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NoNoise
降噪NoNoise
噪音太多,来点有意思的吧
IP属地:未知
4关注
33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降噪NoNoise
05-09 14:05

国行版苹果AI即将落地,考验百度的时候到了

2005年,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找到英特尔,想请这家芯片巨头为初代iPhone开发手机CPU。 在苹果给的报价和潜在风险之间一掂量,时任英特尔CEO的欧德宁,傲娇地说了「不」。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英特尔失去了一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 生成式AI时代的大模型厂商们,没有人想成为第二个英特尔。在苹果AI技术服务商的竞争名单中,OpenAI、谷歌是这样,百度、阿里也是如此。 去年底就有外媒报道,苹果AI国行版主要与百度洽谈。到今年2月,阿里也宣布苹果选择阿里一起合作落地手机的AI功能。 了解苹果行事风格的人都知道,苹果向来不喜欢采用单一供应商。在阿里官宣后,业内认识开始讨论,为什么不是百度? 就在前两天,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爆料,国行版苹果iOS 18.6 将启用部分 Apple Intelligence功能,由百度和阿里共同提供技术支持,其中,阿里负责开发审查引擎;百度的AI与Siri和Visual Intelligence将实现集成,这意味着百度将在中国取代OpenAI的ChatGPT和谷歌搜索的角色。 有业内人士称,从往常经验来看,安全模块在AI服务里一般只占比 10%左右,为苹果提供核心AI能力支持的可能还是百度。 现在可能轮到外界问,为什么是百度?以及被苹果「圈选」后,百度能否扳回一局? 01 互相押注 公众注意力和资本市场的反应证明,在AI行业,刷榜单、刷papper、投流刷日活,远不如成为苹果AI服务商来得更为轰动。 ▲Apple Intelligence的国行合作伙伴选择一直让外界期待 今年2月阿里宣布与苹果的AI合作后,阿里港股当日收涨8.48%。在彭博社记者透露苹果AI牵手百度后,百度股价也迎来上涨。 大模型技术一日千里,普通人很难看清其间的虚虚实实,但大家普遍相信,苹果筛选服务商向来挑剔,被选中者的综合实力很难注水。这是苹果背书效应的根源。 不过在我们看来,
国行版苹果AI即将落地,考验百度的时候到了
avatar降噪NoNoise
05-08 12:00

中国女鞋产业带,在直播间集体复兴

今年头4个月,东莞鞋履在抖音电商跑出了155%的同比增速。这是「世界制鞋之都」许久没有出现过的高光时刻。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大量制鞋工厂带着外贸订单,从东莞厚街迁往人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由此也带走了东莞制鞋业的一个黄金年代。 远隔千里的「中国女鞋之都」成都, 是玛丽珍、短靴、穆勒、乐福等舒适型女鞋的大本营,巅峰时期产值上千亿。后来同样因为产业外迁,工厂关闭或搬走,剩下的产能慢慢转向了线下外贸。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广州、惠州、泉州、温州、扬州、杭州等地的制鞋产业带。 直到最近这几年,那些顶着欧标、美标的品质鞋出现在直播间,中国女鞋产业带的昔日辉煌又被重新忆起。 01 工厂回来了 四月的成都,是杜甫诗中的花重锦官城。「阿么手工女鞋」老板肖龙穿着自家品牌的鞋子,走上抖音电商2025鞋履春夏新品发布会的T台。 作为这场大秀的「模特」,肖龙有些头大,「我一个大男人从来没走过秀」。一开始他跟抖音小二建议,不如请专业模特登台。但小二坚信,创始人最了解自家产品,他才是品牌的灵魂。 最终,肖龙一步一步迈向聚光灯。从台下反应来看,「效果非常好」。 从四川巴中贫困地区青年到年销售额破千万的女鞋品牌创始人,肖龙一步一个脚印,才走到了「舞台」中央。在这次发布会上,「阿么手工女鞋」被评为星光典藏品牌,成为经数十万用户检验的鞋履标杆。 他也成了工厂老板们的感谢对象之一。「阿么手工女鞋」「派中派」「MISSSILVER」「王11」「星星」等成都本土品牌和达人在抖音电商跑到行业头部位置后,当地工厂订单量急剧增加。此前因为市场萎缩被迫出走的手工鞋匠人,纷纷从温州、东莞、广州回到成都。 2024年,成都女鞋产业带的抖音电商GMV突破40亿元,销售额增长24%。肖龙发现,不仅匠人在回流,很多工厂也都回来了。 ▲抖音电商2025鞋履春夏新品发布会上,模特表演展示成都女鞋 扎根东莞的「德芙琳」,倒是从来不缺熟
中国女鞋产业带,在直播间集体复兴

抖音知识赛道,开打「稀缺」牌

在求知若渴的互联网用户面前,「冷门」知识这个概念几乎被改写。 人文社科知识创作者、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院派Academia 最初心里有些没底。他在抖音上做了一期长达一个小时的视频,梳理美国金融市场过去30年的变化,讲述美国资产管理行业为什么在过去十年突然强势崛起,甚至取代了投行PE在过去的主导地位。 原以为内容过于小众、会劝退大部分用户,结果这期视频拿到了10万点赞和5万多的新增关注,来自富达投资、贝莱德、高盛、纽约银行的金融从业者纷纷在评论区「现身说法」,交流火热。 你永远猜不到有多少网友在视频另一端偷偷学习。17万粉丝跟随螳螂爱好者@Jason(浴桶)的自然笔记,深入亚马逊雨林找虫子;还有132万网友跟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粒子宇宙学》公开课,探索整个宇宙与物质世界起源。 自从发布450分钟读完《红楼梦》的@米三汉 和240分钟深度解读《白鹿原》视频的@一只萧包子 等一批知识博主在抖音实现破圈,越来越多的知识创作者涌入短视频平台,探索深度知识的多元化表达。以至于有网友调侃,现在一打开抖音精选,「知识以一种抽象又歹毒的方式进入了我的脑子。」 只是,当短视频用户「学习」氛围渐浓,抖音开始面临新的考验——知识内容要如何做深做透,做出差异化? 01 知识内容的四个基本盘 去年11月24日,南开大学古典文化研究学者、讲席教授叶嘉莹教授逝世。为了纪念这位「诗词的女儿」,南开和北大出版社在抖音、抖音精选推出了12门叶嘉莹教授的公开课与讲座。 听完课的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留下真挚的感想,「请务必保留视频,我孩子需要看」「叶老师离去,我一边上班一边听讲」「可以保留久一点吗?」…… 数据显示,仅《人间词话七讲》一堂课,就有137万网友在线重温。这也印证了「短视频平台用户喜欢短平快」的社会刻板印象需要被打破,抖音用户也喜欢有深度、高价值的知识内容。 其实在2024年之前,知识博主之间交流
抖音知识赛道,开打「稀缺」牌

抖音知识赛道,开打“稀缺”牌

文|戴菁    编辑|孙静  在求知若渴的互联网用户面前,“冷门”知识这个概念几乎被改写。人文社科知识创作者、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院派Academia  最初心里有些没底。他在抖音上做了一期长达一个小时的视频,梳理美国金融市场过去30年的变化,讲述美国资产管理行业为什么在过去十年突然强势崛起,甚至取代了投行PE在过去的主导地位。 原以为内容过于小众、会劝退大部分用户,结果这期视频拿到了10万点赞和5万多的新增关注,来自富达投资、贝莱德、高盛、纽约银行的金融从业者纷纷在评论区“现身说法”,交流火热。 你永远猜不到有多少网友在视频另一端偷偷学习。17万粉丝跟随螳螂爱好者@Jason(浴桶)的自然笔记,深入亚马逊雨林找虫子;还有132万网友跟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粒子宇宙学》公开课,探索整个宇宙与物质世界起源。 自从发布450分钟读完《红楼梦》的@米三汉 和240分钟深度解读《白鹿原》视频的@一只萧包子 等一批知识博主在抖音实现破圈,越来越多的知识创作者涌入短视频平台,探索深度知识的多元化表达。以至于有网友调侃,现在一打开抖音精选,“知识以一种抽象又歹毒的方式进入了我的脑子。” 只是,当短视频用户“学习”氛围渐浓,抖音开始面临新的考验——知识内容要如何做深做透,做出差异化? 01 知识内容的四个基本盘 去年11月24日,南开大学古典文化研究学者、讲席教授叶嘉莹教授逝世。为了纪念这位“诗词的女儿”,南开和北大出版社在抖音、抖音精选推出了12门叶嘉莹教授的公开课与讲座。 听完课的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留下真挚的感想,“请务必保留视频,我孩子需要看”“叶老师离去,我一边上班一边听讲”“可以保留久一点吗?”…… 数据显示,仅《人间词话七讲》一堂课,就有137万网友在线重温。这也印证了“短视频平台用户喜欢短平快”的社会刻板印象需要被打破,抖音用户也
抖音知识赛道,开打“稀缺”牌

京东外卖的对手,从来不是美团饿了么

2025年开年,京东跑步入场外卖行业,让沉闷已久的互联网公司终于又有了一丝「活人感」。 4月21日,社交网络有人晒出了刘强东亲自为其配送外卖的合影,画面颇为诙谐。有网友扒出,刘强东上一次亲自送外卖还是2018年为了力推京东奢侈品快递服务。时隔7年,刘强东再次亲临一线。 当然质疑声也随之而来。人们似乎常常忽略,外卖是一个已经成熟发展十几年的赛道。饿了么诞生于2008年,美团外卖诞生于2013年,但因为商业模式问题,外卖天生就是「Hard模式」,赔本吆喝是行业特性。摩根大通曾估算,美团2024年外卖净利润率仅为2.8%,而日单量仅有美团四分之一的饿了么甚至至今没有盈利。 此前,字节和快手都希望在外卖领域大有作为,但最终还是把业务重心转至到店。 一位从业者告诉《降噪NoNoise》,京东可能期望在618前让外卖达到某一个量级,如果单量能够稳定在大几百万就可以做下去。现在的大额补贴并不知道能持续多久,但撤掉大额补贴后的真实单量,才是验证其可行性的关键,这一结果最快几个月内就能看到。 尽管有日均1000万订单量和一定的配送基础在手,但想要真正深入美团饿了么腹地,这场持久战的消耗也可以想见。有江浙沪区域的本地生活服务商估计,京东目前一天补贴约有2000万元。 面对这样一个结果未卜的低净利市场,京东为何孤注一掷、狂砸百亿补贴?唯一的可能是,外卖之外还有托底之物。 01 外卖只是打头阵 京东正通过这场空前绝后的「补贴战」将外卖战局推至高潮。 百亿补贴后的外卖价格有多夸张?3块9的库迪生椰拿铁已经卖掉了2000万单。蜜雪冰城茉莉绿茶三杯6块8,霸王茶姬5块一杯,有网友分享,作为京东Plus会员,他几乎可以天天喝到1块2的茶百道。 ▲社交媒体上有网友发布的相关截图 面对京东的攻势,美团也不甘示弱。除了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美团外卖宣布,未来三年美团外卖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红包补贴
京东外卖的对手,从来不是美团饿了么

京东外卖的对手,从来不是美团饿了么

 文|墨迪  编辑|孙静  2025年开年,京东跑步入场外卖行业,让沉闷已久的互联网公司终于又有了一丝“活人感”。 4月21日,社交网络有人晒出了刘强东亲自为其配送外卖的合影,画面颇为诙谐。有网友扒出,刘强东上一次亲自送外卖还是2018年为了力推京东奢侈品快递服务。时隔7年,刘强东再次亲临一线。 当然质疑声也随之而来。人们似乎常常忽略,外卖是一个已经成熟发展十几年的赛道。饿了么诞生于2008年,美团外卖诞生于2013年,但因为商业模式问题,外卖天生就是“Hard模式”,赔本吆喝是行业特性。摩根大通曾估算,美团2024年外卖净利润率仅为2.8%,而日单量仅有美团四分之一的饿了么甚至至今没有盈利。 此前,字节和快手都希望在外卖领域大有作为,但最终还是把业务重心转至到店。 一位从业者告诉《降噪NoNoise》,京东可能期望在618前让外卖达到某一个量级,如果单量能够稳定在大几百万就可以做下去。现在的大额补贴并不知道能持续多久,但撤掉大额补贴后的真实单量,才是验证其可行性的关键,这一结果最快几个月内就能看到。 尽管有日均1000万订单量和一定的配送基础在手,但想要真正深入美团饿了么腹地,这场持久战的消耗也可以想见。有江浙沪区域的本地生活服务商估计,京东目前一天补贴约有2000万元。 面对这样一个结果未卜的低净利市场,京东为何孤注一掷、狂砸百亿补贴?唯一的可能是,外卖之外还有托底之物。   01 外卖只是打头阵  京东正通过这场空前绝后的“补贴战”将外卖战局推至高潮。 百亿补贴后的外卖价格有多夸张?3块9的库迪生椰拿铁已经卖掉了2000万单。蜜雪冰城茉莉绿茶三杯6块8,霸王茶姬5块一杯,有网友分享,作为京东Plus会员,他几乎可以天天喝到1块2的茶百道。 ▲社交媒体上有网友发布的相关截图 面对京东的攻势,美团也不甘示弱。除了正式发布即
京东外卖的对手,从来不是美团饿了么

新线城市老铁,为什么都在抢黄金?

三年前,我们做过一个判断:美团没有躺赢的命。不同于电商,本地生活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无限战争,只是有时是气氛缓和的休战期,有时是煎熬的堑壕战。 因为市场大而分散,时机在动态变化,入局者以及其决心和策略也随时在变。 比如最近一段时间,在业务形态上,到家端的外卖出现新的变量;在市场分层中,主打差异化竞争的快手,在新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渗透速度悄悄加快。 在本地生活领域,快手此前存在感并不强。从时间线来看,快手2022年9月整合本地生活业务,将其升级为独立事业部,发力时间相对较晚;从开城策略来看,选择了更为稳妥的慢节奏——先在一线、新一线试点城市跑通模型,再复制到更多城市。 不过目前来看,在一个足够广袤的增量市场,慢有慢的好处。比如在十几万亿的本地生活市场,快手发力虽晚,却正好赶上近两年的两个大趋势:一是高线市场饱和,大量品牌加速往下走;二是宏观经济影响下,一二线城市中产消费力受挤压,新线城市反而消费力爆发。 古茗创始人王云安曾说,很多人并不真正理解三四线。三四线只是收入低的人群占比大,还要看支出结构,他们也渴望去酒吧、电影院,他们不缺少消费力。只是这些需求没有被满足。 供需的同频不仅把古茗、蜜雪冰城送到港股IPO,也为快手杀进本地生活开了一个传送门。来自快手本地生活2025聚力大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快手本地生活GMV同比增长200%,其中新线城市GMV同比增长均超220%;日均支付用户数量同比增长100%,快手本地生活整体新线城市用户占比超62%。 或许是受到业务爆发的鼓舞,快手高级副总裁、本地生活事业部负责人笑古对外表示,「新线城市+AI」将成为快手本地生活的增长引擎。这也算是快手对去年提出的「所有团购都值得在快手重做一遍」的路径指引。 不过在《降噪NoNoise》看来,只有当「新机会」可被量化时,快手才有可能吸引到更多本地商家来掘金。尤其在本地生活再燃战火之际,快手团
新线城市老铁,为什么都在抢黄金?

省吃俭用的年轻人,为什么甘心被棉花娃娃掏空钱包?

「当我在母婴店里拿出我的棉花娃娃想给她挑件衣服的时候,店员的表情相当复杂」,00后女孩丸子一边说一边展示着她的「娃墙」——12只不同造型的棉花娃娃,按心情每天挑选「今日出街款」。 在小红书上,有博主不仅到母婴店给娃娃买新衣,还到金店给娃娃置办小银锁,惹得柜台店员一脸震惊:「你们年轻人好有仪式感。」 2025年,全中国有超9200万独居青年,这其中,有越来越多的「丸子」们成为了「娃妈」,用棉花娃娃安放TA们对于「陪伴」实体化的需求。这些看似幼稚的玩偶,正悄然成为治愈当代孤独的「精神解药」——它们不需要喂养、不会生病,却能24小时提供柔软的陪伴。 微店数据显示,2021年,棉花娃娃的线上交易额达10亿元。有机构测算,2023年,中国棉花娃娃市场规模已达百亿规模,2016-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11%,预计2025年将突破150亿元,消费者人均持有量达8.73只,而衍生出的娃衣、配饰等周边消费金额更是高达主产品的3倍。 这场由「萌系」带来的消费浪潮,还能诞生下一个泡泡玛特吗? 01 棉花娃娃 因何诞生 有何不同? 许多IP产业从业者都提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棉花娃娃成为了潮玩市场新晋顶流? 无论你以何种角度审视,棉花娃娃都绝对算是个市场上的新面孔。论诞生年限,在历史悠久的积木玩具、手办面前,棉花娃娃还是个毛头小子;论质地手感,它又远不如市场上同品类的毛绒玩具那样「好rua」。 ▲「rua娃吧」出品的某联名款棉花娃娃 图源:「rua娃吧」官微 要想理解棉花娃娃为什么能够得到如此高的关注度,就必须追溯到一切的原点:棉花娃娃,因何诞生。 2015年,韩国男团EXO成员CHEN(金钟大)的一名粉丝以他为原型,用棉花制作了一个娃娃带去演唱会现场应援。这一全新的与爱豆互动的方式逐渐在追星圈中流传开来,并随着中韩粉丝圈层的交流传播到内地。 ▲金钟大和粉圈第一只棉花娃娃 不同于近一年来另一个同样
省吃俭用的年轻人,为什么甘心被棉花娃娃掏空钱包?

省吃俭用的年轻人,为什么甘心被棉花娃娃掏空钱包?

 文|易莜瑜  编辑|小维  “当我在母婴店里拿出我的棉花娃娃想给她挑件衣服的时候,店员的表情相当复杂”,00后女孩丸子一边说一边展示着她的“娃墙”——12只不同造型的棉花娃娃,按心情每天挑选“今日出街款”。 在小红书上,有博主不仅到母婴店给娃娃买新衣,还到金店给娃娃置办小银锁,惹得柜台店员一脸震惊:“你们年轻人好有仪式感。” 2025年,全中国有超9200万独居青年,这其中,有越来越多的“丸子”们成为了“娃妈”,用棉花娃娃安放TA们对于“陪伴”实体化的需求。这些看似幼稚的玩偶,正悄然成为治愈当代孤独的“精神解药”——它们不需要喂养、不会生病,却能24小时提供柔软的陪伴。 微店数据显示,2021年,棉花娃娃的线上交易额达10亿元。有机构测算,2023年,中国棉花娃娃市场规模已达百亿规模,2016-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11%,预计2025年将突破150亿元,消费者人均持有量达8.73只,而衍生出的娃衣、配饰等周边消费金额更是高达主产品的3倍。 这场由“萌系”带来的消费浪潮,还能诞生下一个泡泡玛特吗? 01 棉花娃娃  因何诞生 有何不同? 许多IP产业从业者都提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棉花娃娃成为了潮玩市场新晋顶流? 无论你以何种角度审视,棉花娃娃都绝对算是个市场上的新面孔。论诞生年限,在历史悠久的积木玩具、手办面前,棉花娃娃还是个毛头小子;论质地手感,它又远不如市场上同品类的毛绒玩具那样“好rua”。 ▲“rua娃吧”出品的某联名款棉花娃娃 图源:“rua娃吧”官微 要想理解棉花娃娃为什么能够得到如此高的关注度,就必须追溯到一切的原点:棉花娃娃,因何诞生。 2015年,韩国男团EXO成员CHEN(金钟大)的一名粉丝以他为原型,用棉花制作了一个娃娃带去演唱会现场应援。这一全新的与爱豆互动的方式逐渐在追星圈中流传开来,并随着中韩粉丝圈层的
省吃俭用的年轻人,为什么甘心被棉花娃娃掏空钱包?

大厂「超级框」之战,框走了工具App的未来?

3月18日凌晨,马化腾又回到了产品经理的本能。 在收到一名腾讯股东总结的用户对腾讯元宝的十条产品建议后,他的回复有如产品经理埋彩蛋:「很好的建议。很多都在规划中排期,也有很新的点子。」 这张回复截图让股东们热血沸腾。大家没想到,小马哥对自家产品如此了如指掌。 我们从腾讯方面证实,截图内容确为马化腾本人回复。 也难怪马化腾如此重视。作为腾讯旗下AI助手,元宝正成为这一轮DeepSeek接入潮中的最大赢家,并有可能成为腾讯的下一个超级入口。 在AI时代,「超级」往往意味着全能。股东们对元宝的产品建议大部分也围绕增扩功能展开,比如建议加入作业批改,特别是拍照解题功能;娱乐功能太少;复利计算总算错;希望增加收藏和笔记分类功能等等。 这也顺应了去年以来各家大厂做AI应用的趋势:通过功能的集成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夸克、豆包、百度文库、文小言、讯飞星火莫不如此。类似功能叠叠乐的现象,正变成大厂旗舰AI应用间的接力赛。 只是,当一些产品功能陆续被划入大厂的「must have」,那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活得还不错的垂类产品、小而美的工具类APP们,会不会面临被分流、被替代的命运?这是否会成为新的AI进化法则? 01 大厂争夺「超级框」 工具类产品天塌了? 进入3月,大厂间对「全能助手」的你追我赶开始加速。 3月13日,腾讯翻译君-在线翻译、翻译君App和翻译君小程序正式停止运营。腾讯在官网公告中表示,计划将翻译服务迁移至腾讯元宝。结合马化腾前述回复来看,元宝的服务功能还会持续增加。 同一天,阿里宣布推出AI旗舰应用「新夸克」,打造AI「超级框」。 新夸克吸引了很高的关注度。今年2月马云现身阿里园区时,还专门到访了夸克办公区。「旗舰」的定位则进一步明确了夸克的战略地位——阿里AI to C的最重要入口。 如果从产品形态来看,「超级框」实际承载了一种新的AI产品交互的探索。「框」的背后是夸克将过
大厂「超级框」之战,框走了工具App的未来?

一个高举高打的新消费品牌,决意原地掉头

在大众消费品领域,有两大品类几乎是创业者的「禁区」。一个是白酒,另一个是碳酸饮料。 多年来,碳酸饮料的城池始终由「两乐」把守,白酒则成了茅五泸洋汾等名酒的疆界。不过两个「禁区」都跑出过一战成名的黑马,比如饮料领域长出了元气森林,白酒领域长出了江小白。 这两个品牌都经历过爆发性增长,也都在竞争环境骤变后,从一路畅通的高速路驶入昏暗隧道,低调寻找新的机会。 2024年末「江小白」所在的集团公司更名为「瓶子星球」。瓶子星球2024年业绩逆势强劲增长了16%,头也不回地走向低度新酒饮战略。 一个品牌从高举高打到穿越生死线、逆风翻盘,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这大概是创业者们最为关注的议题。 01 ALL IN新酒饮 背后的认知校准 「如果不是第二曲线找得好,我们可能已经挂了。」内部员工透露,3月12日,在名为《新酒饮新世界,成就明日之星》为主题的战略人才大会上,瓶子星球董事长陶石泉说了不少大实话。 实话也是讲究时机的。通常企业危难时,老板最爱画饼;企业活得越好,老板越爱强调生存。瓶子星球的对内讲话,同样有一个安与危的时间差。 2011年,凭借「年轻人的第一瓶酒」出圈,经历了8年的传奇式增长,但此后5年,公司进入迷航状态。 直到2025年1月,瓶子星球经销商大会上传出消息,公司2024年已经重回增长通道,「低度新酒饮」势头强劲。 仅从业绩来看,其新酒饮产品确实争气。据上述经销商大会数据,2024年梅见+果立方的低度新酒饮业务增长达到了30%。仅在成都,梅见去年卖了一个亿。同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同比下降1.8%。 新酒饮业务撑起瓶子星球的第二增长曲线。但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一种常见的解读法是因果倒置:企业能「续命」,全靠押中赛道。但通过瓶子星球今年的几场公开分享和内部人士观察来看,押注新酒饮是果,公司认知转变是因。 瓶子星球曾经历过长达5年的「路线之争」,也曾经试图回
一个高举高打的新消费品牌,决意原地掉头

李斌的心思,曾毓群最懂

对于过去一年身处风暴中心的李斌来说,他的苦衷,曾毓群读懂了。 3月18日,宁德时代和蔚来同日宣布,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打造全球最大换电网络,并推进换电行业技术标准的统一,促进跨品牌、跨车型电池兼容。根据协议,除了换电合作外,宁德时代正在推进对蔚来能源不超过25亿元的战略投资。 李斌和曾毓群共同出现在了签约现场。这也是曾毓群近来少有的公开场合露面。这位福建籍企业家向来以低调著称,并不喜欢抛头露面,此次站台背后,对蔚来换电模式的认可和双方合作的笃定不言而喻。 签约后的晚餐,曾毓群精心准备了一道由芋头、冬瓜、萝卜做成的「锂光逐梦号时光机」,李斌在微博上写到:「这也预示着我们的合作一定会脚踏实地,种出实实在在的果实。」 李斌的振奋很容易理解。从2014年创立蔚来,到2017年启用换电模式,2018年建立第一家换电站,有关换电模式的争议伴随始终。因为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这些年他常常被迫陷入长期主义和企业生存的自证,几乎成了一种「心病」。 迈入2025年,不只一家媒体报道了蔚来内部的改革风暴。变革不会一蹴而就,短时震荡却有可能会随时爆发,就在外界准备在一个更长时间维度内观望和打量蔚来的时候,「宁王」用真金白银站出来为换电背书。 在舆论场,此举无疑是给蔚来送上了一枚定海神针。消息当天,蔚来港股股价直接拉涨15%。 对于李斌来说,他似乎终于可以卸下重负,专心投入到最激烈最残酷的的智能电动汽车产业资格赛了。 01 换电成主流补能方式 受益的不只是蔚来 2024年12月,在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生态大会上」,曾毓群分享了自己的一个判断:到2030年,换电、家充、公共充电桩将三分天下。在现场他还提到,要感谢先行者蔚来。 图源:宁德时代官微 成立11年,蔚来在换电站建设、芯片研发、电池技术等方面研发投入超过530亿元。这其中,换电属于高投入、长回报周期的基础设施投资,李斌和蔚来因此承受了
李斌的心思,曾毓群最懂

逛完这些直播间,我发现再不用「背锅」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每一个从德国归来的国人,都有可能当一回「背锅侠」。 德国锅具的品质如此深入人心,要是谁的行李箱里没有塞进一口Fissler、WMF或者双立人,要么是他对烹饪兴趣冷淡,要么是他朋友数量有限。 国人对德国厨具的追捧,甚至还在全国两会上引发过人大代表的感慨。2014年两会期间,时任宝钢集团总经理的何文波代表在小组会议上说,「很多人喜欢买德国进口的厨具,他们用的钢很多是我们提供的,但国内厂家就是造不出那样的刀来。」 这当然不是一两个厂家的能力问题,而是中国制造业亟需转型的一个缩影。仅在锅具领域,日本雪平锅、法国珐琅锅双雄STAUB(珐宝)和LE CREUSET(酷彩)同样以鲜明特色,纷纷攻占国人的厨房,以及各路美食博主的种草名单。 有时候还真不是盲目的崇洋媚外,而是一个信任成本的问题。在锅具领域,国产大众品牌不少,但买到一口好锅真的没那么容易。在社交媒体上,消费者的失望体验包括但不仅限于粘底、生锈,涂层容易脱落。运气不好的话,一年就要换口新锅。 说起来有点无奈,一口炒菜锅,明明是家庭耐用品,却因质量良莠不齐,硬是成了快消品。更别提与传说中的德国品牌「一锅传三代」的反差。 时间久了,「国货不如洋货」的消费偏见自然沉淀下来。即便浙江永康、河北邢台等锅具产业带的工艺实力已经强到可以承揽众多欧美大牌厨具的代工生产,或者以自主品牌的身份远销海外,即便同一座熔炉锻造出来的锅具与国际大牌价差10倍,当这些好货直接与消费者沟通时,依然要面临一个如何打破偏见的难题。 除了有《舌尖上的中国》背书的章丘铁锅,其他中国锅具产业带,拿什么过硬的理由说服全国消费者? 01 好锅在哪? 有锅中「爱马仕」之称的珐琅铸铁锅,最初只在国内高端商场和小众群体中流行。一个法国Le Creuset或Staub的珐琅锅,动辄一两千元,足够劝退普通消费者。 使用人群小众、国外品牌又占强势主导地位,国产珐琅锅想
逛完这些直播间,我发现再不用「背锅」了

拆解BOSS直聘财报:「刺猬型」公司,如何穿越周期?

在一个顺周期的行业,走出抗周期的行情,这是在线招聘平台BOSS直聘2024年拿到的剧本。 近日,BOSS直聘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2024年营收73.56亿元,同比上涨23.6%;净利润15.67亿元,同比上涨42.6%。两项关键指标均超市场预期。 倒不是市场预期过于保守,而是招聘行业向来被视作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之一,当经济运行压力增大,理论上招聘平台的生意会变淡,甚至落入周期劫。就像面对一张难度超纲的奥数试卷,即便是好学生,成绩也未必乐观。 BOSS直聘作为在线招聘老大,为什么能穿越周期?其业绩增长是否有可持续性?我们或许能在财报里找到部分答案。 毕竟投资大师巴菲特说过,财报是企业与外界交流的一种完美无暇的语言。 01 在线招聘一哥,位子依然够稳 要衡量一家招聘平台的业绩质量,至少有四个关键指标可以参考——营收、利润、月活跃用户数、付费企业客户数。 照此来看,BOSS直聘2024年还算发挥稳健。2024年全年营收73.56亿元,同比上涨23.6%;即便11月、12月属于传统招聘淡季,第四季度营收仍有18.24亿元,同比上涨15.4%。 横向对比同行,上述收入增速依然可观。人力资源服务商科锐国际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20.6%,北京人力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5.46%,在线招聘平台同道猎聘前三季同比出现下滑。海外同行如Indeed、ZipRecruiter也都收入承压。面临外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全球招聘行业受到的挑战都不小。 而BOSS直聘之所以能在收入增速上领先,与招聘端开拓了新的市场,从而带动付费用户增长密切相关。 过去一年,为BOSS直聘的付费企业客户数达到610万,同比上涨17.3%;单个客户的付费金额(ARPPU)在2024年全年和第四季度同比都实现增长。 进一步分析的话, 公司没有具体披露ARPPU的数值。但是,如果用年营收/年付费企业数简单计算
拆解BOSS直聘财报:「刺猬型」公司,如何穿越周期?

折叠屏战场的一道「折痕」

作为全球最大且最重要的折叠屏手机市场,中国用户正在逐渐收回对它的偏爱。 这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手机形态,叙事逻辑已悄然改变。咨询公司DSCC报告称,2024年Q3,全球折叠屏面板出货量增速首次出现同比下滑,降幅高达38%。反映到终端市场,当季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下跌1%,结束了连续六个季度的增长。2024年Q4,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为250万台,在连续9个季度高速增长之后,首次同比下降9.6%。 几乎从诞生之日起,折叠屏就带有着一丝悲情色彩。与其说创新,它更像是手机厂商在智能机创新乏力时的一场集体挣扎,作为挡箭牌的折叠屏始终无法摆脱「鸡肋」宿命。 尽管人们对折叠屏的探索从二十年前就已开始。2006年MWC,荷兰公司Polymer Vison展示了可卷曲和可折叠概念电子书Readius,为后来折叠屏手机提供了灵感。到2018年,全球第一款量产横向折叠屏手机才由柔宇科技发布。作为手机屏幕厂商,这款手机的概念宣传远大于产品本身,因此关注度并不高。 2019年2月三星发布了全球首款面向广泛消费者的量产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同月,华为在MWC2019巴展发布HUAWEI Mate X。至此,折叠屏正式走入大众视野。 但争议也伴随始终。当年Galaxy Fold一经发布,就曾因铰链进灰、屏幕故障,技术不成熟等原因被召回。这些缺陷直到今天也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 像触屏第一次代替9键和26键,第二次直接取消下方三个功能键,二者都是能直接把上一代卷没的功能革新,但折叠屏并没有这个能力。」在资深数码发烧友牟航看来,折叠屏还能被讨论,恰恰证明手机硬件创新天花板已现,正如最近一年厂商们疯狂宣传的AI摄影和生成式AI,「基本宣告他们不会在光学和传感器方向有太大的投入了。」 01 太多折叠屏用户 用不到内屏 《降噪NoNoise》访谈多位折叠屏用户后发现,人们对这款产品颇具怨言,也充
折叠屏战场的一道「折痕」

阿里拐点将至?

2025年注定是瞬息万变的一年。DeepSeek的出圈,不仅改写了AGI的进程,就连国内互联网巨头的权力结构、商业模式、组织惯性、估值叙事都在重写之中。 死扛闭源策略的百度,开始改口下一代文心模型开源,尽管这意味着百度AI的商业变现模式需要重新设计。一位百度技术骨干形容这个决定是「卷冒烟了」。但事实是百度已经别无他选,再不及时调整方向,搜索这个基本盘恐怕要承受更为猛烈的冲击。 3个月前在聊到大模型对搜索市场的影响时,李开复曾对《降噪NoNoise》提及其中利害,「今天所有的大厂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搜索。搜索是一个这么大收入(体量)的行业,这么明确的大模型会重写行业未来、这么难的让一个行业领导者去放弃他的广告收入的领域。这是搜索公司面临的巨大挑战。」 总能老树发「新芽」的腾讯,此前在大模型赛场存在感并不强,甚至总是一副慢吞吞的姿态,现在也快了起来——除了迫不及待将DeepSeek-R1嫁接到自家AI助手元宝上,在有可能被智能体颠覆的企业级SaaS层面,腾讯的应对速度也在加快。 经历三年多迷惘和震荡的阿里,则等来两年前那次战略变革的一个回响。阿里业务是否已经触底反弹,还要等下周财报数据的验证;起码从年内超40%的股价涨幅来看,市场开始相信阿里云的新叙事,连带电商行业内卷开始收敛,阿里的「势」似乎回来了。 许多东西都在被激活。 01 AI在阿里脱虚向实 2023年9月12日,吴泳铭正式接任阿里集团CEO的第三天,他通过一封全员信宣布确立了阿里两大战略重心:一个是用户为先,另一个是AI驱动。 坦白说,当时看到「AI驱动」,个人第一反应是有点虚,远水解不了近渴。彼时阿里主营业务电商以及第二增长曲线阿里云,双双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 2023年一季度,在宏观弱复苏形势之下,淘天的营收同比下降3%,客户管理费下降5%;二季度淘天营收增速拉回到12%,不过此时电商行业价格战硝烟已起,存量市场
阿里拐点将至?

抢滩智能体,企业如何率先破局?

2025一开年,AI行业大有从iPhone时刻渐进到App Store时刻之势。 国产大模型DeepSeek的技术突破,犹如投向AI行业的普罗米修斯之火。在华尔街投行高盛看来,这把火意味着AI行业的发展开始从硬件基础设施层向应用层转移。 作为AI应用的最主流形态,AI Agent被认为是DeepSeek施展拳脚的最佳方向。DeepSeek-R1所代表的强推理模型,本就长于智能分析和推理,叠加持续降本空间,相当于为企业智能体的爆发进一步缩短路径。 科技行业原本就认定2025年会是「智能体元年」。就在DeepSeek崛起前夕,OpenAI 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还在个人「年终总结」中预言,「2025年,我们可能会看到第一批AI Agent‘加入劳动力大军’,并实质性地改变公司的产出。」 DeepSeek的崛起,让科技行业对智能体的预期进一步拉高。尽管很难预测谁会是下一个AI王炸,但很多人相信,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巨大突破与智能体有关。根据德勤《2025年技术趋势》预测,智能体将成为未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趋势已来,摆在每一个企业面前的问题是,自身要如何布局、如何取舍,才能让智能体释放出更大的价值? 01 年内最火AI赛道 智能体「正式就业」 同ChatGPT类聊天机器人相比,智能体代表AI进化的更高层阶。它能在动态世界中作出自主分析和决策。 比如OpenAI今年1月发布的Operator,可以通过自己的浏览器访问互联网,点击、滚动、打字,还能订餐;2月发布的Deep Research,则能帮助ChatGPT找到过去十年GDP排名前十的发达国家和前十的发展中国家的iOS和安卓普及率,并将这些信息绘制在一个表格中。 从微软、谷歌、OpenAI、英伟达、Anthropic到国内的火山引擎、京东云、百度智能云、阿里云等科技公司,目前大家已基本形成一个共识:智能体是大模型落地的最
抢滩智能体,企业如何率先破局?

低价接入DeepSeek后,百度再掀算力接力赛

2025年是AI游戏规则被改写的一年。 在DeepSeek以中式务实震惊全球之前,AI大模型竞赛是一条由资本和GPU所主导的不计成本之路,参赛者的技术信仰只有一个Scaling Law,大力出奇迹。DeepSeek-R1掀起的AI普及浪潮,相当于在大路旁边开辟了一个分岔,它迫使主要参与者开始反思,让更多人把AI用起来的前提不仅是技术领先,还要有足够低的成本、超预期的体验。 最直观的例子是,ChatGPT-o1虽然与DeepSeek能力相当,但一个月200美元的订阅费已经将大多数普通人拒之门外。幡然醒悟的OpenAI,将1月31日上线的推理模型o3-mini设置为免费用户也可使用。 目之所及,AI大模型的花式降本将成为2025年的主线之一。抵达方式有很多,比如高效算力,又或者算法和工程创新。具体到中国,在DeepSeek的激励之下,BAT、字节、华为等国内AI大厂已经加紧在上述方向你追我赶。 2月5日,业内再传新进展——首个国产芯片万卡集群正式点亮,本土化AI在高效算力上向前一步。 01 本土自研万卡集群正式点亮 在宣布低价接入DeepSeek模型两天后,百度再公布算力降本新进展。 2月5日,百度智能云宣布点亮昆仑芯三代万卡集群。这也是国内首个正式点亮的自研万卡集群。 从全球范围来看,以合理成本获得可靠的算力,在当前的AI竞争中至关重要。谷歌、Meta、亚马逊、特斯拉等公司都在加快自研芯片的进程,希望以此打破算力瓶颈、降低模型成本。与微软因为GPU供应问题而貌合神离的OpenAI,也屡被传出计划自研AI芯片。 不过,拥有自研芯片只是实现万卡集群的第一步。要训练基础大模型,需要将一万张以上的加速卡(如GPU、TPU或其他专用AI芯片)组成一个高性能的「超级计算机」,工程难度极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此前表示,当下构建国产自主万卡系统充满挑战,但「至关重要
低价接入DeepSeek后,百度再掀算力接力赛

2025,电商走出阴霾

文|孙静 在神秘的海洋生态系统中,藤壶大概是Top3级的污损生物。 它们大量附着于鲸、海龟的身上,以及船体底部、养殖网箱。当藤壶越积越密,海龟的游泳速度被减缓,死亡的信号也就越来越近。如果被选中的是船体,那藤壶直接变身「油耗刺客」,让航行速度一慢再慢。 那些画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电商行业的「羊毛党」。他们如「藤壶」般存在和泛滥,吸附于仅退款、运费险等平台规则漏洞之下,将商家折磨得苦不堪言。尤其在2023年底到2024年上半年,电商进入无序内卷阶段,「用户为先」的平台理念被羊毛党恶意利用,商家生存空间越发逼仄。 一些电商平台不是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只不过在一个倾向于零和博弈的行业,最难达成的是共识。只有当行业开始追求可持续发展、追求健康的营商环境,保护商家权益才能落到实处。 这个共识在去年下半年出现苗头,到2025年开年有了基本成型的迹象:几乎在同一时期,淘宝、抖音、拼多多纷纷表态将完善机制、保护商家权益。若以推进节奏和已公布举措的细密程度来看,淘宝天猫率先加筑起那道「防线」。 这一点不难理解,与其说淘宝自己的平台自觉,不如说商家一直是淘宝天猫的基本盘,两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站在行业角度来看,电商平台正在加速走出「阴霾」、回到正轨,重视商家诉求、保护商家权益有望成为2025年电商最大的确定性。 01 淘宝天猫密集出招 「羊毛党」黑名单终于来了 2025年开年,电商平台与商家的关系进入虚心听劝阶段—— 抖音电商透露将定期举办商家恳谈会和交流会,广泛收集商家的反馈意见;拼多多宣布成立「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要全面研究商家需求,收集商家反馈意见;淘宝天猫则更进一步,直接立下flag,2025年举办100场以上的商家意见恳谈会,围绕商家广告、营销活动、行业规则、流量机制等,与商家开展广泛细致沟通。 沟通不是目的,关键在于电商平台开始重新审视如何平衡商家与消费者利益,如何更为有效的保
2025,电商走出阴霾

医美行业反内卷、逃离低价战,从300万「验真单」开始

01 9块9医美遍地坑 消费者花钱如临大考 每一笔放心的医美消费背后,都要经历一场暗战。 37岁的男性医美用户沈岩告诉我们,他在做医美项目前要先做「背调」。打开天眼查软件后,先看医美机构有没有医疗纠纷记录,纠纷多的,他会直接排除。 即便是常去的医美机构,沈岩也不敢掉以轻心。每年一次热玛吉、三次肉毒注射,每一次他都会翻出器械、药剂厂家的公众号,然后对着器械、探头、药剂一顿扫码验真。 沈岩的谨慎,很大程度上是被逼出来的。近两年行业在流量内卷的趋势下,掀起低价风暴,某些黑医美机构为了引流,甚至公然在直播间喊出「9块9做医美」的口号。 低价内卷的趋势下,许多机构迷失了方向,误以为卷无底线的破价,就能换来用户青睐。其实不然,美团医美最近透露的数据显示,75%用户将正品认证作为选择项目时的首要考虑,对消费安全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并不只在意价格是否便宜。 从长期主义来看,机构要逃离价格内卷,首先应该从反假货开始。只有培养起用户对医美机构、医美产品真正的信赖,才能持续获得复购,以此逃离流量玩法的「九块九一锤子买卖」。 《焦点访谈》记者去年曾曝光过,在直播间购买抗衰产品「超声炮」后,到主播指定的线下医美机构却发现,主播承诺的所谓「四重验真」,没一个能通过合规核验,外包装盒上还写着「已用完」。 近几年,随着颜值经济的渗透,医美正从小众走向大众。在一些研究报告中,2025年国内医美市场规模将超过4100亿元。但层出不穷的医美乱象,让沈岩们的变美之路「步步惊心」,也劝阻了很多对医美感兴趣的人。 许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对医美项目心动已久,但迟迟不敢去做,生怕踩坑、烂脸。 为了避坑,求美者往往要费尽心思—— 比如在水光针等项目中,一些不良医美机构为降低成本,会用国产针剂替代进口针剂,甚至换成杂牌针剂或生理盐水。为了防止「换药偷药」,用户们总结出各种攻略,如带记号笔,在药瓶做标记;带无菌手套,把针剂始
医美行业反内卷、逃离低价战,从300万「验真单」开始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