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消费
斑马消费
个人简介:寻找泛消费领域的斑马企业
IP属地:未知
3关注
550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斑马消费
05-17 08:33

聚力文化独自舔舐跨界的伤

斑马消费 范建 聚力文化极力想要甩掉“文化”,但始终无法彻底摆脱跨界文娱所带来的伤痛。 与北京腾讯的拉锯诉讼,和谈以及巨额赔偿,一次次将公司刚刚结痂的伤口撕裂。 2016年,公司以34亿元对价收购美生元信息,从传统制造业跨界游戏行业,一度带来业绩的飞涨。 然而,公司也就此跳入财务造假的深渊,成为跨界转型失败的典型案例。   难尽的和谈 聚力文化(002247.SZ)想要极力摆脱“文化”,但发现怎么甩也甩不掉。 与北京腾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下称:北京腾讯)长久的诉讼、赔偿、和谈,让公司始终无法彻底从跨界转型失败的痛苦中解脱。 事情,还得从5年前说起。 聚力文化原孙公司天津点我,与北京腾讯签订《腾讯广告服务商合作协议》,约定通过腾讯广告服务平台投放广告并支付广告费用。 后经北京腾讯核算,2019年5月-8月,天津点我通过腾讯广告服务平台发布广告共计产生费用2.6亿元,但未按期支付。 于是,北京腾讯对天津点我提起诉讼,并要求美生元信息(天津点我股东方、聚力文化原子公司)及聚力文化承担连带责任。 天津点我和美生元信息均无财产可供执行,赔偿责任自然落到了聚力文化身上。 为了摆脱这一巨额赔偿,聚力文化费尽心力,各方周旋。后经深圳中院和广东高院两级法院审理,判决支持北京腾讯的诉请。 2023年10月,深圳中院裁定强制拍卖、变卖聚力文化所持帝龙新材料等公司100%股权以清偿债务。这些,都是上市公司旗下最核心的资产。 无奈之下,今年2月,聚力文化与北京腾讯签署和谈协议,并支付了3000万元执行款,约定本次和谈暂定至2024年5月15日止,期间以本金2.61亿元和利息3800万元为限进行和谈磋商。 5月16日,聚力文化披露进展称,公司与北京腾讯的和谈仍在协商中。 截止今年3月末,聚力文化拥有货币资金3.54亿元,净资产4.02亿元。难以扛下对北京腾讯的巨额赔偿。   失败的
聚力文化独自舔舐跨界的伤
avatar斑马消费
05-17 08:25

李子园,并不“甜”

斑马消费 陈晓京 李子园上市3年来,业绩止步不前,可能是老板李国平没有预料到的。 早年,公司依靠甜牛奶产品崛起,如今“嗜甜”已成为李子园戒不掉的心瘾,难以找到新的业绩增长点。 在食品饮料行业摸爬滚打30年,李国平曾不止一次尝试寻求突破。他带领公司先后推出果蔬酸奶、椰汁牛奶、零脂肪产品等诸多新品,不可谓不年轻,不可谓不潮流。 然而,奇迹并没有出现。 嗜甜成瘾 前几天,李子园(605337.SH)副总方建华在集中竞价减持过程中,其家属不小心买进2900股,构成短线交易。公司不得不在5月14日晚间公告澄清,这起啼笑皆非的插曲,才渐渐平息下来。 这同时引起外界对这家食品饮料企业的关注。李子园一直以含乳饮料产品打市场,几乎贯穿公司发展的30年。2023年,公司含乳饮料业务营业收入13.81亿元,占总收入的98.31%。 公司含乳饮料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甜牛奶产品,这早已让公司隐隐觉察到了市场风险。去年年报中,公司就曾表述,如果对其长期依赖,可能会对业绩有较大影响。 如今,做含乳饮料产品的企业,实在是太多了。伊利、蒙牛、光明以及中国旺旺等,都是重量级玩家,养元饮品、承德露露、均瑶健康等企业,也先后进入这一领域疯狂掘金。 在这种挤压态势之下,李子园在自己不能输的战场,正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2021年至2023年,公司含乳饮料产品销量分别为27.73万吨、25.49万吨和25.0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4.49%、-8.06%和-1.67%;收入分别增长36.64%、-4.82%和1.62%。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公司含乳饮料库存量为9583.68吨,较上年大增43.13%,为近三年来之最。 难寻增长点 李子园并非不想改变“嗜甜”的现状,近年,在稳固经典“甜牛奶”口味的同时,已经推出了不少产品。诸如李子园奶咖、李子园椰奶、果蔬酸奶、无乳糖燕麦奶以及零脂肪乳酸菌饮料等,但都没能在市场
李子园,并不“甜”

瓶装水市场,又闻到了硝烟的味道

斑马消费 陈晓京 在怡宝冲刺港股之时,农夫山泉低调推出绿瓶纯净水,正式拉开今年夏季水战的帷幕。 农夫山泉以天然水产品称霸市场,重启纯净水,公开向怡宝的领地插旗。其动机不难理解,去年,公司包装饮用水业务做到200亿级规模,但收入增速明显放缓。 据灼识咨询报告,2023年饮用纯净水市场规模在包装饮用水中占比为56.09%,饮用纯净水复合年增长率为7.7%,且今后5年,增速将高于天然矿泉水。 天庭里神仙打架,凡间也是风雨大作。在消费趋势变化、渠道变革、产品细分等多重背景下,一些区域性、具有特色的中小包装水品牌,趁机起势,为自己赢得了一线生机。 固化太久的中国包装水市场,又开始闻到了硝烟的味道。 中小品牌涌现 在中国卖水,到底是一门多么赚钱的生意? 几年前,媒体通过农夫山泉上市招股书,测算出这个中国最大包装饮用水厂商的核心成本:一瓶水出厂价不到6毛钱,其中,水的成本仅约3分钱。在终端,这瓶容量为550毫升的饮用水,市场指导零售价是2元。 靠卖水,农夫山泉(09633.HK)老板钟睒睒连续4年蝉联中国首富;华润饮料的包装饮用水业务,近3年年收入均超百亿。 成就农夫山泉和怡宝的,是中国消费市场。庞大的人口基数,支撑起巨量市场需求。另外,包装饮用水已经从街边小店,快速走进家庭消费场景,产销两旺。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包装饮用水生产总量首次突破1亿吨(11674.1万吨)。 据欧睿预测,2019年至2023年,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将突破3100亿元。 用心的消费者已经发现,最近两年,在各种渠道尤其是新渠道中,中小品牌包装水正不断涌入或渗透。 江西的润田、陕西的龙王泉、广西的巴马丽琅,安徽的迎驾山泉及东北泉阳泉、四川倍特、云南山泉等等,几乎水源集中的中西部省份,都有一个或几个包装饮用水品牌。 生产设备的普及易得、水源本地化、零售渠道变革、物流配送半径的优势等
瓶装水市场,又闻到了硝烟的味道

林小海接力改造上海家化

斑马消费 陈碧婷 125岁的上海家化,最近十年,在反思中徘徊不前,接受一个又一个职业经理人的改造。 从谢文坚到张东方,再到刚刚辞职的潘秋生,效果都不甚理想。如今,接力棒即将递到出自阿里的林小海手中。 对于上海家化来说,局部的修改和完善,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它需要的,是大破大立的变革。 否则,每一个职业经理人的任期,只能在上海家化这株老树上,增加一圈又一圈年轮。 再次换帅 两月前,潘秋生和往年一样,主持上海家化(600315.SH)的年度战略发布会。 自2021年以来,潘秋生治下的上海家化,每年雷打不动地举行一次主题不同的发布会。2024年,主题为“致美.致时代”,前面三年的分别为“致未来”、“致匠心”和“致青春”。 在“致时代”战略发布会上,潘秋生坦诚上海家化面临的不足,同时,向外界透露,公司已经或正在为此做出各项调整,并为公司描绘出了一个美好的前程。经过2023年的“调整优化”,只待2024年的“整装待发”。 “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这是潘秋生主题演讲的结尾。或许,此时的他已有了提前结束任期的打算。 5月14日上午,潘秋生提交辞职报告,申请辞去上海家化及下属控股、参股企业所有职务,即日生效。同时,申请辞去上市公司CEO、总经理职务,于5月31日生效。经公司董事共同推举,在新任董事长选举产生前,由董事成建新担任代理董事长履行董事长职责。 同一天,控股股东上海家化(集团)提名林小海为董事候选人,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同时,董事会全票通过,聘任林小海为上海家化CEO兼总经理,任期自6月1日开始。 2020年4月,张东方辞去上海家化董事长、CEO等职务,由潘秋生接任。次年11月,董事会换届,潘秋生再次成功当选,任期到今年11月结束。 潘秋生接棒张东方执掌上海家化之初,也曾受到了市场的极大礼遇,公司股价连续多个涨停,迎接这个前欧莱雅高管。如今,公司股价长久在底部徘徊不前。 对
林小海接力改造上海家化

股价两天翻倍,世茂集团离脱困还远

斑马消费 杨柘 *ST世茂濒临退市,港股世茂集团债务缠身,这是许荣茂不想看到的结果。 在2019年交班之前,世茂集团素以稳健著称。许荣茂还曾多次提出有质量的增长,相较同行火箭式蹿升、纷纷向千亿规模挺进,他甘愿当一个保守派。 然而,其子许世坛没有坚守稳健风格,一接任立马踩下油门大势抄底,买下泰禾集团、万通地产等多家房企的项目,还充当白衣骑士挽救福晟集团。 随着房地产行业降温,背负巨大包袱的世茂集团,终于跌落神坛。 不过,在上周多座城市取消楼市限购利好之下,世茂集团股价连续多个交易日大涨,两天翻倍。 事实上,在债权人们步步紧逼之下,世茂集团的重组自救,正在艰难进行中,多方博弈才刚刚开始。   股价连续暴涨 盘中最高涨幅91.67%! 在所有世茂集团(00813.HK)投资者看来,公司已萎靡太久,这是难得一见的巅峰时刻。 其实,公司股价的这一波大涨,在5月9日就有过一番预热,当日即收涨33.33%。 5月10日早盘再度走高,直至午后涨幅超过90%。当日报收0.96港元,上涨60%,成交额10.55亿港元,总市值约36.46亿港元。 引发世茂集团股价暴涨的原因,很可能与日前各地出台楼市政策有关。5月6日,深圳、武汉相继出台楼市利好政策;5月9日,楼市政策进一步加码,杭州、西安两大省会城市,同时宣布取消限购。 各地楼市政策持续优化,资本市场的反应更为迅速。5月10日,内地房地产指数、中资物业管理指数以及房地产信托指数齐齐上扬,分别上涨4.87%、3.53%和4.06%。 为何在这一波浪潮中,世茂集团股价会领涨?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倚重的业务核心区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随着杭州、南京等城市放开限购,市场对上海楼市政策优化,亦有不小的预期。 上海是世茂集团的重要战场之一。2001年,由梁朝伟代言的上海世茂滨江花园揭开神秘面纱,亚洲第一高楼、超大型水岸豪宅区,连续4年夺得上海销冠
股价两天翻倍,世茂集团离脱困还远

天价听花酒,打不死的小强?

斑马消费 杨伟 央视315晚会过去两个月后,ST春天以认罚180万元翻篇,听花酒线下销售门店重新开张。同时,提出调价、限额和出口三大策略,相较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受此消息刺激,昨日,ST春天股价一扫连续大跌的阴霾,终于收获了一个难得的涨停。 和早年极草产品一样,听花酒自面世起就一直倍受争议。被央视315曝光后,依旧像一个打不死的小强,选择卷土重来。 主业空虚的ST春天,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再甩三板斧 经过央视315晚会的舆论暴击,张雪峰手法更为娴熟老道。日前,ST春天诚恳认罚180万元后,听花酒所有线下门店重开,同时掷出“三板斧”,在白酒销售淡季里打出组合拳。 日前,听花酒母公司ST春天(600381.SH)在其官网一口气连发三个通知,提出对听花酒实行配额制、调整经销商结算价,以及听花酒精品系列产品主要供出口三大措施,再次引发外界围观。 听花酒自问世以来,就是白酒行业的一个异类。无论是神仙点化、超高端定位,还是产品的功能性、多名诺贝尔奖得主站台,都颠覆了白酒的营销认知。 这一次,听花酒卷土重来,极尽炒作之能。 公司计划,从5月9日起,对听花酒实施配额供货制,每年投放市场听花产品总量不超过3000吨。其中计划内、计划外各不超过1000吨和2000吨。计划内保证经销商年度购进量配额,计划外针对企业申购、特殊渠道产品定制等; 同时,调整听花酒标准装经销商结算价,由原结算价调整至3989元/瓶; 更让外界关注的是,单瓶售价58600元的听花酒精品装系列产品,暂停在中国内地销售,集中保障出口供应。 上述通知目的已很明确,就是通过控量塑造稀缺性、调整结算价稳定价格体系,深度绑定公司与经销商利益。另外,精品装系列转战海外,弱化听花身上的天价标签。   白酒异类 涉足白酒行业,对于张雪峰来说,本就是不得已而为之。 2016年,盛极一时极草产品被迫停产,ST春天
天价听花酒,打不死的小强?

贵州前首富罗玉平梦醒了

斑马消费 杨柘 贵州前首富罗玉平的金融梦,如今彻底醒了。 收购华夏人寿相关股权无法达成、索回70亿定金无望、中天金融正值重整阶段。无论哪一个,都足以让罗玉平陷入反思。 在地产行业里,罗玉平是居安思危的行动派,也是主导中天金融转型的肇始者。前半程,还算顺利,只是野心膨胀,向更大目标挺进时,恰逢地产行业逆周期,后来浑身乏术,跌落神坛。 梦醒了,他还会站起来吗?   7年梦碎 在最近7年时间里,贵州前首富罗玉平,经历了从兴奋到憧憬,再由迟疑转焦虑,跌宕起伏堪比电视剧里的剧情。 如今,中天金融收购华夏人寿相关股权事项最终无法达成,罗玉平的梦想彻底碎了。 耗费大量时间成本不说,公司前期支付的70亿元定金,大概率难以收回。公司日前公开确认,将面临损失定金的重大风险。 这笔收购始于2017年秋季。那时地处云贵高原的贵阳,风里已有些许凉意,罗玉平却热情似火。 当年11月,中天金融拟现金购买北京千禧世豪、北京中胜世纪所持华夏人寿21%至25%的股权,并签订了框架协议。 如果这笔收购完成,公司将成为华夏人寿第一大股东,助力由房地产向金融业的转型。 当时,中天金融总资产不及800亿元,而华夏人寿总资产超4000亿元,收购形如蛇吞象。 这笔收购市场估值在310亿元左右。为了赢下这场豪赌,公司拿出极大诚意,决定将定金由10亿元增至70亿元。 据公开报道,为筹集巨额定金,公司实控人罗玉平一口气拍卖了70台豪车,还拉来浙商产融等机构助力。 定金支付后,公司获得北京千禧世豪、北京中胜世纪合计持有华夏人寿33.41%的表决权。但是,最终完成重大资产购买相关手续,迟迟难以落地。 2023年11月,国家有关部门同意瑞众人寿整体受让华夏人寿的业务、资产及负债。中天金融苦等7年,收购彻底黄了。 今年4月18日,公司重整管理人分别向北京千禧世豪、北京中胜世纪发函催促返还70亿元定金和相应资金占用费,对方至今
贵州前首富罗玉平梦醒了

天娱数科,再遇强震

斑马消费 任建新 拔出萝卜带出泥。 5月12日,天娱数科董事长兼总经理徐德伟,因涉嫌共同职务违法被宁夏回族自治区监委带走调查。 市场普遍认为,徐德伟被查,与不久前出事的亚钾国际董事长郭柏春的案件有关。 郭、徐二人从商之前,都曾在银川当地担任公职,一个为主抓金融的副市长、一个为金融工作局副局长。 自2018年爆雷后,天娱数科一直命运多舛。这一次,又再度面临强震。昨日,公司股价一字跌停。   董事长被查 5月12日,天娱数科的一则公告,让公司超过15万股东难以平静地度过周末。 昨日开盘,公司股价即一字跌停直至收盘。收盘时,仍有63.54万手封单。 是什么信息,会有如此大的杀伤力?公告称,公司于5月11日,收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监委的《立案通知书》和《留置通知书》,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徐德伟,因涉嫌共同职务违法,已被立案调查及实施留置。 天娱数科(002354.SZ)表示,该事项系针对徐德伟的个人调查,与公司无关。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决定,暂由董事、副总经理贺晗主持日常经营管理。 个人履历显示,徐德伟今年48岁,下海经商之前,长期在银川市担任公职,最高职务为银川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 2019年10月,徐突然空降天娱数科担任总经理。2023年7月,当选为公司董事长。 而就在1个多月前,另一家上市公司亚钾国际(000893.SZ)的董事长郭柏春、总经理马英军,分别涉嫌渎职犯罪和严重职务违法,相继被宁夏回族自治区监委带走。 郭、马二人,与徐德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郭柏春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曾长期在国有金融机构工作,后转而从政,官至银川市分管金融的副市长。2018年,郭卸任副市长,身份由政转企。 2019年10月,郭柏春出任*ST天娱副总经理。期间,带领公司在230天内完成债务重组,公司得以起死回生。 2020年1月,亚钾国际董事会换届,郭当选为公司董事长。在他任
天娱数科,再遇强震

谁拯救了舒宝国际?

斑马消费 陈碧婷 5月10日,舒宝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舒宝国际”)披露IPO招股书,冲击港股上市。继恒安国际、百亚股份(003006.SZ)、可靠股份之后,资本市场又将迎来一家卫生护理小巨头。 2010年,在外贸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颜培坤,于福建晋江创立儿童纸尿裤品牌婴舒宝。彼时,正值卫生护理行业的第三次浪潮。婴舒宝聘请张柏芝代言,渐渐打开局面。 上世纪80年代,以恒安国际(01044.HK)为代表的首批国产卫生护理企业陆续出现;90年代后,随着外资品牌宝洁、尤妮佳等先后进入,中国卫生护理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景兴健护、可靠股份(301009.SZ)等公司先后在新世纪前后诞生;十余年之后,新消费市场逐渐形成,一批模式更新颖的卫生护理企业进入市场,这其中,就包括百亚股份、白贝壳与舒宝国际。 而且,恒安与舒宝,卫生护理市场的前辈与新手,都来自福建晋江。这两家公司的总部,相隔不到10公里。晋江,不仅是中国鞋都,也是规模超千亿的纺织产业集群。 这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外资巨头和本土品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当新一代卫生护理品牌进入市场,必须要有新的玩法,才能寻找差异化的市场空间,并对整个产业形成推动作用。互联网渠道,社会化营销,供应链模式,成为新玩家们的破局之道。 舒宝国际同样如此。婴舒宝创立之初就进入天猫渠道;2015年开始以OEM模式进入俄罗斯等市场,这一点,应该与创始人颜培坤的外贸经验有关;2017年和2018年进入卫生巾和成人纸尿裤领域。 目前,公司旗下纸尿裤品牌婴舒宝,卫生巾品牌五月私语,成人纸尿裤品牌康舒宝,合计SKU达到175个。 但是,随着各种宏观因素叠加,中国卫生护理市场进入存量时代。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2年中国纸尿裤、卫生巾及成人纸尿裤市场规模分别为505亿元、人民币631亿元及人民币121亿元,预计2022年至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分别约为2.8
谁拯救了舒宝国际?

“宁王”赚了大钱,杉杉股份没有

斑马消费 范建 临危受命执掌杉杉股份,“二代”郑驹遭遇了严峻的考验,交出的首份年度成绩单,难以让投资者感到满意。 同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均赚得盆满钵满,但作为供应商的杉杉股份,却难以摆脱业绩大幅下滑的噩运。 在负极材料和LCD偏光片业务上,杉杉股份市场份额均高居全球第一。但因所处的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难以将规模优势转化为绝对的利润优势。   首份成绩单惨降 2023年2月,杉杉企业创始人、灵魂人物郑永刚突然因病离世,其子郑驹临危受命执掌家族产业,经过较为曲折的过程,终成上市公司杉杉股份董事长和当家人。 对儿子郑驹,郑永刚一直是将其作为接班人来培养。其海外留学归来,即进入杉杉,经历了多个岗位的历练,在杉杉控股、杉杉集团等担任要职。 未曾想,郑驹执掌杉杉股份(600884.SH)的第一个年头,就遭遇了严峻的考验。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0.70亿元,同比下降12.13%;归母净利润7.65亿元,同比下降71.56%;扣非净利润仅有2.19亿元,同比大降超过90%。 杉杉股份起步于服装,1996年上市,成为中国服装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其后,在郑永刚的带领下,杉杉股份不断转型调整,形成了如今“负极材料+偏光片”双主业发展的格局。 杉杉股份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储能以及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中。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锂电池材料作为产业链的中游,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双业主的共同驱动下,公司曾在2021年迎来飞跃式发展。当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1.94%至207.0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大增2320.00%至33.40亿元。 然而,2023年,终端需求突然放缓,锂电池行业存在较大的库存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锂电池材料面临供需关系阶段性失衡,产品价格随之下滑。 受此影响,杉杉股份的负极材料业务和参股的正极材料业
“宁王”赚了大钱,杉杉股份没有

品质为“鲜”二十八载 加加食品获国际认可

5月9日,2024年iSEE全球美味奖评选结果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揭晓,加加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加加食品”)凭借出色的产品品质和独特的口味,在众多参赛品牌中脱颖而出,一举荣获四项大奖。 作为食品饮料行业权威的评选盛事,iSEE全球奖秉承“全球标准+第三方专业评审+非商业化“,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品牌参与,汇聚了国际巨头、本土头部、传统升级、新锐先锋等品牌,2024年第六届iSEE全球奖就有超过4000+参奖案例参选,覆盖中国、日韩、欧洲、北美、澳洲等全球国家与地区。   荣膺全球大奖,定义品类新符号 在2024年的iSEE全球美味奖评选中,加加食品的四款产品分别获得了不同星级的认可。其中,“加加特级面条鲜”荣获4星大奖,展现出其独特的鲜味和卓越的产品品质;“380天加加零添加特级生抽”和“加加面条鲜”分别荣获2星大奖、也再次印证了加加食品在调味品领域的深耕理念;而“200天加加零添加特级生抽”则获得了1星大奖,也体现了其在减盐、健康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2009年9月,加加食品首创推出战略性大单品“面条鲜酱油”,从消费者最近的早餐场景进行融合创新,开创了酱油领域的新品类,也正式定义了“吃面就用面条鲜”这个极具市场意义的开创性行业口号。而本次荣获2024 iSEE全球美味奖的殊荣不仅代表着加加食品在众多酱油品类中独创了新品类、也再次定义了面条调味酱油的新符号! 如今“面条鲜”作为已经热销了16年之久的面条酱油调味单品,在湖南乃至全国市场,从城市到乡村,加加面条鲜也成为了更多家庭在早餐及面条调味品中标配的单品。   28年深耕调味品,立志做“实干派”企业 加加食品(股票代码:002650)创建于1996年,公司创始至今一直致力于调味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加加”系列酱油为主导,食醋、鸡精、味精和食用植物油等多品类协同发展的企业,也是
品质为“鲜”二十八载 加加食品获国际认可

ST迪马爆雷,东原地产苦盼救星

斑马消费 杨柘 ST迪马与*ST金科同为渝派房企五朵金花之一,但目前面临的风险,远比后者严峻的多。 4月底一笔债券到期未偿付本息,引发长假后股价振荡,已连续4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公司控股股东东银控股,日前已被债权人向法院申请重整。 走到烧火眉毛的地步,对于实控人罗韶宇来说,稍有差池,或将影响命运齿轮转动的方向。 他显然没有*ST金科黄红云那么好运。黄红云鏖战孙宏斌、与前妻对薄公堂后越挫越勇,并顺利引进国资战投,企业逐步转危为安。 如今,谁会在逆境里拉罗韶宇一把,是外界盛传的国资平台重庆江南集团吗? 不好的消息 最近几天的消息,对ST迪马(600565.SH)都不太友好。 5月6日,公司公告债券“21迪马01”,未能在到期日4月30日按期足额偿付本息,正式拉开爆雷的序幕。 上述债券2021年4月发行,发行规模4.5亿元,票面利率7%,主要用于住房租赁建设、偿还有息债务等。债券违约后,其债券托管量约3.26亿元。 同一天,公司收盘价跌至不足1元,若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面值,将强制退市。 然而,之后几天,不太好的预期持续影响二级市场。昨日,公司报收0.90元。已连续4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 与此同时,公司控股股东东银控股,也出了岔子。5月8日,东银控股函告公司,称其已被债权人重庆兴业实业向重庆五中院递交申请重整。如果重整被法院正式受理,或将影响到ST迪马、智慧农业两家上市企业的控制权。 截至目前,东银控股分别持有ST迪马、智慧农业35.55%、25.55%股权,均处于被司法冻结及轮候冻结状态。 救星来了? ST迪马生死存亡之际,罗韶宇启动了“保壳”行动。 综合证券时报、经济参考网等多家媒体报道,5月7日,东银控股与重庆市江南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重庆江南集团)达成战略投资框架协议,拟通过司法重整,实行资产、债务、权益及业务一揽子重组,助力企业走出困境
ST迪马爆雷,东原地产苦盼救星

*ST美尚,编织教科书式造假

斑马消费 范建 被著名经济学家刘纪鹏公开场合斥为“乌龟XX蛋”,可见*ST美尚的一系列造假行为,恶劣到何种地步。 欺诈上市、财务造假、操纵股价……*ST美尚可谓“五毒俱全”。上市9年后,公司终于走到了退市这一步,不能继续留在资本市场害人。 但对公司现存的2万户股东和曾经因其造假而投资受损的投资者,仍会留下无尽的伤痛。 今年以来,证监会不断强调“零容忍”严打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对于*ST美尚这类公司和相关责任人,一定不能一退了之、一罚了之,要真正让造假者“倾家荡产、牢底坐穿”。   终于惨淡退市 曾经的百元股、百亿市值的*ST美尚,终于走到了退市这一步。 昨日,公司公告,截至5月8日,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将被交易所强制退市。*ST美尚的股价最终定格在了0.13元/股,总市值8766万元。 3月25日,公司股价首次跌到1元面值以下,其后多个交易日,也曾有过短暂的挣扎。自4月8日以来,就被死死按在了生死线以下。 截至今年3月末,还有超过2万户股东被深度套牢。 *ST美尚的主营业务为生态景观建设,主要从事生态景观施工,在该行业从业长达20年。公司拥有城市园林绿化企业一级资质、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为“双甲”资质企业。还曾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底,公司登陆创业板,发行价31.82元/股,一度众星捧月,上市首次上涨至45.82元/股。2016年的愚人节当天,股价更是飙升至153元/股的历史高位。 上市之后,公司也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2015年-2018年,营业收入从5.80亿元一路飙升至22.99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10亿元增至3.87亿元。 2019年之后,公司业绩就开始急转直下。到2023年,营业收入只剩下8750万元。2020年-2023年,连续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合计亏损达23.72亿元。 期间,*ST美尚多次变更注册
*ST美尚,编织教科书式造假

胖东来送永辉超市22亿“大红包”

斑马消费 徐霁 偏安于三线城市许昌的胖东来,俨然已成中国连锁超市行业的“拯救者”。 3月末,胖东来刚刚启动对步步高的帮扶,最近两天,又成了“民营零售之光”永辉超市的座上宾。 胖东来能否彻底治愈同行的沉疴痼疾,尚待时间的观察。但流量的魔力,已第一时间播撒在股市。 3月31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带队赴长沙,*ST步高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5月7日,于东来只是在永辉的郑州门店走访了一圈,昨日,永辉超市股价即以涨停收盘,市值一日增加22亿元。 连续3年累计血亏超过80亿元,胖东来真能指导永辉超市,爬出亏损的泥潭? 一天22亿元 一家位于中国三线城市的超市,究竟有怎样的魔力?可以让中国连锁超市的大咖,甚至资本市场都为之着迷。 5月7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走访了永辉超市位于郑州的多家门店。随即,有消息传出,胖东来将启动对永辉超市的帮扶。 截至目前,与永辉超市是否产生帮扶关系,还没有得到两家企业官方的公开确认。 永辉超市(601933.SH)证券部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公司会向胖东来学习相关优势。但关于网传的接管、帮扶事项,没有进一步的进展可以披露。 据大河报报道,5月7日当天,于东来在郑州走访了永辉超市龙湖锦艺城店、瀚海北金店等4家门店,期间还与门店管理人员、店员和顾客进行了交流,但从媒体刊发的走访现场的照片中,并未看到永辉超市核心高管陪同。 另据媒体报道称,走访结束后的闭门会上,于东来决定启动帮扶调改永辉超市。将于6月初和6月底,在永辉超市瀚海北金店和新乡宝龙广场店展开。 据称,此次于东来走访之前,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CEO李松峰等管理层,就曾到许昌参观学习胖东来。 在传统超市经营普遍困难的当下,偏安于河南许昌的胖东来,俨然已成行业顶流。 此前,胖东来已对多家区域性连锁超市进行模式输出。4月初,启动对步步高相关门店的调改,是其第一次对新一线城市大型连锁超市实施帮扶。 据媒体报道
胖东来送永辉超市22亿“大红包”

白酒靠不住新渠道|白酒再调整④

斑马消费 杨伟 白酒业在向前,白酒渠道却在倒退。 近几年,存量时代的危机如期而至,各大白酒品牌开始重视起电商等新兴渠道,期望从这里谋求增量。 但是,从去年的渠道业绩来看,除了茅台这个特例,白酒业的电商渠道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甚至还因为各种利益纠葛,白酒品牌与电商平台之间,渐生龃龉。 为什么电商渠道会成为白酒行业的鸡肋?转身回归经销渠道后,白酒如何才能解决目前最棘手的存货问题,打通行业的任督二脉? 白酒电商之争 今年3月闹得沸沸扬扬的五粮液“手撕”拼多多事件,没想到一个多月之后,居然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315前夕,五粮液发布声明称:接到多名消费者关于低价从拼多多平台购买的五粮液产品真伪咨询,经核实为假冒产品。 五粮液(000858.SZ)炮轰拼多多最真实的原因,大家心知肚明。重点不是真酒假酒,而在于高端白酒的价格体系问题。 当时,拼多多上的52度五粮液普五第八代,卖到了868元/瓶。这是五粮液旗下的核心大单品,今年2月出厂价从969元/瓶提升至1019元/瓶,指导价1499元。 拼多多强势回应称,所售五粮液支持验货,百亿补贴商品支持假一罚十。而且,不管五粮液如何强势炮轰,拼多多依旧我行我素。 经查询,5月8日,拼多多上五粮液普五第八代的价格,已进一步下降到了单瓶850元左右。 这并不是白酒品牌与电商平台的第一次交手。2022年11月,因“多次低价销售52度国窖1573系列产品”,泸州老窖(000568.SZ)暂停了与京东的合作;几天之后,五粮液扣除京东2022年市场支持费用365万元,理由是“违反合同规定”。 京东跟拼多多一样,对平台内卖家也未严加管束,52度五粮液普五第八代最低单价900元;泸州老窖大单品52度国窖1573,单价约为870-880元,而该产品出厂价为980元/瓶、指导价1399元/瓶。 所以,第三方电商渠道,对于大部分白酒公司,都显得很鸡肋。 2023年,多
白酒靠不住新渠道|白酒再调整④

曹操出行,“定制”了一个新故事

斑马消费 任建新 说曹操,曹操到。 继2月嘀嗒出行“五闯”港交所、3月如祺出行再度递交招股书后,4月29日,又一家网约车平台曹操出行向港股发起冲击。 按GTV(总交易价值)计算,最近3年,曹操出行一直位列中国网约车平台前三。但有寡头滴滴在前,这个前三的含金量并不高。2023年,滴滴以75.5%的市场份额雄踞第一,位列第三的曹操出行,市场份额仅为4.79%。 市场份额不占优,未能实现稳定盈利,这些着急上市的共享出行“小弟”们,如何赢得投资者的支持呢? 嘀嗒强调自己在顺风车市场的地位;如祺突出自身Robotaxi的科技含量。背靠吉利,曹操出行则讲了一个有关“定制车”的故事。 含金量不高的老三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网约车平台,应是2010年创立的易到用车。此后十余年间,资本助力、群雄逐鹿、大浪淘沙,各方势力共同促成了中国庞大的网约车市场。 易到、滴滴、快的、Uber中国等初代玩家,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出行行业,经过一番残酷的拼杀,留下了滴滴这个绝对的寡头。 有市场的地方,绝不会缺乏竞争者。2015年-2019年,由产业巨头们主导,曹操出行、首汽约车、如祺出行、T3出行等相继成立。这些特色玩家的背后,站着吉利、首汽、广汽、东风、一汽、长安等一众汽车行业巨头。 2023年,中国共享出行服务市场规模约为2821亿元,在中国出行市场的渗透率约为3.8%。机构预计,2024年起,共享出行服务市场仍将保持20.6%的复合年增长率,到2028年,规模将达到7513亿元,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7.3%。 共享出行渗透率提升主要由两大因素驱动:其一,综合成本优势。据机构数据,共享出行每公里的成本约为2.70元,比私家车的4.50元低了近40%;其二,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增加,将在城市面临较大的挑战,停车位不足、交通拥堵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为缓解这些问题,部分城市已陆续出台限牌、限号、限行等措施。 以G
曹操出行,“定制”了一个新故事

跨界资本,玩不转白酒?|白酒再调整③

斑马消费 杨伟 白酒,已经成为巨头们的游戏。这几年新进入白酒行业的掌舵者和擦盘手,无一不来自资本豪门。 然而,即便是它们,面对已然进入存量时代、更加铁板一块的白酒市场,同样无从下手。 华润加持的金沙酒业业务暴降,金种子酒持续亏损;复星郭广昌的心头好舍得酒业遭遇业绩压力;岩石股份受海银财富暴雷影响遭遇流动性危机;青海春天的听花酒,连业务都暂时未能恢复。 跨界白酒,集体滑铁卢。有共同的原因,也有各自的困境。接下来,何去何从,同样关键。   跨界白酒,集体滑铁卢 在大盘上涨的带动下,头部白酒公司整体业绩坚挺等多重利好刺激,白酒股迎来了久违的全面大涨。 仅最近两个交易日,贵州茅台(600519.SH)股价累计上涨3.81%,市值增加超过800亿元;白酒Ⅱ板块(340500),累计涨幅4.40%。 不过,有一家白酒企业,却完美错过了这场财富盛宴。节后两个交易日,青海春天(600381.SH)连续跌停。 4月30日,青海春天2023年报姗姗来迟。因最近连续3个会计年度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且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3年财务报告出具了非标审计意见,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成为ST春天。 2023年,青海春天营业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33.52%,归母净利润-2.68亿元,连续第四年亏损、连续第五年扣非亏损。 2024年Q1,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96%至8449.94万元,继续亏损2690.51万元。更重要的是,旗下核心白酒产品听花酒,被央视315点名后,在各大电商平台下架,截至目前仍未重新上架,预计接下来的业务压力会更大。 与青海春天一样感到错愕的跨界白酒玩家,还有华润啤酒(00291.HK)。 华润啤酒旗下的白酒业务主要为金沙酒业。2023年该项业务营业额20.83亿元,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1.30亿元。要知道,金沙酒业被收购前,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的税后
跨界资本,玩不转白酒?|白酒再调整③

香飘飘接得住泼天富贵吗?

斑马消费 陈晓京 一个“小动作”,香飘飘连续登上热搜。 这杯奶茶上一次这么火,恐怕还是上一次。特别是近几年,受现制茶饮的冲击,香飘飘的日子并不好过。 冲泡奶茶已难有大突破,公司转而重点培育即饮业务,欲借此培育第二增长曲线。借助Meco果汁茶等产品,香飘飘曾用短短两年收获一个10亿元的即饮板块。但市场环境突变,斩断香飘飘的增长之路,即饮业务一再下滑。 直到2023年,公司终于摆脱窘境,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双增,重回正常轨道。但与巅峰时期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 今年,将是香飘飘的关键之年,蒋建琪家族和杨冬云领衔的职业经理人团队,都得奋力一战。 诡异出圈 香飘飘(603711.SH)再次站在聚光灯下。不过,这一次爆红,一开始就略带几分诡异。 五一长假期间,一组香飘飘MECO果汁茶产品的照片,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照片拍摄于日本某商店,MECO果汁茶上印有讽刺日本核污水排海标语。网传,该事件疑为香飘飘员工个人行为。 一下子集齐了讽日、核污水排放和国民奶茶品牌三大标签,香飘飘轻松地站到流量中心。 对于突如其来的流量,香飘飘照单全收、大胆直接。5月4日晚间,公司官方微博发文力挺,“我们的员工是好样的!” 随着热度不断蹿升,公司对肇始员工给予罕见的高规格待遇。公司总经理杨冬云现身直播间里宣布现金奖励10万元;董事长蒋建琪在5月5日凌晨,亲自往机场拉横幅接机。 公司在抖音直播间迅速上架了同款果汁茶产品,在流量加持之下,瞬间卖爆了。 据第三方数据显示,5月4日至5日,香飘飘官方旗舰店抖音直播间日销售额飙升至100万元,涨幅400倍。 5月6日开市,香飘飘股价强势上扬,盘中直接涨停,并延续至收盘。当日收报于19.21元,总市值78.90亿元,市值一天增长超7亿元。 刚走出阴霾 在这一波泼天流量降临之前,香飘飘才刚刚缓了口气。顶着“奶茶第一股”的光环,公司连续过了3年糟糕日子,终于在20
香飘飘接得住泼天富贵吗?

白酒市场,中间挤压|白酒再调整②

斑马消费 杨伟 白酒市场存量搏杀数年,哪些品牌受到的挤压最为严重?当然是遭受“夹板气”的二线高端品牌们。 酒鬼酒2023年业绩接近腰斩,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继续下降75%,成为整个白酒板块业绩下降最为严重的公司;舍得酒业去年靠沱牌拉一把,稳住了增长,今年还是出现了业绩下滑的苗头;曾经的安徽白酒之光口子窖,被古井和迎驾围攻,终于去年跌落至安徽白酒老三。 对此,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表示,业绩分化正是白酒行业结构调整的信号。 当白酒行业的全面高端化进入尾声,头部品牌因行业性库存危机而不得不价格下探,压力便传导给了二线高端白酒品牌们。另外,随着大众白酒因消费理性而重新强势起来,白酒市场逐渐从此前的橄榄球形结构,转向哑铃形结构。 最尴尬的,不就是处于中间地带的二线高端白酒们吗?   二线高端白酒承压 白酒行业,深谙“西不入川,东不入皖”。生产看四川,产业运作看安徽。 算不上白酒生产头部大省的安徽,却培育了“安徽白酒四朵金花”,古井贡酒、迎驾贡酒、口子窖、金种子酒4家白酒上市公司,数量与四川并列第一。 2023年,古井贡酒一马当先,营业收入202.54亿元、归母净利润45.89亿元,分别增长21.18%和46.01%,成为主流白酒上市公司中的“增长王”;迎驾贡酒(603198.SH)紧随其后,营业收入67.20亿元、归母净利润22.88亿元,正式全面超越口子窖,成为安徽白酒老二; 口子窖去年有所恢复,但地位已失,营业收入59.62亿元、归母净利润17.21亿元,屈居第三;金种子酒即便有华润加持,也未能扭亏,收入增长23.92%至14.69亿元,继续亏损2206.92万元。 而仅仅就在几年前,安徽白酒的行业格局,与当下完全不同。 2015年,迎驾贡酒和口子窖接连上市,堪称白酒行业奇迹,安徽白酒产业也迎来高光时刻。 特别是口子窖,当时凭借高端产品的出色表现,不仅独霸安徽多
白酒市场,中间挤压|白酒再调整②

黄金疯了,钻石崩了

斑马消费 陈碧婷 恐怕连当年抄底黄金的“中国大妈”们都没有预料到,金价能涨到如今这个地步。 4月底,周大福等主流黄金品牌的金价飙升至718元/克,五一假期虽有所回调,仍处于高位。 去年以来的金价提升,刺激了整个市场的消费热情。《2023年中国珠宝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黄金产品市场规模约为5180亿元,同比增长26%。 不过,长期与黄金相提并论的钻石市场,就没有那么坦然了。数据显示,去年,中国钻石产品市场规模约为600亿元,同比下降约27%。 金价狂飙的原因,大家往往只能观其一面。钻石市场的崩溃,答案几乎是肯定的。培育钻石的崛起,击穿了钻石市场的信仰核心,坠落便已成定局——甚至,连天然钻石的替代品培育钻石,也卖不动了。 在此背景下,一些以钻石饰品为主业的公司,也做起了黄金生意。比如,DR上新特别款婚嫁黄金;莱绅通灵开拓“欧金”赛道,布局黄金业务。   黄金狂飙 去年以来,金价狂飙,直接刺激了黄金消费。 2023年,中国黄金价格上涨了17%。去年全国黄金消费总量达到1089吨,同比增长近8%,带动了黄金零售公司业绩整体向好。 规模最大的老凤祥,2023年营收714.36亿,同比增长13.37%,其中,珠宝首饰营收同比增长15.44%,黄金交易营收同比增长5.53%;归母净利为22.14亿,同比增长30.23%。 盈利能力一向较为突出的周大生,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62.9亿元,同比增长46.52%;归母净利润13.16亿元,同比增长20.67%。其中,黄金类产品销售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60.46%。 港股上市的两家黄金饰品巨头,上一财年第三季度(2023年10-12月),周大福集团零售值同比增长46.1%;六福集团整体同店销售增幅为67%。 行业巨头吃肉,小玩家也过得比较滋润。依靠29家线下门店,2023年上半年老铺黄金实现营收14.18亿元,同比
黄金疯了,钻石崩了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