幕。在京东平台上,小米、荣耀、OPPO、vivo四大国产头部手机品牌在此次“618”均有降价幅度超千元的机型。在几款热门机型中,小米11 Ultra(8+256GB)价格降幅最大,最初上市价5999元,618到手价3699元,降幅高达2300元;vivo X70 pro(8+256GB)、OPPO Find X3 pro(12+256GB)、荣耀50pro(8+256GB)几款机型均降价超过千元,分别为1100元、1010元及1000元。除了老款机型价格大幅下降,临近“618”,许多厂商还在此节点陆续推出新机型。6月1日,OPPO Reno8系列正式开售;5月30日,荣耀推出70系列;5月24日,小米发布Redmi Note 11T Pro、Redmi Note 11T Pro+两款新机;5月19日,vivo正式发布S15系列。大幅降价叠加密集推出新机型,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为清库存开展的“机海战术”。在消费者没有换机动力的情况下,厂商会频繁推出新机,以多型号少库存的方式追求最小风险,“就像当年的诺基亚一样,现在只能‘小步快跑’,如果是单型号囤大库存,风险太高。”此外,以新品的名义在“618”做“首发降价”,也更能激发消费
手机销量断崖式下滑:厂商618清库存,卖不动谁之祸?
avatar科技说说
2022-05-22

元宇宙退潮,VR却被带火了?

当浪潮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2021年突然走红的元宇宙,正在慢慢褪去疯狂的一面,回归理性。有统计数据显示,A股市场上涉及元宇宙相关业务的公司超过百家。今年第一季度,这些概念股中仅有一成公司净利润翻倍增长;且今年4月以来这些概念股整体呈现下跌趋势,截至5月20日收盘,最近一个季度平均跌幅14.8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同时,过去两个月元宇宙赛道的融资速度出现了一定放缓,大厂出手、布局这条赛道的消息也有所减少。这很难不让人想起上一波区块链游戏热潮,在失去资本青睐后,几个月的时间行业就渐入寒冬。拿不出手的元宇宙产品2021年,在元宇宙概念加持下,多只概念股股价一路高歌,而中青宝无疑是表现最为突出的一家。数据显示,2021年中青宝股价累计上涨幅度达252.69%,在A股游戏股中一骑绝尘,而这与其正在研发的一款游戏《酿酒大师》不无关系。2021年9月6日,中青宝官方账号推送了一篇《中青宝|元宇宙赛道崛起,网游老兵砥砺奋进踏征程》的文章,在介绍公司将进军元宇宙领域的同时,着重提及《酿酒大师》是“虚拟与现实梦幻联动模拟经营类的元宇宙游戏”,“打破次元壁”。据了解,《酿酒大师》依托于董事长李瑞杰控制的贵州金沙古酒酒业有限公司,能够实现线上酿酒、线下提酒。随后,中青宝股价一路上扬。如坐火箭般增长的股价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今年5月12日,中青宝收到了创业板公司管理部下发的年报问询函。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中青宝自2021年10月25日以来第五次收函,而在本次问询函中公司核心产品《酿酒大师》仍是深交所关注的重点。深交所要求公司用平实的语言详细说明《酿酒大师》的具体落地时间、运营模式、收费方式、收入确认原则、截至回函日确认营业收入的金额。并补充月平均活跃用户数量、付费用户数量、月平均ARPU值,推广营销费用及占公司营收比例。同时要求对该游戏的提酒功能做具体详细说明,详细论证《酿酒大师》提酒功能的可
元宇宙退潮,VR却被带火了?
avatar科技说说
2021-08-29

7月销量反超小米,荣耀手机真的告别至暗时刻?

“荣耀上半年经历了至暗时刻。但最近三个月,荣耀手机市场份额从历史最低点的3%跃升至14.6%。7月份,荣耀手机品牌回到了前三,我相信这才是刚刚开始。”近日,荣耀手机CEO赵明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道。根据多个调查机构近期发布的手机市场报告显示,脱离华为独立运营后的荣耀正逐渐夺回其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不过,步入下半年,随着苹果发布新一代iPhone手机,以及其他厂商的年度旗舰扎堆发布,单飞后的荣耀能否与成熟的大厂相抗衡,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活下来的荣耀8月28日,CINNO Research发布2021年7月的《中国手机通信产业数据观察报告》。报告显示,在国内市场手机销量排行中,荣耀超越小米和苹果,在独立后首次挤进手机月度销量前三。OPPO、vivo仍位居第一、第二,销量分别为560万台和530万台;小米位居第四,销量为390万台,排名第五的苹果销量300万台。本月中旬,荣耀曾内部发文庆祝7月末的单周份额达14.6%,重回国内前三。从这份报告来看,独立后的荣耀在月度数据上稳住了前三。从华为独立后,荣耀曾面临严重断供,国内市场份额一度跌至3%,海外份额目前已经接近0。但随着供应链的恢复,荣耀近期的恢复势头明显提升。其中,荣耀50系列的销售表现对荣耀整体市场份额的回升有很大帮助。过去的半年来,荣耀经历了至暗时刻,但是市场份额的增长并不意味着“安全着陆”,在赵明看来:“对于手机公司而言,永远不存在稳定的安全线。当年最牛的那几家,市场份额一度占到了全球的百分之二三十,在峰顶坍塌比谁都快,连拽都拽不回来。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手机行业不存在登顶的游戏,登顶的游戏是一个伪命题,它是没有终点的科技创新竞争的长征。”赵明还表示,当前业务的需求和发展速度太快,体系的转型和思维方式的转型都是挑战和压力,“从线上的品牌演变成全渠道的品牌,这个过程要考量,成长的。整个体系不断成长和夯实能力是我们荣耀今天的
7月销量反超小米,荣耀手机真的告别至暗时刻?
avatar科技说说
2022-06-27

元宇宙亦是“看脸的世界”:Rokid全新技术成果让你焕新而生

豆瓣评分高达8.6分的《元宇宙2086》一书,带领读者畅游了未来虚实共生的数字平行世界,并指引我们成为元宇宙网络的创世居民。在那个虚实相融、亦真亦幻的新社会形态中,未来的我们开启着与现在完全不同的“焕新人生”。事实上,无论是在互联网,还是在XR时代的元宇宙,人类始终是主角。唯一发生变化的,是展现个人主体的形式大相径庭。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是以一串或简单或复杂的ID存在于网络上。而在XR时代,我们活跃在元宇宙中的方式又会变得怎样精彩纷呈?就在6月23日,国内专注于人机交互技术的知名产品平台公司Rokid,带来了一幅引人遐想的新画卷。通过软件产品演示分享会,Rokid从XR交互引擎、XR系统框架、XR创新应用、AI算法应等层面,相继演示数字人、手势交互、YodaOS国际化、全息空间2.0、Open XR、MSpace、Light(WebXR)、AR导航、6DoF空间声场技术、全新端到端ASR算法等最新成果。在全新前沿技术成果的支撑下,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元宇宙中焕新而生,开启一场新冒险。为XR时代的交互方式画下新蓝图的Rokid技术人er们,显然在打造出通往新未来的通行证。发布3D数字人技术让用户“捏”个活灵活现的自己无论是在怎样的世界载体,人们追求个性的诉求始终存在。如果说互联网时代展现个性只能用头像、ID等方式,那么在元宇宙中,人们将为自己定制一个独一无二的形象。为了满足这一诉求,本次软件产品演示分享会带来了Rokid数字人最新技术成果——丰富可扩展的3D数字人模型和数字人引擎。通过不同设计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脸型以及装扮,Rokid 3D数字人模型支持用户通过“捏脸”和换妆的方式,定制专属自己的形象。目前,Rokid数字人模型已基本满足亚洲用户群体,未来的数字人模型将以更多五官分类组合、肤色、发型、发色以及不同地域风格的服装等,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户都可以拥有专属数字形象
元宇宙亦是“看脸的世界”:Rokid全新技术成果让你焕新而生
avatar科技说说
2021-04-12

爱奇艺涨完,腾讯涨!在线视频入不敷出,焦虑何在?

“中国付费内容的价格较低,如果时机合适,公司会调整价格。”在2020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会上,腾讯向外界释放了视频会员涨价的信号,而在近日,这只靴子终于落地。4月3日,腾讯视频官方微博宣布,将于2021年4月10日零点起对VIP会员价格进行调整。新价格为连续包月20元、包季58元、包年218元。腾讯视频也成为继爱奇艺之后,国内第二家涨价的视频平台。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头部视频平台或逐步进入涨价潮阶段。涨价潮接踵而至腾讯视频的VIP会员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连续”,一种是“非连续”。所谓的“连续”,指的是在每月、每季和每年到期后自动续费,也是更为实惠的选择。目前,(未涨价前)腾讯视频连续包月的价格为15元,连续包季的价格为45元,连续包年的价格为178元;非连续包月的价格为20元,非连续包季的价格为58元,非连续包年的价格为198元。可以看出,和涨价前对比,此次的涨幅最小为5元(连续包月),最大涨幅则达到55元(非连续包年)。腾讯视频涨价后,京东联名会员也同步跟涨。京东发布公告称,宣布于4月10日起在 PC、安卓等跟随上调腾讯联名卡售价50元,现价248元/年,而京享值4500分及以上的用户可享受原价198元/年。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腾讯视频的付费会员达到1.23亿人,上一季度为1.2亿,环比增长2.5%,而2020年第三季度,腾讯视频付费会员的环比增速为5.3%。截至2020年中期,付费会员数为1.14亿。就算是以最小的涨幅5元计算,此次腾讯视频VIP会员涨价也将带来至少不低于1个亿的收益。虽然本次涨价难免会导致有付费会员用户流失,但有1.23亿这个庞大视频付费会员数做基石,由腾讯视频VIP套餐提交带来的收益应该不会比之前更少。此举给腾讯带来的效果显然是益大于弊。同为国内视频头部平台的爱奇艺也出于成本以及盈利的角度提高了会员的费用。2020年底,爱奇艺实施了会员涨价的
爱奇艺涨完,腾讯涨!在线视频入不敷出,焦虑何在?
avatar科技说说
2023-02-24

穿越行业周期 发现vivo“雁行致远”的力量

十年之前的2013年,4G牌照颁发,随后进入商用。此时,4G昂贵的资费被很多人认为是鸡肋,认定没什么人会为虚无缥缈的“流量”买单。 但谁也想不到,自此,智能手机的“狂飙”时代开启。 苹果、三星等厂商在全球市场上风生水起,小米、魅族等互联网厂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vivo、OPPO、华为等品牌持续深耕产品布局,手机产业成为市面上最炙手可热的行业。高速增长的市场,“追赶”和“创新”成为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 可“狂飙”模式不可能永远持续,智能手机产业的“凛冬”无可避免地到来。 根据IDC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12.1亿部,同比下降11%,是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尤其是10-12月仅出货3亿部,同比下降18%,创最大单季降幅。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比2021年下降13.2%,连续五年下降,为十年来首次低于3亿部。在达到顶峰的2016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7亿部,同比萎缩约四成。 直面“寒潮”,被视为美股风向标的苹果也开启了罕见的大降价,而三星手机的出货量更是下降15.6%,第四季度营业利润暴跌69%。应对“寒气”,部分手机厂商甚至还开启了大规模裁员以及人事变动。 不过,潮水退去,存量红海中,也有 “优等生”悄然显现。 数据显示, 2021年,vivo出货7100万台,市占率21.5%,领先第二名OPPO 390万台。2022 年,vivo 以 19.2% 的市场份额保持第一,其次是苹果(18%)、OPPO(17.5%)、荣耀(16.7%)、小米(13.9%)。这已是vivo连续两年成为中国最畅销的手机品牌,中国手机品牌格局完成从“华米OV”到“VO荣米”的演变。 一方面是销量的逆势上扬,子品牌iQOO等增长强劲;另一方面是敲开高端机大门,高端化布局的成绩优异。那么,vivo究竟掌握了哪些能力,得以穿越周期、逆周期突围? 逆势生长,抓住超车关键点
穿越行业周期 发现vivo“雁行致远”的力量
avatar科技说说
2022-10-23

直播带货,是不是教培机构最好的出路?

又一家教育培训领域的巨头进军直播带货领域了。 近日,好未来旗下的学而思在抖音推出“学家优品”直播带货,在形式上与东方甄选几乎如出一辙,学而思的老师担任主播,也是授课式带货。 在一年前谁也想不到,曾经是阳春白雪的教培行业会集体转型到下里巴人的直播电商行业。此次直播业务的开启,能否给好未来们的业务带来另一发展机遇? 教培行业“爱上”带货 教培行业这股直播风潮,最直接的导火索无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新东方。 2021年12月,新东方推出东方甄选,俞敏洪和新东方在线CEO孙东旭亲自站台、高调亮相,然而接下来的几个月,从业绩上来看,东方甄选并没有进入大众视线,直到今年6月,双语直播带货火爆全网,东方甄选正式破圈而出。 如今,打开好未来“学家优品”的直播间,主播同样是由老师转型,或分享诗词书籍,或弹奏乐器,这种带货方式与新东方在线的直播极为类似。有不少网友指出,如果把直播间里的公司Logo遮挡起来,甚至分不清哪个是东方甄选哪个是学家优品。 而这也引发了不少人的质疑,认为这是在刻意模仿和抄袭新东方直播带货。对此,学家优品的主播回应称,“模仿”二字用的一点也不丢人,而且用得一点也不错。如果能向班上成绩最好的小朋友学习,对于我自己来说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实际上,好未来并非第一个跟风带货的教培公司。 此前,就有豆神教育在直播间分享文学知识、双语直播;高途也在近期推出了“高途好物”,并打出了“上市公司精品严选”的口号。 自去年“双减”政策发布实施后,多家教培机构开始寻求转型,甚至有的机构直接跨界到餐饮、充电服务等赛道。而新东方直播带货的出圈,打开了教培机构转型的新思路,越来越多的教培企业看中了直播带货的潜力。 在转型直播带货后,新东方在线CFO尹强在2022财年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东方甄选近三个月GMV在20亿元左右。尽管新东方暂未披露具体的带货数据,但这已经让新东方在线的股价节节攀升。从今年
直播带货,是不是教培机构最好的出路?
avatar科技说说
2021-02-08

盲盒,如何掏空成年人的口袋?

“盲盒”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为了购买盲盒,2020年有近20万人人均花费了2万多元,甚至还有土豪一年为此花了上百万。除了风靡成年人的消费市场,这个小小的玩具同样在资本市场引起不小的骚动,IPO仅2个月的泡泡玛特就一跃成为了一家千亿港币市值的上市公司。不过,这上千亿的市值,泡泡玛特靠什么支撑?是资本的贪婪还是盲盒的潜力呢?小小盲盒疯狂吸金作为国内“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主要专注于集潮流商品零售、艺术家经纪、新媒体娱乐化平台和大型展会举办于一体的IP综合运营服务领域。2019年4月,泡泡玛特刚从新三板退市时,其市值仅为20亿元,2020年12月泡泡玛特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时,总市值已经达到1065亿港币;短短不到两年间,市值达到了数十倍的增幅,泡泡玛特的增长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资本市场也不敢小看盲盒的吸金能力。实际上,盲盒这种产品可追溯到日本万代公司1977年开始推出的扭蛋,相较于泡泡玛特仍在国内年轻人圈子里风靡不同,在日本,扭蛋是一项较为大众的消费品,甚至可以成为日本文化标签的一部分。在中国,盲盒的流行是从积木熊(Be@rbrick)和Sonny Angel开始的,随后泡泡玛特推出的Molly娃娃成功“出圈”,走进了大众视野。然而,从Molly娃娃开始,中国的盲盒产品走出了和日本不太一样的产品路线。在日本,扭蛋和盲盒是非常廉价的小玩具,200—500日元一个,硬币零钱即可购买。而中国的盲盒从Molly娃娃开始普遍的定价是59元,后来更是出现69、79一个的盲盒,甚至在闲鱼二手交易市场上,二手价能比原售价高出100倍到200倍。有意思的是,万代2019年的营收为70.4亿美元,利润为8亿美元,市值为208亿美元,而刚刚孵化出来的泡泡玛特,2019年营收为2.57亿美元,利润为6000 多万美元,市值却超过135亿美元。据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泡泡
盲盒,如何掏空成年人的口袋?
avatar科技说说
2022-12-28

天价“特效药”屡被炒作,异源接种复必泰何时被翻牌子?

疫情之下,怪事连连。 近段时间,各地陆续迎来奥密克戎的感染高峰。除了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品销量走高,血氧仪被疯狂购买之外,网上盛传的“新冠特效药”Paxlovid也遭到疯抢。 据悉,所谓的“新冠病毒治疗药物”Paxlovid定价高达2980元一盒,还一药难求。从传言来看,很多人认为Paxlovid就是“新冠特效药”,只要拥有就可以相当程度上防止家中老人重症或者死亡。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紧急授权(EUA)在去年12月批准Paxlovid上市,授权书中明确提示,批准原因是Paxlovid的“已知和潜在益处超过了该产品的已知和潜在风险”。但FDA也提到,服用之后仍然“有可能发展成严重的新冠,包括住院或死亡”。 此外,《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今年8月还发布了另一项真实世界疗效的研究数据:接受Paxlovid治疗的40至64岁相对年轻人中,“没有发现治疗有明显效果的证据”。这也意味着,Paxlovid对非老年群体几乎无效。 今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贡雪芃提醒,目前仅有证据表明,Paxlovid可改善症状,改善预后,但既不能预防感染,也做不到药到病除,而且它是处方药,有基础病的患者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种种数据和专家意见都在表明,Paxlovid并没有传闻中那么神奇,最多也只是在患病后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既然如此,防止得新冠、或在患病后极大减轻症状的方式,仍然是打疫苗。 值得玩味的是,对奥密克戎效果更好的复必泰疫苗如今却还要去香港、澳门接种。根据港大第五波疫情模型研究显示,在预防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过程中,3针科兴疫苗针后6个月有效率维持在80%,3针复必泰则始终保持89%的有效率。 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佰良引述医学期刊表示,基于医学实证,80岁或以上接种复必泰后,预防入院、预防入院后死亡和预防非入院死亡的成效,分别为79
天价“特效药”屡被炒作,异源接种复必泰何时被翻牌子?
avatar科技说说
2022-07-18

半导体行业“冰火两重天”:一边缺芯,一边产能过剩

如今,半导体行业可谓是“冰火两重天”。2020年年中到2021年年底,全球半导体行业在高景气周期中狂奔,缺芯成为跨年度的热词。但另一方面,市场也在担忧半导体景气度下滑,资本疯狂涌入后是否会令芯片周期快速反转至过剩状态。尤其是今年以来,半导体指数已经下跌了26.8%,37家半导体相关公司股价跌幅超过30%,半导体、芯片相关ETF下跌超过25%。有业内人士表示,半导体行业已经经历了过山车市场周期的顶峰,并开始急转直下。虽然2022年不会是一场灾难,但2023年将会是一场灾难。风向突变,长达两年的“芯片荒”得到缓解了吗?令人担忧的是,接下来,半导体产业真的会进入“泛滥期”吗?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持续了两年之久的缺芯潮、涨价潮曾让A股一众半导体公司赚得盆满钵满,但为何行业会突然遇冷呢?有业内人士指出,芯片依旧短缺是行业现状,只不过与此前的全行业芯片短缺情况不同,缺芯更多的是呈现结构性短缺,车用芯片、工业控制芯片短缺,消费类芯片则供过于求。消费类芯片过剩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厂商此前扩产建厂,不少产能开始逐渐释放,芯片行业整体呈现出供过于求的局面;另一方面是因为手机、电脑等消费市场需求放缓,致使对芯片的需求降低。尤其是手机行业的需求放缓最为明显,三星、小米、OV等主要手机厂商不时传出砍单的消息。笔记本电脑品牌华硕与宏碁也面临高库存,低需求,两家公司的财报显示,其库存分别高达154天与80天。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预测,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将同比下降3%。另据Gartner最新报告显示,今年全球PC和智能手机出货量都将出现萎缩,预测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下降18%。至于其他消费电子产品,比如电视、TWS耳机等,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根据《全球TV品牌出货月度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TV出货量为4490万台液晶电视和150万台OLED
半导体行业“冰火两重天”:一边缺芯,一边产能过剩
avatar科技说说
2023-03-14

京东2022年财报背后的隐秘:亮眼成绩中亦有隐忧

在新时代背景下,零售企业要探索新消费趋势,方能掌握赢得市场的“时代密码”。其中,电商平台的一举一动,都展现着零售行业的新趋势。但如果电商平台自身出现问题,与时代走向格格不入,也会影响自身的发展航向。 近日,京东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从这份财报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京东过去一年的表现,还可一窥零售行业的走势与变化。此外,我们在肯定京东所斩获成绩的同时,也要解析其存在的软肋或者问题。这份并不完美的财报,亦透露出京东亟须改变的信号。 财报亮眼数据背后,软肋亦应被看到 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的公布,意味着京东在2022年的表现尘埃落定。但如果简单用“优秀”,或“较差”等字眼来进行盖棺论定的话,未免有失偏颇。因为每一份财报,都会存在令人满意之处,也会有软肋存在。进行公正的评判,非常重要。 财报显示,京东2022年第四季度营收为2954亿元,同比增长7.1%;全年净收入为10462亿元,同比增长9.9%;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增长64%。 从好的一面看,这是京东首次净收入突破万亿大关,且无论是营收,还是利润,都保持着一定的增长。但如果往回追溯,结合过去几年表现来看的话,京东在去年所获得的成绩并没有数据展现出的那么亮眼。 尤其是被业内颇为看重的增速方面,京东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以营收为例,京东2020年、2021年的总收入分别为7458.02亿元、9515.9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3%、27.6%。而2022年营收虽然破万亿,同比增长却仅为9.9%。这样的表现,自然不尽人意。 不仅仅是全年营收,季度营收同样出现增长乏力的情况。去年第三季度,京东净收入为24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而去年第四季度的同比增长仅为7.1%,显然也难以令业界满意。 再细看这份财报的话,会发现京东的自营业务在2022年第四季度为2375.99亿元
京东2022年财报背后的隐秘:亮眼成绩中亦有隐忧
avatar科技说说
2021-04-05

破圈后的B站,掉入了“劣币”的陷阱?

距哔哩哔哩(B站)视频平台赴美上市已经过去3年,转眼间,B站又再次上市。日前,B站正式登陆港交所,开盘价为790港元,收盘价为800港元,市值达3045亿港元。不过报喜亦需报忧,B站有所成长,但还谈不上高枕无忧。破圈带来社区矛盾扩大;在广告流量是否能真正诠释曾为核心引擎的游戏业务,代理爆款步入生命周期的尾巴,亟需继任者,种种问题都在考验着B站。破圈背后的矛盾过去一年,B站股价上涨超过400%,市值超过400亿美元,单季度活跃用户超过2亿,影响力大幅增加。而这丰功伟绩离不开B站管理层制定的内容及用户增长策略。自开启"烧钱破圈"模式后,B站夯实二次元优势品类之余,先后成功拿下知识品类、综艺纪录片等内容品类。上市敲钟结束后,陈睿在接受采访时说,B站过去12年来一直在破圈。从最早只有动漫二次元相关的品类,到现在将近1000多个品类的内容,内容品类拓宽,用户不断增多;陈睿的新目标是进一步加大B站在年轻人中的浓度——2023年达到月活跃用户4亿。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35岁及以下用户占B站月活用户比例超过86%。该比例远超其它中国主要视频平台,如爱优腾、虎鱼、抖快等。的确,过去B站苦于受众较小难以变现,而现在B站月活用户已经突破2亿,这证明B站已经破圈走向大众,也为其商业化增加了想象空间。不过,烧钱破圈的大投入也带来了财务压力。根据B站的财报数据,2020年B站营收120亿元人民币,净亏损30.5亿元,2018年与2019年分别净亏损5.6亿元和13亿元,亏损率从2019年的19.2%扩张到25.4%,当下互联网公司亏损的通病B站一样有。同时,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也让B站独特的社区文化受到挑战。老用户指责B站一味向大众妥协,改变了平台原有的调性,许多新用户同样无法理解一些老用户的二次元口味。例如,此前闹得风风火火的《无职转生》日本番剧事件,因为剧情中涉及色情、偷窥、出轨等充满争议
破圈后的B站,掉入了“劣币”的陷阱?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